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光伏组件指什么
1. 玻璃:超白布纹钢化玻璃,厚度3.2mm,在太阳电池光谱响应的波长范围内(320-1100nm)透光率达91%以上,耐紫外光线的辐射,透光率不下降。钢化玻璃作成的组件可以承受直径25毫米的冰球以23米/秒的速度撞击。
2. EVA:厚度为 0. 5mm的优质EVA膜层作为太阳电池的密封剂和与玻璃、TPT之间的连接剂。具有较高的透光率和抗老化能力。
太阳电池封装用的EVA胶膜固化后的性能要求:
透光率大于90%;交联度大于65-85%;剥离强度(N/cm),玻璃/胶膜大于30;TPT/胶膜大于15;耐温性:高温85℃、低温-40℃。,
3.TPT:太阳电池的背面,耐老化、耐腐蚀、耐紫外线辐射、不透气等基本要求。
4. 边框:所采用的铝合金边框具有高强度,抗机械冲击能力强。
Ⅱ 光伏组件的行业怎么样
“531光伏新政”过去已经快三个月,但市场依然不平静,产品价格在去库存阶段经历的快速下跌后开始进入平稳阶段,但企业却还要经历产能利用率和现金流的比拼。在变革时代,我们要理解产业政策变化的原因,也要将目光更多的集中在技术进步上来。
光伏产业链价格呈现快速下跌状态
“531光伏新政”出台以“限规模,降补贴”的方式对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光伏产业链价格出现了快速的下跌。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光伏行业投融资前景与战略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硅料价格从5月份的约120元/公斤下降到现在的约90元/公斤,单晶硅片的价格从5月份的4.45元/片下降到现在的3.15元/片,部分中小企业开始出现经营困难甚至是停产的现象,可以说需求侧的快速刹车给供给侧造成了巨大的价格冲击。
2018年12月5日最新数据,大陆多晶用硅料最新均价为 RMB75/KG,与上周持平;单晶硅料从 RMB82/KG 去到
RMB81/KG,下跌1.22%。非中国区多晶硅料均价维持在 US$9.535/KG 不变;而全球多晶硅料则从 US$9.621/KG 上涨至
US$9.692/KG,涨幅为 0.74%。
多晶硅片的人民币报价为 RMB2.12/Pc,与先前持平;美金报价依旧则增长了 0.76%,从 US$0.263/Pc 来到
US$0.265/Pc。单晶硅片两个币种价格同样保持不变,为 RMB3.05/Pc 和 US$0.381/Pc。
12月5日的报价显示,常规多晶电池片人民币价格从 RMB0.85/W 上涨至 RMB0.856/W,涨幅是 1.18%;美金价格从 US$0.095/W
来到 US$0.103/W,增长了 8.42%。常规单晶电池片的人民币均价和美金均价为 RMB1.04/W 和
US$0.125/W,维稳不变。高效单晶电池片人民币报价也保持不变,为 RMB1.16/W;其先前的美金报价为 US$0.157/W,最新一周增长了 5.1%
来到 US$0.165/W。特高效单晶电池片的人民币维稳在 RMB1.25/W;美金均价为 US$0.175/W,较之前的 US$0.165/W上涨了
6.06%。
在最新一期报价中,光伏组件产品市场相对稳定。270W多晶组件的人民币报价为 RMB1.84/W,上涨了 2.22%;海外均价仍旧为
US$0.211/W,持平不变。280W多晶组件两个币种报价保持不变,分别为 RMB1.87/W 和 US$0.229/W。290W单晶组件人民币均为
RMB1.89/W,美金均价为 US$0.253/W,与上周一致。300W单晶组件的人民币报价从 RMB2.13/W 上涨至 RMB2.15/W,涨幅为
0.94%;美金报价依旧为
US$0.275/W。而政策出台背后,是可再生能源补贴发放拖欠严重,是对限电问题和产能过剩的担忧。政策支持的行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行业发展低迷时政策会支持,行业发展过热时政策就会出现压制。
需求侧拉动向供给侧转变或许是必然趋势
政策由需求侧的拉动向供给侧的支持转变或许会成为一个必然趋势。从多个行业的发展历史来看,通过政策的支持和补贴的推动,拉动了需求的增长从而带动上游产业链出货量的增加。而政策支持力度的减弱和补贴的逐渐退出,形成了一个去杠杆的过程,从而使得上游产业链付出了价格的代价。而过去两年光伏成本的下降速度要快于补贴的下降速度,使得行业盈利依然保持了较快的盈利增长。
“531光伏新政”出台之后,行业经历艰难时刻,而能够使得行业走出艰难时刻的是成本的下降和效率的提升,技术是最根本的推动力。而产业政策除了支撑相当的发展规模,还应积极引导和支持技术的不断创新。
技术推动行业进步,未来依然可以期待
技术始终在推动行业的进步,未来依然可以期待。过去十年间,光伏组件的成本下降超过了90%,背后是硅料和硅片成本的快速下降,电池和组件效率的不断提升。过去两年,推动行业成本快速下降的是金刚线切割的应用,可以使得每片硅片的成本下降0.8-1元。展望未来,更低成本硅料的投产,CCZ连续拉棒技术推进,更薄硅片的切割,P型甚至N型电池的推广,半片和叠片等组件技术的应用,甚至在辅材环节,包括白色EVA胶膜和POE胶膜等封装材料的应用,都是可见的推动成本下降和效率提升的办法,而平价上网也就是顺理成章的。行业发展回归到通过优质的供给创造需求的路径。
Ⅲ 光伏组件 定义
单体太阳电池不能直接做电源使用。作电源必须将若干单体电池串、并联连接和严密封装成组件。光伏组件(也叫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或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
但是,随着微型逆变器的使用,可以直接把光伏组件的电流源转化成为40V左右的电压源,就可以驱动电器应用我们的生活当中。
同时,光伏组件在不断创新,由于光伏组件在业内来讲叫做中国制造,应该有中国创造,进而出现光伏组件的升级创新产品,如光伏陶瓷瓦,光伏彩钢瓦,这类产品可以直接代替传统建材瓦片,还有了光伏组件的功能,一旦步入通用市场,将对光伏组件和传统建材造成一定冲击。
又称太阳电池组件( Solar Cell mole),是指具有封装及内部联结的,能单独提供直流电输出的,最小不可分割的光伏电池组合装置。[1]
光伏组件(俗称太阳能电池板)由太阳能电池片(整片的两种规格125*125mm、156*156mm、124*124mm等)或由激光切割机机或钢线切割机切割开的不同规格的太阳能电池组合在一起构成。由于单片太阳能电池片的电流和电压都很小,然后我们把他们先串联获得高电压,再并联获得高电流后,通过一个二极管(防止电流回输)然后输出。
并且把他们封装在一个不锈钢、铝或其他非金属边框上,安装好上面的玻璃及背面的背板、充入氮气、密封。
整体称为组件,也就是光伏组件或说是太阳电池组件。
Ⅳ 光伏组件是什么
光伏组件指具有封装及内部联结的,能单独提供直流电输出的,最小不可分割的光伏电池组合装置,由太阳能电池片或由激光切割机或钢线切割机切割开的不同规格的太阳能电池组合在一起构成。
光伏电池片为光伏组件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发电单元,因此光伏组件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光伏电池片的好坏,因此组件厂家是否拥有自家的电池片厂,以自家电池片的质量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估标准。
一套家庭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光伏组件、逆变器、支架、电缆以及其他零部件组成。通过本人了解,目前家用光伏发电系统的合理建设成本大概在5-10元/瓦,其中光伏组件的所占成本最大,几乎占到一半;逆变器可以占到5%-8%。对比前几年,整体上来说,确实是便宜了。
Ⅳ 光伏组件的结构有什么
太阳能光伏组件主要由太阳能电池芯片上盖板,主要为地铁钢化玻璃,Eva。下盖板。边框和接线盒等材料组成。
Ⅵ 光伏组件可以分为哪几类
光伏组件多根据应用领域和使用方式来分类。可分为常规太阳能电池组件,建材型太阳能电池组件,聚光型太阳能电池组件。两面发电型太阳能电池组件,请采纳。
Ⅶ 光伏行业的现状和将来
光伏(Photovoltaic):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Solar power system)的简称,是一种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有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方式。
同时,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分类,一种是集中式,如大型西北地面光伏发电系统;一种是分布式(以>6MW为分界),如工商企业厂房屋顶光伏发电系统,民居屋顶光伏发电系统。
截至2020年我国光伏市场累计装机量为253GW,新增装机量为48.2GW。2020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中集中式装机32.7GW,我国光伏市场并网装机主要集中在Q4,2020年Q4并网装机为29.4GW。
截至2020年我国光伏市场累计装机量为253GW,新增装机量为48.2GW
截至2020年我国光伏市场累计装机量为253GW,2020年新增装机量为48.2GW,同比增长60%。2020年我国光伏发电量为2605 kWh,同比增长16.2%,占总发电量比重3.5%。
——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光伏发电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Ⅷ 太阳能光伏行业处于什么样的发展地位
solarzoom光伏太阳能网 上面应该有详细说明
下面简单摘录一段
正如上周我们所述,国家发改委一纸《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突然之间就颁布了,这是中国光伏人期盼已久了的事情,这或标志着太阳能光伏在大陆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正式进入了实施阶段,继“欧洲时间”后,我们当可断言:太阳能光伏已进入到“中国时间”!光伏产业一潭静水,毫无波澜。尽管实际产业链并未产生多太大的反应,但局部反应已在陆续出现,特别是电池片环节,台湾电池厂已将8月份销售价提高了3-5%,由先前的$0.8/W调涨至$0.83/W。其他环节,相信也是呈现一个跃跃欲试的形态。但据我们推断,指望目前的国内市场消化前期数GW的组件库存,压力可想而知,甚至几无可能。在此情况下,全产业链将不可避免地呈现“量增价跌”趋势,即:出货量及速度将较二季度有所加快,但价格会持续震荡走低。另外,自本周起,大多上市公司陆续发布半年报,面对惨淡的上半年行情,trina率先宣布出货量调低预期10%以上,毛利率也有同期10%左右的降幅,其他公司不得而知,随着相关数据的发布,行业最艰难的时刻,已经到来,请各位需密切跟踪关注。
再来说说各环节价格吧。多晶硅料环节,上半年全国累计进口量为30387T(折合4.7GW组件用量),而组件出口量为8.47GW,两者相比,国产消耗多晶硅量仅为3.77GW(24505T),进口份额为55%,延续一半以上依赖进口趋势。目前主流成交价格在人民币40-42万/T(含税)区间,较上周已有1-2万/T降幅;硅片部分,价格维持震荡并无太大变化,单晶125价格11.5-11.8元/片(含税),多晶156价格$2.0元/片(含税),目前时间节点较为混沌,面对上下方向选择,接下来两周时间会有一个定断,但据我们的综合分析来看,硅片上涨环境并不乐观,应会维持小幅震荡下跌趋势;电池片已有叙述,价格稍微平稳,但出货情况已有所好转,受国内工程启动原因,低效片和B级高效片有走俏迹象;组件部分并未见到有利好的政策刺激和拉动,依然维持疲软状态,但分化状态已经形成,有的满负荷生产,而大多中小型厂家均有一定产能处于空置状态。
在几近毫无征兆前提下,国家发改委正式颁布了《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一时间,在光伏圈子里面,引起了一定反响。欢呼者有之,哀怜声也存。无论如何,国内光伏已经迈出了最具关键的一步,可喜可贺。其实静心思考,这个政策的出台也实为水到渠成之事,在国内电池和组件产能均达30GW的严峻形势下,而相对应的国内安装量却几近为零,另外今年二季度以来,欧洲等主要光伏市场补贴政策的摇摆不定,已严重重创了光伏企业发货及回款,在此大背景下,指望行业自救已几无可能,最迫切需要的就是给国内光伏企业注入一针“强心剂”,将濒临危机边缘的中国光伏企业拉到健康发展轨道上来,这是一个光伏大国的担当和责任!不出所料,国家应声出台了一个折中的“救市”政策,今年暂按1.15元/W价格给予补贴,据消息人士透露,国家发改委在年底前会视《政策》运行情况适时给予调整补贴价格。目前来看,中国光伏市场启动的起跑*已响,接下来看的,就是光伏企业谁的力量足、跑得快、走的久了!
正如笔者近期与同行朋友聊天时所言,光伏产业正在经历着深层次的变革,无论是生产工艺、转换效率和商业模式都在进行着新一轮的创新和变化。估计随着国内市场的启动,“光伏中国制造”将变为“光伏中国应用”,无论是依赖进口的硅材料、切割钢丝、银浆、背板还是占据主导地位的铝浆、钢化玻璃、接线盒,都将成为中国人的天下,进而形成一个新兴产业,主导一种新兴能源,带动中国经济实现结构调整、产业升级!
PS:下周影响市场走向关键词:
1、“欧美债务”危机再掀波澜,美国、西班牙和葡萄牙国家主权信用等级面临下调风险,意大利、西班牙卷入债务违约漩涡,全球经济能否挺过难关;
2、欧洲主流市场处于7-8月暑期休假,或将影响部分业主买单预期;
3、组件价格仍有下降预期约15%,终端下单欲望不强,有继续议价要求;
4、GCL新有15000T硅料项目投产,能否对原生多晶硅价格走势产生影响;
5、青海“800MW”项目快速推进,其他省市能否陆续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