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案大全 > 小学暑期读书活动策划方案

小学暑期读书活动策划方案

发布时间:2022-02-06 06:27:05

❶ 小学读书活动如何开展

一、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爱读书的好习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内在品质。

2、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净化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其健康全面地发展。

3、面向全体学生,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注意特长与学生个性的培养。

4、培养读、写、说的兴趣和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指导思想

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唯有不懈努力地去读书,才能不断吸取有益的精神养料,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好的读书习惯要从小培养,让书籍走进孩子的心灵,丰富他们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活跃他们的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以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学生读书的`能力,造就未来高素质人才!

三、活动对象

全班学生

四、活动口号

品书香之气,铺人生之路。

五、活动安排

(一)、第一阶段:思想发动、宣传教育

1、在晨会进行全班宣传,讲明阅读的重要性。

2、利用校讯通与家长联系,获得他们的支持与参与。

(二)、第二阶段:读前准备、制定计划

1、制定读书计划书

(1)个人阅读计划书

a、内容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设计、装饰,其中要有读书的内容、目标、措施、等内容。

b、时间

通常利用每天7:30分之前、中午的休息时间和晚上做完家庭作业后。

(2)班级阅读计划书

a、内容

每周学习诵读两首古诗

b、时间

通常利用课前两分钟

2、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1)、从老师做起,每天和同学们一起读书。

(2)、建立班级读书角

a、发动学生把个人存书“捐”出来放在班里。

b、对读书角进行装饰,增加积极向上、轻松愉悦的氛围。

c、选择一名责任心较强的同学任管理员,定期开放图书角。

d、将书籍进行编号,建立借用登记制度,保证书籍的完整性。

(3)、鼓励学生节约零用钱购买课外书,建立个人小书库,提倡同学之间建立“好书交换站”,定期举行“好书换着看”的活动。

(4)、组织学生向校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倡导全体学生涉猎古今中外的优秀读物。

(三)、第三阶段:组织实施、跟踪考查

1、设立个人读书成长册,每天让学生对自己的阅读效果进行评定。

2、鼓励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以此来促进学习方法,读书范围的良性发展。

3、利用黑板报和手抄报举行读书笔记成果展示,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尤其是后进生。

4、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汇报活动:如“古诗诵读会”、“读书心得交流会”、“词句积累运用比赛”、“读书知识竞赛”、“我爱读书演讲比赛”等等。

6、在每个学期的期末评选一名“阅读爱好者”,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六、活动要求

1、教师应强阅读指导。

(1)、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书籍。

(2)、协助学生制定阅读的序列。

(3)、交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4)、督促学生学会做笔记、摘佳句、写体会。

2、改革家庭作业的布置方式,保证每个学生每天的阅读时间在半个小时左右。

3、与家长经常保持联系,确保读书活动扎实、有效地进行。

❷ 读书活动方案

“亲子共读国学经典”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让中小学生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在诵读实践活动中培养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让中华文化发扬广大,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活动主题 亲子共读“一盏灯一本书一条路” 三、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亲子共读”活动,带动家长朋友积极参与,掀起学习经典、践行美德的新高潮,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努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和谐家庭氛围。 1、通过亲子共读活动,开拓孩子的知识视野,树立正确的读书观念,养成读书习惯,让孩子和书成为好朋友。 2、通过亲子共读活动,丰富和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培养、锻炼孩子丰富的想像力。 3、通过亲子共读活动,引导孩子树立伟大理想,熏陶优秀品质。让孩子明白更多为人处事的道理。 4、通过亲子共读活动,锻炼孩子的记忆力,增加父母与孩子的感情,密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 四、活动原则及要求 1、开展亲子共读经典活动,要立足丰富创新,坚持多元融合、百花齐放,以崭新的视角、灵活的手段和方式,展示国学经典的博大精深和艺术魅力,体现中华民族的内在精神和优秀文化; 2、开展亲子共读经典活动,要注重家庭对孩子的熏陶感染,让孩子对国学经典“入眼、入耳、入心”,领悟国学经典中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3、开展亲子共读经典活动,要以“闻、思、修”为指导思想,结合父母耳濡目染,让孩子在诵读、反思、实践中提高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 4、开展亲子共读经典活动,把握好老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相结合,校内诵读与家庭诵读相结合的原则,不增加学生过重负担,不增加家长经济负担。 五、主要内容 (一)实施“十百千”计划 1、熟读十部经典名篇 2、背诵百首诗词歌赋 3、知晓千个成语故事 (二)落实“三个深入” 1、继续坚持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深入校园——校内诵读 学校继续坚持在每周一、三、五小班会时间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培育心灵,吸取营养,开发心智,使学生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营造儒雅高洁的校园文化。 2、将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深入家庭——亲子共读 学校充分利用“家长开放日”“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报”等各种契机,提高家长对经典诵读活动的认识和理解;通过举行“书香家庭评比”、“亲子共读示范家庭”等活动,带动家长共同参与到诵读活动中,在亲子共读中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交流。 3、把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深入社区——社区赏读 尽可能利用社区文化交流、表演、大型集会、主题活动等契机,开展千人国学经典诵读、情景剧展演,使社区居民感受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从经典之作中去吸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获得古圣先贤的智慧之光。 (三)突出“三个体现” 1、体现于校园礼仪之中——促进校园和谐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优化育人环境,让学生领悟传统经典中蕴涵的教书育人的深刻哲理,并应用到学习、生活实践中;把经典诵读活动积极融入到学生日常礼仪等常规教育,弘扬传统礼仪道德,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2、体现于家庭生活之中——促进家庭和睦 指导家长在家庭中积极营造国学经典诵读的氛围,组织多种形式开展家庭经典诵读活动,树立传统家庭观念,掀起家庭诵读的热潮,促进和睦家庭的建设。 3、体现于社会实践之中——促进社会文明 将诵读活动送进社区,实现学校、社区、家庭“三结合”联动,促进社区精神文明的建设。 六、活动安排 1、父母亲要做到以身作则,读书时间不开电视电脑,不干无关事务,周一至周五最少一刻钟时间,周末最少保证白天半小时,晚上半小时; 2、利用周末时间和孩子一起听、看故事光盘,然后视情节进行童话剧分角色表演; 3、建立专门的摘抄本,读书过程中发现优美段落、句子都要摘抄下来,将“亲子共读”的读书进展情况和读后感及时做好读书笔记、这将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七、读书奖励 1、设计每月读书表格,每天按时、有效完成读书计划的,书读完了可奖励新书一本。当月除特殊情况外全部完成读书计划的,可满足合理要求一个(家庭)。 2、根据“亲子共读国学经典”实施情况,每学期末开展“书香家庭评比”(每班5个)、“亲子共读示范家庭”(每班5个)的评比活动(学校),并在升旗仪式或开学典礼上表彰奖励。 希望通过我们的亲子共读国学经典计划,能让外校孩子们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培养其善良、开朗、幽默、自信的人格特性,也希望所有孩子在学习上有所进步。 附:“亲子共读国学经典”必读书目(内容) 二年级诵读:《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指定篇目)前36首 三年级诵读:《小学生必背古诗词》(补充篇目)前45首 四年级诵读:《孟子语录》(校园网下载)及《孟子》自选2-3章节。 五年级诵读:《大学》(前五章) 六年级诵读:《中庸》前20章 七年级诵读《论语》的《学而》、《为政》、《八佾》三篇 八年级诵读《论语》的《述而》、《泰伯》、《子罕》三篇 九年级诵读《论语》的《颜渊》、《子路》、《宪问》三篇 “亲子共读国学经典”选读书目 (教育部语文新课标推荐28本国学经典书目系列) 第1部《道德经》 老子 (春秋生卒年不详) 第2部《庄子》 庄子 (战国约公元前369-前286) 第3部《墨子》 墨子 (战国约公元前468-前376) 第4部《荀子》 荀子 (战国约公元前313-前238) 第5部《韩非子》 韩非 (战国公元前280-前233) 第6部《孔子兵法》 孙武 (春秋生卒年不详) 第7部《左传》 左丘明 (春秋生卒年不详) 第8部《楚辞》 屈原 (战国约公元前340-前278) 第9部《吕氏春秋》 吕不韦 (战国?-公元前235) 第10部《史记》 司马迁 (西汉约公元前145-前87?) 第11部《汉书》 班固 (东汉32-92) 第12部《论衡》 王充 (东汉27-约97) 第13部《嵇康集》嵇康 (三国·魏约223-约263) 第14部《陶渊明集》 陶渊明 (东晋约365-427) 第15部《世说新语》 刘义庆 (南朝·宋403-444) 第16部《文心雕龙》 刘勰 (南朝·梁约465-约532) 第17部《六祖坛经》 慧能 (唐代638-713) 第18部《韩昌黎文集》韩愈(唐代768-824) 第19部《资治通鉴》 司马光 (北宋1019-1086) 第20部《苏东坡全集》 苏轼(北宋1037-1101) 第21部《四书章句集注》 朱熹 (南宋1130-1200) 第22部《传习录》 王阳明 (明代1472-1529) 第23部《焚书》 李贽 (明代1527-1602) 第24部《日矢口录》 顾炎武 (明末清初1613-1682) 第25部《明夷待访录》 黄宗羲 (明末清初1610-1695) 第26部《读通鉴论》 王夫之 (明末清初1619-1692) 第27部《龚自珍全集》龚自珍 (清代1792-1841) 第28部《人间词话》 王国维 (清末民初1877-1927)

❸ 怎样写读书活动策划书

读书会策划书活动目的丰富部门的生活,加强部门成员间的交流与联系,增进彼此的理解与友谊;同时开拓大家的事业,加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大学生涯的规划。活动时间每周一晚上7:00-8:30活动地点勤工办公室(人多时可改再改动地点)活动内容话题可大可小,但都应是贴近大学生的健康,积极的,如:1. 阅读一本好书,或看一部电影后与大家一起分享,并讨论读后感或观后感。2. 国内外发生的与当代大学生密切相关的时事。3. 一些学习过程中的体会与经验的交流。4. 最近一段时间遇到的烦恼,大家一起出谋划策,共同解决。或者是有趣的有意义的事都可与大家共享自己的感触。活动方式1.每期的话题由一名干事负责并主持,一个话题活动结束时就确定下一个话题的内容。2.搜集相关话题的访谈节目或讲座。3.集体观看相关话题的有声资料,之后围坐成一圈,以茶话会的方式轻松交流。4.话题讨论适当的话可以辩论的形式进行。5.每期的读书会都应做记录,并总结经验。6.可邀请资深的老师或同学参加,并予以评价。备注1. 读书会先在宣传部试行,成功的话可邀请中心的其他部门,进而推广到整个中心——“中心读书会”2. 中心以外的同学,尤其是贫困生,都欢迎参加。

❹ 小学班级读书活动方案及评价方法,敬烦各位同仁指教。


中国教师
视频网。里面很多这样的资源

❺ 如何开展小学生课外读书活动

一、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意义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实质上就是强调阅读的重要性。然而现在的阅读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往往被忽略或轻视,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课本中的文章,他(她)们通常只是强调字的读音、词的意义、句子怎样理解等等,字音、词义固然重要,但没有反复的阅读,词义、句子又怎么能理解呢?教师机械地给学生抄词义,学生也就机械地背词义,这样的教学不仅不是阅读教学,而且更可悲的是把学生当着一种机械使用。当然,有些教师也是反复引导学生对此文阅读,通过阅读来理解的,但仅理解此篇课文而已。教学中教师通常把阅读教育的目标简单理解为让学生读懂课文,而不是学会读书。他(她)们习惯性地用支离破碎的繁琐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和阅读体验,当然就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亲近、热爱之情,使很多学生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新课标对阅读提出了这一系列的要求,总体来说就是要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培养学生形成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在情感上得到熏陶,思想上受到启迪,心灵上得到美的享受。 二、根据儿童的性格特征来调动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陶行知先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为了让小学生能更好地接受知识,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征来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低年级学生具有天真、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对新奇的事物他们总想看一看、试一试的特点。教师在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唤起学生的注意,从他们感兴趣的彩绘版的童话故事入手,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哈利波特》等,阅读时他们可以借助书中的拼音识字,结合精美的彩图,走进美妙绝伦的童话世界。《安徒生童话》中还设有“星星词典”,对故事中的生词进行适时解释,以便孩子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在每个童话结束后,“智慧加油站”将为小朋友介绍故事写作时的背景或寓意,让孩子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另外,还设有“脑筋转转转”,让孩子在读完故事后进行思考,从小培养勤于思考、善于动脑的习惯,做到“学习与思考互动”。《哈利波特》也是小学生们特喜爱的故事,文中的故事新奇,具有强烈的科幻色彩,每个故事情节中的人物的形象都是通过彩图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学生很容易接受。这样,既增加了他们课外阅读量,又满足他们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培养了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 三、借助童话故事、成语故事来激励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每个人都喜欢听好话,都需要表扬。故事人人爱听,童话故事、成语故事等是学生乐不及彼的故事。成语故事是青少年常用、应知和需要掌握的成语,结合丰富多彩且忠实于史实的事件、名人佚事等,便于读者在趣味盎然的阅读过程中理解和记忆。如:爱鹤失众、班门弄斧、草船借箭、初出茅庐等等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故事。使青少年在了解历史、增长见识、提高学习成绩等诸多方面都受益匪浅,老师可先从成语故事或童话故事说起,并告诉学生故事的出处,学生自然会去寻找。因为他们希望通过讲故事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赏,常言道娃娃是夸长大的,是在肯定中进步的。小学生希望得到表扬和赞赏的急切心理常常表现出来,老师在指导阅读教学时,只要细心的观察就会发现,并及时给予他(她)表现的机会大大表扬讲故事的学生,其他学生也会争先恐后地出来讲。这样,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就会大增。 四、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来增强其课外阅读兴趣 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是:感知——表象——抽象。根据这一规律,尽量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通过眼、口、手的实践去感知事物,获得表象,借助图像直观、语言启迪,促进思维逐步内化,从而形成和发展学生的思维结构。如让学生根据童话故事、成语故事的内容及彩绘图来表演,亲身感受故事。把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增加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这不仅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而且还能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

❻ 【急求】读书分享会的活动方案

读书会方案
一、读书会主题:最是书香能致远
二、读书会前安排
1、读书会主持人:祁琛夫,沈连舟(并负责写主持词)
2、评委与观众:全体初三三班同学
3、本次读书会采取以小组为单位的加分制度(A1A2展示次加四分,B1B2展示次加六分,小组展示次加八分,台下互动、评价次加两分,根据内容评选两个最佳展示小组,各加十分)经统计后,四个获胜小组获得主持人准备的奖品,读书交流会方案。
三、读书会展示形式:
1、读书会开始时,采取抽签形式临时决定个人或小组的展示顺序。
2、读书展示时,可以小组成员集体展示,也可以推选个人展示(每组1-2次机会,若小组展示一次,时间控制在3-4分钟;若小组展示两次,每次时间控制在2分钟左右。
3、读书展示的内容为近两个周所读的书目,展示方式可以是选取片段或进行全书展示,展示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朗读,赏析,写内容梗概,展示读后感、表演、演讲,也可以做“PPT”辅助展示。
读书交流展示活动安排
一、 活动主题,读后感《读书交流会方案》.“激扬文字,丰富心灵。”
二、 活动时间.大约在11月28或29日下午活动课举行。
三、 参加人员.两名主持人(已定,沈连舟和祁琛夫)、全班同学及老师们(若有兴趣参加) 。
四、 活动流程。
(1)准备:每位同学将自己十一月所读的书拿好,提前可以先写好读后感和书评,准备交流展示.主持人写好主持词。
(2)主持人首先念主持词,把握好气氛和时间(5到8分钟) 。
(3)示意同学可以上台交流展示.同学们可以自制幻灯片展示;同时可以分享读书收获、读读自己的书评;可以对书中的优美片段进行展示、赏析;还可以好书,一些自己喜欢、新颖并且有意义的书籍,说明书的概况、作者信息及理由(展示方法不局限于以上几种,欢迎更有创意的展示方式.时间:35到40分)。
(4)主持人念结束词,并宣布活动结束(2到3分)。
备注:(1)展示的同学提前做好准备,每人交流2至3分钟.主持人可以选择举手的同学,也可以随意抽取(举手的同学优先)。
(2)展示的同学进行物质(待定)和精神奖励(把分数加在语文或总表上.A1,A2展示加3至4分;B1,B2展示加3至5分)。
(3)要求倾听的同学对主持人和展示者表示尊重,主持人可以随意抽取同学进行点评及适当奖罚 。
〔读书交流会方案〕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❼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学会读书》

一、教学目标就是:学会读书、学会读书的一些注意事项。比如:生字的掌握、正确的发音等等。二、教学过程:可以多准备几篇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生字少的文章作为选文供学生阅读。三、自己上网收集资料。有关阅读方面的资料、小窍门。四、身为老师你当然要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带学生进入情景。激发小学生的读书兴趣五、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管理好纪律。不要出现闹哄哄的场景。这样小学生就感受不到读书的魅力了。

❽ 如何开展小学低段班级阅读活动方案

班级应该如何开展阅读活动呢,下面是几个阅读方案,大家可以参考。
1.营造出一个书香氛围(小学各年级)
1)制作书讯板报。在孩子们容易看到的教室墙上或者楼道的墙上安排一个读书宣传栏,介绍一些新书、好书、受关注的书等等,这样不仅可以告诉孩子们该读什么书,还会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呢。如果能贴出新书的封面或者书的简介效果会更好。到了高年级(三年级及以上),这项工作也可以让孩子们自己,比如每天的值日生等来做,可以促使孩子们了解更多的阅读资讯,同时也锻炼了孩子们的责任心。
2)建立班级图书角。
捐书。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每个孩子捐上一本书,图书角就会有几十本了。为了激励孩子们的捐书热情,我们不妨借鉴一下蓝紫老师的“妙招”:根据孩子捐书的数量和质量,分别给孩子们的借阅卡定为“会员卡”“银卡”“金卡”“白金卡”等,根据借阅卡的等级决定借阅时间的长短和能否带回家去读;
设置图书管理员。建议通过竞选决定,让真正爱书的孩子担任,负责图书的保管并协助老师完成其他管理事宜。图书管理员接受全班同学的监督,设定任期,期满再次竞选,做得好的可以连任。建立班级图书登记簿,以方便管理。
制定班级图书借阅制度。比如,每周借阅一次,每次借阅不要超过2本;借阅时间为1周,可以续借,但不要超过一个月(也可按借阅卡类型决定);周二、周四下午放学为借还书时间,由图书管理员做好借还登记;确保每人至少正在读一本书。
3)教室布置:教室板报中开辟类似 “我的推荐”“读书之星评比”这样的栏目。(附“书墙”设计的设想:每个教室中开辟 “书墙”,推荐与年龄特点适宜的书籍,选取那些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的书报,展览学生的读书笔记、读书成长册,“书墙”上有学生的新书推荐,也有老师的“经典导读”,让教室默默的墙壁静静地说话,无形中引领学生读书)
2.大声给孩子读书
要让儿童爱上阅读,最终归结到一点:唯一而且最重要的是父母和教师为孩子大声地朗读起来。——吉姆·崔利斯的《朗读手册》。
孩子的阅读能力和听力在初二时会达到相同的程度,在这之前,通常听力比阅读能力强。
孩子能够听懂并理解那些复杂、有趣的故事,却无法自己看懂故事书。
《晨读10分钟》认为:朗读的过程是把文字传达给大脑,大脑把它转化为声音发出来,声音再传回耳朵,去指挥头脑中的储存系统。因此,朗读有助于增强记忆效果。
听故事时,除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之外,同时也将较高程度的词灌输到孩子的耳朵里,包括字词所蕴含的情感通过语气表现出来,最后,他们会把这些词传输到大脑,并记忆下来,进而增强他们的阅读能力,对字词的理解力。
调查发现,影响学生选择书籍的最大原因是,他们在班上看到或听说其他同学有这样的书。研究报告指出,68%的中学生选书是因为老师或同伴们在讨论某一本书,这本书在班上显得很热门。所以当老师朗读给学生听时(不论是对较幼小的孩子还是大孩子),都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去找那些在班上被读过的书。
除了自己大声给孩子读书,老师还可以让班里一些程度比较好的学生,给其他孩子读书。也可以在全校范围内,让高年级的孩子给低年级的孩子读书、讲故事。
小学一年级的老师需要经常给孩子读书,至少要坚持到三年级。给孩子读书适合在课前、几节课后孩子情绪有点烦的时候,或者放学回家前。朗读童谣或者儿童诗歌时最好能像唱歌一样带上一点曲调,这样孩子们能跟着节奏动起来会更高兴。
大声读书,我们可以读什么?
读童诗,读经典,读科普,读各种各样对孩子有帮助的书。
除了古典的诗词,还有很多优美的童诗,故事等,在记诵的过程中,可以在孩子的心中撒播下真善美、自信乐观、满怀希望的种子。
比如侯长缨老师在班级里与学生们共同诵读的案例:生日诗、节日诗。
3.全班共读一本书
制定读书计划,对读书时间、每天的读书量等做一个整体的规划;写读后感,形式可以是读书笔记或读书卡,写出对书的感悟,加深理解。
1)小学低年级可以采用读写绘的形式或建立读书卡
读写绘如何开展呢?
读写绘”中的“读”,指的是在幼儿阶段(幼儿园,小学一二年级)所读的绘本及儿歌、童谣,这是生命在这个特定阶段的最佳营养;而“写绘”,是生命在这个特定阶段的完整讲述。
一个完整的读写绘作品由三部分组成:绘画语言:画面(一幅或者多幅);口头语言:孩子的讲述;文字语言:画面上的相关文字(对白、解释,相关情节)。
读写绘老师、学生、家长可以做的工作:
老师:完整地给孩子讲故事,将“角色、游戏”融入故事中,在互动的氛围中共读故事。
学生:将老师讲的故事复述给父母听,然后完成写绘作业,将故事进行创造性地续编并以“绘画+文字”的方式呈现出来。
家长:和孩子做好亲子共读绘本,可以帮助孩子把其讲述的故事内容写在绘画作品上。
老师通过书信、便笺、家校通、手机短信、家长会等方式,不断向家长反馈孩子在读写绘上的进展与出色表现,鼓励家长开展亲子阅读。
(濮阳油田一小的侯长缨老师、可儿老师在低段读写绘方面做得非常好。)
河南省实验小学外国语分校有位叫范苇的老师,她为了提高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她把孩子们的读书卡在班里展示,用小夹子细心地夹在一根铁丝上。因为是二年级的学生,读书卡的内容还比较简单,包括书名、阅读时间、我喜欢的词语、我的问题、我的收获、家长的评价等内容。每张读书卡可以换一个小红花,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作品”在班里展示,还得了很多小红花,高兴得不得了。
2)高年级的孩子,老师可以引导他做读书笔记,写出自己的看书感悟。
点评,老师对孩子们的作品进行点评,修改;点评的过程中,我们要及时地发现孩子的优点,他用了一个好词,一个好句子,都要圈出来,给他鼓励。当然,老师可以借助校讯通的博客批改班级作文,让更多的学生共享学习,家长也能了解孩子的写作近况。
建立阅读成长记录袋,将孩子们的初稿和定稿等整理起来,作为孩子们阅读历程的记录,比如在校讯通网站上建立班级博客圈,记录在孩子们各自的博客上。当然,除了读后感外,其他相关的东西也可以保存在记录袋里;
另外,我们也可以进行阅读接力赛。每位同学可以从班级图书角里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图书,读完后写上导读语,夹在书中,把书传给下一位同学。如果你的导读语非常精彩,吸引了更多的同学来看,还可以获得大家的奖励。
这种方法,在校信通博客中,也有博友采用,刚开始实施的时候,孩子们把它当成了难写的作业,但随着图书推移,他们爱上了这项接力活动——
“花儿随风舞蹈、鸟儿和着阳光歌唱,小草也给春天铺上了地毯。这是多美的句子啊!别急,文章中还有很多很多美的句子呢,你想了解吗?那就快快读一读这本书吧,你会有更多的惊喜呢!”
“《丑小鸭》是我认为很值得一读的书,不妨写下你的感想,与大家分享。希望给你带来乐趣,也希望你把乐趣带给下一个人。”
“爱心传递”的故事曾经温暖了很多人的心灵,这个“阅读接力赛”带给老师和孩子们的除了惊喜,也有更多感动。一段时间后,很多书中都夹上了各式各样、各种颜色的插页,插页上写着生动活泼且有吸引力的导读语。导读语涵盖了书中美的句子、故事的梗概以及热情洋溢的推荐等。不少内容,都是孩子们的精心创作!
4.建立班级读书或写作小组
1)选择组员。孩子们可以根据兴趣自由选择阅读伙伴来组建阅读小组,给小组取一个(美丽)富有特色的名字,选出一个组长。
2)读书。每天的阅读课时间,孩子们就可以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展阅读和交流,并定时展开评比。这种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比赛,不仅引发了学生间的良性竞争,还利于孩子们互相鼓励,维持对阅读的长久兴趣。读书比赛,可以是朗读比赛,还可以是背诵大赛,甚至,还可以让学生拿自己的读后感来比较。从读到写,全面锻炼。
3)活动。阅读小组还可以开展每日一诗、每日一文的评选等活动,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些好的文章读给其他人听。选择文章的过程,既会让他下功夫去读书,挑选优秀的内容,也是对学生鉴别和思考能力的一种检测。
当然,学生们不仅需要阅读,也需要交流,那么,要如何交流呢?
5.定期召开“班级读书会”
班级读书会是以班级为单位,有计划地展开读书活动,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讨论和交流。它可以有多种活动形式:
1)开展“主题读书会”。比如,读书心得、美文诵读、背诵名文诗词和优秀摘记展评等。另外,读书会的主题可以结合时令制定,可以让孩子们有更深的感触;
2)“书虫讲坛”。给孩子们一个展示、交流阅读成果的平台,或讲故事,或谈读书心得,或朗诵美文,或表演,或画画……
3)阅读比赛。我们还可以举行“朗读比赛”、“讲故事比赛”、“辩论赛”、“词语接龙大赛”等等有益的活动,让孩子在比赛的过程中获得思想碰撞,理解到更多的知识。孩子们的争胜心可是很强烈的哦。
6.巧设读书作业,激发孩子兴趣
老师制作作业条,每个纸条上的内容可以不同,比如 “在树荫下读诗集”、“给奶奶读书”、“参观好朋友家的家庭图书馆”、“写上5本自己喜欢的书籍”、“给自己最喜爱的作家写一封信”等等。看到这些特色作业,孩子会很乐意来完成。如果再加上“写出父母需要读的书目”等类似作业内容的话,会有更好的效果,因为平时不读书的父母也会因此抓紧时间读书,这样更易营造孩子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
温馨提示:孩子们喜欢的读书作业
给妈妈或奶奶读书;
站在书店中读书并从书店买一本书回家;
去朋友家一起看书一起玩;
写出父母所读书籍的目录;
制作精美书签。
7.定期开展家校读书交流活动
这项活动可以作为一个主题家长会来进行,包括以下内容:
1)向家长展示学生阅读成果。如读书笔记、读书交流卡、活动表现等;
2)推荐书目。老师可以通过推荐书目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家庭阅读情况,并对亲子阅读进行指导(指导应具体),当然如果家长有什么好的阅读资源也可以和大家分享;
3)家长对班级阅读提出建议。家长可以对学校的阅读活动提出建设性意见,有问题指出大家讨论解决,有好的方法贡献出来大家一起分享。
4)阅读讲座等。如果条件允许,请一些专家、名师来对班级、家庭的阅读活动进行指导,是最好不过了。
适时的奖励,对孩子们来说,也是十分必要的,可以维持孩子们的阅读积极性。比如,定期评选“阅读小天使”或“状元文”,对优秀表现发“小红花”或“星星”,累计积分等,都是不错的方式。
另外,如果有条件的话,将孩子们的作品辑录成书,恐怕是对孩子们最好的鼓励了,可以激发孩子们的阅读积极性哦。
8.名著阅读活动方案(适合小学高年级)
准备:各组推选出组长,确定组名(如星河队、追梦队,选择孩子喜欢的名字),严格挑选组员,一般没读过所负责书籍的人不予接纳,如有例外,该同学应迅速完成本书的阅读。
各组将本组组名、负责书籍名、组长、组员等情况汇报到科代表处。
注意:在活动期间,凡是有组员不按时认真完成所分配的正当任务,经组内表决通过后,随时可将其除名。
第一阶段:撰写名著知识梳理报告阶段(两周时间)
组长根据组员情况分配好各自的工作。
名著知识梳理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作家情况:笔名、原名、称号、朝代、国别等。
2.作品简介:性质地位、主题、内容简介(500-800字)。
3.人物形象: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和性格归纳。
4.作品相关:诗句、名言、成语与歇后语等。
5.其它:如中考名著阅读题精选等。
组长负责汇总成文,打印手写稿均可。
第二阶段:举行名著人物见面会阶段(三周时间)
准备:小组讨论确定组员每人另外阅读至少一本名著。
举行:本阶段第三周的某一天,各组派两到三人扮演所研究名著的主角,不能报名字,只能用动作、道具、语言表现,时间一分钟,其他组竞猜,表演和猜中的组各自得分。
第三阶段:举行名著人物人才招聘会阶段
名著人物原型已死,但因大家的阅读,其灵魂不灭。假设他们也想来现在的人才市场应聘,他们各自理想的职业是什么,他们有什么优势获得这一职位?
各组事先写好三分钟的应聘自我介绍,派一人扮演他去应聘,自我介绍后,还要接受评委的一个提问。根据自我介绍的水平和应答的反应,评委进行打分。

阅读全文

与小学暑期读书活动策划方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市场营销组合中企业可控因素 浏览:244
教师交流培训方案 浏览:310
品牌校园活动策划方案ppt 浏览:665
市场营销综合实训结果 浏览:24
石家庄新媒体市场营销学专科 浏览:65
社会市场营销的市场观念要求 浏览:995
医疗器械培训环节服务方案 浏览:73
平利县电子商务脱贫 浏览:495
对口帮扶农业技术培训方案 浏览:955
门店在开展促销活动时应该注意哪些 浏览:964
古镇端午节营销推广方案活动 浏览:346
市场营销学03章在线测试 浏览:61
市场营销基础会计试题答案 浏览:315
2016医药电话营销方案 浏览:274
五种电子商务模式 浏览:455
药品营销策划方案附件 浏览:974
山东微信营销公司 浏览:876
广东电子商务行业协会 浏览:421
种植专业培训实施方案 浏览:869
小学炊事员培训方案 浏览: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