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柯达公司市场战略及失败原因
首先数码相机就是柯达发明的. 拥有很多数码成像方面的专利.但柯达公司全力推胶卷技术.(胶卷技术全球绝对第一.给柯达公司带来了超额利润).所以本身只把数码成像技术当成储备技术.
反之日系相机厂商在胶卷市场拼不过柯达.则看重数码成像技术全力以赴.日系相机厂商在研发上下了苦功夫.佳能的镜头防抖技术. 科美的CCD防抖.(科美后来被索尼收购)尼康的同底叠加技术等.终于超过柯达.
另一点日系相机手感很好.设计的按键很科学.使用特别方便.
柯达的画质很好.但是使用不太方便.按键设计的不科学
2. 柯达的品牌介绍
伊士曼柯达公司Eastman Kodak Company,简称为柯达公司,是影像产品及相关服务的生产和供应商,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市,是一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的上市公司,业务遍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员工约8万人。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成为柯达全球第二大胶卷市场,仅次于美国。而根据预测,数年后,中国将成为柯达的全球第1大市场。伊士曼柯达公司在影像拍摄、分享、输出和显示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一百多年来帮助无数的人们留住美好回忆、交流重要信息以及享受娱乐时光。
3. 柯达的高端产品主要是什么
柯达的数码相机产品主要有C、V、P、Z四个系列,具体来说:
C系列柯达自己称为“对准即拍系列”,属于低档入门产品,其特点是在保证基本日常使用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因而往往除了价格便宜没有什么过多的优势。其中C663和C875是现在比较热销的型号,而C875算是C系列中比较特别的了,它具有800万像素,1/1.8寸CCD,施耐德镜头等,并具有全手动功能。C875已经不能算是一款低端相机了,他的性能以及可玩性已经能够满足初级摄影爱好者使用需求,而价格却仍然较为便宜。
Z系列:高倍变焦系列,是柯达面向广大初级摄影爱好者推出的产品系列,其特点是都具有高倍光变。并且,Z系列的相机全都具有P/S/A/M各种手动功能,适合摄影爱好者学习摄影技巧使用。柯达Z系列的定位可以看作与佳能的A系列相近,虽然可能性能上确实略低于A系列的各款相机,但价格却也比A系列要便宜一些的。我认为,作为初学者,如果想学习摄影技巧,在资金允许的前提下可以选择佳能的A系列相机(A630/A710IS/A640),如果资金不足的话,Z系列(Z612/Z740/Z650)也是不错的选择。
V系列,袖珍系列。适合出门或者参加聚会携带,特别是时尚质感的金属外壳,绝对适合女生使用。V系列属于卡片机,轻巧的机身
4. 柯达的历史详细
柯达公司由发明家乔治·伊士曼始创于1880年,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市。柯达是“信息影像”行业的主要参与者之一,这个行业的市场价值达3850亿美元,包括设备(如数码相机和掌上电脑)、基础设施
伊士曼柯达公司
(如在线网络和影像冲印系统)以及服务和媒介(如访问、分析和打印影像的软件、胶卷和相纸)。柯达利用先进的技术、广阔的市场覆盖面和一系列的行业合作伙伴关系来为客户提供不断创新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他们对影像中所蕴含的丰富信息的需求。2012年一月,一百三十多年历史的柯达公司宣布破产保护。公司有以下几大业务领域:摄影—为大众消费者、专业摄影师和电影摄影师提供数码
“黄色巨人”柯达
[1]和传统产品及服务;医疗影像—为医疗卫生行业提供传统和数字影像获取、存储和输出产品及服务;商业影像—为企业和政府提供影像获取、输出和存储产品及服务;元器件—为原始设备生产商(OEM)提供光学元件和感光芯片;以及显示器—设计和制造世界领先的有机发光二极体(OLED)显示屏以及其它特殊材料。 公司2002年的全球营业额达128亿美元,其中一半以上来自美国以外的市场。柯达全球员工总数约为七万人,其中三万九千人在美国。公司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西、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和中国设有生产基地,向全世界几乎每一个国家销售种类众多的影像产品。 编辑本段发展历史柯达公司的前身是由发明家乔治·伊士曼和商人亨利·斯壮在1881年建立的“伊斯曼干版公司”。 作为胶卷、胶片和第一部给非专业人士使用的相机的研发者,例如布朗尼和Instamatic,该公司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胶片供应商之一,包括业余和专业市场。它也进入了其他影像相关领域(例如医疗影像),并继续致力于在不断增长的数码摄影和数码成像行业获得更坚实的立足点。 该公司前身为“伊士曼公司”,后由于生产的第一部傻瓜型胶卷相机名为“柯达(Kodak)”,遂改名。乔治·伊士曼在被人问及此事时回答说:“从语言学上说,‘柯达(Kodak)’这个词就像婴儿说的第一个‘goo’一样毫无意义—简洁、突兀、甚至有点粗鲁,字面上两端都由坚定不妥协的辅音字母截断,听起来就像你面前的相机快门声一样干脆。这不就是最好的名字!”该款相机获得巨大成功,“柯达(Kodak)”这个词由此被加入到公司的名称中。
1986年1月9日,柯达输掉了与宝利来(Polaroid)的专利官司,因此退出了即时拍相机行业。 2004年1月13日,柯达宣布将停止在美国、加拿大和西欧生产传统胶片相机。到2004年底,柯达将停止制造使用Advanced Photo System和35mm胶片的相机。胶片的生产还将继续。这些变化反映了柯达已将注意力转移到新兴的数码市场中。 柯达图文影像集团自2005年6月完成对克里奥的并购后,正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图文影像新时代。目前,柯达图文影像集团已经成为全球唯一一家能够提供图文影像产品与服务的全方位大型跨国公司,印艺业的客户可以在柯达图文影像世界里得到最广泛、集成的行业解决方案与服务,从图文影像的智能输入、设计、输出、再到图文影像的流程管理、远程管理和存储管理、咨询管理等一系列产品和服务。并购的成功标志着柯达图文影像集团实现了向数字化的转型成功,基本实现了由传统的影像业向数码图文影像业的过渡,初步完成了柯达图文影像集团在数码领域的战略部署。 曼柯达公司自1880年成立以来,柯达一直在全球影像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业务多元化,涵盖传统卤化银技术和数码影像技术各方面。目前,柯达公司主要从事传统和数码影像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的开发、生产和销售,服务对象包括一般消费者、专业摄影师、医疗服务机构、娱乐业以及其他商业客户。公司设有四个业务部门:摄影事业部,医疗影像部,商业影像部和元器件事业部。凭借其技术优势、市场规模和众多的行业伙伴关系,柯达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创新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他们对影像中所包含的丰富信息的需求。柯达120多年的历史正是世界影像行业发展的缩影。 1880年,当时还是银行职员的乔治伊士曼开始利用自己发明的专利技术批量生产摄影干版,这就是伊士曼柯达公司的前身。伊士曼在干版生意上大获成功,翌年与商人斯特朗合伙成立了伊士曼干版公司。1881年末,伊士曼从罗切斯特储蓄银行辞职,投入全部精力经营自己的新公司,同时继续研究简化摄影术的方法。1883年,伊士曼发明了胶卷,摄影行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随着柯达照相机在1888年推出,伊士曼奠定了摄影大众化的基础。几经变化之后,伊士曼的公司在1892年更名为伊士曼柯达公司。 【柯达百年沉浮史】 1880年,当时还是银行职员的乔治伊士曼开始利用自己发明的专利技术批量生产摄影干版,这就是伊士曼柯达公司的前身。伊士曼在干版生意上大获成功,翌年与商人斯特朗合伙成立了伊士曼干版公司。 1881年末,伊士曼从罗切斯特储蓄银行辞职,投入全部精力经营自己的新公司,同时继续研究简化摄影术的方法。 1883年,伊士曼发明了胶卷,摄影行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1888年,柯达照相机推出,伊士曼奠定了摄影大众化的基础。 1889年,伊士曼摄影材料有限公司于伦敦成立。 1891年,伊士曼在伦敦附近的哈罗建造了一座感光材料工厂。 1896年,柯达公司成为在希腊雅典举行的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主要赞助商。 1900年,柯达的销售网络已经遍布法国、德国、意大利和其它欧洲国家。 1976年,柯达就开发出了数字相机技术,并将数字影像技术用于航天领域。 1986年1月9日,柯达输掉了与宝利来(Polaroid)的专利官司,因此退出了即时拍相机行业。 1991年,柯达就有了130万像素的数字相机。 2000年,柯达的数字产品只卖到30亿美元,仅占其总收入的22%。 2002年柯达的产品数字化率也只有25%左右,而竞争对手富士已达到60%。这与100年前伊士曼果断抛弃玻璃干板转向胶片技术的速度,形成莫大反差。 2003年9月26日,柯达宣布实施一项重大的战略性转变:放弃传统的胶卷业务,重心向新兴的数字产品转移。 2004年1月,柯达宣布裁员其现有20%的员工,即当时70000名员工在生产和行政部门的12000到15000人。 2004年1月13日,柯达宣布将停止在美国、加拿大和西欧生产传统胶片相机。 2004年底,柯达将停止制造使用Advanced Photo System和35mm胶片的相机。胶片的生产还将继续。 2005年1月,柯达任命了新的CTO:William Lloyd,这位在惠普工作了31年的技术专家,被外界冠为“数字CTO”的称号。 2011年10月1日凌晨,美国当地时间周五,拥有131年历史的相机制造商伊斯曼-柯达公司(EK)可能提交破产保护申请。受此消息影响,美国股市盘中柯达股票一度暴跌68%,创下该公司自1974年以来最大的单日跌幅。 2012年1月3日,柯达公司宣布已收到来自纽交所的警告,因为其平均收盘价已连续30日跌破1美元。如果股价在未来6个月内仍无起色,柯达将面临摘牌。 2012年1月19日,美国伊士曼柯达公司宣布已在纽约申请破产保护,以争取渡过流动性危机,确保业务继续运营。 编辑本段海外业务公司成立之初,伊士曼就意识到全球民用摄影市场的巨大潜力,因此积极向海外扩展业务。伊士曼干版公司在美国成立5年后就开始在伦敦设立销售办事处。随后,伊士曼摄影材料有限公司于1889年在伦敦成立,全面负责柯达产品的海外销售。起初,所有的产品都在罗切斯特生产。不久以后,国内外的需求超过了美国工厂的生产能力。因此,伊士曼于1891年在伦敦附近的哈罗建造了一座感光材料工厂。1896年,柯达公司成为在希腊雅典举行的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主要赞助商。截至1900年,柯达的销售网络已经遍布法国、德国、意大利和其它欧洲国家。此外,日本的销售办事处已经在筹划之中,而加拿大的生产厂随着加拿大柯达有限公司的成立也已经开始动工建设。今天,柯达的生产厂遍及加拿大、墨西哥、巴西、英国、法国、德国、印度、中国和美国。同时,柯达产品通过世界各地的子公司销往150多个国家。 该企业品牌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编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名列第八十。 编辑本段柯达危机柯达早在1976年就开发出了数字相机技术,并将数字影像技术用于航天领域;1991年柯达就有了130万像素的数字相机。但是到2000年,柯达的数字产品只卖到30亿美元,仅占其总收入的22%;
5. 柯达的发展历程
1880年,当时还是银行职员的乔治伊士曼开始利用自己发明的专利技术批量生产摄影干版,这就是伊士曼柯达公司的前身。伊士曼在干版生意上大获成功,翌年与商人斯特朗合伙成立了伊士曼干版公司。
1881年末,伊士曼从罗切斯特储蓄银行辞职,投入全部精力经营自己的新公司,同时继续研究简化摄影术的方法。
1883年,伊士曼发明了胶卷,摄影行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1892年,更名为伊士曼柯达公司。
1896年,柯达公司成为在希腊雅典举行的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主要赞助商。
截至1900年,柯达的销售网络已经遍布法国、德国、意大利和其它欧洲国家。此外,日本的销售办事处已经在筹划之中,而加拿大的生产厂随着加拿大柯达有限公司的成立也已经开始动工建设。今天,柯达的生产厂遍及加拿大、墨西哥、巴西、英国、法国、德国、印度、中国和美国。同时,柯达产品通过世界各地的子公司销往150多个国家。
1981年 柯达(中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办事处。
1986年1月9日,柯达输掉了与宝利来(Polaroid)的专利官司,因此退出了即时拍相机行业。
1994年 柯达快速彩色冲印店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已发展到8,000多家。
1995年 柯达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成立,并于次年投产。柯达影像器材(上海)有限公司亦随之成立。
1996年 台湾保胜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进一步研制光学产品。
1998年 柯达承诺投资十二亿美元用以全面提升中国感光行业,柯达(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及柯达(无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同年6月,柯达厦门海沧生产基地破土动工,建造柯达在亚洲最大的感光产品生产基地。
2000年 柯达(无锡)股份有限公司套药厂荣获ISO9002认证,并于同年获得ISO14001国际环保认证,确认了柯达在无锡环境保护设施方面,超过900万人民币投资的价值柯达(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汕头厂荣获ISO14001国际环保认证。
2000年6月 柯达厦门海沧工厂正式投产,生 产世界一流的彩色胶卷和相纸。
2000年7月 柯达(厦门)有限公司成立,生产一次性相机。
2001年 柯达开设柯达数码影像快速彩色店,为用户提供全面的数码影像服务。
2001年2月 柯达与上海海鸥照相机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上海达海照相机有限公司,生产传统照相机。上海达海照相机有限公司生产的EasyShare系列相机隆重面市。
2001年9月 上海达海照相机有限公司增资,柯达正式启动在华第一个数码相机生产项目。
2004年1月13日,柯达宣布将停止在美国、加拿大和西欧生产传统胶片相机。
2004年底,柯达将停止制造使用Advanced Photo System和35mm胶片的相机。胶片的生产还将继续。
6. 柯达公司的产品策略
1) 柯达公司的网络产品为网上相册,网络冲印
产品的五个层次是:核心产品,一般产品,期望产品,附加产品,潜在产品
2)确立品牌核心价值,为品牌注入新元素,重新定位,让产品随着时代改变而改变
7. 请介绍柯达的产品系列定位好吗
http://www.nmzol.com/pingce/zb/200501/3644.html
柯达数码相机产品线分析
========================================================
枫舞添言:
8. 如何从营销环境和市场机会分析百年老店柯达的落败
销环节的市场分起来的百年老店,一定要经营好,不然落败。
9. 柯达的核心目标是什么
1 柯达公司的远景目标
根据柯达公司现有情况来规划远景目标,必须着手与柯达公司现有的几个高科技行业公司的发展,通过高科技的支持来重新获得市场的主动权,重新建立起新的相机帝国。 纵观现在的相机市场,数码相机已经稳稳的成为市场的主流。但是逐渐不能满足人们对于相机有着更高的要求。未来柯达所需要定位远景的方向。经过市场的调查以及人们的需求,规划出了柯达公司2020的远景规划目标。
未来相机市场有四大发展趋势:
一、单电相机继续扩张
随着单电相机的兴起,人们对于单电相机的实时相位检测自动对焦以及防震效果非常感兴趣,这种相机逐渐会成为摄影爱好者的主流。
二、数码相机主流像素值升级
数码相机主流像素值为1000万,仅仅是两年前的事情,两年后的今天,数码相机主流像素值再次刷新纪录,主流的消费相机产品的像素值设定在了1600万,这意味着从今年起,消费数码相机的主流像素值提高到了1600万。
更高的像素输出,有助于照片输出,也方便了后期裁图,但像素值的提高必须与传感器的尺寸以及技术同步升级,否则便会导致画质变差的反效果,今年各厂的消费相机新品集体升级像素值,无疑是数码相机技术升级的一大体现。
三、3D影像技术应用扩展
3D影像技术一直以来都属于前沿而非主流的影像技术,真正应用到民用级的产品不多。而近几年由于3D电视机的迅速发展,毫无疑问地推动了其他3D产品的发展,在今年CES展会上,无论是数码相机还是数码摄像机,都出现了不少3D的元素。
近年来,3D相机的研发,比较起劲的是富士,两年来推出了不少3D影像产品,包括两代数码相机、数码相框以及全套数码冲印产品。而此前由于3D输出设备 的稀缺,主流厂商没有推出相关的影像产品,但目前3D电视机的扩张,不少厂商均看到了3D影像市场的前景,纷纷投入研发,相关的产品也渐渐多起来。
四、液晶屏分辨率升级
数码相机的液晶屏只是一个观看图片以及查看取景效果的附件,其性能的好坏并不会最终影响成像效果,但其显示效果的优劣却会让拍摄者很直接地去判断照片的好坏,同时显示效果的优劣也会影响拍摄者的心情。所以厂商们都会在液晶屏上作文章。
远景目标:
通过对未来市场趋势的分析,我们规划出了柯达公司未来的走向:
(1)2011年美国柯达公司宣布破产,其他分区不受影响,正常运作。2020年通过其他分区公司的重组以及未来三五年的良性运作循环下,2020年柯达公司恢复到80、90年代的辉煌。
(2)2020年柯达公司仍然不断的研发新的高科技相机产品,来带动整个相机市场的走向,做到相机领域内的领路人,把主动权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上,获得更大的利润。实现比柯达最辉煌时期时,年利润翻倍的效果。
(3)利用好媒体优势,把自身的商业品牌提升到更高。
(4)拥有更多的资金后,结合自己的领域优势开发出新的项目,向多元化发展。避免因相机的颓势导致破产的悲剧
三(二)企业发展3-5年目标
(1)柯达从花旗集团获得9.5亿美元18个月期的信贷支持,用以改善流动性和营运资本。利用自己现有的旗下高科技产业,对这四项做出良好的规划。研究出新的产品。
(2)通过这些产品的出台,与有实力并且有影响力的电子公司合作,把市场逐步扩大,这样避免的单独承担风险,将风险逐步减小。虽然利益暂时少了些,但是核心科技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上,这样给柯达公司掌握住了主动权,便于以后的公司的决策计划执行度。
(3)随着产品在市场逐步扩大,将得到的部分资金继续投资到高科技产业,继续研发新的产品,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通过这个循环来逐步扩大公司的规模,最后恢复到柯达公司在80、90年代的辉煌,并且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