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营销策划 > 拜耳集团在华市场定位

拜耳集团在华市场定位

发布时间:2022-02-16 23:00:10

『壹』 拜耳集团的发展策略

创新驱动成长
1863 年8月,德国商人拜耳和染料专家威斯考特在德国巴门创建了一家染料生产企业。140多年后,拜耳集团成长为一家在医药保健、营养品和高科技材料领域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全球性企业。9.3万名员工遍布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1882年,拜耳开始了与中国的业务往来。如今,中国已经成为拜耳重要的生产基地和市场。
瞄准亚太市场 在沪建立基地
沃纳·温宁近日再度来到中国。这位拜耳集团董事长率领董事会成员在上海参加了“拜耳中国周”系列活动,以便让这些高层人士亲眼看一看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对化工产品巨大的市场需求,坚定投资中国的决心。
“位于上海的拜耳一体化基地将成为我们在亚太地区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生产基地”,温宁在拜耳材料科技部新工厂投产仪式上强调说,“亚太地区是拜耳集团未来最为重要的市场之一,中国是拜耳在亚太地区的重中之重,既是生产基地,又是商业战略中心。”在亚太地区,拜耳去年的销售额上升了15.5%,达到46 亿欧元,占集团业务的17%。其中大中华区的销售额上升了24%,达到12.6亿欧元。2006年上半年,拜耳在亚太地区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销售额增长了22%,达到7.14亿欧元。
拜耳近年来所获佳绩的原因归结为“竭尽全力做到最好”,而其核心则是以创新为驱动力,以成长为本。为了保持创新能力,拜耳每年都将大笔资金用于研发,2005年总额达到18.86亿欧元。为了实现更快成长的目标,未来拜耳将重点经营好上海一体化基地。拜耳将在这一基地建设三个新项目:初期年生产能力10万吨的聚碳酸酯工厂;第一个聚氨酯生产设备—MDI分离器,年生产能力8万吨;生产HDI涂层材料的工厂,初期产能为每年3万吨。
研究客户需求 确定主攻方向
1937年,拜耳发明了聚氨酯,并通过近70年的研发创新,使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如今,从发动机外罩、汽车仪表盘、医用CT机、铁路枕木到滑雪板、仿木家具部件、冰箱、鞋底,人们都可见到聚氨酯材料的踪影。拜耳也因此成为全球最大的聚氨酯原料生产商。2005年,拜耳高科技材料部的销售额达107亿欧元,占集团销售总额的 39%。
在上海举办的2006中国国际聚氨酯展上,拜耳全面展示了在这一领域的最新成果。“中国正成为全球新兴的一个聚氨酯强国。”拜耳材料科技部亚太区聚氨酯业务市场总监古方向记者强调。据了解,2005年全球聚氨酯市场需求量为1046.5万吨,201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 1335.5万吨。根据拜耳的预测,未来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聚氨酯市场。据此,拜耳制定了新的发展战略,其中包括建立新厂以应对需求增长,以及将中国市场作为拓展重点等。
拜耳的目标是,到2010年使中国和亚洲地区聚氨酯业务年增长率分别达到8%和 6%,其保障措施有三:实现世界级规模的本地生产、优化营销网络和提升技术服务能力。为此,设在上海的拜耳聚合物研究开发中心今年9月初将完成扩建工程。 “在这里,经验丰富的聚氨酯开发与技术服务专家将与拜耳材料科技在日本、美国和德国的技术中心密切合作,从而为客户度身定制解决方案,提供更好的服务。”

『贰』 拜耳(中国)有限公司的发展历史

拜耳与中国的联系要追溯到1882年,那时拜耳的染料首次在中国市场上出现。如今,拜耳集团在中国包括香港地区建立的分支机构已发展到15家,其中的主要贸易实体香港拜耳中国有限公司已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分别设立了联络处。
自从1993年与化工部签订全面合作协议以来,拜耳采取了决定性措施,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以扩大其在华业务。目前,拜耳在中国已经建立了12家合资企业,并为这些合资企业和其他一些已与中方达成协议的项目拨出了6亿多马克的资本支出预算。拜耳完备的产品组合将为其在中国带来发展。其在华的中期目标是在未来10年内将销售额增加一倍,其中至少有40%来自于拜耳在中国本地的生产厂。
拜耳在中国的经营活动由香港的拜耳中国有限公司管理。它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分别设有4家联络处。1994年在北京成立的控股公司———拜耳(中国)有限公司负责协调有关技术转让、市场开拓事宜,并为拜耳在华合资企业的准备和运营提供支持。包括迄今为止已经投入运营的合资企业在内,拜耳目前在中国约有2,200名员工。随着正在建设中的生产基地的不断加入,拜耳预计其中方员工人数会在本世纪末大大增加。
拜耳最近向上海同济大学提供30万马克用于研究开发的举措亦证明了拜耳对中国的承诺。拜耳对中国的化学学术研究机构的支持包括:赞助上海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赞助北京中外管理培训中心、在北京化工大学设立奖学金以及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等。
在拜耳不断扩大其中国本地生产能力的努力中,上海已经成为拜耳地区投资的重点。在那里,拜耳上海颜料有限公司的氧化铁加工厂于1997年初投入生产,其产品不仅广泛应用于中国的建筑及颜料行业,而且还出口到亚洲其他国家。通过收购美国的Florasynth公司,哈门及雷默高仕香精有限公司成为了拜耳的一员。该公司早在1983年就开始香精香料市场的业务活动,并在1998年成为拜耳在中国的独资公司。
拜耳于1995年在位于上海西北方向的无锡市建立了拜耳无锡皮革化工有限公司。年产约9,000吨皮革化学品。同时,它还拥有拜耳在亚太地区最大的皮革应用及开发实验室。另外,拜耳在同一个工业区内建有德司达无锡染料有限公司,生产纺织染料。
拜耳在中国还积极进军生命科学市场,其最大的合资企业是涉足医药领域的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该公司位于北京,于1997年11月投入医药产品的生产,共有员工350人,生产各类医药产品,包括:治疗糖尿的拜唐苹、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拜新同、治疗老年感和性功能丧失的尼膜同等。
为进一步巩固其在中国生命科学市场的地位,拜耳又于1998年8月与上海中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合资兴建了两家企业。
拜耳在中国还涉足农业的另一领域。它于1997年在成都建立了拜耳(四川)动物保健有限公司,生产动物保健产品。该合资企业的产品有20余种,分为普通化学兽药、饲料添加剂及公共卫生产品三大类。该公司计划于2000年中期完成其新厂房的建设。
高分子聚合物领域也是拜耳在中国不可忽视的一个领域。1996年底,拜耳和北京光翌阳光板天幕有限公司于北京建立了拜耳光翌板材有限责任公司,共同进行各类聚碳酸酯板材及适用于家用及建筑业的其他产品的生产和营销工作,并于1998年夏天投入生产。
1999年3月,拜耳金陵聚氨酯有限公司(合资企业)在中国南京的生产厂投入生产,年产一万吨组合聚醚。用该厂产品生产出的聚氨酯可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以及做为隔热材料应用于冷藏设备、建筑业、集装箱及集中供热管道保温等领域。
莱茵化学(青岛)有限公司是拜耳在青岛的合资企业,年生产能力为10,000吨橡胶助剂和润滑油添加剂,
已于1999年7月正式投入生产。莱茵化学是拜耳的全资子公司。
拜耳12家合资企业中的10家已经投入运营,新的企业即将投产,一些项目正处于规划阶段,业务正积极稳步地发展。

『叁』 拜耳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营销策略

拜耳公司网站营销之道

--------------------------------------------------------------------------------

尽管没有辉瑞制药那样因“蓝色小药片”回火爆全球的答经营盛绩,拜耳也有骄人的业绩与辉煌历史。1999年3月6日,互联网上播发了该公司庆祝其最著名的产品——阿斯匹林诞生一百周年盛况:该公司用了120×65×19米的外景布,在45000名观众的助威下,由30名职业登山运动员将公司总部大厦包装成世上最大的阿斯匹林药盒(图一,此处略),耸立在列维库森城中,创造了一项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公司庆典主页用多幅图片反映了这一过程。
拜耳,全球化工巨头,500强中的长青树,《财富》去年评选各行业“全球最受赞赏的公司”中,在化学品公司世界15强中位居第4。公司拥有1万种产品,14

『肆』 拜耳集团的发展简史

1863年8月1日,商人富黎德里希·拜耳和染料专家约翰·富黎德里希·威斯考特在巴门 (今天德国乌珀塔尔市的一部分)创建了一家颜料生产企业。1865年,这两个人购买了美国一家煤焦油染料厂的股份并开始了中间体的出口生意。1876年,在莫斯科建立了一家厂。1881年7月 1日,拜耳和威斯考特的后代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名叫富黎德里希·拜耳及其伙伴颜料厂股份公司。1883年,公司在法国北部富雷斯的工厂投入生产。
1884年,化学家卡尔·杜伊斯堡开始了他在拜耳公司的工作。在他的领导下,拜耳的化学家们成功地进行了开创性的发明创造。1888年,拜耳公司创建了医药部门。1891年,公司在勒沃库森购买土地,用来建造生产基地。1897年,拜耳公司的科学研究人员菲里克斯·豪夫曼博士成功地合成了纯化学的、稳定的乙酰水杨酸。1899年,阿司匹灵首次进行了商标注册,并成为风靡全世界的止痛药。1912年,公司将总部迁往勒沃库森。
1925年,富黎德里希·拜耳颜料厂公司与其它公司合并,成立颜料工业股份公司工业集团。勒沃库森成为工业集团下莱茵地区联合企业的主要生产中心。二次世界大战后盟军查封了颜料工业股份公司工业集团,以后又将该企业拆散。1951年,拜耳颜料厂股份公司重新成立。 1972年,公司更名为拜耳德国股份有限公司,并迅速向国际化学和医药集团发展。1973年,布隆斯布特尔生产基地破土动工。德国蒙海姆农作物保护中心的奠基仪式在1979年举行。1986年,拜耳从美国制药公司斯特林·德鲁格公司手中重新购得在美国使用Bayer商标的权利。1988年,医药研究中心在美国康涅狄格的西港举行落成典礼。
同年,拜耳成为第一家股票在东京股市上市的德国工业公司。也是在这一年,拜耳在美国的所有活动由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的拜耳美国管理控股公司统一管理。1989年,拜耳购入美国纽约塔雷城的库珀·泰西尼康公司,由此成为世界最大的诊断系统和临床化学试剂供货商之一。1990年,拜耳用17亿马克收购了加拿大艾伯塔的诺法公司橡胶部,并将其更名为鲍雷萨橡胶公司,其总部设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多伦多市。这次收购使拜耳成为世界橡胶领域内最大的原材料生产商。1991年,拜耳展览交流中心在勒沃库森落成启用。1992年,拜耳将蒙拜公司、迈勒斯公司和爱克发公司与拜耳美国管理控股公司合并成在一起,形成了新的运营公司,名称是迈勒斯公司。
2014年2月27日拜耳集团宣布收购云南滇虹药业集团所有股份。

『伍』 拜耳中国的企业文化是什么

拜耳一贯秉承可持续发展概念:公司一切活动均以经济、生态与社会承诺并重。我们的使命陈述中这样写道:“我们承认并且理解,公司是身负社会及道德责任的企业公民,并承诺秉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因此,本集团的主要企业价值观是尊重人类与自然及坚持可持续行动。

我们坚信,创新是企业持续致胜的关键。公司的技术与商业专知便是以此为基础,正如集团使命的另一部分所明确陈述的一样,这也给了我们这样的信念:“我们有责任增进全人类福祉、展现社会承诺,并持续积极促进可持续环保发展”。

(5)拜耳集团在华市场定位扩展阅读

拜耳全球契约

拜耳不仅承诺遵守“全球契约”,同时也是“全球契约”创始人(8家德国公司和全球范围内约50家企业)之一。公司还秉承“全球契约”的目标,鼎力支持一系列项目,其中包括:

1、与Abrinq Foundation通力合作杜绝雇佣非法童工

2、与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开发治疗疟疾的新药

3、大力支持世界卫生组织抵抗昏睡症的斗争

4、Libra:控制抗生素抗性扩散的拜耳全球创举

5、Agrovida:改善南美地区农场工人和小农场主的工作条件

6、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合作

7、拜耳——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论坛

公共健康和艾滋病病毒/艾滋病

拜耳中国高度重视促进公共健康,并积极参与抵抗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的活动。除生产大量医药保健产品以预防、诊断和治疗人类和动物疾病之外,还积极支持社会应对公共健康的问题。

拜耳集团的此类工作中最重要的当属“清华—拜耳公共健康与艾滋病媒体研究室”计划。该项目于2004年年末正式启动,鼓励和培训媒体从业人员报道中国艾滋病病毒/艾滋病、其他慢性疾病和医疗保健相关事宜,从而创造一个全国性医药保健报告的平台。

今后,该项目还将得到进一步扩展,那些亟需广泛关注、认可并加以解决的其它公共健康问题(如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等)都将纳入该项目之中。

『陆』 拜耳公司怎么样

德国的世界500强企业,欧式企业一般肯定比美式企业人性化了。待遇是高压线了,自然不能乱说,不过福利是超好的,绝对和国内的国有垄断企业有的一拼了。什么班车,免费食堂,补助,商业保险应有尽有。

『柒』 拜耳集团的集团简介

德国拜耳集团(Bayer)是全球最为知名的《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之一,全球制药巨头。在材料创新,作物科学及医药保健等众多领域位居业界前列。全球最大的化工和医药保健企业之一,在生命科学、高分子材料和精细化工等众多领域位居业界前列。
拜耳集团是化学及制药工业领域中首屈一指的国际性企业。除了经营自已所生产的一万多种产品外,业务范围包括医药、诊断器材、农作物保护产品、塑料及纤维等。
拜耳集团起源于德国。1863年8月1日,商人富黎德里希.拜耳( Friedrich Bayer)和颜料大师约翰.富黎德里希.威斯考特(Johann Friedrich Weskott)在今天德国乌珀塔尔市的巴门(Barmen)创建了一家颜料企业-“富黎德里希.拜耳公司(Friedr. Bayer et comp.)”。1899年3月6日拜耳获得了阿司匹林的注册商标,该商标后来成为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知名度最高的药品品牌,被人们称为世纪之药,并为拜耳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巨额利润。1912年公司迁住德国勒沃库森(Leverkusen)。现在,莱茵河畔的利物库森城依然是拜耳集团的总部所在地。 1972年取名“拜耳公司”。
拜耳公司的总部位于德国的勒沃库森,该城镇位于莱茵河东岸,介于科隆和杜塞尔多夫两座城市之间。基于勒沃库森总部,拜耳对其全球业务活动进行管理和协调。在六大洲的200个地点建有750家生产厂;拥有120,000名员工及350家分支机构,几乎遍布世界各国。高分子、医药保健、化工以及农业是公司的四大支柱产业。公司的产品种类超过10,000种,是德国最大的产业集团。拜耳的发展史就是对更高生活质量的不断追求,
目前,拜耳公司在中国上市的主要产品有:拜新同、西普乐、美克、拜唐苹、尼膜同、优妥、优迈、特斯乐、拜斯明-25等。
拜耳大中华区集团主要面向香港、台湾和中国大陆市场开展运营。拜耳集团大中华区由管理控股公司领导,下设子集团与合资生产企业在其战略引导下开展独立运营。大中华区集团由拜耳大中华区集团总裁——戴慕博士领导。
中华区集团各类职能部门共有员工约2,800人。拜耳目前在大中华区拥有18家公司,其中8家公司的生产设施现已投产,为公司涉足的所有业务领域提供支持。本地化生产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与日俱增。

阅读全文

与拜耳集团在华市场定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护士长助理培训方案 浏览:212
学校暑假教师培训工作方案 浏览:883
泓泉电子商务骗局揭秘 浏览:98
电子商务员工合同范本 浏览:152
2015楼盘营销方案ppt 浏览:387
市场营销乞丐案例观后感 浏览:552
大东女鞋市场营销策略 浏览:708
市场营销寓言案例分析 浏览:113
上海集司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392
5g市场营销战略论文 浏览:20
文明礼仪培育培训方案 浏览:368
山东影耗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564
旅游大米营销策划方案 浏览:808
运输公司夏季安全培训方案 浏览:574
服饰促销活动总结 浏览:289
少儿艺术万圣节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653
市场营销的考题 浏览:471
幼儿园中班元旦策划方案 浏览:578
乡镇扶贫产业培训方案 浏览:818
山西爱梦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