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南充丝绸发源地 为什么还没杭州丝绸出名
1、杭州是省会城市、是沿海城市、是经济发达城市、是两朝古都;南充是地级城市、是内地偏远城市、是经济落后地区、历史上也没有多大名气。
2、杭州丝绸的发达,得益于南宋迁都临安,将大批能工巧匠带到了临安,促进了临安的各项经济技术的大规模发展。南充从来就没有这么一个机遇。
3、西湖旅游的品牌对于提高杭州丝绸名气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试想如果九寨沟在南充,还怕南充丝绸没有名气吗??
4、发源地未必就是发达地、未必就一定能保持住霸主地位。四大发明是中国的,目前哪一样能跟西方的技术和质量相提并论?
㈡ 南充丝绸节的介绍
南充丝绸节,每年9月25日前后在南充市举行。节庆期间,展出展销南充名、特、优、新商品,演播关于丝绸的剧目和电视片,举办大型丝绸展览和丝绸时装表演,举办影展、灯展、书画展等、开办金融、科技、人才、劳务、房地产等专业市场。全国各地游客、商家云集、或洽谈生意、或慕名欣赏各种丝质服装,同时遍游南充名胜古迹、领略川北风光。
㈢ 寻求丝绸公司广告语
悠悠丝传情,款款衣生辉(增辉)
一丝一缕;全心全意
㈣ 南充智灵智业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南充智灵智业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6月,源自2008年。靠智慧生存是公司专的核心竞争力。属面向全国各个行业和领域开展营销策划、经营管理、网络运营、职业培训、全程精准广告策划等五大核心业务。
法定代表人:吴玉平
成立时间:2016-06-01
注册资本:1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511302000044599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顺庆区福乐街11号福乐小区6号楼2单元1层2号
㈤ 南充丝绸的生产现状
在南充丝绸业的历史中,还留下了无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深深足迹。朱德年少时曾在故居栽桑,新中国成立后多次询问“顺庆大绸怎么样了?”辛亥革命后,邓小平的父亲邓绍昌和族人邓俊德在家乡兴办缫丝厂,童年的邓小平为此常摘桑养蚕。张澜最早明确提出南充发展实业,必须大量培养蚕丝人才的观点,并在南充市西桥河畔创办了全国唯一的蚕丝中等专业学校———四川省蚕丝学校。胡耀邦就任川北行署主任期间,多次主持蚕丝会议,颁布蚕丝文件,扶持蚕丝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南充丝绸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的10多年间,南充丝绸业从业职工有10多万人,栽桑养蚕的农户达到了100万户。鼎盛时期,南充丝绸业总产值超过10亿元,上交利税超过8000万元,出口创汇超过5000万美元,撑起了南充工农业的半壁江山;在生产和科研方面,有200多个产品荣获国家银质奖、部省优质奖和新产品奖,产品远销五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
㈥ 南充丝绸的介绍
南充丝绸是汉族传统丝织工艺品之一,因产于四川省南充市得名。南充位于四川盆地东北、嘉陵江中游,地形以丘陵为主,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合栽桑养蚕,具有3000多年的蚕桑历史,素有“巴蜀人文胜地,秦汉丝锦名邦”美称,2005年4月被中国丝绸协会授予“中国绸都”称号。2012年3月13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南充丝绸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㈦ 南充丝绸的生产历史
南充位于四川盆地东北,嘉陵江中游,是四川省丝绸工业的中心,位列中国4大蚕桑生产基地和20个丝绸工业重点城市之一。
据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地方志《华阳国志》记载,周初,今南充、西充、南部、阆中等地所产蚕丝织物已经成为周王朝贡品。
秦汉时期,各县令皆劝课农桑,丝绸业一跃成为南充社会经济的一大支柱。广安等县从汉章帝时起,就实行了以布帛为租,是历代用丝绸为田赋的开始。“巴蜀人文胜地,秦汉丝锦名邦”,则真实反映了这一时期南充的社会现状。
南北朝及隋朝时,南充各县实行均田制,除男授80亩、女授20亩露田外,每人另给20亩永业田作桑田。蚕丝之月,女皆事蚕。当时,朝廷对地方官员采取以帛代禄支薪,官阶越高,则帛越多。
唐宋650年间,南充更是“天上取样人间织,满城皆闻机杼声”,有绸、绫、锦、绢、丝等10多种产品被定为朝廷常贡。此间,果州花红绫由长安输往日本,名扬中外。
元代,忽必烈的“国以农桑为本”政策,对于南充丝绸的发展起到过积极作用,但因战乱纷繁,南充丝绸业趋于停滞和衰败。
明代,统治者规定耕地5亩以上必植桑麻1亩,违者交绢一匹,刺激蚕桑生产。阆中、苍溪等地所产的水丝,精细光润,畅销吴、越、闽等地。表明此时南充的丝绸也恢复到了相当的水平。
清入主中原后,官府也注重丝绸发展,阆中、蓬州等地均劝课农桑,西充等县还明令谷雨之后差不下乡,停征停讼,以不误蚕时。“田中清水盈盈,陌上新桑扶疏;农夫挥鞭叱牛,村姑攀枝采桑”。在南充这块广袤土地上,到处呈现出一派栽桑养蚕的繁忙景象。
民国初,西充县占山乡人傅骏山投资白银万两,在南充都京坝开办兴隆丝厂,后改名为六合丝厂。1915年,南充吉庆丝厂生产的醒狮牌扬返丝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膺头奖。这次获奖,使早已闻名遐迩的南充丝绸再次饮誉中外。用这种扬返丝织成的华贵衣料和舞袜,曾轰动巴黎,畅销欧美。时隔10年,六合丝厂的金鹿鹤牌生丝荣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又一次将南充丝绸推向了世界丝绸业的巅峰。
1931年,日本生丝打入国际市场,在上海廉价抛售,致使国内生丝大量积压,损失惨重。六合、同德两厂为渡过难关,合并为同六丝厂,联手抗日。同六丝厂时为世界最大缫丝厂,拥有千余台缫丝机,1600余名工人,是现在中国丝绸业40强企业中排名17位的南充六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为保护民族传统产业,1938年,蒋介石曾亲自训令四川省政府转饬各蚕区行政长官,严禁私卖私缫改良蚕茧。
南充丝绸业的兴旺发达,繁衍了浩如烟海的灿烂丝绸文化。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曾写下了“桑麻深雨露,燕雀伴生成”等咏赞南充丝绸的优美诗篇。“谁言农家不入时,小姑画得城中眉。一双素手无人识,空村相唤看缫丝”,这是南宋大诗人陆游应邀赴汉中,路过岳池农家时,对当地缫丝盛况和淳朴的习俗所作的描绘。
㈧ 请你为2015年丝绸之路旅游设计一条宣传广告语
寻访丝绸故事,探访河畔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