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营销大全 > 品牌漫画营销

品牌漫画营销

发布时间:2020-12-09 20:29:46

市场营销环境ppt带漫画

如果你是想找这种的PPT你可以去锐普PPT论坛看看

❷ 市场营销策划书!急用!最好是关于动漫或者电影方面的!

[市场营销] 动漫品牌——新时代的潜在商机
[资料介绍]
随着人们动漫观念的改变,动漫品牌发展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动漫品牌整体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但是,中国动漫市场整体上发展滞缓,尤其是知名的特色品牌不多。本文从分析动漫品牌及其动漫衍生品牌着手,通过对动漫在中国市场上的发展存在的问题研究,以及与国外动漫大国相比较后存在的差异研究,针对以上问题积极寻求解决对策以及政府对动漫行业的相关扶持,从而认识到动漫品牌的发展对整个中国动漫品牌会带来怎样的潜在商机,由此扩大中国动漫品牌的市场份额。

[目录]
一、动漫品牌概述
二、动漫品牌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过程中所存在问题的剖析
三、与国外动漫大国相比较,分析国内动漫品牌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四、结论

[原文]
一、动漫品牌概述
所谓动漫品牌是由动画与漫画相结合所衍生出来的与之相关的一系列包括服饰、产品在内的品牌体系。具体来说,动漫品牌涵盖动漫电视、动漫电影、网络游戏、手机网游以及漫画、玩具、服饰、食品等相关行业。
而动漫衍生品品牌,也称周边产品,是指以动漫或游戏为载体,与动漫游戏内容密切相关,在动漫、游戏本身之外的所有有形的、甚至是虚拟的产品,包括以游戏文化、动漫为特色的服装、游戏仿真玩具、食品、饰品等实物产品。同时,也包括音乐、图片、书籍等文化产品。这些不同形式的衍生品,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时刻推动着动漫品牌的发展。
二、动漫品牌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过程中所存在问题的剖析
(一)动漫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现状
中国动漫品牌目前只是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自主研发弱,原创能力低,基本以引进、加工、代理为主。据资料显示,国内市场上动漫品牌发展相对较快的是浙江、湖南、北京、上海、广东等少数省市和地区。2004年我国动漫总创收达117亿元人民币,国内动画片生产总量只有2.9万分钟,但是根据广电总局的规定,每一个城市电视台每天必须播出十分钟以上的动画片,60%必须是国产片,按照重播四次来算,大约是26万分钟的需求,实际需求缺口达23万分钟,电视台严重感到动画资源的不足。在中国青少年最喜爱的动漫作品中,日本动漫占60%,欧美动漫占29%,而中国原创动漫,包括港台地区的比例只有11%,明显落后于国外动漫品牌的发展步伐,整个中国的动漫品牌仅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动漫品牌本身有巨大的市场空间,而动漫产品的衍生产品市场空间更大。目前每年文具的销售额为人民币600亿元,儿童食品每年的销售额为人民币350亿元,玩具每年的销售额为人民币200亿元,儿童服装每年的销售额达900亿元,儿童音像制品和各类儿童出版物每年的销售额达人民币100亿元。①
......

[参考资料]
[1]王芳,刘磊珂.中国动漫产业存在的问题.浙江青年专修学院报,
2006.03期
[2]陈骁.”新动漫”一代的动漫品牌生活.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
[3]陈培爱,覃胜南.广告媒体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7
[4]数据资料来源:路易斯E•布恩,大卫L•库尔兹 著;赵银德,张磷,周祖成等译.当代市场营销学(原书第11版).北京工业机械出版社,2005.5
[5]贾昌荣 著,曾朝晖主编.新品牌主张.东方出版社,2005.12
[6]黄合水 著.品牌建设精要??打造名牌之不二法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4第一版
[7]贺川生 著.品牌命名案例及品牌战略.湖南人们出版社,2000.5(1版)

❸ 国内动漫营销现状和前景

问题一:
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动画需要相当多的资金。动画的发展需要经济支持和成熟的市场。同时动画的发展又能刺激经济的发展。其次动画本身就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它的发展也是一项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就是说动画的发展需要社会经济文化的支持,而动画发展起来了的话就可以推动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非常曲折的过程。早在1941年,中国便创作了亚洲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紧接着,《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片的出现引起全世界动漫届的瞩目,在各大国际电影节上为中国赢得了巨大的荣誉。直至1988年,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山水情》成了中国水墨动画片的绝唱,也成了中国动画彻底商业化之前的最后一部艺术精品。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开始,在美国、日本和韩国动漫产品的冲击下,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逐渐变缓,原创动画制作粗糙,资金分散,其相关产品在市场上的份额越来越小。
我们国产动漫一定要崛起,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加是一个文化问题!我们必须承认,日本的漫画是比我们的做的好,孩子们有选择看更优秀的作品的权利。所以,我们不能幼稚地一味拒绝,我们只有振作起来,超过他们!唯一战胜敌人的方式就是强大!
但是,一直以来中国的动漫带给我们的只是耻辱,什么三毛、蓝猫、西游记,这些东西只是一些垃圾,三岁小孩看的东西,看过就忘,更不用提什么文化和意识形态了,在日本强大的动漫攻势面前,这些所谓的原创毫无招架之力,只能在日本人不屑攻占的战场底下苟延残喘。
而《精灵世纪》的出现给这些带来了转机,根据他们以前所有的报道——跟红十字会合作的公益活动、尽力扩充自己的受众群,将剧情融入中国功夫等,都说明他们在努力,在实现一个原本看来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梦——中国总有一天要做出让自己扬眉吐气的动画,中国总有一天要将小日本赶出国门。

问题二:
动画影片与常规影片最本质的区别是表现形式上不同。前者是画的或者是电脑制作的,而真人电影主要是由演员演的。不管是日本的卡通还是迪士尼的电影 动画 卡通 电影 都是一格一格的画面快速播放来观赏的,你举的这两种例子差别只在于制作的方式不同,海贼王与花木兰这类的传统都是每一格画面都要去绘制,不论是手绘或是电脑辅助绘图,功夫熊猫等 瓦力等之所以称为3D电影,3D就是指它是利用电脑模拟立体的环境去制作角色与场景再透过电脑的高速运算 将每一格的画面自动输出,还有一部很受欢迎的卡通 "笑笑羊" 这又是另一种不同的制作方式,这称为偶动画 顾名思义就是实际制作出这些角色的人偶 实际去搭出场景调整一次动作 拍一张照片 调整一次动作 拍一张照片一张一张的照片 串连成一整部卡通以电影来说 标准规格是一秒 24 格画面 应该可以想像制作时的辛苦吧不管是什么样的制作方式 最后都是输出成2D的图片一张一张的图片 透过播放 串连成连续动画 让观众观赏目前电视上有一部日本卡通 "恐龙王"这则是结合了平面动画与3D动画(恐龙是3D做的、其它是一般2D)
其相同处,动画与常规电影本身没有什么区别,它们都是人们通过艺术加工创造出来的。他们都是出于人们对于日常事物或社会事件的理性感知和一定的想象扩展,集中体现了人们对于生活的美好愿望和对当前社会的阴暗面的鞭鞑.但是动漫与电影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比如制作:电影要进行长年累月的反复拍摄,繁杂的后期制作等.但动漫只需进行几个月的制作就可以了.一般来说,制作一部动漫只需50到100个人,但电影制作可就不一样了(光是一项后期特效就要制作动漫的几倍!)比如,投入与盈利!这是个很实际的问题,但不需我多说大家都明白吧!优秀的SEED DESTINY的成功只为其公司赚了2000万,但一部中等的美国电影就算亏都多不止赚这磨多;在素材表现上,动漫与电影都有各自的特点,动漫易于理解活泼生动,电影则沉郁而蕴涵深刻的哲理.....呼,总之呢,动漫与电影的区别在于:资金投入与赢利及不同的艺术风格.但其本质是相同的,同时呢,他们都摆脱不了盗版!这可是最大的相同点啊!
回答者: 396498424 - 初入江湖 三级 2-25 19:51
动画对社会经济文化有什么作用:
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动画需要相当多的资金。动画的发展需要经济支持和成熟的市场。同时动画的发展又能刺激经济的发展。其次动画本身就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它的发展也是一项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就是说动画的发展需要社会经济文化的支持,而动画发展起来了的话就可以推动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非常曲折的过程。早在1941年,中国便创作了亚洲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紧接着,《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片的出现引起全世界动漫届的瞩目,在各大国际电影节上为中国赢得了巨大的荣誉。直至1988年,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山水情》成了中国水墨动画片的绝唱,也成了中国动画彻底商业化之前的最后一部艺术精品。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开始,在美国、日本和韩国动漫产品的冲击下,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逐渐变缓,原创动画制作粗糙,资金分散,其相关产品在市场上的份额越来越小。
我们国产动漫一定要崛起,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加是一个文化问题!我们必须承认,日本的漫画是比我们的做的好,孩子们有选择看更优秀的作品的权利。所以,我们不能幼稚地一味拒绝,我们只有振作起来,超过他们!唯一战胜敌人的方式就是强大!
但是,一直以来中国的动漫带给我们的只是耻辱,什么三毛、蓝猫、西游记,这些东西只是一些垃圾,三岁小孩看的东西,看过就忘,更不用提什么文化和意识形态了,在日本强大的动漫攻势面前,这些所谓的原创毫无招架之力,只能在日本人不屑攻占的战场底下苟延残喘。
而《精灵世纪》的出现给这些带来了转机,根据他们以前所有的报道——跟红十字会合作的公益活动、尽力扩充自己的受众群,将剧情融入中国功夫等,都说明他们在努力,在实现一个原本看来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梦——中国总有一天要做出让自己扬眉吐气的动画,中国总有一天要将小日本赶出国门。

动画影片与常规 影片的异同:
动画影片与常规影片最本质的区别是表现形式上不同。前者是画的或者是电脑制作的,而真人电影主要是由演员演的。不管是日本的卡通还是迪士尼的电影 动画 卡通 电影 都是一格一格的画面快速播放来观赏的,你举的这两种例子差别只在于制作的方式不同,海贼王与花木兰这类的传统都是每一格画面都要去绘制,不论是手绘或是电脑辅助绘图,功夫熊猫等 瓦力等之所以称为3D电影,3D就是指它是利用电脑模拟立体的环境去制作角色与场景再透过电脑的高速运算 将每一格的画面自动输出,还有一部很受欢迎的卡通 "笑笑羊" 这又是另一种不同的制作方式,这称为偶动画 顾名思义就是实际制作出这些角色的人偶 实际去搭出场景调整一次动作 拍一张照片 调整一次动作 拍一张照片一张一张的照片 串连成一整部卡通以电影来说 标准规格是一秒 24 格画面 应该可以想像制作时的辛苦吧不管是什么样的制作方式 最后都是输出成2D的图片一张一张的图片 透过播放 串连成连续动画 让观众观赏目前电视上有一部日本卡通 "恐龙王"这则是结合了平面动画与3D动画(恐龙是3D做的、其它是一般2D)
其相同处,动画与常规电影本身没有什么区别,它们都是人们通过艺术加工创造出来的。他们都是出于人们对于日常事物或社会事件的理性感知和一定的想象扩展,集中体现了人们对于生活的美好愿望和对当前社会的阴暗面的鞭鞑.但是动漫与电影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比如制作:电影要进行长年累月的反复拍摄,繁杂的后期制作等.但动漫只需进行几个月的制作就可以了.一般来说,制作一部动漫只需50到100个人,但电影制作可就不一样了(光是一项后期特效就要制作动漫的几倍!)比如,投入与盈利!这是个很实际的问题,但不需我多说大家都明白吧!优秀的SEED DESTINY的成功只为其公司赚了2000万,但一部中等的美国电影就算亏都多不止赚这磨多;在素材表现上,动漫与电影都有各自的特点,动漫易于理解活泼生动,电影则沉郁而蕴涵深刻的哲理.....呼,总之呢,动漫与电影的区别在于:资金投入与赢利及不同的艺术风格.但其本质是相同的,同时呢,他们都摆脱不了盗版!这可是最大的相同点啊!

动漫以优越的步伐进军着商业时代,与电影并肩成为文化传播的两大支柱之一,它以最佳的画面,最真切的幻想,最珍贵的记忆和最有价值的舆论推动着社会的进步,记录着文化的进步和延续。

❹ 微漫画的微漫画营销模式

微漫画集抄网络漫画和微博之所长,袭目前见到的微漫画营销模式还比较少,简单总结了下几种微漫画营销模式:
1.使用自身漫画形象创作微漫画进行传播。比如海尔兄弟。
2.借助知名漫画品牌创作微漫画进行传播。
3.仅仅采取微漫画的形式进行传播。现在看到的3q大战的微漫画就属于此类。
总之,微漫画和微小说、微视频、微访谈等同属于微文化、微经济的门下,是当前秒时代的结晶,碎片化带来大市场、大经济,绝不可小觑。

❺ 微博里面经常看到一些很搞笑的漫画营销,不知道杭州这边有专门做漫画营销或者网络营销的么

有,杭州这有个本土的新型微博营销平台,是杭州方重科技旗下的网站,叫微报网,它专做企业或个人的微博营销推广,建议楼主可以去看看。

❻ 有没有动漫企业的文化营销案例

海尔兄弟

耗时八年、由海尔集团和东方红叶动画集团共同投资五六千万元制作的中国最长的动画片——212集的《海尔兄弟》举行了隆重的封镜仪式。同时,该片也签订了在米老鼠的故乡——美国电视台播出的协议,一举改写了我国动画市场只能被动引进的局面。

出世一波三折

企业借投资拍摄动画片提升自身形象已有成功的先例。上世纪60年代,卡西欧公司投资拍摄的《铁臂阿童木》曾经风靡日本,后来还在美国NBC电视台播放。1983年,《铁臂阿童木》在中国上映引起轰动,做贴片广告的卡西欧公司的电子产品也迅速打进中国市场。

海尔集团投资拍摄《海尔兄弟》和卡西欧公司拍摄《铁臂阿童木》有许多相似之处,不同的是,《海尔兄弟》和海尔集团结合得更加紧密,商业痕迹更明显。

海尔兄弟是海尔集团的品牌形象(卡通形象)。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非常重视延伸海尔企业文化,一直想通过自己的企业形象投资于老少咸宜的动画片艺术市场。从80年代初开始,他曾两次尝试分别委托上海和台湾的动画片厂商进行制作,但这两家厂商制作的动画片故事情节和拍摄效果都不理想,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一度放弃了拍摄动画片的打算。

海尔集团和东方红叶的牵手有些偶然。幸运的是双方都抓住了这次机会,否则海尔集团利用动画片延伸企业文化的计划在两次失败之后也许会从此不了了之。

东方红叶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与海尔合作,为海尔制作广告片。后来东方红叶利用从国外购买的几台电脑上色机器,为海尔的品牌形象——海尔兄弟制作广而告之动画片,并在中央电视台上播放。东方红叶制作的动画片效果令张瑞敏十分满意,海尔集团投资于动画片市场的想法再次萌发。北京东方红叶集团公司董事长孟金枝对记者说,在拍摄《海尔兄弟》长达8年的时间里也遇到过很多挫折,双方的合作也有过困难,不过还是坚持下来了,200多集的动画巨制得以问世。

定位和收益分割

孟金枝女士是制作《海尔兄弟》的核心人物之一。她对记者说,《海尔兄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的内容和题材。双方合作之初,海尔集团老总张瑞敏没有给东方红叶太多的限制,只是强调海尔兄弟作为海尔集团的企业形象,一定要以正面形象出现。

孟金枝说,当初为策划《海尔兄弟》双方都是绞尽脑汁。海尔集团要求拍长片,要给海尔兄弟二人树立正面形象。海尔兄弟的人物造型很板,只能做一些比较稳重的事,所以一些闹剧不太适合。在造型定位的时候,也刻意定位在国际市场。

东方红叶提了好几种方案和海尔探讨,最后的定位是以知识为核心。《海尔兄弟》定位于寓教于乐且带有对大自然的一些不解之谜的提示,这是其深受少年儿童欢迎的重要原因。

海尔集团和东方红叶签定的合作协议是,由双方共同出资拍摄。海尔集团平均要为每集付15万元,200多集总投入超过3000万元。其余的制作费用由东方红叶负担,大概也要两三千万元。

在合作之初,曾商定动画片的收益中东方红叶应得70%,海尔集团应得30%。第二部以后,海尔集团彻底放弃了自己的收益权,决定动画片的经济收益全归东方红叶。海尔集团对东方红叶的要求是,保证《海尔兄弟》能在电视台播出。

市场效果一石三鸟

日前,美国一家公司与海尔集团签定了在美国电视台播出的计划,《海尔兄弟》以其丰富和健康的内容受到美国儿童的欢迎。把《海尔兄弟》推向国际市场是海尔和东方红叶双方的共同愿望,海尔想借此提升自己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东方红叶也希望在国际市场获得在国内市场无法实现的经济回报。

《海尔兄弟》诞生时正值中国动画业的萧条时节,国内呼吁支持动画市场、救救孩子的呼声此起彼伏。当时,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给了《海尔兄弟》一定的支持。《海尔兄弟》最初几集播出后,社会反响很强烈,海尔兄弟也受到儿童的热烈欢迎,海尔的美誉度也随之提高。

东方红叶受海尔集团委托开始重新拍摄《海尔兄弟》时,东方红叶还不过是一家刚刚起步的小公司。8年后,海尔集团已经成为国际性的大公司,东方红叶也日益壮大,建成了中国最大的电脑动画生产基地。

孟金枝说,海尔投资拍摄动画片确实显示了海尔决策层独具的匠心。像海尔这么大的一个企业,每年的广告费都要花几亿元,但这几亿元砸出去,真正在人们心中沉淀下来的不会有多少。动画片对儿童的影响十分深远,儿时留下的印象往往也是最深刻的,投资几千万元拍摄一部动画片,可能会影响一代人,看过《海尔兄弟》的人在潜移默化中就会认可海尔。

《海尔兄弟》为海尔集团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中国的少年儿童和中国急待发展的动画市场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海尔兄弟》的运作模式简单说就是艺术与企业联动,即海尔集团投资拍摄、民营企业东方红叶公司制作,目前还是此种合作方式成功的首例,此种合作方式也是中国动画业规模化、产业化的一条途径。

❼ 企业如何进行动漫营销

企业如何进行动漫营销?
动漫之所以热,和人们追求快乐、追求自由的心理有很大关系,它是快乐、时尚的载体。如果企业运用动漫手段进行产品营销,会让产品多一些轻松、愉快的文化内涵,更加容易被消费者接受。无论是对科技企业还是传统企业而言,动漫是一种锐利而有效的营销方式,它让人们与产品亲密接触,使得快乐化营销更有收效。
~产品宣传/包装设计
纸张和网络是漫画的特有载体。在视觉上,动漫会对消费者形成强大的冲击。
企业可以用来设计说明书、宣传页、POP、产品内外包装、附加宣传卡片等等。
利用已创作动漫形象,制作卡通连环漫画。通过故事的形式,在快乐中向消费者传播企业文化,在快乐中宣传企业产品,在快乐中完成品牌推广,展示企业的特有魅力。
利用设计成好卡通漫画形象,与传播企业文化的卡通连环漫画故事结合,制作成FLASH动画,在网上传播,以达到对企业品牌形象进行全方位推广的作用。
~服务经营娱乐化
对于服务商来说,可以借助动漫形象来软化服务,拉近与消费者距离,尤其是新业务推出,能更快的深入消费者心里。如电信运营商、金融保险、餐饮酒店等,已经有不少创造新业务增长点的经典范例。
~企业文化建设
通过动漫的文化再造,使传统产品获得高附加值,建立适应个性化服务管理的企业文化。
在组织内部,企业也可以通过动漫作品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在企业内部教育培训上效果更好等。
……
一般情况下,有这些特点的企业都可以考虑采用动漫行销的策略:
大众消费品、快速消费品:产品同质化程度高 产品购买周期短 竞争激烈 市场分散;
传统产业中的饮料、食品、零售、运输、日化、家电、医药、金融、旅游、娱乐等,新兴产业中的通信、IT、网络等都可以采用动漫行销策略。
随着外国品牌的不断进入,企业的竞争最终会归结到品牌层面的竞争,能有效增加品牌附加价值的动漫营销将是一种趋势。
企业动漫行销应该系统的考本身的发展历史、企业文化、品牌战略、市场策略、产品特性、目标消费者的心理、竞争对手的相关举措。所以,一般情况下仅动漫公司或广告公司都无法很好的完成这项任务,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咨询服务(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能力的专业公司才是最佳选择——祖龙盛世 您的动漫营销专家 :)。

❽ 企业如何进行动漫营销

如果企业运用动漫手段进行产品营销,会让产品多一些轻松、愉快的文化内涵,更加容易被消费者接受。无论是对科技企业还是传统企业而言,动漫是一种锐利而有效的营销方式,它让人们与产品亲密接触,使得快乐化营销更有收效。~产品宣传/包装设计
纸张和网络是漫画的特有载体。在视觉上,动漫会对消费者形成强大的冲击。
企业可以用来设计说明书、宣传页、POP、产品内外包装、附加宣传卡片等等。利用已创作动漫形象
,制作卡通连环漫画
。通过故事的形式,在快乐中向消费者传播企业文化,在快乐中宣传企业产品,在快乐中完成品牌推广,展示企业的特有魅力。
利用设计成好
卡通漫画形象,
与传播企业文化的
卡通连环漫画
故事结合,制作成FLASH动画
,在网上传播,以达到对
企业品牌形象
进行全方位推广的作用。~服务经营娱乐化
对于服务商来说,可以借助动漫形象来软化服务,拉近与消费者距离,尤其是新业务推出,能更快的深入消费者心里。如电信运营商、金融保险、餐饮酒店等,已经有不少创造新业务增长点的经典范例。
~企业文化建设
通过动漫的文化再造,使传统产品获得高附加值,建立适应个性化服务管理的企业文化。
在组织内部,企业也可以通过动漫作品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在企业内部教育培训上效果更好等。
一般情况下,有这些特点的企业都可以考虑采用动漫行销的策略:
大众消费品、快速消费品:产品同质化程度高产品购买周期短竞争激烈市场分散;
传统产业中的饮料、食品、零售、运输、日化、家电、医药、金融、旅游、娱乐等,新兴产业中的通信、IT、网络等都可以采用动漫行销策略。
随着外国品牌的不断进入,企业的竞争最终会归结到品牌层面的竞争,能有效增加品牌附加价值的动漫营销将是一种趋势。企业动漫行销应该系统的考本身的发展历史、企业文化、品牌战略、市场策略、产品特性、目标消费者的心理、竞争对手的相关举措。

❾ 有哪些比较好的营销案例是将消费品和动漫结合在一起的吗

这边不是专门营销案例的,但是我提几个概念吧。

首先有关于营销消专费品,以及动漫属这样的案例,你可以去了解一下周边文化

像干物妹小埋原本并不能做第二季的番剧,但是由于像小埋披风等周边购买人数太多,因此做了第二季的动画。

还有有关于动漫,实际上有洛天依等v家人物本身就是一个圈子的,如果是什么发披和痛t什么的,完全是由动漫or二次元形象制造出来的ip.

但是像洛天依代言什么的,实际上只是由三次元人物变成二次元人物而已,

非专业人士,仅个人见解。

以上。

阅读全文

与品牌漫画营销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校本培训计划与实施方案 浏览:475
市场营销创新策划 浏览:46
汽车美容店产品营销方案 浏览:502
市场营销策划的方法 浏览:240
超市六月促销活动 浏览:23
超市新员工培训方案 浏览:902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市场营销学试题 浏览:435
特产伴手礼推广方案 浏览:157
培训采购项目的售后服务方案 浏览:370
幼儿园冬季节日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438
师资比赛策划方案模板 浏览:769
游戏商家春节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730
高职市场营销大赛 浏览:502
互联网电商运营策划方案 浏览:812
全国2013年4月自考网络营销与策划试题 浏览:651
学校教师二次培训实施方案 浏览:168
王者荣耀酒吧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656
幼儿园健康讲座策划方案 浏览:94
市场营销需要和需求的概念 浏览:438
哪里能免费看网络营销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