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秦皇岛都有哪些产业
摘要:秦皇岛形成稳定的“三二一”型产业结构,是与秦皇岛农业不发达工业基础薄弱等市情有关,因而仍然存在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低;产业组织企业市场化水平较低;投资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为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合理化,秦皇岛应积极发展新兴第三产业,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还应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在第二产业内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抓好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在第一产业内要以延伸产业链为主,发展特色农业关键词:秦皇岛;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
近年来,秦皇岛经济总量一直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05年,完成生产总值501亿元,比去年增长12%三次产业分别增长5.5%12.3%和13%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27亿元,增长21.6%实现财政收入55.57亿元,增长22.5%,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5.71亿元,增长32%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4.93亿元,增长19.3%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310项,完成投资110亿元戴卡轮毂技改等5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投产港口吞吐量完成1.71亿吨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7亿元,增长13.6%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640亿元386亿元,比年初增长10%和9%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水平上涨1.1%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0.5∶41.3∶48.2调整为10.2∶40∶49.8,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去年各下降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则上升0.6个百分点总体看,秦皇岛的经济是稳步上升的,同时,经济结构调整也取得积极成效
一标准产业结构基准下的秦皇岛经济
秦皇岛产业结构的快速发展以1978年为界,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全市产业结构与以前相比,不断向合理化方向迈进,具体表现为:
1.三次产业之间的结构关系得到改善
从1978年到2005年,全市第一二三产业增长速度的不同,导致产业结构明显的变化三次产业的比重由29.7∶37.7∶32.6发展到10.2∶40.0∶49.8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的比重在逐渐缩小;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有较大上升;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基本稳定三次产业比例从“七五”末的24.3:31.6:44.1调整为“九五”末的13.7:36.4:49.9,到2004年为10.5:41.3:48.2这说明秦皇岛经济在实现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的同时,产业结构总体上朝着积极的方向变化
从表2可以看出,秦皇岛第二产业发展较快,“三二一”顺序的产业结构稳定形成,为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与升级,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奠定了基础这不仅符合国际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而且也符合秦皇岛城市功能定位
但是,假如把秦皇岛市产业结构现状与“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比较,会发现许多问题:GNP中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偏高,第一产业比重偏低2004年,秦皇岛市的GNP中,第二产业所占份额为41.3%,明显高于“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提供的比例;第三产业在GNP中的份额与标准大致相同;第一产业在GNP中的份额为10.5%,与标准相比明显偏低2004年,就业结构中,秦皇岛市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高达49.6%,明显高于标准产业结构;第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分别为20.0%30.4%与标准相比显著偏低
2.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得到明显的改善
从农业产业结构看,改变了以往农业经济中种植业占很大比重,种植业中粮食生产“单打一”现象在农业产值中,种植业比重由1979年的73%下降为2005年的45.5%,林牧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4.5%,比去年增长0.8个百分点,其中,畜牧业占44.3%,增长1.4个百分点;农业产业化经营率提高2个百分点
从工业结构看,轻重工业比重由20世纪80年代“轻工业优先”局面转为“重工业带动”的趋势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1.6个百分点机械制造金属压延粮油食品和玻璃建材四大产业实现增加值81.92亿元,增长21.7%耀华牌浮法玻璃等5个产品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轻重工业内部结构变动比较明显,轻工业内部需求弹性较小加工层次较低的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行业,与重工业内部的采掘工业和原材料工业比重的逐渐下降,呈现出一定的产业结构升级趋势
从第三产业看,商业增加值比重逐渐下降,旅游房地产金融保险业等新兴产业迅速发展2005年,秦皇岛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302万人次,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69.1亿元,分别增长7.5%和14.2%这些表明全市第三产业正向高层次多样化发展
3.基础产业获得较大发展
“六五”以来,由于国家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倾斜,全市铁路民航公路的通车里程都有很快增长;运输工具和技术设备水平也得到改善;能源原材料供给紧张,交通通讯和邮电业等基础设施紧缺的状况大大缓解;通讯和邮电业还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秦皇岛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秦皇岛市对产业结构调整虽取得一定成效,但其进一步发展仍存在许多不足
1.从产业结构看,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低,有待进一步优化
如上所述,秦皇岛产业结构自1980年以来始终是“三二一”型,2004年,三次产业结构分别为10.5%41.3%48.2%但是,“三二一”产业格局并不是秦皇岛市经济内在素质步入工业化较高阶段,而是与秦皇岛农业不发达,工业基础薄弱,港口仓储交通运输业在第三产业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市情有关
可以看出,在第三产业内部,面向生活的服务体系发展较快且比重较大,而面向生产的社会服务体系相对滞后且比重较小;传统行业发展较快比重大,新兴行业发展慢比重小;高档消费设施发展较快,而面向大众和社区的中低档消费设施发展相对缓慢体现知识经济内涵的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在第三产业的比重仅占0.77%
从第二产业看,秦皇岛初加工低附加值的原材料工业居主导地位在制造业的27个大类行业中,以玻璃水泥中厚钢板等为主体的生产基础原料产品初加工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企业占全部制造业企业的比重达27.24%;普通机械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仪器仪表等深加工企业占制造业企业的21.60%;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企业仅占制造业企业的0.26%
通过分析秦皇岛第二三产业内部结构得出,秦皇岛现有的“三二一”产业结构不代表秦皇岛已经步入了工业化的较高阶段,而是其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造成的这一结论可以从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得到佐证
显然,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是三次产业中最低的,未达到1,存在结构偏差2004年,第一产业结构偏差系数高达-0.79这种状况的出现,一是农业技术水平不高,农业实际劳动生产率较低,投入劳力多,产出少;二是仍存在较多的剩余劳动力,有限的耕地对劳动力产生了排斥力作用,农业仍是弱势产业
2.从产业组织看,企业市场化水平较低,未能达到竞争秩序与规模效益有效制衡
市场经济正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最有效方式,衡量市场经济,实现程度的指标是地区企业组织形式假如国有和集体企业比例较高,说明市场化进程较慢,不利于资本存量在不同的产业进行调整另外,企业的规模能反映出产业结构高度化程度,企业规模较小,不能产生规模效益,高效率部门的比重将降低
在列入统计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内资企业数量占77.4%,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6.47%,外商投资企业占16.07%在内资企业中,国有和集体企业占49.56%,私营企业占50.43%这表明私营经济发展较快按企业规模分类,大型企业6家,中型企业54家,小型企业388家,小型企业占全部企业的86.61%
在列入统计的建筑企业中,内资企业数量占98.23%,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0.88%在内资企业中,国有和集体企业占21.97%,其他企业占78.03%按企业规模分类,大型企业仅9家,中型企业l3家,小型企业138家,小型企业占全部企业的86.25%表明秦皇岛市的建筑企业资质等级低企业规模小,不能适应目前国内外建筑市场的需要
在独立核算的11个运输企业中,国有和集体企业9家,其他类型2家按专业分类,公路运输企业8家,占主导地位
在列入统计的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中,内资企业数量占52.45%在内资企业中,国有企业占25.0%,国有企业比重较高
3.从产业投资与技术看,投资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技术创新能力更待加强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2004年在第二产业方面的投资占2.03%,其中,工业方面的投资占5.81%;而工业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占工业投资的79.89%;在制造业的投资中主要集中在对环境有污染初级产品低附加值生产企业,如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产业,占制造业总投资的48.71%,而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方面的投资仅占制造业总投资的2.98%这说明低附加值初级产品投资多,高附加值产业投资少,产业链有待通过优化投资结构进一步延伸
与此相关的是全市各企业的技术创新薄弱2004年,全市60家大中型工业企业中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7881人,占企业全部从业人员的11.5%由于技术开发成果数量少,导致高新产品开发力度不够,主要体现在高技术产品销售收入方面高技术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销售收入的3.83%,而在国外这一比例已经达到25%;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6.88%;科技活动经费支出6693万元,占全部产品销售成本的0.37%
三秦皇岛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上述问题说明秦皇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根据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秦皇岛产业结构调整除了遵循市场需求导向原则成本效益原则与产业协调原则外,应着重遵循依托比较优势的原则和技术进步原则为此,秦皇岛市产业结构调整要在以产业结构合理化为方向的基础上兼顾产业高度化,做好下述几个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优化产业内部结构,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第一,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调整提高传统第三产业,积极发展新兴第三产业,增大第三产业的GDP比重在第三产业内部要大力发展旅游业秦皇岛市2002年旅游收入为40.83亿元,居河北省榜首,旅游业实现的收入占GDP的12.16%,是秦皇岛市最具有特色与潜力的优势产业
根据以上数据建立模型:y=a+bt+d1+d2其中,y表示旅游收入,t表示年份,d1d2是虚拟变量,表示其他因素对旅游收入的影响
经Eviews软件计算得出结果是:y=21.54+2.57t-16.03d1+13.35d2按照此方程猜测,2010年,秦皇岛的旅游社会收入应为76.01亿元
第二,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也要大力发展房地产业房地产业作为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集开发经营装修服务维修物管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由于其特有的产业特征,以及市场潜在需求大的现状,具备成为主导产业的条件
第三,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在工业内部也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逐步关停并转一些高耗高污染的冶金化工等产业
2.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竞争力
高新技术产业是经济的核心,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秦皇岛市的产业结构优化有着重要意义一是以技术改造为手段增强传统产业竞争力,对建材冶金化工机械食品等传统产业进行新一轮改造,增强企业和产品市场竞争力二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培育新经济增长点,非凡是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和新医药新能源等为主要内容的高新技术产业
3.积极培育主导产业群,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
主导产业是产品需求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最大,进而后向联系和前向联系的联系效应最大的产业,正是通过主导产业的联系带动效应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秦皇岛市主导产业群包括食品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工业机械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给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矿采业非金属矿采业家具制造业房地产业等
4.发展特色农业,延伸产业链
农业结构战略调整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发展过程,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区域的特点对区域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进行全面系统地调整和优化
一是培育以甘薯种植为中心的产业群卢龙具有“中国甘薯之乡”称号,现在已初步形成甘薯种植机械制造化学工业食品加工等产业群,应进一步在政策方面给予扶持在技术上给予指导在信息方面给予帮助,使其尽早成为完整的产业链
二是培育以海产品养殖为中心的产业群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地发展渔业,同时延长渔业产业链,积极培育水产品加工产业,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格局
三是培育以葡萄种植为中心的产业群秦皇岛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型季风气候,该地区丘陵地带的低缓坡地最为适宜葡萄生长
⑵ 秦皇岛旅游业发展的竞争对手
我觉得可能青岛大连这些地区的旅游业吧~~因为都有海洋旅游资源,而且三个地方相距不算远~~如果秦皇岛的一些旅游资源不如其他两个地方的话,可能这一片地区的很多旅游者就选择了其他两个地方了。
⑶ 秦皇岛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彼此斟满了杯,却不要在同一杯中啜饮。
头破血流,我也屹立不弯。
而下一种最深沉的欲望的经验
或仅仅是双掌摩擦的咸味。
星期天父亲也起得很早
是阳一绽放!哈哈
⑷ 秦皇岛旅游有什么突出特点
据报道,秦皇岛是我国近代旅游业的发祥地,虽然境内汇集了长城、滨海、森林、湿地、湖泊、海洋大漠、雄关大山等丰富的旅游资源,秦皇岛旅游的特点是‘热热闹闹’‘冷冷清清’,即越热越闹,越冷越清。
某景区负责人表示,往年一过9月份,景区就进入淡季,景区工作人员会停薪放假,如今,景区开发出温泉度假项目,打出“给父母一份孝心”的健康养生新招牌,预计今年冬天,300多名工作人员将全部留岗上班。
希望秦皇岛全季旅游可以早日实现!
⑸ 什么是旅游产品的市场定位
市场定位是企业及产品确定在目标市场上所处的位置。 市场定位是在上世版纪70年代由美国营销学权家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提出的,其含义是指企业根据竞争者现有产品在市场上所处的位置,针对顾客对该类产品某些特征或属性的重视程度,为本企业产品塑造与众不同的,给人印象鲜明的形象,并将这种形象生动地传递给顾客,从而使该产品在市场上确定适当的位置。
市场定位:是指企业针对潜在顾客的心理进行营销设计,创立产品、品牌或企业在目标客户心目中的某种形象或某种个性特征,保留深刻的印象和独特的位置,从而取得竞争优势。 简而言之:就是在客户心目中树立独特的形象。
所以旅游产品的市场定位自然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让客户记住你的品牌。记住和宣传你的旅游产品。
⑹ 秦皇岛乐岛海洋公园的市场定位是什么
具体再有一个非常繁华的地段。
⑺ 旅游企业的市场定位有哪些常用的方法如何运用
旅游企业的市场定位常用方法应该是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以及文化资源把握客户的需求。
⑻ 我现在正在做一个旅游产品的报告,高手能说说旅游产品的市场定位的方法有哪些吗
主要的定位方法有如下几种: 1) 比附定位法: 比附定位是一种“借光”定位方法。它借用著名景区的市场影响来突出、抬高自己,比如把三亚誉为“东方夏威夷”,把小浪底水库誉为“北方的千岛湖”。 2)心理逆向定位 心理逆向定位是打破消费者一般思维模式,以相反的内容和形式标新立异地塑造市场形象。例如河南林州市林滤山风景区以“暑天山上看冰堆,冬天峡谷观桃花”的奇特景观征服市场。 3)狭缝市场定位 狭缝市场定位是旅游景区(点)不具有明显的特色优势,而利用被其他旅游景区(点)遗忘的旅游市场角落来塑造自己旅游产品的市场形象。比如我们在《德阳市2004-2007年营销策划方案》将原有四川娱乐城改造为童话乐园,就是将市场定位在儿童市场,并以独特的童话主题公园的形式推出市场。 4)变换市场定位 变换市场定位是一种不确定定位方法。它主要针对那些已经变化的旅游市场或者根本就是一个易变的市场而言的。市场发生变化,景区(点)的特色定位就要随之改变。 5)差异、共生定位法-柳州案例分析:山水桂林,风情柳州 由于桂林与柳州区位紧邻,因此,柳州旅游的主题定位就必须和桂林的山水主题定位有不同特色的区别和互补互动。 柳州与广西龙头旅游品牌的桂林毗邻,同属桂北旅游经济区,桂北旅游开发的主副两中心"即以桂林市为中心,以柳州市为副中心;桂林旅游以山水甲天下,柳州旅游则以风情而卓越,两者可突出各自旅游特色,形成各自区域旅游环线,又优势互补,相连成网,如此方能共同构筑起桂北旅游的大系统。 桂林和柳州旅游资源的核心竞争力差异明显,桂林旅游的独特资源是自然山水,桂林是中国美丽山水的代名词,漓江,阳朔引起的是感悟自然山水,闲适心情的心理诉求,给游客以视觉感观和心灵沉静的满足。而柳州则相反,她必须紧紧依托自身的不同于桂林的资源要素特点来做文章。这就必然要强调风情这个关键的主题,立足风情这个基本点。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柳州旅游最独特的资源是风情,其中,全面生动的四民族原生态的生活方式及浓郁的民俗风情独树一枝:三江侗族建筑艺术(知名品牌程阳风雨桥、芭团风雨桥、马胖鼓楼)、大歌(多声部合唱艺术)、节庆民俗及侗寨美丽并且具有新鲜原生形态的独特魅力;金秀圣塘山万亩变色杜鹃美景(大瑶山)与世界知名的瑶族风情,融水元宝山美景(大苗山)与原生态苗寨风情,贝江水景及勾滩苗寨风情基础,刘三姐传歌成仙的动人传说与壮族对歌,都是别具魅力的民族风情,比周边地区有较强的竞争力,更是桂林的民族风情所不能比拟的。 柳州的城市更具人文内涵,先进的的现代工业,悠远深厚的古人类文化,独特的壶形城市线条,鲜活的市民歌艺文化,典雅的赏石文化,奇特的棺材文化层层叠加,纷繁交错,形成龙城独特的城市风情,游客在柳州可尽享桂林所不能完全提供的人文互动的心智体验。这些都从根本上决定了柳州将以其更侧重于人文要素和现代要素整合来和桂林形成互补和竞争。其竞争力的形成是显而易见的。而这种互补性的竞争即有利于两个城市的同步发展,也是柳州市旅游发展的必然过程。 鉴于桂林旅游品牌的强势影响,柳州开拓旅游市场必须依托于桂林,与桂林共生营销,捆绑销售。只有借助桂林山水品牌,把不利的紧邻地域条件变为可依靠和利用的朋友关系,通过知名品牌带动,才可能尽快的增加柳州旅游的知名度,提升柳州风情旅游品牌形象。 据此,柳州则充分发挥自己的风情优势,以风情感受为体验之源,改善心身融入为基本诉求点,构建以风情为核心,以互动体验为主导的复合产品体系,促进柳州发展成为体验性与人文性的互动休闲旅游目的地。通过深度挖掘独特卖点,同时有目的的打造这些独特卖点产品,实现与桂林旅游的差异定位,柳州才能与桂林优势互补,良性竞争,在桂北旅游大系统中相连成网,共生共荣。
采纳哦
⑼ 秦皇岛旅游业的初步发展,详细的介绍
秦皇岛旅游业历史悠久,在中国旅游发展史上占有独特地位。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东巡驻跸秦皇岛,这是中国最早的旅游活动之一,秦皇岛也因此得名。
1898年,清政府正式将北戴河辟为避暑地,这是我国首个由官方公布的旅游区。因此,北戴河被誉为中国旅游业的摇篮之地。
新中国成立后,中组部疗养院由西柏坡直接搬到北戴河,不久,中央政府将北戴河作为中央领导暑期办公地,“夏都”一名由此而来。随着中央各大部委、大型国企纷纷在北戴河划地建设划地建设休疗养院,会奖、休疗旅游在北戴河率先兴起。
1979年,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全国旅游工作会在北戴河召开。
先说这么多吧,不知道够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