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营销策划 > 招生市场调查报告

招生市场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1-03-08 23:31:37

㈠ 目前四川单招报名调查报告

一:单招和高考的区别
(1)对高考生开放的学校非常多,只要是国家注册的正规的院校都对考生开放,学生根据自身的成绩可以选择填报不同的学校。学生选择面较广,上到清华、北大、南大、复旦这些国家的一流学府,下至地方性的院校和民办大专(2)对单招生开放的一般是大专院校,没有本科,军事、医护类等比较特殊的大专院校不对单招生开放,而且所针对的学生群体是平时成绩不太优秀的学生。(当然了一些国家的211、985工程重点院校也有单招在这里我不做太多介绍因为这个适应的群体较少,而且你现在问的这个问题肯定不是关于这些重点本科的单招)
从填报院校的方式来看(1)高考是考试完之后填报,单招是考试前填报(2)高考可以同时填报几个学校来作为自己的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等,单招只能填报一所院校(3)一所院校针对于高考生是开放所有的专业供学生填报,针对单招生是开放部分专业(4)单招只有一次填报机会,高考有许多次填报机会(5)时间前后就不多说了 都知道
从考试形式来看(1)高考是看分不看人,只有文化笔试一个环节;单招是分为笔试和面试,不光考察学生的文化成绩也从面试方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比较全面,这种考试形式利于国家选拔人才也适合现下社会发展的需要(2)高考的考试试卷一个省只有唯一的一种 要么是省教育考试院出的要么是全国卷;单招的试卷就不一样了,有的学校用省教育考试院的 有的是用自己学校出的试卷
二:单招的利弊
总体来讲单招是针对于成绩不太理想的同学。成绩好的想考重点本科的同学也不会去参加单招的,单招较高考简单,较容易通过,只是专业和学校方面的选择面比较窄一点儿,但是换个角度来讲的话,成绩不太好的同学能进入到单招的院校里面就已经不错了,成绩直接限制了学生挑肥拣瘦的权利,所以不管从客观角度还是主观角度,单招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对成绩不是太好的同学是百利无一害,望这部分适合单招的同学好好珍惜眼前的机会,别等着从过之后后悔那么便什么都晚了
三:毕业证问题
这个就更不用担心了,单招生被录取后和高考生在校享受同样的待遇,住宿、教学、实习、毕业后享受同样的待遇,拿相同的毕业证,也可以和高考生一样参加专转本考试,所以说单招生的待遇和高考统招生的待遇是完完全全一样的。换句话来讲单招就是高考,只是针对于小部分人小部分学校的高考而已。

㈡ 谁能提供一篇关于高考信息服务卡的市场调查报告啊

这个恐怕不太好找吧

㈢ 社会调查报告关于高中和大学入学率 [招生考试

你可以做几分调查问卷,对象可以是你周围20岁的人,或者在网上做调查,利用你的qq好友做一下也可以,我以前就接受的一份来自qq好友发给我的调查。

㈣ 招生计划书应该怎么写

首先是招生计划背景概述,包括学校名称、简介(突出学校吸引人内的地方)。
其次是介容绍一下学校招生工作的营销理念及运作手段的管理过程,包括市场调查及目标市场的确定、职业学校的市场定位等。
第三营销推广策略,包括人员推销、广告、促销和公共关系。
第四渠道策划。
第五招生生源背景分析。
第六招生策划建议。
最后总结一下就OK啦!

㈤ 急急急跪求一篇 《关于大学生就业指导需求的调查报告》

信息技术职业市场状况调查报告
就业是大学生人生的重大转折,面对目前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这既不利于就业,也影响了大学生的工作和学习。大学生的理想与追求有明确的目的性,但面临着更多、更大的挑战与机遇,因而也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与冲突。作为心理品质“高危人群”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心理问题是有普遍性的,需要老师们进行认真研究,并进行合理辅导。通过分析大学生存在的一些就业心理状况,进行合理引导,开展就业心理辅导,使每位大学生都能拥有一个理想的工作岗位 。正确分析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心理障碍,指导大学生客观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期待,做好充分的就业心理准备,把握好就业机会。
一、目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问题 (一)整个社会就业目前状况严重 1.我国正处于转型期,政府机构改革和经济体制转轨迫使国有单位减员增效,吸纳能力大幅下降。整个社会就业形势日趋严重。 2.高等教育本身存在新问题 我国高校招生缺乏自主性,计划经济痕迹依然浓重,没有和市场“零距离”接触。首先,高校培养层次比例和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各层次就业率和同期招生数层次结构呈反向。其次,高校现有学科专业结构存在新问题。学科专业供求错位,专业设置趋同化、集中化。学校不能以市场需要、知识结构需要为导向,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急需调整。再次,重学术教育轻职业教育。 3.用人单位误区 不少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生时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区,主要有摘要:首先,过分关注文凭。第二,存在性别歧视。第三,生源地域歧视。第四,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不少企业经营有困难,急于招聘某一方面能人,并且希望很快给企业带来变化,而一般的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用人单位忽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
4.大学生就业熟悉有误区 我国大学生入学率虽已接近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15%的起点指标,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仍只占总人口的5%左右,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大学毕业生远未到过剩的程度。教育部对部分高校6 000多名毕业生择业行为的调查显示,期望在沿海开放城市就业的学生高达66.67%,仅有6.37%和2.59%的人选择内地省会城市和中小城市,至于乡镇、农村及边远地区几乎没有人愿去。
5.高学历等于高就业能力 这是目前我们社会的普遍误区,因此这种教育下的高校毕业生更轻易出现知识和能力发展的不平衡。 三、政府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 首先,政府应加快经济发展,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其次,政府需继续重视和推进社会就业,进一步理顺毕业生就业体制,始终坚持市场取向,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
(一)社会观念和时俱进,服务实在周到 我国社会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势在必行,必须真正认同劳动者无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形成行行出人才的社会意识。同时,实实在在地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服务。毕业生更应当根据人才市场供求状况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二)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1.毕业生就业情况已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成效的重要标志。
2.学校教育应和市场需求相对接。高校教学改革和社会发展、国家建设需要紧密结合。专业设置、课程结构要满足市场所需;根据不同专业科学地制定扩招规模;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控制长线专业的发展规模。 3.发展职业培训机构,大胆尝试校企联姻。刚从学校里出来的学生除了动手能力弱外,表达沟通能力也普遍存在新问题。学校应增设职业培训机构或增加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将职业素质培训和实习结合起来。 4.高校应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给就业指导工作重新定位,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部分,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既弥补以前就业指导的不足,又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5.自主创业是时代的要求。创业教育应注重对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使学生由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选择,并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喜好特长相结合,创造出自己所期望的价值。努力培养他们创业的能力和素质,增强创业意识,为他们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自主创业、岗位立业做好预备。 总之,大学生就业难的缓解和解决依靠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体制改革和观念更新。解决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等各个方面,需要政府管理部门、高校、社会,包括毕业生本人的共同努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新问题在今后一个阶段内将是一个比较突出的新问题。大学毕业生能够充分就业,对我国社会的稳定,高教事业的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将发挥重要的功能。

阅读全文

与招生市场调查报告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乡党建工作年中培训方案 浏览:214
电子商务年度工作总结报告 浏览:297
幼儿园教师教工手册培训方案 浏览:616
科普活动培训实施方案 浏览:647
名媛会策划方案 浏览:333
观摩会活动策划实施方案 浏览:889
新产品上市策划方案撰写 浏览:344
青岛至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923
实训教师培训方案设计 浏览:672
赣教通校本培训方案 浏览:834
上海天电子商务 浏览:17
面包店夏季促销活动 浏览:326
电子商务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 浏览:41
消防培训讲解方案预案 浏览:908
教师师资培训方案 浏览:66
沈阳职业高中电子商务 浏览:720
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完整实例 浏览:734
退休干部慰问策划方案 浏览:493
银行端午营销活动方案 浏览:303
劳务培训实施方案 浏览: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