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商场里搞促销的商品,值不值得大量购入
我个人的建议是不建议购买,为什么?商家可以搞一次促销,他就一定有第二次,每年搞促销的机会是有很多的,不会有太高的价格浮动,你以为你赚了,但事实上下一次的活动价格和你这一次促销买到的差不多。
如果你想知道一个商品它的打折力度究竟是怎样的,你就要结合他平时的价格多留意多观察,对于现在很多的商家来说,他们的套路越来越深了,有一些商家打包卖出去的东西都是要过期的,甚至有一些搞促销的形式比他平时卖的还要贵。
无论如何,商家是绝对不会让自己亏本的,所以要买促销产品的朋友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冲动消费,考虑自己的实质情况再做选择。
2. 商场里搞促销优惠活动,书包买一个38元,买2个68元.现在有382元,最多可以买几个还剩多少元
68÷2=34(元), 382÷34=11(个)…8(元); 答:最多可以11个,还剩8元.
3. 商场里搞促销优惠活动,书包买一个38元,买两个68元,现在有382元,最多可以买几个还剩多少元
382÷68=5(组)……42(元)
42÷38=1(个)……4元
最多可以买5x2+1=11个
还剩4元
4. 某百货商场元旦期间搞促销活动,购物不超过200元不给优惠;超过200元,而不足500元,优惠10%,超过500元
(1)第一次购物用了134元时,不超过200元不给优惠,
因此,第一次购物其回物品不打折值答134元.
设第二次用了468元购物的原价为x元,则:
(1-10%)x=468
解得x=520
134+520=654(元)
所以,此人两次购物其物品不打折值654元;
(2)因为134+468=602(元)654-602=52(元)
另解:520-468=52(元)
所以,在这次活动中他节省了52元;
(3)是节省,且节省了70.4元
因为两次的钱合起来是602元,且超过500元
所以两次的钱合起来共优惠602-(500×0.9+102×0.8)=70.4(元)
所以此人将这两次的钱合起来购同一商品是更节省
5. 某市百货商场元月1日搞促销活动,购物不超过200元,不给优惠; 超过200元,而不足500元,优惠10%;超过500
解:(1)因为134*(1+10%)=147.4<200元,所以134元购物并无打折。
设购物用466元时商品不打折价格为版x,当x<=500时,x*0.9=466 x=517>500不成立权
当x>500时,有500*0.9+(x-500)*0.8=466 x=520元
综上得:两种商品不打折时价值分别为134元,520元。
(2)他在本次活动中节省:(134+520)-(134+466)=54元
(3)若合起来应该使用钱为y:y=500*0.9+(134+520)*0.8=450+123.2=573.2元
与上次花销相比:y-(134+466)=573.2-600=-26.8元
根据上式可得如果两次合起来购买可比分开购买节约26.8元。
6. 商场常见促销方式有哪些
有效的促销方案设计思路,简单的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信、势、趣、惠。
所谓“信”,即为诚信、可信。促销通常涉及到的活动形式是买赠、降价优惠或者免费派送,新颖一点的有体验式促销等等,各种活动已经让消费者见怪不怪,甚至他们会觉得,这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无论是你搞买赠、降价或派送,他们都认为是噱头,便宜可以占,要我买那我还得考虑下;而企业方面也确实有拿残次品来做优惠,或者提价后再降价等不良促销行为。更何况促销本身带着强烈的提升销量的目的,很多企业的执行团队往往在促销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推销意识,所以,如何让消费者消除心理屏障,对促销产生关注的兴趣,是企业值得考虑的问题。国庆前,我们针对各医疗整形美容机构组织了一次“2005楚天时尚美容节”的促销活动,为了让这样的活动避免落入自说自话的俗套,我们就选择与当地强势媒体《楚天都市报》进行合作,由媒体全程主办,并跟踪报道,这样一来,有媒体的参与,实际上就是用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为活动的诚信提供了保证,消费者参与的积极性自然高了起来。
要突破消费者的心理屏障,吸引关注,并积极参与,还要造好“势”,这个“势”是指要善于借势和造势(促销氛围)。2005楚天时尚美容节的活动一开始便喊出“想美就美”的口号,借的是超级女声“想唱就唱”的势,同时,我们融入了“免费整形体验者海选”、“现场PK”、“入围担当形象代言人”等活动内容,并在活动期间以每周连续8个彩色版面进行造势宣传,最大限度的造出了“想美就美”的活动氛围,一时间报名者如潮涌,效果出乎预料。
光有好的“势”还不够,促销活动的设计还必须“趣”,即新鲜有趣。消费本身是一件让人觉得开心的事情,如果能在消费的过程中更好的体现这一点,无疑能够很好的达到促销的效果。如上面的海选和PK等,本身就充满了新鲜和刺激,能让消费者在快乐中接受促销信息,可以更轻松的消除其心理屏障,实现冲动消费。
最后一个字“惠”,便是实惠。节假日促销就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在短时间内促进销量,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适当的给予实惠是必要的。但是,这个实惠还得给得巧、给得好,否则,就有可能陷入赠品给了不少,价格降了不少,结果最终却没有人买帐的尴尬。优惠的设计应该与最终的销售紧密相连,只要设计的合理,就能够很好的达到促销的目的。这方面相信很多企业的促销经理都深有体会。
7. 某市百货商场搞促销活动购物不超过200元不给优惠;超过200元,而不足500元,优惠10%,超过500元的,其中50
1. 不超过200不予优惠,所以134元时,不打折即为134元
因为500*0.9=450元,而466大于450,所以剩下的16元是打八折的,即16/0.8=20元,所以第二次不打折为500+20=520元
2. 节省了520-466=54元
3. 是更节省,因为物品原价为134+520=654元,一次消费钱数为
500*0.9+(654-500)*0.8=450+123.2=573.2元
实际两次共花费134+466=600元,所以更节省
8. 商场里搞促销优惠活动,书包买一个38元,买2个68元.现在有382元,最多可以买几个还剩多少元
68÷2=34(元), 382÷34=11(个)…8(元); 答:最多可以11个,还剩8元. |
9. 某百货商场搞促销活动,购物不超过200元不给优惠;超过200元,而不足500元优惠10%
1、134÷0.9=148.9,不足200元,所以这部分商品未打折。实花134元。
设466元这部分商品在未打折时花回了X元。
(X-500)*0.8+500*0.9=466
X=520
所以,答两次所购商品原价为134元和520元。
2、520-466=54元。
在此活动中,他省了54元。
10. 某商场元旦搞促销活动,对顾客实行优惠
(1)第一次购物用了150元时,不超过200元不给优惠,
因此,第一次购物不能优惠,购物实际值内为150元;容
设第二次用了405元购物的原价为x元,则:
(1-10%)x=405,
解得x=450.
150+450=600(元).
所以,此人两次购物其物品实际值600元;
(2)(450+150)-(150+405)=45(元).
答:在这次活动中他节省了4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