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20年将是重卡市场新车型发布大年
3天前,曼恩的新一代重卡、轻卡发布,新车在智能化上有着多项升级。昨日,沃尔沃的纯电动重卡也已上市,联想到即将在今年夏天面世的陕汽德龙X6000和上汽红岩有望上市的新平台产品,2020年有可能是大量新产品集中上市的大年。
虽然是今年才上市,但这些产品实际上早在五六年前就开始研发了,就像两年前投放市场的解放J7,整整研发、试验了7年时间之久,这是好事,只有用工匠精神去造车,我国的重卡行业才有真正赶上进口重卡的可能。
陕汽德龙X6000在市场上亮相也有三四年时间了,可迟迟没有正式与卡友见面,原因就是这款陕重汽的第一款真正的高端重卡还在做最后的验证,毕竟,研发和路试只代表一款车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工作,让第一批用户先试用,在实际运营中发现问题并改进这才是更关键的环节,据了解,这款车在实际运营中暴露出一些管路、转向问题,可见,实践和理论研究确实有很大的差距,希望这款车在今年的汉诺威车展上能如期上市。
这方面做得最好的还是J7,从立项到上市几乎用了十年时间,也就是说,当J6上市的时候,J7项目就开始着手了,生产一代、储备一代,这是行业技术引领者的步伐。这款车上市后也是经过了两轮内部测试,第一轮是和沃尔沃、奔驰一起重走丝绸之路,J7圆满跑完全程,和沃尔沃、奔驰的差距有一点,但已经不大了,主要体现在可靠上还相差一点距离。之后,解放把这款车交给忠诚用户尝试使用了一年多时间,确认不存在批量问题后才在2018年的10月把这款车推向了市场,看来,一款高端车的上市和一些普通车1年就上市的节奏真的差太多了。
一款又一款高端车推向市场,44万元的起步价,这不是意味着我国的高端车需求已来?你需要一辆40万元以上的高端重卡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⑵ 上半年或销84万辆!解放重汽陕汽福田等如何预测2021中重卡市场
第一商用车网?张绪强
2020年,我国重卡市场的表现可谓“前无古人”,前11月销量已经创纪录的达到150万辆,在还剩一个月时间的情况下,总销量就已经超出去年全年销量(117万辆)30多万辆。如此火爆的表现,也引发了一些人的担忧,2020年会不会在透支2021年呢?
2021年的重卡市场走势究竟会怎么发展呢?
随着年会季的到来,不少主流重卡企业已经纷纷给出了对2021年市场的看法,部分企业还规划了明年的全年销量目标。在他们看来,2021年重卡市场究竟会怎么发展呢?
一汽解放:2021年中重卡容量140万辆?要做好“三个务必”
2020年,一汽解放所取得的成绩无比辉煌,截止11月份,解放创下了“十个第一十项纪录”的辉煌业绩,年度目标早已超额完成。不出意外,2020年全年解放销量将实现中重卡连续四年行业第一,重卡连续五年行业第一,牵引车连续十五年行业第一。
2021年7月1日起重型车切换国六a排放标准,还会产生另外一个影响:柴油车升级国六排放要加价不少,因此天然气重卡的成本优势就显得更具性价比了,2021年乃至更长远来看,天然气重卡市场都有很大可能会一直延续火爆表现。因此各家企业对天然气重卡市场都很重视,对这一市场的争夺,也是2021年重卡市场的关键点之一。
2021年,重卡总销量将出现下滑是各家企业的共识,面对这样的行情,重卡市场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再加上年中还有国六a排放实施……2021年还未到来,但重卡市场中“腥风血雨”的味道已经飘来。谁能抓住市场机遇,从这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⑶ 中国重卡市场2020下半年市场走势会怎样
按目前国家积极鼓励加快经济建设的趋势,下半年重卡与工程机械的销售走势还是乐观的。
⑷ 晋城18年重卡市场保有量是多少
官方数据是管理部门登记在册的各种使用车辆的数量。
一般理解为市场实际在用的用车数量
保有量指得就是一个地区拥有车辆的数量,一般是指在当地登记的车辆。
市场保有量就是在一定销售买卖领域内的实际的用车数量.
⑸ 今后的重卡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据专家分析,以人为本开发研制汽车产品的理念,在重型卡车开发和生产上,越来越被企业重视。全球重型卡车将向着安全、舒适、环保、人性化的“四化”方向发展。具体说来,重卡发展新趋势是:
重、轻型两极化与中、轻型货车相比,重卡以其运输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等优势成为公路运输的主力军。长途运输市场因重型车装载量大、运输效率高、经济性好等特点,使中型载货车所占市场份额逐年下降。轻型载货车由于小巧、运输灵活等特点,在大量的短途零散货物运输中有明显优势,替代了部分中型载货车的作用,从而挤占了部分中型载货车市场。
但中型载货车无论从产品技术和市场来说,都有着牢固而坚实的基础,其生命周期必将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延续。
动力多元化当前,重卡动力几乎是清一色的柴油发动机,未来此类车型将越来越多地以燃料电池和氢作动力源。
载重汽车需装用大功率的发动机,这在汽车加速及满负荷爬坡时十分必要。但是,当汽车在平路上等速运行时,并无必要采用此种耗油很大的大排量发动机。因此,设计人员研究开发了一种“可变排量”的发动机,此种电控式的可变排量发动机,近年已在美国通用公司的载重汽车上采用。
另外,混合动力驱动的车辆不论在小轿车或大型车辆领域中,均将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良好的市场前景。
大吨位加大功率大吨位的重型车具有成本低、高速、安全等优势,开征燃油税后,这一优势将更为明显。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也为重卡的广泛使用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尤其是集装箱运输在公路运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的今天。由于柴油车不论在经济性还是在环保上都具有广阔的前景,重型车朝着柴油机化方向发展的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有关专家预测,在未来的50年内,国际最先进卡车最大功率将会达到735千瓦,相当于1000马力,汽车总质量将达到100吨。
排放更加环保按照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要求,载货车排放控制达到相当欧洲Ⅱ号标准,争取与国际排放控制水平接轨。满足日趋严格的环保法规要求,将推动汽车企业采用电喷、双燃料发动机等新技术以降低排放污染。欧Ⅲ标准的实施,是中国汽车工业对人类和环境的承诺。目前,我国汽车厂家都在极力追求这一目标。
安全性变主动主动安全性也称为“一次安全性”,是指汽车回避事故发生的性能。国外重卡的主流车型在避免事故方面,应用一些技术和配置来提高卡车的主动安全性,比如汽车制动防抱死装置(ABS系统)、主动式汽车防撞系、驱动自动控制系统(ASR系统也称TCS)、第二刹车灯、电子监控刹车等技术。
操控更加方便在21世纪,通过方向盘机构和一套由雷达、摄像机、红外线装置等组成的系统可实现对汽车的电子控制操纵,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借助卫星和先进的摄像及计算机系统,可实现汽车的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其行驶方向精度误差不超过5厘米。驾驶员的工作环境也将得到很大改善,驾驶疲劳程度会大大减小,行车安全性也将随之提高。人性化设计的重卡驾驶室装饰完全可与轿车媲美,宽敞的驾驶室、舒适的卧铺、环绕式的仪表台、自动变速器、高配置的音响、电视、卫星通信跟踪服务系统等等,司机可望从紧张的操作中解放出来。
技术智能化目前信息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即主要用于车辆安全系统、网络、通讯、导航系统、智能交通系统和移动多媒体系统。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移动通讯网络以及国际网络传输控制协议(TCP/P)等技术原理,在汽车上轻松实现诸如数据传递、话音通讯、目标跟踪、自动报警以及各种公众信息、实用信息服务的功能,并且可通过与110等系统和各类数据库相结合,实现更广泛的应用。
专用车重型化随着国家把发展集装箱车、厢式货车、特种专用车、8吨以上的重型柴油货车和加快普通敞篷货车的厢式化列入《道路运输业发展规划纲要》,并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以后,货运市场对重型车和专用车需求的增长已成必然趋势。据资料显示,今后5年内,我国运营货车总量将达到600万辆,其中重型专用车占15%以上,重型载货车占10%以上;10年内运营货车的总量将达到750万辆,其中重型专用车占30%以上,厢式货车占普通载货汽车的20%以上,重型车占20%以上。瞄准重型专用车市场蓬勃发展的趋势,重视发展重型专用车,是一个方向性的发展目标。
专用车产品向重型化、专用功能强、技术含量高的方向发展,未来专用车的主流市场将主要集中在城市建设服务和高等级公路运输管理这两大板块
⑹ 重卡主要消费群体有哪些
分析重卡市场的因素有很多。重卡作为一种生产资料,说白了就是赚钱的工具。
重卡的主要用途就是运输。例如矿山啊、建设施工啊、还有物流行业。
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的例如自卸等等。不过也是与建设施工等工程有关系
⑺ 重卡的车企现状
中国加入WTO的十年以来来,是汽车合资合作发展最迅猛的十年,也是对“市场换技术”争辩最激烈的十年。2000年,中国先后成立了10个整车合资企业,到2009年,新签约成立的汽车合资企业超过了200家以上,其中整车企业近50家,零部件企业150多家,与此相对应的是国内车市的迅猛高速增长。
中国汽车业通过对外合资合作,引进跨国公司的资金、技术、产品和管理,也真正开启了汽车市场化的洪流,但从目前情况看,几乎所有中国大型合资汽车集团都成为跨国公司的海外殖民地的组装厂,重蹈巴西沦陷模式的中国式市场并没有换来技术,也不可能换来技术,而没有保护的市场情况下,跨国公司在华无论是乘用车还是商用车都占据了大半个天下。
如今,中国汽车工业只要是有一点儿技术含金量的,无一不是引进的舶来技术。中国汽车市场走的“市场换技术”路线,初衷相当好,希望通过合资,向外方让出市场,自己吸收和消化换来的技术,最后开发拥有自主产权的车型。然而,不可否认30多年过去了,宝贵的市场资源让出去了,但技术却仍掌握在外方手里。
中国有一名古言“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利来”。欧、美、日、韩国际汽车巨商千里迢迢地跑到中国来,一不是学雷锋、二不是做白求恩和柯隶华;而是来华赚取白花花银子的。外资重卡巨头为何这么急着筹划在中国的投资?内资重型卡车行业如饥似渴的“引狼入室”,说明中国市场已成为这些国际巨头的新的重要战略市场,而且是一个可以助其进一步实现市场和业务多元化、分担风险、平衡盈亏、兜售低于本国排放标准的技术,并培养这一技术的主要跟随者的市场。同时,因为中国市场相对广阔的发展前景,国际重卡巨擎要在中国市场赢取期望已有的利润,非赚得钵溢盆满。
在商用车领域,跨国企业与中国企业联手争夺中国市场的新格局正在形成。随着依维柯、沃尔沃、奔驰、雷诺、日野、MAN、卡特彼勒公司(Caterpillar)与纳威司达公司(Navistar)等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从单纯引进新车型,到引进资金和技术发展自主品牌,在这新一轮合资浪潮中,中方车企不仅在获得外方的先进技术,改善了产品结构,拓展了市场需求,提高了管理水平的同时,而且打造更环保、更安全、更可靠的新技术车型。同时,合资合作也打开了中国汽车业融入世界产业体系的大门,舍此则无发展,但是其负出的代价也是极其沉重的。
虽然中国本土的重卡及其动力总成企业将在激烈的竞争中,利润有被越来越摊薄的风险,但中国重卡市场近年的高速增长以及蕴藏的巨大市场潜力强烈吸引外资企业争先恐后、前仆后继进入。随着依维柯、沃尔沃、奔驰、雷诺、日产、MAN、卡特彼勒等卡车巨擎大鳄纷纷与中国企业展开深入合作,实际上是不同技术系别的外资巨头在技术路线的竞争。预期在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技术转让附带股权投资”将成为我国商用车企业和外方合作的主要模式。虽然这样可以再短期内实现公司的迅速强大,但毋庸置疑这将势必弱化国内重卡市场的自主研发,使中国重卡车企沦落为现代版“八国联军”跨国巨头的“殖民地”,其堕落过程不仅深刻影响着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进程与商用车市场的结构,更影响着国际商用车的全球布局。
⑻ 2018年的联合重卡,跑了30万公里了,能卖多少钱
朋友你好,最好提供车子的具体配置状况才可以准确估价多少钱版哦,建议你可以先在二手权车网站(瓜子二手车,58同城,人人,赶集,天天二手车网)了解下同等配置联合重卡的行情,心里有个谱先再去二手车市场实地考察下,综合考量后得出定价,愿你卖个好价钱,希望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⑼ 重卡市场前两月销量下滑超10% 仅有解放、福田和TA实现增长
【第一商用车网 原创】
“大疫”笼罩下的中国汽车市场,2月份的下滑早已是避无可避。唯一的悬念是降幅能有多大?或者是哪个细分市场降得更少?
第一商用车网最新了解到,2020年2月,我国卡车市场(含底盘、牵引车)共计销售7.85万辆,环比下降73%,同比下降68%。7.85万辆,2月份整个卡车市场的销量比1月份重卡一个细分市场的销量还少了近4万辆。这其中,重型卡车市场(含底盘、牵引车)销售3.76万辆,同比下降52%,较去年同期销量遭遇“腰斩”。
纵观近几年1-2月重卡销量及增幅走势图可见,无论是从2月份单月销量还是累计销量来看,重卡市场的谷底均出现在2016年,2016年前两月累计销量甚至不及2017年-2019年这三年间2月份的单月销量。上图还可以看出,从2016年起,重卡市场开始有所复苏,在2017年出现了爆发式增长,2017年2月份的月度增幅和前两月的累计增幅双双破100%,增势之猛可见一斑。2018年2月份的销量较2017年有所下降,但从累计销量上看是增长的;2019年2月份销量较上年实现增长,但前两月累计销量出现下滑;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月份的重卡市场遭遇52%的大降,但由于有1月份的“亮眼表现”兜底,今年1-2月重卡市场的累计销量并不算特别难看。未来,随着各行业的有序复工复产,2月份的“意外”下跌带来的缺口,将很有希望被追回来。
2020年2月重卡市场销量排行榜(单位:辆)
上表可见,2月份重卡市场遭遇52%的下滑,3.76万辆的销量较去年2月销量少了一半,甚至不及今年1月份销量的1/3。2月份,销量破万辆的企业仅有解放一家。销量前十企业2月份合计份额达到99.33%,而排名前五的企业合计份额达到83.51%,其中排名首位的一汽解放一家企业就独占31.02%,份额近1/3。2月份,有4家企业市场份额超过10%,值得一提的是,东风公司以近4000辆的销量夺得月销量排行榜第三名,这主要是因为身处广西柳州的东风柳汽复工的缘故。
对于东风及其他重卡企业而言,接下来更大的挑战是产量
从同比增幅来看,2月份销量前十企业全数遭遇下滑,徐工重卡3%的降幅是销量前十企业中唯一的个位数降幅。
从累计销量看,2020年1-2月我国重卡市场累计销售15.42万辆,同比下降13%,较上年同期减少了2万余辆。具体到销量前十企业来看,3增7降,仅有解放、福田和徐工三家企业实现了同比增长。从累计份额看,销量前十(同时也是累计销量前十)企业合计份额达到98.91%,解放一家的份额就达到41.63%,重汽和东风也分食了14.26%和13.78%的份额。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