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老吉的市场定位分析它的优势主要突出在那里
针对的是怕上火的特殊人群以及天气炎热的地区,有别与其他饮料。是对饮料市场解渴层面的一种升级。
2. 【营销定位】王老吉凉茶的市场定位是什么如果你也卖凉茶,如何与王老吉竞争
这个不是三言俩余能说的清楚的事情。
王老吉是通过优秀的策划及丰厚的内投资才换回来现在的口碑效容应的,王老吉的起源地本来就家家户户都会做凉茶,谁来买它?有什么理由来买它? 它给出了自己的回答,怕上火,喝王老吉,之气的人们都是在外吃了饭,回家自己煲凉茶,但是它给到了人们饭前,饭中喝凉茶的理由!
3. 红色王老吉品牌定位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王老吉品牌定位的成功离不开三个因素:
一是其自身的品牌价值,一个已逾过百年的老字号品牌的价值是不容怀疑的。提到红色王老吉品牌定位成功就不得不提到“成美营销顾问有限公司”,这就是我要讲的第二个原因:有资料显示,王老吉的年销售额,从2002年的1.8亿元,逐步递增到2008年的105亿元。这一成绩的取得,,是一家叫做“成美营销顾问”的公司(下称“成美”)在背后运作。
红罐王老吉是“凉茶”还是“饮料”?这很关键。
2002年以前,红色罐装王老吉活得很不错,在广东、浙南地区(主要是温州、台州、丽水三地)有比较固定的消费群,销售业绩连续几年维持在1亿多元。但当公司想进一步扩张时,却发现一个现实难题一直没有解决———红罐王老吉是当“凉茶”卖,还是当“饮料”卖?
在广东,传统凉茶(如颗粒冲剂、自家煲制、凉茶铺煲制等)因下火功效显著,消费者普遍当成“药”服用,无需也不能经常饮用。
而在两广以外,人们并没有凉茶的概念,甚至在调查中频频出现“凉茶就是凉白开”、“我们不喝凉的茶水,泡热茶”这些看法。教育凉茶概念显然费用惊人。
如果用“凉茶”概念来推广,生产红罐王老吉的加多宝公司,担心其销量将受到限制,但作为“饮料”推广,又没有找到合适的区隔。
成美开始与加多宝内部、经销商、零售商进行大量访谈,之后又聘请市场调查公司,对红罐王老吉现有用户进行调查。发现广东的消费者饮用红罐王老吉主要在烧烤、登山等场合,原因是“吃烧烤容易上火,喝一罐先预防一下”。
而在浙南,消费者对于“上火”的担忧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成美举行的消费者座谈会上,桌上摆放的话梅、可乐都被认为“会上火”而无人问津。
进一步研究消费者对竞争对手的看法,发现菊花茶、清凉茶等由于缺乏品牌推广,并未占据“预防上火的饮料”的定位,而可乐、茶饮料、果汁饮料、水等不具备“预防上火”的功能。
于是,成美向加多宝公司提交了研究报告,将红罐王老吉定位为“预防上火的饮料”,推广主题就是“怕上火,喝王老吉”。加多宝在2003年短短几个月,投入4000多万元广告费;同年11月,再斥巨资购买了中央电视台2004年黄金广告时段。现在,这一广告词已经深入人心。接下来王老的销量就开始大幅上升,到2008年已达到120人民币。
第三个不得不说的就是红色罐装王老吉的母公司加多宝集团在的经营之道了,一个单一的品牌能做现在的这个状况已经是个奇迹,红色罐装王老吉的生产设备全部引进欧美最先进的全自动化设备,实施从原料到消费者的全程资料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同时有着精锐的市场营销团队,红色王老吉不仅在中华大地扎下了根,生根发芽,枝繁叶茂,现在红色罐装王老吉已经走出了国门,在全球33个国家地区取的营销权。据可靠消息2010年红色罐装王老吉的销售额度已经达到150亿人民币。
4. 王老吉饮料最初的主要功效,最初的市场形象,品牌重新定位的依据
凉茶是广东、广西地区的一种由中草药煎制、具有清热祛湿功效的“药茶”。王老吉凉茶发明于清道光年间,已有175年历史,是公认的凉茶始祖。近代,王老吉凉茶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
王老吉品牌隶属加宝多公司,由香港王氏后人提供配方,王老吉药业特许大陆独家生产、经营红色罐装王老吉,注册为食健字号。1995---2002年间,红色王老吉销售业绩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但是销量稳定,2002年销售收入1亿多元人民币,赢利状况良好,有比较稳定的客户群。
随着企业的发展,一方面需要增加销售额扩大企业规模,另一方面需要把王老吉由地方性品牌(广东、浙南)拓展为全国性品牌。但是有几个问题一直阻碍着企业目标的实现:
1、品牌定位:当“药”卖还是当“饮料”卖?
在广东,消费者把王老吉当作“药”而非饮料,饮用只限在特定场合并且饮用频次不高,限制销量。另外,王老吉口感偏甜,消费者感觉“降火”药力不足。
2、地域限制:两广以外消费者对凉茶缺乏认知。
在两广以外,消费者对于“凉茶”没有正确的概念认识,很难推广。内地消费者的“降火”需求已经被牛黄解毒片之类的药物填补。在饮料领域(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无法进行品牌区隔。
3、宣传推广:概念模糊。
因为企业不愿意以“凉茶”推广王老吉品牌,用“健康家庭、永远相伴”的广告语进行宣传推广无法体现出王老吉的独特价值。
为了实现企业目标,需要通过营销研究对王老吉重新进行品牌定位。
首先,进行消费者认知和购买动机研究。消费者购买产品一般有五个步骤:
王老吉品牌重新定位的研究重点是对消费者的认知问题阶段进行研究。问题认知来自于消费者目前的生活状态和理想生活状态之间的差异分析:
当消费者认知到问题后,会被激发出消费需求,从而产生购买动机。广东、浙南消费者对于王老吉的饮用原因进一步验证了消费者认知问题:
从产品的品类来看,目前市场上还没有预防上火的饮料:
目前市场上尚没有预防上火的饮料,如果王老吉首先定位为预防上火的饮料的话,将会是首创预防上火饮料产品,在饮料市场中形成一个全新品类。
通过市场研究,对于王老吉的品牌进行了重新的定位:
1、竞争行业:饮料行业。
2、品牌定位:“预防上火的饮料”---在饮料行业中开创一个新的品类,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
围绕新的品牌定位,王老吉开展了一系列的营销推广:
1、推广主题:“怕上火,喝王老吉”。
2、电视推广:
(1)电视台选择:央视。2003年前几个月,投入4000万,11月,买断04年黄金时段。
(2)场景选择:吃火锅、通宵看球赛、吃油炸食物薯条、烧烤、夏日阳光浴。
(3)广告歌:“不用害怕什么,尽情享受生活。怕上火,喝王老吉。”
3、传统渠道:POP广告为主。
4、餐饮渠道:已经成为王老吉的重要销售、传播渠道。
(1)终端物料,免费赠送:电子显示屏、灯笼等。
(2)主要视觉信息:产品包装,集中传递“怕上火,喝王老吉。”
5、促销:围绕“怕上火,喝王老吉。”展开。
(1)中间商:”销售精英俱乐部“等。
(2)餐饮渠道:”火锅店铺市“、”合作酒店“计划等,给予商家提供实惠。
通过品牌的重新定位,2003年,王老吉销量激增,年销售额增长近400%,至6亿元,同时成为全国性品牌。
5. 有关王老吉定位战略分析的
红色王老吉 ---防火让自己火起来分析流程: 1、引言-- 2、红色王老吉--历史及概况简介 3、公司简介--加多保以及王老吉药业公司 4、案例的理论分析--定位战略、文化营销 5、展望--王老吉路在何方 6、总结 1、案例基本情况分析 人们都习惯了一种说法: 怕上火,喝王老吉。2003年是饮料王老吉的旺年。 "这一年王老吉突然火了起来,飞身上了超市、饭店、饮料机的宠儿榜。延续至今,仍是势不可挡。2005年,王老吉销量超过25亿,是2002年销量1.8亿的14倍,成就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故事。 2、历史及概况介绍 王老吉凉茶? 老老实实王老吉,清热解毒祛暑湿。在众多老字号凉茶中,又以王老吉最为著名,堪称凉茶始祖。何谓“凉茶” 凉茶,从字义理解,凉即寒凉,茶即茶叶,合起来讲,凉茶乃用茶叶制成具有寒凉清热,生津止渴作用的一种饮料。 " 凉茶起源于广东,因为广东地区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气候,夏季炎热,水质偏于燥热,再加上广东人喜欢吃煎炒燥热的食物,并习惯晚睡,很容易生“热气” ,即北方人所说的“上火”。每到夏天,凉茶是广东人必不可少的饮料。 王老吉最早是在1828年由王泽帮(乳名阿吉)所创,在广州市十三行路靖远街开设了一间王老吉凉茶铺,专营水碗凉茶。
王老吉凉茶由于配方独特、价格公道,因而远近闻名,门庭若市,供不应求。
在1840年,王老吉凉茶铺便开始以前店后厂的形式,生产王老吉凉茶包。 解放后,王老吉药号分为两支,一支归入国有企业,发展为今天的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王老吉牌冲剂产品(国药准字)。另一支由王氏家族的后人带到香港。
在中国大陆,王老吉的品牌归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在中国大陆以外有凉茶市场的国家和地区,王老吉的品牌基本为王氏后人所注册。而目前生产红色王老吉的加多宝公司则是通过品牌租赁形式向王老吉药业租赁了20年的品牌使用权。 发展的困境
加多宝的红色王老吉只在两广、浙南一带,由于过于浓厚的地域色彩,从1998年到2004年,王老吉饮料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中,默默无闻地固守着一方区域市场。
羊城药业发展不尽人意成为广州第一批股份制改革的企业,走上了包括房地产投资在内的多元化的道路。随之而来的却是连续几年的巨额亏损,最终资不抵债、负债经营。现实中的解决之道为了求得更大的突破,尽管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困境,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携手加多宝公司,依托红色王老吉,王老吉药业走出了困境,让一个享有170余年历史品牌的老字号企业重新焕发了春光。3、公司简介:王老吉的组成
加多宝-------------------广东加多宝饮料食品有限公司是香港加多宝集团在大陆地区设立的独家投资公司。公司主导产品是红色罐装王老吉饮料。
广州王老吉药业-------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 1828年,历经百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我国中成药生产企业50强之一
主要产品有王老吉系列、保济丸、保济口服液、小儿七星茶、清热暗疮片、克感利咽口服液、痰咳净、藿胆丸等。2004年8月,东莞加多宝的“王老吉”红罐凉茶销售额突破了10亿元人民币,是2002年全年销售总额的5倍
广州王老吉药业于2004年开始推出利乐包的绿罐包装,全年销售收入达到8,000万元。
广药王老吉和加多宝现在已开始广告时间上的互相配合,产品定位也有区别:红罐是高档,绿罐则定位中低档市场,主要针对中小城市以及腹地更广的农村地区。
转自一网友的博客,仅供借鉴
6. 王老吉是如何品牌定位的有是如何走向成功
回答即可得2分,回答被采纳则获得悬赏分以及奖励20分知道了王老吉在去年的捐款事件就决定来这工作,到现在也有一段时间了,实在不行了,于是决定离开。发现几个问题在此交流一下,不想看到一个有良心的企业那个。
首先领导和下属缺乏沟通,彼此关系疏远,会失去凝聚力,大家的心思不在一起会影响工作效率,出不了业绩领导会着急,但始终找不到事情的根源。大家都上火。
2.不了解市场情况,南北方的气候、经济、习俗不同,在南方卖得好,在北方就要慢慢来了,这个他不知道。何况今年的饮料市场混乱,在烟台康师傅最好,听说青岛的生产线都跟不上了累坏了,搅乱了所有市场。和其正的瓶装凉茶也开始打开市场,部分已经超过王老吉,原因很简单--瓶装的实惠、方便,这恰是吸引消费者的地方。领导可以不去了解,使劲按照南方的策略执行,当然行不通,现在他很上火。
3.领导不会用人,一来就猜疑多多,(其实烟台的量还可以),当然比不了南方了。然后招人,但找来的似乎都是神仙,看着像回事,做事就差很多。金融危机闹的,给了正编当然不能轻易开除,领导又缺乏胆量和魄力,忍了,(也挺可怜的)。也开了几个,但找来的还是神仙,是不是领导的眼睛有问题了,无话可说。最要命的竟然看好一个光说不做的,此人把公司的东西成箱往家里搬占为己有,还有在路演的时候用拉环换成王老吉也成箱地往家里搬,这当然是和市场部地同志沟通过了的。将此人提升负责一个渠道,那他就无所事事了,估计比弘道还轻松。在王老吉都可以这么做么?
4.公司有做实事的却一直是外编,要知道内外编制有多大差别,工资翻倍不说,累活都是外编干了,当然和渠道不同有关,正编也更容易偷懒,这足够让人不平衡,满分心寒。我是在入公司四个月后培训才知道中午可以休息一个半小时的,之前一直傻傻地跑,经常下午一点多吃午饭的没有几个了吧。
5.还有和经销商邮差的关系问题,管控不力真是个问题。烟台执行的价格是73一箱,原因是经销商不合作让利,只好转嫁给别人了。如果还有地方也执行此价格且公司允许,就当我没说好了。
6.被领导重用的渠道负责人,拿市场部的礼品给邮差先打通关系,后安排渠道到邮差那里抄订单,凡是邮差出的货全部算在业务员名下,可以不必每天写日报表。自己广开邮差,这样根本查不出出货量的多少,还能在领导面前挣足面子,领导快爱上他了吧,无语。问一下,市场部的物料是随便用的吗?订单的多少怎么整?日报可以不必写吗?邮差是不是批发渠道负责的,可以随便开着玩吗?还有,王老吉在北方各地的负责人是不是都是南方人?
7.最近一段时间业务员换的很频,其实这样对公司没好处,等终端对公司失去信任,也就没有什么市场了。一家之言。
8.公司正编的编制时怎么弄的?
几个很愚蠢的问题供大家娱乐一下。本人正在办离职,也就畅所欲言了。前段时间确实很上火,说出来都没人相信,干王老吉嘛不怕上火,其实,另有隐情。
7. 王老吉与可口可乐的市场定位有什么不同
王老吉走的是中高档人群,以炒股为例,他们炒作的是健康题材,而可口是大众消费品,他以量取得巨额利润,
8. 王老吉的产品市场定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王老吉他的产品市场定位确确实实发生了潜在的变化,原来他打的是一些送礼的这个市场,现在我觉得他更注重一些高端的市场啊。
9. 以王老吉为案例,从营销学的定位战略解析品牌与市场、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在频频的消费者促销活动中,同样是围绕着“怕上火,喝王老吉”这一主题进行。如在一次促销活动中,加多宝公司举行了“炎夏消暑王老吉,绿水青山任我行”刮刮卡活动。消费者刮中“炎夏消暑王老吉”字样,可获得当地避暑胜地门票两张,并可在当地渡假村免费住宿两天。这样的促销,既达到了即时促销的目的,又有力地支持巩固了红罐王老吉“预防上火的饮料”的品牌定位。
同时,在针对中间商的促销活动中,加多宝除了继续巩固传统渠道的“加多宝销售精英俱乐部”外,还充分考虑了如何加强餐饮渠道的开拓与控制,推行“火锅店铺市”与“合作酒店”的计划,选择主要的火锅店、酒楼作为“王老吉诚意合作店”,投入资金与他们共同进行节假日的促销活动。由于给商家提供了实惠的利益,因此红罐王老吉迅速进入餐饮渠道,成为主要推荐饮品。
这种大张旗鼓、诉求直观明确 “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广告运动,直击消费者需求,及时迅速地拉动了销售;同时,随着品牌推广的进行,消费者的认知不断加强,逐渐为品牌建立起独特而长期的定位——真正建立起品牌。
推广效果
红罐王老吉成功的品牌定位和传播,给这个有175年历史的、带有浓厚岭南特色的产品带来了巨大的效益:2003年红罐王老吉的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4倍,由2002年的1亿多元猛增至6亿元,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出广东,2004年,尽管企业不断扩大产能,但仍供不应求,订单如雪片般纷至踏来,全年销量突破10亿元,以后几年持续高速增长,2008年销量突破100亿元大关。
结语
红罐王老吉能取得巨大成功,总结起来,以下几个方面是加多宝公司成功的关键所在:
• 为红罐王老吉品牌准确定位;
• 广告对品牌定位传播到位,这主要有两点:
广告表达准确;
投放量足够,确保品牌定位进入消费者心智。
• 企业决策人准确的判断力和果敢的决策力;
• 优秀的执行力,渠道控制力强;
• 量力而行,滚动发展,在区域内确保市场推广力度处于相对优势地位。
10. 王老吉的产品定位是什么
其实“‘是药三分毒’的这样的传统观念让他们很触得慌”,并没有向你说的那专么属严重,而且,王老吉是以中药的原理出现的,这方面是没影响的。
其品牌定位——"预防上火的饮料",独特的价值在于——喝红罐王老吉能预防上火,让消费者无忧地尽情享受生活:吃煎炸,香辣美食,烧烤,通宵达旦看足球…… 这样定位红罐王老吉,是从现实格局通盘考虑,主要益处有四:
其一,利于红罐王老吉走出广东,浙南
由于"上火"是一个全国普遍性的中医概念,而不再像"凉茶"那样局限于两广地区,这就为红罐王老吉走向全国彻底扫除了障碍.
其二,避免红罐王老吉与国内外饮料巨头直接竞争,形成独特区隔
其三,成功地将红罐王老吉产品的劣势转化为优势·淡淡的中药味,成功转变为"预防上火"的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