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西宁城市定位
有着4年建设历程,投资262亿元,长1956公里的青藏铁路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随着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给青海西藏两省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使青藏高原有了打造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带相媲美的青藏经济带的坚实基础。作为青藏铁路起点的西宁,在西部、在全国的定位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充分认识这些变化,把握好新的机遇,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是迫切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积极应对的。
一、青藏铁路对西宁定位的影响
从经济学理论上来说,一般的经济发达城市、区域和经济带是沿基础设施通道建设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均不占优势的西宁,千载以来,就是一处没有被充分开发的净土。兰州成了西部的交通枢纽,西宁则是一条死胡同,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盲肠”。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使西宁在理论上已经具备了高速发展的基础:青藏铁路建成将青、藏两省区从交通上更加紧密地联结起来,与西部地区连结起来,与广大内陆沿海地区连接起来;青藏高原的
地形、气候、矿藏等自然基础要素的空间格局造就了经济腾飞的基础;青藏高原已经形成的社会经济基础大部分集中在交通沿线,现有的主要物流、人流、信息流等的通道方向基本是东西向的,而这起点就是西宁。西宁在青藏高原地理位置上的起始性,经济发展的辐射性,社会进步的带动性,使西宁的城市定位有了新的变化。
1、交通枢纽网络逐步形成
青藏铁路开行拉萨至西宁、北京、成都、上海、广州5条线路。今后还将依托拉萨火车站,向东建设拉萨至林芝、向西建设拉萨至日喀则、向南建设日喀则至亚东等3条青藏铁路的支线,敦煌铁路也即将与青藏铁路对接。在“十一五”乃至更长时期,中国正在谋划西南部的南亚陆路大通道,由青藏铁路向南延伸经亚东出境,与印度铁路网连接,形成一条通向南亚次大陆的战略通道,成为中国通往南亚乃至南亚国家出印度洋走向世界的一条南亚大动脉。西宁作为进出西藏的必经要道之一,具有公路、航空、铁路三大立体交通优势,其中青藏铁路更是连接内地和西藏的“黄金通道”。历史上西宁就是“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是青藏高原的东门户,素有“海藏咽喉”、“天河锁钥”之称。青藏铁路使西宁的这一地理优势更加显现出来,使西宁成为全国重要关节点和交通枢纽。
2、中心城市地位更加明显 随着青藏铁路的通车运营,西宁的城市功能和地位有了新的变化,从不沿边不靠海,相对于对内地是边疆、相对于边疆是内地的内陆城市一跃成为中心城市从全国看,西宁处于我国近西部和远西部的结合部,位于陇海兰新经济带的西部,是东部中心城市经济辐射的“二传手”,可以发挥承东启西,南引北联的重要作用。从青藏高原看,西宁是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农区和牧区、汉藏文化的交汇点,是联接青藏高原和内陆地区的通衢,是进入青藏高原的门户,是维护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战略支撑点,可以成为青藏高原开发开放的先导示范区,对辐射带动青藏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作为西宁发展的战略目标,就是要在青藏高原发挥交通通讯中心、商贸流通中心、科教文化中心、经济与技术开发中心、资源精深加工中心和商住休闲中心的作用,成为青藏经济带对外开放重要的生态、旅游、休闲、消费和生产要素快速流动的城市。
3、创新窗口作用更加显现
作为起点城市、中心城市,西宁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青海的形象,代表着青藏高原的形象。西部大开发以来,西宁市经济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连续5年保持12%以上的增长,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8%,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5%,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2%,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日趋现代化,各个方面都取得巨大成就,不仅改变了自身的面貌,而且为全省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发挥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在西部,西宁可以辐射整个青藏高原乃至甘肃西部、四川北部约230万平方公里、14座城市、140个建制镇、近1000万人口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内,西宁是最大的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是这个区域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增长极和辐射源。跳出西宁看西宁,为全省提供服务,为青藏经济带发展提供“试验田”,为青藏经济带发展创新机制、创造经验、提供模式就成了当务之急。在全国东中西互动加剧,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特别是随着交通、信息、物流、人流的发达,极大地提升了西宁的“窗口”地位。
4、发展基地正在形成
西宁是青海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中心,人口密集、工业集中、交通便利,背靠省内丰富资源,应当成为青藏高原发展的基地。青藏高原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是有色金属矿产资源。青藏高原盐湖的硼、锂、铯、钾资源十分丰富,据调查测算:硼、锂、铯资源分别占世界资源总量的10%、12%和26.7%。钾资源约占我国资源量的14%。世界著名的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横贯全区,使该地区成为世界上金属资源成矿背景与找矿潜力最好的地区之一,区内典型的成矿带有巴颜喀拉——甘孜构造——成矿带、羌塘——三江构造——成矿带、祁连构成矿带、昆仑构造——成矿带、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构造——成矿带。仅藏北“资源走廊”矿产资源潜在价值高达6万亿元,显示着巨大的经济开发潜力。在矿产资源短缺的大背景下,青藏高原的经济发展占有了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优势。青藏
高原作为全国经济最为薄弱的地区之一,最容易得到发展的是矿业,利用青藏铁路,走依托矿业发展经济的模式,不仅可以使西藏、青海走上资源开发的“快车道”,成为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矿产资源开发和加工产业基地,而且为青藏高原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供“加速器”,为地区协调发展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进而辐射青藏高原乃至更加广阔的西部地区,更快地向全国以及南亚拓展。
二、抓住机遇,实现经济腾飞
面对新的机遇,西宁要正确认识青藏铁路带来的影响,积极主动地应对新的变化,积极探索发挥自己功能和优势的新形式、新举措,进一步扩大功能空间,以特别之为,立西宁之位。高起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实施对外开放战略,走出去、引进来,有效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参与区域分工合作与竞争,融人经济全球化,作为青藏铁路起点的西宁必能圆富民强市之梦。
1、积极发展物流业
全线贯通的青藏铁路将成为人员及物资进藏的新途径,这一大动脉将转变青海西藏传统经济的格局。公路运输到西藏的物资成本要高出铁路运输的50%以上,这就像西藏人的采购点一样,只要把西宁、格尔木作为青藏高原的重要中转站,完全可以成为西藏的“物流基地”。以西宁、格尔木、拉萨、日喀则等高原中小城市为点线,以青藏铁路为载体,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大力整合现有物流资源,特别是物流园区建设,加快连锁配送中心建设,促进第
三方物流发展,降低物流成本,培育现代物流市场,形成辐射青藏高原全境的物流、商贸,逐步培育西宁在青藏高原的中心城市地位,延伸并形成青藏高原纵深经济带,把西宁真正打造成西藏、新疆以及南亚的后花园和“大后方”,打造成通往广大内陆、沿海的基地。
2、优先发展旅游业
青藏高原是地球上自然结构壮观、民族文化丰富、生物资源富集的地区,青藏铁路沿线分布着青海湖、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那木错湖、布达拉宫等9处世界级的旅游资源,还分布着包括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金银滩原子城、察尔汗盐湖、玉珠峰、拉萨古城、八廓街等在内的23处国家级旅游资源,以及6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193处普通级旅游资源,其景观、文化和民族的多样性、原始性、垄断性和地区分布差异性,为构建世界旅游精品工程奠定了基础。从全国旅游业发展的大环境来看,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存在目的地西移的趋势,依托青藏铁路对青藏高原旅游进行深度开发,必将在世界屋脊上打造出系列世界旅游绝品,打造出世界旅游之巅。
首先,要针对随着国际、国内旅游需求市场的个性化、多元化趋势,对旅游市场进行细分,准确进行市场定位,选择合理的营销策略。作为顶级旅游品牌,不仅要面向国内市场,还要面向广大的国际市场,要定位在欧美高端市场,欧美市场是青藏铁路开通后青藏线旅游的发展重点。其次,全力提升“中国夏都”品牌。要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开拓旅游市场,提高服务质量,设计、开发和销售具备比较优势、特色鲜明的“拳头”产品,切实在文化和内涵上下功夫,完善“行、游、住、吃、购、娱”等旅游系统,满足人们求新、求异、求知、求乐的心理,使游客由看一看变为参与进去,由一日游变为数日游。第三,在体现特色中实现地区的互补效应。据旅游部门统计,到西藏旅游的多为境外旅客,并以欧美旅客居多,到青海旅游的多为省外旅客,各自旅行完后就打道回府,这固然是交通的原因,但同时
也与青海西藏旅游合作不足有关。必须依托青藏铁路进行整体规划与开发,实现跨地区旅游经济体系的“点线”联合、客源分享、联合促销。第四、努力提高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列车旅游是人们观赏体味美丽世界的美好愿望,也是一个国家展示历史文化、民俗民情、自然风光的舞台。因此,许多国家重视列车旅游市场的开发,做出了诸如蓝色快车、冰河列车等享誉世界的品牌。青藏铁路开通西宁至拉萨超豪华旅游专列,为此提供了绝佳机遇,
在此基础上实现与全国旅游大市场的对接,以优化产品结构并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重点发展特色经济
西宁要利用在全省首位度高的优势和青藏线起点的优势,主动牵头,积极引导,发挥龙头作用,依托省内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工业项目,逐步由卖资源向卖产品发展,由卖初级产品向卖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转移,努力壮大特色产业,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西宁打造成青藏高原的工业中心,西部地区的工业重镇,全国以资源加工转换制造为基础的特色工业城市;大力实施
“西繁东育”工程,发展农区畜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节约型产业结构,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青海乃至青藏高原的资源精深加工中心和经济与技术开发中心。同时要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努力把西宁培育成大企业在青藏高原的总部基地。
4、大力开拓优势产品市场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整合高原地区优势资源,依托高原新技术,大力优化外贸结构,努力形成外贸新格局。加大外贸进出口结构的调整力度,以调整出口产品为突破口,开发以生物制品为主的系列产品,建设优势产品产业链,发展优势产业,积极培育具有潜在比较优势及西宁特色的出口商品,逐步增加科技投入,向精深加工发展,提高制成品比重,实现外贸结构新的升级。以“藏毯节”、“郁金香节”、“青洽会”为平台,积极发展会展经济,加强与北京、上海、广东、香港的合作,建设大城市的高原优势农牧业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辐射全国及国际市场,发展西宁市高原优势农牧产品产业工程。
要抓住青藏铁路通车的重大机遇,就要把创新作为西宁发展的生命线和灵魂,把发挥优势的根本着眼点放在增创新优势上。不仅要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高原精神,同时要把“特别能创新”作为根本立足点,在思想观念、发展模式、体制制度、对外开放、科学技术、企业管理和城市建设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勇于创新,大胆实践,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
❷ 西宁婚纱照哪拍的好又便宜
不会向大店那样欺客,还会跟你更深入的沟通。 1、大多数人是第一次拍婚纱照,对这一行业不了解,所以有许多黑心商家经常用一些花言巧语,欺骗消费者; 2、婚纱影楼或婚纱摄影工作室,对你的服务仅仅是这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谁闲的没事,老是拍婚纱啊,有些黑心商家就会千方百计的从你手里扣钱。 3、拍婚纱照的消费与我们经常遇到的消费模式不一样,我们去饭店吃饭,先吃,后付款,拍婚纱照是先交钱后拍照,当你把钱交给他们后,想后悔再要回来,恐怕没那么容易,就等着生气吧! 4、所有的照片只有拍完后才可以看到,这时候拍的好坏,你都得认了,没办法,谁让你交钱了呢,欠钱的是大爷,一辈子就这一回,千万想清楚!
❸ 西宁婚纱照蒙娜丽莎的价位是多少
呵呵,套餐价在800-2000的,你拍完之后,就得准备好2000-4000元买单吧。
各种套系要慎重选择,选择好之后,选片时,则需要加倍的冷静,因为在选片员的引导下,你会加买不少的照片……
❹ 西宁蒙娜丽莎婚纱摄影设计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注册号:****所在地:青海省注册资本:77.858万元法定代表:夏仲阳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登记状态:存续登记机关:西宁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城中分局注册地址:西宁市城中区东大街1号(巴黎春天三楼)
法定代表人:包冬梅
成立时间:1997-10-21
注册资本:77.858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630000410003657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公司地址:西宁市城中区花园北街1号3号(5幢)
❺ 市场定位分析什么是市场定位
目标市场范围确定抄后,企袭业就要在目标市场上进行定位了。市场定位是指企业全面地了解、分析竞争者在目标市场上的位置后,确定自己的产品如何接近顾客的营销活动。市场定位(Market Positioning)是 70年代由美国学都阿尔·赖斯提出的一个重要营销学概念。所谓市场定位就是企业根据目标市场上同类产品竞争状况,针对顾客对该类产品某些特征或属性的重视程度,为本企业产品塑造强有力的、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并将其形象生动地传递给顾客,求得顾客认同。市场定位的实质是使本企业与其他企业严格区分开来,使顾客明显感觉和认识到这种差别,从而在顾客心目中占有特殊的位置。
❻ 西宁哪个婚纱摄影最好
美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