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六一”儿童节期间,书店搞促销活动。
补充习题》六下第6页第5题:
“六一”儿童节期间,书店搞促销活动。儿童书店所有图书七折销售。新华书店图书“买四送一”。六年级要买20本《趣味数学》,到哪家书店买比较便宜?
分析:学生独立做题时,很兴奋。列出如下四种解法:
第一种:第一步:先求到儿童书店少花钱的本数
20×(1-70%)=6(本)
第二步:再求到新华书店少花钱的本数
20÷(4+1)=4(本)
第三步:比大小
6>4
答:到儿童书店买比较便宜。
第二种:第一步:先求到儿童书店实际花钱的本数
20×70%=14(本)
第二步:再求到新华书店实际花钱的本数
20÷(4+1)×4=16(本)
第三步:比大小
14<16
答:到儿童书店买比较便宜。
第三种:用假设法
第一步:假设《趣味数学》每本1元。
第二步:求到儿童书店少用的钱数
1×20×(1-70%)=6(元)
第三步:求到新华书店少用的钱数
1×20÷(4+1)=4(元)
第三步:比大小
6>4
答:到儿童书店买比较便宜。
第四种:用假设法
第一步:假设《趣味数学》每本1元。
第二步:求到儿童书店用去的钱数
1×20×70%=14(元)
第三步:求到新华书店用去的钱数
1×20÷(4+1)×4=16(元)
第三步:比大小
14<16
答:到儿童书店买比较便宜。
B. 当当网开学季活动
关于图书活动以下活动时间:精品图书每满100减50
促销时间:2015年09月17日00:15到09月22日00:00
开学季教育图书满100减20,满200减50,满300减100
促销时间:2015年09月19日00:15到09月23日00:00
C. 新学期开始,新源书店推出优惠活动,购书一律九五折.王军买了一本《少年百科全书》,比原价便宜6元.这
6÷(1-95%), =6÷0.05, =120(元). 答:这本书的原价是120元. |
D. 新华书店开展促销活动,每本书13元,买5本赠一本,如果买30本书,共花多少元
30÷5=6
13x6=78
我是小学习生我也不差
E. 文具店开学促销方案
一年级的话,要了解他们的课程内容。教具什么的可能一开始没需求,随着课程推进他们就需要买了。
F. 某书店搞促销活动
解1:设书总价X元,由题意,按照书价构成思路,则:X=实际花版的钱+12
即: X=X*80%+20(买卡)+12
0.2X=12+20
X=160(元)权
实际花钱:160-12=148(元)
解2:设共花了M元,由题意,书价=M+12
按照实际花钱的构成思路,则:
M=20(买卡)+书价*80%
所以:20(买卡)+(M+12)*80%=M
0.2M=29.6
M=148(元)
书价=148+12=160(元)
解3:设书总价X元,由题意,按照节约比例构成看
则:X*20%=12(节省)+20(买卡,非书价构成)
X=32/0.2=160(元)
实际花钱=160-12=148(元)
解4:设书总价X元,由题意,按照实际购书书价内容比例构成看
则:X*80%=X-12(节省)-20(买卡,非书价构成)
X=32/0.2=160(元)
实际花钱=160-12=148(元)
答:小王共花了148元,书的总价是160元
检验:小王花的钱+12=20(买卡)+160*80%+12=160
G. 书店做促销活动或送礼品的活动方案
我曾经去做过一个饮料促销活动,可是人流量不是很多,就算有人经过也不会停留版太长时间。我分权析了一下导致这个结果到底是什么原因:1.首先就是我们的饮料商场哪都有卖 2.价格方面没有什么性价优势 3.宣传的气场也不够、亮点不多像书店促销活动:摆一些书以外的物品,像博景笔筒这类 伟人人物类
H. 新华书店开展促销活动,每本书13元,买5本赠一本,如果买...
五加一等于六6x13,得出来的数就是那样买的。
I. 十一书店促销方案
打折,或购满一百元送30元书,购满50元送10元的书。
J. 书店宣传活动策划
给你篇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1 图书市场营销的战略研究一、制约当前中国图书营销的因素分析目前,制约中国图书营销存在着诸多因素,其主要因素在于绝大多数出版社的市场定位模糊,组织机制存在缺陷,不懂市场营销或虽懂却没有能力建立与竞争环境相适应的完善和高质量的营销管理体系。(一)出版社的组织结构不健全中国的图书出版社一直属于宣传部门,1960以前定位为“事业单位”,一切全由国家包,不用考虑经济方面的盈亏。从1980年以后,出版社定位是“事业单位,企业管理”,实行的是自负盈亏制。但出版社由于一直是事业单位的建制,其组织建设是行政型的,组织机构的设置是按照出版过程为编辑部、生产部、发行部三大部,而不是围绕图书市场运作而设置。同时,在此组织建设的基础上,管理模式为行政管理,而非一个健全的分析、计划、执行、控制的营销管理模式。所以,在现行体制和机制的条件下,出版社对图书市场往往缺乏整盘考虑的大策划,图书的出版与发行又形成分割的局面,而出版社本身各环节之间也缺少总体的协调和监督,往往在图书印制完成之后,销售环节无法了解图书选题的目标市场,致使图书流通不畅、信息不畅。(二)出版社图书营销结构不完善图书的营销是一项连锁式的工程,是以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的市场运作过程为根基。图书营销系统应贯穿于信息、选题、组稿、编辑、价格、设计、纸张、制版、印刷、渠道、运输、宣传、销售、促销等等一系列出版流程,而我们的现行的出版各要素问存在着很多断层:从图书的作者这个环节来说,作者在完成书稿交给编辑之后便完成了使命,至于书籍以后的命运则掌握在出版社编辑的手中,书稿编辑的程度、何时出版、如何包装、整体编辑装帧是否与书稿原创意图一致等等是都是出版社的事。这里有两种情况出现:一是一些优秀的作者对自己的读者群很熟悉,所创作的作品也深为了解他的读者喜爱,但书稿进入出版社后,却由于编辑自居,不愿与作者进行进一步的沟通,且把握不住该作品读者市场的优势,往往编辑出版出的图书失去了愿有的市场感觉,让这个目标市场的读者不能接受;其二是作者本身不了解图书市场的需求,所创作的作品往往不顾读者的阅读审美情趣和习惯,而编辑又不能及时地进行相关需求的信息反馈,加之编辑书稿时编辑的主客意识强,没有或很少考虑读者的口味,所编辑的图书往往读者甚少,缺乏市场。(三)当前,再图书营销策划中宣传模式老化中国书业当前的图书宣传工作,最大的弊病是习惯于体内循环,宣传对读者是“找不着北”,读者看宣传是“雾里看花”。出版社一般只为新书作宣传,大多起到“新书出版通告”的作用,并没有将这些宣传作为图书营销推广的工具。同时,出版社往往认为书已经发给中间商和零售商,市场宣传应该是它们的事情,所以不愿与书店共同培育市场,营造市场。另外,宣传定位不准也是重要原因,总是对宣传媒体的选择、对图书中间商、零售商、读者等接受群体渠道的选择等等极少去研究和策划,宣传手法也是传统的,落后于当代资讯社会、信息社会。(四)图书发行部门惯性操作,现代营销意识单一由于图书发行部门,特别是国营书店,在对教材教辅发行依赖性强以及传统发行方式的影响下,还未提升到真正意义上的市场营销,缺乏现代的营销意识。至今,还有很多的县、镇国营书店,在一年两季学生课本发行任务完成,保住之后,对一般图书的销售持可有可无的消积态度。而对图书销售的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定位,市场服务,销售渠道,人员销售及促销和公关营销等等缺少认识,更谈不上设计图书市场的营销战略及营销组合。在图书卖场—— 书店店堂的设计上,缺少营销的考虑,甚至在店堂书架图书的分类上也是一直沿用的老模式,很少有根据读者图设计营销方式的。同时,图书发行部门在图书促销手段上创新意识也不强,一直是流动供应、节日图书九折优惠大唱主角,未能掌握整体营销的一切技术,这已不能适应图书市场竞争形势的需要。(五)缺乏图书市场信息反馈机构出版社或是图书发行部门建立专职市场信息部门的极少,即使建立了也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管理层重视不够,只将信息部门作为向自己提供相关资料的部门,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信息的收集处理后可以成为生产力;二是缺少称职的图书市场信息人员和合理的资金配置。所以,缺乏图书市场信息机构,缺少将市场信息处理后转化为选题—— 出版—— 市场的良性循环的信息管理模式。二、创新—— 中国图书营销的战略思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