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4. 思考、讨论民航的发展趋势、影响因素
市场是发展趋势和人才是影响因素
⑵ 中国航空市场去年客运量达多少亿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的数据,2017年全球航空业旅客总量为40.8亿人次,比上年增长7%。明年,预计旅客人数将增加5.6%,达到43.11亿人次。其中,以中国为首的亚太市场是今年乘客增长最强劲的地区,增长率为10%。中国目前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航空市场,尽管去年中国4.88亿的客运量,与美国的8.23亿还有差距,但是这种差距正在快速缩小。
而在全球最大航空公司(按可用座位公里数(ASK)排名)的榜单上,美国三大航空公司仍占据前三位置,阿联酋航空列第四。中国南方航空已上升到第六,东方航空列第10,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则排名第12名。
⑶ 现在的航空行业怎么样发展前景大不大
前景当然好啊,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航空客运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近日,国际油价已经跌至13年前的价格水平。油价与汇率作为航空业增长的两大关键因素,油价的持续下跌为航企带来了利润继续增厚的预期。油价在2014年达到高位之后已经下跌了70%,而这也让全球航空业2015年的利润录得创纪录高位。燃油占据航空公司的成本比例一度高达40%,但现在已经降至约28%。
三大航方面,国航与南航已经公布了2015年成绩单。南方航空预计2015年净利同比增长110%到130%,以南航2014年净利润17.73亿元推算,公司2015年预计实现净利37.23亿元-40.78亿元。中国国航预计2015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60%-80%,以国航2014年净利37.82亿元推算,公司2015年预计实现净利60.52亿元-68.08亿元。
春秋航空和吉祥航空则分别预计2015年净利同比增速区间分别为50%-60%和130%-160%,若以两公司2014年各自净利润8.84亿元和 4.28亿元来计算,春秋航空和吉祥航空2015年净利润区间分别在13.26亿元-14.14亿元和9.8亿元-11.13亿元。
低油价和需求增长是航空公司2015年业绩同比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国内航线航油采购价格与国内航油出厂价直接挂钩,与新加坡航油间接挂钩,跟随国际原油价格有所调整。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航油价格下降35%。成本端除了油价外,近年来各大航空公司提升自营渠道也有助于降低销售成本。国航积极推进“提直降代”等措施,强化成本控制,公司2015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为49.3亿元,而去年同期这一数字为54.9亿元,降幅明显。
供给侧方面,由于航线和飞机购买仍需相关部门审批通过,从目前公布的规划来看,未来几年总体运力增速将放缓。长期来看,根据民航局规划,“十三五”期间运力平均增速将控制在9%左右,较“十二五”低2%,运力增速总体呈下降趋势。预计在2018年之前供给增速将持续紧缩,因此供需关系将较为稳定。
⑷ 新形势下,中国民航将如何发展
近年来,我国民航保持强劲态势持续发展,正在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迈进,我国民航已成为全球最具潜力和活力的航空运输市场。
目前我国大陆民航所完成的运输总周转量,已占世界民航的10%以上,而每年对世界航空运输增长的贡献率为25%左右。预测,2024年左右,中国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但如果按人均发展水平,我们还只有美国的四分之一,差距仍然很大。
机场建设方面,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民用航空机场建设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底,我国颁证运输机场数量达224座,通用机场达到300余座,与运输机场协同发展。目前,我国运输机场全国各省市均有分布,以运输机场为中心、半径100公里的服务范围覆盖了全国88.5%的地市、76.5%的县。全国运输机场密度增至每10万平方公里2.3座。
我国民航业大而不强,其次表现在我国民航规模已经很大,但国际竞争力仍然不强,最突出的是还没有真正建成国际航空枢纽和完善的国际航空网络。当前我国民航行业正在向环境友好型转变。行业绿色发展,节能减排的推进,也有利于中国民航行业发展的转变,从过去一味突出量的增长,转变为质的提升。
对于地方机场、航空公司来说,这就要求了他们在产业发展中,需要以绿色低碳、服务质量优质提升为新的重点。同时把提升民航航空服务的发展质量作为主要任务,保证行业未来稳定快速发展。
⑸ 现在航空货运这个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怎么样值得应届生去吗
如果你想进货运航空领域的话,可以考虑一下顺丰航空,弟弟就在里面,它现在是国内最大的货运航空公司了,有快40架飞机,这两年在开拓国际市场,觉得对于应届生来讲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⑹ 民航运输专业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
1、民航运输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于航空公司、机场公司、航空运输代理公司、航空物流园区等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与销售服务部门,以及民航运输机场等延伸机构的相关岗位。主要岗位有民航票务销售、地勤、值机、客服、航空货运代理。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航天、交通、教育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航天/航空 、 交通/运输/物流 、教育/培训/院校、外包服务 、 专业服务(咨询、人力资源、财会)
2、就业前景:
目前,高等院校航空服务相关专业极其罕见,民航总局已经意识到行业人才缺乏,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欢迎各种力量参与兴办与民航相关的教育事业,鼓励各类高校开设民航专业。2009年航空货运增长率世界第一,航空客运增长率世界第二。在4亿元拉动内需政策支持下,民航总局公布了未来两年巨额的机场建设投入计划,资金规模高达4500亿元,加上今年用于新建、改扩建机场投入300亿元,近三年,有超过5000亿资金流向机场建设项目。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中国民航业将呈现出更加迅猛发展态势,据世界主要飞机制造商研究机构预测,在今后时间里,中国将成为全球飞机需求量最大的航空市场,2010年民航运输飞机将达到1550架。
据国家外派机构预测,仅国外航空业和旅游业的高级服务人员每年就需要从我国输出近2万人。国内外航空业、旅游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必将为航空专业的毕业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就业空间,目前国际空乘年薪范围约10万-20万元。从国内现有薪资水平看,国内主流航空公司优秀空乘人员平均年薪在10万人民币以上,同时因其专业性和供应不足,其职业稳定性得到保证。我国正处于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转变过程中。2014年:未来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航空行业增长国家;2020年:中国新增2600多架飞机,每周航班从406个增加到1674个。
“十一.五”期间平均每年计划增加180架飞机,新建和改造机场将达到190个。每增加一架飞机,行业平均增加500名员工,空乘和地勤服务将需要近40万个工作岗位。整个航空业自身也将演变成一个集民航管理、机场物流、机械机务、航空气象、地面服务、流程签派、航空营销以及票务销售等多元化的复式行业。目前地勤、民航机务工作人员月薪范围约3000-8000元人民币左右。目前国内空乘年薪范围约8万-15万元。所以就目前说民航专业的就业前景还是非常可观的。
⑺ 中国民航发展趋势
十三五规划对于民航运输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批示,民航运输业的发展目标设定为:十三五期间,运输机场数量将达到260个左右,旅客周转量比重达到28%,运输总周转量达到1420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7.2亿人次,年均分别增长10.8%和10.4%。
在2006~2016过去的十年中,我国民航线路和民航旅客周转量的10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11%和13.4%,其中国内航线和国际航线线路的10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1.1%和10.7%,国内航线和国际航线旅客周转量的近6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1.2%和19.1%。民航航线和旅客周转量均快速增长,尤其国际航线的旅客量体现出强劲的增长劲头。
民用航空持续稳定增长。在过去15年,随着航空出行在世界各地的逐渐普及,全球航空运输周转量增长了一倍。由于经济发展、中产阶层人口数量增长,航空旅行成本降低,人们出行越来越便利、城市化的加快、旅游观光业的兴盛以及人口迁移等原因,全球航空运输周转量未来将继续保持增长。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民用航空运输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新建一个民用运输机场需投资额45亿元。空管设备(包含设备及软件)市场规模一般占到民航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投资额的4%-6%。
据此数据‚十三五期间我国民用运输机场能带来的空管设备市场规模可达135亿元左右规模。随着空管设备技术逐渐提高,
预计到2020年空约管设备占机场投资额的比重有望达到约8% ,则空管设备市场规模远期将会显著提升。
通航机场造价不等,但往往投资额度不会很大。按照每个通航机场1.5个亿投资额及空管设备占比5% 投资额来测算,未来15
年通航机场建设所能带来的空管设备市场规模可达120亿元。若考虑到 2020年随着空管设备技术的逐渐提高,空管设备占机场投资额的比重会随之上升到约8%。
⑻ 航空工业的市场预测
1.未来20年世界航空客运周转量(RPK)的年均增长量将超出世界生产总值(GDP)。波音公司预测到2023年世界航空客运周转量(RPK)年均增长5.2%左右,到2023年世界生产总值年均增长3%左右。
2.波音公司预测,到2023年全球民用客机机队将增加到34770架。其中17%为支线喷气客机,21%为双过道飞机,58%为单过道飞机,4%为400座以上大型飞机。潜在市场需求的25000架民用客机总价值约为2万亿美元。
3.2004至2023年将生产的25000架新飞机中,支线喷气飞机4290架,双过道飞机5150架,单过道飞机14770架,400座以上大型飞机790架。单过道飞机在未来20年中的需求量最大。
4.世界民用飞机机队总数到2023年将增加一倍多,达到35000架。未来20年间有6400架飞机将退出商用服务队伍而被替换,另外的18600架飞机填补新增的市场需求。在运营的机队中有大约60%的飞机可以在未来20年内继续运营。 预测未来10年世界各国对军用飞机的需求量为3000架,总价值将近1300亿美元,平均每架飞机的价值将近4700万美元,战术航空兵作战飞机年均出口数量将达到210架。
2005年至2015年,世界战斗机出口市场分布情况是:俄罗斯占25%,欧洲国家占29%,美国占31%,其它国家占15%。
按照地区划分,未来10年世界航空市场战斗机购买国家及地区主要分布情况是:欧洲和加拿大占20.4%,南亚地区占14.3%,东南亚地区占19.1%,中国占11.4%,中东和北非占3.4%,拉美地区占3.4%,独联体占2.5%。
到2015年,世界军用运输机市场需求预计将达到近700架。其中,有500架将被发展中国家购买,其分布情况是: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占39%,中东地区占27%,拉美地区占15%,非洲地区占19%。
根据西方专家的评估,2010年前,世界军用直升机市场每年供给量为300架,其中,俄罗斯占13%-16%,美国占41%-43%,西欧国家占约32%。而根据俄专家的预测,在欧洲地区市场上,优先需求为武装直升机和侦察直升机;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市场,需求为运输/空降直升机、反潜直升机及侦察直升机;在中东地区市场,优先需求为反坦克直升机和军事运输直升机;在拉美地区市场,优先需求为巡逻直升机、侦察直升机、运输/空降直升机;在非洲地区市场,优先需求为中型货运直升机。
中国民用客机市场预测预计今后20年内,中国航空运输仍将快速增长,民用飞机市场将不断扩大。预计2000年至2019年中国航空客运周转量年均增长率将为8·5%,高于同期全世界航空运输的平均发展速度。到2019年,预计中国客机拥有量将达到1739架,将新增1588架客机,其中大中型喷气客机1294架,而150座级飞机仍是国内航线的主力机队。在新增飞机中,150座级以下的中小型飞机将占机队总数的77%。支线飞机将是新需求点,预计未来20年中国国内小型飞机机队有一个较大发展,将新增支线飞机443架。
支线飞机20年后在机队中的比例将由12%增加到26%,增加量和拥有总量在各类飞机中均居前列。 未来几年,世界民用和军用航空发动机的年产量可能达到9500台,与过去10年相比,年产量大约增加2000台,销售额也将大幅增加。涡扇、涡桨和涡轴发动机的领先制造商仍然是罗·罗公司(包括Allison公司)、GE飞机发动机公司、霍尼韦尔公司(包括联信公司)、普·惠公司、普·惠加拿大公司、透博梅卡公司和威廉斯公司。
1、涡扇发动机市场未来10年的涡扇发动机市场是令人欣喜的。公务喷气机市场将继续发展。
军用发动机市场发展势头将非常强劲,许多国家都已经采购了新的重型战斗机。
预计,2005~2014年,涡扇发动机的市场总产量为56000台,总价值1750亿美元。
2、涡桨发动机市场尽管涡桨发动机在公务机和支线航空领域还有所作为,但在一些民用领域中,涡桨发动机市场将继续被涡扇发动机取代。在军用市场上,涡桨发动机仍将是单发教练机和军用运输机(包括双发战术飞机、4发货机和军队运输机)
所需要的发动机。
2005~2014年,世界涡桨发动机的产量大约为9500台,总价值83亿美元。
在6100台民用涡桨发动机的产量中,普·惠加拿大公司可靠的PT6A发动机将占主要份额。军用涡桨发动机的市场产量大约为3400台,普·惠公司的PT6A与罗·罗公司的AE2100发动机平分秋色。
3、涡轴发动机市场,世界涡轴发动机市场将有适度增长,这种趋势主要是由于军用直升机项目如贝尔/波音公司的V-22将在未来10年的后面几年有大幅度增长。现有美国的直升机机队如AH-1、AH-64、CH-53和UH-60的换发也将对该市场的发展做出贡献。2005~2014年,民用涡轴发动机的产量为10000台,军用涡轴发动机市场的产量为11500台,总价值111亿美元。
未来世界直升机市场预测霍尼韦尔公司预计,受对采用新技术的单发和双发中程直升机的强劲需求的影响,2007至2011年间全球将交付约3500架新民用直升机。霍尼韦尔称,未来5年内,公务、紧急医疗服务(EMS)和执法直升机将占所有新民用直升机销售量的超过60%。2006年民用直升机交付数量约增长9%,并将在2007年继续保持强劲增长。2007至2011年民用直升机销售额预计将比2002至2006年同期增加40%。在2007至2017年间全球将需要超过8000架新民用直升机。
此项预测发现,民用直升机需求的增长得益于全球对公务、EMS、执法和通用直升机等需求的持续增加。北美地区执法应用占到所有使用意向的35%,超过其他使用类别。 市场调查表明,中国民用直升机的需求潜力很大,随着国民经济增长,交通运输、紧急救援、电力工程、消防、公安执法和旅游等均对直升机提出使用需求,预计“十一五”期间,中国民用直升机市场需求将大幅度提高。如果二零一八年前中国的低空空域放开,民用直升机将得到广泛使用,许多新部门、新行业特别是公安和海关等准军事部门将大量使用直升机。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副所长黄传跃研究员认为,中国民用直升机市场尚处于成长阶段初期,其应用领域还主要限于完成其他运输方式无法完成的工作,发展波动而不稳定,尚未进入成熟阶段,预计将会有一个大的跳跃式发展。
中国只有一百多架民用直升机,即使二零一八年增长到两千三百架,也只相当于美国一九六七年的规模,而美国也是在一九五二年至一九六七年间迅速从一百多架增至两千三百七十架。未来十五到二十年,中国经济将持续发展,到二零一八年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民用直升机的使用环境,都会超过美国一九六七年的情况,因此,届时中国需要两千三百架民用直升机是完全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