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营销策划 > 汽车gps定位产品市场分析

汽车gps定位产品市场分析

发布时间:2021-02-25 19:50:53

❶ GPS定位系统市场调查

这个产品复说实话没有什么大品牌,制因为最好的产品和服务只要是厂家直接的都可以,移动联通也有,不过都是代工产品,主要代销他们的通信卡。稍微大点的品牌有 深圳华强,突鸽,济南瑞泉等,分别产品最好不要那种外壳是行业模具的那种,我是济南瑞泉的,可以在网上搜搜,在山东地区影响力很大,大部分城市有分公司或办事处,没有经销商。还有最好不要买他们的设备,租赁不要押金是最好的方式,因为这样销售的都对自己的产品有信心,租赁费用一个月结一次,不好用或服务不好就换,呵呵

❷ GPS定位追踪器的市场状况

据调查截止到抄2013年全国市袭场车辆高达4亿到6亿台,同时私家车被盗案件每天高达上千起,针对现阶段汽车防盗产品的缺点,研发出的汽车免安装安防产品,安全性高:可放在车厢内任意隐蔽位置,主要包括车载GPS监控终端、通信网络及调度监控中心三个部分。
除了利用GPS定位外,还可以利用手机定位技术对车辆调度的路歌管车宝,它比GPS定位的精准度稍差一点,但应用在物流配送领域已经足够了。这种技术不需要在汽车和手机上安装其他设备,成本小,深受物流行业的喜爱。

❸ GPS定位在中国内地市场前景如何

现在的GPS定位产品有升级产品了,不仅能远程管理汽车,只要有GSM信号的地方专就能对车辆进行防盗等属全面的管理,最重要的是突破了GPS定位行业中一直依赖服务平台转换地址信息的瓶颈,用户使用GPS定位服务不必要支付服务费、定位费等等高额的费用了。

而现在盗车的情况也越来越多,所以,产品更贴近用户,需求增加是必然的,

❹ GPS现状及前景如何

我国GPS的市场应用状况和市场需求分析
自从GPS问世以来,就以其高精度,全天候,全球覆盖,方便灵活和优质价廉吸引了全世界许多用户。目前,国内GPS应用发展势头迅猛,短短几年间,GPS在我国的应用已从少数科研单位和军用部门迅速扩展到各个民用领域,GPS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特别是“十五”期间将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建立客运快速化和货运物流化的智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智能交通(ITS)已经写入我国“十五”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规划,能有效地规范交通行为,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现代化,提高基础设施利用率,从而使人类拥有一个高效、悠闲的生存空间。因此,卫星定位系统的应用市场在我国已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需求。

国内市场状况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培育,我国GPS车辆跟踪系统市场现在已到了可以进入规模发展时期,尤其是从去年开始,北京市申奥及物流配送推动的GPS车辆跟踪市场的发展,同时及加大公司切入这一行业,若干较为成熟的产品推向市场,数千台车的项目和几万辆车的计划也在出台。一旦各城市的公交车和出租车项目有所启动,特别是长途运输车辆的应用的实施,将有可能出爆发性增长的势头。以长途运输为例,我国有430万辆的货运车和170万辆的客运车,这是GPS在物流运输管理上能发挥重大作用的领域,其应用市场需求迫切,潜力巨大。从实际情况来看,近年来我国运输市场持续升温,各种物流系统均显示出对GPS车辆监控管理系统的明显需求。估计2001年车辆跟踪系统装车总量会接近和超过10万台。在“十五”末期每年新增加量至少能达到30-50万辆。

但是,值得指出的是,从GPS整个应用而言,我国所有的GPS芯片和OEM接收板几乎都是靠进口,也没有开发出高水平的整机和系统。在GPS车辆跟踪方面,所使用的GPS核心定位产品主要来源为美国、日本、韩国和台湾等地,目前国内商家鲜有人开发核心定位产品,基本都是在这些核心产品上进行二次开发,生产车载终端、自导航和手持定位仪等产品。而国外GPS生产商能长期立足于我国GPS市场,显然与其产品技术分不开的。就拿美国GARMIN公司来说,在中国GPS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其GPS手持机系列,无论是机器性能、内部功能、用户接口、接收灵敏度,还是机器封装、尺寸、视感及手感等各个方面,无一不是精心设计。

另一大GPS国外生产商JAVAD也不甘落后,其OEM产品是目前技术性能最好的GPS/GLONASS双星双频的高文件OEM产品,1PPS的精度可达25NS,具有带内干扰抑制功能。来自日本的ICOM公司也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就凭借其优良的品质、卓越的性能、完善的售后服务打入了中国市场,占领了无线电通讯市场的较大份额。加拿大的CSI公司、美国PCC公司同样也不会将这一块庞大的市场让给以上国际GPS巨头。CSI公司已成为信标接收产品的主导供货商,而美国PCC公司在GPS差分上有其独特优势,现已成为全球80%以上的GPS厂家的指定专用无线数传电台。

虽然目前GPS关键性零组件如GPS芯片组的供应仍掌握在几家国外厂商手中,国内厂家的机会不大,但由GPS衍生出来的相关产品与服务提供仍然能够带来十分可观的收益,是一个非常值得投入资金和人力的新领域。例如,生产移动电话的厂商可将GPS功能纳入未来产品设计之中,而开发其它电子产品的厂商也可考虑将GPS与现有产品相结合,使得产品更符合功能多元化的趋势。GPS提供的地理方位是以经度与纬度表示的,必须有电子地图的配合才能发挥功效,这对于我国电子地图的开发商而言也意味着无限商机。目前GPS系统的成本已大大降低,GPS系统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巨大的市场空间
目前,我国有大量的出租车、430万辆的货运车、170万辆的客运车和各类船只90多万,铁路和航空方面也拥有相当数量的运输载体。国内物流业是朝阳行业,物流业的发展必然带来各类运输载体的迅速增加。

随着人们对运输载体的监控、跟踪以及智能化管理的要求提高,GPS市场需求将越来越大。如果GPS跟踪系统从特种车辆应用扩展到私家车辆和公众车辆应用,特别是长途运输车辆应用,则市场将迅速扩大,估计每年将会有超过10万以上的装车量,产值约为4亿元。

我国轿车普及率极低,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国内轿车市场容量将在相当长时间内呈较快的速度增长。中国加入WTO后,由于汽车进口关税下降,轿车售价随之降低,市场需求更加旺盛。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1年汽车销售236.37万辆,同比增长13.29%。其中,轿车销售72.1463万辆,同比增长18.25%。由此可见,轿车的销售量增长率明显高于汽车平均增长率。轿车的市场需求日趋旺盛,据悉,2002年前6个月,轿车销量同比增长率达到约28%。

具有导航、定位、防盗等十分实用功能的GPS在日益增长的轿车市场中具有极大的市场需求。如果新增车辆中有10%的装车量,则每年需求量将超过7万台。未来当GPS性价比进一步提高时,其市场需求将呈倍增趋势。

目前,国内GPS导航应用处于导入期,根据西方国家经验,从长远看,市场容量极大。GPS导航应用较为普遍的是北美、欧洲、日本等地,汽车导航销售额雄居各类GPS市场之首。根据统计,2000年汽车导航系统销售额占GPS销售收入的35.4%。而我国之GPS导航的发展则远远落后于GPS控制、定位、跟踪方面的应用,尚处于导入期。如果与GPS紧密相关的电子地图逐步完善,并且不断丰富动态内容,提高GPS导航的实用性,则未来导航系统的市场前景相当看好,其市场容量将随着汽车市场的发展而大幅度增加。

不成熟的消费市场
但是,GPS车载系统市场并没有像开发商们所预期的那样出现热销局面,离叫座尚有一段距离。

消费者对GPS缺乏了解。一位从事开发GPS软件的工程师说,现在之所以在GPS市场企业一直唱独角戏,是因为开发成本高,使GPS车载系统的价格居高不下,上万元钱的东西,要物有所值才会卖得好。这位工程师还表示,既缺乏对消费者有效指导,又缺乏实际应用的更多功能,生产及开发产品的企业一厢情愿,因此,消费者冷眼旁观的现象还将持续。

电子地图有待进一步开放。众所周知,在GPS导航系统中,最重要的就要算产品所提供的电子地图了。据了解,电子城市地图资源一直为国家严格控制,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为普通老百姓所用,应该说是GPS面对的最大难题。当初,安装在丰田威驰上DVD语音及GPS车载系统软件,只有北京、上海、天津、广州4个城市的地图可供消费者应用。国家对电子地图的开放程度,直接影响着GPS车载导航系统消费市场的大小,从现状看,目前国内所开放的电子地图还不足以满足消费者的全部需求。

消费需求不强烈。毋庸置疑,GPS的市场而今已经发展成型,但仍然还有更多的问题需要面对。我们的消费者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车载导航系统,恐怕是众多厂家所要率先解决的问题。价格不菲的GPS导航产品市场需求不足,也将成为该类产品不可能在中国市场迅速普及的重要因素。有数据显示,在GPS导航产品市场发达的美国、日本,人们日常开车出行的半径里程都在数百公里,大多数的道路都是城际之间的,因此对导航设备有需求。而中国大多数车主的日常出行半径里程仅为其1/10,而且大多数是往返在所居住地固定的道路上。

行业缺乏统一的标准。在国外越来越普及的GPS综合管理系统在我国还处于各自为阵、零打碎敲的散乱状态,没有统一的平台支持,行业缺乏统一的标准。如北京出租车采用的GPS系统与其他行业和部门的系统不能互通,难以升级。不同公司的GPS产品及运营系统不能通用、兼容、联网,产品的可靠性、一致性及质量标准方面存在着问题。此外,涉足该领域企业的实力、水平和信誉参差不齐,服务质量上存在不足,收费标准尚待市场统一规范,这些问题妨碍了该产品的推广应用。

❺ GPS车载定位市场的需求是什么,如何才能做好这个市场

需求的是机子的稳定性,只要终端稳定了 一切都好谈!

❻ 今年的GPS市场发展状况如何

《2015-2020年中国导航设备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前瞻》分析:目前我国导版航设备市场已经权形成一定规模,有数百家终端企业参与竞争,但行业规模小、无序竞争、盗版与山寨泛滥等文体也将成为阻碍行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

据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统计,目前我国从事卫星导航定位的企业(包含消费类)约有1000多家,主要以开发应用企业为主,且大多数为人数在50人以下的小企业,年营业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仅占总数的15%。而国内专业从事高精度GNSS业务的企业不到10家,其中产值过亿元的企业只有中海达和南方测绘两家。

目前,中国消费类应用市场的终端厂商高峰时多达500家,但山寨机市场也同样呈现出“井喷”态势。山寨市场的繁荣对产品实现大众化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但这也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不利于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以PND市场为例,山寨机占全年PND市场销售量的32.2%,其主要销售渠道为IT终端店面和网络购物。因此,行业整合与洗牌将成为市场下一阶段发展的主旋律。

❼ 汽车GPS的营销策略

一、静态定位与动态定位
(一)定义
1.静态定位
2.动态定位
(二)动态定位和静态定位
1.静态定位:由于接受机的位置固定不动,就可以进行大量的重复观测,所以静态定位可靠性强,定位精度高,在大地测量、工程测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精密定位中的基本模式。
2.动态定位:其特点是测定一个动点的实时 位置,多余观测量少、定位精度低。目前,导航型的GPS接受机可以说是一种广义的动态定位,它除了要求测定动点的实时位置外,一般还要求测定运动载体的状态参数,如速度、时间和方位等。
二、单点定位和相对定位
1.定义
GPS单点定位也叫绝对定位,就是采用一台接受机进行定位的模式,它所确定的是接受机天线在WGS-84世界大地坐标系统中的绝对位置,所以单点定位的结果也属于该坐标系统。
2.单点定位的优缺点:
优点是只需一台接受机即可独立定位,外业观测的组织及实施较为方便,数据处理也较为简单。
缺点是定位精度较低,受卫星轨道误差,钟同步误差及信号传播误差等因素的影响,精度只能达到米级。所以该定位模式不能满足大地测量精密定位的要求。但它在地质矿产勘察等低精度的测量领域,仍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3.相对定位定义:
4.单点定位、相对定位与动、静态的关系
在单点定位和相对定位中,又都可能包括静态定位和动态定位两种方式。其中静态相对定位一般均采用载波相位观测值为基本观测量。这种定位方法是当前GPS测量定位中精度最高的一种方法,在大地测量、精密工程测量、地球动力学研究和精密导航等精度要求较高的测量工作中被普遍采用。
三、主动式测距和被动式测距
1.主动式测距
用电磁波测距仪发射测距信号,通过另一端的反射器回来,再由测距仪接受。如图4-2所示:
根据测距信号的往、返传播时间求解出往、返距离2ρ 。由于电磁波测距仪需在测站点上主动发出测距信号,故称这种测距方式为主动式测距。主动式测距只需要求一起钟自身能在信号往、返时间段中保持稳定,就不会影响测距精度。其缺点是用户必须发射信号,因而难以隐蔽自己,这对军事用户十分不利。此外,要求用户同时具有发射设备和接收设备,装置较为复杂。
2.被动式测距
发射站在规定的时刻内准确地发出信号,用户则根据自己的时钟记录信号到达的时间,根据时差Δt 求得单程距离ρ。如图4-2所示:
由于用户只需被动地接收信号,故称为被动式测距。其优点是用户无需发射信号,因而便于隐蔽自己,用户装置也较简单,只配备接收设备即可。为了众多用户同时工作,要求接收机钟和各卫星钟都要和GPS时间系统保持同步,所以对钟的稳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或者要求采取特殊措施解决钟差对测距带来的影响。
四、用GPS信号进行定位的基本方法
前面所述的静态定位或动态定位,所依据的观测量都是所测的卫星至接收机天线的伪距。但是,伪距的基本观测量又区分为码相位观测(简称测码伪距)和载波相位观测(简称测相伪距)。这样,根据GPS信号的不同观测量,可以区分为四种定位方法。
1.卫星射电干涉测量
GPS卫星的信号强度比类星体的信号强度大10万倍,利用GPS卫星射电信号具有白噪声的特性,由两个测站同时观测一颗GPS卫星,通过测量
这颗卫星的射电信号到达两个测站的时间差,可以求得站间距离。由于在进行干涉测量时,只把GPS卫星信号当作噪声信号来使用,因而无需了解信号的结构,所以这种方法对于无法获得P码的用户是很有引引力的。其模型与在接收机间求一次差的载波相位测量定位模型十分相似。
2.多普勒定位法
多普勒效应是1942年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首先发现的。它的具体内容是:
当波源与观测者做相对运动时,观测者接收到的信号频率与波源发射的信号频率不相同。这种由于波源相对与观测者运动而引起的信号频率的移动称为多普勒频移,其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
根据多普勒效应原理,利用GPS卫星较高的发射频率,由积分多普勒记数得出伪距差。当采用积分多普勒记数法进行测量时,所需观测时间一般较常(数小时),同时,在观测过程中接收机的震荡器要求保持高度稳定。
1.伪距定位法
伪距定位法是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进行导航定位的最基本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在某一瞬间利用GPS接收机同时测定至少四颗卫星的伪距,根据已知的卫星位置和伪距观测值,采用距离交会法求出接收机的三维坐标和时钟改正数。伪距定位法定一次位的精度并不高,但定位速度快,经几小时的定位也可达米级的若再增加观测时间,精度还可以提高。
2.载波相位测量
载波信号的波长很短,L1载波信号长为19cm ,L2载波信号波长为24.4cm。若把载波作为量测信号,对载波进行相位测量可以达到很高的精度。通过测量载波的相位而求得接收机到GPS卫星的距离,是目前大地测量和工程测量中的主要测量方法。
第二节 伪距法定位
一、测定伪距的方法
伪距法定位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进行导航定位的最基本方法。它的优点是速度快、无多值性问题,利用增加观测时间可以提高定位精度;缺点是测量定位精度低,但足以满足部分用户的需要。
前已述及,GPS定位采用的是被动式单程测距。它的信号发射书机由卫星钟确定,收到时刻是由接收机钟确定,这就在测定的卫星至接收机的距离中,不可避免地包含着两台钟不同步的误差和电离层、对流层延迟误差影响,它并不是卫星与接受机之间的实际距离,所以称之为伪距。
在无线电通讯技术中,一般将频率较低的信号调制到频率较高的载波上,GPS 卫星的测距码和数据码采用了调相技术。图 4-3描绘了调制后载波相位的变化。
当卫星发射机依据自己的时钟发出的含有测距码的调制信号,经过了时间的传播后到达地面的接收机,如图4-4,此时接收机收到的测距码为 U(t-∆t)。而接收机的伪随机噪声码发生器,又产生了一个与卫星发播的测距码结构完全相同的复制码U′(t-∆t) 。

并且通过接收机的时间延迟器进行移相,对测距码和复制码作相关处理,当信号之间的自相关系数达到最大,即近于1时,说明在积分间隔T内复制码 。已经和测距码“对齐”。
否则继续调整时间延迟,直至R(t)=max,于是就由时延器测定出两信号间的时间延迟。测定自相关系数的工作由接收机锁相环路的相关器和积分器来完成。在理想的情况下,时延就等于卫星信号的传播时间,此时将乘以光速值c,就可以求得卫星至接收机的距离。
二、伪距法定位的原理
为了解决定位问题,首先需将观测时得到的伪距 改正为卫星至接收机之间的实际距离 。
如果已知卫星的钟差 和接收机的钟差 ,又可精确求得电离层折射改正和对流层折射改正,那么测定了伪距 ,就可求得实际距离 。实际距离 与卫星坐标(x、y、z)和接收机坐标(X、Y、Z)之间又有下列关系:
(4-6)
式中的卫星坐标可以根据收到的卫星电文求得,所以上式中只包含有三个坐标未知数。这就是说,如果对三颗卫星同时进行伪距测量,就可以求出接收机的位置。
然而在实用中,我们将接收机的钟差 也视作未知数。因为要想知道精确的钟差,必须使用稳定度极高的原子钟,这在数目有限的卫星上能够办到;可是广大接收机生产厂家却难以办到,他们为了降低接收机成本,减小其体积和重量,扩大用户数量,普遍使用了石英钟。为此就要求
任何一个观测瞬间至少要测定四颗卫星的距离,以便同时解出四个未知数:X,Y,Z, 。这样,根据式(4-5)和(4-6),伪距定位法的数学模型应该写为
(4-7)

式中各符号的脚注i 表示观测的四颗(或其以上)卫星的序号;第i颗卫星发射信号瞬间的钟差 可以根据卫星电文所给出的系数计算出来。
当方程式(4-7)的个数大于4时,可用最小二乘法求解未知数的最或是值。
三、伪距法定位的计算
讨论只观测4颗卫星情况下的伪距定位计算。
上述是仅观察4颗卫星情况下的求解。这时没有多余观测量,解算是唯一的。在同步观测的卫星数多于4个,例如n个时,则需通过最小二乘平差求解。
四、伪距定位法的应用
伪距定位法是单点定位的基本方法,它的定位速度很快,又无多值性问题,数据处理也比较简捷。由于它的测量信号是卫星发播的测距码,故测量精度就和测距码与复制码的相关(对齐)精度有关,也与测距码元宽度有关。
根据经验,接收机的复制码与测距码的对齐精度约为码元宽度(或码的波长)的1%。对于C/A码,其码元宽度约为293m,伪距测量精度则为2.9m;对于P码,其码元宽度约为29.3m,伪距测量精度则为0.29m,比C/A码的测量精度约高10倍。
但是,由于P码受美国军方控制,一般用户无法得到,只能利用C/A码进行伪距定位,加之美国对利用GPS有限制政策,在采用SA技术时,利用C/A码进行伪距定位的精度降低至约100m,远远不能满足高精度单点定位的要求。
若要提高测站点间的相对位置精度,则可用若干台接收机同时对相同的卫星进行伪距测量,此时卫星星历误差、卫星钟的误差、电离层和对流层折射误差对同步观测站的影响基本相同,在求坐标差时可以自行消除。
伪距法进行相对定位可以采用两种办法:
1.间接相对定位,各同步测站分别进行单点定位,求得各测站坐标,然后相减求得坐标差;
2.直接相对定位,当两个测站进行同步观测时,产生两个数学式,相减后建立起伪距定位法用于相对定位的数学模型,然后解算出坐标差。
第三节 载波相位测量
一、载波相位测量原理
GPS接收机所接收到的卫星信号中,已用相位调制技术在载波上调制了测距码和卫星导航电文,所以载波已不再连续(图4-3)。为此要在载波相位测量之前先进行解调,设法将调制在载波上的测距码和卫星电文去掉,恢复载波的相位。卫星信号的解调可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码相关法,第二种是平方法。
如果接收机在某一时刻跟踪卫星信号,并对恢复后的载波进行相位测量。与此同时,接收机的本机振荡器又能产生一个频率和初相均与卫星载波信号相同的基准信号,其相位就等于卫星载波信号的相位。
二、载波相位测量观测方程
设在标准时刻为 、卫星钟读数为 的瞬间,卫星发射的载波相位 ,该信号在标准时刻 到达接收机。根据波动方程,信号到达接收机的相位应保持不变,即在 时刻,接收机收到的载波信号的相位为 。对应与标准时刻 的接收机钟读数为 ,这时接收机产生的基准信号的相位为 。可以得到线性化的载波相位测量基本观测方程:

(4-25)
上式等号左端各项为未知数项,其中(x,y,z)是 时刻的卫星坐标;上式等号右端各项可根据卫星电文或多普勒观测资料算得,而 为载波相位的实际观测值,其总和即为误差方程式的常数项。
方程(4-25)可用以进行单点定位,但更多地用以进行相对定位。由于作为已知量的卫星位置,其误差远比相位观测值误差大,加之大气延迟改正的精度也难以与相位观测的精度匹配,所以在相对定位中常采用差分法解决这些问题。三、载波相位测量差分法
在载波相位测量基本方程中,包含着两类不同的未知数:一类是必要参数,如测站的坐标;另一类是多余参数,如卫星钟和接收机的钟差、电离层和对流层延迟等。并且多余参数在观测期间随时间变化,给平差计算带来麻烦。
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找出多余参数与时空关系的数学模型,给载波相位测量方程一个约束条件,使多余参数大幅度减少;另一种更有效、精度更高的办法是,按一定规律对载波相位测量值进行线性组合,通过求差达到消除多余参数的目的。
第四节 GPS 动态定位原理
要使舰船、飞机和航天器等成功地完成预定的任务。除了起始点和目标位置之外,就是必须知道航行体所处的实时位置,只有知道现势位置才能考虑怎样到达下一目的地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车辆、舰船、飞机和航天器等运动载体上安设GPS接收机,全天侯和全球性地测量运动载体的七维状态参数(三维坐标、三维速度、时间)和三维姿态参数,
实时地测得载体上GPS接收机天线的所在位置。和GPS静态定位相比较,GPS动态定位有用户多样、速度多变、定位定时、数据和精度多变等特点。
一、动态定位的特点
1.用户的广泛性;
2.定位的实时性;
3.速度的多异性。
由上所述,动态定位显著区别于静态定位。在用户天线以没秒几米到几公里的速度相对于地球运动的情况下,需要用GPS信号测定它们的七维状态参数:三维坐标、三维速度、时间。
二、单点动态定位:单点动态定位又叫绝对动态定位。
单点动态定位又叫绝对动态定位。在单点动态定位的情况下,由于观测站是运动的,为了获得瞬时定位结果,必须至少同步观测4颗卫星,以便获取4个同步伪距观测值,解得4个未知参数。
研究表明,单点动态定位所确定的三维位置精度为+120m左右,速度测量误差为±30cm/s ,时间测量精度为±300~400ns。
三、伪距差分动态定位
使用两台接收机分别置于两个测站上,其中一个测站是已知的基准点;另一台安设于运动载体上。所谓差分动态定位(DGPS),就是使用两台接收机分别置于两个测站上同时测量来自相同GPS卫星的导航定位信号,用以联合测出动态用户的精确位置。
其中一个测站是已知的基准点,该点的GPS接收机称为基准接收机;另一台安设于运动载体上,称为动态接收机。两台接收机同时测量来自相同GPS卫星的导航定位信号。基准接收机所测得的三维位置与该点已知值进行比较,可以获得GPS定位数据的改正值,据此来改正动态接收机所测定的实时位置。此时多项误差得到抵消,可以得到更为精确的动态用户位置。这种方法称为伪距差分动态定位。其原理框图如图4-7所示。

差分动态定位的结果,消除了星钟误差、星历误差、电离层与对流层时延误差,从而显著地提高了动态定位的精度。
近年来以载波相位为观测量的高精度动态相对定位的研究工作,日益受到关注。在汽车和飞机上的差分动态定位实验表明,载波相位测量能高有效地用于动态定位,并且已取得了厘米级的三维位置精度。
四、GPS测速
实时地测得载体运行速度。
利用GPS信号实时地测得载波的运动速度,称之为GPS测速。只要在这些运动载体上安置GPS接收机,就可以在进行动态定位的同时,利用GPS信号进行速度测量,是基于站星距离的测量。
另外,还可用GPS差分法测速,从而消除星历误差对测速精度的损失,可显著削弱电离层或对流层效应对测速精度的影响。
五、GPS定时
可以获得较高的定时精度。
当同时观测4颗GPS卫星时,一站单机法可以在不知测站的情况下,
同时测得用户时钟偏差和测站坐标。当时偏差为正值时,表示用户时间超前于GPS时间;为负值时表示用户时间落后于GPS时间。若要求定时更加准确,可采用共视比对定时法,即在两个测站A和B上安设一台GPS信号接收机,在相同的时间内观测同一颗GPS卫星。通过无线数据传输将测站A的用户钟差送到测站B,对两个共视用户的钟差进行比对,从而测定用户时钟的偏差。实验表明,两个测站共同见到同一颗卫星的时间并不要求严格同步,前后相差20min以内对定时准确度无显著区别;由于它有效地消除了卫星钟差和星历误差的影响,达到了±5ns的定时准确度,所以这种方法成为目前用GPS信号传递时间的主要方法。
当同时观测4颗GPS卫星时,一站单机法可以在不知测站的情况下,同时测得用户时钟偏差和测站坐标。当时偏差为正值时,表示用户时间超前于GPS时间;为负值时表示用户时间落后于GPS时间。若要求定时更加准确,可采用共视比对定时法,即在两个测站A和B上安设一台GPS信号接收机,在相同的时间内观测同一颗GPS卫星。通过无线数据传输将测站A的用户钟差送到测站B,对两个共视用户的钟差进行比对,从而测定用户时钟的偏差。实验表明,两个测站共同见到同一颗卫星的时间并不要求严格同步,前后相差20min以内对定时准确度无显著区别;由于它有效地消除了卫星钟差和星历误差的影响,达到了±5ns的定时准确度,所以这种方法成为目前用GPS信号传递时间的主要方法。
六、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GPS定位的两种方式和四种定位的方法:卫星射电干涉测量法、多普勒法、伪距法、载波相位测量法。目前,在测量工程中应用的主要方法是静态定位中的伪距法和载波相位测量法,采用这两种方法可以获得高精度的定位成果
利用GPS进行定位,就是把卫星视为“动态”的控制点,在已知其瞬时坐标的条件下,以GPS卫星和用户接收机天线之间的距离(或距离差)为观测量,进行空间距离后方交会,从而确定用户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所处的位置。
利用GPS进行定位有多种方式,如果就用户接收机天线所处的状态而言,定位方式分为静态定位和动态定位;若按参考点位置的不同,又可分为单点定位和相对定位。
静态定位是指GPS接收机在进行定位时,待定点的位置相对其周围的点位没有发生变化,其天线位置处于固定不动的静止状态。
动态定位是指在定位过程中,接收机位于运动着的载体,天线也处于运动状态的定位。动态定位是用GPS信号实时地测得运动载体的位置。
GPS单点定位,就是采用一台接收机进行定位,它所确定的是接收机天线在WGS-84世界大地坐标系统中的绝对位置,其实质就是空间距离后方交会。
相对定位又称为差分定位,是采用两台以上的接收机(包含两台)同步观测相同的GPS卫星,以确定接收机天线间的相互位置关系的一种方法。
根据GPS信号的不同观测量,可以区分为四种定位方法:1、卫星射电干涉测量;2、多普勒定位法;3、伪距定位法;4、载波相位测量。

❽ 车载GPS定位器 未来还有前景吗

gps定位器行业也是最近这几年开始慢慢起来的,前景很好呢,其实各地线下定位器的商店并不多的,你可以看看叁陆伍物联

❾ GPS的市场发展

中国GPS导航的市场潜力巨大。截至到2005年底,中国拥有车载导航设备的车辆不足10万辆,相对于3000万辆的汽车总数来说,普及率不到1%。而日本的汽车车载导航安装率高达59%,欧美约占25%。2006年便携导航市场应该有近5亿元的规模,而随着市场的高速发展及新品牌的层出不穷,预计2009年中国汽车GPS导航系统终端的销售额将接近100亿元。
2008年,被人们称为中国的“3G元年”。众所周知,在国内通信领域,最火的就是正在试运行的TD-SCDMA——3G标准。作为新一代的通信技术,3G带给人们非常多的期许。3G牌照的全面发放,也成了人们共同关注的焦点。其实在国内的GPS导航领域也在经历着一场蜕变,第三代PND类导航产品的应运而生,已经把人们带进了全新的导航时代。
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将成为十一五”发展的亮点。在“十一五”期间,卫星导航在其它领域如航空、海路、铁路、建筑、电信、电力等方面的应用都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卫星导航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卫星导航的多系统并存,使系统可用性得以提高,应用领域将更广阔;二是多元组合导航技术正在得到推广应用,主要有GPS与移动通信基站定位、陀螺、航位推算技术等的组合应用;三是卫星导航与无线通信等其它高技术相结合,如GPS接收机嵌入到蜂窝电话、便携式PC、PDA和手表等通信、安全和消费类电子产品中,从根本上促进了IT技术的整体发展。

❿ 汽车GPS定位器目前市场好做吗 那家的产品性价比高 推荐下。

深圳市恒基科达安普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主要功能
1、实时监控:
全球定位,24小时提供车辆位置、行驶方向、行驶速度,并可通过google地图显示。
2、轨迹回放:
可任意查询车辆在任何时段的行车情况,在地图上动态显示车辆行车轨迹,并可以回放行车情况。
3、里程及油耗管理:
应用轨迹的计算技术,对车辆任意时段内的行车里程及油耗进行统计分析。
4、报表管理:
系统可自动生成每天行车报表、停车报表、塞车报表、停车未息火报表、统计出每天出车时间、收车时间、行车时间、行车里程。
5、报警功能:
超速报警、越界报警、GPS天线开路短路报警、停车超时报警、断电报警、自定义报警等,当车辆发生以上报警情况时,系统可自动发送短信至车主的手机上进行提醒。
6、紧急求救功能:
紧急求救功能:当车辆遇到紧急情况时,可按报警按钮向监控中心进行救援。

备注:其它的功能可根据客户需求对GPS终端和监控软件平台进行个性化开发。

●应用范围
本产品适用于工厂企业运输车辆、物流运输车辆、按揭车、租赁车及企业商务车辆,通过GPS系统提高外勤车辆的有效管理,掌握车辆实时位置和空闲状况,对车辆进行有效调度,同时,实时掌握车辆行驶速度、里程信息、安全信息,有效帮助企业对车辆外出进行全过程跟踪与监控,切实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了管理盲点。
●产品特色
•简洁小巧,集防盗器、GPS和GSM于一体的智能化产品。
•GSM信号自动检测功能。
•采用工业级通讯模块,保证产品在各种复杂条件下稳定工作。
•可靠的测试,如杂讯、静电、干扰、振动、敲击、跃落、高低温、盐水喷雾测试。
•采用世界级品牌的电子元器件,以实现最大的稳定效果及低电流消耗。
•可与其他配件一起使用,不会对周遭的其它仪器造成影响、干扰等。
•内置紧急备用电池,确保无电时,GPS和GSM通讯正常。
•产品安装不改变原车线路,智能,简单,易用;可以通过桌面系统,网站界面等方式凭用 户名及密码自行定位查车、调度、防盗、监控、管理所有,实为行业之最。

阅读全文

与汽车gps定位产品市场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无锡电子商务大厦 浏览:294
酒庄活动策划方案案例 浏览:349
旅游业的电子商务案例 浏览:20
派对上员工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982
村级动物防疫员技能培训方案 浏览:522
某商店搞促销活动购物不超过 浏览:839
建立培训体系方案 浏览:16
交通文明劝导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525
竹子民宿项目策划方案 浏览:429
旅游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浏览:347
汽配淡季促销活动 浏览:217
学校教师岗位培训方案 浏览:114
面膜营销推广方案 浏览:332
中国促销活动策划交流平台 浏览:114
电动车活动推广方案 浏览:243
台球厅开业促销活动 浏览:311
银行搞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131
看电影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429
查验补证培训计划方案 浏览:633
电子商务平台股东合作协议书 浏览: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