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对端午节期间市场上粽子质量情况的调查适采用____调查方式;抽取了其中100个粽
∵市场上的粽子数量较大,
∴适合采用抽样调查.
故答案为:抽样调查.
㈡ 请问粽子市场调研报告怎么写最好有范文,感激不尽!
粽子是明显的季节性产品,可能没有专门的粽子厂家,但粽子生产商一般都是食品厂是不会错的。
1先写概述,粽子的特征,消费市场,消费量,高中低端产品需求等
2然后市场需求,时间段,客户,人群,价格
3再写市场供应:哪些地区需求大,哪些渠道消费如网上,超市,批发市场
4再写客户:客户特征,传统文化影响,农村城市的买家,喜欢啥类型的粽子
5再写竞争者:主要生产厂家,生产规模,区域位置,民间手工制作所占消费比重等
6 对上述做个总结~~就这样啦,可能没有现成的报告
有问题在线问~~
㈢ 下列调查中,适合全面调查方式的是()A.调查人们的环保意识B.调查端午节期间市场上粽子的质量C.
A、人数多,不容易调查,因而适合抽样调查;
B、数量较多,不易全面调查;
C、数量较少,易全面调查;
D、数量较多,具有破坏性,不易全面调查.
故选C.
㈣ 为了抓住“端午节”的商机,某商店决定购进A,B两种品牌的粽子,经过市场调查得知:A种品牌粽子的进价
解:设B为x元,A为x*0.2元。
3000除以x+3000除以(x+x*0.2)=1100
3000除以(x+x+0.2x)=1100
3000除以2.2x=1100
1100*2.2x=3000
2420x=3000
x=
㈤ 关于端午节的调查报告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1-4]
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 [5-7] 。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龙祖,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端午风俗形成可以说是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㈥ 五芳斋粽子的市场研究
在漫漫数十年的岁月当中,五芳斋的生产规模并不大,一年的产量也就二三百万只。1985年是老店发展的分水岭,之后的一系列举措使五芳斋座上了国内粽子行业的头把交椅。
这一年,老店利用上级部门提供的53万元优惠贷款,企业自筹资金5万元,进行了首次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之后,传统的五芳斋粽子终于走出了闺门,亮相于日新月异的大市场。
日益壮大的粽子生产以巨大的市场潜力为依托,因为市民早已将往日偶尔享用的粽子视为日常消费食品。五芳斋人抓住这一历史机遇,92年组建了嘉兴五芳斋粽子公司,为老字号构筑起了集约化经营的框架。随后的一大举措是,投入2000多万元,易地新建了粽子厂,95年4月竣工投产。五芳斋终于走出了它的发祥地,传统的前店后坊模式就此划上句号。
工厂化生产使五芳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广阔的市场再次接纳了五芳斋。如今每年通过这些销售点出售的粽子已大大超过嘉兴本埠的销售量。实现了两次腾飞后,五芳斋年产销粽子已达到7000多万只,并拥有完全符合出口商检要求的全封闭式的出口粽子车间,生产出了纯正日本风味的粽子,进入了对食品要求近乎苛刻的日本市场。
在快节奏的市场环境中,老字号的生存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居安思危的五芳斋人努力寻找新的发展机遇。老字号作了一个大胆的构想:一只粽子、一碗汤、几片水果或蔬菜的中式饮食方式,与一只鸡腿、一只汉堡包、一杯饮料的西式快餐并无多在区别。所以,正如国画名家程十发先生在他的闲话五芳斋一文中所说:世界上快餐始祖,中国的粽子。如今的五芳斋不仅要博个始祖的美名,更重要在是大展东方快餐的宏图。
分析了自身特点后,五芳斋果断制定粽子作为东方快餐的发展思路:组建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规划以五芳斋为龙头,以资本为纽带,集科、工、贸、农为一体,利用五芳斋著名商标的品牌效应,实现原料基地化,生产工厂化,销售连锁化,服务规范化,并向粽子以外的其它食品延伸。
首先迅速拓展五芳斋粽子的市场覆盖面,设立五芳斋营销公司,招聘专业营销人员,在巩固江、浙、沪市场的同时,主动出击,在全国各大省会城市、经济特区有代理商或设立分公司,使粽子的销售半径由原来的200公里跃升到2000公里,力争销售额再上新台阶,突破2.0亿元。其次是导入CIS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加快实施名牌战略,为五芳斋拓展海内外市场提供可靠的形象保障和强大的品牌竞争力。三是加快技改步伐,进一步改善生产环境,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确保五芳斋的品牌特色。同时开发适销对路的五芳斋系列食品。四是深化公司内部各项改革,建立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从人才、管理、技术三方面着手,实现从生产型企业向经营型企业的根本转变。
㈦ 某粽子批发店,每个粽子的毛利润为2元,根据员工情况,每天最多能做1200个粽子,
总毛利润=销量*单个毛利润 (600+1000x)*(2-x)=1600 解得x=1.6或X=-0.2(舍) 降价1.6元
㈧ 粽子价格一个多少元
散装粽子均价为12元/个(300克左右);真空包装的礼盒粽子均价为15元/个(300 克左右);作为日常早餐粽子价格为5-6元/个(250克左右,肉、蛋少一些)。
海南省监测调查员到海口、儋州、澄迈、定安等市县的主要农贸市场、大型超市、生产企业进行调查发现,海南省市场所售粽子一般是现做现卖,以散装粽子和真空包装粽子(配礼盒)的鲜肉粽为主。
分析认为,粽子为季节性消费品,随着节日市场供求和成本变化,价格通常有所上浮,属于正常现象。今年人工、包装成本变化不大,猪肉等原料和铺面租金上涨是粽子价格上涨的主因。
包粽子的相关原料销售紧俏,价格较去年有所上涨,海口东门市场调查发现,糯米价格4元/斤、粽叶0.3元/张、农家猪肉17元/斤、咸鸭蛋1.5元/个,分别比去年上涨0.5元/斤、 0.15元/张、2元/斤、0.3元/个。
2020年端午节,在圣盖博传统广场的一家餐厅,客家粿粽、上海豆沙粽、上海鲜肉粽、红枣白粽、红豆白粽和咸水粽均5美元2只,台湾香菇肉粽售6美元2只,台湾蛋黄粟子粽和干贝绿豆粽6美元一个。这家餐厅的粽子价格相对2019年华人餐厅的粽子平均价格而言要便宜。
而蒙特利公园“深并烧腊美食坊”的价格大致和2019年价格相当。鲍鱼太爷粽的价格维持在9.99美元一个,咸蛋咸肉粽4.59美元一个、豆沙碱水粽3.65美元一个。为了吸引顾客,该餐厅由19日开始到端午节期间,粽子买十送一。
㈨ 为了抓住“端午节”的商机,某商店决定购进A、B两种品牌的粽子.经过市场调查得知:A种品牌的粽子单价比B
设购进B种品牌的粽子每个需x元,则购进A种品牌的粽子每个需(1+20%)x元,根据题意,得
3000 |
x |
3000 |
(1+20%)x |
㈩ 跪求粽子行业发展趋势的资料
日本动漫产业前景黯淡
日本动画片过去总被嘲笑为一种新奇文化,在西方只能吸引儿童和卡通迷。但最近几年,动漫市场找到了更大范围的观众,并成为日本最有价值的出口产品之一。据日本经济产业省统计,2002年日本动画片在美国的销售额达43.6亿美元,是美国进口的日本钢铁产品价值的3倍多。
但是,正当动漫业似乎已进入黄金时代之际,日本动画制片商、政府官员和分析师却警告说,该产业的长期前景黯淡。由于薪水微薄、工作条件恶劣,日本的年轻人再也不愿从事动漫工作。同时,随着对动漫的需求猛增,人们担心制作质量已经下降。
如果一部动漫片一炮打响,利润将由投资于该片制作的制作委员会分享,包括电视台、广告公司和其它机构,而创作片子的工作室常被排除在该委员会之外。
“另外,日本动漫业最大的结构性问题是,制作动漫和投资动漫制作的不是同一家公司,”吉卜力工作室的铃木先生说,“吉卜力工作室之所以获得成功,主要是因为我们自行投资进行制作,并且不放弃这些自创作品的任何权益,”他说。而许多较小的制作公司或是没有进行此类投资的财力,或是没有独立筹资的途径。结果就如经济产业省传媒与内容产业局的官员所说,“动漫工作者在经济上生存有困难。这已成了个大问题。”
另一个动向加剧了人们对日本动漫产业的担忧:这个劳动密集程度极高的工作正流向成本低廉的亚洲国家,例如中国和菲律宾。估计日本已有70%的动画制作业务流向亚洲其它地区,有人警告说日本动漫业正被挖空。
如今,日本政府已采取应对措施,旨在帮助动漫创作者获得体面的报酬。私人投资者也已出现,使动漫公司能自筹资金。
青少年喜欢日本动漫 北京动漫业慢了好几拍
一进展会大门,就看见一排没有脸的卡通人物纸板站立着,不时有男孩、女孩兴冲冲地走过去,“借”给他们一张张青春的脸,旁边的照相机“咔嚓”直响……这是昨日记者在第七届北京动漫大会上见到的场景。这次大会自7月29日开幕,为期四天。
■青少年:喜欢日本动漫
在农展馆的大会现场,记者见到一位杨姓大二女生,英语专业的她特喜欢动漫大会中的全国Cosplay明星主场秀。记者发现,明星秀吸引了不少青少年,但主办方选择的动漫作品并无国产作品,是日本的《火影忍者》、《水果篮子》和《犬夜叉》等。而参加动漫会的主力———年轻人在接受采访时,绝大多数表示他们喜欢日本动漫作品,杨同学说日本的动漫作品在故事情节和画风上吸引了她。而另一位姓刘的高一女生也赞同她的看法,认为日本动漫作品“画得好,情节好看”。
■主办方:北京动漫产业发展有些滞后
第七届动漫大会现场熙熙攘攘,一派热闹场面,却并不能让主办方代表《北京卡通》主编闫宝华女士乐起来。“北京作为全国的文化中心,在动漫产业发展上比上海、广州和长沙都慢了好几拍”。见证了中国动漫十年发展的她忧心忡忡。
前不久,新闻出版总署决定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四地筹建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以产业基地为基础,辐射周边地区,带动区域产业发展,促进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从而将中国网络游戏出版产业做大做强。但近年来,北京动漫产业的发展并没有多少可圈可点之处。
全国动漫产业发展与欧美和日本相比落后一大截。2004年全球游戏、动画业相关衍生产品产值在5000亿美元以上。据了解,英国数字娱乐产业年产值占GDP的7.9%,成为该国第一大产业。今年日本动漫在全球的票房和DVD收入将达到52亿美元。据报道,日本动画产品出口值远远高于钢铁出口值。而据中国动漫协会预测,2004年中国动漫产业总产值仅117亿元。2005年,中国动漫产业估计有180亿元的产值。
■呼吁:政策支持很重要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动漫产业不发达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原创能力不足,将其作为一种流行艺术推广到大众生活中并不成功,动漫还只是一种“小众”艺术;社会意识影响大,不但老把动漫视作教育工具,还局限于为青少年创作;盗版严重,影响创作热情;竞争机制不完善、市场动作能力大。用一句话概括,中国动漫产业“绘画技能一流,编写故事二流,动作能力三流。”基于此,从7月29日召开的“中国原创动漫产业发展研讨会”上,记者了解到,由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牵头,正联合北京市广播电视局讨论《北京市2005—2008动漫游戏产业基地建设方案》。
闫宝华希望北京在中国动漫产业方面起到“牵头、示范”作用。而要实现这一点,政府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据了解,中国动漫人才缺口较大,去年就有媒体报道称“中国动画人才缺15万人”。要扭转这一局面,政府部门应给予动漫产业政策、资金和人才培养等诸方面的支持。
日本动漫产业:出口额超钢铁 动画片渗世界
5月黄金周期间,东京大大小小的电影院都在忙:日比谷电影院的墙上换上了新的美国大片《布雷德3》的广告,而靠近超市的一些小影院,《水平线上的阴谋》(动画片《著名侦探柯南》系列中的最新一集)则招来了不少小学生。
通往市中心的轻轨上,乘客除了在专心致志地发短信以外,大多在看点什么,其中又以漫画为多。车站的书报亭里漫画是按性别、年龄分的,人们总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漫画。
日本素有“动漫王国”之称,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漫制作和输出国,目前全球播放的动漫作品中有六成以上出自日本,在欧洲这个比例更高,达到八成以上。在日本各种各样的文化产业当中,在电影院、电视台播放的各类动漫节目格外引人注目,各种动漫的人物形象充斥街头,早已超越了杂志和电视的范畴,渗透到日本社会的各个角落。
看到好莱坞的电影比美国产品能更多更广地渗透到世界各地,日本也开始追求他们在国际文化中的地位,动漫备受日本政府青睐。
动漫产业为日本经济发展提供新亮点
日本国民十分喜爱漫画,漫画文化非常发达。据日本三菱研究所的调查,日本有87%的人喜欢漫画、有84%的人拥有与漫画人物形象相关的物品。日本全国共有430多家动漫制作公司,拥有一批国际顶尖级的漫画大师和动漫导演以及大量兢兢业业工作在第一线的动画绘制者。电视和网络传媒的普及和发展,传播手段的不断完善,为日本动漫市场的发展和壮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日本动漫作品在文化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并风靡全球。
现今日本最著名的动漫作家宫崎骏,以自己超凡的才华打造了《风之谷》、《天空之城》、《幽灵公主》等一系列经典作品,《幽灵公主》所创造的票房纪录,就远远超过美国影片《外星人E.T.》。该片电影原声CD也创下了CD发行史上的新纪录。今天日本,动画片票房收入占到日本电影业票房总收入三分之一强,而日本出口影片中,动画片数量也大大超过一般影片数量。
目前,日本动漫产业的年营业额达到230万亿日元,已经成为了日本第三大产业,广义动漫产业已经占日本GDP(国内生产总值)十几个百分点。根据日本贸易振兴会公布的数据,2003年销往美国的日本动画片以及相关产品的总收入为43.59亿美元,是日本出口到美国的钢铁总收入的四倍。漫画、动画、图书、音像制品和特许经营周边产品在日本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产业链”,推动着日本经济的发展。著名新制度经济学家青木昌彦就认为,日本正处于自明治维新以来又一次伟大历史转折中,其结果是在日本出现了动漫、娱乐等一串超过汽车工业的赚钱产业。
近年来,世界也越来越关注日本文化产业的崛起。《时代》杂志曾刊登一篇封面文章认为,日本正从一个产品制造大国,转向一个文化产业输出大国。当世界其他经济体将计算机技术大量应用于通讯产业的时候,日本却将其应用于制造新文化产品,这种旁溢斜出的趋势得到了日本社会上下的赞同和追捧,青木昌彦认为,日本正在借助新文化产业的兴起尝试一种渐进式的经济转型。
动漫带来三大商机
长期以来,日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开拓和发展动漫产业以及与动漫相关的市场。
首先是大力开创动漫片的播出市场。据日本有关方面公布的调查数据,2004年,日本国内电影院上映的动漫片约为81部,日本的电视台每周播放动漫节目80多集,一年播放的动漫作品节目接近4000集。
日本数码内容协会最近公布的调查数据表明,在2003年度(2003年4月至2004年3月)日本的动漫市场销售额(动漫电影票房、动漫电影以及动漫电视录像带、电视专门频道等的营业收入总额)达3739亿日元,比2002年度的2135亿日元增长了1604亿日元,增幅高达75.1%以上。而日本电影业同年的收入也只有2000多亿日元。
其次是积极开创动漫衍生产品市场,大力对动漫作品进行二次开发利用,提升动漫作品的附加价值。由动画漫画等衍生出的人物、文具、玩具、游戏软件和服装等已经在全球形成一个巨大的“动漫产业链”。动画电视连续剧《机甲战士》就是一个例子。日本最大的玩具制造商万代公司每年的销售总额中,约有15%到17%的份额是机器人玩具的销售收入。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日本国内与动漫有关的市场规模已经超过2万亿日元。动漫的发展带动了音乐、出版、广告、主题公园和旅游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在不断创造出新的商机。
第三,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加快日本动漫片走向世界。日本的动漫制作商十分重视开拓海外市场。日本在1963年播放首部动画电视连续剧《铁臂阿童木》后的8个月后就将其出口到了北美市场。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的动漫制作商又把目光转向了亚洲国家。《聪明的一休》、《机器猫》等日本动画片在中国家喻户晓。70年代后期,日本动漫片《高达战士》开始在法国电视台播出,成功登陆欧洲市场。此后,日本动漫片开始主导世界动漫市场。有的甚至出口到了70多个国家播放。
政府大力扶植动漫事业
为了扩大动漫片在国际上的销路,加快、加大日本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和影响,日本政府以及东京都政府都在对日本的动漫产业实施支持和扶植政策。日本政府不但将动漫作为一项重要的出口产业,而且还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来培养,在政策、资金和组织上都给予极大帮助。
据日本《朝日新闻》4月10日报道,日本外务省还决定利用“政府开发援助”中的24亿日元“文化无偿援助”资金,从动漫制作商手中购买动漫片播放版权,并将这些购来的动漫片无偿地提供给发展中国家的电视台播放,使不能花巨资购买播放权的发展中国家也能够播放日本的动漫片。日本外务省认为,这样做不仅可以向海外推广日本的动漫文化,还可以增大日本在外国青少年之间的影响,培养更多的知日派,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