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梅花网的市场数据
为市场研究人员提供大量二手统计图表的资料库,简化,加快和增强市场调研工作版。来源包括权超过500种报刊,国家,部委,行业协会和地方政府下属之统计机构,业界主要的市场研究和调查公司,超过100种主要的行业和地区统计年鉴。
B. 花卉市场的调查报告怎么写啊
花卉市场调查问卷
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需求正向更高层次的发展,花卉逐步成为人们生活的消费品。为了毕业课题的需要,我们通过对温州花卉市场的问卷调查,了解温州花卉市场的行业情况。耽误您几分钟的时间帮助我们完成这次调查。感谢您的支持和配合!
1.您的性别:
A 女 B 男
2.您的年龄:
A 18岁以下;B 18岁-25岁;C 25岁-35岁;D 35岁以上
3.您的月收入?
A 1000元以下;B 1000元-3000元;C 3000元-5000元;D 5000元以上
4.您现在从事的职业?
A学生;B教师;C工人D个体户;E公务员;F公司职员;G离退休人员;H其他
5 您见了喜欢的花卉会购物吗?
A 有时会; B 从来不会;C 经常会
6 您一般会到什么地方买花?
A 花卉市场;B 花店;C 流动摊位;D 植物园
7 您在选购花卉产品时,更看中?
A 合理的价格;B 美好的寓意;C 花卉的作用;D 花卉的外观 E 便于打理
8您是否乐意在家里养几盆花草?
A 很乐意;B 比较乐意;C 一般乐意;D 不太乐意
9 您在过去一年里购买花卉作物的费用大概是?
A 0-100元;B 100元-200元;C 200-500元;D 500-1000元;E 1000元以上
10 您购买鲜花的频率?
A 三日一次;B.一个星期一次;C.一个月一次;D.想买就买,无定时
11 您喜欢哪种类型的花卉?
A 观叶类花卉;B 盆栽类;C 鲜切花;D 草花类
C. 滁州花卉市场调查报告
滁州主要花卉市场:汽车站对面的花鸟市场,周末的扬子市场处请问您要花卉市场的什么方面的报告啊?
D. 如何通过市场调查取得真实确切的市场数据
你所说的是抄这个行业的通病。大公司将市场调查项目的信息搜集这一块分包给各地的调查代理公司。这些调查代理公司往往为了及时、简单和样本高通过率的完成任务,对样本造假。
骑士整个市场调查,只有信息搜集这一块是不负责任的,大型的市调公司对于项目的执行还是很负责任的。所以要想得到真实有效的数据,可以要求你委托的市场调研公司和你们公司派遣人员一同前往调查地所在城市进行数据收集的过程监督。
搜集的信息真实,才能得到有效的市场数据。
望采纳。
E. 想作个干花方面的市场调研
看花容易绣花难,据一些花商说,加工干花,工艺要求其实很高,投资也版不校如果突破工艺关,新疆权气候上的优势可以发挥出来,给许多择业者创造机会,不少人可以当上干花老板。和鲜花比较起来,干花有干花的长处。鲜花要人伺候,而一般的鲜花娇气,难伺候。鲜花大多养之一年却开花只有几天;干花四季常鲜,又不需浇水伺候。华凌干花摊的齐女士说,圣诞节快到了,买干花的人也多了;逢年过节干花卖得都不错,双休日也不错,一天销售额可达两千多元;周一周二差,只能卖数百元。干花商比鲜花商少了不少风险,许多人都可以选择这一行业,前景不错。
干花的源头在河北盛上海市、天津市、浙江盛福建盛广东省等地。干花的材料五花八门,如有小麦、蒿草、芦苇、云柳枝、树叶、刨木片、各种活花。加工工序不大复杂,要烘干,着色。运到目的地以后再往泡沫板上插,装盆、装篮。有的嵌到镜框里,拼成各种艺术图案,很高贵。
F. 鲜花市场调查报告范文
关于花卉市场的调查报告
一、花卉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花卉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过近20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据中国花卉协会统计,1984年全国花卉种植面积有1.4万hm2,1997年增为8.6万hm2 ,2000年达到14.8万hm2;花卉产值由1984年的6亿元,增加到1997年的96亿元,我国的花卉生产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目前,国内花卉生产仍以城市绿化为主,据国家统计局授权农业部发布的 于2000年全国花卉生产的有关资料,绿化专用花木的生产面积占全国花卉生产面积的50%以上,只有10%左右的面积用于切花,切叶和种球的生产。但随着近年居民花卉消费的迅速增长,鲜切花,盆花生产占地面积也在迅速扩大。花卉生产种类仍以传统名花,绿化苗木为主。
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花卉进出口贸易有了较大的变化,花卉出口额逐年增加,但增长缓慢。据农业部发布的我国花卉产业统计报表,1998年出口额为3500万美元,1999年为2865.9万美元,2000年为2800万美元,2001年为8003.38万美元。花卉出口产品结构为:鲜切花以菊花,月季,百合,花烛等为主,主要出口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仅云南省2001年出口额达1540万美元,2002年前10个月就超过2000万美元;切叶主要有杨桐,棂木,富贵竹,出口日本,美国等地;观赏苗木出口以红枫,鸡爪槭,竹类,白玉兰等为主。资料表明,2000年全国鲜切花和切叶出口额占花卉总出口额的13%,观赏苗木占10%,盆栽植物占70%。总体来说,出口花卉产品中优质花卉较少,在国际市场上以价格竞争为主。
在花卉进口贸易方面则表现出:进口种类多,数量大,增长快速,进口时间由季节性变成近2年的周年进口。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花卉商品化生产起步晚,花卉生产技术和新品种选育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加之国际花卉生产格局的基本形成,为满足近几年来城市环境建设的巨大需求,花卉生产所需的大部分优质种苗,种球,种子及园林园艺机械都依赖进口。2001年全国花卉进口额约30亿元。
总的来看,我国花卉种植面积大,但生产效益差,出口花卉种类单调且数量少,出口增长慢,花卉进出口贸易逆差很大,花卉生产缺乏特色。
随着国内外花卉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花卉生产和消费具有巨大潜力,花卉产业发展有着良好的前景。由于我国花卉产业起步晚,目前在花卉生产,销售,流通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如政策法规不健全,科技较滞后,限制了我国花卉产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我国入世后,随着花卉贸易国际全球化和自由化的加速,更加迫切地需要认识当前面临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以促进民族花卉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我国花卉产业面临的瓶颈问题
1.生产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
2001年国内花卉消费量较上年增长21.2%。据有关机构预测,我国花卉消费需求量每年将以20%的速度递增,较世界花卉消费量平均水平高10%。尽管国内花卉生产逐年扩大,2000年为14.8万hm2,有花卉生产企业21975个,但大中型企业仅占11.2%。总体上来说,生产规模普遍较小,专业化水平较低。我国花卉产业每公顷平均产值仅是荷兰的1.7%,以色列的5.9%,哥伦比亚的7.7%。正是目前花卉生产的状况造成国内市场上较缺乏优质花卉产品,从而导致国内市场对需求的优质草花种子,草坪种子,花卉种苗和种球,成品花卉及园林机械和园艺工具主要依赖进口。进口金额逐年上升,在1999年北京地区进口花卉有1000万美元,2001年北京进口盆花达400万盆,近2000万美元。2001年国内进口花肥,花药,园艺工具及园林机械的金额近1000万美元,占国内市场份额的70%以上;进口种子达5000万人民币。特别是入世后,关税下调,进口花卉的优质优价,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这将给民族花卉产业带来巨大的冲击。
2.专业技术人员较缺乏
花卉产业上规模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从当前调查情况看,全国共有2万多个花卉企业,42万户花农,从业人员146万人,但从业人员中只有4.6万名技术员,占从业人员的3%,平均每户有从业人员3~4人。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花卉生产过程中,开展技术创新和科技推广较难,产品质量不高,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当前要实现我国花卉产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迫切地需要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3.产业结构不合理
据世贸组织统计,1998年全球花卉贸易出口额超过74亿美元。产品结构为:鲜切花占60%,小盆花占30%,观叶植物占10%,其中鲜切花是花卉产业发展的主体。世界上许多花卉产业大国,鲜切花生产占产业的60%以上。近10年来,国内鲜切花和盆花生产虽然受到重视,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还不够。据国家统计局授权国家农业部发布的2000年花卉产业种植比例资料表明:草坪,种子,种球,观赏苗木生产占花卉总生产面积的56%,切花切叶仅占7%,盆栽植物占13%;绿化苗木,草皮,观叶植物占国内花卉产值的80%以上。国内花卉生产面积是世界总生产面积的1/3,而切花生产总量仅为国际市场的3%。这与当前国际花卉贸易的产品结构形成很大反差,没有充分发挥我国劳力资源优势,还需要大力发展切花和盆花产业。
4.产品流通体系不健全
我国花卉生产和需求存在着地区不平衡的特点,花卉消费常处于"南花北调"状态。目前,花卉流通体系尚不健全,花卉产品的主要流通渠道为: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花卉产销结合,花卉流通量较小,流通环节多,流通费用高,加之缺乏先进的花卉采后贮运,保鲜技术及花卉流通过程的质量监督,产品质量评估难,优质优价难实现,影响花卉的国内外贸易。现在全国有近800个花卉批发市场,南方建成有2个花卉拍卖中心,最大的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中心预计每天可成交300万-400万枝鲜切花,可解决南花的国内流通问题。但要与国际花卉贸易接轨,扩大我国花卉的出口,还要不断地完善流通体系。
5.缺乏生产标准化
目前,我国尚未制定国内花卉生产标准化的有关法规,国内花卉生产方式较传统,生产技术,如栽培方式,病虫害防治方法,花卉保鲜,贮运及包装等技术落后,加之对国际花卉贸已要求的技术信息缺乏了解,造成我国花卉出口贸易遭遇"绿色壁垒",如美国规定进口的盆景生产只准用泥炭,火山岩等介质,使我国用天然泥土栽培的盆景出口受到很大的影响。2001年湛江出口的富贵竹也遭遇包装,保鲜要求的技术壁垒。花卉生产标准化成为入世后我国花卉国际贸易面临的重要问题。
三、花卉产业的发展策略和措施
入世后,国内关税下调,国外花卉优质优价具有更强的竞争力,预计花卉进口还将增加,花卉产业面临挑战。从世界花卉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来看,花卉生产具有由高成本的发达国家向低成本的不发达国家转移,由传统花卉向新优花卉发展的趋势,而我国具有植物资源,气候资源和劳力资源三大优势,气候类型丰富,可生产的花卉种类多样;花卉种质资源非常丰富,拥有许多珍稀的观赏价值较高的野生花卉,如兰属,杓兰属,独蒜兰属,百合属,飞燕草属,乌头属等,有着发展特色花卉的种质基础,具有巨大的花卉开发利用潜力;我国劳力充足而廉价,土地价格较低,有发展成品花卉的优越条件,现国内每单位花卉生产成本是日本的1/5,台湾省的1/3,明显低于东南亚及拉美国家。我们只有充分挖掘资源潜力,正确定位花卉产业发展的方向,解决当前发展中面临的瓶颈问题,提高从业人员素质,重视花卉市场信息管理,加强宏观调控,健全流通体系,培育规范化的市场,建立竞争有序的良性环境,正确引导消费,解决供需矛盾,抓住发展契机,扩大花卉出口创汇,才能促使民族花卉产业走向特色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具体地说,当前我们应做好以下工作:
(1)利用劳力资源,气候资源及土地资源,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国外拥有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花卉企业进行投资,带动我国花卉产业的发展。
(2)花卉产业结构的调整应将重心转移到鲜切花和盆花发展上来,突出特色产品,创立品牌。在大力扶持鲜切花产业的同时,还要不断地提高产品的质量,巩固和扩大国际市场。
(3)对季节性生产出口的花卉,应加强花卉产业的信息管理,科学地进行市场预测,合理安排生产,了解国外贸易的技术要求和惯例,把握时机,扩大产品的出口创汇,走绿色产业发展道路。
(4)进一步探索具有中国花卉产业特色的生产经营组织模式,如荷兰的专业农业合作社管理制度,日本的农协组织管理体制都发挥出较高的经济效益,花卉产销分工协作专业化程度较高,目前我国推行的公司+企业+农户的经营组织形式还需进一步探索。
(5)加强对科研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结合野生花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培育花卉新品种,走花卉产品特色化的道路。
(6)健全花卉产品的流通体系,扩大花卉的市场流通量,进一步完善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于2001年4月实施的《主要花卉产品等级》条例,加强对花卉产品的质量监督管理,实现花卉市场的公平竞争,优质优价。
(7)建立花卉信息网络,对花卉生产进行指导,规范市场体制,正确引导消费,充分了解国内外花卉产业信息动态,把握市场机会。
(8)加强对花卉品牌的知识产权管理,在市场竞争中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9)制定国内花卉生产统一管理制度,规范生产过程,结合国际贸易的产品质量要求,对花卉生产方式,采后处理技术,包装标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出标准化生产的要求,与国际贸易接轨。
(资料来源:http://www.8wen.com/doc/929106/ 有删节)
G. 急需一份关于养殖业的调查报告范文~!!!
对鄂温克旗奶牛养殖情况的调查 对鄂温克旗奶牛养殖情况的调查近年来,人民银行鄂温克旗支行积极投放支牧再贷款,支持牧区产业结构调整,扶持农民养殖奶牛。目前全旗奶牛养殖业已初具规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牧民增收,信用社受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探索出行之有效的路子。一、基本 情况(一)、地方政府全力支持奶牛养殖业。支持牧民奶牛养殖,调整牧区产业结构,实现牧民增产增收,集约化经营。几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发展奶牛养殖业是实现农牧业良性循环的正确之路。当地政府在政策上给予了积极的扶持,优先解决奶站用地,在发展奶牛养殖业初期,地方财政为贷款农户进行了利息补贴,协调畜牧、财政、保险、乡镇等有关部门全力为奶牛事业服务。2004年全旗鲜奶产量计划在2003年9万吨的基础上,增长33.3%,达到12万吨。主要依据是在80公里奶牛带引进高产奶牛2000头,在大雁矿区(含煤业公司)培育奶牛养殖户100户,新增奶牛达到5000—6000头,再就是龙头企业扶持带动奶源基地建设,努力增加奶牛头数,提高奶产量等,都将有效促进指标任务的完成。(二)、群众养牛积极性空前高涨。鄂温克旗有7个乡镇的奶牛养殖业已初具规模,现有奶牛8.5万余头(其中:纯种高产奶牛5,300头),全旗牧户4,214户,户均奶牛17.9头,现在相当一部分牧户已还清了购买奶牛贷款本息。通过三年的奶牛养殖,使原来一贫如洗的牧户拥有了4万元左右的奶牛资产,尝到甜头的牧户纷纷要扩大饲养规模,过去等待观望的牧户也不再犹豫,贷款购牛需求旺盛,其它乡镇农民养牛积极性也非常高涨。养奶牛,走致富路,已成为广大群众的共识。(三)、奶牛养殖初具规模。截止2003年末,全旗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奶牛贷款5,845万元其中:外购高产奶牛1,463头,共有大小奶牛8.5万余头,奶牛小区发展到10个,涌现出新科牧场、巴彦托海嘎查奶牛新村、巴彦塔拉乡奶牛小区等众多的典型养殖场和奶牛小区,各地前来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引进高产奶牛5300余头,奶牛单产达到2.37吨;鲜奶产量由4. 3万吨增长到9万吨,年均递增15.9%;全旗70%的奶户集中在奶牛带,80%的鲜奶出自奶牛带;液态奶项目的投产,优化了乳制品结构,提高了产品附加值。日产鲜奶7.5万吨(其中:商品奶7.5万吨),建立奶站12个,发展奶牛专业户100户,奶牛养殖已形成一定规模。通过三年奶牛养殖,牧户积累了许多养奶牛经验,养牛效益有了显著提高,为进一步扩大奶牛养殖规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奶牛养殖的促进作用(一)、养殖户的收入明显增加。据调查,一头奶牛平均日产鲜奶牛18公斤,全年每头奶牛净收入可达3,000元,加上每年生产的牛犊可变现收入,公牛犊可出售500元,母牛犊可卖3,000元,一年一头奶牛纯收入可达3,000—6,000元,如果牧民将种植的玉米转化为奶牛饲料能提高40%的收入,目前,牧区奶业收入占牧民总收入的60-70%,可见发展奶牛养殖业是牧民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条捷径。(二)、农村信用社的盈利能力提高。奶牛贷款业务的开展,使所在地农村信用的经营效益有了明显提高,尤其联社营业部、大雁华融信用社、伊敏农村信用社效益最为明显。以前这些信用社有的由于历史包袱沉重、有的由于固定资产占比高、有的由于信贷资产质量低,出现了连年的亏损,经营举步维艰。2001年以来,人民银行、信用社大力支持牧区发展,截止2003年初,六苏木共投放支农再贷款530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牧民牧民用于发展奶牛近3,400头,目前这些信用社支农再贷款利息收入占其全部贷款利息收入的50%左右。从2001年起全旗农村信用社实现了整体盈余,2001年盈利4.6万元,2002年盈利46万元,2003年盈利14万元,奶牛贷款业务的开拓,使信用社的盈利能力明显增强。(三)、促进了牧区经济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稳定。养殖高产奶牛可以有利于改善草原土壤结构,减轻草场超载的退化压力,为开展绿色农业保护、自然环境创造了条件。养殖奶牛可以吸纳广大牧区的剩余劳动力,按每人饲养3头奶牛计算,全旗现有奶牛至少可吸收3,500人就业,加上为奶牛养殖提供服务的饲料加工、奶站、兽医、保险等行业吸纳的人员,就业人员将更多。2003年全旗优良奶牛发展到2万头,安置牧区城镇剩余劳动力6,500多人。奶牛养殖使牧民由半年忙变为全年忙,现在养奶牛的嘎查、乡(镇)赌博、打架闹事的人少了,学养殖知识技术的人多了;搞迷信活动的人少了,崇尚科学的人多了。养奶牛为铲除牧区陋习,树立新风尚,稳定社会创造了条件。三、存在的问题(一)、奶牛质量偏低。统一、规范、有序的奶牛市场尚未形成,奶牛来源主要由个体牛贩子贩运,奶牛一旦出现问题,牛贩子就溜之大吉。一些乡镇组织牧户外出购牛,由于信息不灵,购牛把关不严,经常出现价格偏高,质量偏低,坑害牧户的现象。现在全县奶牛质量整体水平不高,大部分奶牛平均日产鲜奶在15—20公斤,有的奶牛日产鲜奶不足10公斤。奶牛质量低劣,既给购牛户背上沉重的包袱,也给信用社资金造成风险,同时也影响了全旗奶牛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二)、养奶牛风险大。2003年全旗牧民人均纯收入为4190元,购买一头奶牛的价格在12,000元左右,奶牛一旦死亡,牧民用3年的纯收入才能偿还一头奶牛欠下的债务,风险远远超出牧户的承受能力。(三)、奶牛养殖户缺少科学的饲养方法和管理经验。大部分农户没有很好地掌握养奶牛的知识和技能,饲料搭配不当,牛棚卫生条件差,无保健措施,这种现状直接影响了奶牛的成本和产奶量,最终减少了养殖户的经济收入。(四)、贷款期限短。由于农村信用社自有资金有限,奶牛贷款绝大部分来源于人民银行的支农再贷款。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最长期限为一年,而奶牛贷款正常周转一般在2—3 年,贷款期限的不匹配,加重了养殖户的负担。四、建议(一)、建立竞争、有序的奶牛市场。政府要出台优惠政策,建立固定的交易市场,严厉打击出售、贩运假奶牛的不法商贩,维护合法商贩的正当权益,营造一个公平、有序的“牛市”,让牧户有充分选择奶牛的空间,花钱能买到放心牛。政府要摆正位置,尽量减少用行政手段参与组织购奶活动,少做费劲不讨好的事,多在规范市场和养殖奶牛技术服务上做文章。(二)、大力推广科学养殖知识。畜牧部门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兽医知识培训,在奶牛集中地区设置兽医站、增加兽医数量,提高其医疗水平,普及广大农民的养殖知识,减少奶牛疾病,提高养殖效益。(三)、农村信用社应区别对待农业种植业贷款与奶牛养殖业贷款的还款周期,合理确定奶牛养殖业的贷款期限,减轻农民的利息负担和还款压力。(四)、建立和完善奶牛保险,降低奶牛养殖风险。2000年以来,鄂温克旗财险公司因奶牛保险理赔出现亏损,从2002年开始不再为奶牛养殖保险。无保险措施,加大了养殖户的风险,不利于牧民脱贫致富和奶牛事业的健康发展,建立和完善奶牛保险已迫在眉睫,地方政府要在认真做好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组织有关部门建立互保机构,合理确定保费和最高理赔金额,有效分散养殖户的风险,现在一头高产奶牛市场价一般在10,000—15,000元,保险赔偿金应确定在7,000元左右,这样一旦出现奶牛死亡,养殖户不会因此一蹶不振,信贷资产也不会出现较大的风险。
H. 花店怎样做市场调查
你可以拿抄着你的商品给你的朋友,告诉他们是你买的,看看他们什么反应.如果他们感兴趣就会问你价钱,你先让他们猜,看看此商品在他们心中是什么价位.在告诉他们实际价钱,问他们此商品这个价钱能否接受.然后告诉朋友你的打算,让他们用这个方法去问他们的朋友或同事.这帮你了解市场需要和商品在人们心中的价位.同时你也可以在大型的层次论坛中(如学生论坛,女性论坛,白领论坛)搞一些投票活动,看不同的人们对此商品的态度和意见.
参考资料:前面的方法是看电视,天津有一个花店老板就是这样做的.论坛投票是很大众的.
I. 求花卉调查报告
近年来,花卉种植在我市悄然发展初具规模。当前,我市花卉种植究竟是个什么状况?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需要政府在哪些方面进行引导与扶持……。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农业科的同志顶烈日、冒酷暑,走访乡镇、公司、种植户,参观种植基地、苗圃。下面就调研到的情况谈谈我们的思考与认识。
一.我市花卉种植的现状及特点。
我市上规模的花卉种植始于1992年,1998年以来发展迅速。目前,我市花卉种植己初具规模,有大大小小种植户约500户,花卉种植面积19781亩,有海南缤纷园艺有限公司三江花木场、云龙谭连坡花卉生产基地、海南凤凰花城长流美德基地等一批大规模的花木种植基地,花卉产品涵盖绿化苗木、观赏花卉、盆景园艺等各种花卉及绿化品种。目前,在我市投资较多规模较大档次较高的基地苗圃多为外来公司、外来老板创办,本地的公司、老板和种植户约占总量的1/3,资金和规模都较小。花卉种植主要集中在美兰机场周边的演丰、三江、灵山、云龙镇,罗牛山农场和凤凰花城附近的海秀、长流镇等。主要生产切叶类的富贵竹、散叶葵、巴西木、龟背竹等品种和盆栽类的金钱树、发财树、平安树以及石斛兰、纹心兰等兰花,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以及出口日本、韩国等。
二.我市发展花卉种植前景广阔,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吸收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我市花卉种植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到上规模上档次,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业内人士认为,同国内一些大城市相比,我市花卉种植业规模小,发展速度慢。我市的花卉产品主要是切叶类和盆栽类热带花木,销往全国大中城市以及出口,是一个大市场。海南得天独厚的适合热带花卉生长培育的气候,加上廉价的地租、劳动力,是热带花木生产经营者投资的热选地,尤其是靠近机场、港口,具有区位优势的我市近郊。我市发展热带花卉产业前景广阔。因此,目前在我市郊区租地投资搞花卉基地的势头正旺,并且正在影响和带动本地人投身其中。
调查发现,凡有上规模花卉基地的地方,都能吸收一批当地农民进场打工,带动当地一批农民搞花卉种植,当地农民收入明显提高,并且花卉基地科学的种植技术、先进的管理理念,正在影响和改变着农民的种植观念、生产观念。云龙镇谭连坡花卉生产基地,吸收谭连村109个劳动力到基地打工,每年给该村带来劳动收入70万元。按一般的情况,每亩花卉年产值10000元左右,是种植水稻产值的10倍。三江镇充分利用本镇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以龙头企业的带动,大力发展花卉产业,为全镇农业经济注入新的增长点。目前,三江镇的花卉种植面积2880亩,其中,上规模的花卉基地有7个,面积1500亩,农民自种的花卉苗圃38个,面积530亩。海南缤纷园艺有限公司三江花木场周边的眼镜塘、江源、三江村委会,共有35个农民原来是缤纷花木场的员工,通过几年来在花木场工作的实践,纷纷回到本村,创办起自已的花卉种植基地或者苗圃,并引导其他农户种植花卉,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关于种植花卉的收入,他们不愿多谈,只是说要看市场行情,并且各人情况也不同,一般每亩纯收入2000元左右,至少比打工强多了。凤凰花城市场部经理张振彩介绍,他认识好些从事花卉种植的人,当初也是较艰苦的,经过几年的经营,现在置了房,买了车,鸟枪换炮了。我们且不说花卉经营发家致富,但目前我市的花卉种植已具备大发展的条件,只要把我市的花卉产业好好发展起来,吸收一大批农村劳动力从事花卉产业,涌现出一批本地专业花卉种植户、种植村,按平均每人每月600元,一年7200元计算,经济效益相当可观。而作为省会城市,大力发展花卉产业对绿化美化椰城,陶冶市民情操,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更是意义重大。这是一个美的事业!
三.当前制约我市花卉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
优越的气候条件、区位优势同目前我市花卉种植的发展规模不相称。制约我市花卉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资金问题。
搞花卉种植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一般每亩最初成本需投入1万元,并且要有一定的规模才能产生规模效应,资金问题成为制约花卉种植特别是本地人种植花卉的主要因素。灵山镇大林村,海口轩苑农业有限公司于2002年在该村租地55亩,创办兰花生产基地。据该公司老板介绍,该公司的主要产品是兰花鲜切花,产品远销辽宁、香港等国内国际市场,市场前景很好,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货量不够,想以公司+农户的形式推动当地农民种植,经宣传发动,一些本地人也看到了兰花种植的效益和前景,但初期成本要投入5-7万元,很多人也想从事兰花种植,但“没钱种不了”,到目前为止只发展了5户。
(二)认识不足,氛围不浓。
我们在认识方面没有到位,政府在宣传引导、扶持推动方面力度不够,发展花卉生产的氛围不浓。比如目前在我市从事花卉投资和劳作的花农大多为外地人,因为他们知道这一行业有钱赚,能就业。人家都能从大老远处跑来投资和找活干,一些本地有种植条件和能力的人宁愿干别的行业也不想从事天时、地利优越的花卉种植业,一些年轻人认为种植花木还是脱不了“农”,怕脏怕累不想在花木场、苗圃干活学技术继而自己创业,却以在城里的饮食店、老爸茶馆里当服务员为荣。业内人士介绍,湛江种植热带花卉的地理条件与我们相似不如我们优越,是我们的主要竞争对手,但他们发展花卉产业的意识很强,氛围很浓,在加工方面我们不如湛江。
(三) 在生产、加工、销售、研究等方面没有形成一个好的体系。
我市目前诸如花卉生产者协会、联合会等行业机构不建立或不健全,缺少花卉研究机构,在生产、加工、销售、研究方面没有形成一个好的体系,没有很好地把我市花卉行业各方面的资 源整合起来,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整体竞争力,各花木公司经营分散,各自为阵。
四.加快发展我市花卉生产的几点思考。
基于以上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当前,政府应当大力培育花卉产业这个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把它作为农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象抓生猪饲养、反季节瓜菜一样抓花卉生产,采取切实措施予以推动。
(一)加强总体规划。
行业要大发展,规划要先行。建议由政府牵头,相关部门、专家、龙头企业代表参加,制定我市花卉产业发展的全面的远景规划,划出一些地方作为永久性的花卉种植基地和交易市场,并严格执行。凤凰花城占地1100亩,己引进省内外花卉经营企业68家,是目前我省规模最大的花卉交易市场,位于滨涯湖开发区内,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海南凤凰花城有限公司系海南凤凰集团控股的子公司,由于城市的发展,花城的地价升值,作为花市经营的效益当然不比搞房地产开发等经济效益好,他们担心随着地价的不断升值,凤凰花城能否作为永久性花市保存下来。
(二)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发展花卉产业的良好氛围。
把发展花卉产业同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吸收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城乡人民生活质量结合起来,同建设热带花园城市、发展生态旅游等等结合起来进行宣传引导,宣传发展花卉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统一认识,营造良好的氛围,吸引更多的人尤其是本地农民投身我市花卉产业。
(三)从政策、资金上予以扶持。
一是政府采取倾斜的财政、信贷政策,扶持花卉产业发展;二是继续推行农村农业经营小额贷款,解决农民从事花卉种植启动资金和周转资金困难问题;三是采用更加优惠政策,鼓励投资多元化,以解决花卉产业发展的资金问题。
(四)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带动农户从事花卉种植业。
我市己有不少上规模从事花卉生产经营的企业和生产基地,他们凭借着灵通的市场信息,强大的资金和技术力量获得较好的规模效益。要充分发挥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个地方的作用,鼓励和扶持如“公司+农户”等联合方式,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形成较大的市场主体,减少单个农户生产经营的盲目性和风险,保障他们的合理利益,调动他们的种植积极性,这样,种的人就会多起来,受益的农民就广泛了。
(五)建立健全相关行业机构,形成生产经营体系,提高我市花卉整体竞争能力。
花卉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波动较大,信息、特色、质量、数量、成本等是竞争取胜的主要因素,要建立健全诸如花卉生产者协会、联合会等行业机构,加强行业管理和同行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在生产、加工、销售、研究等方面形成一个好的体系,把我市花卉行业各方面的资源整合起来,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整体竞争力。
(六)加强植物检疫防疫工作。
随着花卉产业的发展,花卉新品种的引进开发以及流通会更频繁,各种病虫害也会随之而至,因此,要加强植物检疫防疫工作,防止象椰心叶甲虫那样的病虫害传入,保障我市花卉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