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o2o模式给餐饮行业有什么好处
中国历来有“民以食为天”“百业以餐饮为王”之说,餐饮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中的一个支柱产业,一直在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竞争加剧和租金、人力成本攀升,餐饮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所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餐饮企业也越来越注重O2O移动营销的作用。那么,我们该如何创新摆脱困境,为餐饮行业O2O的打开突破口呢?
一、餐饮行业陷入困境的原因
1、原料成本、人力成本、租金成本的的大幅上涨;
2、企业食品质量管理、现金管理、员工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缺乏高效、完善的管理机制和服务体系;
3、缺乏人才,企业吸引不了或培养不出足够的技术、管理人才。
4、食品安全问题频出,企业没有有效的应对措施,责任意识薄弱。
5、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引发的价格战、优惠战使得利润空间更加的小。
二、关于O2O的介绍
O2O即OnlineToOffline,也即将线下商务的机会与互联网结合在了一起,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这样线下服务就可以用线上来揽客,消费者可以用线上来筛选服务,还有成交可以在线结算,很快达到规模。也有观点认为,O2O是C2B的一种特殊形式,未来的发展也将会超越传统电商(具体可查看马海祥博客的《o2o模式能否超越传统电子商务》相关介绍)。
团购就是最初o2o模式的典型,但团购的大起大落暴露出很多问题,其中一大问题就是团购网站以大打折为商家引来大量用户,但却黏不住用户,用户中二次消费者寥寥无几。说到底大部分人都是冲着折扣去的,团购网站只是给线下商家提供了一个展示服务和线上支付的平台,也就是所谓的“线下交易前台”,但作用也仅此而已。
o2o典型的案例是苏宁易购,苏宁易购依靠自身强大的线下资源和用户数量,短短2年内发展成为国内前5大电商,可见线下对线上的推动作用也十分的强大。
但是,仅仅将用户从线下引导到线上或者从线上引导到线下都是不够的,o2o实际上是一个线上与线下双向流通的闭环。
o2o应当充分发挥线上与线下各自的优势和特点,一方面依靠传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线下实体店、线下媒介等将用户从不同时段、不同地点引导入闭环。
另一方面确保线上线下双向通道的畅通,让闭环内的用户流畅地往返于网络与现实之间,并让他们在往返之中多层次、多渠道的加深对品牌的印象,增强对品牌的忠诚度,提高二次消费。
三、餐饮O2O的两种主要模式
对于O2O移动营销的手段,马海祥总结了餐饮O2O目前的两种主要模式:一是餐企自建O2O,如在官方网站上开设在线预订服务,利用社交网络平台微信、微博进行宣传,自行开发制作App手机客户端进行信息推送、在线预订等。二是借助第三方平台一站式建立O2O,如微网移动营销云平台。
但纵观O2O两种模式,各有利弊。那么马海祥就来分析一下这两种模式的优劣势。
1、自建O2O模式
餐企在新浪微博推出LBS签到服务后,餐企与新浪合作,入驻了新浪微博签到服务,新浪微博可以为餐企在全国各地不同的店铺建立POI(PointofInterest)兴趣点Page页面,详细展示餐企某个门店的信息。如推荐美食、折扣信息等等。2013餐企巨资推出自有手机APP“餐企中国”,设有餐厅预定、活动信息、个人中心和地图搜索等功能。在微信的爆发式增长下,餐企在微信设有多个公众账号,在微信公号外围如微信支付上,餐企正积极与腾讯方面开展合作。
从餐企自建O2O的过程中不难发现,这种O2O模式有利于餐企根据实际需求,开展更深入的合作,可以定制性开发。但是这种模式也暴露了一定的弊端,那就是开发成本高昂,因资源分散,维护成本增加。这种模式适合于资金充足的品牌企业应用。
2、一站式O2O模式
通过该平台,餐企自助建立自己的移动店铺(APP),自动生成了移动名片(手机网站)、微网站,这些都向消费者图文并茂的呈现了面馆舒适的环境,精美的菜色推介,促销每日特惠菜品等,其中通过移动名片一键直拨及移动店铺、微网站在线预约功能实现预订位置服务。
另外通过该平台还可以进行有效的会员管理并向会员发送短信/彩信,基于O2O的二维码应用,利用微信/微博等进行社会化媒体营销。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这种O2O模式有利于将分散的移动营销手段聚合,方便餐企管理维护,能够使餐企快速布局O2O。
另外,就是运营成本低(不过要独立开发个APP,其成本也是很高的,具体可通过马海祥博客的《App应用软件制作开发的成本要多少钱》相关介绍来详细了解)。但这种模式的弊端是不适合定制性深入合作,这种模式适合于资金短缺的中小企业应用。
四、餐饮业进军o2o的好处
一个好的O2O模式能增强用户黏性,提高品牌知名度,促进二次消费。对于餐饮行业,马海祥觉得o2o模式具体能带来如下好处:
1、O2O模式有助于餐饮行业的创新发展
O2O模式有助于餐饮企业寻找新的客户,开发新的产品以满足客户需求;线上客户信息精准、及时、低成本的搜索和收集也方便企业对客户资源进行主动的积极的开发。可以说,O2O模式将促进餐饮业线上和线下业务的结合,加速行业创新。
2、O2O模式将有助于餐饮行业降低成本
在线上发布服务信息的成本显然要比线下要低很多,传播面也要广的多。通过线上平台对客户进行管理也要方便许多,与客户之间的沟通也会更加通畅,这些都将帮助餐饮企业降低成本。
3、O2O模式有助于餐饮企业的品牌塑造
餐饮企业自身O2O平台的建设除了能降低成本外,还能促进品牌的塑造和推广。通过网站或者手机APP开展宣传、预订、咨询、投诉等服务,能将企业的服务和营销方式提升至一个新的层次,通过互联网与客户形成良好的互动并引流至线下也能帮助餐饮企业聚集人气、塑造口碑。
4、o2o有助于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和服务体系
O2o模式要求线上和线下打通,需要建立一套高效、标准化的服务体系、订单体系以及支付体系,o2o有助于餐饮企业管理机制和服务体系的整体提升(具体可查看马海祥博客的《购物o2o模式的发展核心是粉丝服务+本地化》相关介绍)。
5、o2o有助于公司处理公关事件
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出,用户对食品安全不信任感日渐增强的年代,餐饮企业借由o2o平台能与用户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即时获取危机处理的最新进展与效果,并迅速作出各种应对措施,可以有效的减少甚至规避此类问题引发的信任危机。
五、餐饮业进军o2o需要解决的3个问题
O2O能给餐饮业带来诸多好处,但要实现o2o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马海祥觉得餐饮企业首先需要解决面临的3个问题:
1、行业规范和标准体系的不完善
这也是国内各行业进军O2O所遇到的最大障碍,O2O模式首先需要强调技术和标准化建设。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西餐比中餐容易实现O2O的原因就是西餐的标准化管理体系要比中餐完善许多。
虽然最近几年餐饮行业的电子化在逐渐普及,但总体来说依然非常的落后,没有真正的利用计算机系统实现流程改造、管理强化,难以依靠互联网在O2O领域实现突破。
2、缺乏复合型人才或者团队
国内餐饮行业进军O2O最主要的问题还是缺乏既懂餐饮又懂互联网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餐饮行业的竞争,不外乎资金投入、经营理念、菜品风味、营销策略、服务水准和价格定位等几个方面,而这一切又集中体现在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上。互联网(包括高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需要配备更高一层次的人才,而这一块的缺乏也是餐饮行业进军O2O的障碍(当然也给O2O的创业者们带来了机会,具体可通过马海祥博客的《o2o创业者的10个切入点及创业机会》相关介绍来详细的了解)。
3、不熟悉互联网,O2O平台不完善
O2O模式需要线上与线下结合,正如线上电商进军线下屡屡碰壁,线下商家进军线上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平台规划设计不合理,对互联网用户需求估计错误,不懂如何进行网络营销,初涉互联网老板瞎指挥,盲目跟风胡乱投钱等等,甚至部分企业还没有配备最基本的软硬件设备用来开展这方面工作。
六、餐饮o2o需要实现3个标准化
在餐饮行业面临的上述3个问题当中,以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最为关键。具体来说,餐饮行业o2o需要实现以下3类标准化。
1、服务体系的标准化
餐饮行业的网络化、信息化程度并不高,公司内部缺少基本的计算机设备,缺乏相关技术人员和专业服务人员,难以与网上平台实现有效对接,用户的反馈数据无法及时的获取,这些因素都影响着整个o2o平台的运作效率和效果。
2、订单体系的标准化
一个统一的标准化订单流程和订单格式非常重要。线上线下用户数据、订餐数据以及资金数据的流畅传递和处理都需要规范的订单流程和订单格式。
另外,对餐饮企业来说,订单也是衡量项目效果、考评员工业绩的关键,订单处理的快慢也直接关系到平台的用户体验。
3、支付体系的标准化
现金流是任何企业的命脉,作为现金流载体的支付体系自然非常的重要。纯粹的线下支付或者纯粹的线上支付都已经有自己的一套支付体系,但线上与线下之间的支付还没有一套很完善的方案,尤其在信息化普及并不高的餐饮行业。
因此,有必要在了解二维码、NFC、SiMPass等最新支付技术的基础上构建出一套适合自己的,低成本、高效率、高安全的支付体系。
七、实现餐饮o2o模式的几点建议
1、平台搭建之前考虑建立一个完善的ERP系统,线上线下使用统一的数据库。
2、建立一个o2o网站,网站承担用户资讯、订餐、反馈、兑换、支付等功能,保证企业在用户工作、在家时间与用户进行沟通、互动。
3、开发一个手机APP,APP具有位置搜索、订餐、点餐、手机支付等功能,保证企业在用户上下班、餐厅吃饭等碎片化时间与用户进行沟通、互动。
4、建立一套积分体系,用积分打通网站、APP以及餐厅,增加线上与线下的互通点,提高整个平台的互动性。
5、应用二维码、NFC、LBS等最新移动互联网技术来完善支付体系,提高整个服务的便利性。例如用户在网站订餐并支付后平台会以短信或者APP站内信的方式发送给用户一个二维码,用户凭此二维码即可在餐厅享受餐点;在餐厅的菜单上加入nfc标签,用户手机碰触即可自动点餐等等。
6、整个平台需注重诚信、效率和用户体验,这些是决定o2o模式成败的关键。
马海祥博客点评:
餐饮O2O,必须是以“餐饮业”为基础的“O2O”,绝不可做成“O2O”基础的“餐饮业”。这点等同于电子商务,必须以“商务”为基础,“电子”是方式方法。
⑵ O2O模式在餐饮行业如何应用的它的优势弊端,存在问题是什么。
O2O模式为了餐饮提供更广阔的触点(通俗的讲就是更广的渠道)。一方面可以节省场地版也就是权你店面的成本。即便是黄太吉这种的号称复坐率能够达到8,他也依然改变不了还是有很多需求并不能满足。而O2O无疑缓解了这一点。弊端就是你得付出更多的人工。如果你能走量的话人均成本并不高。如果你的外面订单很少的话人均成本就比较高了。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的外卖单多,那么你就可以请一个人,可能一单平均也就那么几块钱。但是如果外包的话一单至少是6元的。当餐饮行业如果对O2O依赖过深的。成本不太好控制,而且O2O对流量的依赖很强。成本核算也更复杂。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⑶ 什么是餐饮o2o 未来餐饮o2o的发展
餐饮O2O是指以餐饮业为基础的O2O,绝不可做成O2O基础的餐饮业。这点等同于电子商务,必须以商务为基础,电子是方式方法。可以预见,未来我国餐饮行业竞争局面激烈和行业发展火热程度仍将维持。
未来餐饮O2O的发展方向,可能有一下几个方面:
1、多功能餐厅或跨界合作成新时尚
在当前餐饮行业用户趋于年轻化的情况下,新颖的主题餐厅将成为新时尚。因为就目前而言,用户在外出就餐时,不再像过去仅仅为解决温饱问题,更多的目的是社交娱乐和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可以预计,在2018年以完全“个性化(定制化)”的产品或服务迎合客人的主题餐厅将受到广大用户的追捧,并且目前国内已经出现一些专业打造主题餐厅连锁的品牌。
2、就餐体验将取代装修成为新重点
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餐饮行业一直比较注重店铺的装修,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就餐体验将成为决定餐厅命运的主宰。这里所提的就餐体验,是指用户从进门那一刻,所感受到的东西,体验可以是硬件上的设施、美食的色香味意形、餐厅的视觉设计、点餐方式、支付方式、互动、食品的吃法、甚至是服务等。
3、突破开店和连锁实现模式多元化
餐饮O2O一直是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但值得注意的是,餐饮企业的商业模式即将发生大变化,赚钱的方式不再仅限于开店和连锁。更多餐饮企业转型,呈现多元化的餐饮商业模式。
有影响力的餐饮企业将转向品牌孵化与营销的一站式服务公司、成立美食制作培训机构、餐饮商学院、餐饮网络推广服务公司、餐饮项目众筹、餐饮品牌管理策划、私厨O2O、共享厨房项目等。
4、新媒体将突破餐饮行业诸多限制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餐饮行业实现互联网化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而新媒体则将成为餐饮企业品牌传播的主要工具,以不同于传统手段的形式、平台、渠道等来呈现。
而互联网的运用将帮助部分餐饮企业突破地域、人口基数等诸多方面的限制,因为餐饮是低维,互联网是高维,利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模式,餐饮企业不再靠经济实力,而是靠互联网头脑。
5、餐饮定制化服务或将成为新需求
在未来,餐饮品牌、门店或美食将会以生活方式的角度来重新审视问题,也将会用不同的方式连接能与人产生共鸣和共识的元素。
并随着餐饮消费结构的年轻化,餐饮企业将迎来一大批的个性化、私人化消费群体,而根据这类消费群体的特性打造定制化的服务则成了未来发展的新趋势。
⑷ o2o电子商务在行业中餐饮有哪些
O2O电子商务在餐饮行业主要有如下几种:
1、外卖模式,这种模式是互联内网容公司与餐饮行业合作,互联网公司在网上进行宣传推广,策划活动,聚人气,提高知名度,吸引餐饮入驻。餐饮入驻,上传产品,接单,接单之后,按照客户的要求,有送专门送外卖人员将食物送到客户的手中。
2、团购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在网上进行展示,客户在网上下单,然后去餐饮店消费,即为线上推广,线下展示。
3、餐饮店,自建平台,将菜系、食物等拍摄,在自己的平台展现。
4、借助微薄、自媒体平台,也有餐饮公司接单的。
⑸ o2o电子商务模式研究报告 饿了么
前瞻产业研究院《-2021年中国餐饮O2O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第1章:中国O2O市场发展综述
1.1 O2O基本概念
1.1.1 O2O的定义
1.1.2 O2O模式简介
1.1.3 O2O发展阶段分析
(1)信息搬运阶段
(2)线上和线下的联动阶段
(3)服务标准化的时代
1.2 O2O市场发展概况
1.2.1 O2O产业结构图
1.2.2 O2O市场规模分析
1.2.3 O2O应用分布情况
1.2.4 O2O市场细分领域
1.2.5 O2O市场前景预测
1.3 O2O市场发展水平评估
1.3.1 各线城市发展水平评估
1.3.2 各经济带发展水平评估
1.3.3 重点城市发展水平评估
1.3.4 用户群体应用水平研究
第2章:餐饮O2O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2.1 餐饮O2O市场规模分析
2.1.1 餐饮O2O市场用户规模
2.1.2 餐饮O2O市场规模预测
2.1.3 餐饮O2O市场细分领域市场份额
2.2 餐饮O2O市场环境分析
2.2.1 餐饮O2O发展政策环境分析
2.2.2 餐饮O2O发展经济环境分析
2.2.3 餐饮O2O发展技术环境分析
2.3 餐饮O2O市场竞争分析
2.3.1 餐饮O2O核心竞争力分析
(1)运营商户的能力
(2)运营用户的能力
(3)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4)足够资金实力支撑
(5)团队综合实力的比拼
2.3.2 餐饮O2O垂直领域平台分析
2.3.3 餐饮O2O重点企业竞争格局
2.3.4 餐饮O2O平台未来的竞争方向
2.4 餐饮O2O发展趋势分析
2.4.1 从轻领域到重领域
2.4.2 从提升流量到提升管理
2.4.3 从平台化到交易化
2.4.4 从PC端到移动端
第3章:餐饮O2O商业模式与生态体系搭建
3.1 餐饮O2O的不同商业组合模式
3.1.1 线上社区+线下消费/社区
3.1.2 线上消费/社区+线下社区
3.1.3 线上消费/社区+线下消费/社区
3.1.4 线上社区+线下社区
3.2 餐饮O2O商业模式及发展前景
3.2.1 餐饮O2O商业模式的背景与目标
3.2.2 餐饮O2O商业模式的发展现状
3.2.3 餐饮O2O模式的优势劣势分析
(1)从商家的角度分析
(2)从消费者的角度分析
(3)从O2O 平台的角度分析
3.2.4 餐饮O2O商业模式的发展前景
(1)建立诚信体系
(2)进一步细分市场
(3)更多传统行业的参与
(4)抓住移动商务的发展机遇
(5)探索更好的盈利模式
3.3 餐饮O2O生态体系的搭建
3.3.1 餐饮O2O生态体系搭建的基础
(1)餐饮行业线下竞争格局分析
(2)餐饮行业线上线下融合趋势
(3)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1)用户注意力向移动端迁徙
2)用户多屏交互的情况分析
3)用户的消费行为模式变化
3.3.2 餐饮O2O生态体系搭建的重点
(1)整合的O2O内循环
(2)建立跨平台的互动生态圈
(3)大数据运营与营销
第4章:餐饮O2O产品设计与运营分析
4.1 餐饮O2O产品设计分析
4.1.1 餐饮O2O产品设计的基本内容
4.1.2 餐饮O2O产品设计的基本要求
4.1.3 餐饮O2O产品设计的成功案例
4.2 餐饮O2O数据运营分析
4.2.1 餐饮O2O消费者数据分析
4.2.2 餐饮O2O供应方数据分析
4.2.3 餐饮O2O使用场景分析
4.2.4 餐饮O2O运营效果分析
4.3 餐饮O2O闭环打造与一体化整合
4.3.1 餐饮O2O会员数据的统一
4.3.2 餐饮O2O全触点的采集数据
4.3.3 餐饮O2O大数据中心的构建
4.4 餐饮O2O运营支撑体系设计
4.4.1 餐饮O2OSOP质量体系
4.4.2 餐饮O2O实施/监控
4.4.3 餐饮O2O客服/运维
4.4.4 餐饮O2O现场服务
4.4.5 餐饮O2O数据化运营支撑
第5章:餐饮O2O模式网站综合分析
5.1 餐饮O2O模式网站概述
5.1.1 餐饮O2O模式网站介绍
5.1.2 餐饮O2O模式网站核心功能
5.1.3 餐饮O2O模式网站的特点
5.1.4 餐饮O2O模式网站的优势
(1)本地化优势
(2)真实的消费体验、专业化的服务
(3)真实的互动、与地方商家深度融合
5.2 餐饮O2O模式网站类型
5.2.1 企业建设餐饮O2O模式网站形式
(1)自建“官方商城+连锁店铺”
(2)借助第三方平台
(3)搭建网上商城
5.2.2 餐饮O2O模式网站运用形式
(1)交易型O2O销售模式
(2)顾问型O2O销售模式
5.3 餐饮O2O模式网站的发展
5.3.1 餐饮O2O模式网站的发展缺陷
5.3.2 餐饮O2O模式网站的发展应对措施
5.3.3 未来餐饮O2O模式网站的发展趋势
5.4 餐饮O2O模式网站的应用分析
5.4.1 餐饮O2O模式网站的实施效益
5.4.2 餐饮O2O模式网站的行业应用
5.4.3 餐饮O2O模式网站的售后服务
第6章:餐饮O2O移动应用市场分析
6.1 餐饮O2O移动应用基本情况
6.1.1 餐饮O2O移动应用用户规模
6.1.2 餐饮O2O移动应用应用款数
6.1.3 餐饮O2O移动应用用户需求
6.1.4 餐饮O2O移动应用市场格局
6.1.5 餐饮O2O移动应用融资情况
6.2 餐饮O2O移动应用细分领域
6.2.1 餐饮O2O移动应用主要分类
6.2.2 餐饮O2O移动应用覆盖情况
6.2.3 餐饮O2O移动应用典型案例
6.3 餐饮O2O移动应用使用行为
6.3.1 餐饮O2O移动应用活跃时段
6.3.2 餐饮O2O移动应用使用频率
6.3.3 餐饮O2O移动应用关联应用
6.4 餐饮O2O移动应用人群分析
6.4.1 餐饮O2O移动应用重点软件省份分布
6.4.2 餐饮O2O移动应用用户城市分布对比
第7章:餐饮行业主要O2O应用模式与案例分析
7.1 餐饮O2O模式一深度分析
7.1.1 餐饮O2O模式一的定义
7.1.2 餐饮O2O模式一应用现状
7.1.3 餐饮O2O模式一的优劣势
7.2 餐饮O2O模式二深度分析
7.2.1 餐饮O2O模式二的定义
7.2.2 餐饮O2O模式二应用现状
7.2.3 餐饮O2O模式二的优劣势
7.3 餐饮O2O模式三深度分析
7.3.1 餐饮O2O模式三的定义
7.3.2 餐饮O2O模式三应用现状
7.3.3 餐饮O2O模式三的优劣势
7.4 餐饮O2O模式应用标杆企业案例分析
7.4.1 企业一分析
(1)企业发展历程与现状介绍
(2)企业O2O模式的价值主张
(3)企业O2O模式的客户细分
(4)企业O2O模式的核心资源
(5)企业O2O模式的关键业务
(6)企业O2O模式的收入来源
(7)企业O2O模式的成本结构
(8)企业O2O模式的合作伙伴
7.4.2 企业二分析
(1)企业发展历程与现状介绍
(2)企业O2O模式的价值主张
(3)企业O2O模式的客户细分
(4)企业O2O模式的核心资源
(5)企业O2O模式的关键业务
(6)企业O2O模式的收入来源
(7)企业O2O模式的成本结构
(8)企业O2O模式的合作伙伴
………………
⑹ o2o模式的知名餐饮企业有哪些
最好还是有自己的品牌吧 去看看wemall
⑺ 餐饮O2O是什么
现在我来们在市场上能看到源的有四种模式:团购、外卖、厨师上门和商家自有后台。
团购、外卖都比较熟悉了,厨师上门走的是上门美甲的路子,商家自有后台就是每个餐厅都有自己的一套管理系统像窝窝商城那样的。
以上四种模式也不局限于餐饮行业,洗涤行业也是这样操作的,洁衣库就是给洗衣店提供后台管理系统。
⑻ 我国目前有多少餐我国目前有多少餐饮企业转型o2o饮企业转型o2o
首先我抄们要确定O2O的定义,简单来说就是袭线上消费+线下体验,最后还是线下,ok?
O2O模式的电商都是以餐饮外卖为切入点来打开市场的,来实现企业的推广,你所说的转型,怎么转都是线下为主,线上为辅,以线上的展示来引流到线下实体体验。
还有就是你问到的多少餐饮企业转O2O模式,不多,O2O电商平台赚钱,不是说餐饮外卖赚钱,只是以这个为切入点来打开市场(很多都是厨房,小店),推广这个平台,然后在做其他的类目。
不是说餐饮企业转型,是O2O电商平台借助餐饮外卖打市场。
⑼ 餐饮O2O模式是什么意思
O2O即Online To Offline,也即将线下商务的机会与互联网结合在了一起,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这样线下服务就可以用线上来揽客,消费者可以用线上来筛选服务,还有成交可以在线结算,很快达到规模。该模式最重要的特点是:推广效果可查,每笔交易可跟踪
随着互联网上本地化电子商务的发展,信息和实物之间、线上和线下之间的联系变得愈加紧密,o2o被看好会成为电子商务网站的下一个掘金点。实际上,o2o是将线下商务的机会与互联网的技术结合在一起,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同时起到推广和成交的作用,那么,o2o与其他电子商务模式比较,优势与短板在哪里,会带给中小创业者哪些新机会?
“权威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网络零售总额是6000亿 ,但这只相当于中国居民消费的5%,绝大部分的居民日常消费依然选择传统的购物渠道”,潘求辉说:“中国电子商务的未来,在于充分挖掘95%的潜在市场。”潘求辉预计,以O2O模式为核心、移动互联网为载体的电商3.0时代已经来临。到2013年,街库网可实现30~50个城市的全国覆盖,拥有10万~20万的联盟商家,实现年消费额400亿元。对此,业内观察人士表示,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以街库为代表的O2O商务社区化综合平台,将继社交热,电商热之后成为风投竞逐的新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