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石油促销活动每升油优惠0.3元的卡是真的吗
别从网上购买,虽然中国石油卡号9开头的,都是全国可以使用的。 但网上购买的一般都是不记名卡,而不记名卡不享受优惠。
Ⅱ 中石油加油有优惠吗
3月17日后,国内车主可谓喜大普奔,国内汽油时隔7年再次进入5元时代,像笔者的吉利帝豪轿车,也能控制在4毛一公里的油耗成本了,但是,笔者今天要分享几个用电子券来加油,让你在中石油也能加到4元多的汽油,废话不多说,主要是三个途径。
现在92号汽油只需要5.47元
第一个方法:网店购买加油抵扣电子券
笔者在天猫一家店铺内,购买过抵扣15元的电子券以及20元等不同面额的抵扣电子券,每次加油到200元就可以减免20元,这样就变相的让我加的汽油比其他车主便宜5毛,可以说自用车以来,我的吉利帝豪虽然油耗高,但是因为使用了电子券,却也能控制在5毛一公里的费用,这都是归功于我找到这样的电子减免券。
电子抵扣券
这里提醒下:电子减免券,每种面额的都有购买限制,并且仅能在中石油的自营加油站使用(不过还是比较多,中石化加油站基本没看到什么活动)。
第二个方法:办理中石油加油卡
在任意一家中石油加油站,可以办理一张加油卡,预存1000元,凭身份证就可以办理,并且会赠送10元,这个聊胜于无了。
中石油加油卡
之所以办加油卡有三个好处:
自助加油,费用便宜,结合中石油的一些活动,最高能减免5毛一升,平时一般是3毛一升,这个优惠还是挺实在的,虽然可能不缺钱,但是能省为什么不能省呢?
自助加油,免除排队等待的烦恼,加完就可以走了,并且你想加多少就加多少,随心所欲。
油卡充值时,还能获得各种电子券,相当于加油1000元能减免100元,这又是一种优惠!
第三个方法:参加活动获得减免券
这些赠送汽油加油减免电子券途径很多,需要大家自己去发掘,本人主要是参加招商银行和中石油微信公众号上的活动。
加200元,只需要付款180元
招商银行推出的办理ETC以及充值油卡,本人都曾获得过减免券,有抵扣30元和15元的,并且只需要加满100元就可以抵扣。
目前中石油微信公众号上的活动相对较少,以前只要签到满多少天,就可以抽取电子券,现在这活动已经取消了。
中国石油加油站
对于工薪阶层的车主来说,汽车代步最主要的消耗就是油费,希望今天分享给大家的方法能为大家一年省个几百到千把元。本文由爱好旅游的胡老师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Ⅲ 中石油破发为什么报道的那么轰轰烈烈!
首先,中国石油是中国A股第一大权重股,对于大盘指数影响很大,它达到今天最低位16.01的价位时,正是大盘达到最低位的时候。
其次,中国石油是石油资源类公司,所经营的石油业务关系国计民生。
Ⅳ 中石油都有什么活动
可以咨询下客服,活动都不一样的。
Ⅳ 想办个加油卡,中石油好还是中石化好,我一直
都免费办各家一卡,两家优惠促销是交错进行的,自己统筹参加,游刃有余。
不过我坚决不参加微信绑卡手机号活动,微信占用手机空间越来越少用咯,本地都市报时常报道丢手机甚至是所谓苹果手机丢了,微信绑定卡的钱也被红包转空了。支付宝老早注册了,在用。
Ⅵ 平安的中石油加油优惠活动持续多久能长期购买吗
现在对于大部分的公司或者是企业来说,每当到了一些特殊的节假日或者是一定阶段的时候,他们就会举办各种各样的优惠活动,这也是为了提高知名度以及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所以有些人就会产生这样的疑惑,就是平安的中石油加油优惠活动持续多久,能长期购买吗?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在我个人看来,我觉得持续的活动时间是由石油公司所制定的。这个不可能长期购买,下面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
所以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也应该要更多的去关注这方面的问题,对于每一个人而言,了解这方面的问题对我们都是有一定的好处的,还有就是当我们在参加活动之前,一定要慎重的考虑一下,因为有些活动他确实是会浪费我们大量的时间,但实际上没有从中享受一定的好处。以上就是我总结的一些对于这一问题的相关认识。
Ⅶ 听说最近平安银行联合中石油推出了加油优惠活动,有人了解吗
我听朋友说过平安银行已经不错了
Ⅷ 中石油新闻报道公文稿件慎用词汇表的集团公司领导活动
1.报道公司集团公司领导出席各类庆典、会议等活动时,不使用“亲自”、“回莅临”、“光临”等词汇,答应使用“出席”、“参加”等。
2.报道集团公司领导赴国(境)外执行公务时,慎用“访问”、“出访”等词汇,应使用“谈判”、“签约”、“业务交流”、“参加会议”等与实际任务对应的词汇。
3.集团公司领导到基层调研、检查工作,不使用“考察”、“视察”等词汇,应使用“慰问”、“调研”、“检查”等。
4.报道集团公司领导讲话,除党组主要领导外,慎用“做重要指示”、“发表重要讲话”等词汇,应使用“指出”、“强调”、“要求”、“批示”、“发表讲话”等。
5.国家部委、地方政府及企业相关领导拜访集团公司领导时,不使用“接见”等词汇,应使用“会见”、“会谈”、“拜会”、“拜访”等。
6.报道中涉及的领导职务,不使用“首长”、“老板”、“老总”、“班长”、“一把手”等词汇,应使用“公司领导”、“公司主要领导”或使用规范的职务名称等;在党内会议上,不能称呼行政职务,应使用“同志”、“党组成员”、“党组领导”“党组主要领导”或规范职务名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