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农村党员补课措施
为农村流动党员补课,不能一个模式“一刀切”。要以镇为单位,深入各村党员中开展学习需求调查,根据党员期盼和本地发展实际,有针对性、系统性地制定不同的教育培训方案,区别不同需求的党员,聘请不同的老师、开设不同的课程。
要打破过去那种台上读报告、台下玩手机、睡大觉等单调、封闭的教育培训方式,就要多用PPT、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方法,把理论学习与典型案例剖析结合起来,采取开放式教学与实践式体验并行的方式,把专家、典型请上讲台,把课堂搬到各类创业基地,做到创新创业教育与解决党员、群众实际困难相结合,技术培训与典型现身说法相结合,以互动方式提高党员的学习成效,增强他们引领农村经济发展、带领群众致富的荣誉感、责任感,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
加强农村流动党员教育培训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利用冬闲为他们补课,时间较短,学习内容有限;同时,这个季节过后,他们又将各奔东西,以传统的理念、方法很难组织集中学习。因此,必须立足抓全局、抓长远,建立科学、规范的长效教育培训机制。在开展好农村流动党员远程教育的基础上,要利用互联网和手机普及的优势,建立党员教育“互联网+”体系,通过党员QQ群、微信平台等,随时向有手机的流动党员发布学习内容,让他们不论身在何方,都能开展学习。
2. 农村党员教育和培训工作的重要性是什么
第一,加强对党员教育和培训是实现党的领导的根本保证。党要发挥政治领导的职能作用,就要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决定党所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败。党能否确立和坚持一条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于能否实行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寻找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发展道路。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认真考察、研究和把握本国的国情,具体地解决各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制定出符合本国实际的政治路线。同时,实现党的政治领导,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要通过党的干部、党的各级组织对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引导和带领,通过广大共产党员在实践中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党员教育和培训的作用,就在于让党员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提高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提高道德品质和思想觉悟,为实现党的领导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第二,加强对党员教育和培训是提高党员素质的必经途径。党员素质的提高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是要通过长期的坚持不懈的教育和培训才能实现的。党员的素质主要包括:政治素质,即要有坚定的无产阶级政治立场和高度的政治觉悟;思想素质,即要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水平;业务素质,即要有较强的与自己本职工作相联系的业务能力;作风素质,即要有良好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和严格的组织纪律性。然而党员素质不是天生的,党员素质的提高不会自然而然,而是要通过对广大党员的教育和培训才能实现。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着历史性的重大转折,给党员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党员教育和培训的任务更为艰巨。
第三,党员教育和培训是实现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实现这一目标,是一项光荣而伟大的事业,必须通过全党的积极努力,每个党员都责无旁贷。然而党员对自己所担负的历史责任的认识,对完成历史责任所应采取的态度和行为的认识,需要靠党支部对党员进行经常性的教育和引导,才能使党员提高觉悟,自觉行动。因此,各级党组织都要教育党员充分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以激发其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都要努力培训党员的专业技能和工作本领,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能力。
党员教育和培训的以上作用,同样适用于农村党支部。因此,农村党支部必须充分提高党员教育和培训的意义的认识,特别是要密切联系农村工作特点和农民党员的实际,做好党员教育和培训工作,为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农民党员素质,实现党对农村各项工作的正确领导,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做出贡献。
3. 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形式有哪些乡镇党员教育培训机构有哪些
基层党员抄教育培训与乡袭镇党员教育培训机构形式众多,不同地区的开展方式不同。4. 2019年度农村党员学习教育计划
2019年度农村党员学习教育计划
只说重点: 村党员学习教育计划各地都有所不一。
你可以到村委党支部询问。
以村委党支部的说法为准。
5. 如何开展农村党员学习教育活动的认识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利津开发区、凤凰城街道党工委加强领导、明晰责任、狠抓落实,党员冬训工作扎实有效开展。此次教育培训工作主要针对第十一届村“两委”换届选举后产生的新“两委”成员及农村全体党员干部,以增强党性、提高党员素质为重点,培训内容实用、培训形式多样。针对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建章立制,不断增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长效性,为培养造就高素质党员队伍打下坚实的基础。
6. 如何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和培养发展
一、要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
各村级党组织要组织生活制度,要“创先争优”活动“一讲二评三公示”的活动要求,每月开一次支部委员会或党会,每三个月一次支部大会,每季度组织党员上一次党课,每年一次民主评议党员活动。要改进活动,组织生活质量。分类,组织关系转接的规定,对农村体中党员的管理。乡(镇)党委要对农村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党性观念,自觉先进性;培养一两门实用技术,带头致富,带领致富,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中先锋模范作用。,在党员管理上要灵活性,分类,分层管理。农民党员队伍的年龄、文化和从业特点,决定了农村党员管理上的多样性,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村党员的管理。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实用、实效”原则,健全规章制度,走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模式。,分类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加大了党员队伍的流动性,外出党员增多,对外出务工经商的党员外出登记制度,使在党组织的视线之内,而不游离之外;对老年党员可划分党的办法,指派一名支部委员其教育管理,使老党员老学,老管,老为;对从事种养加工业的中青年党员,责任制管理,促其作用。
二、在党员教育上实效性,放矢,按需施教
在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农村党员熟练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把最新科技运用于生产实践的能力,带领党员致富的能力农村党员教育的,解决好农村党员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观念等问题,农村党员队伍素质的千差万别,区分层次,分类,放矢。对那些思想守旧,无开拓创新精神的农民党员要主要工作,采用培训、实地参观、现场示范等,用身边的人和事,用新技术带来的可观效益促其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对那些科技素质低,致富本领的农民党员有计划地市场经济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使党员人人都有一技之长,致富能力;对那些头脑灵活,率先致富的青年党员,有计划地组织参加农广校、农函大的培训,、有意识地带领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
三、在党员发展上严肃性,严把“入口”,畅通“出口”
党员队伍结构,体现党员的先进性是新下发展党员工作的主攻方向。发展党员要摆脱束缚,放宽视野,从靠的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率先富起来的致富能人,骨干力量,从复退军人和村干部中发展党员,从源头上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发展党员要“十六”字方针,“两推四公示”、责任追究制度,把好“培养关”、“考察关”、“发展关”和“审批关”,注重质量,不求,,培养,成熟,发展。,要以从严治党为,畅通党员“出口”,那些长期不参加党组织活动,不党员作用,不政策,民主评议定为不合格的党员,党组织反复教育仍不悔改的,要《农村党员积分考评制》的办法组织,绝不姑息迁就,从而农村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四、要抓好农村的党员发展工作
要新时期发展党员工作方针,把有文化的优秀青年农民、科技示范户、致富能人和非党村委会、村民长、村民代表培养,列入发展计划。要着力在农业生产线和长期不发展党员、力量薄弱的村发展党员,为农村基层党组织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要加大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农村入党分子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