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商促销 > 云南民族大学电子商务

云南民族大学电子商务

发布时间:2022-08-25 17:39:48

A. 请问管理科学与工程就业率怎么样女生会不会有歧视,本科电商,这专业比较偏文的那个学校相对好些谢谢

管理科学与工程是一个比较符复合型的学科,学科下设管理信息系统、工程管理、项目管理、管理科学、工业工程、物流供应链管理、 物流工程等专业方向。无论是哪个专业方向,都要学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等课程。所学的东西比较多,而且相对于其他管理类的专业要稍微偏向理科。我目前学的是房地产经营管理,就属于这一学科。
像浙大等校也有这一学科独立成一个专业的,这个专业相对于其他偏文的专业还是比较好就业的,出来以后你可以去房地产公司工作,也可以去企业做市场营销方面的工作,或者可以往会计方向发展,总之有很多选择。读大学主要读的是思维,即培养个人系统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而不是单纯地一味读死书,知识性的东西以后会忘的,而思维能力,工作能力会一直陪伴你。女生在找工作时确实会遭受到用人单位的一些不平等对待,但是假如你能力很强,会有公司抢着要你。
顺便说句,你说电商是比价偏文的专业,这点我不同意,我女朋友读的就是这个专业,她们平常学的很多东西都离不开数学和计算机。至于一些比较偏文专业的院校,以下是2010年的排名: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1 湖南大学 A+ 28 江西财经大学 A 55 中南大学 A
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A+ 29 青岛大学 A 56 中原工学院 A
3 厦门大学 A+ 30 华南农业大学 A 57 浙江工商大学 A
4 中国人民大学 A+ 31 深圳大学 A 58 长春税务学院 A
5 南开大学 A+ 32 天津财经大学 A 59 北京科技大学 A
6 暨南大学 A+ 33 山东财政学院 A 60 中国海洋大学 A
7 浙江大学 A+ 34 云南大学 A 61 武汉科技大学 A
8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A+ 35 河北经贸大学 A 62 重庆大学 A
9 中央财经大学 A+ 36 四川大学 A 6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10 辽宁大学 A+ 37 江苏大学 A 64 南京财经大学 A
11 武汉大学 A+ 38 武汉理工大学 A 65 吉林大学 A
12 上海财经大学 A+ 39 云南财经大学 A 66 同济大学 A
13 东北财经大学 A+ 40 广东工业大学 A 67 山东师范大学 A
14 西安交通大学 A+ 41 华南理工大学 A 68 沈阳工业大学 A
15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A+ 42 江南大学 A 69 中山大学 A
16 安徽财经大学 A+ 43 大连理工大学 A 70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 A
17 复旦大学 A+ 44 华中科技大学 A 71 海南大学 A
18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A+ 45 上海理工大学 A 72 上海交通大学 A
19 河海大学 A+ 46 哈尔滨商业大学 A 73 中国农业大学 A
20 河南大学 A+ 47 山东经济学院 A 74 西南政法大学 A
21 西南财经大学 A 48 安徽大学 A 75 南华大学 A
22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49 浙江万里学院 A 76 南京大学 A
23 华东理工大学 A 50 兰州商学院 A 77 北京林业大学 A
24 上海外国语大学 A 51 南京农业大学 A 78 湖北大学 A
25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A 52 天津商业大学 A 79 浙江林学院 A
26 东华大学 A 53 宁波大学 A 80 淮南师范学院 A
27 上海大学 A 54 山西财经大学 A
B+等(121个):昆明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新疆财经大学、南昌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农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上海电机学院、安徽工业大学、西安财经学院、黑龙江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侨大学、泉州师范学院、黄冈师范学院、山东理工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江苏工业学院、青岛农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外交学院、浙江工业大学、韶关学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湖北经济学院、贵州财经学院、长江大学、广西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安庆师范学院、河北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福州大学、北方工业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上海立信会计学院、黑龙江科技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红河学院、淮阴师范学院、东北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浙江财经学院、鲁东大学、湘潭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广东金融学院、广东商学院、北华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淮海工学院、天津师范大学、贵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财经学院、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湖州师范学院、天津外国语学院、大连工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嘉应学院、辽宁工业大学、佳木斯大学、东莞理工学院、上海电力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铜陵学院、北京联合大学、烟台大学、北京物资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中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西华大学、汕头大学、湖南商学院、长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湖南理工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巢湖学院、怀化学院、西南民族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肇庆学院、集美大学、内蒙古财经学院、湖北师范学院、沈阳理工大学、南阳师范学院、天津农学院、湖南科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

二、物流管理:
1 北京交通大学 A+ 9 吉林大学 A 1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A
2 华中科技大学 A+ 10 山东大学 A 18 天津财经大学 A
3 大连理工大学 A+ 11 武汉大学 A 19 东南大学 A
4 浙江工商大学 A+ 12 同济大学 A 20 河北经贸大学 A
5 浙江大学 A+ 13 华侨大学 A 21 武汉理工大学 A
6 中山大学 A+ 14 东北财经大学 A 22 深圳大学 A
7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A 15 西南财经大学 A 23 大连海事大学 A
8 重庆大学 A 16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A 24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A
B+等 (37个):广东工业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青岛大学、长安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西华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山东经济学院、华东交通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安徽大学、西安邮电学院、浙江万里学院、沈阳工业大学、宁波大学、河南财经学院、广东商学院、郑州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山东财政学院、重庆工商大学、成都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山西财经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福州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学院
B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学院、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河南工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天津商业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安徽工程科技学院、青岛理工大学、集美大学、山东工商学院

三、电子商务
1 西安交通大学 A+ 15 西南财经大学 A 29 广东工业大学 A
2 华南理工大学 A+ 16 东北财经大学 A 30 中国矿业大学 A
3 暨南大学 A+ 17 重庆大学 A 31 上海财经大学 A
4 浙江大学 A+ 18 山东大学 A 32 辽宁工业大学 A
5 南开大学 A+ 19 华侨大学 A 33 河北经贸大学 A
6 华中师范大学 A+ 20 东华大学 A 34 西南大学 A
7 武汉大学 A+ 2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A 35 上海理工大学 A
8 厦门大学 A+ 22 吉林大学 A 36 青岛大学 A
9 中山大学 A+ 23 西南交通大学 A 37 安徽财经大学 A
10 北京交通大学 A+ 24 郑州大学 A 38 合肥工业大学 A
11 四川大学 A+ 25 武汉理工大学 A 39 北京邮电大学 A
12 天津财经大学 A 26 湖南大学 A 40 中国农业大学 A
13 浙江工商大学 A 27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A 41 南京理工大学 A
14 西安科技大学 A 28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A 42 哈尔滨商业大学 A
B+等 (64个):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湖南农业大学、贵州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深圳大学、广东商学院、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工商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山东经济学院、河海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西安邮电学院、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南京工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安徽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东北大学、中南大学、江西财经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华大学、五邑大学、湘潭大学、南昌大学、沈阳工业大学、长安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天津商业大学、西安财经学院、江西理工大学、长春工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苏大学、浙江财经学院、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华东交通大学、燕山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中南民族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山西财经大学、长春税务学院、山东财政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西安石油大学、广西大学、云南大学、福州大学

四、会计学:
1 厦门大学 A+ 28 长沙理工大学 A 55 南京大学 A
2 上海财经大学 A+ 29 兰州商学院 A 56 中南大学 A
3 东北财经大学 A+ 30 南京财经大学 A 57 西南科技大学 A
4 中国人民大学 A+ 31 浙江工商大学 A 58 青岛大学 A
5 中央财经大学 A+ 32 安徽财经大学 A 59 深圳大学 A
6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A+ 33 山西财经大学 A 60 合肥工业大学 A
7 中山大学 A+ 34 山东经济学院 A 61 华东交通大学 A
8 湖南大学 A+ 35 辽宁大学 A 62 上海交通大学 A
9 天津财经大学 A+ 36 北京工商大学 A 63 广东商学院 A
10 西安交通大学 A+ 37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A 64 吉林大学 A
11 安徽工业大学 A+ 38 山东农业大学 A 65 北京林业大学 A
12 江西财经大学 A+ 39 中国矿业大学 A 66 浙江大学 A
13 西南财经大学 A+ 40 河海大学 A 67 中国海洋大学 A
14 清华大学 A+ 41 重庆工学院 A 68 石河子大学 A
15 新疆财经大学 A+ 42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A 69 山东财政学院 A
16 暨南大学 A+ 43 青岛理工大学 A 70 沈阳工业大学 A
17 复旦大学 A+ 44 广东工业大学 A 7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A
18 浙江财经学院 A+ 45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A 72 东北大学 A
19 南开大学 A+ 46 湘潭大学 A 73 西南大学 A
20 武汉大学 A+ 47 浙江万里学院 A 74 长春税务学院 A
21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A 48 广东金融学院 A 75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A
22 重庆大学 A 49 安徽大学 A 76 长安大学 A
23 河北经贸大学 A 50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A 77 贵州大学 A
24 北京大学 A 51 徐州工程学院 A 78 云南大学 A
25 天津大学 A 52 上海海事大学 A 79 中国地质大学 A
26 南京审计学院 A 53 西安财经学院 A 80 江苏大学 A
27 黑龙江科技学院 A 54 山东工商学院 A
B+等 (121个):大连交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华东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铜陵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福州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陕西科技大学、苏州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四川大学、河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大学、北京物资学院、东南大学、青岛农业大学、河南大学、同济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西北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天津商业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内蒙古大学、中原工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河南财经学院、海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湖南商学院、云南财经大学、华北电力大学、西安石油大学、五邑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兰州大学、长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佳木斯大学、上海金融学院、湖南农业大学、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中华女子学院、天津科技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延边大学、淮海工学院、西华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燕山大学、北方工业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华南农业大学、齐齐哈尔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沈阳化工学院、重庆交通大学、大庆石油学院、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安阳师范学院、山西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沈阳大学、太原理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连水产学院、安徽科技学院、上海理工大学、韶关学院、红河学院、江西师范大学、长江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青海大学、天水师范学院、南华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盐城师范学院、沈阳工程学院、兰州交通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南昌大学、昆明理工大学、阜阳师范学院、甘肃政法学院、浙江林学院、河南科技大学、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平顶山学院、淮南师范学院、攀枝花学院、辽宁科技大学、华北科技学院、东北电力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渭南师范学院、西藏民族学院

五、市场营销:
1 中国人民大学 A+ 27 浙江工商大学 A 53 湖北工业大学 A
2 东华大学 A+ 28 湖南大学 A 54 昆明理工大学 A
3 大连理工大学 A+ 29 同济大学 A 55 南京工业大学 A
4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A+ 30 复旦大学 A 56 山东经济学院 A
5 吉林大学 A+ 31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57 长安大学 A
6 北京大学 A+ 32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A 58 贵州大学 A
7 武汉大学 A+ 33 北京理工大学 A 59 浙江工业大学 A
8 南开大学 A+ 34 四川师范大学 A 60 湖南农业大学 A
9 四川大学 A+ 35 广东药学院 A 61 武汉科技大学 A
10 上海财经大学 A+ 36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A 62 武汉理工大学 A
11 中山大学 A+ 37 安徽财经大学 A 63 中国农业大学 A
12 深圳大学 A+ 38 南京财经大学 A 64 西华大学 A
13 辽宁大学 A+ 39 中国矿业大学 A 65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A
14 暨南大学 A+ 40 成都理工大学 A 66 郑州轻工业学院 A
15 天津财经大学 A+ 41 华南农业大学 A 67 兰州商学院 A
16 西南财经大学 A+ 42 南华大学 A 68 江西财经大学 A
17 东北财经大学 A+ 43 渭南师范学院 A 69 北京物资学院 A
18 浙江大学 A+ 44 西北政法大学 A 70 山西财经大学 A
19 华侨大学 A+ 45 北京工商大学 A 71 新疆财经大学 A
20 中原工学院 A 46 河北经贸大学 A 72 西安邮电学院 A
21 华南理工大学 A 47 西南大学 A 73 安徽大学 A
22 华中科技大学 A 48 云南财经大学 A 74 河南大学 A
23 厦门大学 A 49 哈尔滨理工大学 A 75 中国药科大学 A
24 北京邮电大学 A 50 河南财经学院 A 76 河海大学 A
25 山东大学 A 51 哈尔滨商业大学 A
26 重庆大学 A 52 广东工业大学 A
B+等 (114个):海南大学、沈阳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东北大学、青岛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大庆石油学院、河南师范大学、五邑大学、长江大学、湘潭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西安财经学院、中南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广东商学院、大连交通大学、郑州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内蒙古工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江苏大学、浙江万里学院、河南工业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桂林工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科技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东财政学院、内蒙古财经学院、安徽理工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浙江海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长春税务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广西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大连大学、云南大学、浙江财经学院、兰州理工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新疆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攀枝花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通化师范学院、大连海事大学、辽宁工业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南京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贵州财经学院、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湖南工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兰州大学、北华大学、重庆工商大学、湖北师范学院、安庆师范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扬州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广西财经学院、石家庄经济学院、电子科技大学、安徽工业大学、苏州大学、西安工程大学、东北林业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延安大学、上海水产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福州大学、西安石油大学、齐齐哈尔大学、重庆邮电大学、江苏工业学院、北京印刷学院

六、工商管理
1 中国人民大学 A+ 26 山东大学 A 51 西南交通大学 A
2 南开大学 A+ 27 华南理工大学 A 52 中国矿业大学 A
3 厦门大学 A+ 28 同济大学 A 53 天津理工大学 A
4 西安交通大学 A+ 29 东华大学 A 54 华北电力大学 A
5 重庆大学 A+ 30 天津大学 A 55 北京科技大学 A
6 中山大学 A+ 3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A 56 山东建筑大学 A
7 清华大学 A+ 32 中南大学 A 57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
8 浙江大学 A+ 33 华侨大学 A 58 江南大学 A
9 武汉大学 A+ 34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A 59 深圳大学 A
10 暨南大学 A+ 35 河海大学 A 60 山东农业大学 A
11 上海财经大学 A+ 36 天津财经大学 A 61 福州大学 A
12 东北财经大学 A+ 37 中国石油大学 A 62 中国地质大学 A
13 北京大学 A+ 38 天津商业大学 A 63 云南财经大学 A
14 复旦大学 A+ 39 辽宁大学 A 64 哈尔滨理工大学 A
15 吉林大学 A+ 40 西安理工大学 A 65 兰州理工大学 A
16 华中科技大学 A+ 41 河南工业大学 A 66 中原工学院 A
1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A+ 42 北京交通大学 A 67 北京林业大学 A
18 四川大学 A+ 43 中南民族大学 A 68 山西财经大学 A
19 河北大学 A 44 上海大学 A 69 江西财经大学 A
20 西南财经大学 A 45 西安石油大学 A 70 广东工业大学 A
21 南京大学 A 46 石家庄经济学院 A 71 河北经贸大学 A
22 武汉理工大学 A 47 北京理工大学 A 72 兰州大学 A
2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48 中央财经大学 A 73 北京化工大学 A
24 湖南大学 A 49 上海交通大学 A 74 汕头大学 A
25 浙江工商大学 A 50 中国海洋大学 A
B+等 (110个):山东经济学院、北京工商大学、大连大学、上海海事大学、西北大学、浙江财经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东南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江苏大学、新疆大学、东北大学、长安大学、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淮阴工学院、武汉科技大学、浙江师范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河南财经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山东财政学院、南京财经大学、湘潭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新疆财经大学、安徽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安徽大学、安徽财经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内蒙古大学、兰州商学院、华南农业大学、河南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长春税务学院、辽宁师范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电子科技大学、沈阳工业大学、东北电力大学、郑州大学、长春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西安工程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九江学院、沈阳化工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华东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北大学、五邑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云南大学、武汉科技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扬州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苏州大学、浙江林学院、青岛科技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南大学、南华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北京邮电大学、沈阳理工大学、湖南农业大学、贵州大学、北华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大庆石油学院、南昌大学、辽宁工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天津师范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北京物资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燕山大学、山西大学、广西大学、内蒙古财经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河南理工大学、西安邮电学院、四川农业大学、浙江万里学院

七、工程管理
1 上海交通大学 A+ 18 天津理工大学 A 35 吉林大学 A
2 天津大学 A+ 19 上海理工大学 A 36 河北工业大学 A
3 东北大学 A+ 20 西北工业大学 A 37 南京理工大学 A
4 西安交通大学 A+ 21 河海大学 A 38 南京大学 A
5 重庆大学 A+ 22 上海大学 A 39 重庆交通大学 A
6 华中科技大学 A+ 23 武汉大学 A 40 昆明理工大学 A
7 浙江大学 A+ 2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41 山东科技大学 A
8 同济大学 A+ 25 南昌大学 A 42 山西大学 A
9 大连理工大学 A+ 26 中南大学 A 43 青岛理工大学 A
1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27 四川大学 A 44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A
11 清华大学 A+ 28 江苏大学 A 45 西南交通大学 A
12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29 山东建筑大学 A 46 江西财经大学 A
13 东南大学 A 30 广东工业大学 A 47 山东工商学院 A
14 北京理工大学 A 31 湖南大学 A 48 长安大学 A
15 中国矿业大学 A 32 北京科技大学 A 49 江西理工大学 A
16 西安理工大学 A 33 电子科技大学 A
17 武汉理工大学 A 34 北京工业大学 A
B+等 (75个):浙江工商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三峡大学、贵州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天津科技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燕山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福建工程学院、山西财经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安徽建筑工业学院、五邑大学、安徽理工大学、黑龙江科技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西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太原理工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广西工学院、深圳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福州大学、山东大学、长春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大学、沈阳大学、山东财政学院、石家庄铁道学院、沈阳建筑大学、天津财经大学、长春工业大学、西安财经学院、湖北师范学院、吉林建筑工程学院、河南工业大学、河南财经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华侨大学、中国民航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兰州理工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盐城工学院

B. 请大家推荐几个实用专业给我,是专科。(最好说明理由)

2009年专科热门专业

现在就业形势开始冲击传统观念,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迫于就业压力,渐渐地“不重学历重技术”,“不选本科选专科”。 要不要填报专科?有哪些热门专业?专科学校的实力到底如何?
就目前的数据显示,有几个职业拥有巨大就业空间:

热门专业1.教师。
据教育部近日公布的首份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指出,我国目前仍处于教育欠发达国家行列,我国的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不到43%,高等教育入学率只有13%,而师资不足是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按照“十五”计划的发展要求,高中阶段教育要达到60%的毛入学率,以学生老师比18:1测算,教师队伍的缺口将达到116万人,以普通高校师生比15:1测算,教师队伍缺口也将达到11万人。总之,2005年全国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的师资缺口达120多万人。

热门专业2.软件人才。
全球IT业的低迷波及了一系列相关产业,但其中也有例外——IT培训市场就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作为IT领域内一个极具潜力的市场,中国对IT专业人才的需求显得更为迫切。资料显示,我国目前软件人才的缺口是每年35万人以上,而这部分人才如果靠传统教育模式培养,不仅数量上难以补缺,更远远满足不了我国软件业发展对人才结构的要求。

热门专业3.医药人才急缺。
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急需此类人才.

热门专业4.速记人才。
随着中国经济空前发展,对速记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据北京速记协会培训中心的唐老师介绍,由该协会培训的学员没有失业的,北京几家有培养速记人才资格的机构,例如北京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等,培养出来的速记人才也十分抢手。速记市场上肯定会吸纳越来越多的大学生。 热门专业5.特色突出、“人职匹配”的专科毕业生,如海运、高级护理等专业和有高级技工技能的毕业生也都供不应求。

热门专业5.特色突出、“人职匹配”的专科毕业生。
如海运、高级护理等专业和有高级技工技能的毕业生也都供不应求。

热门专业6.随着北京逐日发展,市政和社区管理、维护的相关专业人才,将有较好的就业空间。

高考及各类招生并不存在自始至终的热门,社会需求、地域性差异等因素决定了学校的招生人数,从而出现相对的“冷”“热”专业的划分。此外,个人的兴趣爱好也可能将“热”变“冷”,反之,将“冷”变“热”。因此最后还是看自己学到了那些知识,自己的能力。

再参考一下下面这个介绍吧
专科20类热门专业大扫描
选专业,就业是导向
专业一:商务英语
主要为企事业单位和涉外部门培养从事外语翻译、外经、外贸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综合英语、英语阅读、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大学语文等。
专业二:文秘
主要课程:秘书学概论、秘书写作学、公共关系学、office97办公室软件操作、文字处理、电子表格编辑、普通逻辑等。
专业三:财会类
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面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胜任工商或金融企业、事业单位以及政府部门会计核算、财务管理、金融管理的实务工作。
专业四:物流类
主要课程: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物流案例与实践、库存管理、采购与供应管理、运输、仓储管理、物流企业管理、物流管理软件操作等。
专业五:服装设计
主要课程:中外服装史、素描、色彩、平面色彩立体构成、服装材料、服装效果图、服装工艺、服装结构设计、服装款式设计等。
专业六:计算机应用技术
专业涉及应用软件开发与维护,多媒体设计及制作技术,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础理论及体系结构,能够从事计算机网络维护和计算机的维修与维护。
专业七:市场营销
主要研究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规律性,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之上的应用科学,具有综合性、边缘性的特点,属于管理学范畴课程的核心内容。
主要课程:统计学原理、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原理、市场营销学、公共关系学、广告学、消费心理学、国际贸易事务、市场调查与预测、商务礼仪等。
专业八:师范类
主要课程:除了一些基础学科外,各个专业所学课程并不一样,也各有特色。
专业九:环境科学
主要课程:自然地理学、分析化学、环境生态学、环境化学、环境学概论、环境监测、环境工程、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质量评价、环境法学、水利环境化学、大气污染化学和物理等。
专业十:法学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如到公、检、法机关以及律师事务所等实习,学习实务操作,获得一些经验,并检验理论知识的正确性。
主要课程:法学概论、刑法、民法、行政法、婚姻家庭法、经济法以及相关诉讼法。
专业十一:新闻类
培养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能在新闻、出版与宣传部门从事编辑、记者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新闻学、传播学、中国新闻事业史、新闻法律与新闻职业道德、新闻采访与写作等。
专业十二:旅游
为旅游业培养企业初级管理人员、旅行社导游员和市场营销人员。
主要课程:旅游概论、旅游心理学、旅游英语、市场营销、旅游美学、导游业务、旅游法规等。
专业十三:工商管理
培养从事经济管理,既懂经济又懂技术具有从事企业生产组织、计划经营及掌握现代管理和方法的高级管理人才。
专业十四:建筑学
主要课程:房屋建筑学、建筑材料、工程测量、建筑力学与结构、土力学及地基基础、建筑工程定额等。
专业十五:通信工程
主要学习基本的数学知识、电路知识和计算机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学习通信系统的原理,然后对各种通信系统如有线电视等研究。
专业十六:护理学
主要课程:生理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药理学、外科护理学、护理伦理学、医学心理学、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医学心理学、健康教育学、营养学、妇产科护理学等。
专业十七:生态学
除了生物学其他课程之外,生态学专业的学生还需要学习化学、地理学、信息科学、数学等课程。
专业十八:电子信息工程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软件技术基础、微机原理及应用、低频电子线路、高频电子线路、数字电路、信息论与密码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及DSP技术、现代通信原理、现代信息工程系统等。
专业十九:新材料类
新材料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相关专业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稀土工程等。
专业二十:经济学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数量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
教育部公布2008年高校部分本专科专业就业率
2008全国普通高校部分本科专业就业率(点击专业名称查看详情)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管理学

2008年就业率80%以上的专科专业(点击专业名称查看详情)
农林牧渔类
交通运输类
资源开发与测绘类
生化与药品类
土建类
水利类

制造类
电子信息类
环保、气象与安全类
财经类
医药卫生类
旅游类

公共事业类
文化教育类
艺术设计传媒类
公安类
法律类
材料与能源类

轻纺食品类

2009年高考指导:近年好就业行业性大学一览
一、石油类行业性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西南石油大学(四川成都)、西安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大庆石油学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原抚顺石油学院)、武汉工程大学(原武汉石油化工学院)、长江大学(原江汉石油学院)、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兰州理工大学(兰州石油化工学院)、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辽河石油职业技术学院等
二、冶金钢铁类行业性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原北京钢铁学院)、辽宁科技大学(鞍山钢铁学院)、中南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钢铁学院)、武汉科技大学(武汉钢铁学院)、安徽工业大学(马鞍山钢铁学院)、东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原西安冶金建筑学院)、上海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江西理工大学(原南方冶金学院)、桂林工学院(桂林冶金地质学院)等
三、机械制造类行业性大学
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燕山大学(秦皇岛)、中南大学(长沙)、重庆大学、吉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广西工学院、西安理工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兰州理工大学、重庆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理工大学、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
四、铁道运输类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原北方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原大连铁道学院)、兰州交通大学(兰州铁道学院)、石家庄铁道学院、中南大学(含原长沙铁道学院)、同济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原上海铁道学院,现在江西南昌)、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株洲)、苏州科技学院(含原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等
五、公路汽车运输类大学
长安大学(含原西安公路学院)、重庆交通大学、山东交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原长沙交通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含原武汉汽车工业大学)、湖北理工大学(含原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在湖北十堰)黑龙江工程学院(交通、测绘、地质等高专合并)
六、船舶工程类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船舶工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原华东船舶工业学院现在江苏镇江)
七、航空航天类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广汉民航飞行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张家界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华北航天工业学院、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桂林航天高等专科学校等
八、电力类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东北电力大学、上海电力学院、长沙理工大学(含原长沙电力学院)、重庆电力高专、郑州电力高专、太原电力高专、西安电力高专、山东电力高专、沈阳工程学院(沈阳电力高专、辽宁商务职业高专合并)、北京电力高专、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工程学院(含原南京电力高专)、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等。
九、水利水电类大学
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含原武汉水电学院)、河海大学、四川大学、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合肥工业大学、南昌工程学院(含南昌水电高专)、浙江水利水电高专、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长春工程学院(土木、测量、水利电力高专合并)等
十、工程师范类大学(此类大学毕业的学生一般为中职类学校的教师,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天津工程师院学院、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广东科技师范学院、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安徽科技学院(原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
十一、地矿类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徐州)、成都理工大学(原成都地质学院)、石家庄经济学院(原河北地质学院)、西安科技大学(原西安矿业学院)、东华理工大学(华东地质学院)、吉林大学(含原长春地质学院)、长安大学(含原西安地质学院)、合肥工业大学(合肥矿业学院)等
十二、建筑类大学
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重庆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长安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
十三、外语类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西安外语学院、四川外语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吉林华侨外语学院、黑龙江大学、大连民族大学、延边大学、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小语种)、云南民族大学(东盟小语种)等
十四、财经类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商业大学、上海金融学院、上海商学院、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广东商学院、广东金融学院、山西财经大学、吉林财经大学(长春税务学院)、山东财政学院、山东经济学院、山东工商学院、江西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湖南商学院、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商学院)、兰州商学院、云南财经大学、贵州财经大学、河南财经学院等
十五、体育类院校
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

C. 云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云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目前有三个专业:
经济学专业
(四年制本科、按“一本”线录取、 文理兼招)

经济学专业设置并开始招生于1979年,是云南民族大学最早设置的本科生专业之一,至今已有近30年的发展历史。该专业以我院的省属重点学科“国民经济学”为依托,集聚了雄厚的师资力量、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是云南民族大学的主流专业之一,受到广大考生的普遍亲睐和踊跃报考。今年,本专业被国家教育部和省教委审批为重点专业,将开始按重点本科(“一本”)线录取考生,生源质量和结构将进一步得到优化,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机会也将进一步得到增强。今年开始,本专业将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一道实行“按类招生,打通培养”的模式进行教学和培养——即按“经济学”类统一招生,不分专业,学生在第一、二学年学习基础课程和公共课程,然后在第二学年末再根据学生的自主选择和学院的相关考查再分为经济学专业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让学生进行第二次专业选择,以便在在第三、四学年学习专业方向课程。这种招生和培养模式的优点是能让学生根据自己两年后的学习志趣和相对动态的劳动力市场信息作第二次专业选择,以增强学生对专业的适应性和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基于“厚基础,重能力”的原则,该专业强调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重视培养学生的经济学学理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说,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经济管理专门知识,熟练掌握现代经济分析工具和解决方法,熟悉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理论和政策研究部门、财政金融机构和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从事经济分析、研究、预测、规划等经济管理工作以及在各类学校从事相关经济专业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专业课程有: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数学(1、2、3)、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管理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学、财政学、会计学、货币银行学、国际经济学、西方经济思想史、专业英语等二十余门(参见<培养方案>)。

国际经济与贸易学专业
(四年制本科、按“一本”线录取、文理兼招)

该专业是今年被国家教育部和云南省教委批准设立和招生的新专业,将按重点本科(“一本”)线录取考生的专业,同时也是与经济学专业一道实行“按类招生,打通培养”的模式进行教学和培养的专业(即按“经济学”类统一招生,不分专业,学生在第一、二学年学习基础课程和公共课程,然后在第二学年末再根据学生的自主选择和学院的相关考查再分为经济学专业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让学生进行第二次专业选择,以便在在第三、四学年学习专业方向课程。这种招生和培养模式的优点是能让学生根据自己两年后的学习志趣和相对动态的劳动力市场信息作第二次专业选择,以增强学生对专业的适应性和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该专业是为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与发展而设立的,原申报的名称为“国际经济与贸易学(东南亚、南亚方向)”,主旨是为西南地区培养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
虽然是新成立的专业,但学院已经拥有了较强的师资力量和专业教师。此外,学院已开始与东南亚半岛和南亚次大陆的部分高校进行接触,寻求合作伙伴,争取实施“3+1”、互换师生等合作办学形式,以实现教学目标。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 培养具有较宽知识面,能系统掌握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及相关业务技能,具有较强的外贸业务实践能力、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开拓创新驾驭市场能力,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和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和主要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南亚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运用英语(或某种东南亚语)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代理公司、跨国公司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等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主要专业课程有: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市场营销学、电子商务、国际经济学、国际商法、国际投资、跨国经营与管理、国际风险管理、东盟经济概论、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外贸英语函电、东南亚语(泰语、缅语、越南语、老挝语、柬埔寨语等)、国际商务谈判、国际结算等(参见<培养方案>)。

统计学专业
(四年制本科、按“二本”线录取、招收理工类考生)

该专业是为适应市场需求和学科建设需要而从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转接过来的专业,2006年开始招生。在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培养方案倾向于培养从事数理统计的专业人才,其本科毕业生将被授予理学学士学位;设置于经济学院后,培养方案注重培养从事经济、金融类统计工作的专门人才,其本科毕业生将被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本专业要求学生不仅要牢固掌握和熟练运用统计知识和统计工具,而且要具备基本的经济分析和经济管理能力。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统计学、金融学和计算机基础、掌握数据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统计调查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受到系统教育和模拟训练,能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决策和管理科学依据,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级专业人才。毕业生能在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与金融、保险、银行、税务、证劵、财政、医药等部门从事数据统计和分析、风险决策和控制等综合管理等工作,也可到学校和科研机构等部门从事教学、研究、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离散数学、微分方程、统计学原理、数理金融学、数值分析、计算方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实变函数、数学模型、计量经济学、金融时间序列、会计学原理、国民经济核算、金融学概论、微分方程数值解、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结构与算法、C语言程序设计、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SPSS软件运用等(参见<培养方案>)。

D. 电子商务的核心期刊有哪些

http://www.xxmc.e.cn/dm/glxy/hxqk2004.htm

(2004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军事
第二编 经 济
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
第四编 自然科学
第五编 医药、卫生
第六编 农业科学
第七编 工业技术

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军事
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表
哲学类核心期刊表
宗教类核心期刊表
统计学类核心期刊表
社会学类核心期刊表
人口学类核心期刊表
管理学类核心期刊表
人才学类核心期刊表
民族学类核心期刊表
国际政治类核心期刊表
中国政治类核心期刊表
法律类核心期刊表
军事类核心期刊表
返回总目录
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表 1 中国社会科学
2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 社会科学战线
4 学术月刊
5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6 天津社会科学
7 学术研究
8 江海学刊
9 江汉论坛
10 江苏社会科学
11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12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3 文史哲
14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15 浙江学刊
16 浙江社会科学
17 社会科学研究
18 求是学刊
19 社会科学(上海)(吸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20 社会科学辑刊
21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2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3 中州学刊
24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5 人文杂志
26 求索
27 思想战线
28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9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30 国外社会科学
31 南京社会科学
32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3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34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5 齐鲁学刊
36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名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37 学海
38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39 江西社会科学
40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1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2 河北学刊
43 学术界
44 东岳论丛
45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46 东南学术
47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8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49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并入:社会科学)
50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1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52 北京社会科学
53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4 学术论坛
55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56 广东社会科学
57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8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59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60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1 山东社会科学
62 探索
63 学术交流
64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65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6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7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8 北方论丛
69 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0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1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72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3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4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5 宁夏社会科学
76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7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8 云南社会科学
79 长白学刊
80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1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2 江淮论坛
83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4 河南社会科学
85 内蒙古社会科学
86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87 甘肃社会科学
88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9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90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91 晋阳学刊
92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3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4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5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6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7 贵州社会科学
98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9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返回分类目录
哲学类核心期刊表 1. 哲学研究
2. 心理科学
3. 心理学报
4. 哲学动态
5. 自然辩证法研究
6. 孔子研究
7. 自然辩证法通讯
8. 心理学动态(改名为:心理科学进展)
9. 中国哲学史
10. 道德与文明
11.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12. 现代哲学
13. 心理发展与教育
14. 心理学探新
15. 周易研究
返回分类目录
宗教类核心期刊表 1. 世界宗教研究
2. 宗教学研究
3. 法音
4. 敦煌研究
5. 中国宗教
6. 佛教文化
7. 中国穆斯林
8. 世界宗教文化
返回分类目录
统计学类核心期刊表 1. 中国统计
2. 统计研究
3. 统计与决策
4. 数理统计与管理
返回分类目录
社会学类核心期刊表 1 社会学研究
2 社会
3 妇女研究论丛
4 中国社会保障
返回分类目录
人口学类核心期刊表 1 人口研究
2 中国人口科学
3 人口与经济
4 人口学刊
5 人口与计划生育
返回分类目录
管理学类核心期刊表 1 中国行政管理
2 管理世界
3 领导科学
4 中外管理
5 管理科学学报
返回分类目录
人才学类核心期刊表 1 中国人才
返回分类目录
民族学类核心期刊表 1. 民族研究
2.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 贵州民族研究
4. 广西民族研究
5. 黑龙江民族丛刊
6.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 回族研究
8. 世界民族
9. 中国民族
10.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名为: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1. 云南社会科学
12. 青海民族研究
13. 西北民族研究
14. 满族研究
15.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改名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6. 内蒙古社会科学
17.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名为: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返回分类目录
国际政治类核心期刊表 1 世界经济与政治
2 现代国际关系
3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1. 欧洲(改名为:欧洲研究)
2. 国际问题研究
3. 当代亚太
4. 国外理论动态
5. 美国研究
6. 当代世界
7. 西亚非洲
8. 东欧中亚研究(改名为: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9. 国际展望
10. 国际论坛
11. 国际观察
12.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13. 和平与发展
14. 拉丁美洲研究
15. 日本学刊
16. 东南亚研究
17. 国外社会科学
返回分类目录
中国政治类核心期刊表 1 政治学研究
2 求是
1. 中国行政管理
2.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3. 了望
4. 社会主义研究
5. 教学与研究(北京)
6. 毛泽东思想研究
7. 党的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研究
9. 青年研究
10. 中国青年研究
11. 探索
12. 党建研究(北京)
13. 中共党史研究
14. 学习与探索
15.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16. 社会科学研究
17. 理论前沿
18. 理论探讨
19. 新视野
20.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1. 求实
22. 理论与改革
23. 科学社会主义
24.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6. 工会理论与实践
27.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8.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9.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30. 理论学刊
31.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32. 妇女研究论丛
33. 党政论坛
34. 理论导刊
35.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36. 理论探索
37. 半月谈
38.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39. 中国青年
40. 公安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返回分类目录
法律类核心期刊表 1 中国法学
2 法学研究
3 法学
4 法学评论
2. 中外法学
3. 现代法学
4. 法商研究
5. 法律科学
6. 法学家
7. 政法论坛
8. 人民检察
9. 河北法学
10. 法制与社会发展
11. 政治与法律
12. 环球法律评论
13. 比较法研究
14. 法学杂志
15. 当代法学
16. 人民司法
17. 法律适用
18. 法学论坛 返回分类目录
军事类核心期刊表 1 中国军事科学
2 军事经济研究
1. 国防大学学报
2. 政工导刊
3. 军事史林
4. 军事历史研究
5. 世界军事
6. 军队政工理论研究
7.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返回分类目录
第二编 经 济
综合性经济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世界经济类核心期刊表
中国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类核心期刊表

会计类核心期刊表

农业经济类核心期刊表

工业经济类核心期刊

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表

财政类核心期刊表

货币/金融、银行/保险类核心期表
返回总目录
综合性经济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1. 经济研究
2. 管理世界
3. 经济学动态
4. 改革
5. 经济学家
6. 世界经济
7. 财贸经济
8. 财经研究
9. 经济科学
10. 宏观经济研究
11. 财经问题研究
12. 经济评论
13. 当代财经
14. 当代经济科学
15. 经济管理
16. 当代经济研究
17.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8. 南开经济研究
19. 经济问题
20. 经济问题探索
21. 现代财经
22. 上海经济研究
23. 财经科学
24. 国际经济评论
25. 外国经济与管理
26.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7. 经济纵横
28. 中国经济问题
29. 经济与管理研究
30. 中国经济史研究
31. 经济经纬
32.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33.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34. 生产力研究

返回分类目录
世界经济类核心期刊表 1 世界经济
2 世界经济与政治
3 世界经济研究
4 国际经济评论
1. 外国经济与管理
2. 国际贸易问题
3. 国际贸易
4. 当代亚太
5. 亚太经济
6.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7. 现代国际关系
8. 东欧中亚研究(改名为: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9. 世界经济文汇
返回分类目录
中国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类核心期刊表 1 改革
2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 上海经济研究
2.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3. 经济体制改革
4. 中国经济问题
5. 特区经济
6. 开放导报
7. 南方经济
8. 宏观经济管理
9. 中国改革
10. 中国劳动
11. 城市发展研究
12. 城市问题
13. 国际经济合作
14. 改革与战略
15. 中国流通经济
16. 中国物资流通(改名为:中国物流与采购)
返回分类目录
会计类核心期刊表 1 会计研究
1. 审计研究
2. 财会月刊
3. 财务与会计
4. 财会通讯
5. 审计与经济研究
6. 中国审计
7. 中国农业会计
8. 广西会计
9. 中国会计电算化
10. 财会研究(兰州)
11. 事业财会
12. 财经理论与实践
13. 会计之友
返回分类目录
农业经济类核心期刊表 1 中国农村经济
2 农业经济问题
3 中国农村观察
4 农业现代化研究
1. 农业技术经济
2. 林业经济
3. 中国土地科学
4. 林业经济问题
5. 生态经济
6. 农业经济
7. 调研世界
8. 乡镇企业研究
9. 中国农垦经济
10. 农村经济
11. 乡镇经济
12.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13. 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改名为:农村经济管理)
14. 世界农业
15. 农村经济导刊
返回分类目录
工业经济类核心期刊 1 中国工业经济
1. 管理世界
3 经济管理
4 经济研究
1. 改革
2. 外国经济与管理
3. 经济问题探索
4.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5. 企业管理
6. 企业经济(南昌)
7. 汽车与配件
8. 中国建材
9. 煤炭经济研究
10. 中国电业
11. 建筑经济
12. 中国地质矿产经济(改名为: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13. 企业活力
14. 上海企业
15. 集团经济研究
16. 管理现代化
17. 经营与管理
18. 国有资产管理
19. 企业家(改名为:财智文摘)
20. 工业技术经济
21. 电力需求侧管理
22. 铁道经济研究
23. 交通企业管理
24. 旅游学刊
25. 邮电企业管理(改名为:通信企业管理)

返回分类目录
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表 1 国际贸易问题
2 商业研究
3 国际贸易
4 商业经济与管理
5 财贸经济
6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 消费经济
8 国际经贸探索
9 商业时代
10 国际经济合作
11 国际商务研究
12 价格理论与实践
13 中国商贸
14 商场现代化
15 江苏商论
16 销售与市场
17 商业经济文荟
18 中国物价
19 中国市场
20 财贸研究
21 价格月刊

返回分类目录
财政类核心期刊表 1 税务研究
2 财政研究
3 税务与经济
4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5 财贸经济
6 中国财政
7 中国财经信息资料
8 财经问题研究
9 涉外税务
10 财经论丛
11 财经研究
12 中国税务
13 当代财经
14 财经科学
15 江西财税与会计
16 财会研究(兰州)

返回分类目录
货币/金融、银行/保险类核心期表 1 金融研究
2 国际金融研究
3 证券市场导报
4 投资研究
5 金融论坛
6 保险研究
7 金融理论与实践
8 上海金融
9 财经理论与实践
10 金融与经济
11 浙江金融
12 武汉金融
13 中国金融
14 西南金融
15 南方金融
16 现代金融
17 农村金融研究
18 国际金融
19 银行家
返回分类目录
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
信息与传播类核心期刊表

新闻学、新闻事业类核心期刊表

广播、电视事业类核心期刊表

出版事业类核心期刊表

报学类核心期刊表

档案学类核心期刊表

科学、科学研究类核心期刊表

综合性教育类核心期刊表

学前教育、幼儿教育类核心期刊表

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类核心期刊表

高等教育类核心期刊表

各类教育类核心期刊表

体育类核心期刊表

语言学/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类核心期刊表

外国语类核心期刊表

世界文学类核心期刊表

文学理论类核心期刊表

文学作品类核心期刊表

综合性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绘画,书法,工艺美术类核心期刊表

摄影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音乐类核心期刊表

舞蹈类核心期刊表

戏剧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电影、电视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历史类核心期刊表

文物考古类核心期刊表

返回总目录
信息与传播类核心期刊表

1 现代传播

2 当代传播

返回分类目录
新闻学、新闻事业类核心期刊表 1 国际新闻界
2 新闻记者
3 新闻通讯(改名为:传媒观察)
4 新闻与传播研究
5 中国记者
6 新闻战线
7 新闻与写作
8 新闻界
9 新闻爱好者
10 新闻大学
11 新闻知识
12 新闻实践 返回分类目录
广播、电视事业类核心期刊表 1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 电视研究 返回分类目录
出版事业类核心期刊表 1编辑学报
2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3 中国出版
4 编辑之友
5 出版发行研究
6 编辑学刊
7 出版广角
8 读书
9 中国图书评论
10 科技与出版 图书馆学,情 返回分类目录
报学类核心期刊表 1 中国图书馆学报
2 图书情报工作
3 大学图书馆学报
4 情报学报
5 图书馆杂志
6 情报科学
7 图书馆建设
8 图书馆
9 情报杂志
10 图书馆论坛
11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12 情报资料工作
13 情报理论与实践
14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15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16 图书情报知识
17 现代情报 返回分类目录
档案学类核心期刊表 1 档案学通讯
2 中国档案
3 档案学研究
4 档案与建设
5 浙江档案
6 档案管理
7 兰台世界
8 山西档案
9 档案
10 北京档案
11 上海档案
12 四川档案
13 湖南档案(改名为:档案时空) 返回分类目录
科学、科学研究类核心期刊表 1 自然辩证法研究
2 科研管理
3 科学学研究
4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5 中国科技论坛
6 中国软科学
7 自然辩证法通讯
8 科学管理研究
9 研究与发展管理
10 科技进步与对策
11 科学新闻
12 科技管理研究
13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返回分类目录
综合性教育类核心期刊表 1 教育研究
2 教育理论与实践
3 比较教育研究
4 全球教育展望
5 教育评论
6 中国教育学刊
7 外国教育研究
8 人民教育
9 教学与管理
10 教育探索
11 教育与经济
12 教育科学
13 江西教育科研
14 辽宁教育科研
15 教育导刊
16 上海教育科研
17 山东教育科研(改名为:当代教育科学)
18 教育研究与实验
19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返回分类目录
学前教育、幼儿教育类核心期刊表 1 学前教育研究
2 幼儿教育
3 学前教育
4 早期教育 返回分类目录
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类核心期刊表 1. 课程、教授、教法
2. 中小学管理
3. 语文教学通讯(分成: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和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
4. 学科教育
5. 外国中小学教育
6. 历史教学
7. 上海教育
8. 中小学教师培训
9. 小学语文教学
10. 小学教学研究
11. 思想政治课教学
12. 天津教育
13.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14.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15.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16. 英语辅导(与疯狂英语合并为:英语辅导、疯狂英语)
17. 中小学外语教学
18. 数学通报
19. 中学物理.高中版
20. 生物学教学 返回分类目录

高等教育类核心期刊表 1. 高等教育研究(武汉)
2. 教育发展研究
3. 中国高等教育
4.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5. 中国高教研究
6. 江苏高教
7.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改名为:教师教育研究)
8.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9.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10. 黑龙江高教研究
11. 现代大学教育
12. 高校理论战线
13. 高教探索
14.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返回分类目录
各类教育类核心期刊表 1. 中国成人教育
2. 教育与职业
3.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4. 中国电化教育
5. 中国远程教育
6. 电化教育研究
7. 成人教育
8. 中国特殊教育
9. 北京成人教育(改名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10. 父母必读
11. 继续教育 返回分类目录
体育类核心期刊表 1. 体育科学
2.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3.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4. 体育与科学
5.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6. 体育学刊
7. 中国体育科技
8.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9. 体育文化导刊
10.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11.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12.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13.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返回分类目录
语言学/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类核心期刊表 1. 中国语文
2. 语言教学与研究
3. 民族语文
4. 语言文字应用
5. 汉语学习
6. 语言研究
7. 中国翻译
8. 世界汉语教学
9. 古汉语研究
10. 方言
11. 当代语言学
12. 语文研究
13. 语文建设
14. 修辞学习
15. 语言与翻译
16. 上海科技翻译
17. 中国科技翻译 返回分类目录
外国语类核心期刊表 1 外语教学与研究
2 外国语
3 外语与外语教学
4 外语界
5 现代外语
6 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
7 外语学刊
8 外语教学
9 外语研究
10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1中国俄语教学 返回分类目录
世界文学类核心期刊表 1. 外国文学评论
2. 外国文学研究
3. 国外文学
4. 外国文学
5. 俄罗斯文艺
6. 当代外国文学
7. 世界文学
8. 译林 返回分类目录
文学理论类核心期刊表 1. 文学评论
2. 文艺研究
3. 文学遗产
4. 文艺理论研究
5. 鲁迅研究月刊
6. 当代作家评论
7. 文艺争鸣
8.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9. 小说评论
10. 新文学史料
11. 中国比较文学
12. 明清小说研究
13. 文艺理论与批评
14. 文艺评论
15. 红楼梦学刊
16. 南方文坛
17. 中国文学研究
18. 名作欣赏 返回分类目录
文学作品类核心期刊表 1. 人民文学
2. 收获
3. 十月
4. 当代
5. 上海文学
6. 中国作家
7. 钟山
8. 清明
9. 山花
10. 北京文学
11. 解放军文艺
12. 时代文学
13. 青年文学
14. 长江文艺
15. 长城
16. 天涯
17. 大家
18. 作家杂志
19. 散文
20. 民族文学
21. 山东文学
22. 诗刊
23. 花城 返回分类目录
综合性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1 文艺研究
2 艺术百家
3 民族艺术 返回分类目录
绘画,书法,工艺美术类核心期刊表 1. 美术研究
2. 美术
3. 美术观察
4. 装饰
5. 书法研究
6. 美术 & 设计
7. 世界美术
8. 中国书法 返回分类目录
摄影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1 大众摄影
2 中国摄影 返回分类目录
音乐类核心期刊表 1. 中国音乐学
2. 音乐研究
3. 中国音乐
4.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5. 人民音乐
6. 黄钟
7. 音乐艺术 返回分类目录
舞蹈类核心期刊表 1. 舞蹈
2.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返回分类目录
戏剧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1. 戏剧艺术
2. 中国戏剧
3. 戏剧
4. 剧本
5. 戏曲艺术
6. 戏剧文学
7. 中国京剧
8. 四川戏剧
9. 上海戏剧 返回分类目录
电影、电视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1. 电影艺术
2. 当代电影
3. 世界电影
4. 中国电视
5.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6. 电影文学
7. 电影
8. 电影评介
9. 电影新作
10. 当代电视 返回分类目录
历史类核心期刊表 1. 历史研究
2. 世界历史
3. 史学月刊
4. 中国史研究
5. 近代史研究
6. 中共党史研究
7. 史学理论研究
8. 中国文化研究
9. 文史哲
10. 清史研究
11. 当代中国史研究
12. 抗日战争研究
13. 史学集刊
14. 中国史研究动态
15. 中华文化论坛
16. 民国档案
17. 安徽史学
18. 历史档案
19. 史学史研究
20. 史林
21.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2. 西域研究
23. 中国农史
24. 文献 返回分类目录
文物考古类核心期刊表 1. 文物
2. 考古
3. 考古学报
4. 考古与文物
5. 东南文化
6. 农业考古
7. 中原文物
8. 北方文物
9. 华夏考古
10. 江汉考古
11. 敦煌研究
12. 故宫博物院院刊

返回分类目录
第四编 自然科学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表

自然科学总论类核心期刊表

数学类核心期刊表

力学类核心期刊表

物理类核心期刊表

化学类核心期刊表

天文学核心期刊表

测绘学类核心期刊表

地球物理学类核心期刊表

大气科学(气象学)类核心期刊表

地质类核心期刊表

海洋学类核心期刊表

地理学类核心期刊表

综合性生物类核心期刊表

植物学类核心期刊表

动物学/昆虫学类核心期刊表
返回总目录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表 1. 科学通报
2. 中国科学.A辑,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分成:中国科学.A辑,数学和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天文学)
3.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5.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6.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9.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10. 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
11.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12.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13.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14.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15.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学版
16.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改名为:天津大学学报)
17.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8.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1.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22.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改名为: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3.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24.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5.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6.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7.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8.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9. 自然科学进展
30.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改名为: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31.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2.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33.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34.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5.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6.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37. 高技术通讯
3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39.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0.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41.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2. 应用科学学报
43.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4.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5.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46. 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改名为: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47.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8.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9.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改名为: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0.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1.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52.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3.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54.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5.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6.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57.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8.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0.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61.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2.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3.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64.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5.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6.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67.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68.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9.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70.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71.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2.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73.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4.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5.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76.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77.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8.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9.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0.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1. 吉林工业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改名为: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82.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83.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4.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85.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86.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7.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改名为: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88. 桂林工学院学报
返回分类目录
自然科学总论类核心期刊表 1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 系统工程
3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4 系统工程学报
5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
6 自然辩证法研究
7 科学
8 管理科学学报
9 自然科学史研究
10 自然杂志
11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12 中国科学基金
13 中国科技史料 返回分类目录
数学类核心期刊表 1. 数学学报
2. 数学年刊.A辑
3. 应用数学学报
4. 计算数学
5. 数学进展

E. 2023年酒店管理专升本可以考哪些学校云南

考云南工商学院。
云南专升本酒店管理专业可以报考的本科院校共19所,具体是楚雄师范学院,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昆明城市学院(原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昆明文理学院(原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昆明学院,丽江文化旅游学院(原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普洱学院,文山学院,西南林业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云南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云南工商学院,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可以专升本的专业有财务管理,工商管理,电子商务等。
酒店管理是指在一定生产方式条件下,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依照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对酒店的人力,物力,财力及其经营活动过程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和协调,以保证酒店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达到最少的劳动耗费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的活动过程。下面小编就给同学们介绍一下旅游管理专业。

F. 请问云南民族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就业前景怎么样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简介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备运用数学知识、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受到数学模型、计算机和数学软件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初步具备科学研究、教学、解决实际问题及开发软件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科学研究、教学、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毕业后主要在新能源、互联网、计算机软件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新能源
2、互联网/电子商务
3、计算机软件
4、金融/投资/证券
5、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6、其他行业
7、教育/培训/院校
8、计算机服务(系统、数据服务、维修)
毕业后主要从事算法工程师、数据分析师、数据挖掘工程师等工作,大致如下:
1、算法工程师
2、数据分析师
3、数据挖掘工程师
4、图像算法工程师
5、高级数据分析师
6、数据产品经理
7、高级算法工程师
8、产品经理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就业前景

数学与应用数学被评为2012年十大就业“红色警告”学科,就业定位不准确,缺乏专业的学科技能是这门学科的最大弱点。
发展前景:应用数学专业属于基础专业,是其他相关专业的“母专业”。无论是进行科研数据分析、软件开发、三维动画制作还是从事金融保险,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化工制药、通讯工程、建筑设计等,都离不开相关的数学专业知识,数学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的联系将会更加紧密,数学专业知识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由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联系紧密,以它为依托的相近专业可供选择的比较多,因而报考该专业较之其他专业回旋余地大,重新择业改行也容易得多,有利于将来更好的就业。

G. 中南民族大学在哪几个省是一本招生

中南民族大学在湖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河南省、内蒙古自治
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按第一批招生,其它省、市、自治区按第二批招生。

H. 中南民族大学 热门专业

★中南民族大学各专业全国排名★申请置定加精!
2008年2月25日,新浪网发布了全国400多所高校各专业排名,本人花了一大中午的时间将我校专业整理出来,其实未来靠的还是自己的努力,专业排名只是数字而已,但是给同学们一些数据,仅供交流!
ps.其中未标明的表示排名未进入全国B类以上,或专业新成立所以不计入排名。

其实自己总结完后,第一个感觉是民大有很多专业都是很强的!为学校顶一下

本次排名将各大学的专业实力依次分为五个等级:①A+为重点优势专业的大学,即排在最前面的5%的大学;②A为优势专业的大学,占开设该专业的大学总数的15%,即排在6-20%的大学;③B+为良好专业的大学,占总数的30%,即排在21-50%的大学;④B为一般学科的大学,占总数的30%,即排在51%-80%的大学;⑤C为较差专业的大学,占总数的20%,即排在81-100%的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学院 专业 排名 等级
法学院: 法学 56 A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123 B+
对外汉语
新闻学 58 B+
广播电视新闻
广告学 38 B+
民社院: 社会工作 24 A
社会学 38 B
历史学 100 B+
民族学 8 B+
ps.有关民族学,可能很多同学不相信排第八和B+,所以请看:
(1中央民族大学 A+ 2兰州大学 A 3云南大学 A
B+等 (5个):中山大学、西藏民族学院、贵州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中南民族大学
B等 (5个):云南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新疆大学、贵州民族学院、凯里学院
C等 (2个):名单略)

外 院: 英语 152 B+
日语 99 B+
美 院: 美术学 76 B+
艺术设计 100 B+
动画
工管院: 工商管理 43 A
信息管理 232 B
电子商务 96 B+
市场营销 134 B+
会计 278 B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94 B+
旅游管理 153 B
公管院: 应用心理 94 B
行政管理 157 B
公共事业 116 B+
劳动保障 67 B
经济院: 经济学 69 B+
金融学 67 B+
保险 41 B
国际贸易 83 B+
金融工程
电信院: 光信技术 69 B
电信工程 84 B+
通信工程 96 B+
生医工程 23 B+
计科院: 应用数学 247 B
计算数学 139 B+
自动化 184 B
网络工程
软件工程
计算机技术 67 A
ps.由于这个是我很好朋友的专业,多提几句她家属在厦门大学,民大的计算机专业排67位,厦门大学排66位,真的好巧挨在一起

化材院: 应用化学 125 B+
化学生物学
材料化学
化工与工艺 159 B
环境科学 109 B
环境工程 189 B
生科院: 生物技术 86 B+
生物工程 80 B+
药学
药物制剂

I. 云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的专业设置

经济学专业设置并开始招生于1979年,是云南民族大学最早设置的本科生专业之一,至今已有近30年的发展历史。该专业以我院的省属重点学科“国民经济学”为依托,集聚了雄厚的师资力量、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是云南民族大学的主流专业之一,受到广大考生的普遍青睐和踊跃报考。今年,本专业被国家教育部和省教委审批为重点专业,将开始按重点本科(“一本”)线录取考生,生源质量和结构将进一步得到优化,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机会也将进一步得到增强。今年开始,本专业将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一道实行“按类招生,打通培养”的模式进行教学和培养——即按“经济学”类统一招生,不分专业,学生在第一、二学年学习基础课程和公共课程,然后在第二学年末再根据学生的自主选择和学院的相关考查再分为经济学专业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让学生进行第二次专业选择,以便在在第三、四学年学习专业方向课程。这种招生和培养模式的优点是能让学生根据自己两年后的学习志趣和相对动态的劳动力市场信息作第二次专业选择,以增强学生对专业的适应性和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基于“厚基础,重能力”的原则,该专业强调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重视培养学生的经济学学理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说,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经济管理专门知识,熟练掌握现代经济分析工具和解决方法,熟悉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理论和政策研究部门、财政金融机构和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从事经济分析、研究、预测、规划等经济管理工作以及在各类学校从事相关经济专业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专业课程有: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数学(1、2、3)、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管理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学、财政学、会计学、货币银行学、国际经济学、西方经济思想史、专业英语等二十余门 该专业是今年被国家教育部和云南省教委批准设立和招生的新专业,将按重点本科(“一本”)线录取考生的专业,同时也是与经济学专业一道实行“按类招生,打通培养”的模式进行教学和培养的专业(即按“经济学”类统一招生,不分专业,学生在第一、二学年学习基础课程和公共课程,然后在第二学年末再根据学生的自主选择和学院的相关考查再分为经济学专业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让学生进行第二次专业选择,以便在在第三、四学年学习专业方向课程。这种招生和培养模式的优点是能让学生根据自己两年后的学习志趣和相对动态的劳动力市场信息作第二次专业选择,以增强学生对专业的适应性和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该专业是为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与发展而设立的,原申报的名称为“国际经济与贸易学(东南亚、南亚方向)”,主旨是为西南地区培养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
虽然是新成立的专业,但学院已经拥有了较强的师资力量和专业教师。此外,学院已开始与东南亚半岛和南亚次大陆的部分高校进行接触,寻求合作伙伴,争取实施“3+1”、互换师生等合作办学形式,以实现教学目标。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 培养具有较宽知识面,能系统掌握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及相关业务技能,具有较强的外贸业务实践能力、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开拓创新驾驭市场能力,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和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和主要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南亚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运用英语(或某种东南亚语)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代理公司、跨国公司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等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主要专业课程有: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市场营销学、电子商务、国际经济学、国际商法、国际投资、跨国经营与管理、国际风险管理、东盟经济概论、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外贸英语函电、东南亚语(泰语、缅语、越南语、老挝语、柬埔寨语等)、国际商务谈判、国际结算等 该专业是为适应市场需求和学科建设需要而从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转接过来的专业,2006年开始招生。在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培养方案倾向于培养从事数理统计的专业人才,其本科毕业生将被授予理学学士学位;设置于经济学院后,培养方案注重培养从事经济、金融类统计工作的专门人才,其本科毕业生将被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本专业要求学生不仅要牢固掌握和熟练运用统计知识和统计工具,而且要具备基本的经济分析和经济管理能力。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统计学、金融学和计算机基础、掌握数据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统计调查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受到系统教育和模拟训练,能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决策和管理科学依据,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级专业人才。毕业生能在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与金融、保险、银行、税务、证劵、财政、医药等部门从事数据统计和分析、风险决策和控制等综合管理等工作,也可到学校和科研机构等部门从事教学、研究、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离散数学、微分方程、统计学原理、数理金融学、数值分析、计算方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实变函数、数学模型、计量经济学、金融时间序列、会计学原理、国民经济核算、金融学概论、微分方程数值解、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结构与算法、C语言程序设计、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SPSS软件运用等

阅读全文

与云南民族大学电子商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机器人教育培训学校建设方案 浏览:25
作业盒子推广方案 浏览:830
公卫培训计划方案 浏览:888
市场营销是什么概念 浏览:459
国际市场营销有哪些特殊性 浏览:331
宴会流程策划方案 浏览:631
电大市场营销实训 浏览:6
煤矿2017安全培训计划方案 浏览:942
电子商务工程师有用吗 浏览:461
阿里研究农村电子商务的10种模式 浏览:57
七夕情人节美容院促销活动方案 浏览:405
海底捞火锅市场营销策划书 浏览:695
网络营销推广是怎样运营的 浏览:705
护士长助理培训方案 浏览:212
学校暑假教师培训工作方案 浏览:883
泓泉电子商务骗局揭秘 浏览:98
电子商务员工合同范本 浏览:152
2015楼盘营销方案ppt 浏览:387
市场营销乞丐案例观后感 浏览:552
大东女鞋市场营销策略 浏览: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