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案大全 > 学校如何做培训方案设计

学校如何做培训方案设计

发布时间:2021-03-03 23:49:49

㈠ 如何做好学习方案设计

——参加全国首届中小学英语学习方案设计 高级研修班学习心得 肖靓 唐凤妮 潘彩滨 余玮霖在阳光明媚的五月,我们一行四人来到了富有古老气息的京城——北京,参加了全国首届中小学英语学习方案设计高级研修班。在这短短的三天培训中,鲁子问教授进行了关于学习方案的培训讲座,雷云萍教授与张荣干教授也对学习方案设计进行点评。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认真做好笔记,积极思考,积极讨论,从中学到了不少的知识。 这次培训汇集了全国各地的教研员,一线教师,他们来自不同的城市,有来自发达城市的,如广州,东莞,上海,浙江,江苏,大连,青岛等,也有来自偏远地区的,如内蒙古,贵州等地。据鲁教授介绍,有一位来自贵州某个县的老师,他足足坐了三天的车程才来到了北京,全场的老师都为这个老师的学习精神而感动。来参加此次培训的老师有五百多人,分为高中部,初中部和小学部三个阶段,培训的第一天,鲁教授根据不同学段分成了三个班,选出了各个班的班长。再由各个老师根据自己的学段,以及使用的教材进行自由组合,形成小组,再在小组中选出小组长。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香港朗文教材和广州版教材,但在这次培训班中没有其他老师使用香港朗文版教材,所以我们就与广州市黄埔区的教研员高敏老师,海珠区第一实验小学辞喜斌老师和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的刘晓岚老师成为了一小组,并推选辞喜斌老师为小组长,组名为020组。 在这三天的培训中,上午是听讲座和小组讨论,下午是各小组对小组所讨论的内容进行陈述。我们小组一起学习,一起讨论,一起研究学习方案,在我们的努力下,我们小组所讨论的学习方案设计作为小学组的代表向大会陈述,受到了好评。 我们知道“学案”这个名词,在参加此次培训以前,我们一直都认为“学案”就是“学习方案”的简称,但听了鲁子问教授的讲座后,才知道“学习方案”并非是“学案”,“学习方案”是“学案”的延伸。鲁教授向我们介绍了学习方案的主要特征:1、学习方案是学习者在老师引导下自主建构的,是学习者自主确定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学习过程和活动、自主确定评价标准的学习行为。2、学习方案是学习者基于自己的学习风格、学习方式和学习条件建构的。3、学习方案必须是促进学生的学习的建构、体验的学习活动计划。4、学习方案强调教师引导,而且强调教师本身必须具有明确的学习策略意识。5、学习方案必须形成显著的学习效果和较高的学习效率与合理的学习效益,这是学校教育的性质所规定的。6、学习方案是一个完整的学习活动计划,包括知识、情境、资源、评价四个主要部分,内含学习目标、学习策略、学习过程、学习支架、学习资源、评价标准等重要内容。7、学习方案把学习过程分为课前学习、课中学习、课后学习三个环节,学习活动与资源则包括课前学习活动与资源、课中学习活动与资源、课后学习活动与资源。 鲁教授还用表格的形式将教案,学案,学习方案三者从主体,目标、过程、活动、资源、评价等各方面进行了比较,说明了学习方案的优越性。 项目教案与教学设计学习方案主体教案与教学设计是教师完成的学习方案是学生自主建构的目标教案与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是基于教学内容的学习方案是基于学习者的自我目标的过程教案与教学设计是教的过程学习方案的课堂教学时教促进学、学促进习的过程活动教案与教学设计呈现的教的活动学习方案呈现的是学的活动 项目“学案”学习方案主体“学案”是教师设计的。学习方案是学生自主建构的。设计“学案”的设计以知识为基础。学习方案的设计以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不同的学习方式、不同的学习目标、不同的评价标准为基础。目标“学案”的学习目标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只有单一的目标。学习方案的学习目标是教师根据学生设计的,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目标,选择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方式“学案”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学习方案是基于个人学习风格、学习方式、起点水平等建构的。 从这两个表的对比当中不难看出,学案与学习方案是有区别的。我们平时的教案虽然也会考虑到学习者的需要,但是大都局限在教学内容和知识上面,比如这堂课要让学生掌握多少个单词和句型,再根据这些内容去设计不同的操练活动,总体来说,课堂的所有教学都是为知识去服务的。但是学习方案最明显的地方是所有教学为学习者服务。明白了这三者的区别,再来看学习方案的特点和理论基础。总的来说,学习方案最大的特点是差异性与选择性。也就是说,在设计学习方案的过程中,老师必须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分析学生的特点,如视觉型,听觉型,动觉型,内向型,外向型,整体型,具体型,场依存型,场独立型等等。有了这些依据,老师设计的活动就要适合不同特点的学生,让全班所有的学生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生的活动。当然,老师的工作量也会相对增加,正因为要考虑到不同特点的学生,老师的教学设计量可能要成倍增加,才能体现学习方案的选择性。学习方案的理论基础是主体性教育思想和建构注意学习理论,前者很好理解,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后者强调学习者在学习中的作用,认为学习时学习者的自我建构过程,教师只是学习自我建构活动的引导者、帮助者、评价者,也就是在充分的教学情境下要求学生发挥自主性与主动性,来完成相对应的学习活动。在实际教学当中,学习方案有着它的优势。1、 它充分考虑到每一个学生,不只是为教学内容服务,更是让每个学生在每节课中能找到符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活动,从而使教学全效化。2、 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能够真正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创造性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 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在对学习方案有了更深的了解与认识的同时,我们也对学习方案提出了几点困惑。1、在现行的中国教育体系中,教师的任务繁重,每天需上那么多节课和批改作业等,而“学习方案”的学生自主选择性大,老师必须事先准备不同等级的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学习活动和学习评价等各类学习资料,我们老师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去准备每一节课的活动材料与资源。 2、从学习方案的特征来看,学习方案的设计适合于小班化教学的学校,在我国,很多学校都是大班化教学,学生多,而且学习水平差异较大。比如,我们现在每个班有50个学生,老师首先要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这样,也难以明确地分析出学生属于哪种类型,而且学生随着年龄与环境的变更其性格特点也会随着变化,所以,老师对这个把握也是不明确的,而这种不明确肯定会导致所设计的学习活动并非适合学生。3、学习方案强调学习者在学习中的作用,认为学习时学习者的自我建构过程,学习目标是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提供的学习目标,选择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这就要求学生要有很强的自觉性与自主行,对于高中段和初中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自主能力强,他们能自主地去选择自己的学习目标,能够清楚地完成学习活动,学习方案的设计会有利于优秀生学的更好。但对于小学段的学生来说(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自主能力还比较差,对自身认识、自我判断、自我选择的能力有限,又如何去正确选择自己的学习目标呢?而且每个人都是惰性,作为孩子的他们会不会只是选择最简单、最省力的方式呢?特别是一些学困生,他们是否会每一次都选择最容易达到的目标呢?比如说唱英文歌,说歌谣等等。如果他们经常选择简单的目标,而并没有实在意义地去背单词的话,恐怕学习的效果将会难以体现。4、“学习方案”的评价方式是学生自主选择的,可是最后,我们最终的各类总体评价方式却是学生无法自主选择的。要是真正执行教学方案的话,我们会发现,属于听觉型的学生会始终选择听的活动,而不愿意选择写的活动,那么,久而久之,他的书写必然造成影响,到考试的时候肯定是属于低分行列。所以,用现实的评价制度来评价使用学习方案教学的学生,显然是不公平的。5、 在鲁教授的书中,英语的学习方案的案例较少,而语文、数学的案例较多。但根据学习方案的特点,这样,学习方案可能比较适合于语文、数学等其他学科的教学。例如:《再别康桥》的案例是一篇非常精彩的案例。英语是一门外语,教学上的一些活动由于语言的限制可能难以开展。虽然我们在实际教学当中不能全部落实学习方案,但这种思想是可以借鉴的。比如在备课过程中把更多的考虑放在学生身上,设计的教学活动涵盖听、说、读、演、唱、做等类型,让不同特点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又如,同一个学习任务,对层次不同的学生也做出不同的要求,让学生感觉自己的学习成效,从而在学习当中找到乐趣等等。如:对广州版英语教材《Success With English》中的Story Time和香港朗文教材《Longman Welcome to English》Part C的故事教学,就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程度跟爱好,自主选择不同的目标(背下来,读出来,演出来),在课堂上布置学生不同的活动任务:动作学习型的学生进行表演,语言学习型的学生负责旁白,听力学习型的学生当小裁判等等。这样的小“学习方案”的实施相信在学习任务不大的故事教学中是可以实现的。学习方案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鲁教授的研究带动了我们所有一线教师对教学的研究。我们小组基于学习方案和学习方案设计的特征,利用高老师带来的材料——广州版英语教材Book 6 《Our school and our class》的教学设计,共同编写了一份学习方案设计。在班长雷教授的点评下,再次修改,该设计作为优秀设计在大会上进行了陈述。总之,我们觉得,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尝试,才能有好的改变。

㈡ 如何撰写学校课程开发方案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要注意: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度和程序
孩子们在学校当中获得什么样的课程经验,这是国家、地方和学校共同努力的结果,学校在其中更是担负着直接的责任。
在实施新方案以后,试完全抱着“执行”的态度是很难行得通的。
学校必须参与到课程开发工作中来。
但是改革应当是一个积极稳妥的过程,不同的学校在课程开发方面达到的程度可能不同,应该允许这种差异的存在。
这种差异一方面表现在开发的“范围”上。
学校在进行课程开发时,可能只涉及“部分课程”,也可能涉及学校的“全部课程”。
其中的尺度应由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需要而定。
即使是对全部课程进行开发,也可以在开发的深度上有所侧重,在课程的选择上有一个先后、主次等顺序上的安排。
另一方面也表现在开发的“行为”上。
学校在进行课程开发时,可以采用选择、改编、补充、拓展、新编、整合等不同的行为方式。
“选择”,就是采用拿来的方式引进某一门课程或科目、活动;
“改编”,就是对原有的或拿来的课程做一些调整,以使它更加符合本校、本班学生的特点;
“补充”,就是在保持某一课程基本目标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些相关内容或资源,以更好地实现原定目标;
“拓展”,就是对原有或拿来的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体系进行提升;
“新编”,就是对某一门课程或活动进行完全的开发;
“整合”,就是在不同的课程、科目、活动之间形成关联,增强学校课程的整体逻辑性。
这些不同的开发行为之间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异,但不一定存在水平和效果上的差异。
用哪一种方式对学校里的课程进行开发,应该体现出学校和学生的特点:。
如果把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项常规工作,那么,它无非包括这样一些程度和步骤:
1.建立组织——领导和组织开发工作,让一部分教师率先参与研究和准备。
2.动员——对全校教师进行共同组织,让课程开发成为所有人的事业。
3.形成核心价值——在学校层面表达教育者的核心教育理念,解决“为什么”的问题。
很多学校不太重视这个环节的工作。
事实上,教育者关于“教育”、“学生”、“课程”、“教学”的核心价值观直接影响整个学校的课程框架的展开和课程思路的确定。
比如,与传统的关于人的素养、智能的理解不同,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的结构模型,认为不同的学生可能在语言、逻辑与推理、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交往、内省、自然观察方面,有不同的智能表现和潜质。
台湾某小学在“整合”全校的课程时,就是依据这个关于“人”的核心理念展开了本校的课程框架。
4.学生需求评估——通过正式的渠道而不是主观判断,了解学生、家长以至社区对学校课程的需要情况。
5.资源评估——在自然探究、社会亲近、个人成长三个方面形成社区、学校、家庭、网络资源的基本列表。
6.形成课程规划——对全校的课程结构、实施要求、相关管理制度进行设计,并使它在全校发挥法规的效力。
7.培训——使所有相关人员(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其他志愿参与者等)理解课程框架,并掌握基本的实施技能,做好课程实施的准备。
8.过程调控——解决实施过程中的生成性问题,保证实施过程达到预定目标和水平。
9.总结评价——对新课程的实施效果和经验、困难形成判断。
10.改进——开始进行第二轮的开发活动。
二、校本课程的整体结构
过去,往往习惯于采用“堆垒”的方式设置学校里的课程,觉得什么课程重要,就开设什么课程,觉得什么活动过时了,就把什么活动拿掉。
这样的做法无法体现教育者对于“教什么、怎么教”这个课程问题的整体见解,使整个课程结构显得很散乱,并因此而减低了学校教育的总体效果。
使全校的课程结构化,这是校本课程开发无法回避的任务。
所谓结构化,就是从学校教育的核心价值出发,使所有的课程内容形成逻辑联系。
结构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操作:板块设计、层次设计和年级设计。

㈢ 培训学校如何做宣传策划方案

宣传单页,呵呵,简洁的语言来阐述你的特点,优美的画面吸引别人的注意,单页的质量要很好,一切简明扼要为主。这是我的意见。不要太复杂,让别人感觉温馨。

㈣ 学校应如何开展教学和培训的设计开发工作

学校教学和培训的设计和开发工作主要由《教学准备管理程序》《培训工作管理程序》等规定。

(1)设计和开发策划。

学校按市场、顾客和上级机关的要求,组织相关科室策划专业设置和培训项目,通过必要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编制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由教务处组织相关教研组制定和组织评审。

培训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由培训处组织相关教研组制定和组织评审。

(2)设计和开发输入。

专业设置、培训项目设计和开发,要根据市场、顾客和上级机关的有关要求,参照国家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目录》的标准,结合学校师资、设备条件等确定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要求。参见《教学准备管理程序》。

(3)设计和开发输出。

根据设计和开发的输入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教学计划包括:开发依据、培养对象和目标、学制、课程设置等;

教学大纲包括:课时安排、教材选用、课程要求等

(4)设计和开发评审。

教务处(培训处)组织相关教研组代表、教研人员、教师等参与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评审。评价其达成要求的能力和提出必要的措施。

(5)设计和开发验证。

学校按市场、顾客和上级机关的要求,对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实施进行验证,并保持验证结果的记录。

(6)设计和开发确认。

学校为确保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满足培养目标和质量的要求,实施前经校行政会议审批确认后发放。

(7)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

学校允许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随市场、顾客和上级机关的要求的变化及时按原程序进行修改更新。

㈤ 如何进行学校教学和培训的设计和开发

学校教学和培训的设计和开发工作主要由《教学准备管理程序》《培训工作管理程序》等规定。

(1)设计和开发策划。

学校按市场、顾客和上级机关的要求组织相关科室策划专业设置和培训项目通过必要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编制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由教务处组织相关教研组制定和组织评审。

培训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由培训处组织相关教研组制定和组织评审。

(2)设计和开发输入。

专业设置、培训项目设计和开发要根据市场、顾客和上级机关的有关要求参照国家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目录》的标准结合学校师资、设备条件等确定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要求。参见《教学准备管理程序》。

(3)设计和开发输出。

根据设计和开发的输入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教学计划包括开发依据、培养对象和目标、学制、课程设置等。

教学大纲包括课时安排、教材选用、课程要求等。

(4)设计和开发评审。

教务处(培训处)组织相关教研组代表、教研人员、教师等参与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评审。评价其达成要求的能力和提出必要的措施。

(5)设计和开发验证。

学校按市场、顾客和上级机关的要求对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实施进行验证并保持验证结果的记录。

(6)设计和开发确认。

学校为确保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满足培养目标和质量的要求实施前经校行政会议审批确认后发放。

(7)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

学校允许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随市场、顾客和上级机关的要求的变化及时按原程序进行修改更新。

阅读全文

与学校如何做培训方案设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商场促销活动宣传词 浏览:236
校园网络信息化培训方案 浏览:591
智能酒店合作策划方案 浏览:394
县旅游宣传营销方案 浏览:508
国际市场营销期末考试题 浏览:46
市场营销的求职目标情况及简况 浏览:253
如何解决电子商务交易安全问题 浏览:105
微观市场营销环境的竞争者 浏览:269
建湖电子商务 浏览:327
舞蹈品牌加盟策划方案 浏览:689
培训学校集体活动安全方案 浏览:654
微信网络营销的礼貌用语 浏览:528
年会晚宴策划方案ppt 浏览:411
当当网的网络营销策略ppt 浏览:356
交付及培训方案 浏览:442
销售企业新人培训方案 浏览:939
面膜促销活动名称 浏览:188
企业重视市场营销的主要因素 浏览:774
大型活动策划方案实施方案 浏览:38
宁波qq网络营销 浏览: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