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无醛人造板发展趋势如何
来自 8035木业网的分析显示:
作为家庭装修中的主要板材,目前我国的细木工板产量已经超过1000万立方米,成为我国人造板的主力品种之一。
细木工板生产投资小、工艺简单,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无甲醛细木工板产量大约在5万立方米左右,所采用胶粘剂主要以水性异氰酸酯胶粘剂和蛋白基胶粘剂为主,产品质量可以完全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
无醛麦秸、稻草均质板:麦秸(稻草)均质板是我国近几年新近发展起来的非木质人造板品种之一。由于麦秸和稻草表面形成有效胶合。国内外学者成功开发出采用异氰酸酯为胶粘剂生产麦秸(稻草)板的成套生产工艺技术,到20世纪末北美地区已经形成了150万立方米的产能,国内在最近几年也形成了20万立方米的产能。
由于该种板材采用异氰酸酯为胶粘剂,因此产品中不含游离甲醛,另外采用了农作物秸秆为原材料,使得产品符合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具有绿色环保概念。
无醛中密度纤维板:无醛MDF的研发始于90年代末期,福州人造板厂与英国ICI公司合作,进行异氰酸酯MDF的生产性试验。
在当时的条件下,企业关注的重点是板的防水性能。从生产试验的结果来看,施胶量为5%时,板材的性能达到了防水MDF的企业标准要求。采用异氰酸酯树脂生产无甲醛MDF的关键技术问题仍是施胶和脱模,上述两个问题的解决,将对异氰酸酯MDF在国内市场的推广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无醛刨花板:异氰酸酯刨花板目前国内未见生产,国外主要用于定向刨花板(OSB)的生产。
无醛胶合板:目前国内关于无甲醛胶合板的研究和生产报道相对较少。美国和欧洲在上个世纪70年代曾经规模采用豆胶或其他类蛋白胶生产胶合板,后来由于UF 树脂良好的胶合性和耐水性能,逐渐取代了豆胶。但随着现代人们环保意识以及胶合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无醛胶合板在国外的生产呈逐渐升温之势。
竹地板以及相关竹材集成材制品: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近年来加大了无醛生材装修装潢材料的研究工作,并且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申请了两项国家专利。
通过特殊的施胶工艺和施胶方法,用异氰酸酯胶合竹材,其成本与普通醛类树脂相比,基本持平或略有增加,但是产品的耐水性能增强且无甲醛释放,所有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均达到或超过胶合板以及集成材的国家标准要求,具有较广阔的市场前景。
② 请教专业人士 现在什么样的木材人造板市场前景好些具体分析各板材的市场、投入产出比 谢谢
我是做人造板机械的,相对来说密度板和地板的前景不错,地板投入相内对较小,密度板投容入大些,但密度板回报高,可自行生产密度板后再加工地板,密度板投入约三年左右回本金,之后不仅剩一条生产线,而且均是利润,不过首先要考虑原材料是否充足,及资金是否充足等等。
③ 人造板有什么样的用途
人造板由木质纤维素原料经过“分”与“合”的加工过程制成。在加工过程中可以有目的地剔除木材或其他木质纤维索原料的某些缺陷,或在性能上加以人为的补偿,因而用途不断扩大。人造板最早出现的产品——胶合板,是从改进木材性能这一角度出发而创造出来的。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曾成为制造家具的优良材料。由于它在物理力学性能上所具有的种种优点,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欧美一些国家如美、英、德等国都曾用胶合板制造过大量战斗机及轰炸机机壳,以及船艇等特殊产品。中国于50年代也用胶合板制造过滑翔机及游艇等。胶合板又是极为优良的建筑、内装修、家具及其他工业用材料,是当今世界广泛加以使用的木质材料。纤维板、刨花板的出现,由于其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使人造板的市场更加扩大。多年来人们致力于用纤维板、刨花板代替胶合板使用于家具、建筑及其他用途,形成了整套的使用标准和规范,它们已成为经济发达或正在进行工业化的国家所不可缺少的工业材料。
在家具工业中的应用
大致可分为:不需要经过表面装饰的素板;需要经过表面装饰才能使用的加工板和有高强度性能的板材。①在各种家具的各个部位中,有些构件并不需要经过表面装饰的板材就可以直接使用,如柜子的后板,抽屉的旁板、后板及底板、中隔板,衣柜的上顶板等,都可以使用人造板素板。②需要经过表面装饰的家具部位,如台面、桌面、厨房家具工作面、柜门面板、抽屉面板、组合柜搁板、家具旁板等。属于较贵重的家具多用阔叶树材胶合板及细木工板;在普通家具的上述各个部位则大量使用经过表面装饰加工的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硬质纤维板。根据产品最终用途以及对高、中、低档不同型号的要求,可选择的表面装饰加工方法有:装饰单板贴面、普通单板贴面、塑料贴面板贴面、树脂浸渍纸贴面、聚氯乙烯薄膜贴面、聚酯类贴面纸贴面及薄页纸贴面、表面浮雕加工;树脂浸渍纸、单板、木条、塑料、金属封边,涂胶封边等。③用于书柜及货架的搁板的板材,要求具有很高的强度并具有高抗弯蠕变性能。如细木工板、多层胶合板、定向刨花板、华夫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夹芯结构纤维板等。在一般使用中密度纤维板及刨花板时,则常贴以单板,一方面提高抗弯强度及抗蠕变能力,另方面提高表面装饰效果。
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发展居民住宅以及其他建筑物的内装修,都把人造板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之一。一些美观、舒适而又大众化的居民住房很多主要是由人造板建成。
底层地板
直接放置于地板搁栅上的板材为底层地板。它要求使用具有较高的抗弯、抗冲击载荷的人造板材,其作用是形成坚固的地板面。作为居民住宅的底层地板多使用酚醛胶针叶树材胶合板、酚醛胶结构刨花板、华夫板、大片刨花板、定向刨花板或复合板。这种用法在美国、加拿大、联邦德国很为流行。
地板衬板
在民用住宅及商用大厅中,在底层地板上铺以地板衬板,使地板平整并具有弹性,再在上面覆盖涂料、塑料地板片、油地毡或地毯,以形成舒适的地板面。瑞典、美国等国在50年代已大量应用硬质纤维板或硬质纤维板及绝缘板复合而成的地板衬板。60年代以后,逐渐流行用刨花板作地板衬板。
底层地板、衬板复合板
多使用结构胶合板或具有企口的刨花板做成。
墙板
有隔墙板、承重墙板以及内墙板、外墙板。在经济发达国家大量用于墙板的人造板有针叶树材胶合板、硬质纤维板、刨花板及中密度纤维板。为了安全,用于承重墙及外墙的墙板,必须是施加酚醛树脂或类似酚醛树脂(如间苯二酚树脂)胶粘剂的结构人造板或水泥刨花板。用于温、湿度变化不大的,非承重的墙板多为脲醛胶胶合板、刨花板、硬质纤维板或不加胶粘剂的湿法硬质纤维板。
人造板墙体结构形式有构架墙、立墙及板式墙3种。人造板在这一类构件中多用作蒙皮材料;至于框架、龙骨、横撑、斜撑等多用锯材,也使用轻型钢材或其他类似材料。在结构件的夹层中填充具有隔音、绝热作用的材料。50~60年代使用轻质绝缘纤维板作为隔音、绝热材料的十分普遍。60年代以来逐渐被矿棉、泡沫塑料所替代。由于人造板幅面大,使用方便,作汽车房、工业厂房、农牧业用房的墙壁板,已日见普遍。
内装修
人造板用于内装修的情况十分普遍。钢筋混凝土或砖木结构的房屋中,用人造板装修墙壁,铺设地板,制作吊顶、板壁及门板等,能使室内增添木质材料的感受。特别是经过艺术性表面装饰加工,更提高了室内舒适感。这类用途的人造板有阔叶树材胶合板、硬质纤维板、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它们经过表面装饰加工,显示出各种图案及色调,或仿织物,或仿锯材,或仿磁面,或仿雕塑,或仿砖墙等等。在现代的加工技术基础上,这些模拟性装饰几乎达到以假乱真程度。不少地方用三聚氰胺树脂改性的脲醛树脂的胶粘剂或少量三聚氰胺树脂胶施加于人造板中,再经过表面加工,使其表面有似绚丽多彩的花纹磁砖,用之于厨房、浴室、厕所的内装饰也颇成功。
屋面板
酚醛胶结构针叶树材胶合板、结构刨花板、华夫板、大片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酚醛胶硬质纤维板、蔗渣刨花板、亚麻屑刨花板等都可用作屋面板。
楼梯踏板
胶合板、刨花板、复合板由于其幅面大,不易开裂,加工方便,性能上易于满足高抗弯强度及抗水性能的要求,在很多国家将其用于楼梯踏板。
梁、龙骨、桁架、框架和脚手架
由于人造板在性能方面不断改进,新产品不断涌现,以人造板材代替锯材、钢材用于梁、龙骨、桁架、框架、脚手架等处的例子日见增多。虽然它们的形状已不是板材,但其制造方法及其内部结构与板材仍属一致,只是将板材加工成条状而已。它们与锯材相比,有的在性能上优于锯材,如胶合板、单板层积材、复合板等材料;在尺寸及规格方面比锯材适应性强;有的则价格低廉。用于这些方面的材料必须用酚醛树脂作胶粘剂,以使该类受力构件有合乎要求的安全性。此外,它们的强度性能不但必须达到一定水平,而且对于强度上下限范围也作严格限制。
在其他工业中应用
人造板用于其他工业的例子不胜枚举,大量应用的有电视机壳、音响器件壳体、体育用具、包装材料、托盘、游戏器具及玩具、车、船、乐器、水泥模板、电缆绕线轴以及营地设施、展览会使用材料等。
韧性
木材吸收能量,抵抗反复冲击或瞬时超过比例极限的荷载的能力。通常韧性还表示木材的难于劈开,或在严重破坏后不立即断裂的性质。如木材用以作为运动器械、枪托、船桨、工具柄、坑木、纺织木梭、枕木以及木结构中的梁等,都要求有较好的韧性。韧性的反义词即脆性。
木材韧性的测定,一般采用冲击弯曲试验,常见的有摆锤式冲击试验和落锤式连续冲击试验两种方法。①摆锤式冲击试验:试验试样为2×2×30厘米,试样放置在试机两支点上,跨距为24厘米,当摆锤下落施加冲击荷载于试样的中部使之折断,试机上的读数即为使试样破坏所做的功,也就是试样所吸取的能量(A),按下式计算出试样的冲击韧性值(T):
式中 b和h分别为试样的宽度和高度;韧性值T的大小,即表示该试样韧性的高低。②落锤式连续冲击试验:用落锤式连续冲击机以一定重量的锤,在不断增加其下落的高度连续冲击试样,至试样被折断为止,就锤的最后高度测定试样吸收的能量。表示韧性的大小是比较值,因测试方法而异。
密度大的木材,一般韧性也较高,但两者的关系通常并不密切。高温常使木材变脆,韧性降低,降低的程度取决于温度的高低和作用时间的长短。木材干燥的温度较低,对韧性的影响就很小。木材含水率对韧性的影响较小。斜纹理对木材的韧性影响很显著,很多研究结果说明,尽管试验方法和降低韧性值上有所不同,但斜纹理降低木材的韧性大于对抗弯和抗压强度影响。腐朽使木材韧性降低,即使是在腐朽初期,木材的其他强度性质尚未表现出明显的损失时,木材的韧性也将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削弱。所以检验韧性是判断初腐最简便的方法。
④ 板材市场如何调查
一、板材市场调来查是源指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有目的地、有系统地搜集、记录、整理有关板材运用和加工行业市场的信息和资料,分析板材加工行业市场情况,了解板材加工行业市场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为板材销售、加工行业投资决策或营销决策提供客观的、正确的资料。
二、板材市场调查包含的内容有:板材加工行业市场环境调查,包括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调查,市场规范,总体需求量,市场的动向,同行业的市场分布占有率等;销售可能性调查,包括现有和潜在用户的人数及需求量,市场需求变化趋势,本企业竞争对手的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扩大销售的可能性和具体途径等;还包括对板材加工行业消费者及消费需求、企业产品、产品价格、影响销售的社会和自然因素、销售渠道等。
三、板材行业市场调查采用直接调查与间接调查两种方法:
1)直接调查法。通过对主要区域的板材加工行业国内外主要厂商、贸易商、下游需求厂商以及相关机构进行直接的电话交流与深度访谈,获取板材加工行业相关产品市场中的原始数据与资料。
2)间接调查法。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以及所掌握历史数据与二手资料,及时获取关于中国
板材加工行业的相关信息与动态数据。
⑤ 求有关木材人造板相关知识!
我国人造板、人造板工业现状及态势
森林资源是一项不可多得的绿色环保资源,是与人们生活休戚相关的可再生性资源,其再生的周期性决定其价值是难以替代的。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森林资源严重溃乏的发展中国家,森林覆盖率为18.21%,人均森林资源拥有率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品质的迅速提高,木材需求已成为我国最为短缺的资源之一。
在当今世界可采伐森林资源日渐短缺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林材的“剩余物”、“次小薪材”和人工速生丰产林等资源,经制造加工,使其性能达到多年生长的木质品性,以替代原木、大径材的木质品,从而保护天然森林资源、满足社会发展对林产品的不同需求。这项重大科研成果的诞生———人造板,开辟了人类新一代木质材料的王国。
何为人造板?在众人思维中凡涉及“人造”之词,仿佛有化工产品之嫌。值得平反的是,“人造板”它是将自然生长的“次小薪材”、“枝桠材”等林木资源的“剩余物”,通过物理的方式碾磨成植物纤维,再经过高科技手段、技术工艺,制造成不同密度的纤维板,以替代原木的使用。其制造的产品具有强度高、质地坚硬、抗变形、阻燃等性能。故此,该产业已成为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扶持、税收政策重点优惠的行业之一。
中/高密度纤维板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用途广泛,综合利用率极高的新型人造板板品种,有着良好的市场预期和发展前景。
一、中/高密度纤维板
中/高密度纤维板(MDF/HDF)是以木质纤维(次、小薪材、枝桠材)或其它植物纤维为原料,经机械分离,施加尿醛树脂或其它合成树脂,再经铺装、成型和高温、热传导等工艺压制而成的板材。中密度板的密度、力学性能接近木材,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一种人造板材。产品可广泛用于中/高档家具、音响乐器、车辆、船舶、建筑等行业。
继世界发达国家的演绎历程,在我国加快进入新型材料MDF/HDF应用领域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态势。新型人造板产品已逐渐被顾客所认同、接受,这将给我国的纤维板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中/高密度纤维板业发展态势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纤维板产业,其市场需求已由过去用的硬质纤维板,变成中/高密度纤维板,加上中/高密度纤维板毛利润率高加上国家税收政策扶持,近些年来,我国中/高密度纤维板业发展非常迅速,原来的硬质纤维板已逐步被中、高密度纤维板所取代。日前,我国已经成为中/高密度纤维板制造业的第一大国。
伴随中/高密度纤维板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家具、强化复合地板、音响设备、装修和装饰、包装和汽车工业等多个行业、领域,都大量使用了的中/高密度纤维板,仅家具消费中纤板就达1000立方米左右,强化复合地板2003年产量已达1.55亿平方米,消费中、高密度纤维板约达144万立方米,预计我国中/高密度纤维板的消费量已达1300万立方米左右。目前,尤其是我国家具业和强化地板业,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历年均以两位数的发展速度增长。
三、国家政策鼓励中、高密度纤维板发展
中/高密度纤维板属于资源依赖性产业。森林资源是与石油、煤炭、矿产等自然资源同等地位的储备性资源,但又有别于上述自然资源,其区别就在于它具有可再生性。中/高密度纤维板正是利用这一资源的特点而发展,使用木材的同时,可大量回收利用其废旧家具等剩余物及其它纤维素材料,经加工可制造成优质板材。因此中/高密度纤维板的生产,提高木材资源的综合利用率,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一般而言,1立方米的中高密度纤维板相当于3-4立方米的木材的使用效果。因此,中/高密度纤维板制造业的发展,对木材实施节约代用和综合利用,对缓解木材类产品供求矛盾、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为鼓励中/高密度纤维板产业的发展,2001年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出台了《关于以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生产加工的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优惠政策的通知》对利用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生产的产品,实行增值税即征即返的优惠政策。这对于从事该项产业的公司来说,无疑是件十分利好之事。
2003年6月25日,国家又出台了许多有利于中/高密度纤维板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定,在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时,强调了要进一步明确非公有制林业的法律地位,切实落实“谁造谁有、合造共有”的政策,同时推行统一税费政策、资源利用政策和投融资政策,为各林业经营主体创造了公平竞争的经营环境。这些政策的出台,都十分有利于中高密度纤维板产业的大力发展。
四、人造板亦成为中国板材市场供给的主流
胶合板的生产需要优质大径材,受资源再生性的制约,供给资源面临枯竭,加上世界大多数国家出于生态保护之考虑,限制原木出口,政府以增加消费附加税等手段,控制其消费量。加上胶合板是通过旋切的方式复合而成,难以克服木材自身张力带来的变形影响。因此,中国胶合板的生产和消费比重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纤维板和刨花板的生产,以“次、小、薪”材为原料,适合中国资源再生性、速生性的特点,供给上又享受国家政策的扶持,资源供给矛盾不突出。随着纤维板和刨花板品质的认同、产品性价比的提高及应用领域的拓展,其生产和消费比重呈逐步上升的态势,业已成为木材市场需求的主流。而中/高密度纤维板正是人造板中发展最为迅速的板种,发展潜质巨大。
五、盈利能力的预期及保障
1、国民经济大幅增长
按未来五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8%,人口增长率6‰,以及2010年城市化率49%来测算,到2010年,我国人造板市场需求将超过9000万立方米,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9%。2006年预计有380亿平方米的建筑增量,而整个铺地材料将形成2000亿元的产业规模。这对于人造板产业而言,未来人均消费水平在较长的时间内将会持续升高,市场容量也将随之扩大。
2、人造板应用领域的拓展
随着自然资源和人类需求发生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木材的利用方式从原始的原木逐渐发展到锯材、单板、刨花、纤维和化学成分的利用等,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新型木质材料家族,如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定向刨花板等
3、人均消费随GDP增长攀升
我国森林资源蓄积量世界排名第五位,但中国人均占有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5,而人均人造板消费量2004年我国仅为0.045m3,占世界平均水平0.146m3的31%。由于人造板人均消耗量与人均GDP有较高的相关性,故国民经济的增长必然导致人造板产业的增长,产品市场前景看好。
人造板工业现状及趋势:
有专家称,中国人造板工业应用人工速生丰产商品林材的时代即将到来或已经到来,这是解决人造板工业原料短缺的一条重要途径之一。
我国拥有丰富的人造板工业的原料和潜力巨大的市场,发展人造板生产将是解决我国木材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
我国人造板工业自改革开放以来有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取得了长足发展,进入了一个完善、调整、提高的新阶段。
据不完全统计,时至今日全国已建成人造板厂达3000余家,2000年总产量达2001.66万立方米 ,比1999年的增长了约为25%。形成了以胶合板、刨花板和中密度板为主的人造板工业构架,继续保持增长的态势。在全国3000余家人造板企业中,其中胶合板企业约有2000余家,而年生产能力达到1万立方米以上的只有100余家,大多为小型企业;民营企业约为1700家,2000年总生产量据估计实际已达1000万立方米以上,超过其他人造板品种,占全国人造板总量45%左右。
目前大多数胶合板企业已形成主要集中于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广东和福建等省市经济较发达地区;刨花板企业560余家600多条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10万立方米以上的企业仅有2~3家,3万~5万立方米的企业有近70家,年设计生产能力为440万立方米,2000年总产量286.77万立方米。
中密度纤维板是人造板主要板种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一种,据全国人造板设备和木工机械最快的一种,据全国人造板设备和木工机械技术情报中心调查统计,截至2001年6月,全国中纤板厂已发展到236好几次、289条生产线,总设计年生产能力达749万立方米,2000年全国人造板生产情况调查统计为纤维板514.43万立方米/年,而实际上中纤板产量远不至于此,应接近或超过年总设计生产能力。因为这些年所建成的新增生产线,其产品正在被市场吸收。尽管有少部分生产线未形成或未达到设计能力,但有少数不少的生产线超能力达30%~50%,乃至翻番。依据“中心”市场调查数据证明,无论从总设计生产能力还是实际年产生产量在1998年就已跃居世界第二位。
尽管我国已成为人造板生产大国之一、中纤板生产第一大国,但是不是一个强国。从生产线单机生产规模、设备制造水平、生产工艺技术、产品质量与规格品种、产品质量和规格品种、产品的深加工以及市场应用等,都与世界先进发达地区和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我国人造板工业增长较快,但人均年占有量仅为0.014里方米,仅相当世界平均水平0.024立方米的58%。据专家预测到2005年我国对人造板的消费需求量为2806万立方米,2010年为4180万立方米。尽管我国人造板工业目前发展较快,但它正处于发展、调整阶段,与我国整体工业发展水平相比仍不相适应。
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结构不合理,技术含量低。胶合板比例偏大,生产和消费约分别占45%和50%,而世界胶合板比例仅为35%左右。近年发达国家呈负增长,其主要原因是受原料的限制和其他产品部分取代所致,OBS高性能复合板、无机胶粘剂人造板、特殊用途板材比例偏小、特厚和薄板比例偏低,非标准幅面板为空白,防潮、阻燃等功能板生产较少,深加工和高新技术新产品比例很小(小于20%)。
二是管理水平差,产品合格率低。多数小胶合板企业属技术落后型,为国际20世纪70年代水平,1998年产品合格率仅为69.6%;多数刨花板和中密度纤维企业生产和管理水平为国际80年代水平,多数企业缺乏技术开发能力,技术人才匮乏。
三是产品应用领域窄,应用技术落后.我国家具用人造板约占79%,建筑用人造板仅占15% 左右;用作墙体材料每年不足60万立方米(约3%);而欧美用作建筑墙体装修人造板占50%左右。
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但这并非不可逾越和克服、最大的难题是原材料严重短缺,这就是我国人造板业徘徊于十字路口,面临艰难抉择之原因。
人造板生产企业如何保障其生产原料充足应将是每个非林区企业面对的现实问题,那么,解决人造板生产企业原材料供应的出路在哪里?综合近年各地实际实施情况和趋向,各地大多企业已直接或间接意识到两条可行之路,一是企业注意培育和开发后备资源,为生产可持续发展奠定基本;二是大力发展非木制原料利用。
一些企业还加大了开发海外木材生产基地力度,扩大建立稳定优质木材的供应渠道。光大木业、华光木业、维德木业、环球木业、吉林木业、德仁木业、宜华木业、成大木业等40多家企业均在海外建立了木材生产基地和工厂,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供应渠道,为扩大生产规模提供了保障。
事实证明,谁掌握了原材料,谁就掌握了生产主动权。近年来,除利用效果较好的甘蔗渣用于生产中密度纤维板、刨花板外、麦千秆的利用也紧锣密鼓地在积极展开。应该看到中国人造板工业引进设备技术和国内设计研制相结合,已走出了一条适于自身发展之路,尽管其发展之路一帆风顺,也有过坷坎曲折,但无论是在生产工艺技术到国产生产设备的研制生产,还是生产管理等方面都走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就设备生产能力方面,目前全国生产人造板机械单机或能提供成套设备的企业有80多家,从业人员3万余人,年产约40亿元,人造板机械的品种已达800多种,除个别大型设备(如中密度纤维板式压机)不能生产外,绝大多数人造板机械都能自行设计与制造,有些还打入国际市场。
纵观我国近10年的人造板工作发展之路的得与失,预计在未来10年间,我国的人造板工作生产除胶合板因受原材料所限会逐步减少外,刨花板特别是中纤板以目前的生产能力,实际产量与市场需求仍不能达到平衡,其市场潜力巨大。虽然今后生产能力增长可能趋缓,但产量仍将继续平衡增长,以满足市场需求,今后市场需求增长较快的估计是建筑房地产业,因为就国内外的人造板生产运行而言,基本取决于建筑业的开发应用,尽管目前国内这些板材主要用于家具制造业和室内装具备业,其次是家电业,但这些行业无一不是依附于建筑房地产的发展。因此,建筑业的兴旺、发达,无疑是促进人造板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据房地产商专家近期预测,中国房地产的开发热度至少还可持续3-5年。以此类推,我国人造板业在未来的3-5年间仍将是一个发展高峰。
今后我国人造板发展之路何在?有专家提出如下途径------科学技改,节能降耗,向科学技术要效益,要产量。质量人造板企业生存的关键,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是企业发展必由之路。新型防水剂在刨花板和中密度纤维板的生产中广泛推广、应用,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经济效益,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同时降低了游离甲醛。新的检测,控制质量的仪器不断涌现与应用。积极开发新产品。要组织力量研究开发与国际市场接轨的低毒系列人造板、难燃型 板、防霉防蛀型板、轻质和超轻质板,以及应用在室外场合的各种类型及各种规格的符合建筑数的人造板,拓展人造板产品在建筑业的应用范围,以改变我国人造板应用在墙体材料上的比例仅为3%的状况。
⑥ 国内人造板材品牌哪些好
现在国内的人造板品牌非常多,如果说目前的人造板十大品牌的话,大致回有以下这些品牌:
1、精材艺匠板答材
2、百的宝板材
3、鼎力达板材
4、大王椰板材
5、圣鹿国际
6、万象板材
7、千山板材
8、神舟家园板材
9、青岛一木
10、莫干山板材
内容搜集于网络上,仅供参考。谢谢!
⑦ 国内人造板行业的品牌企业有哪些
大亚人造板....中国著名品牌
产品都是EO E1级的...
产量亚洲第一,世界前十....
其股东大亚科技已经上市...
⑧ 人造板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木质纤维原料经机械加工分离成为各种形状的单元材料,再经组合压制成为的各种板材。单元材料的形状有单板、薄木、木块、板条、木丝、刨花以及纤维等多种。制成板材的物理力学性质与木材类似。人造板主要包括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三大类。
发展历史
人造板的雏型产品可追溯到远古时代。在公元前3000年的古埃及就用精选的贵重木材制造单板,与金属薄片或象牙之类的材料粘合在一起,为国王和王族制造高级家具。欧美一些国家19世纪中叶,已大批生产胶合板,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大规模的纤维板工业。此后,多种人造板品种相继在世界各地发展。由于人造板可以用小材、劣材、废材作原料,而其性能又可以通过“分”与“合”的加工过程,以及添加某些辅助原料,可使木材的天然缺陷得以去除,木材原有性能得以改善,从而使其应用范围远大于实体木材;木材经过工业加工制成人造板,又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所以人造板工业在世界上发展十分迅速(表1)。70年代以来,世界人造板产量一直维持在1亿立米左右,成为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资。同时,世界上的锯材生产也一直维持在4亿立米左右。这反映了世界木材资源的短缺而限制了木制品产量的大幅度增长。
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