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案大全 > 小学2018年校本培训方案

小学2018年校本培训方案

发布时间:2021-12-13 13:13:44

Ⅰ 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内容有哪些

学校编写的校本教材

Ⅱ 校本培训的具体内容使什么

中小学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的具体内容

孔凡哲[1]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130024)

《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年第11期

[摘 要] 针对当前以校为本的广泛开展,结合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以数学学科为例,详细阐述中小学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等校本研究的具体内容,为深化中小学课程实施、提高课程质量提供基本保障。

[关键词] 校本,教研,培训,内容,中小学

当前,以校为本的各种临时性培训活动和日常的校本教研活动,已经得到全国同行的普遍关注。以校为本的课程推进方式在全国中小学普遍开展起来。然而,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的内容究竟包括哪些?新课程下的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究竟应以哪些内容为主体?对于这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国内外有关的报刊、著述并没有过多地涉及,有关的深入探讨也是十分鲜见。本文结合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普及新课程的实际,以数学学科为例,详细探讨中小学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的具体内容。

一、校本研究的基本策略

一般地,校本研究包含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课程开发和校本管理等四个类别,其实施的主渠道是校本行动研究。其中,校本教研的重要工作是探讨并形成教学方案(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实施策略方案、学习资源、评价工具等等),进而促进学生的成长;而校本培训的重要工作在于形成教学案例,起到专业引领和促进反思的目的,进而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别地,校本教研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以校本课程开发的形式出现,而校本管理旨在为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和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政策支持。

就目前我国新课程实施的实际状况看,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的基本出发点是“以校为本”,考虑到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全部普及新课程,而山东、广东、海南、宁夏、江苏已经实施高中新课程,一个有效的策略就是,校本培训可以作为“临时性的、突击性的培训”,如对于那些即将进入新课程的年级、学校和地区的相应教师的培训,使用相对集中的校本培训、附以日常性的校本教研,比较适宜;校本教研应该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日常教研活动的主体,成为学校日常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

毋庸置疑,作为校本研究的主体内容,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并不能截然分开,而是密切相关、相互配合:校本培训侧重于解决那些临行性、应急性的问题,而校本教研则侧重于解决那些日常性的、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解决的问题。很多情况下的许多问题,往往是先由校本培训开头,由校本教研具体落实和检验,即集中培训→专题分析讨论→自修反思→再讨论、再交流→下一轮活动。如,多媒体技术(如实物投影仪等)在教学中的应用,就需要集中式、突击性的1~2次校本培训活动;而对于“如何利用ppt文件展示动态效果?如何恰当处理多媒体的屏幕展示与传统的黑板板书之间的关系”等等问题,就需要进行系列的专题研讨,需要通过校本教研来解决。

二、校本研究的基本内容

目前情况下,尽管全国各地不同学校的不同教师“在课改不同阶段有不同需求”[1],但是,各学校之间仍有许多共性问题,以解决这些共性问题为主、有针对性地解决个性问题,是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的基本策略,也是安排“以校为本”活动内容的基本原则。

一般地,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的主体内容可以这样安排:

1.新理念讨论与新课程反思

活动方式:互动式的讨论+典型案例分析+自我反思

活动的主要内容:

如何理解“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的含义是否包括传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如何理解数学活动?“掐头、去尾、烧中段”意指什么?“现实问题数学化”、“数学内部结构化”、“数学内容现实化”作为刻画数学活动全过程的三个阶段,彼此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如何理解新课程的继承与创新?如何理解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课程是生成的?还是预设的?有人说,在新课程下,对学生来说,课程是生成的,是在活动中一步一步生成的;而对教师来说,课程是预设的,在课程设计、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之前,教师必须清楚地知道课程教学的预期目标,但同时,教师对于教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许多事情往往是无法预测的,从而,课程又是生成的,是师生相互交往互动而产生的,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你如何看待这个观点?

如何理解新的教学观?师生交往、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具体内涵到底是什么?师生交往活动的互惠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理解数学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数学活动的教学?如何理解数学教学过程中的“结果”与“过程”的辩证关系?如何理解中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规律?选择和编排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内容的基本标准是什么?为什么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有丰富数学内涵的材料可以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素材?如何理解“用教材教”与“教教材”的区别和关联?如何理解新的评价观?从“横向评价”转到 “纵、横评价相结合”的意图和具体要求是怎样的?如何理解评价对教师的促进作用?如何理解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旨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课程更新和学校发展的评价新体系?如何理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教学的整合?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是否就是将以往的“黑板板书内容”简单搬到“屏幕上”?在数学课堂上,用flash制作的有关平移、旋转的动画,取代“学生用纸片进行折叠、动手操作等活动”,是否就是课程整合发展的一种趋势?如何正确地评价新课程的得与失?哪些是实施中的问题?…

2.教学设计的案例研究

课堂教学是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保障,恰当的教学设计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方向,教师的教育理念归根结蒂要通过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落实,理想的课程必须通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才能化为学生经验的课程。进行教学设计是教师从师任教的“看家本领”!

编写数学教学设计报告,是数学教学设计的主要成果之一,在数学教学设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编写数学教学设计报告的格式,一般有课堂教案、表格、流程图等三种形式。采用课堂教案的方式编写的数学教学设计报告,一般包括:课题名称、年级、设计时间、课时、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内容分析、教具准备、设计思路、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评估方法、参考资料等。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进行数学教学设计,尤其要关注如下几个基本环节,而具体落实和完成这些设计活动,必须通过集体的探讨和个人的感悟:

(1)知识与技能(为接受继续教育做准备);(2)过程与方法(数学内容要和未来的职业与日常生活有关);情感与态度(数学要与人的一般发展有关);(3)情感体验,即对数学活动和数学学习的兴趣,自信心和意志力,探索创新、交流合作、严谨求实的态度与习惯;(4)数学认识,即正确的数学观,感受数学的广泛应用价值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的美和数学学习的兴趣;(5)思维能力,即体验思考的方法,养成说理有据的思考习惯,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探索和创新的意识;(6)解决问题,即包括学习的能力和策略的发展,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发展,即数学思维(包括逻辑思维、合情推理等)、常规思维的方式方法和数学应用三个方面的发展。对此,要考虑什么样的知识技能、什么样的学习素材才能有助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3.教学实施具体技术、方法的研究

如何看待新的教学方式?讲解法、谈话法、讲练结合法等传统方法与自主式、探究式、合作式有什么关系?有人说,在课堂教学中,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有时也是必要的,但不能时时关注“教”而忽略“学”。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嘛?有人说,接受学习、机械训练、死记硬背与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是互补的。你如何看待这个观点?如何评价课堂教学效果?什么样的课是好课?“中评不中用”的课不是好课吗?好课要不要关注教师的教学技能?如何备课?如何实现从传统的备课到现代教学设计的跨越?课堂教学基本功还要不要?在新理念下,又哪些变化?如何才能应对新理念下课堂教学的变化?如何实现课堂内外的整合与统一?如何将课堂教学作为学生在课前探究、合作和动手操作活动的自然延续?如何将课堂教学真正延伸到课外?…

4.教学反思研究

(1)如何正确认识教学反思的含义?你是如何看待下面的观点?

一般地,自我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反思主要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它是校本教研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遍的形式。教学反思可以细分为教学前的反思、教学中的反思、教学后的反思三个阶段。

(2)要关注教学反思的哪些具体作用?你是如何看待下面的观点的?

教师的自我反思作为校本教研的一种研究方法,“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在课改背景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都需要相应的变革,变革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其实践活动的反思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不仅是重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所以,教师写课堂教学反思是非常有效、便捷的一种校本教研方法。

(3)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主要包含哪些基本途径?有人说,“撰写教育案例,就是要求教师‘讲述自己在课改过程中的故事’,它是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而撰写教学反思就是要求教师把课改中的成功与失败记录下来,失败的可让同行以及后来者吸取教训,成功的可为他人提供借鉴”,这种认识对嘛?你在教学实践中亲自实践过哪些教学反思的方式方法?你的感受如何?你觉得哪种方式更有效或在什么情况下更有效?

5.中考、高考命题技术的研究

中心问题:中小学命题技术与方法有没有一些基本规律?如何把握这些规律?

具体包括:如何在新理念下进行数学知识、技能的测评?如何编制相应的测试题?如何在新理念下进行数学思考、解决问题(过程与方法)的测评?如何选择恰当的测试形式以及相应的测试题?如何在新理念下进行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测评?如何设计与实施情感、态度、价值观测试的形式以及相应的测试题?如何在新理念下进行数学综合应用的测评?如何设计恰当的测试题以及相关的测试形式?开放性试题、探索性试题、应用型试题、阅读理解题、操作实验题、图表分析题等各类题型各有哪些特点和功能?如何编制?新理念下的中考命题有何趋势?高考命题呢?…

三、校本研究与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我国,以校为本的培训、教研等校本研究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 “以校为本”并不是排斥有关的理论和专家的指导,而是在专家、理论工作者和教研员等人员的指导下,“物化”先进的教育理论,及时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诊断与评价、研究与分析;其主要方式不是把眼光盯在外出学习上,而是提倡“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其目的在于,加强教师与教师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专业互助、自我提升与自我创新的内在机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化组织、学习型学校。特别地,在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和培训活动中,教师有机会对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公开而自由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作为主动的研究者,带着疑问、困惑进行理性地思考,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对教师而言,这是一个不断成长和互助提升的过程。对校长来说,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是校本教研制度的组织者、领导者,而学校则是建立以校为本制度的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样一个动态过程,必须切实根植于“以校为本”,必须有具体的活动内容和务实的活动形式,并通过这些非常现实的内容,实现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管理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对话,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

Ⅲ 校本培训有哪些内容

培训课程建构一般分为五大模块:
(1)现代教学理论、教育思想、职业道德修养
(2)现版代教学方法权、教学模式、名家教学风格
(3)教师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和能力
(4)现代教育技术(5)学科最新的基本理论及教改信息。
校本培训的方式有那些? 1.优秀教师与新教师结成师徒
2.举办短期培训班
3.校际之间的观摩与交流
4.反思性教学
5.课题带动法6.组织教师研究教材

Ⅳ 小学校本培训计划与总结

一学年来,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年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

一、师德表现方面:

热爱并忠诚于人民的教学事业,教学态度认真,教风扎实,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并做了大量的政治笔记与理论笔记。

二、教育教学方面:

认真写好教学计划,提前备好课,写好教案,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学习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虚心向老教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注意信息反馈,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 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三、工作考勤方面:

我热爱自己的事业,从不因为个人的私事耽误工作的时间。并积极运用有效的工作时间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

以上是我一年来的工作总结,不足之处清各位领导及老师指正.我一定再接再厉,努力工作

Ⅳ 小学校本培训资料

双语教学,如何上好一节课,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

Ⅵ 小学校本研修需要做什么

校本研修计划
一、校本研修的指导思想
校本研修是立足学校教学实际,以学校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为本,以学科组为单位,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为中心,注重教育理论学习,以以合作交流为渠道,针对学校实际、教学实际、个人实际,促进广大教师在实践中学习,提高英语学科成绩。在反思中成长,在研究中提高,以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益,营造浓厚的校本研修文化,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二、校本研修的目标
1、坚持以校为本,加强英语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成绩。努力建设一支专业知识扎实、有特长、有现代教育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手段、有创新精神的高质量师资队伍。
2、积极探索听力教学模式。
3、进一步宣传和确立校本研修的新理念。加快教师的角色转变。树立新型的师生观、科学教学观、终身的学习观、和谐的职业观。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由单纯的教学执行者转变为文化知识的优选者、教学的研究者;由教人者转变为学习者;由说教者转变为生活示范者。
4、做好现有课题的研究工作,着手规划下一轮课题研究。
三、校本研修的保障及措施
校本教研要着眼于课堂教学,以集体备课活动为重要载体。坚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集中教学智慧,形成学科教学资源库,实现整体优化,促进共同提高。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将努力探索出一条全新的、适用的校本研修之路。校本教研的主要是学校大力支持,保障研修。采取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学校成立监督小组,组织教研,提供所需的听力设备。
1、自我反思
教师在研究自己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中,应加强教学反思及对自己教育行为的反思,重视案例的积累。为了使教师养成学习与反思的习惯我认为应该:A、每期撰写一篇教育叙事、教学经验总结;B、每月完成一篇经课后反思重新调整的教学设计;C、强化完成每节课的教学反思;D、每期完成一篇自己满意的典型案例;E、认真作好读后反思。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了一体,使教师逐渐成长。
2、同伴互助
倡导教师对教学中的问题、反思、案例及时交流。在校本研修活动时间里共同研讨、集思广益,探讨解决办法,发挥同伴互助作用,实现经验共享。充分利用集体教研时间,开展同组同伴互助。每次活动各组、各教研协作区要选取有代表性的反思、案例、困惑、示范课、研究课、优秀课或集体备课中涉及问题作为研讨内容,要指定中心发言人,大家集思广益,平等交流,求异求新,互相启发,实现经验共享。
3、专业引领
学校业务指导小组采取业务指导。学校组织听课、评课、参加研讨,评价案例、反思,帮助指导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引领作用。
四、研修活动安排
八月:1、校本培训;2、组织教师参加远程教育; 3、加强课例和案例的研修;4、收集班级工作小结、个人研修小结。
九月:1、教研组研修计划中,制定个人研修计划;
2、校本教材编写计划;3、配合校本教材编写,组织各年级测试研讨会;6、落实课题组工作;7、组织评选优秀“教学设计”“教学案例”。
十月:1、检查组研修工作落实情况;2、组织教师交流学习;3、全面展开研修评议活动。
十一月:1、检查研修工作落实情况;2、研修组举行示范课教学评议学习活动;3、组织教师撰写心得体会。
十二月:1、全面开展评价活动;2、研修组学期小结;3、寒假备课布置;4、读书笔记及反思日记收集汇总。

Ⅶ 小学班主任安全培训方案

小学班主任培训方案小学班主任培训方案小学班主任培训方案小学班主任培训方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班主任培训工作,推进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发展,提高班主任实施素质教育的综合能力,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结合我区实际,现制定本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本着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坚持理论与实践、针对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的原则,以校本培训为主要形式,以创建优秀班集体为载体,以转变教育观念为突破口,不断提高全区中小学班主任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适应我区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每一位班主任能明确班主任工作的地位、作用和职责,提高班主任组织指导协调班级工作的能力和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的能力,围绕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和主要职责提升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努力在全区造就一支师德优良、具有较高专业水平、较强的教育技艺、奉献精神及创新意识的班主任队伍。 三、培训对象 凡是准备上岗担任班主任工作以及现任班主任的教师均需参加班主任培训。 四、培训内容 1、班主任“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培训,提高班主任的胜任力。 2、班主任在理解并掌握班主任工作基础知识和技能基础上,综合运用、深化拓展相关内容,解决班主任工作重点和热点问题。通过培训,提高班主任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培训形式 班主任培训采取教师自学、校本培训、网上培训三结合的方式进行,以网上培训和校本培训为主。 1、网上培训:由区进校德育室统一提供专家讲座视频录像资料,各校德育处组织全体班主任在本校集中收看,并进行集中研讨。 2、校本培训可采取

Ⅷ 校本培训的内容有哪些

根据素质教育发展学生个性专长和创造能力的要求,校本培训要从改革传统的课堂灌输版式传授知识权的陈旧方法入手,攻克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以此谋求学校素质教育的办学特色;建设一支具有健康的心理品质、健全的人格、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较强的创造能力的有特色的师资队伍。 培训课程建构一般分为五大模块: (1)现代教学理论、教育思想、职业道德修养 (2)现代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名家教学风格 (3)教师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和能力 (4)现代教育技术 (5)学科最新的基本理论及教改信息。1.优秀教师与新教师结成师徒2.举办短期培训班 3.校际之间的观摩与交流 4.反思性教学 5.课题带动法 6.组织教师研究教材

Ⅸ 小学一年级语文校本培训讲稿

共同编织“互联网”

董繁繁

六(7)班是一个拥有41名少先队员,团结互助、积极进取的班级体。六年来,同学间互学互助,共同进步,大家手拉手,肩并肩,从无知到有知,从bpmf到ABCD,在互助中成长,在互学中成熟。老师与同学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老师与家长之间,联系互动,取长补短,和谐进取。有困难大家互帮助,有快乐大家齐分享,组成了一个和和美美、朝气蓬勃的大家庭。六年来,老师、学生、家长共同编织了这张启迪的网、知识的网,承载着每个孩子梦想的网,前途的网,寄托着老师、家长、社会希望的“互联网”。

一、互学互助,实现班级从他律到自我管理

1.互相讨论,建立班级管理制度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优秀的班级应有较完善的管理制度,从而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氛围,使每个学生在群体舆论的约束下,严格要求自己,摒除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针对本班级特点和学生的个性特征,班级学生和辅导员老师互相讨论、整理,建立了班级管理制度。制定了“众星闪耀”个人竞赛制度,“互帮助,齐进步”小组竞赛制度,班干部轮换竞争制度,“每月之星”评比制度,图书管理制度、劳动卫生制度……结合校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了班级行规章程。在实践中,我们又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在每次班规制定或修改后,通过召开队干部会议和班会课的形式,让学生明确班规。班级管理制度的建立,都是由孩子们自己出谋划策,这样能变老师的管束为内在的需要,实施起来就更加有效了。

2.互相合作,共同参与班级管理

班干部是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是老师的助手。成为班干部,不仅能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更能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能力。因此,我们班鼓励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班干部竞选”的活动中来。班干部竞选一个月进行一次,可以是同学、老师推荐你,也可以你自己自我推荐。成为班干部的学生在班长和各个部门委员的带领下,进行班级工作分工和合作。你可以服从分配,也可以自己安排工作,甚至可以创设新的工作岗位。像整理讲台桌、擦黑板由专人负责就是在管理中学生自设的新岗位。班级里的大部分学生成了班级的干部,班级工作分工更加细致,责任到人。为了让当上班干部的孩子更好地开展工作,培训和表彰工作必不可。每一次轮换前,我们都要对上一届班干部工作进行评议、表彰,或留任或转岗并将工作成效纳入小组竞赛活动中;每一次轮换后,都要进行新一届班委上任培训,召开队干部会议。学生轮流参与班级的日常管理,负责班级大小事务,让班干部不再只是优等生的专利,工作中学生学会发现自己的长处,赏识别人的优点;工作中,学生体会到了当家作主的辛苦,增加了他们强烈的责任感,从而进一步热爱和关心自己的班集体。

3.互相帮助,争取在小组竞赛活动中胜出

我们将班级的各项工作都容纳在“互帮助,齐进步”小组竞赛活动之中,以加分换星的方式确定优胜小组。小组竞赛一月一评,获胜小组将得到由家委会家长为孩子们精心准备的奖状和奖品。竞赛活动不仅有精神鼓励,又有物质奖赏,学生积极性很高。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谁有问题大家帮,每人都为自己小组在月评比中能胜出而努力。

互学互助,实现了孩子从他律到自我管理。五年来本班连续被评为校行为规范达标班级,先后获得“校先进班集体”、“城南学区先进班集体”的称号。

二、家校联动,搭建学生自主成长的平台

1.让学生走进家长会,和家长、老师对话

本班改变以往家长会一家讲坛的单一模式,在家长会上尝试让学生参与其中。家长会内容根据班级情况和学生一同商量确定;会议由学生主持;会上安排学生各项学习成果的展示。这样的家长会,让学生与家长、老师对话,家长喜欢,孩子高兴,更重要的是它成为孩子展示才能的平台。

2.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上好属于他们自己的班队课

班队课是一门既让队员学习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又能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课程。为了充分发挥各个队员的自主性,班队课分小队负责组织。由扶到放,刚开始小队成员和我一起确定主题,一起组织。现在,各小队的队员经过几年的锻炼,知道结合学校主题教育、传统节日、各门学科、本班情况、生活实际等确定主题,并有序地组织开展活动。“走进温州名小吃”、“小小新闻发布会”、“走进鲁迅的故乡”、“母亲河在哭泣”、“徜徉书海快乐成长”,

这一堂堂丰富多彩的班队课,展示了学生实践的成果。

3、创新设计,让孩子在活动中积累宝贵的精神资源。

活动是培养队员各项素质、增强中队凝聚力的最有效的载体,是培养优秀种子的最好的土壤。在开展小队活动,学校活动的同时,我们中队每年开展一次大型的富有创意的亲子活动。

“趣味知识运动会”——把课本知识搬到了运动场,让孩子们获得知识的同时也给家长进行了小学知识的复习;在其乐融融的亲子运动中,增进了孩子与家长的情感。

“探访永嘉古村落——埭头村”之行——参观古村落,让孩子们更多地了解温州古老的地方文化;孩子们自己动手搓麻绳、编草鞋、捣谷子、挖地瓜、做麦饼,感受农村生活,乐在其中;用编好的麻绳开展跳绳活动、拔河活动,孩子们更团结了,家长们更年轻了。

“走进鲁迅的故乡” 绍兴之行暨“我十岁了”生日庆祝会更给孩子的童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活动前,我们先召开了一次“走进鲁迅的故乡”的主题班队课,让孩子们对绍兴、鲁迅有了一定的认知。在参观鲁迅故居后,孩子们对这位伟大的文学巨匠就有了更深的了解,活动回来,学生纷纷看起了鲁迅的作品。而当晚的“我十岁了”学生生日party,家长们深情的祝福,孩子们精彩的演出,家长孩子默契的表演,快乐的游戏活动,我想这也许是孩子过的最难忘的生日吧。

黄岩蜜橘采摘活动、丹璐广场运动会、……

班级亲子系列活动的开展,得到了家委会家长的支持和协助,受到了家长和学生们的欢迎,它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增长了他们多方面的知识和实践能力,成了本班的常规活动,也是本班一项富有特色的活动。

三、积极引导,师生共同编织“互联网”

六年来,学生在老师与家长的积极引导下,培养了自己课余的兴趣,锻炼了自身的才能:本班共有50人次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郑佳泓同学在德国国际舞蹈比赛中获一等奖;吴悦茜同学在韩国国际“首尔杯”器乐比赛中获二个最高奖,一个大金奖;吴悦茜同学还作为校朗诵小明星被推荐到北京参加全国朗诵比赛获一等奖;黄诗雅同学在全国找错别字竞赛中获二等奖;陈加根、祝伊颖、曹方铭、陈温雅、朱晨雅、谢雨初等同学分别在各级各类书法比赛中获一、二、三等奖;高源同学获鹿城区科技三小“小发明”三等奖;郑雯轩在区征文比赛中获三等奖;陈信儒获区智力七巧板三等奖;叶舒霖、郑雯轩、黄诗雅、陈温雅的作文在各报刊、《学生时代》刊登;金航仕同学获校艺术节“美术小明星”称号;王逸环同学获校艺术节“习作小明星”称号;杨凌风获校艺术节“英语小明星”称号;班级课本剧《啄木鸟和大树》获校艺术节一等奖,并被推荐参加学校艺术节汇报演出;班级荣区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竞赛三等奖;班级先后被评为校先进班集体、城南学区先进班集体、校十佳班级、校文明班级;班级荣获校科技节“报纸承重”赛二等奖

六年来,“乐学、善思”的班风逐渐形成,班级凝聚力逐渐增强。学生在朝气蓬勃的大家庭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在互帮互助中,在家校联动的各项活动中,学生、家长、老师齐心协力,共同编织着承载每个孩子梦想的网,寄托着老师、家长、社会希望的“互联网”。

阅读全文

与小学2018年校本培训方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司旅游地点方案策划书怎么写 浏览:412
旅游平台活动策划方案ppt 浏览:234
鱼刺图分析方法在市场营销中应用 浏览:888
银行商家营销方案策划书 浏览:871
舞团演出策划方案 浏览:568
vr市场营销创业计划书 浏览:341
小学生活动策划方案及总结 浏览:861
十岁生日家庭party策划方案 浏览:654
亚马逊的网络营销模式 浏览:516
学校安全培训计划方案 浏览:135
2019房地产夏季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359
配电柜售后服务人员培训方案 浏览:797
大型农贸市场推广方案 浏览:600
成功进行企业网络营销 浏览:860
安静的餐厅的策划方案 浏览:136
雅舜电子商务 浏览:723
食堂美食评选方案策划 浏览:739
市场营销自考试题及答案 浏览:388
12岁庆典策划方案 浏览:800
冬季管护培训方案 浏览: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