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一篇大学生个人消费调查作文800字
中学生是我们这个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观念的转变,个人消费也逐步增加,虽然中学生还属于无收入阶层,但在有些地方已成为消费领域的强势群体。那么我们的同学消费观念如何?消费状况到底怎样?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其中潜伏着哪些值得深思的问题?就这些问题,我们设计了一份简单明了的调查问卷表,对本校同学做一次调查,共发放110份调查问卷,收回100份,整个调查过程得到同学们的支持与配合,进展顺利,本文摘取几方面作重点报告。
零用钱的来源
从来自100份中学生的调查问卷中,98%的中学生零用钱都来自父母,基本是父母或其他长辈主动给予,很多家长可能有“再穷也不能穷孩子”的念头,对子女的消费要求都尽量满足,即使是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富有的家庭。在调查中,约有28%的同学表明假期有参加打工赚钱,但那远不能用来交学费及平时的日常花销,长期的开支主要是依赖父母,对于月零用钱,50%的中学生零用钱的数额每月在职10-50元;有42%的中学生表明够用;30%的中学生认为“还可以”,只有28%的中学生认为“不够用”。由此可看出,大部份的家庭给孩子的零用钱的数目还是足够,认为不够手的可能是花销太大或家庭困难及家长有意限制。
关于假期打工,50%的中学生有这种想法,30%的中学生打工过,其实只要去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子劳力,所获得的报酬都是会欣喜且倍受鼓舞的。劳动是光荣的,不劳动是不光彩的。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一个将要面对社会种种挑战和考验的人,树立只有劳动才能创造财富的观念,对于自己的消费行为不无裨益。
零用钱的流向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当前中学生主要消费有两大去向:一是买零食占42%,充分体现了少年嘴馋的天性;二是买学习用品占37%,说明这些同学在享受口福的同时,也没有忘记给自己添置些课外学习资料和文具用品。此外,衣着消费也占了总消费的一定比例,尽管调查中发现相当部份中学生在购买衣服,鞋等日常生活用品时选择普通标准,但由于“更新换代”频繁,毕竟也是一项不小的开支。玩方面的消费,在当前的中学生消费中不容忽视,占7%。虽然是农村中学生,但有的同学追潮流,赶时髦,随身佩带手机、CD、MD等;有的同学迷恋网吧,把所有的零用钱都花在上网;调查中还发现人情交往也是学生中一笔不少的开支,如交朋友,生日派对,封建节日相互宴请,甚至过早地涉入爱河。人情交往太多、太频,既耗费钱财,也影响学习。作为中学生,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不要过早和过多地涉及人情世故方面的问题。
世界上什么事最容易?相信许多人都会说花钱,而且花钱的过程中充满着莫名的快感,真不知道当前中学生到底想得到什么?是自由?是快乐?抑或其他?为满足自己的欲望,无意识地花掉不该花的钱。或许,这一代的中学生实在太前沿,遗失了本应有的那份纯真,消费趋势体现出成人化的特点,在这里真想对同学们说,保留一点纯真,保存一点少年与成年之间的距离美,多花一些精力在学习上思考,多花一点时间在个人素质修养的提高上,不要浪费钱,更不要浪费青春啊!
用钱是门学问
用钱与花钱从深层次的角度理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花钱”有随意性强,“用钱”指把钱用在必需上,充分体现钱的真正功能。从我们的调查中发现,零用钱的使用全部由自己支配,但使用的计划性、节制性不强。有计划的只有26、7%,其他都无计划或无节制。调查中还发现部份家长对中学生处理零用钱的态度不明朗,或许并不关注中学生的消费观念,消费状况;或许忙于工作、家务无暇顾及,听之任之;还有部份家长把零用钱的多寡,作为激励的筹码,学习好,就多给一点零用钱,学习差就少给点,这样,有些中学生为了多拿点零用钱就会采取一些不恰当的方法。当被问及如果有人向你借钱,你会借给他吗?88%的中学生选择看情况,说明目前的中学生在这方面的处理上还是比较谨慎理智的。对于是否捐献给希望工程,只有5%的中学生有经常性的行为。分析其中原因,也许囿了囊中羞涩,也许对捐献的社会意义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如果每个中学生每年捐献10元,不知可以让多少个西部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重返校园。调查中还发现没有一个同学能把剩余的零用钱放进银行储存,由此可见,中学生的理财意识相当薄弱。
反思与建议
中学生的消费以受外界影响为主,既然外界的环境不易改变,那就只好改变自己,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有零用钱是正常的,但数额一定要合理,要合理地使用零用钱,不大手大脚,应用则用,不要用在一些既昂贵又不实用的东西上,如购买衣服鞋袜时,不必追求名牌、时尚,应学会购买物美价廉的东西,当自己买的东西不别人好的时候,不必理会别人是怎样看你的,只要自己坚信这样做是对的;消费时更多的从父母的角度出发,懂得钱是得来不易的,学会节俭,用得合理,这样才会让父母感到放心。
对于个别中学生的高消费现象,主要原因有:青少年自尊心强。注重外表,很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评价,很在意周围人的眼光,如认为穿的显眼点,漂亮点,可以在同学面前炫耀,想别人都尊重自己。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发达,中学生们对新产品、新技术十分敏感,加上青少年的发奇心,就把钱花在这上面,以为边走边打着手机,十分潇酒,风光。其实现在中学生大多设有必要购买手机,这样做很不理智,不仅浪费,还加重家庭负担,又容易在同学之间形成攀比的风气,使乱消费的现象愈演愈烈。家长对子女的溺爱。现在的中学生中有不少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十分疼爱,只要开口,绝不会空手,有求必应,长此以往,轻则助长了他们的乱消费的风气,重则使他们变得自以为是,一意孤行,形成不考虑他人处境,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⑵ 大学生饮料市场的调查问卷报告
http://wenku..com/view/423c241a6bd97f192279e932.html
⑶ 大学生生活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主要是学生在校期间的消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写,1,生活消费情况,也就是每月的吃饭费用,2,买衣服,3 ,买零食,4,买洗化清洁方面的消费,5,买学习资料和书籍方面的,6,话费情况,7,其他消费,最后在算出以上各个消费所占的比重,提出合理化建议就好了
⑷ 食品市场调查报告要怎样写
日期:XX年X月X日 第一章 调查说明 一、调查时间:年月日上午点至下午点。 二、调查目的版:1、 ;权2、3、三、调查实施单位:1、 ;2、 ;3、 。 四、调查范围: 五、调查方法: 六、资料统计及分析方法: 七、权威性说明:例子:本次调查因时间有限,资料收集还欠齐全,对象了解深度也不够,但报告各资料来源基本能保证调查报告的真实性。 第二章 调查资料统计和分析 做个表格,将数据填写并写上分析内容 第三章 对XXXX(调查总体中的某个个体)的重点调查一、 说明二、 个性分析 1. 消费者背景研究:收入、教育、年龄、性别、家庭组成、种族、工作… 2. 消费者对产品和竞品的认知及态度:质量、价值、包装、型号、品牌声誉、品牌形象等及其认知差别。 4. 购买角色。 5. 消费者对现有营销活动的评价。对广告的接受程度、对营业推广的理解等。
⑸ 急需一份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 (我们上毛概课老师让写的)
消费水平是反映生活资料消费数量的主要标志,大学生消费属于依赖性消费,因此其消费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消费水平。大学生消费水平是指除去开学时缴费以外开支,本文选取哈市某大学的200名大学生在校期间每月平均消费衡量其消费水平。
表2-1 大学生月消费总额(元)
月消费(元) 200-400 400-800 800-1000 1000-1500 1500以上
人数 9 79 88 21 3
比例 4 41.5 43.5 10 1
从表可以看出,大学生总体消费水平呈现两大特点:一大学生平均月消费总额在400-800元之间者占41.5%,月总支出在800- 1000元之间者占43. 5%,二者和为85%。可见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并不存在普遍的高消费消费现象,大学生消费主体消费相对较合理。二是大学生总体消费个体差异较大。在调查样本中,有4%的大学生月总支出不足400元,生活比较拮据,其消费主要是为了满足生存的基本需求。但是大学生中高消费者所占比例也是很高的。其中月支出在1000-1500元之间者占10%,更有1%的富裕学生月总支出在1500元以上,二者和为11%。大学生这种消费状况体现出大学生总体消费水平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提高,这便在很大程度上为大学生学习及生活创造良好物质条件。但大学生群体个体消费差异大的现状应引起社会、学校及家庭的重视,引导其正确的消费观。
(二)大学生的消费来源分析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绝大多数人主要是依靠父母、亲友资助完成学业的。王洪礼教授认为大学生消费经济来源主要可以分为名义收入与实际收入两类,其中名义收入指的是由经济负担者按月固定给予生活费用,有些家长一旦知道自己子女在学校的生活费出现短缺的情况时,便会不断的加经济援助,加上生活补贴、学校奖学金这些收入总和便构成了他们的实际收入。由于大学生在校期间首要任务是学习,没有足够时间为赚取生活费,所以其消费属于依赖性消费。
表2-2 大学生主要经济来源表(%)
家庭供给 亲友资助 奖学金 勤工俭学 助学贷款 其他
百分比 64.1 5.8 5.1 14.6 6.5 3.9
由此可知,父母供给是大学生消费主要来源,64.1%大学生主要消费经济来源是父母的供给,有5.8%大学生消费是得到亲友资助,14.6%大学生消费来源里有勤工俭学,6.5%大学生消费来源有助学贷款,4%的大学生消费来源里面有其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家庭对子女在大学消费很少限制,不关心子女消费具体情况。很多家长认为,子女上大学就意味着已经成人,有自己的朋友交际圈,该花的钱要花,都尽量满足子女的经济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月生活补贴、奖学金不断的提高,大学生消费经济不断增加。高校学费的上涨加大了国家对贫困学生资助力度,还有部分贫困大学生的消费费用主要靠自己在外打工及勤工俭学提供,这部分学生占14.6%,大学生中靠自己打工赚取生活费的人数也不少。当然也有少数学生是通过做兼职来满足自己高消费需要,但也有些学生通过从事家教、促销等实践工作锻炼自己生存、发展及创造能力。
1. 消费的计划性
消费是理性和合理化的统一。据资料显示,大学生消费方式已经较多地脱离消费过程中对经验及习惯的注重,本文通过调查哈学院200名大学生分析其消费行为在消费过程中注重计划性及合理性:
表2-3 大学生消费计划表
无计划 有计划 严格计划 合计
人数 72 86 42 200
比例 36.2 43.8 20 100
通过调查,20%大学生消费有严格的计划,43. 8%的大学生消费有计划,36.2%的大学生没有计划。多数同学在日常生活的消费中能精打细算,少数大学生消费的盲目性并不代替整体,大学生超前消费只是大学生群体中个别现象,大部分大学生消费行为还是比较有计划的。
这是我论文的一部分 有帮助的话望采纳 ^_^
⑹ 大学生消费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消费社会实践报告
调查基本情况
1、调查方式:问卷调查,共50份(有效问卷50份)
调查时间:2012年11月19日~2012年11月25日
2、调查地点:xx大学新校区
3、调查对象:xx大学2012级学生
报告分析
一.为大学做的准备多数花费较少,部分花费较多
分析:
从调查数据和图表中可以看出,所调查的大学生中,为上大学做的准备花费额较少,多数在1000元以下(含1000元)。从中可以看出,所调查的大学生总体攀比心理减少,大学准备花费更加理性。但是,也有一部分大学生花费数额较大,一方面是因为准备物品较多,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攀比心理的滋长。
改进措施:
⑴大学生在上大学前应当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好相关计划,熟悉大学生活方式,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⑵家长应当对大学生上学准备做相关指导,培养他们的正确消费观。
二.大学生在校花费较高,多数月花费超支,不会理财
分析:
从调查数据和图表中可以看出,所调查的大学生中,多数大学生花费额较高,多数大学生表示在校月花费会超支。虽然多数人表示会通过银行存款来理财,但缺少正确的理财方式。这其中,一方面大部分学生没有用钱计划,对花钱没有节制;另一方面,缺少父母和老师的指导。
改进措施:
⑴大学生应当制定消费计划,对花费有所节制,做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⑵父母应当对孩子的花费进行指导,减少孩子的不合理要求;
⑶学校和老师应当对大学生进行大学生活教育,教会大学生合理理财,指导大学生度过精彩的大学生活。
三.对父母依赖程度较大
分析:
在调查中,大多数学生的在校花费是通过父母取得的,很少有通过兼职、勤工俭学获得。这一方面是由于大一新生对新环境的不了解,另一方面是由于对父母仍有较大依赖。
改进措施:
⑴大学生应当积极调整心态,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寻找社会锻炼的机会;
⑵学校应当拓宽信息渠道,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场所。
四.质量、价格是大学生消费时的重要影响因素,商场、节假日是消费的首选时间和地点
分析:
消费者在消费时最看重的是质量,大学生也不例外。调查中,多数大学生更加亲睐物美价廉的商品。许多大学生更加喜欢在商场在节假购买,也有学生在网络这种新方式购物。看来,大学生消费与大众消费相吻合。
总结
大学生是消费对象中的特殊群体。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因此,通过对大学生生活消费情况的调查及分析,我们了解到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依然有待提高,依然需要家长、学校及社会的指导,再穷不能穷教育,再富不能富孩子。这句话在现在依然有一定道理。大学生只有认真规划好大学生活,才能使大学生活更加精彩。
心得
在这次调查中,我收获很多。通过调查和相关资料分析,对我的大学生活消费有了直接的指导,我也获得了进行调查撰写的经验。虽然中间有坎坷,但更多的是收获和感触。
附件
关于大学生生活消费情况的调查问卷
同学您好!感谢你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填写此份调查问卷。
为了解新一代大学生的日常消费情况,以了解大学生的消费倾向及消费结构。因此,我们制作本调查问卷进行相关调查。此调查问卷共19题。请您将选项填写在题号后面的括号里。我们将保护您所填写的个人信息,谢谢您的帮助与支持!
1.()您的性别是:A.男B.女
2.()您所在的年级是: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E.研究生
3.()您在上大学前的准备中花了约多少钱?
A.500元以下(含500元)B.500~1000元C.1000元~2000元
D.2000~3000元E.3000~4000元F.4000~5000元
G.5000元以上
4.()您的家庭月收入约:
A.2000元以下(含2000元)B.2000~3000C.3000~5000D.5000元以上
5.()您在校的月花费是:
A.300元以下(含300元)B.300~500元C.500~700元
D.700~900元E.900~1100元F.1100元以上
6.()您每月的生活资金来源(可多选):
A.父母资助B.勤工助学C.奖学金、助学金
D.贷款E.他人资助F.其他
7.()您是否有消费计划?A.有B.没有
8.()您每月(除日常饮食外)在哪两个方面花费较多?
A.零食B.学习消费C.衣服D.日用百货
F.恋爱G.人情消费H.网费I.话费
9.()您有记账的习惯吗?
A.有,每一笔都会记下B.时常,会记下重要的支出C.从不记录
10.()您有攒钱的习惯吗?A.有B.没有
11.()您每月花费会超支吗?A.会B.不会
12.()您有哪些理财方式?
A.银行存款B.基金、股票、债券C.保险D.其他E.无理财方式
13.()您认为您的消费观是:A.适度消费B.超前消费C.滞后消费
14.()您在今年双11促销中花费了多少钱?
A.未参与B.100元以下(含100元)C.100~300元
D.300~500元E.500元以上
15.()您在今年双11促销中是否有超支情况?A.有B.没有
16.()您在消费时考虑到的因素是:
A.质量B.价格C.品牌D.款式外观E.时尚F.心情
17.()您一般在那里购买商品A.网店B.商场超市C.地摊D.专卖店
18.()您一般什么时候去选购服装?
A.新货上市B.促销打折C.节假日D.旧衣服的款式过时E.其他
19.()在您看来“勤俭节约”:
A.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提倡B.完全是一种美德,永远不会过时
C.以前曾经有用,现在已经过时D.没想过
感谢您填写我们的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