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18年北京写字楼租赁市场发展如何
对于2018年的写字楼市场,仲量联行分析称内资企业仍将是办公楼市场的主要需求来源。
Zai 2017年北京写字楼租赁市场交易非常活跃,其中以金融业、TMT、专业服务业、联合办公的需求较为强劲,合计占据总成交量的70%以上。中资企业继续发力,占总体需求的80%,外资企业比例继续下降。2017年整体市场新增供应量回升,盘活了市场租赁需求,使前几年需求被抑制的高租金或大面积承租能力的租户得以入驻,市场成交量节节上升。
『贰』 北京市写字楼市场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北京市写字楼市场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从九十年代初起步至今,北京的写字楼市场经历了初期的由于严重紧缺而价格飞涨的阶段,经历了2002年前后几年的市场供给量持续走高、以供给增长为显著特点的爆炸性供给时期,直到2004年以后才发展到供求两旺的平衡状态。这个过程中,这个市场的各方包括政府、投资者、购买者和租赁者都在不断地借鉴、摸索和积累经验,以一种日渐成熟的运作模式在写字楼市场中博弈,使之进入一个稳定的良性循环。
据统计,仅就甲级写字楼而言,北京地区2005年的写字楼市场总供给量约为110万平方米,而2006年和2007年每年的总供给量估计也都在200万平方米左右,如此庞大的供给量,再加上原来没有被市场消化的400多万平方米的市场存量,可以说北京的写字楼市场供给是明显高于需求的,这在前两年也曾经使得一些行业人士对之后的市场发展怀有悲观的心态,但几年以来“有惊无险”的市场发展状况使人们彻底打消了原来的疑虑和担忧,纷纷换以乐观和充满信心的心态去预测未来的北京写字楼市场发展。
很多人认为,在中国这样一个“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共同作用、并且前者的作用似乎更大的市场中,不确定的因素实在太多,以至于在政府行政力量这只“看得见的手”的强大干预下,任何有关未来写字楼市场发展的经济学预测结果都会显得苍白无力。然而,随着市场的日益规范和成熟,“看不见的手”将逐步占据主导地位,而且分析未来写字楼市场发展的影响因素对于有效把握市场环境、进行综合决策依然是非常必要和有效的。
本文将从宏观经济和政策的影响、市场竞争的影响、项目楼盘本身的影响和需求方的影响四个方面对影响写字楼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
一、宏观经济和政策的影响
宏观经济状况
作为一个与其他行业发展高度依存的市场,写字楼市场的发展受到整个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的决定性影响。因为对于消费者来说,写字楼是一种弹性非常强的消费品,经济发展好则租赁高档写字楼的企业相对会更多。十多年来北京写字楼市场的迅猛发展与中国经济总量的迅速增长是密切相关的,而2001年北京在申奥成功后向世界展示的强大的发展潜力也是保证这几年北京写字楼市场在供给量足够大的情况下依然能保持平稳发展的重要因素。
优惠政策
为鼓励企业进驻特定地区的写字楼,很多优惠政策应运而生,这些政策不仅在吸引和引导企业遵循规划分布方面起到了显著作用,而且还为地区内的写字楼带来了无限的商机。
从提供这些优惠政策的施益人方面看,优惠政策基本可以分为国家层面、北京市层面、地区层面和具体项目层面四种类型。
国家层面: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中关村科技园区等国家重点规划发展区的企业所享有的一系列国家给予的优待政策;
北京市层面:如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和北京市人事局等五个部门联合公布的北京市政府《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产业发展的意见》。“意见”提供了12项相当诱人的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全国各地机构入京创办金融服务企业。
地区层面:如2006年初,金融街商会、CBD管委会先后召开新闻发布会,针对新设立或新迁入驻的金融企业公布了一些优惠政策。另外由于西城区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优惠租赁政策吸引了大量国内外金融机构入驻金融街。
具体某个项目楼盘层面:很多楼盘都有自己争取客户的手段,但最常见的还是给予重要客户以经济上或其他方面的优惠政策,以争取更多更好的客户入驻。
从受益方来看,有些优惠政策是针对入住企业的,大多属于利益方面的优惠;而有些则是针对企业员工的,这些政策则大多与身份认同方面有关。比如前面提到的北京市政府针对入京金融服务企业的优惠政策中就同时包括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针对企业:入京创办金融企业,最高可获补助1000万;入住金融街,买办公楼可获补助每平方1000元,租写字楼3年可减免租金;
针对员工:入京金融企业的高管、专业人员享有多重减免个税优惠;从外地引入高级人才,户口可入京;外地户籍高管子女高考、入学与北京籍学生同等待遇等等。
对外资的引导
随着中国加入WTO日见深入,中国的经济正日益紧密地融入到世界经济发展的整体中,中国政府对于外商投资也提供了一系列的鼓励和吸纳措施,这对于北京地区写字楼市场的发展的促进作用尤其明显。一方面,在北京建立办公地点的跨国企业越来越多,为北京的写字楼的需求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同时已经进入北京的跨国企业也在不断的扩张,对写字楼面积的需求也在飞速增长,据业内专家分析,2006年下半年市场,随着跨国企业的扩张,尽管有大量新供应出现,但写字楼市场的空置率在未来两年内仍会略微下降。另一方面,大面积甚至整栋购买新建写字楼的案例频频出现,这在近两年尤其明显,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国内外大企业用于自身使用方面,如以摩托罗拉和三星电子为主要代表的很多跨国公司,打破了以往在海外不购买不动产的惯例,开始在北京整幢地购买写字楼,同时也发生在国外的投资者身上,比如摩根斯坦利购买富力城双子座B座30000平方米的案例,新加坡凯德置地购买中环世贸中心A座和B座106000平方米等案例就是境外资金进入北京写字楼市场的典型代表。这些都无疑为北京的写字楼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银行贷款政策
国内的写字楼开发商融资的渠道单一,大多依靠银行贷款。以前北京房地产的开发的模式大体都是,前一开发项目在获得立项并取得销售许可证后,就可以通过预售回收部分资金,其余的资金缺口可以通过银行贷款、企业流动资金以及其他方式来弥补,然后再开发下一个项目,这样就将风险分散到了银行和客户。而央行的一纸禁令,使习惯了转移开发风险给他人的开发商们顿感资金周转不灵,2005年以后,鉴于央行对与开发商贷款政策的紧缩,房地产开发商特别是实力相对薄弱的中小开发商面临着很大的资金压力,纷纷寻找其它融资渠道。
人民币汇率的变化
人民币汇率的上升以及上升的预期都会对写字楼市场产生影响,前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价格上升,而后者的价格则主要表现在房地产泡沫的产生。
在2005年人民币汇率有所上升之后,三季度北京写字楼整体租金水平也有所上升,这与很多写字楼的租金都转而采用了人民币报价也存在一定关系。2005年出现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很多业内人士预测2006年很有可能是外资投资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高潮。随之而来的是房地产市场泡沫的膨胀,其中的关键原因是外商对人民币未来的升值预期。
『叁』 北京写字楼市场客户群分析
北京写字楼市场客户群分析
研究北京写字楼市场,首先要弄清写字楼市场的分布状态。写字楼项目集中分布的各个区域呈现出不尽相同的特征,直观地体现了不同商圈的地缘优势,从而决定了各商圈的产业特征、客户群特征及其在北京写字楼市场的定位。
1. 五大中心商圈
北京市写字楼的分布从地理位置上看,主要集中在四环以内的市中心区域,高纬环球将这种位于市中心的写字楼聚集区划分为五大主要商圈,即中央商务区(CBD)商圈、亮马河商圈、东二环商圈、金融街商圈以及中关村商圈。这五大商圈集中了北京市绝大部分顶级、甲级写字楼项目。
中央商务区(CBD)商圈:
中央商务区商圈是北京市知名度最高的的国际性商务中心区,该地段商用物业价值极高,是北京市写字楼市场最重要的核心商圈之一。高纬环球研究数据表明,截止到2006年年底,该商圈内各等级写字楼总存量约为250万平方米,其中甲级写字楼存量占到了总存量的36%左右。按使用面积计算的平均有效净租金,顶级写字楼达到每月每平米41.39美元,甲级写字楼及乙级写字楼分别为每月每平米31.59美元和20.87美元。总体上,整体水平略高于其他商圈。
多年的自然衍变使该商圈写字楼的客户构成较为稳定,基本形成了以公司总部为核心、以外资金融保险机构、电信业、咨询服务机构为配套的产业生态链。目前入驻CBD商圈的世界500强企业超过120家,其他商圈只能望其项背。写字楼租户以国际知名的外资公司为主,涉及的行业类型包括提供专业服务的律师事务所,咨询公司,及外资银行、保险公司、能源类企业等。例如:如富而德法律服务事务所, 普华永道, 麦肯锡,雪佛龙德士古, 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荷兰银行, 福特, 丰田, 摩托罗拉, 惠普, 壳牌等等。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的东迁,将使得传媒业成为未来CBD商圈写字楼市场租户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央商务区商圈,凭借不断优化的发展环境,丰富的涉外资源、浓郁的商务氛围及日趋改善的基础设施,成为众多全球知名跨国公司办公选址的首选地,也是中国首都北京和国际化大都市接轨的一扇窗口。
亮马河商圈:
紧邻第二、三使馆区的亮马河商圈享有最便利的机场交通,拥有众多的高档涉外酒店及丰富的商务服务设施,同时到主要的涉外住宅区也只有不超过半小时的车程,是众多外资企业,尤其是汽车制造业、航空公司等办公地址的首选。很多国际及国内航空公司、汽车制造商和一些外国使馆、组织机构成为该区域写字楼的主要客户群体。例如,国航、波音、宝马、戴姆勒克莱斯勒、本田、现代、通用汽车、菲亚特、德国商会、日本出入境管理处等。
北京市场写字楼的需求不断增长,和其他商圈层出不穷的大量新增写字楼供应量相比,亮马河商圈内写字楼供应量却一直相对有限。高纬环球最新研究数据表明,该商圈甲级写字楼平均有效净租金已超过CBD商圈,跃居市场首位,达到每月每平米32.34美元。而乙级写字楼的租金相对较低,约为每月每平米17.13美元。
东二环商圈:
东二环商圈汇集了北京写字楼市场上很多早期的写字楼项目,如国际俱乐部、恒基中心、中粮广场等。很多写字楼在当时成为外资企业办公选址的热点项目。如今机场高速的延长、东直门交通枢纽的建设以及中关村雍和科技园的成立,大大地提升了东二环商圈的吸引力。高纬环球最新研究数据表明该区域甲级写字楼有效净租约为每月每平米24.82美元。
东二环商圈是外资公司在北京的重要聚集地,如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可口可乐、飞利浦、毕益辉系统、蒂森克虏伯、辉瑞制药等。值得一提的是,安永、毕马威、德勤,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中三大聚集在此,外企聚集效应可见一斑。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东二环商圈更多地吸引了著名内资机构,尤其是石油巨头、通信公司、银行及保险公司的目光,如中国人寿集团、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中国银行北京分行等。
金融街商圈:
金融街商圈一直以来都是国有大型企业、国内知名银行机构、政府主要监管部门及组织机构的汇集地。高纬环球最新研究数据表明,该商圈按使用面积计算的甲级写字楼有效净租金约为每月每平米29.95美元。
该商圈内的写字楼项目多数已自用为主。银行类企业、金融机构、IT、电信企业、一些国有大型企业及政府机构的总部云集于此,成为整栋购买或散购写字楼面积的主力军,使得金融街商圈内很多写字楼供应量在正式投放市场前就被以购买的形式消化,而长期持有并对外出租的写字楼项目十分有限。
从性质上看,金融街商圈写字楼的客户构成主要以内资企业或机构组织为主,如中国银行, 工商银行, 中国网通, 平安保险, 泰康人寿,以及担任国家金融业监管职能的“一行三会”,即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保监会、银监会、证监会。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资金融业的逐步开放,以及随之出台的西城区促进金融产业发展优惠政策的吸引,从去年开始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资金融机构入驻,如高盛、摩根大通、瑞银集团、加拿大皇家银行等。
中关村商圈:
中关村商圈依托其特有的文化教育及高科技人才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一直以来是国内的IT企业及跨国公司研发总部的首选之地。高纬环球最新研究数据表明,该商圈甲级写字楼平均有效净租金(按使用面积计算)约为每月每平米22.83美元。其租金水平在五大中心商圈中相对低廉。写字楼客户主要为IT及网络相关的高科技企业、研发中心,如NEC、方正、Google、AMD、Intel、微软研究院、三星研究中心等。
此外,中关村商圈凭借其邻近众多高等学府而特有的创业氛围,还汇集了很多高新技术领域内的中小企业、孵化器等成长型企业。
2. 五大边缘化商圈
随着北京市区域经济的发展,“两轴两带多中心”政策的稳步推进,城市以及城郊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高科技园区或开发区的改造建设以及相关优惠政策的吸引,一些公司的办公区域也逐步向城郊延伸,呈现出写字楼市场“边缘化”的发展态势。高纬环球将这种边缘逐步形成或颇具雏型的写字楼项目聚集区划分为五个“边缘化商圈”,即上地/软件园商圈,亚奥商圈,望京/酒仙桥商圈,经济技术开发区(BDA)商圈,以及总部基地(ABP)商圈。
『肆』 怎么进写字楼里做市场调研
这是个很简单的任务~~~和那些医药推销的比 你这是小儿科!!!!只要脸皮厚回.进去和保安答找理由.比如说 我是找亲戚的~看你怎么遍~~~或者你是进去应聘某职位的.如果你对里面一点不了解~那就买点东西说是送外卖的。绝对能进去~~~
然后问卷的问题~那就进去瞎拜~~看你的口头能力咯~~你可以自己买点便宜的小东西.回答可以送点小东西 别人就不排斥了~然后你就大有机会~~不用买什么好东西~我见过有高手送避孕套!!!几毛钱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