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家电类公众号要怎么运营
家电类企业很难用公众号去引流,今天豆风网络用公众号运营实际案例来说一说家电类公众号怎么运营。参考资料家电公众号怎么运营
运营家电类公众号的目的30%的原因是为了品牌推广,70%是为了推广产品,提高销售额、
家电类公众号在注册的时候豆风网络建议注册服务号,一个月发布四次,因为这种产品类公众号不用每天发布信息,而是用功能服务来吸引粉丝。
像豆风网络运营的A家电类公众号,后台菜单栏会插入客服功能,在其他电商平台会直说:人工客服请在公众号xx后台回复人工,这样子能确保已经购买的客户资源。
运营家电类公众号最重要的是维护客户关系,要用足够的细致沟通和文案来获得客户的信任感。
公众号运营时候一定要发布跟自己有关的对用户有用的信息,不要太刻板太偏离主题。
活动是要做的,用户关注的一大部分原因是有利可图,如果这个公众号能够让用户感受到更多优惠在里面则能加快公众号及品牌传播速度。
公众号做好了一样能挣钱,像海尔、格力等家电类公众号光是广告收入就能撑起一个部门的开销。
封面图、排版、自定义菜单、自动回复、这些基本元素一定要规划好。
⑵ 如何做电商
其实想要做好电子商务并不难,难的是怎么把它经营好,所以正确做好电子商务,就要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模式、其实也可选择采取一些微电商的模式,或者电商APP等,具体内容如下:
1、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模式
比如有淘宝、天猫、京东等平台。这是最早期的电商模式,商家入驻平台,就可以在网上卖东西。但是并不鼓励新加入的企业把精力花费在这些平台,因为在自己会发现,开店之后,完全没有人咨询、下单。
因为平台的红利期已经过去,各大细分领域都已经有巨头出现,通过销量、成本等把控了90%以上的流量,新企业想要获取排名、曝光,只能花钱做推广,这样成本又非常高。
2、微电商
除了淘宝,微电商的模式就是通过网页的形式,在微信里面展示。当初的微商,主要交易平台就是微电商。这种微电商平台,价格便宜的功能鸡肋,功能丰富的价格高。目前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需要自己找流量,因为大多千篇一律,所以获取用户比较难,入口较深。
3、电商App
电商商城类的App,功能最为丰富,所的有用户自己自由把控运营,可以实现的商业模式丰富多样,比如内容电商、分销电商、社群电商、导购商城、外卖商城、同城生活圈等等。
过去App开发成本高,所以电商商城主要是大型企业的玩家,比如小红书、每日优鲜、肯德基等等。但是,随着开发技术的发展,利用应用公园类的App制作平台,自己就能快速制作一个的电商类的App。
4、多向同行学习
许多店铺经营得非常好,多去挖掘他们能够给自己什么启示,参考他们做得好的。别一上来就认为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了,其实差得比较远。所以多多去看看同行的产品,比如他们的销售价格、店铺风格等。
注意事项:
1、不必过于苛责平台的规则等浮云,平台的目标是在消费者满意和平台赚钱之间找平衡点。
2、在做电子商务的过程中,要承认自己的短板是什么,正视自己的短板,并且清楚克服短板的必要艰辛,别老是抱着自己的短板哭。
⑶ 电器下半年引流计划怎么写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8-05
⑷ 电商的运营模式比如京东、苏宁易购
联想平板屏幕出现水印现象是什么问题,一般检测需要多长时间
⑸ 海尔的管理运营模式 和与阿里巴巴电商运营模式相比的区别,需要概括出主要几点
对比一下就不同喽 一个是传统的公司质量品牌经营模式一个是现代通过信息整合和创意组合的敬仰模式
如果说明白点就是 海尔是凭的是苦力 阿里巴巴凭的是头脑
再说白了他们的经营精髓 海尔:一分钱一分货 阿里巴巴:抓住人们最想要的(例如免费)
首先是海尔
服务和质量为主
海尔以近乎完美的形象成为中国企业在世界的代表,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对“海尔现象”的解释只有四个字:速度、创新。
2005年底,海尔宣布进入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这是海尔战略的第四个转折点,但在海尔选择了新一轮的进攻之后,它的创新之路却似乎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就像杰弗里·摩尔所说,大公司并非不创新,相反,大公司里进行的创新数量有时多得惊人,但它们未必和经济目的直接挂钩。目前海尔平均每天申报1.8个专利,1.5天出一个新产品,创新使海尔成为世界第六大白电制造商。但种种迹象表明,以白色家电起家并始终将白电作为重心的海尔集团,正在被对手所赶超。
在2006中国科技百强榜单中,海尔名列第89位,较上一年下降了61位。2005年,海尔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65.09亿元,而市场上另两大家电巨头格力为182.48亿元,美的为213.13亿元;净利润方面,海尔为2.39亿元,格力和美的则分别为5.08亿元和3.82亿元;净资产收益率相差更为悬殊,海尔为3.5%,格力和美的分别为18.72%和12.48%。
同时,海尔的国际化进程也不像预计中的那么迅速,海尔的目标是在美国、欧洲、日本三大市场取得成功,而这三大市场分别注重的是渠道、设计和质量,海尔能否顺利破局目前还看不到迹象。
通过业务流程再造海尔克服了人的惰性,但现在,海尔能否克服其创新过程中所积累的惰性,顺利升级到“国际版”?
文化—阶段性落伍
8年前,张瑞敏称之为“内部模拟市场化”的管理革命在海尔悄然开始,现在这个革命被称为SBU(Strategical Business Unit,即策略事业单位),通俗地理解,这场“运动”是要把海尔的数万名员工,都变成一个个“小老板”。也就是说,集团战略会落实到每一位员工身上,而每一位员工的策略创新又会保证集团战略的实现。既有大企业的规模,又要有小企业的灵活性。
这种“人单合一”的模式曾给海尔带来巨大的市场和丰厚的利润,并成就了海尔在中国家电行业的王者地位。但时间行至2006年,海尔所遵循的企业文化理念—追求客户满意最大化—虽然有些落后了。
张瑞敏多次强调海尔的核心竞争力是“获取客户和用户资源的超常能力”,但现在,海尔似乎陷入了客户服务的误区。
日本富士常叶大学流通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原龙辉介绍说,企业文化的发展通常要经历四个阶段:内部顾客价值阶段(企业只关心内部员工的价值);外部顾客价值阶段(企业视用户为上帝);经营者的满足阶段(实现利润,达到企业经营目标);最后是企业外的顾客、企业内的顾客以及企业的经营者或管理者得到共同满足的阶段。
目前海尔的企业文化和国内大多数企业一样处于第二和第三阶段并行,但对于一个跨国公司来讲,仍在沿续这种文化显然已经落伍了。
当然,海尔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以用户价值为中心的市场价值链来对此予以保证。但这是一条直线式的价值链,它虽然使海尔获得了最具亲和力企业的公众口碑,但却忽略了内部顾客—员工的价值,而这终将影响外部顾客价值的创造。
战略—保守的多元化
1991年,海尔兼并青岛空调器厂开始推行多元化战略,很快,冰箱、空调、洗衣机、冰柜四驾马车成为拉动海尔快速发展的龙头产品。
但相关多元化并没有让海尔满足,它迅速走上了一条非相关多元化之路。
1995年,海尔进入医药领域,随后又进入了保健品、餐饮、电视、电脑、手机、软件、物流、金融等十多个领域。但情况并不乐观。海尔药业至今依然亏损;海尔投资的“海尔大嫂子面馆”连锁店目前大多数已经关门;海尔电脑自上市以来就一直持续亏损,并曾一度退出市场;海尔手机在国内手机中也并无优势可言。至今,海尔仍在为其多元化每年投入大量资金。
中原龙辉表示,多元化无可厚非,但海尔能否在进行多元化的同时确保多元化所必须的各种经营资源将成为关键因素。不同的业务所需经营模式也不尽相同,但海尔在其他市场却一直采用它的家电经营模式。
以手机为例,海尔曾试图把它成功的家电经营模式复制到手机行业来。手机是快速电子消费品,要求很强的科研能力,需要快速地不断创新,但海尔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在手机生产技术方面,目前海尔手机和大多数国产手机一样,都是拿来主义,生产线主要就是简单的组装,此外,在品牌和渠道方面海尔也不具备优势。擅长创新的海尔在多元化道路上的“习惯性保守”显然直接影响了它的业绩。
产品—缺少杀手锏
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可以承受停电四天半的冰箱、厨房用桶状啤酒机、儿童款青蛙王子电视机、大容量带滑道抽屉冷柜……凭借产品差异海尔曾获得高额
⑹ 想把产品放到网上销售请策划或者做过电商的朋友给我支个招
我现在正做一家传统家电行业的电商运营总监,给你几个建议:
确定两种不同的道路,分别为第三方电商平台和自营电商平台,并做出利弊给老板看
做方案要涉及一些主体内容:预算,周期,团队架构,利润回报等
做方案,不要找些乱七八招,老板看不懂的东西,那只会对你的方案轻视
先想清楚,再决定,再做方案给老板看,一定要让老板知道你干什么,需要什么,他能给什么,他能得到什么。
⑺ 传统企业怎么做电商 运营·模式·案例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 传统企业如何做电商 在传统企业纷纷进入电子商务的过程中,出现许多成功的企业,如联想电脑、李宁、百丽等。同时也有相当多的失败案例,许多传统企业花巨资投入电商,收效却很差,甚至无功而返。传统企业要不要做电商?如何才能做好电商? 电商与传统业务本质相同 中国的电子商务发韧于本世纪初,但真正的出现大发展与大跨越是在2010年之后, 2010年被称为真正的中国电子商务元年。各类电商公司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电商似乎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独特的行业,很多电商的业内人士过分强调电商与传统业务的差异性,把电商搞得很神秘。 我认为,首先必须要破除对电商的迷思!电商并不是一个独特的行业,其本质和传统行业并无不同。电商是通过互联网在线的方式进行推广和交易,除此以外,电商和传统行业并没有任何本质上的不同。所有传统行业所通行的规律,对电商同样适应。从这个角度看,传统企业不应该对电商感到迷茫,反而应该发现自己更有优势做电商。 比如说,电商经常被描绘为“先烧钱,后赚钱”的行业,对于一些承载了巨额风险投资的电商企业来说,或许的确有一定的道理。但对于传统企业来说,一定要做好审慎的投资预算和规划,我以电商的市场推广投入为例进行说明。 很多企业对于如何投放网络广告拿捏不准,究竟投多少算合适?广告投入与销售收入的比例应该多少?我经常给传统企业电商主管的建议是,参照你们传统业务的广告投放效益核算是最靠谱的,千万不要听信一些所谓专家宣称的,做电商首先要“先烧钱,后赚钱”。有人会说现在一些著名的电商也处于烧钱的阶段,而且还烧得特别旺盛,我的观点是,让他们去烧钱吧,传统企业绝对不能这么做。我相信,任何一种商业模式,如果一直需要持续的大额投入,但却迟迟无法赢利,肯定是有问题的。 家电、3C类传统的品牌企业,一般市场推广费用占销售额的3-5%,这些企业如果做电商推广,也应该控制在这个比例内,或者比这个比例高一些。如果电商推广费用超出10%,甚至像有的企业达到15-20%,那绝对是必须反思甚至放弃的,因为这种经营模式没有价值。 流量是所有电商企业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流量其实就相当于传统企业的客户访问量和关注度,如一个商店的客户进店数,一个品牌被消费者知道、提及、询问的次数。电商网站的流量,除了部分自然流量外,大部分需要通过网络广告投放的形式引导进来。访问流量转化为订单的客户,大部分是通过以网络为代表的搜索引擎的关键字搜索进来的。随着竞争的激烈,关键字投放的费用越来越高,让很多传统企业不堪重负。 比照传统业务,可以清晰认清搜索引擎关键字投放的本质所在。一个卖电脑的店铺,如果开在深圳著名的华强北电子一条街,每天的客流量非常大,进店人数多,生意就非常好做,但是店租也非常高。电商企业在搜索引擎投放的关键字广告,就像在互联网这个巨大的虚拟空间付出的店租,你付的店租多了,你就能获得更多流量,更优质的潜在客户。通过店租的类比,我们就可以非常精确把握搜索引擎关键字投放的费用比例。一般综合性的商场,场地租金占销售额的比例约在4-6%之间,品牌专卖店的租金,一般在6-8%之间。由此可知,如果在搜索引擎上的关键字投放金额超过销售额的10%,就必须非常警惕。 因此,不要被电商热闹之下的神秘感搞晕,传统企业的商业经验已经非常丰富,只要坚持原有的经营之道,并快速学习电商的经营之术,一定可以做好电商。 找到适合自己的电商模式 当然,不同的传统企业做电商也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模式。 对于零售领域的传统企业来说,做电商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再开一个网上商城。目前很多零售企业已经开了网上商城,而且经营效益还不错,如苏宁易购、银泰百货、天虹网上商城等。 并非所有传统零售企业都能够成功地再复制一个网上的自己,只有规模较大、经营品类较丰富、店面数量多、覆盖广的传统零售企业,才有可能建立一个成功的网上商城。为什么?第一,网上商城吸引并形成稳定的基础流量的成本非常高,只有丰富的产品线和较大营业额才能覆盖流量的成本;第二,网上商城的仓储、物流和售后服务成本非常高,只有店面数量 多、覆盖广的大型传统零售企业,通过线下与线上业务的紧密配合,才能有效地解决仓储、物流和售后服务问题。 传统的产品品牌企业要做电商,最重要的任务是做好网络销售渠道的全覆盖。因为电商对传统的产品品牌来说,首先是一种新型的网上销售渠道。我认为传统产 品品牌可以自建一个B2C网站,专门销售自有品牌产品,但自建B2C平台不能作为做电商的主战场。全面进入和覆盖淘宝商城、京东商城、卓越网、1号店、当当网、唯品会、团购网、某些银行的网上商城等所有目前主流的网络销售渠道,这才是真正的重点! 这种新渠道策略在传统行业已经见证过无数次。如家电行业,原先销售的主战场在五交电公司、百货商场,随着苏宁、国美专业性家电连锁企业的兴起,后者成为家电的销售主角。电脑销售原先主要在电脑城,而最近几年,家电连锁和其他商超(如沃尔玛等)已经成为电脑销售的重要渠道。对于传统品牌来说,互联网就是一个新的销售渠道,哪里能卖东西,就进驻哪里。 传统品牌进入网上渠道,第一个选择是淘宝网,其他的优质网上渠道包括京东商城、1号店、当当网、卓越网等。在具体业务操作上,需要注意产品线与定价的区隔,这方面传统品牌具有丰富的经验。 传统品牌自建B2C商城也有重要的价值。它可以起到品牌旗舰店的作用,用于展示企业的最新产品,发布企业新闻,推广企业形象。但是,由于网上吸引流量的成本非常高,单一品牌的销售额又不可能非常大,因此,一般的传统品牌自建B2C商城很难给企业带来效益。但如果传统品牌的产品类别比较丰富的话,自建B2C商城也可以创造相当可观的销售额,如海尔自建B2C商城,年销售额已接近10亿,这个规模在电商里面已属不错,虽然与海尔整体超千亿的销售额比起来还是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