导航:首页 > 培训大全 > 足三里保健操培训计划

足三里保健操培训计划

发布时间:2022-11-12 04:56:15

❶ 足三里的特殊治

1.拇指按揉足三里用拇指指面着力于足三里穴位之上,足三里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而揉之。其余四指握拳或张开,起支撑作用,以协同用力。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产生酸、麻、胀、痛和走窜等感觉,持续数秒后,渐渐放松,如此反复操作数次即可。

2.捶打足三里手握空拳,拳眼向下,垂直捶打足三里穴位。捶打之时,也会产生一定酸、麻、胀、痛和走窜等感觉,反复操作数次即可。

3.艾灸足三里艾灸足三里,是足三里保健最经典的保健方法。民间即有谚语“艾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之说。《针灸真髓》曰:“三里养先后天之气,灸三里可使元气不衰,故称长寿之灸。”常灸之保健防病,延年益寿,增强体力,解除疲劳,预防衰老,对结核病、感冒、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心绞痛、风心病、肺心病.脑出血等都有防治作用。对体质虚弱者,尤其是肠胃功能不好,抵抗力减低的人宜用此法增强体质。对足三里施灸时,取清艾条一根。将其点燃后,靠近足三里熏烤,艾条距穴位约3厘米,如局部有温热舒适感觉,就固定不动,每次灸10~15 分钟,以灸至局部稍有红晕为度,隔日施灸1 次,每月灸10 次即可。

❷ 适合夏季养生的保健操

适合夏季养生的保健操

适合夏季养生的保健操,现在的人都很注重养生,在生活中,有很多人都会通过一些保健操来锻炼身体,其中保健操的种类有很多的,下面我为大家分享适合夏季养生的保健操。

适合夏季养生的保健操1

1、进腿虎步

两腿分开直立,两手反叉腰,提左脚呈虚步,再向前轻轻踢出,足尖先向内再向外各转3圈后向前踏平,再练右脚,重复三次以后同样方式退后3步,还原。

功效:强肌保健下肢关节。

2、交替击腹

双腿分一后交替轻叩小腹与腰背两腿交替活动。

功效:增强肌力,预防关节过早衰老。

3、旋转健腰

两腿自然的张开,两个手臂圈在身体的小腹前,腰部以上的'肢体随着两臂向左侧的身后转动,重复数次锻炼即可。

功效:强健腰腹部。

4、巡回搓棍

两腿分开,微微蹲着,手臂向前伸,肘部要稍弯曲,掌心相对大约1尺左右。两手前后来回的搓动,身体也随之跟着转动,重复数次。

功效:强健腰部。

5、定步云手

两腿分开直立,膝盖略屈。身体左转45度,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掌心相对呈抱球状。随身体由左向右转动,右手交叉上升,左手下降,转呈向右45度,右手达喉水平前方1尺左右,左手自然下垂。再作反向运动,重复数次。

功效:宽胸理气,健腰强腿。

6、舒筋活络

把两臂和肩同平,由内向外运动,手在两腋向下来回按摩,并以意引导到涌泉,两腿再做深蹲,这样重复多次。

功效:可放松全身,舒筋活络。

7、太极开合

自然站立,两臂胸前伸展如抱球状。随呼气两手臂向外舒展,吸气时复原,两腿微蹲,重复数次。

功效:开阔心胸。

颈椎保健操

左顾右盼

头向左转90度,停留3秒,再向右转,停留3秒。做两个8拍。

头手相抗

双手交叉紧贴颈后,用力顶头颈,头颈向后用力,互相抵抗5次。

摇头晃脑

360度旋转5次,再反方向旋转5次。

仰头望掌

双手上举过头,手指交叉,掌心向上。将头仰起看向手背。保持5秒。

颈项争力

左手放在背后,右手手臂放在胸前,手掌立起向左平行推出。同时头部向右看。保持几秒钟。再换左右手。

伸颈回望

双手向前平伸叠掌,努力向前伸颈到最大限度,做扩胸运动,头向一侧回望,保持两秒钟,换另一边。

腿部保健操

拿揉大腿

用五指拿揉大腿各肌群,以股四头肌为重点。

拿血海

用拇、食指分别拿住血海穴(髌 骨内上缘上2寸)、梁丘穴(髌骨外上缘上2寸),向上捏拿10余次。

揉髌骨

先用掌揉髌上,继用指揉髌周1~3分钟。

按揉委中

用指按揉委中穴(横纹 中点),并屈伸膝关节10余次。

推揉足三里

用拇指沿胫前外侧一横指足阳明胃经自外膝眼向下至踝,以足三里穴为重点,推揉2分钟。

拿小腿

用五指拿小腿后侧肌群2分钟。

拿三阴交

用三指自三阴交至太溪拿揉1分钟。

摇踝

一手握足趾,一手托足跟,顺、逆时针摇踝关节10余次。

屈足

手握足,使踝极 度屈曲或过伸,并维持数秒,反复数次。

适合夏季养生的保健操2

医疗养生保健操

交叉摆掌

站立,两手下垂,两掌交叉,掌心向腹部,然后两臂向外侧张开,张开幅度以自己适宜自然为度,速度不求快,张开手臂之后,随即收臂,使两手掌回复成交叉,时间约1分钟。

两掌划圆

两掌心相对约10厘米,保持这个距离,两掌高低与裤腰带平,两掌心保持距离不变,然后以上臂带动手臂作划圆运动。

首先身体要略向左侧划圆,进行顺时针的20圈,逆时针再划20圈,然后身体向右侧转动,继续上述的动作,顺逆的方向各划20圈。

腿部运动操

此时,正是鲜花绚烂之时,时尚的美眉们早已迫不及待地换上了裙装,修长纤细的美腿可是漂亮装束的点睛之笔啊!

1、呈自然站立姿势,双手叉腰,左腿弯曲后抬起,同时右腿下蹲,静止2秒后姿势还原。换腿交替重复4次。

2、双手叉腰,抬高右腿与上半身垂直,注意足尖要绷直,维持5秒。换腿交替进行5次后呈自然站立姿势。

3、身体呈站立的姿势,左臂前伸并且要与地面平行,右腿尽量的上踢,右臂前伸,维持3秒钟之后,换另一只脚重复进行上述动作5次后,返回自然的站立姿势。

腰背运动操

1、腰部伸展运动

双手高举,十指交叉,双脚分开站立,与肩同宽,随后徐徐侧弯腰,弯至极限,静止10秒,然后换方向。重复5次。

2、舒背运动

呈自然坐姿,双肘弯曲,双臂侧平举,双手握拳,拳心向下,含胸、低头。随后,抬头、挺胸,做扩胸运动。重复10次。

膝部保健操

坚持锻炼膝关节功能,可以避免因膝关节僵硬而导致的不必要的疼痛。

1、自然坐在地上,伸直双腿,双手撑于地上。左腿屈膝内旋,膝盖贴地,身体重心后移,静止20秒,左右腿交换各运动5次。

2、站在桌前,双手撑在桌面上,抬高后腿,静止5秒后,慢慢放下,换腿交替重复5次。

3、左手扶椅背,右手握住缓慢内弯的左腿脚踝。尽量拉伸。静止5秒后,姿势还原,换腿各做5次。

老年人保健操

一、起床活动

早晨起床后,洗漱完毕,略带微笑,双足与肩等宽站立,上身放松,下身部分微微下蹲,足趾轻轻抓地,双目远眺。

二、头部活动

以头作笔尖,摇动头部写“长寿”两个字。然后令头部围绕这两个字划圆,先顺时针方向,再反方向,以上动作要缓慢些,时间约2分钟。

三、扩胸活动

站立姿势不变,两腿稍屈,两臂经胸前平屈向前平举(合掌指尖向前),低头含胸。再两腿伸直,两臂向后摆至侧平举(掌心向后),抬头挺胸。

两腿屈伸一次,两臂胸前平屈并后振一次(拳心向下),再收回。时间约1分钟。

四、弓步扩胸法

一只脚在前,一只脚在后,成弓步状站立姿势,然后两臂平伸开来,手掌微握空心拳,接着做两臂开合拢的扩胸运动,动作要慢。

同时两脚踝部及下肢配合上肢的开合作两脚一前一后的屈伸运动,使上下肢及踝部得到锻炼。做完后,两只脚调换一下再进行一次扩胸活动。

五、放松及整理并结束

方法是双手搓搓热,在身体上下前后,尤其是足三里穴(位于膝关节髌骨下,髌骨韧带外侧凹陷中。即外膝眼下四横指处)及涌泉穴(脚底,五趾用力弯曲,中央凹处)重点按揉一番,另外腰部也重点按揉一会儿,时间约一分钟。

产后保健操

1、深呼吸运动

仰卧位,双腿伸直,全身放松,慢慢地吸气扩张胸部,腰部紧贴着床,然后慢慢地呼气。

2、举头运动

仰卧位,双臂平放于身体两侧,将头举起尽量贴近胸部,然后放下,全身保持原状。

3、上肢运动

仰卧位,两手伸直举向头部,放下。

❸ 中医经络养生操的做操方法及要领

绿谷五春经络操分为五节,下面介绍每节运动所对应的经脉位置、动作要领及作用: 腹部运动。分:腹式呼吸和拍小腹两个动作。
(一)、腹式呼吸。用肚子呼吸,吸气肚鼓,呼气肚瘪。用鼻呼吸、口呼吸都可以。
1. 要领:双手上下叠于下腹前,两眼微闭,意守下丹田,胸不动,不停顿,不憋气,不提气。每天早、午、晚3次,每次5-20分钟,每分钟呼吸4-6次。睡在床上更好做。
(二)、拍小腹部。拍小腹,九十九。可以帮助燃烧腹部脂肪,达到减肥的效果。
1. 要领:五指并拢、空掌,从腹部左边顺时针方向,圆圈拍打,伴随向下蹲动作。每天做2次,早、晚各做一次,每次11个9呼。
2. 作用:人体的腹部有9条重要的经络经过,还有关元、气海等重要穴位,可以说腹部是人体元气的大海、生命动力的宝藏。腹式运动可以培固人体元气、提高免疫力,对于高血压、糖尿病、便秘、失眠、免疫力低下等慢性疾病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功效。 下蹲运动。分:高蹲、半蹲、全蹲、直起直蹲,是最好的全身有氧养生运动。
1. 要领:上身直立,双手向前伸直,双腿弯曲向下蹲,然后起立。每个动作做2-4个8呼。每天2次,早、晚各一次,每次20-50下。
2. 作用:下蹲运动是一种全身运动,可以活跃全身所有经络中的气血,加强足六经与督脉的活力,可固肾精、强腰力、积蓄生命阳气,对于冠心病、糖尿病、便秘、免疫力低下等疾病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拍打胆经。位于大腿外侧、裤子的正中线,从腰部直到脚腕部。
1. 要领:双手向两侧伸直,用大臂带动小臂和腕力空掌用力拍打到脚腕,伴随下蹲动作。每天做2次,早、晚各做一次,每次6个8呼。
2. 作用:《黄帝内经》中记载: “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之说,也就是说所有脏腑功能的强弱,都要取决于胆腑。胆经是十二经子午流注的起端,是保证全身气血运行畅通的关键,所以经常拍打胆经可以充盈全身气血,从而调养全身脏腑,对气血亏损、长期失眠、体质虚弱者有很好的治疗功效。 手抓运动。分4个动作:猫抓、婴儿抓、鹰抓、数手。连起来做效果更好。
1. 要领:上身直立、不能向前倾,手指用力,伴随下蹲动作。猫抓、婴儿抓、鹰抓每个做2-4个8呼;数手每个动作做3次,8-18个9呼。每天2次,早、晚各做一次。
2. 作用:《黄帝内经》指出:“心主神明,主血脉”。常言也道:“十指连心”。手抓运动是通过锻炼手部六条经络,增益人体大脑、心脑功能,对预防和调理老年痴呆、心脑血管疾病有极大的功效。此外对肩、肘、关节的各种疾病也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拍打六要穴。从人体的十四条经络的400多个穴位中,选出最重要的六大保健养生穴位。每个穴位每次6-8个8呼。每天拍2次,早、晚各一次。
第1穴:膻中穴。位于两个乳头连线的中间点,正中心的心窝处。任脉上的要穴。
1. 要领:双手合十向前伸直,用大臂带动小臂和手腕的惯性弹打,伴随下蹲动作;
2. 作用:对感冒、哮喘、气短、心悸等肺经、心脏疾病都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第2穴:大椎穴。位于颈部后面中间的第七节颈椎处、低头时凸起的部位。督脉上的要穴。
1. 要领:双手交叉向上伸直,用大臂带动小臂和手腕的惯性弹打,伴随下蹲动作;
2. 作用:对颈椎病、肩骨疼痛等病症有很好的防疗作用,是治疗颈椎病的首选要穴。
第3穴:内关穴。位于手腕横纹下3个手指、两条筋中间。心包经上的要穴。(以下穴位都是空掌拍打)
1. 要领:沿着手臂内侧中线的心包经,一直拍到肩膀,伴随下蹲动作;
2. 作用:防治各种心脏疾病,增强心肺功能,是自古以来治疗心脏疾病的首选要穴。
第4穴:合谷穴。位于大拇指根部和食指根部的中间位置。大肠经上的要穴。
1. 要领:沿手臂外侧中线的大肠经拍到肩膀,伴随下蹲动作;
2. 作用:防治脑中风、老人痴呆症有很好的效果,是治疗头、面部疾病的第一要穴。可防治各种肠胃疾病、大肠炎和大肠癌。
第5穴:肾俞穴。位于腰部最后一根肋骨同高、腰椎旁开两指。膀胱经上的重要穴位。
1. 要领:双手向两侧伸直,用大臂带动小臂的惯性空掌拍打,伴随下蹲动作;
2. 作用:防治肾虚、阳痿、性功能低下、性冷淡、前列腺、糖尿病、脱发、耳鸣、耳聋等有很好的效果。是调理肾脏的第一要穴。
第6穴:足三里穴。位于膝盖骨下四指、胫骨外线旁开一指的位置。胃经上的第一要穴。
1. 要领:沿着小腿外侧的胃经一直拍到脚腕部,伴随下蹲动作;
2. 作用:调理人体后天的脾胃和治疗所有脾胃有关的疾病,预防胃炎和胃癌。是两大长寿穴之一,自古以来的养生要穴。 起跳运动。中医药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早、晚各一次,每次4次。
1. 要领:双脚起跳,双手在身体两侧从前面往向上挥,同时大声喊出:“通”的一声。
2. 作用:结束动作,能起到气血通畅,五脏调和,阴阳平衡的效果。

❹ 最简单找足三里方法

最简单找足三里方法

最简单找足三里方法,足三里是中医概念所指的一处重要穴位,而艾灸是我们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的一种养生舒缓方式,对于足三里可能很多人都不了解,以下了解最简单找足三里方法。

最简单找足三里方法1

最简单的找足三里的方法有两种:方法一,患者可以坐在椅子上,膝盖弯曲成90度角,手掌放在膝盖上,用虎口覆盖膝盖的上部边缘,中指尖之处就是足三里。

方法二,弯曲双腿,使大腿与小腿呈90度角,伸直手,五指并拢,食指的第二个关节放在膝眼,手指垂直于小腿放在腿上,用小指的第一个关节夹住胫骨,在第二个关节下面就是足三里。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穴位,针灸足三里可以强身健体,补益正气,缓解疲劳、虚弱等症状。

一、足三里穴位怎么找

足三里穴位非常容易找到。具体来说该穴位位于外膝眼下的大概3寸的部位,也就是胫骨边缘。在取穴时可以由外膝眼向下量四横指,或者是由胫骨旁量1横指。如果担心不能准确找到,也可以用右手掌心按准右腿膝盖顶部,让指头朝下,其中中指顶端向外指的部位就是右腿的足三里穴,换左手用同样方法可找到左腿足三里。

二、足三里穴位的作用

1、调理脾胃

足三里穴位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可以发挥出调理脾胃的作用。如果因为肠胃功能变弱,而出现肠胃蠕动不足和消化酶活性下降等情况,就可以通过刺激足三里穴帮助改善。除此之外,还可以增强食欲,改善食欲减退、泄泻便秘和呕吐腹胀等多种不良症状。

2、补中益气

针灸刺激足三里穴可以起到补中益气的作用,改善由于气血虚弱和阴虚所致的各种不良病症。

3、通经活络

由于足三里穴可以通经活络,经络阻塞者容易出现关节肌肉疼痛等症状,或者存在有下肢痿痹症,此时就可以通过针灸足三里穴位帮助改善。具体可以采用直刺法、斜刺法以及艾灸法等多种针法来刺激足三里,还可以用手指按压,每分钟按压20次左右即可。

4、其它作用

除了上述功效之外,足三里穴还可以作为治疗癫狂、中风和下肢不遂等多种病症的主要穴位之一,同时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对于心肌功能和心律也有改善作用,还可以双向调节内分泌系统功能。

最简单找足三里方法2

足三里的准确位置

足三里是中医术语,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左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之处,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以线连结,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该处即是。

“三里”是指理上、理中、理下。胃处在肚腹的上部,胃胀、胃脘疼痛的时候就要“理上”,按足三里的时候要同时往上方使劲;腹部正中出现不适,就需要“理中”,只用往内按就行了;小腹在肚腹的.下部,小腹上的病痛,得在按住足三里的同时往下方使劲,这叫“理下”。

古今大量的实践都证实,足三里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身健体的重要穴位。足三里是延缓衰老的有效穴位,经常按摩该穴,对于抗衰老延年益寿大有裨益。每天坚持按摩足三里穴5分钟左右即可,注意每次按压要使足三里穴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的感觉。

足三里主治功效

足三里,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疳积、癫狂、中风、脚气、水肿、下肢不遂、心悸、气短、虚劳羸瘦。此穴主治甚广,为全身强壮要穴之一,能调节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有疾病防治、日常保健的作用。

足三里穴,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针灸刺激足三里穴,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并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在神经系统方面,可促进脑细胞机能的恢复,提高大脑皮层细胞的工作能力;在循环系统、血液系统方面,可以改善心功能,调节心律,增加红细胞、白细胞、血色素和血糖量;在内分泌系统方面,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有双向性良性调节作用,提高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生发胃气、燥化脾湿。

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痢疾、阑尾炎、肠梗阻、肝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热、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肾炎、肾绞痛、膀胀炎、阳痿、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休克、失眠等。

足三里的保健作用

1、拇指按揉足三里用拇指指面着力于足三里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而揉之。其余四指握拳或张开,起支撑作用,以协同用力。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产生酸、麻、胀、痛和走窜等感觉,持续数秒后,渐渐放松,如此反复操作数次即可。

2、捶打足三里手握空拳,拳眼向下,垂直捶打足三里穴位。捶打之时,也会产生一定酸、麻、胀、痛和走窜等感觉,反复操作数次即可。

3、艾灸足三里艾灸足三里,是足三里保健最经典的保健方法。民间即有谚语“艾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之说,《针灸真髓》曰:“三里养先后天之气,灸三里可使元气不衰,故称长寿之灸。”常灸之保健防病,延年益寿,增强体力,解除疲劳,预防衰老,对结核病、感冒、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心绞痛、风心病、肺心病。脑出血等都有防治作用。

对体质虚弱者,尤其是肠胃功能不好,抵抗力减低的人宜用此法增强体质。对足三里施灸时,取清艾条一根,将其点燃后,靠近足三里熏烤,艾条距穴位约3厘米,如局部有温热舒适感觉,就固定不动,每次灸10~15分钟,以灸至局部稍有红晕为度,隔日施灸1次,每月灸10次即可。

经常按摩足三里有养生保健之效,所以大家一定要多按按哦。

最简单找足三里方法3

足三里是按压还是敲打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一个穴位。用于临床治疗时敲打和按压都可以,无论是敲打或者是按压都是起到一个刺激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对穴位的刺激,然后调节脏腑功能失调。足三里穴是人体的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具有健脾养胃,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效,同时也是人体的一个强壮要穴位和保健穴位,常按足三里能够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延年益寿。

按摩足三里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中医穴位按摩可以起到强健脾胃的效果,足三里是最重要,最常用的一个穴位。有句俗话,叫做"常拍足三里,胜吃老母鸡"。足三里是胃经的"合穴",有扶正培元、调理阴阳、健脾和胃的功效。经常按摩此穴不仅能补益脾胃,对于消除疲劳、恢复活力也是有一定效果的。

按摩足三里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晚7-9点(戌时),此时为心包经与脑神经系统活跃的时间,是按摩和放松的最好时间,此时可以边看电视边按摩3个保健穴位:内关穴、合谷穴和足三里穴,每次按一刻钟(15分钟)就可以了。

按摩足三里的作用

1、孩子用可集中注意力

研究表明,一些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脾气差,是由于体内微量元素(锌、钙等)缺乏,或铅元素过高导致的。这时可通过刺激足三里来健脾,脾胃好有助于调节微量元素水平,纠正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现象。按摩时间3~5分钟,力度不要过大。

2、老人按延缓衰老

足三里是胃经的合穴(全身经脉流注会合的穴位),全身气血不和或阳气虚衰引起的病症都可以通过敲打足三里来调整。具体方法是:用大拇指或中指做按压,每次5~10分钟,感觉该处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感。持之以恒,可防病健身,抗衰延年。

3、女性按缓解痛经

按摩方法是用拇指指腹稍用力点揉足三里,以感觉酸胀为宜;宫寒痛经还可用艾条来艾灸足三里。此法有补益气血、暖宫调经、止痛的作用。

4、男性按缓解胃痛

工作压力大常导致胃病频发。可采取坐位,操作者站在患者左侧,先点按足三里,再将拇指尖端与穴位处皮肤成45度角向上方按摩,由轻到重,逐渐加压,持续按摩2~3分钟,多数胃痛可缓解。

❺ 回春医疗保健操的动作技巧

此操适合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体质的人,不需任何器具。
准备:两脚分开同肩宽,头正,眼平视,自然站立,全身放松,上虚下实,上虚是指脐以上的上体要虚,好似空灵无物,下实是指脐以下的下体要充实,好似精力充沛,内气满盈。思想安静,排除杂念。 动作:两手叉腰,拇指在后掐住命门穴两旁各1点5寸的肾俞穴。顺时针方向转腰,带动肚脐以下的两胯和两膝做小幅度旋转16圈,转动后呼气,转动前吸气。上身和两脚不动,两腿要伸直。再逆时针方向转16圈。
(图2)
作用:舒通经络,增加腰部血液供应,防治腰肌劳损,预防闪腰岔气,缓解肠粘连,消除腰疲劳,防治习惯性便秘。 动作:双手置面前,手心向里,再左右分开,臂伸直,以肩为轴,双臂由前,下,后,上摇转16圈。上摇时吸气,下摇时呼气。方向相反,再转16圈。,摇完毕时,臂向前伸直,然后还原(图4)
作用:活动背、肩、肘部经络,防治肩、臂、肘、腕关节疾病。 动作:两脚分开,一肩半宽,两腿稍屈,臀下坐,如骑马势。双手握拳,拳心向上置两侧腰间。先右拳用力向前推,拳心随即改向下,呼气;再用力把右拳收回腰侧,拳心改向上,吸气。换左拳,用同样方法,左右交替,共推32次(图5)。
作用:活动肩臂经络,增强臂力,强身壮力,辅助治疗全身无力,腰酸腿软,消化不良。 动作:右手掌经身前用力拍打左侧肩井穴(在颈旁肩部高处),吸气,同时左手背经身后用力拍打右腰肾俞穴,换左手掌和右手背用同样方法拍打右肩和左腰,呼气。左右手掌交替拍打。两边共32次(图8)。
作用:防治高血压、肩周炎,调节气血,解除肩背酸痛。 动作:两手握拳,腰向左,左拳向左甩出,与肩平,吸气,同时右拳移放左胸处,头随着左拳转动,眼注视左拳的前方。然后,腰向右转,用同样方法甩右臂,呼气。左右交替,共甩16次(图11)。
作用:活动颈、肩、臂、腰各关节,对老年慢性气管炎、哮喘、肺气肿有疗效。 动作:两脚分开,一肩半宽,两腿稍屈,臀半蹲,上身挺直,骑马姿势。两手握空拳,置于两侧腰间,拳心向上。右臂向前平伸,掌心转向右面,吸气,用力往腰间拉回,拳心转向上,呼气,再换左拳,方法同上,交替进行,共搂24次(图12)。
作用:导引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活动上肢关节和肌肉,并起调理脾胃作用。 动作:双手叉腰,拇指在后。上身渐渐往右弯,臀稍左移,重心落在左脚。弯腰呼气,起来吸气,一弯一起,连续8次。同样方法再往左弯8次(图13)。
作用:活动腰部起调理脾胃作用。 动作:握拳,屈肘,两臂摆动,原地踏步,脚平放落地。抬右腿时呼气,抬左腿呼气。跑64步,冬天加倍(图14)。
作用:活动肩、肘、腿经络,蠕动内脏,加快血液循环,对消化系统疾病有一定疗效。 动作:右臂向前上摆,与肩平,左肩向后下摆,不要用力。自然上下,上摆时吸气,放下呼气。配合手臂运动,两膝一屈一伸。共32次(图15)。
作用:解除疲劳。 动作:肘平屈,两手平放,手心向下,并齐在右腰前,由右向左用力捺4下,力量在前臂和手掌上,颤动手指。按捺时呼气,手起吸气。再由左向右用力捺4下,交替进行。共32下(图16)。
作用:增强臂力,防治手颤抖 动作:两手如抱球, 举在头前部略抬头,沿上、下、右方向摇12圈,眼跟手转。上摇时吸气,下摇时呼气。用同样方法,方向相反再摇12圈(17)。
作用:活动肩、肘经络,锻炼平衡能力,增强视力。 动作:两手如抱球,放在胸前,沿上、左、下、右方向摇时呼气。用同样方法,方向相反再摇12圈(图18)。
作用:同17节。 动作:两手如抱球,弯腰50°,两手从头顶部上主,沿上、左、下、右方向划大圈12圈,上摇时吸气,下摇时呼气。用同样方法,方向相反再摇12圈(图19)。
作用:同17节,并活动腰部经络。 动作:右腿跨前一步,两臂前伸,两手握空拳,手心向下,如摇辘轳,由上往下摇,右腿微屈,左腿伸直,呼气;由下向上摇,左腿随着微屈,右腿伸直,摇到胸前要挺胸后仰,呼气。摇16圈(图21-1)。换左腿跨前一步,两手放辘轳,方法同上,方向相反。摇16圈(图21-2)。
作用:活动肩、肘、腰经络,调理脾胃。 动作:左脚向前方跨一步,伸直,右膝稍弯,肘平屈,两手伸平并齐,从右向左划大圈。划到左前方,左腿微屈,右腿伸直,上身挺直向前倾,呼气;沿左胸向右划,左腿伸直,右膝微屈,上身挺直向后倾,吸气,划12圈。换右腿向前方跨一步,用同样方法,再划12圈(图22)。
作用:活动腰、腿、肩、肘各关节经络。 动作:两脚分开,一肩半宽,两臂伸直举过头,沿上、左、下、右方向转6圈,下转时头稍低,两手到膝部,呼气;上转时,稍抬头,上身略后仰,吸气。转圈要缓慢,防止摔倒。用同样方法,方向相反,再转6圈(图23)。
作用:活腰健肾,使气血通畅,增强腰力,防治腰肌劳损。对腰、胯酸麻有治疗作用。 动作:两臂举在头顶两侧,吸气,手心向外。右手从右侧,左手从左侧下移,同时两腿慢慢下蹲,呼气;待两手移动到脚部前方时,手心转向上随身上托,两腿跟随慢慢直立。反复8次(图24)。
作用:活动腰、膝、髋关节,对五脏六腑起调理作用,并防治肥胖症。 动作:上身微屈,双手交替拍打膝盖。打右膝吸气,打左膝呼气。共32下(图25)。
作用:解除两腿酸疼感,防治膝关节疾病。 动作:肘平屈,两手并齐放在左侧腰部,头向右后转动,带动上身,两眼看到右足跟时,双手随着转到右后方吸气,双手向下按一下,呼气。然后头向左后转,用同样方法,交替先进。共16次(图26)。
作用:防治颈、腰、肩、肘、关节骨质增生。 动作:两手交叉在一起,手心向上,手臂往伸直,连举3下,连续吸气3次;向前弯腰,两手下慢慢按压3下,连续呼气3次。初练时按不到脚面,经过锻炼,逐步达到,腿要直,不能弯曲。重复2次。两手交叉再举3下后,腰向右转,用同样方法从上向右脚面按3下。重复2次。腰向左转,从上向左脚面,用同样方法按3下。重复2次(图27-1、27-2)。
作用:防治闪腰岔气、腰背酸疼、脊柱侧弯。 动作:在后腰处两手抱时,上身向前尽可能弯腰,呼气(图28-1)。再尽可能向后仰,吸气。共16次(图28-2)。
作用:增强腰椎功能,沟通任督二脉,防治驼背,对体虚、肾亏、腰酸、背痛和腰椎骨质增生有疗效。 动作:与第2节转腰相同。转32圈(图29)。
作用:与第2节转腰相同。这里重复一遍,消除以上各节弯腰活动可能引起的腰肌疲劳,防治外伤和闪腰岔气。 动作:上身稍微前俯,两腿下蹲,两膝并拢,两手分别按紧左右膝盖,膝关节从右、前、左、后方向旋转16圈,向前转呼气,向后转吸气;方向相反再转16圈(图30)。
作用:活动膝关节,增强腰腿足膝功能,抵抗衰老。防治足膝痿软,酸痛、乏力和鹤膝风等症。 动作:两腿分开一肩宽,伸直,上身前俯,两掌心分别压住左右膝盖,用力压16次。掌心下压时呼气,掌心起来时吸气(图31)。
作用:舒展膝关节经络,防治腿病。消除第30节转膝后的膝关节疲劳。 动作:双手叉腰,拇指在后。右大腿抬平,吸气:脚尖向下,脚面绷平,右脚尖向前踢,呼气,右脚还原。换左腿,用同样方法前踢。交替进行,共踢32下(图32)。
作用活动腿、膝、踝关节,防治下肢无力、风湿麻木、酸痛,大小腿痉挛症。 动作:两臂向前平伸,手心相对,先右臂,后左臂,交替上下摆动,同时两腿交替抬高,一上一下原地跳动,脚平落地。左腿抬高时吸气,放下时呼气,32次(图33)。
作用:活动全身关节、肌肉和五脏六腑,促使全身气血畅通。 动作:一敲大陵穴:两手握空拳,拳心相对,两手腕关节横纹的正中两筋之间的大陵穴,对敲32次(图34-1)。
二敲腕骨:两手握空拳,放松,右拳在上,拳心向上,左拳在下,拳心向下,腕骨穴对腕骨穴,用力敲打16次。换左拳在上,用同样方法,再敲16次(图34-2)。三敲合谷穴:双手握空拳,拳心向下,手臂向前平伸,用右拇指关节的高处,敲左手合谷穴(拇、食两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边缘上,拇指尖到达之处,就是合谷穴)16次;换左手,用同样方法敲右手合谷穴16次(图34-3)。四敲后溪穴:肘屈两手握空拳,拳心向里,第五掌骨小头后方的掌横纹头为后溪穴,双手对敲32次(图34-4)。
五叉虎口:两手拇、食指分开,掌心向下,对叉虎口(相当于合谷穴),叉32次(图34-5)。交叉八邪穴:两手十指张开,手心向里,十相对、叉五歧骨间的八邪穴,32次(图34-6)。七打内劳宫;右拳掌骨高处敲左手掌主的内劳宫穴。屈指握拳时,中指与无名指之间,即内劳宫。敲16次(图34-7)。
作用:防治腕掌、手指肿麻无力,增强肺腑功能,灵活手指,防法手指麻木病痛。 动作:右腿向前跨一步,左腿微屈,上身向前弯一打三阴交:左掌心拍打右脚内踝骨直上四个横指处的三阴交穴,右掌心在右脚外侧对应处同时拍打24次(图35-1)。二打足三里:右掌心拍打右腿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的足三里穴,左掌心在右腿内侧对应处同时拍打24次(图35-2),三打阳陵泉:右掌心拍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的阳陵泉穴,左掌心同时拍打侧对应处24次(图35-2)。四打风市、血海穴。直立时,两手垂直中指尖触到处是风市穴;髋骨内上缘二寸是血海穴。以右掌心拍的风市穴,左掌心同时拍打血海穴24次(图35-2)。五打箕门;以左掌心拍打血涨穴上六寸处的箕门穴,右掌心同时拍打右侧对应处24次,然后两掌心从三阴交沿着腿的两侧向上连续拍打到箕门,瑞从箕站向下连续拍打到三阴交。右腿还原。换右腿向前跨一步,用同样方法拍打右腿各穴。拍打完毕,还原直立。六打居:(髋关节处)右掌心拍打右腿居穴,左掌心同时拍打左腿居。穴24次(图35-2)七打承扶:臀下蹲,右掌手指拍打右臀下横纹之中央处的承扶穴,同时左掌手旨拍打左臀承扶穴24次(图35-3)。作打环跳:(在股骨大转子的后方,并足直立时出现的凹陷处)右掌心拍打右腿环跳穴,左掌心拍打左腿环跳穴24次(图35-4)。两掌心从两腿的居,经承扶同时连续拍打左腿环跳穴24次(图35-4)。两掌心从两腿的居 经承扶同时连续拍打到环跳,瑞从环跳连续拍打到居。
作用:对下肢穴位进行拍打,产生刺激作用,疏通经各,舒筋活血,促进血液循环,防治下肢关节酸痛、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偏瘫和功能性腰腿痛。 动作:膝关节策屈,右手掌拍打右膝盖一下,吸气;再左手掌拍打左膝盖一下,呼气。交替进行,共打32次(图37)。
作用:解除36节蹲堆对腿、膝的疲劳,防治膝关节病,对腿软、月初能有疗效。 动作:两臂前伸与肩平,手心向下,两腿慢慢弯屈下蹲,上身挺直,下蹲时呼气,起立时吸气。反复8次(图36)。最好深蹲,蹲到底,但不要勉强。
作用:活动腿、膝关节经络,增强腿力,防治腿、膝酸软无力、病痛,辅助治疗髋,膝关节炎。 动作:双手叉在一起,抱着后脑颠足跟,脚跟颠起,吸气;脚跟落地,呼气;要收腹提肛。一起一落为1次,颠8次(图38)。
作用:防治足跟骨剌足跟病和痔疮。沟通任督二脉,使脊髋大服充满活力。谷话说:背后七颠百病消就是这个动作。 动作:身体放松,两手叉在一起,手心向上,身下沉,两手托住小腹不动,两腿膝盖上下颠动200次。膝盖下颠时呼气,上颠时吸气(图39)。
作用:对五脏六腑起调理作用,防治习惯性便秘、肠胃病;肥胖症,能减轻。 动作:两手叉腰,拇指在后。右腿后屈,足跟踢臀部,吸气;腿落地呼气。换左热爱,用同样方法,交替进行。左右共16次(图41)。
作用:活动下肢关节,防治腿膝酸痛无力有疗效。 动作:两手叉腰,拇指在后。右腿后屈,足跟踢臀部,吸气;腿落地呼气。换左腿,用同样方法,交替进行。左右共16次(图41)。
作用:活动下肢关节,防治腿膝酸痛无力。 动作:右腿向前跨一步,伸直,左腿微屈,双手摞在一起,右掌在下,放在右膝上,从右、下、左、上方向揉16圈(图43-1)。揉毕,不要站立,双手上下搓膝16次。向下搓呼气,向上搓吸气。搓毕,双手用力在膝盖上向后慢压16次。向下压呼气,掌心略起时吸气。压毕,右腿收回还原。换左腿,用同样方法做揉膝、搓膝和压膝(图43-2)。
作用:活动膝关节,防治膝关节病。 动作:两手叉腰,拇指在后,两眼微闭,头由右、下、左、上方向慢慢转6次,向下转,尽量低头,呼气;向上转,尽量仰,吸气。方向相反,用同样方法再慢转6次(图42-1)。
作用:防治颈椎病,晕车、晕船和神经官能症。
注意:高血压者不做转脖颈改做搓脖颈。方法:两手手掌紧按后脖颈,用力向左右来回搓32次。向左搓呼气,向右搓吸气。搓毕,右手掌紧紧抓住后脖颈的中央捏5下(图42-2)。
作用:防治颈椎病,晕车、晕船和神经官能症。
注意:高血压者不做转脖颈,改做搓脖颈。方法:两手手掌紧按后脖颈,用力向左右来回搓32次。向左搓呼气,向右搓吸气。搓毕,右手掌紧紧抓住后脖颈的中央捏5下(图42-2)。
作用:使颈项灵活,精神烯发,防治颈住增生、落枕和扭伤。 动作:两手半握拳,眼微闭,两拇指弯曲,拇指背分别轻轻地压在左右眼球上,将上眼皮向内眼角晃动,呼气,晃回吸气。晃32次(图44)。
作用:使眼周围组织气血畅通,维护肌肉弹性,防治眼睑下垂,对近视、远视、白内障、老花眼有一定疗效。 动作:两手中指腹,轻轻地从左右两个内眼角顺着上眼皮往外眼角划圈,吸气;再往回沿下眼皮划到内眼角,呼气。共16圈(图45)。
作用:按摩白眼球 动作:两眼微闭,两手的中指和食指由两眉之间的印堂穴,分别沿眉毛用力横摩到太阳穴,吸气。手指离开太阳穴,呼气。反复做16次(图46)。
作用:鱼腰穴在眉中心凹陷处。按摩鱼腰,防治角膜炎。此节同时按摩印堂穴、攒竹穴(眉头内侧凹陷处)、丝竹空穴(眉梢外侧端凹陷处)和太阳穴按摩印堂穴,治眼病和头病。按摩攒竹穴,使眼明亮,治流泪、头痛。按摩丝竹空穴,眼病和偏头痛。 取穴方法:承泣穴:眼平视,瞳孔直下,在下眼眶边缘上。四白穴:在眼眶下正中一横指。动作:两眼微闭,两手中指指腹压住承泣、四白,同时分别向里晃动,呼气;晃回吸气。共16次(图47)。
作用:防治近视、远视、老花眼。 动作:双手食指按揉鼻翼两旁的迎香穴。揉16圈。向上揉,吸气;向下揉,呼气(图50)。
作用:防治鼻塞、感冒、鼻炎、鼻窦炎,维护嗅觉功能。 动作:双手握拳,食指伸直,分别捅进左右耳孔向前转3圈,再向后转3圈,往里一捅拔出来。每圈向上时吸气,向下时呼气。做8次(图51)。
作用:防治耳鸣、耳聋、听力减弱,增强听觉功能。 动作:左手叉腰,右手拇指和食指指腹轻轻地捏揉两眼内眼角的凸部分,这是泪管头,手不离开,连捏带揉16圈。向下揉呼气,向上揉吸气。16次(图48)。
作用:防治见风流泪、近视、远视、老花眼,改善眼球周围血液循环,增强视神经及眼肌功能,消除视力疲劳。 动作:两手中指指腹紧按鼻翼两侧,同时从两边鼻尖处挤一下,用力沿鼻梁向上搓到内眼角,吸气;再轻轻搓回鼻翼两侧,呼气。上下为1次,做16次(图49)。
作用:促使鼻粘膜血液循环加快,增强耐寒力,防治感冒、鼻炎、鼻窦炎、鼻出血,并使嗅觉灵敏。 动作:两手掌心用力按压左右耳孔,其余四指按压后脑枕骨不动,吸气;把掌主骤然离开,可以听到耳膜的震动声浪,呼气。反复10次(图52-、-2)。
作用:同51节指耳。 动作:右腿跨前半步,伸直,左腿微屈。右手放在右膝上,左手心按在右手背,从手背用力搓到手指,呼气;从手指搓回手背,呼气。共32次。右腿还原,左腿跨前半步,用同样搓左手32次(图53)。
作用:防治手部麻、痛、无力。 动作:全身放松,两臂自然下垂,两膝稍屈,一屈一伸,带动全身抖动。手和上肢有病,两手下垂;高血压和腿病患者,手90°平放;腰疼和心脏病患者,手50°斜放。两手、两膝和全身肌肉、内脏、乳房、男子阴囊、女子阴部等,都有抖动感,上下牙齿也抖动,即叩肩动作。手、膝下抖时呼气,上抖吸气。速度不宜太快。共200下(图54)。

❻ 老年人保健操什么时候做最好

一般是早晚,早上起床之后稍微吃点东西,然后开始做操,晚上吃过饭之后稍微运动一会可以开始做操,切记别空腹。

❼ 艾灸足三里的功效作用以及操作方法

足三里是一个 养生 穴位 ,平常 按摩 或是 艾灸 ,能够起到养生 保健 的作用,很多人喜欢用艾灸来灸这个穴位,那么灸这个穴位的 功效作用 有哪些呢?今天我给大家整理了艾灸足三里的功效作用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艾灸足三里的功效作用
1.男性 壮阳 第一穴:足三里是男性养生的第一大穴,能够调理脾胃、补中益气、 补肾 壮阳,对治疗男性勃起不坚、早泄、脾胃虚弱等症有帮助。而且足三里越补越壮,所以对男性来说,若想提升性 健康 ,足三里的养生手法就必须要掌握。

2.调养气虚血虚:民间流传“常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这是因为 针灸 刺激足三里穴,可以起到推动脾胃、生化全身气血的缘由,而经常刺激足三里,可以起到补气生血、补肾益精、强壮身体的作用,更能使人皮肤白嫩,气血充盈。

3.人体长寿第一穴:常灸足三里,可健脾益气、增补后天气血生化之源,使气血化生源源不断、四肢百骸、脏腑均得以滋养,从而延缓人体的衰老。

4.脏腑疾患必取穴位:在 中医 经络上,足三里穴是胃经合穴,擅治脏腑疾患,尤其是脾胃方面的问题,“肚腹三里留”, 胃痛 、胃胀等 消化 道 疾病 都可以通过刺激足三里治疗。

5.按压治疗高 血压 :中医认为,高血压发病与体质、情绪以及生活失调等有很大关系。足三里具有调节脾胃,抑制 神经 兴奋,降低血压的作用,用于治疗高血压效果显著。

6.拍打祛失眠:中医说“胃不和则睡不眠”,足三里为胃经之主要穴位,有理脾胃、主消化之功效,拍打或按揉至酸、麻、胀感后,可有效缓解 失眠症 状。

7. 减肥 与增肥:妙用针刺足三里的位置,能够有效的调节胃肠道的蠕动,而这种调节是双向的,既可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又可以延缓胃肠道的蠕动。所以体质虚弱的美眉就可以用她来强 健身 体,而略显肥胖的美眉就可以用其来减肥。
艾灸足三里保健的操作方法
1、一般进行温和灸,操作时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足三里,约距0.5-1.0寸左右进行熏灸,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即可,一般每侧穴灸10-15分钟,至皮肤稍呈红晕为度,隔日施灸一次,一个月十余次左右。老年人可于每日临睡前30分钟左右施灸。还有一种方法是化脓灸,每天灸足三里穴一次,灸时采用艾条,一次约15分钟或更长时间。穴位处出现小水泡后停止艾灸,并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待水泡自行吸收。在应用化脓灸时应严格消毒,以防止感染。

2、在灸足三里的同时,可以有选择的配伍一些穴位,以便达到更理想的效果。一般强壮灸可以配伍关元,肾俞;消化系统加灸脾俞、胃俞、中脘;神经系统配伍大椎、身柱、肾俞; 呼吸 系统可配伍肺俞、身柱、风门。 心血管 系统:高血压可加风门、曲池、阳陵泉; 冠心病 配伍身柱、郄门、三阴交、膻中。 泌尿 生殖系统加肾俞、关元、三阴交。
足三里什么时候艾灸好
1、艾灸足三里治疗时间选择在一天阳气最甚的时间会比较好,这个时间在每天午后的1到3点,也就是13点到15点,切记不要刚吃午饭就去艾灸。

2、艾灸最好的季节是夏季,因为艾灸温通经络,祛除寒湿,补益人体阳气的效果好,在夏季大 自然 阳气最盛的时候艾灸补益的效果最佳。其次,在冬季,如果经常出现怕冷和 感冒 ,也可以经常艾灸。

3、一天当中,早上人和大自然的阳气升发,到中午午时最旺,而后逐渐减退,因此,需要补益阳气的人群可以在上午时段进行艾灸,如果在晚上补益阳气进行艾灸,可能造成夜晚阳不入阴而引起失眠。
艾灸后出现8种反应代表什么
1.有麻感、穴位冒寒气

灸后膝盖处有向外冒风感或发麻感;还有艾灸命门穴或肚脐是涌泉穴发凉,属风邪外排或寒湿气外排现象。

2.红白相间斑点

如果灸后皮肤潮红不均匀,潮红中间夹杂大小不一的浅白 色斑 点,有的甚至白色多红色少!这是由于局部经脉不通、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提示要继续进行艾灸治疗,直到灸处温热感增强,灸后皮肤白色斑点消失,出现均匀的潮红、汗出为一个疗程的充足剂量。

3.皮肤成片潮红、有水汽

在艾灸过程中,穴位周围皮肤还会出现成片的潮红,甚至有水汽,手摸起来有潮润的感觉(一般在用灸盒或灸罐施灸的情况下出现这种现象,艾灸悬灸较少出现这种反应),这种反应多是表明一次的灸量已经相对足够,可以停止本次施灸。

4.出现皮疹,发痒

如体内湿气较重,灸治过程中面部或身体上会出现小皮疹,并且发痒,这是体内湿气外排的表现。此种情况可继续施灸以观察,如皮疹自行消退则罢,不退或加重则可加灸曲池、合谷。

5.穴位深处出现响动

有时在施灸过程中,特别是在施灸一定疗程之后,灸友会感觉在穴位深处有响动,这是达到一定灸量之后,搜索关注公众号学艾灸,长久积滞的经络得以疏通的表现。

6.出现水泡

这点在刚开始艾灸,或者,开始试着加大灸量的灸友身上经常出现,原因主要有两种:

(1)施灸过量:表明这次艾灸时间太长了,灸量过头了,这种情况应该减少施灸的次数或缩短单次的艾灸时间。

(2)排病反应:出现水泡也可能是疾病邪气较重,发水泡是机体正气恢复、祛邪除病的过程,所以这种水泡的出现有利于疾病的痊愈。古人提出艾灸起效的标准是机体的反应,这个反应就是灸疮,所以古人将灸疮作为判断灸量和治疗效果的一个主要指标。

艾灸

7.皮肤灼痛

(1)初灸时不适应:当然,也有些疾病在初灸时很痛,当灸至一会儿之后,局部皮肤适应了灸感,反而又不痛了。

(2)艾灸火力太大:当施灸时局部穴位皮肤灼痛,原因可能是艾灸火力较大,此时可减小灸火或增加灸材和皮肤之间的距离。

(3)选择的艾灸器具可能有问题。

(4)疾病本身症状就很痛:也有的疾病本身症状就很痛,在初灸时疼痛明显,当灸一定时间之后疼痛即减轻,这是疾病好转的表现。

8.艾灸的返病现象

部分顾客在初次施灸或施灸一定次数之后,有50%以上的人,但不是所以的人,会有病气加重,或者其它异常反应比如在艾灸的时候出汗,或者灸后出汗,这种现象有可能会持续几天或更久,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排病反应。还有人艾灸过程中或艾灸后,流鼻涕,打喷嚏,这是体内寒气外排的表现。

艾灸后突然出现 腹泻 ,是因为寒湿被集中到了胃肠,最后排出体外;典型的排病反应。腹泻后除了肠胃稍感不适外,身体没有任何不适。

猜你感 兴趣 :

1. 艾灸足三里的最佳时间

2. 艾灸十大养生部位

3. 艾灸足三里有什么作用禁忌有哪些

4. 艾灸后的排毒反应

5. 艾灸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和最佳时间

6. 艾灸十大养生穴详细介绍

❽ 足三里正确手法图片

足三里正确手法图片

足三里正确手法图片,足三里是人体最重要的穴位之一,适当按摩足三里具有补益气血的功效,能起到强身健体的效果。艾灸通常在这个针灸穴位进行,这对身体有益。以下是关于足三里正确手法图片内容分享。

足三里正确手法图片1

足三里在哪?

足三里位于小腿的前

外侧,外膝眼(犊鼻)直下三寸,且距胫骨前嵴一横指(中指)处。或者用手从膝盖的正中往下摸,在胫骨粗隆外下缘直下三厘米有小凹陷的地方便是足三里。这个穴位按上去会有轻微的酸麻感,并且会伴有酸胀感。

足三里的保健作用

足三里的穴位应用非常广泛,可以说三养生保健全身强壮的重要穴位,能够预防衰老、缓解疲劳、强壮神经,针灸按摩还能够起到预防脑血管意外发生的作用,除此之外也是强健消化系统的常用要穴。

补肾益气

按摩足三里,能够起到补肾益气的作用,像是肾气不足引起的头晕耳鸣、遗尿、尿频、【遗】精、阳痿、早泄以及腰疼都有非常好的的改善作用。

强经健步

足三里的按摩可以促进四肢经络强健,特别是对双腿的强健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像是四肢经常肿胀、膝盖酸疼、对胫腓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脚气、末稍神经炎等疾病的恢复与保健作用都很显著。

预防改善肠胃问题

足三里主消化系统,是胃经的穴位。像是一些有肠胃方面问题的人,都是应该经常按摩足三里的,比如消化不良、食欲不好、腹泻、便秘以及胃痉挛、消化道溃疡、急慢性胃肠炎、肠梗阻等,疾病的患者,都是需要经常按摩足三里的。

提高免疫力

足三里对很多疾病都有作用,可以调节神经衰弱、失眠和头疼,还能帮助过敏性鼻炎以及其它耳鼻问题都可艾灸或者按摩足三里穴。

什么时候不可以按摩足三里?

按摩足三里非常方便,不受地点的限制,像是午休、课间等,可以随时拍打、按摩,但是最佳的按摩事件是在午后一点左右。

每天早上七到九点是胃经最活跃的时候,此时候按摩足三里穴能够加速脂肪的'消耗,晚上八点到九点按摩也可以有助消化。但是,饭后是不宜马上对足三里进行刺激的。而且每次按摩等事件不能超过半小时,十分钟最有就可以乱,每天按摩一到两次。

按摩足三里的禁忌

足三里到按摩对身体非常有好处,大多数人也都是适合按摩的。但是其实按摩的过程中也是有一些禁忌的事项,大家一定要牢记。

不能按的人

但是如果你的小腿有伤,或者腿部的肌肉拉伤以及腿部的皮肤有外伤的时候,都不宜按摩足三里,以免受到刺激后加重伤情。

不能太用力

按摩足三里的时候切忌不可太用力,因为力道过大会导致淤血,按摩的时候感到微微的酸痛就可以了。

不能按太久

按摩的时间不宜超过三十分钟,如果时间过长,会导致肌肉、皮肤受到刺激,从而出现疼痛或淤血的情况。

足三里按摩方法

足三里可以敲打、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灸,如果选择敲打,需要手握空拳,以拳背或者小鱼际的位置轻轻敲打。选择按摩的时候可以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用力打圈按摩。

足三里正确手法图片2

1、足三里的位置

足三里在小腿的前外侧,胫骨与腓骨之间,犊鼻穴下方三寸的位置。犊鼻穴也就是外膝眼的中心处。如果要找到足三里,就要知道外膝眼的位置。顺着自己膝盖前正中线往下摸,可以摸到髌韧带,髌韧带的两侧有两个凹陷的地方,内侧的凹陷叫做内膝眼,外侧的凹陷就叫做外膝眼。

2、取穴方法

(1)找到外膝眼后,用自己的手掌往下量四横指,胫骨外侧边沿就是足三里穴,按压有酸胀感。所谓四横指就是除掉大拇指外,用其它四指并拢。然后进行测量,即为同身寸的三寸。

(2)取坐位,膝关节呈90度,用手掌心按住同侧的膝盖顶部,五指自然朝下。定好中指指尖的位置,往外侧一指的位置就是足三里。

(3)取站位,腿要绷直,弯腰,用同侧手的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除了大拇指外,其余四指头垂直向下,中指指尖的位置就是足三里穴。

3、足三里的功效与作用

足三里穴有调节机体免疫力、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等功效,常用于改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胃肠虚弱、腹泻、便秘、急慢性胃肠炎、肥胖等问题。由于足三里有出色的养生功效,民间素有“每天按摩足三里,胜吃一只老母鸡”的说法。

足三里的刺激

刺激足三里最好的方法是艾灸,艾灸时最好采用隔姜灸。

操作方法

(1)生姜切成硬币的厚度的薄片,用针在姜片上戳几个眼儿;

(2)将艾条做成艾绒,将艾绒搓成不散的圆锥体(脾胃功能弱的老年人艾绒的大小可大一些,壮实的成人和孩子可小一些)

(3)把艾绒放到生姜片上,点燃艾绒。

(4)如果感觉非常烫时要及时把艾柱取下。

(5)对于脾胃特别虚的人可以一次艾灸两柱。对于脾胃虚弱的老年人可每日灸,每次10分钟左右;对于体质相对壮实的人可以采用隔日灸。

足三里正确手法图片3

长期按摩按摩足三里穴还可以收获到这些好处:

1、补中益气

这是按摩该穴位的主要功效之一,足三里穴是土经土穴,可帮助调整脾胃,而脾胃又是气血生化之源,所以按摩该穴位,可以起到补中益气的效果。老话有一句是这么说的“常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其理亦在此。

2、止泻功效

如果你属于脾胃虚弱或虚寒引起的腹泻,那么,你就可以试试刺激足三里穴,止泻效果明显;但如果是因痢疾或湿热引起的腹泻,单独按摩该穴位效果不理想,需配合其它穴位。

3、促进食欲

该穴位还是胃经合穴,所以按摩它,还可以帮助治疗胃病及胃经诸病,尤能调畅胃气,从而改善饮食不节、食欲不振等症状。

4、安神止痛

该穴位所在的足阳明胃经可治疗神志病,所以按摩它还可以起到很好的安神镇静的效果。此外,按摩足三里穴该可以帮助缓解气滞、气虚、血虚、积食、胃虚以及脾虚等多种原因引起的腹痛的症状。

可见,按摩足三里穴,可帮助我们解决多种健康问题。但是它有个前提,那就是必须找准了位置,掌握了正确的按摩方法,才能达到想要的目的。那么,在家想要按摩足三里穴,应该如何取穴呢?

在家如何自行取穴?教你正确方法

第一步:将腿部保持屈膝状态,先找到外膝眼。

第二步:明确好剧烈,差不多在外膝眼下四指宽。

第三步:在外膝眼下四指宽与小腿正中央的骨头外侧交汇处,用拇指按在骨头与肌肉的缝隙里。

找准位置后,可以试试以下2种方式来自我保健:

一是按摩:这个操作比较简单,平时闲的时候就可以按一按,力度以可以忍受的程度为宜,按揉结合,直到出现酸、麻、胀等岗位为宜,1次5-10分钟左右。

二是艾灸:主要有艾炷灸和艾灸条两种,前者对操作有严格要求,需在专业人士下进行,以免烫伤;后者相对安全点,很多药店或网上都可以买到,方法是点燃一头的艾条,然后放到合适的距离,以皮肤保持热而不烫为最佳距离,1次灸10-20分钟左右。

适当按压或针灸足三里穴,可以起到多种功效,上述已经将足三里的位置以及按压方法都给大家详细介绍过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相信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❾ 怎么找足三里的准确位置

怎么找足三里的准确位置

怎么找足三里的准确位置?足三里穴也是人体重要的穴位之一,足三里穴位在古代被称为“长寿穴”,经常按摩足三里穴位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那么怎么找足三里的准确位置呢?

怎么找足三里的准确位置1

怎么找足三里穴位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找穴时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食指第二关节沿胫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指尖处即为此穴。

按摩足三里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1、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

2、治疗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疳积、癫狂、中风、脚气、水肿、下肢不遂、心悸、气短、虚劳羸瘦。

3、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痢疾,阑尾炎,肠梗阻,肝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热,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肾炎,肾绞痛,膀胀炎,杨痿,移精,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休克,失眠等。

4、修饰曲线,恢复窈窕、促进肠胃功能的恢复、促进代谢。

温馨提示

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位一次,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注意每次按压要使足三里穴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的感觉。

足三里的保健作用

1、拇指按揉足三里用拇指指面着力于足三里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而揉之。其余四指握拳或张开,起支撑作用,以协同用力。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产生酸、麻、胀、痛和走窜等感觉,持续数秒后,渐渐放松,如此反复操作数次即可。

2、捶打足三里手握空拳,拳眼向下,垂直捶打足三里穴位。捶打之时,也会产生一定酸、麻、胀、痛和走窜等感觉,反复操作数次即可。

3、艾灸足三里艾灸足三里,是足三里保健最经典的保健方法。民间即有谚语“艾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之说

《针灸真髓》曰:“三里养先后天之气,灸三里可使元气不衰,故称长寿之灸。”常灸之保健防病,延年益寿,增强体力,解除疲劳,预防衰老,对结核病、感冒、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心绞痛、风心病、肺心病。脑出血等都有防治作用。

对体质虚弱者,尤其是肠胃功能不好,抵抗力减低的人宜用此法增强体质。对足三里施灸时,取清艾条一根,将其点燃后,靠近足三里熏烤,艾条距穴位约3厘米,如局部有温热舒适感觉,就固定不动,每次灸10~15分钟,以灸至局部稍有红晕为度,隔日施灸1次,每月灸10次即可。

经常按摩足三里有养生保健之效,所以大家一定要多按按哦。

怎么找足三里的准确位置2

足三里的准确位置

足三里的准确位置主要指的是在外膝眼下四横指,位于胫骨边缘的位置。在寻找足三里穴位的时候,可以用左腿右手或者右腿左手,食指第二关节沿胫骨上移突出斜骨头阻挡为止。

准确快速找足三里穴位的方法

小腿里面的骨头叫做胫骨,外面的骨头叫做腓骨,在小腿前面可以摸到一点棱角,像菜刀刀背一样的骨头叫做胫骨,然后用大拇指的指肚从下往上推,感觉推不动的时候就是足三里。

从下往上摸,触摸小腿的外侧,右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就可以摸到凸块,再往下斜一点,有另一个凸块,然后两个凸骨头线相连为底边向下做一个正三角形,正三角形的顶点就是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的作用

足三里作为足阳明胃经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按摩足三里可以起到很好的健脾和胃,还具有补气养血的功效,可以用来治疗肠胃疾病,包括用来治疗气血亏虚等各种疾病,按摩足三里穴还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效果。在平时,足三里穴还能够用来治疗呕吐,消化不良,腹痛,便秘,咳嗽,气喘,失眠,头晕等疾病。

足三里穴位按摩的注意事项

虽然适量的按摩足三里穴对身体有好处,但是不要长时间的按摩,每次按摩的时间最好是在30分钟左右。足三里穴按摩可以起到很好的舒筋活络的功效,可以打开足三里穴的毛孔,所以说在按摩足三里穴的时候最好不要受风。如果出现小腿外伤之后也是不能够按摩足三里穴的。

足三里穴作为人体的一个重要部位,适量的按摩足三里穴对身体健康是非常有帮助的`,而且在平时如果出现胃痛,呕吐,咳嗽,气喘,失眠等疾病之后,都是可以按摩足三里穴来得到缓解。

怎么找足三里的准确位置3

足三里的准确位置

足三里是中医术语,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左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

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之处,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以线连结,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该处即是。

“三里”是指理上、理中、理下。胃处在肚腹的上部,胃胀、胃脘疼痛的时候就要“理上”,按足三里的时候要同时往上方使劲;腹部正中出现不适,就需要“理中”,只用往内按就行了;小腹在肚腹的下部,小腹上的病痛,得在按住足三里的同时往下方使劲,这叫“理下”。

古今大量的实践都证实,足三里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身健体的重要穴位。足三里是延缓衰老的有效穴位,经常按摩该穴,对于抗衰老延年益寿大有裨益。每天坚持按摩足三里穴5分钟左右即可,注意每次按压要使足三里穴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的感觉。

足三里主治功效

足三里,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疳积、癫狂、中风、脚气、水肿、下肢不遂、心悸、气短、虚劳羸瘦。此穴主治甚广,为全身强壮要穴之一,能调节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有疾病防治、日常保健的作用。

足三里穴,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针灸刺激足三里穴,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并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在神经系统方面,可促进脑细胞机能的恢复,提高大脑皮层细胞的工作能力;在循环系统、血液系统方面,可以改善心功能,调节心律,增加红细胞、白细胞、血色素和血糖量;在内分泌系统方面,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有双向性良性调节作用,提高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生发胃气、燥化脾湿。

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痢疾、阑尾炎、肠梗阻、肝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热、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肾炎、肾绞痛、膀胀炎、阳痿、遗[精]、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休克、失眠等。

❿ 降压保健操的练习方法

此操共十节,坐姿、立姿均可锻炼,全操只需要10分钟做完
第一节:预备动作
坐、站姿势均可、保持自然端正,正视前方,沉肩坠肘,含胸拔背,调息存念,意守双足底涌泉穴,全身肌肉放松,练功时采用鼻吸口呼法。可根据个人身体素质选择站、坐姿势。
第二节:按揉太阳
功效:疏风解表、清脑、明目、止头痛。
操作:以左右手食指罗纹面,紧贴眉梢与外眼角中间向后的一寸凹陷处,按太阳穴,右时针旋转,一周为1拍(四个八拍)。
第三节:按摩百会
功效:宁神、清脑、降压。
操作:用左可右手掌,紧贴百会穴旋转,一周为1拍(本穴在头顶,两耳尖联线的中央)(四个八拍)。
第四节:按揉风池
功效:安神、清脑、除烦。
操作:以双手拇指罗纹面扫揉双侧风池穴,顺时针旋转一周为1拍(风池穴在颈后际两侧凹陷处)(四个八拍)。
第五节:摩头清脑
功效:舒筋通络,平肝熄风,降压、清脑。
操作:两手五指自然分开,用小鱼际从前额向耳后分别按摩,从前至后弧线行走1次为1拍(四个八拍)。
(此节动作涉及按摩眉冲、头临泣、头维、攒竹、鱼腰、阳白、四白、翳风及耳穴降压汉等穴)
第六节:擦颈降压
功效:解除胸锁乳空肌痉挛、降压。
操作先用左手大鱼际擦右颈部胸锁乳突肌,再换右手擦右颈,1次为1拍(四个八拍)。
第七节:揉曲降压
功效:清热、降压。
操作:先用右手再换左手、先后按揉肘关节、屈肘尖凹陷处曲池穴。旋转一周为1拍(四个八拍)。
第八节:揉关宽胸
功效:舒心、宽胸。
操作:先用右用大拇指按揉左后内关穴后,调左手按揉右手内关穴,以顺时针方向按揉一周为1拍(内关穴在腕横两横指,两筋之间)(四个作拍)。
第九节:导血下行
功效:揉里治本,健脾和胃、导血下行。
操作:分别用左、右手拇指同时按揉双肢小腿足三里穴,旋转一周为1拍(本穴在外膝眼下四横指外侧凹陷处)(四个八拍)。
第十节:扩胸调气
功效:舒心、宽胸、畅气。
操作:两手放松下垂,然后握空拳,屈付抬起,提肩向后扩胸,最后放松还原。如站势扩胸时,可同时左腿膝提起,还原时跳落地,如此批复,换右跳屈膝提起,最后放松还原(四个八拍)。

阅读全文

与足三里保健操培训计划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哥的电影最新名字叫什么 浏览:145
罗兰电影鬼片大全国语版下载 浏览:226
可下载电影 浏览:554
主角叫艾瑞的电影 浏览:859
神学院1983法国电影资源 浏览:309
福利电影风月片 浏览:255
免费在线观看网站 浏览:575
邵氏电影带颜色 浏览:325
金三角电影2019 浏览:439
市场营销调研参考文献 浏览:339
叮当来北京工作是一部什么电影 浏览:863
飞夺泸定桥电影在线观看完整版 浏览:795
大尺度泰剧同性 浏览:624
电影女主跟人约 浏览:618
一个长着眼睛的盔甲电影 浏览:50
变形金刚6在线完整版 浏览:25
国产三及电影 浏览:614
美国漏点电影 浏览:145
女同性电影韩国 浏览:761
徐锦江跟叶子楣拍的电影 浏览: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