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两个企业战略案例分析题
1、战略管理的要素包括哪些?
一、成本管理的基本理论
(一)成本管理的对象
(二)成本管理的目标
(三)成本管理环节
(四)成本管理的功能
二、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现实分析
(一)成本管理的理论研究滞后
(二)成本管理观念落后
(三)成本管理方法陈旧
(四)企业内部成本管理主体的确立失误
(五)不良利益动机驱动导致成本信息失真
(六)分工过细,人力资源浪费严重
三、强化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
(一)树立企业成本管理的系统观念
(二)在成本管理中引入战略成本管理思想
(三)引入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
(四)企业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当的成本控制方法
(五)增强成本观念,实行全员成本管理
(六)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作用
。
(七)采取措施保证成本信息有效
(八)建立成本管理保障措施
(九)进行工作流程的整合减少不必要的分工
(十)加强市场调查和信息反馈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2、LG的战略类型是什么?
LG 的战略类型主要是从经营方面和在管理方面
LG在核心技术和设计经营方面无疑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3、LG的战略转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要想创业就要有自己的战略方针、有自己的计划、有独自的核心技术、自己的管理方案、自己的经营方式等。要想创业还有很多啊!
Ⅱ 三星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
三星理念
1、三星的使命: 为人类社会作出贡献
2、三星的经营理念: 以人才和技术为基础 创造最佳产品和服务 为人类社会作贡献
3、三星人的精神: 与顾客同在 从顾客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与顾客结成利益共同体 通过为顾客创造价值,满足顾客的需求,实现顾客的梦想,达到三星与顾客共同成长的理想状态 向世界挑战 提升境界,思考世界中的三星 放眼全球,瞄准国际领先企业 增强自信,勇夺世界第一 创造出未来 世界的未来——提高人类工作与生活质量 组织的未来——实现成为世界超一流企业的公司追求 自己的未来——取得成就,实现未来
4、三星新经营哲学: 危机意识、认识现实、反省过去 变化从我做起:人性美、道德美、礼仪规范、行为规范 同一方向 重质经营 信息化、国际化、复合化
5、三星六大价值观——竞争力源泉 重视人才,人才第一 基于健全的危机意识的自我创新 除了妻儿一切都要变 放上一条鲇鱼 永远创新,力求变革 强调责任的自主经营 合理思考和合理行动 廉洁健康的工作作风:作纯正的三星人 坚持一个方向,实现团队协作
6、三星服务理念: 与顾客保持最紧密的关系 为了满足顾客而竭尽全力 让顾客享受最完美的售后服务
7、三星人事管理原则: 冷静的判断——因才施用,以正确的数据为基础进行冷静的判断; 公正的审查——消除一切地缘、血缘、学缘等因素,达到对人的公正认识; 慎重的决定——为防止可能发生的失误,在作为决定之前要经过深思熟虑。
Ⅲ 三星手机营销策略
产品策略
产品不仅是企业生产的结果,也是企业面对客户的最直接方式,让企业的产品更能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形成更大程度的满足,这就是产品策略的本质,而这种策略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三个环节即生产前、生产中、生产后。首先,在产品生产前,企业就必须就产品进行市场定位计划,明确自己的产品所面对的社会消费群体或潜在的消费群体,在此基础上完成对产品的样品进行制作,为投入生产做好准备。其次,在产品生产中,这个环节表面上看并不一定可以帮助产品实现价值达成,但是在整体的产品策略来说,生产环节是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保证产量的关键,在于提供足够的技术和工艺实现设计中的产品价值。最后,在产品生产后,将产品推向市场即使进入价格、渠道、促销环节并不意味着产品策略的结束,在这一阶段企业还要为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后期服务做好准备。
2价格策略
在产品完成生产推向市场前,企业还必须为产品在市场上确定其交换价值即价格,在制定价格之前必须完整地考虑各个方面从多个角度综合考量才能最终制定出一个合理的价格,使得产品具有更强的市场价格竞争优势。在做到合理定价时,应该从成本、目标、市场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后形成最终价格:成本方面,企业从事商品生产的直接目的就是实现盈利,而且是尽可能大的盈利,因而在投入成本时,都会尽可能地压缩,然后不论怎么压缩都还是有一定的成本基数,这个基数就是不可变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和;目标方面,这是企业在销售之前早已制定好的盈利计划,其中包含了产品产量、销售量、市场拓展等因素,在战略上实现盈利的重要手段;市场方面,产品的定价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才有可能实现自身的价值特别是需要就客户在价格上,所呈现的心理承受力尽心研究。
3渠道策略
当下,在市场营销策略的实施上,人们愈加偏向于对销售渠道的研究和改善,因为渠道策略是产品和消费终端之间的对话,也是构建产品销售价值实现的重要环节。针对渠道策略的变革非常快,从最初的“金字塔”逐层等级模式,日渐变得更加趋于“扁平化”“网格化”。
1.1.4促销策略
促销策略在产品营销策略中,地位比较低,更大程度上来说,它更像是一种手段,并且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需求、购买力等具象性的方式。在促销环节中,大多数的企业会选择以主动或被动的态度去面对,被动促销的手段主要以“点对点”“人对人”的形式面向消费者,而主动促销的手段则是以一种间接的形式去开展,尤其是通过公众媒体向消费者传递信息的形式。
Ⅳ 三星集团的分析
三星集团是韩国最大的企业集团,包括26个下属公司及若干其他法人机构,在近7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近300个法人及办事处,员工总数19.6万人,业务涉及电子、金融、机械、化学等众多领域。集团旗下3家企业进入美国《财富》杂志2003年世界500强行列,其中三星电子排名第59位,三星物产第115位,三星生命第236位。2003年三星集团营业额约965亿美元,品牌价值高达108.5亿美元,在世界百大品牌中排名第25位,连续两年成为成长最快的品牌。集团旗下的旗舰公司 -- 三星电子在2003年《商业周刊》IT百强中排名第三,曰益成为行业领跑者,其影响力已经超越了很多业内传统巨头。三星有近20种产品世界市场占有率居全球企业之首,在国际市场上彰显出雄厚实力。以三星电子为例,该公司在美国工业设计协会年度工业设计奖 (Instrial Design Excellence Awards简称IDEA)的评选中获得诸多奖项,连续数年成为获奖最多的公司。这些证明三星的设计能力已经达到了世界级水平。2003年三星在美国取得的专利高达1313项,在世界所有企业中排名第九。
创立初期 1938 年 3 月 1 曰,三星前任会长李秉喆先生以 3 万韩元(按当今汇率约为人民币 200 余元)在韩国大邱市成立了“三星商会”。早期三星的主要业务是将韩国的干制鱼、蔬菜、水果等出口到中国的北京及满洲里。不久之后,三星又建厂开始了面粉和糖的生产及销售。 1948 年,三星将办公地点转移到了韩国首都汉城市,并成立了“三星物产”公司。“三星物产的成立标志着三星开始正式展开国际贸易业务。在企业氛围还向对保守的当时,三星让员工参与投资及利润分成,并对有功除成绩的员工进行奖励,三星与众不同的管理风格开始闻名韩国。
为支持恢复韩国经济而步入生产领域 1945 年韩国摆脱了曰本的统治,但是当时的韩国经济由于社会和政局的动荡不安而变得极不稳定, 1950 年开始的南北朝鲜战争更是给韩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正在稳健发展中的三星由于战争几乎丧失了全部财产,但是三星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 1951 年三星将公司转移到了韩国东南部的港口城市 -- 釜山,并成立了三星物产株式会社。在韩国物资极度紧缺、各种生活必备品严重依赖进口的当时,三星为了帮助恢复、发展韩国经济,实现其“事业报国”的理念,开始了在生产领域的发展。 1953 年,三星建立了“第一制糖”,结束了韩国白糖依赖进口的历史;1954 年三星成立了“第一毛织”,开创了韩国 韩国自产布料的时代。 这些基础消费品自给的实现为韩国经济的崛起打下了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在 50 年代中期,大多数韩国公司还是通过学校,家庭和亲戚中的关系雇佣员工。三星率先建立了公开招聘的人事制度,并努力提高劳动效率、改善员工福利。
进军电子行业,追求业务拓展 20 世纪 60 年代初,韩国政局的动荡仍旧严重影响着社会和经济发展。三星也因此而经历了很多困难。 尽管困难重重,以兴国为己任的三星还是准备一新以再次重建韩国经济。 1969年,三星电子正式成立。根据当时李秉喆先生的分析,从技术、劳动力状况、 附加值、出口预期等方面考虑,电子业是最适合于韩国国情的行业。从三星电子在世界半导体领域的成功来看,他当时再正确不过了。 此外,三星还成立了韩国化肥生产公司,努力实现韩国化肥的自给。三星开始追求在几大主要工业领域的扩张并开始成为韩国企业的领导 。从这时起,三星不仅专注于企业经营,也开始着眼于韩国社会教育和文化的发展。 公司投入大量资金到大丘和成均馆大学以的人才培养。为了回报社会,1964年1月三星建立了三星奖学会。在1965年4月又成立了三星文化财团并开始在韩国社会和文化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进入化学和重工业 1962到1972年,韩国经济实现了持续的高速增长。1973年韩国==为了推动经济进一步发展,实现高度的经济独立,决定鼓励重化工业发展。三星响应==号召,为韩国重工业、化学和石油等几个未来战略性工业领域奠定了基础。1973年8月,三星提出了“第二个五年管理计划”,对重工业和化学产业进行了集中投资,并决定设立造船部。三星还成功实现了纺织品从原料到终端产品生产的一体化。 1974年,三星重工业公司成立;1977年,三星造船厂和“三星精密”(三星Techwin的前身)。70年代初期,三星开始生产电视、录象机等家用电器并开始进入国际市场。1974年,在收购了韩国半导体公司50%的股份后,开始了三星电子在半导体领域的神话。
Ⅳ 简述五种企业营销观念的特点,实质,及适用的条件
1、生产观念,又称生产导向。这是一种传统的、古老的经营思想。其核心思想是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以生产为中心,以产定销,从扩大生产中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这种观念适用于以下两种条件:一是市场商品供应短缺,供不应求;二是单位成本高、售价高,因而销路不畅的产品,必须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来降低成本、扩大市场。
2、产品观念。认为消费者欢迎质量最优、性能最好和特色最多的商品。因此,企业只要致力于提高产品质量,就一定能畅销和获利。
这种观念适用于商品经济不甚发达的时代。
3、销售观念。本世纪20年代末,西方国家市场形势变得愈来愈严峻,特别是"大萧条"时期,大量产品供大于求,销售困难,竞争加剧。
销售观念主张强化推销的观念,强调运用推销技巧,千方百计诱使消费者购买更多产品,而不顾其是否真正需要。
4、市场营销观念。这是一种与上述几种观念截然不同的全新的经营思想,虽然在很久以前它就开始萌芽,但直到本世纪50年代中期在美国新的市场形势下才得以形成并迅速获得推广和发展。市
场营销观念是一种以顾客需要和欲望为导向的经营哲学,它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看作是一个不断满足顾客需要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制造或销售某种产品的过程。
5.社会市场营销观念。是一种补充和修正的市场营销观念。强调企业向市场提供的产品和劳务,不仅要满足消费者的个别的、眼前的需要,而且要符合消费者总体和整个社会的长远利益。
企业要正确处理消费者欲望、企业利润和社会整体利益之间的矛盾,统筹兼顾,求的三者之间的平衡与协调。
(5)三星企业营销观念分析扩展阅读
我国市场营销观念的树立经历了较长的发展阶段。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 我国市场的基本特征是商品的严重不足, 企业无需关心产品的销路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 大多数工商企业都是以生产观念作为经营的指导思想, 企业根本不了解顾客的需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不断深入的体制改革, 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从而引起市场商品供求状况的巨大变化, 一些价格高又不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就卖不出去了, 这就促使企业重视推销、注重广告,逐步奉行推销观念。
进入20 世纪90 年代,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许多产品逐步完成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 市场竞争日益加剧, 我国的企业开始树立市场营销观念。
但是,从目前来看, 我国企业营销观念与国外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 比发达国家市场营销观念的建立要晚40到50年的时间。
(2)不同地点、不同企业发展不均衡。
(3) 对市场营销观念的理解具有片面性。
Ⅵ 三星手机在中国营销战略的背景分析
1.三星电子于1969年在韩国水原成立,目前已成长为一个全球性的信息技术领导者,在回世界答各地拥有200多家子公司。
2.三星电子的产品包括家用电器(如电视、显示器、打印机、冰箱和洗衣机),和主要的移动通信产品(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此外,三星还是重要电子部件(如DRA和非存储半导体)领域值得信赖的供应商。
3.三星承诺创造并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以此提高全球客户的生活便利性并践行更加智能的生活方式。三星致力于通过不断创新来改善全人类的生活。
Ⅶ 三星企业内部管理分析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
三星风格 美国式管理+日本式生产
如何在新的一轮回国内外竞争中持答续不断地创新和变革,增加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效率,在世界上真正打造中国企业的品牌,是每个中国企业家当今所遇到的严峻问题。而答案,必须要以一种全新的国际视野来思考。
在参观中,我们发现三星集团在李建熙会长领导下的企业变革不仅仅让三星人在思维上、目标上、战略上向国际化企业迈出了一大步,三星的管理模式也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
作为国际品牌企业,三星已经从一个强调内部提拔培养干部,鼓励员工和谐,追求稳定就业,习惯于家长式领导风格的日本式管理模式转型为重视人才、强调速度、执行绩效、不断创新的美国式的管理模式。但与此同时,三星却在生产模式上保持了日本式生产的风格:重视质量,精益求精。
Ⅷ 选择一个企业分析该企业的营销观念,优点缺点和需要改善的地方
一个企业的营销观念,优点在于企业思维的先进性,而缺点在于管理的松懈。
Ⅸ 运用市场营销学分析三星手机爆炸事件
据媒体报道,三星将Galaxy Note 7的召回归咎于如下事实:在部分手机上,由于隔膜有缺陷内,原本不能容互相接触的电池阴阳两极触碰到一起,出现短路现象,导致电池异常发热,并最终发生燃烧和爆炸
补偿方案: 三星此次由于Note 7召回给消费者带来的损失会进行补偿。
如果你选择退货:会按照原购买价格全额退款,另外提供200元补贴。
而你如果选择换货的话,就是说你退货后再购买三星智能手机。选择购买Galaxy S7 edge/S7时,三星电子将额外提供400元补贴(本身两者的差价就在300元);选择购买其他三星智能手机时,三星电子将额外提供100元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