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案大全 > 2014年西藏农牧民农业技能培训方案

2014年西藏农牧民农业技能培训方案

发布时间:2022-02-21 08:53:52

❶ 西藏自治区惠农政策有哪些

“三农”问题一直是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非常关注的民生问题,围绕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这个首要任务,我区进一步加强农牧业基础,增加农牧民收入,保障农牧民权益,努力开创2009年“三农”工作新局面。
切实完善和落实强农惠农政策。2009年,自治区将安排资金28.6亿元,促进我区农牧区的发展。在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牲畜出栏补贴、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化肥补贴和大型农机具补贴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农牧民增收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同时,我区有关部门将抓好增强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工作。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实行粮食主产县奖励制度。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基础条件好,生产水平高,供给能力强的核心产区,加快推进“一江三河”流域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大农区饲草料种植,继续加强草场承包工作,选育推广地方优良畜种,不断提高牲畜出栏率和商品率,以农区畜牧业的大发展带动全区畜牧业上水平。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争通过两年的努力,让所有农牧民群众都住上安全适用的房屋;力争全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80元;安排1.9亿元,全面完成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任务;安排19个乡镇、213个行政村的公路建设,完成59个农牧区客运站点建设,完成260个乡镇的光缆建设,新增320个行政村通电话,解决35万农牧民的安全饮水问题,解决和改善11.3万农牧民用电问题。大力发展农牧民经济合作组织,切实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和服务功能。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人才的培养、管理和引导,提高乡村班子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
继续加大投入,加强农牧民教育培训,引导农牧民转变财富观念,着力培养有觉悟、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
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建立和完善多种补贴机制,安排资金1亿元,用于草原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试点工作;将种粮农民直补由每亩24元提高到30元,进一步提高农机、化肥和农药等补贴标准。探索建立失地农民共享征地增值收益的机制,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继续突进农牧区综合改革,进一步增强基层组织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力争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今年我区各级农牧部门将加大项目前期工作投入,争取更多建设项目纳入国家扩大内需项目建设计划,今年力争农牧业项目国家投资12亿元。进一步加强特色农牧业产业、农牧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游牧民定居、退牧还草、农村沼气、动植物防疫体系、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微贮窖、人工饲草料基地、种养业良种繁育体系等项目的建设管理,确保项目发挥持久发挥效益。
加快特色产业发展。2009年,自治区将安排农牧业特色产业资金6.17亿元,重点实施农牧业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以及劳动力转移等项目。根据投资重点,全区各地(市)将把抓紧抓实抓好项目前期工作作为当前的重点工作抓实抓好,尽早审批实施。

❷ 就抓好不同层次的农牧民党员培训提出意见建议

摘要 一、统筹分析,增强培训的计划性。农村党员是所有党员的最基层先锋力量,如何全面发挥他们在基层一线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求我们必须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来抓教育培训工作,制定全面的培训计划。农村党员培训是最具经济社会综合效益的生产性投入,要坚持把农村党员培训作为一项事关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牢固树立教育培训是基础性建设的观念。乡镇党委要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做到组织领导、经费投入、阵地建设、考核评价。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好本乡镇、村农村党员培训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好农村党员培训工程和乡村技术人才培训规划。

❸ 内蒙古农业保险管理实施方案

一、办公室
负责厅机关会议组织、文稿起草、文电处理、档案、机要保密、规章制度建设等工作;负责厅机关财务及直属事业单位的经费、基本建设投资、国有资产管理;负责厅机关政务事务的协调和督察;组织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负责受理人民群众的有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方面的信访事项;负责综合治理、政务公开等机关信息化、办公自动化的规划建设工作。
联系方式:
负责人电话:0471-69131250471-6944513
办公电话:0471-6610336

二、人事处
负责本厅、公务员局和直属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人事管理等工作;拟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联系方式:
负责人电话:0471-69445560471-6944922
办公电话:0471-6945991

三、政策研究和宣传
组织开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研究及科研课题研究,牵头组织重大政策和综合性问题的调研;承担重要文稿起草工作,负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新闻宣传工作。
联系方式:
负责人电话:0471-62661900471-6946409
办公电话:0471-6967832

四、法规处
起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草案,承担机关有关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工作;监督检查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执行情况;承办相关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承担相关普法、法律咨询及有关法律事务工作。
联系方式:
负责人电话:0471-69468750471-6944617
办公电话:0471-6944976

五、规划财务处
编制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牵头组织实施;起草人力资源开发、就业、社会保障基金(资金)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组织编制人力资源开发、就业、社会保障基金(资金)预决算;承担有关信息规划和统计管理工作;组织发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主要工作信息与情况通报;承担有关国际援贷款项目管理工作。
联系方式:
负责人电话:0471-69452600471-6944075
办公电话:0471-6945797

六、就业促进处
研究提出全区就业规划和年度计划;承担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指导和规范公共就业服务管理,推进劳动者平等就业、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劳动力跨地区有序流动;贯彻落实失业保险政策、规划、标准和经济结构调整中涉及职工安置权益保障的政策,建立失业预警制度;拟订失业保险费率确定办法、基金征缴规章、待遇项目和给付标准;拟订失业保险金稽核规则并组织实施;参与制定专项就业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使用管理办法;承担自治区就业联席会议办公室工作。
联系方式:
负责人电话:0471-69188870471-6611651
办公电话:0471-6610900

七、人力资源市场处
拟订并组织实施人力资源市场发展政策和规划,指导规范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拟订国(境)外、区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准入管理制度;依法指导、规范人力资源市场和职业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依法审批人力资源中介服务机构的设置;负责人力资源市场信息收集汇总、分析和发布工作。
联系方式:
负责人电话:0471-69460800471-6946865
办公电话:0471-6946865

八、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
拟订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和继续教育办法,并组织指导实施;承担职称改革和组织指导评审工作,推行专业技术执业资格制度,完善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制度,统筹拟订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资格标准;承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选拔管理工作,负责留学人员回国安置;负责非教育系统出国留学人员管理工作;负责组织申报建立博士后工作站(流动站)和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工作;参与制定全区人才开发基金使用管理办法。
联系方式:
负责人电话:0471-66131650471-6283951
办公电话:0471-6946607

九、军官转业安置处
拟订全区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培训政策和安置计划;指导全区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承担自治区本级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培训工作;组织拟订部分困难企业军队转业干部解困和稳定政策;拟订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管理服务办法;参与制定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办法;承担自治区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具体工作。
联系方式:
负责人电话:0471-69372390471-6924920
办公电话:0471-6925698

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
拟订全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人事管理政策以及机关工勤人员管理政策,并组织实施;按照管理权限,承办区直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人员招聘、调任(配)等人事管理事宜,按规定承办中央驻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相关工作。
联系方式:
负责人电话:0471-69149070471-6944911
办公电话:0471-6944911

十一、工资福利处
拟订并组织实施自治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收入分配、福利和离退休政策;拟订地区津贴和岗位津贴发放办法;负责编制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年度工资总量计划;负责编制自治区本级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总额计划、工资基金管理工作;负责自治区本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审核工作。
联系方式:
负责人电话:0471-69644950471-6966796
办公电话:0471-6611940

十二、人才开发处
拟订人才开发规划,并组织实施;推进和完善人才储备制度;拟订各类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政策;参与制定相关人才项目经费的使用管理办法;承担相关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项目的组织实施。
联系方式:
负责人电话:0471-69183690471-6965638
办公电话:0471-6946229

十三、职业能力建设处
拟订城乡劳动者职业培训政策、规划并指导实施;拟订技工学校及职业培训机构发展规划和管理规则,完善职业技能资格制度;指导实施职业分类、职业技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参与制定职业能力建设资金的使用管理办法;负责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审批和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资质审核。
联系方式:
负责人电话:0471-69671060471-6944622
办公电话:0471-6613983

十四、劳动关系处
贯彻执行劳动关系政策;拟订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实施的规范性意见;提出企业职工工资宏观调控和正常增长机制意见;指导和监督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和企业负责人工资收入分配;指导劳动标准制订工作;落实消除非法使用童工政策和女工、未成年工的特殊劳动保护政策。
联系方式:
负责人电话:0471-66111360471-6968863
办公电话:0471-6945364

十五、养老保险处
统筹拟订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及其补充养老保险政策,逐步提高基金统筹层次;完善全区企业职工退休政策;拟订全区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政策、规划和标准;参与制定自治区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办法;拟订全区养老保险基金预测预警制度;拟订全区基本养老保险费率。
联系方式:
负责人电话:0471-69449410471-6944624
办公电话:0471-6944624

十六、医疗保险处
统筹拟订医疗保险、生育保险政策、规划和标准;拟订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含城镇职工和居民)、生育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和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拟订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的资格审核认定及管理办法;监督、指导全区城镇基本医疗、生育保险制度改革工作及各项方针政策的实施;拟订机关企事业单位补充医疗保险政策和管理办法。
联系方式:
负责人电话:0471-69468690471-6944624
办公电话:0471-6610125

十七、工伤保险处
拟订工伤保险政策、规划和标准;完善工伤预防、认定和康复政策;组织拟订工伤伤残等级鉴定标准;组织拟订定点医疗机构、药店、康复机构、残疾辅助器具安装机构的资格标准;参与制定自治区储备基金的使用管理办法。
联系方式:
负责人电话:0471-69459920471-6945051
办公电话:0471-6944634

十八、农村牧区社会保险处
拟订农牧区养老保险和被征地农牧民社会保障的政策、规划和标准;参与拟订农牧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办法;拟订征地方案中有关被征地农牧民社会保障措施的审核办法。
联系方式:
负责人电话:0471-66109520471-6964880
办公电话:0471-6946157
十九、审计监督处
拟订人力资源开发、就业、社会保险基金(资金)审计监督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依法审计监督人力资源开发、就业、社会保险基金(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建立基金(资金)监督举报系统,受理投诉举报,组织查处基金管理的违纪案件;负责厅机关、所属事业单位的内部财务审计工作。
联系方式:
负责人电话:0471-62803530471-6944958
办公电话:0471-6945224
二十、调解仲裁管理处
拟订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制度的实施规范,指导监督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指导开展劳动、人事争议预防工作;依法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协调处理区内重大劳动、人事争议案件。
联系方式:
负责人电话:0471-69629090471-6945329
办公电话:0471-6945298

二十一、劳动监察局
拟订劳动监察工作制度;组织实施劳动监察,依法查处和督办重大案件;协调劳动者维权工作,组织处理有关突发事件;指导全区劳动监察队伍建设;承担其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监督检查工作。
联系方式:
负责人电话:0471-69451700471-6944443
办公电话:0471-6946445

二十二、外国专家局
拟订自治区引进国(境)外人才和智力政策和规划,并组织实施;根据规定,负责全区有关部门(单位)聘请外国专家的资格审批和来区工作的外国专家的管理;负责国家和自治区重点聘请外国专家项目和引智成果推广项目的组织实施、成果评估推广;参与制定引智专项经费的使用管理办法,负责自治区出国(境)培训年度计划管理和出国(境)培训项目申报;承担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
联系方式:
负责人电话:0471-69655480471-9644635
办公电话:0471-6968544
二十三、机关党委
负责本厅、公务员局和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
联系方式:
负责人电话:0471-69446190471-6946887
办公电话:0471-6946010

二十四、离退休人员工作处
负责本厅、公务员局离退休人员工作,指导直属单位的离退休人员工作。
联系方式:
负责人电话:0471-66111050471-6613350
办公电话:0471-6613350

二十五、纪检、监察室
联系方式:
负责人电话:0471-69446030471-6913124
办公电话:0471-6913124

二十六、公务员局
联系方式:
负责人电话:0471-69528850471-6611597
办公电话:0471-6266092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❹ 西藏农牧学院的成果

学院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坚持科学研究、科技开发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着力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积极探索建立了科学严谨、富有活力的科研创新运行体制,为实现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的西藏发展的基本思路、战略定位和自治区“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经济发展战略做出了突出贡献。“十一五”以来,178项科研项目获国家级、自治区级立项,到位经费4787万元,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9项;公开发表论文120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200多篇,SCI收录4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获3项专利授权。着力推进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积极推动校地合作,大力加强社会服务工作,合力支撑农牧业和全区经济发展,走出了一条充分发挥人才技术优势、科研平台优势、教育资源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新路子,先后承担各类科技培训、技术指导、规划设计、建材检测、科技示范等社会服务200余项,研制生产了“牦牛瘦死病疫苗”,在拉萨、林芝、山南、日喀则等地(市)推广青贮玉米、超甜玉米、彩糯玉米、黑玉一号等6个玉米新品种及双低饲料油菜饲油1号、藏鸡鸡苗、藏猪繁育技术,不仅拓宽了老百姓生产选种渠道,提高了科技含量,实现了增收目标,更有力地推进了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类课题分别在拉萨、那曲、山南、昌都等地建立若干试验示范区,部分课题研究模式已在相关工作中应用推广。为自治区组织部、教育厅、农牧厅、林业局、科协和林芝军分区、部分地县等单位和部门具体承办各级各类培训班23班次,利用科研项目对农牧民开展玉米新品种种植和藏香猪、藏鸡饲养实用技术培训,累计培训各级各类人员7000多人次。
2006年来,学院及有关单位先后荣获国家级、自治区级先进集体奖励34次,教职工荣获国家级、自治区级先进个人奖励70余人次,学生荣获国家级、自治区级个人奖励160余人次。学院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团结合作精神的培养,进一步完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的激励机制和平台,为学生个性发展和健康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环境。大力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先后搭建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学生科技学术创新、结构模型大赛、创业设计大赛等多个平台,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培养渠道多样。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奖、贷、助、补、减(免)”体系,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白玛央金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教学奖励基金奖学金、特困生专项助学金以及各类单项奖、荣誉奖,实施国家助学贷款绿色工程、学费减免、特困生补助政策,大力开展勤工助学活动。从2009级学生开始,已对30个农、牧、林、水类相关专业实行了免费教育,并给予生活补助。

❺ 如何提高农牧民创业理念

想提高农牧民创业理念,必须加大创条件。

❻ 农业机械化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示范基地建设的实施方案怎么写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就业是最好的选择,后专注于电脑设计的农业机械内,相对较好的工资和工作容条件的这篇文章,使CAD的相关文件(包括计算机等级证),以及英语水平是极为重要的。
二是要考虑更多地参与农业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申请民事或市政机构。所以,只要你测试什么都不重要,只要沟通好就行了。
如果没有找到满意的位置,可以考虑农业机械的销售,虽然有点辛苦,但很不错的收入。

❼ 西藏的农业特色是什么

高寒农业是在高海拔地区特殊的高寒自然坏境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农业。
其分布海拔高,气候严寒,热量不足,但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光能资源丰富,光合作用强度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积累和抑制病虫害,易获高产。其特点是主要作物、牲畜和树种等适应高寒自然环境能力强,分布上限高;农、林、牧业垂直交错分布,呈现层次分明的立体生产布局。如中国青藏高原即为高寒农业典型,种植业主要集中分布于高原上水、热、土条件较为优越的河谷地区和局部湖盆地段,农作物以耐低温、生长期短、抗逆性强、栽培上限高的青稞、小麦、豌豆、油菜等为主;森林以云杉、冷杉等暗针叶林为主体,在高寒阴湿条件下,其生长之高,速度之快,均为世界罕见;畜种以适应高寒、缺氧、低压的特殊高原环境能力强的高原特征性牲畜牦牛、藏绵羊、藏山羊饲养数量最多、分布最广。
人间圣地、雪域高原,这里是世界第三极,也是亚洲水塔。这里有着全国比重最高的农牧区、农牧民,九成以上的国土面积为农牧区、八成人口集中在农牧区。这里是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贫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相对薄弱,但同全国人民一道实现小康社会的愿望更加迫切,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路上同样不甘人后。
近年来,西藏坚持特色发展和绿色发展,充分拓展农业生态旅游功能。以六大特色产业为依托,布局三大农旅圈,走出了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区情决定改革方向。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要突出抓好特色产业、基础设施、环境保护三项重点,提升西藏自我发展能力”。在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上,区党委书记吴英杰指出:“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精准发力、适时调节,着力补齐经济社会发展短板,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布局,着力培育内生发展动力,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在今年初召开的全区农村工作会议上,吴英杰进一步提出,把扩大供给和提高质量作为主攻方向。
发挥优势,产业调整布新局
产业发展源于特色优势和市场需求。西藏的优势在于绿色和特色,这里是全国天然草场最大的省区,青稞种植产量占全国的70%,牦牛存栏量占全国的1/4,藏香猪更是西藏特有的放牧型猪种。市场需求表现为肉奶需求旺盛、青稞主粮供不应求、饲草缺口巨大。大力发展青稞、草业、牦牛、藏猪、绵羊、奶业,既发挥特色优势,又满足市场需求,自治区党委、政府就此提出西藏农牧业特色产业发展重点。
在《西藏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基础上,自治区提出了“八个百千万工程”和“114”发展战略,特色产业呈现区域集中、优势发展、“质”“量”兼顾发展态势。以“一江两河”粮食主产区为主,布局青稞产业;以天然草原生态保护为主,藏中、藏东南人工饲草生产加工为辅,布局草产业;以藏东北为主,布局牦牛产业;以城郊为主,布局奶产业;以藏中北为主,布局藏系绵羊产业;以林芝为主,布局藏猪产业。
今年以来,西藏农牧业在抓量和质上下足功夫。青稞实施“双增长”计划,推广“藏青2000”等新品种185.58万亩,预计今年青稞亩产提高9公斤;2016-2017年投入资金65.92亿元,在加大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的同时,人工种草28.17万亩;在实现草畜平衡、牲畜存栏量减少的情况下,通过帕里等牦牛优良品系和霍尔巴绵羊等优势类群的培育推广,实施短期育肥计划,牛羊肉产量不降反升;通过黄牛改良、优质奶牛引进,用好草养好牛,打造高原好奶源,奶产量稳步提升,人均占有量已达国际平均水平;藏猪产业制定标准化养殖规范,出台了藏猪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打造林芝藏猪产业发展示范区。
以青稞和草业为基础产业,牦牛、藏猪、绵羊、奶业为优势产业,“双擎四驱”特色产业布局勾勒成形。现如今,沿江河谷青稞穗随风摇曳、点缀着点点金黄油菜花;羌塘大草原一片绿的海洋,风吹草低见牛羊;美丽的西藏江南,藏香猪正在欢快地奔跑;在高原腹地吐蕃故里,奶牛在青青的草地上悠闲地踱步。西藏高原结构调整、产业布局成果初见成效。
守住底线,绿色发展是王道
西藏农牧业优势不只是特色,更是绿色。西藏持续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大力发展人工种草,就是要天然草喂饲无污染牛羊,保持“土生土长”“原汁原味”。草原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天然草原植被覆盖度达到44.7%,比2008年提高了13.8%。
加大荒漠化治理,2017年蒙草集团进驻西藏山南市扎囊县,投资3亿元打造万亩生态修复植物苗木繁育基地;亿利集团进驻西藏,投资39亿元,在雅鲁藏布江沿岸59万亩荒漠化土地上再造“库布其”。
化肥农药施用量零增长,农药使用量比去年减少93.29吨。在拉萨曲水、尼木两县,化肥农药零使用试点全面展开。在山南,近百亩试验田正在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试验。在食品安全监管上,西藏农牧部门与食药监部门签订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合作协议,建立了无缝衔接工作机制,区、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的搭建为绿色发展把住了入口关和出口关。当雄县推出带身份证的牦牛肉,实现了生产全程可追溯。
以绿色发展促品牌建设,目前全区已认定无公害农产品105个、绿色食品35个、有机食品23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8个。“拉萨”青稞啤酒、“藏缘”青稞酒、“高原之宝”乳业、“藏北”牦牛肉、“帮锦镁朵”藏毯等特色农畜产品品牌不断涌现,拉萨“净土”、昌都“蓝天圣洁”等区域品牌越做越强。
彰显特色,发展成果惠牧民
依托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西藏农业生态旅游已成朝阳产业,三大休闲农牧业以藏中、藏东南、藏西北为区域已具雏形。以“拉萨市-日喀则市-山南市”为主线的藏中农耕文化与特色产品旅游体验圈,主打文化遗产观光、藏家乐、休闲农牧园区、美丽乡村、农耕文化深度体验;以“林芝市-昌都市”为主线的藏东南景观农业与休闲旅游体验圈,主打休闲生态旅游、美丽乡村旅游、创意农牧产品开发与特色植被观赏;以“阿里地区-那曲地区”为主线的藏西北游牧文化与草原生态旅游体验圈,主打天然牧场观光、游牧文化体验。
以优势资源为依托,青稞、草业、牦牛、奶业、藏猪、绵羊六大支柱产业协同发展。以生态和文化为支撑,“农业+旅游+生态”新产业添注新动能的高原特色产业端倪显现、动力十足。农旅结合产业发展迅速,上半年进藏游客860万人,实现收入92.55亿元;预计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20元,同比增长14.3%。
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农牧民。拉萨市林周县强嘎村村民索朗旺堆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租赁700亩土地种植饲草。他说,西藏市场缺饲草,他的饲草都由公司收购,除去成本,每年能赚一二十万元。林芝市工布江达县朱拉乡是原种藏猪保护基地,现在这里几乎家家户户养藏猪,年出栏3000多头,户均增收2000多元。山南市扎囊县西卡学村的央金,把8亩耕地全部流转给种植合作社,到县里当了保洁员,不光土地租金比自己种每亩高出近400元,还有务工收入近两万元。

阅读全文

与2014年西藏农牧民农业技能培训方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师资培训服务方案 浏览:912
百度竞价推广计划方案 浏览:850
2015年度公司培训计划方案整理版 浏览:255
深圳披披季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253
市场营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浏览:466
泉州市聚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276
美国移动电子商务发展 浏览:841
设备培训组织方案 浏览:121
建设工程培训服务方案 浏览:567
2017年培训计划方案 浏览:608
华晨消防电子商务平台 浏览:839
市场营销学吴建安期末考点 浏览:869
开展科技辅导员培训实施方案 浏览:331
有关电子商务的填空题 浏览:601
网络营销的外文文献及翻译 浏览:117
毛笔书法教师培训活动方案 浏览:939
规章制度培训方案 浏览:619
食人员培训实施方案 浏览:21
幼儿园游戏活动园本培训方案 浏览:850
中心校校本培训方案 浏览: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