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到底在寻找什么
要想充分理解,首先要清楚李清照的身世和经历,以及写作背景。
李清照,山东济南人,出身士官又书香的门第,自幼聪慧,博学多才,生活优越、平静、美满,与丈夫赵明诚情深意切、志趣相投,图书填词为乐,并致力收集整理金石书画。金兵入侵后南渡,国破家亡夫死,晚年流落江南,苦难凄凉。
晚年的李清照,在孤独落寞中所能寻觅的,唯有“落叶归根”般的故国情怀,和思亲念旧之间对往昔生活的追忆。
『贰』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一句形容甚麼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一句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将历经丧乱、家破、夫亡之身世,飘零、孤寂、不幸的遭遇,细致表出。
这句话出自于宋代李清照的《声声慢》。
(2)山东觅与寻电子商务扩展阅读
原文
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代: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译文
空空荡荡无主张,冷冷清清好凄凉,悲悲惨惨好心伤。一时觉暖一时觉凉,身子如何得休养?早起淡酒三杯,怎把寒风来抵挡?北雁南飞飞过楼,不认当年旧同乡。
菊花委地尽枯黄,人花共消瘦,有谁来怜赏?守着窗前挨时光,盼不到天黑好挹怏。听见黄昏细雨打梧桐,点点滴滴淋透我心上。这一天桩桩件件怎么能一个愁字表明呢!
创作背景
此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具体写作时间待考。有人认为作于南渡以后,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丈夫去世,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有人则认为是中年时期所作。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叁』 寻觅与寻找的区别在哪里
在于笔画和字都不同啊,觅和找俩字一眼就看出来不一样,这个区别太明显了。
『肆』 一朝花开傍柳 寻香误觅亭侯出自哪里
一朝花开傍柳 ,寻香误觅亭侯出自一首词《如梦令》,《知否知否》的歌词分为两个部分,后半部分是李清照的《如梦令》,前半部分是张靖怡写的歌词,并不是古诗词。
“一朝花开傍柳,
寻香误觅亭侯,
纵饮朝霞半日晖,
风雨着不透。
一任宫长骁瘦,
台高冰泪难流,
锦书送罢蓦回首,
无余岁可偷。”
作者是李清照。这是一首忆昔词,它以女词人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伍』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是出自宋朝那位女词人之手
李清照 李清照(1084~约1156年),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约卒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1156)。她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共同从事学术研究。志趣相投,生活美满。金兵入据中原后,流落南方,赵明诚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后期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伤。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她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样令人崇敬。她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爱国情怀。
『陆』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活着又有什么意思
管理博客 ┆ 搜索 ┆ 帮助
文章背景 雪白 淡蓝 蓝色 淡灰 深灰 暗灰 淡绿 明黄 黑 绿 暗红 深蓝 鸭绿 靛青 褐色 A 宋体 黑体 楷体 仿宋 隶书 幼圆 二号 三号 四号 小四 五号 小五 > 鼠标双击滚屏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1最快,10最慢) 转为繁体 高端访问(一)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作者:图图 2006-09-15 14:53:28
标签:
采访裸狐(小小5)
图图 你好
裸狐 恩
图图 能问下你是哪人吗
裸狐 济南
图图 哦~~明白了 我们开始八
裸狐 好
图图 你能理解自己的想法吗
裸狐 如果说可能 那是骗人的
图图 走自己的路~~真的会不畏惧一切吗
裸狐 未来 本来就是迷茫的 走自己的路 只是给自己一个暂时的依靠
图图 也就是说你现在还是一个人?
裸狐 我的人生 有一个很爱我 我也很爱的人
图图 曾经的感情经历你得到了什么 ?坚持?
(停顿时间超过20秒)
裸狐 知道了心碎的必然
图图 也就是说你能感受到玻璃的爱的滋味是吗
裸狐 是吧 我觉得玻璃的爱情 跟正常的爱情没有区别 只是性别的不同而已
图图 那是什么感受?纯洁?神圣?需要共识?
裸狐 需要理解
图图 理解?适当的理解还是全部的随从?
裸狐 全部的随从 那只能是爱情的奴隶 适当的理解 只是暂时的和解
图图 我知道处女座的人才是爱的奴隶你是吗?
裸狐 可惜 我是天平做的 在早生8天 我也是了吧
图图 刚刚有看你的BOLG
裸狐 恩 谢谢
图图 今天刚刚更新的文章好像并没有什么积极的向往 多的是一种沉重的感伤 难道你的 爱不能给你愉悦?
裸狐 那只是承认 有一个曾经的自己
图图 曾经的感伤会影响现在的你?
裸狐 只是用现在的一个时间点 来消化过去的一个印记
图图 也许山东人牵扯到文章便会似李清照般多愁善感
裸狐 我觉得 过去的就是过去的 但并不影响我的生活
图图 我就是我
始终坚持自我
走与别人不一样的路
虽然我知道会离天堂越来越远
这句话中的天堂不是幸福吧
裸狐 我能问下 天堂 跟 地狱 有什么不同么?
图图 也许有~~也许没有~~人终是有所归宿的
裸狐 或许是吧
图图 但是在大多数人眼中天堂是幸福的,你难道会认为地狱是幸福?
裸狐 地狱的最深出 就是天堂
图图 也许你不愿意苟同于时俗,但是对幸福的追求是相同的
裸狐 地狱 在我的眼中 是个忧郁的地方
图图 哦?忧郁?那你现在在天堂还是地狱?
裸狐 就跟我写的一篇文章
地狱是一片废墟
没有蓝天 没有大海
有的只是灰雾朦胧
瞧 那死去的灵魂
在灰色的天空中飞舞
灰色的土地上 白骨遍地
在诉说那远古的战役
闪烁着诡异的光辉
梦境中
站在这废墟的土地上
感受那凄凉的寒衣
本颓废的我 更加颓废
因为 这是颓废的乐土
地狱中的天堂
伴随着鬼火
那透明的魂也为我而舞
我放肆的歌唱
歌唱这地狱的
天堂
裸狐 地狱 是所有伤心的人的归宿 当忧郁的人 学会了享受 那就找到了属于地狱的天堂
图图 也就是说你还是在郁闷喽?
裸狐 每个人 不可能没有郁闷的 郁闷 随时都会
图图 你有想很多啊!~
裸狐 想很多么? 那只是一种思考
图图 那你不是务实者?
裸狐 我们在那方面想过 我或许是 或许不是
图图 在你的天平中~~背叛和信任等同吗
裸狐 背叛大于等同
镜中花开
水中月圆
过眼云烟
虚无缥缈
图图 发现你是一个喜欢黑色调的人,往往喜欢黑色的人都会格外的深沉、叛逆、忧郁
裸狐 不一定哦
图图 难道是喜悦?
裸狐 现实中的我 很开朗的说
图图 是幸福
裸狐 我觉得 幸福与忧郁 都是人不可缺少的
图图 可是现实中的人多是虚伪的活着的啊
裸狐 或许是吧
图图 是啊~但是或多或少的 同时也能看出你心中的天平从来也没有平衡过!
裸狐 外表 会欺骗眼睛的 我很平衡 不然 我早已经崩溃 因为 无聊 随便写了几句话```
今朝有酒今朝醉
何必伤心未来事
过眼云端浮袅情
今生来世坠凡尘
镜花水月迷离时
轮回深浅应有进
图图 但是我却没有看到一个平衡的心啊!在你心中相排斥的两种事物总是有轻有重的存在
裸狐 那是你没有真正的读懂 如果没有一个平衡的心 是写不出来的可能是重点不同而已
图图 也许,但是又有多少人会真正明白写者的意思呢
裸狐 或许当你真正经历过后 才能读懂
图图 也许,但是又有多少人会真正明白写者的意思呢
裸狐 或许当你真正经历过后 才能读懂
图图 若是那样这个世界便是完美的了
裸狐 所以 我说过了 我不需要人去读懂 那只是写给自己的东西
图图 是啊,你需要的是宣泄吗
裸狐 或许是吧
图图 不满
裸狐 我没有什么不满意
图图 那你宣泄的是什么
裸狐 这个世界是公平的
图图 是一种负担?
裸狐 宣泄的是自己的感情
图图 我想一般宣泄的都是消极的感情
裸狐 我觉得 我写的 并不消极
图图 当积极的情感出现时人总是希望能永远得到的
裸狐 可能是 看的人 曲解了意思 只看表面 没有看内在吧
图图 是啊!真的并不是消极~~但是总是用能让人产生联想的东西来衬托你想达到的那个目的
裸狐 你觉得 有永远得到的东西么?
图图 其实舍得是真正相互作用的 你没有去更远的思考过自己的选择吗
裸狐 我的选择? 没有过
图图 现在的和未来的
裸狐 我始终相信 顺其自然
图图 走一步算一步 有过畏惧吗?
裸狐 未来是个迷茫 你在怎么选择 也会有偏差 现在 也是正在进行 我觉得 选择也没用 随这自己的心走 我说没有畏惧过 那是虚伪 每个人 都有畏惧的时候
图图 畏惧的同时有没有自己想过结果
裸狐 我觉得结果千千万万 我是个懒惰的人 不会想没有结果的可能
本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不代表新浪BLOG同意其观点或描述。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闭阅读模式
『柒』 赏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诗句的意思是“我到处寻觅,(终究还是没有找到你),只有满室冷清,独留我一人凄惨悲戚。天气冷暖不定的时节,最难以修养生息。”
这是李清照南渡之后的作品《声声慢》中的句子,这时的她面临的国破家亡的困境,挚爱的丈夫赵明诚去世,曾经幸福的生活被瓦解,李清照也从低吟“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和“一处相思,两处闲愁”的闺愁少妇变成了独自面临兵荒马乱和悲苦凄凉的词人,所以这句词才会凄苦至极,冷入骨髓,吟出了易安的愁与苦,悲与痛,定下全篇凄凉惨戚的基调。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句不仅从时间、空间上扩大了词意,“寻寻觅觅”是词人的动作动态,“冷冷清清”是周遭环境,“凄凄惨惨戚戚”是词人的心情,增加了整首词的动态感和层进感;叠词的运用更是大大强化了词人内心痛苦的程度,悲凄至极,令读者感同身受,不忍落泪。
一、全文
宋代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二、译文
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乍暖还寒的时节,最难保养休息。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风急袭?一行大雁从眼前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旧日的相识。
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冷清清地守着窗子,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还是点点滴滴。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
三、赏析
这首词起句便不寻常,一连用七组叠词。不但在填词方面,即使在诗赋曲也绝无仅有。但好处不仅在此,这七组叠词还极富音乐美。宋词是用来演唱的,因此音调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李清照对音律有极深造诣,所以这七组叠词朗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
心情不好,再加上这种乍暖还寒天气,词人连觉也睡不着了。如果能沉沉睡去,那么还能在短暂的时间内逃离痛苦,可是越想入眠就越难以入眠,于是词人就很自然想起亡夫来。
端着一杯淡酒,而在这天暗云低,冷风正劲的时节,却突然听到孤雁的一声悲鸣,那种哀怨的声音直划破天际,也再次划破了词人未愈的伤口,头白鸳鸯失伴飞。
这时看见那些菊花,才发觉花儿也已憔悴不堪,落红满地,再无当年那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词人想:以往丈夫在世时的日子多么美好,诗词唱和,整理古籍,可如今呢?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在受这无边无际的孤独的煎熬了。
前人评此词,多以开端三句用一连串叠字为其特色。但只注意这一层,不免失之皮相。词中写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却从“寻寻觅觅”开始,可见她从一起床便百无聊赖,如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仿佛飘流在海洋中的人要抓到点什么才能得救似的,希望找到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
上片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而增加了思乡的惆怅。于是下片由秋日高空转入自家庭院。园中开满了菊花,秋意正浓。
这首词大气包举,别无枝蔓,相关情事逐一说来,却始终紧扣悲秋之意,深得六朝抒情小赋之神髓,而以接近口语的朴素清新的语言谱入新声,运用凄清的音乐性语言进行抒情,又却体现了倚声家的不假雕饰的本色,诚属个性独具的抒情名作。
四、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捌』 赏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宋钦宗靖康二年(公元一一二七年)夏五月,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李清照夫婿赵明诚于是年三月,奔母丧南下金陵。秋八月,李清照南下,载书十五车,前来会合。明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因兵变被焚,家破国亡,不幸至此。建炎三年(公元一一二九年)八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金兵入侵浙东、浙西,清照把丈夫安葬以后,追随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今南京市)到浙东,饱尝流离颠沛之苦。避难奔走,所有庋藏丧失殆尽。
绍兴二年(公元一一三二年),清照再嫁张汝舟,遇人不淑,旋即离异。清照无儿女,晚年孑然一身,寄人篱下,孤寂而死。
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她和着血泪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声声慢》。
《声声慢》词,就是李清照身经上述国破、家亡、夫死、遇人不淑等不幸遭遇,以及颠沛流离、孤苦无告的反映。全词透过残秋景象层层的描述,以表现作者离乱的苦楚,和忧患余生的悲哀。通篇纯用白描,层层铺写,满纸呜咽。词评家评为「千古创格」、「绝世奇文」,堪称抒情写意的佳作。总结前人研究.
《声声慢》之美妙,大抵有四点:
(一)迭字运用,创意出奇
首句连下七组迭字,包含恍惚、寂寞、悲伤三层递进的意境,真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曾申说其婉妙:「中心无定,如有所失,故曰『寻寻觅觅』。房栊寂静,空床无人,故曰『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六字,更深一层,写孤独之苦况,愈难为怀。」 )
下半阕又用「点点滴滴」两组迭字,赢得历代读者无比赞叹。有认为创意出奇者,有认为情景婉绝者。或以为工于锻炼,出奇胜格;或以为造句新警,绝世奇文;或推崇其「以故为新,以俗为雅」;或以为公孙大娘舞剑器手,或以为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其中,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的论说,最能传其美妙:「此十四字之妙:妙在迭字,一也,妙在有层次;二也,妙在曲尽思妇之情;三也,良人既已行矣,而心似有未信其即去者,用以『寻寻』;寻寻之未见也,而心似仍有未信其便去者,用又『觅觅』;觅者,寻而又细察之也。觅觅之终未有得,是良人真个去矣,闺闼之内,渐以『冷冷』;冷冷,外也,非内也。继而『清清』,清清,内也,非复外矣。又继之以『凄凄』,冷清渐蹙而凝于心。又继之以『惨惨』,凝于心而心不堪任。故终之以『戚戚』也,则肠痛心碎,伏枕而泣矣。似此步步写来,自疑而信,由浅入深,何等层次,几多细腻!不然,将求迭字之巧,必贻堆砌之讥,一涉堆砌,则迭字不足云巧矣。故觅觅不可改在寻寻之上,冷冷不可移植清清之下,而戚戚又必居最末也。且也,此等心情,惟女儿能有之,此等笔墨,惟女儿能出之。」
(二)叙写伤感,层次分明
整阕词,总共可分三节九个层次。「寻寻觅觅」以下七组迭字是第一节。这一节可分三个层次:「寻寻觅觅」,叙写恍恍惚惚,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这是第一个层次。这个遗失的东西,可能是流亡以前的太平生活,也可能是与赵明诚间的幸福与爱情,更有可能是钟爱一生的书画金石;总之,是她十分喜爱的东西,如今不复存在,所以她要「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叙写外在环境的寂寞;「凄凄惨惨戚戚」,转写内在的心理状态分别为第二、第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将历经丧乱、家破、夫亡之身世,飘零、孤寂、不幸的遭遇,细致表出。
自「乍暖还寒时候」到「却是旧时相识」,是第二节。上节七组迭字,总言心情的悲伤;这一节承上申说可伤的情景,也分为三层:「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是第一层,写气候冷暖不定之可伤。「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为第二层,言淡酒不敌晚风之可伤。「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写雁声过耳之可伤,为第三层。换头三句,仍分三层,渲染可伤的情事:「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写懒摘黄花之可伤,为第一层。「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写日长难熬之可伤,为第二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写雨滴梧桐的凄凉伤感,为第三层。从各种不同的层面,就悲伤心情作渲染挥洒,是借镜辞赋的写作手法。「以赋为词」,北宋词人周邦彦最为专擅;李清照亦长于写赋,故也能借镜赋法填词。
至于末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则总结前面三节六层可伤之事。前文蓄势厚实,故此处总结顺理成章。
上阕「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是透过十月小阳春的冷暖无常,转写为忧愁伤神伤身。凸显结果,就可以省略原因,而且曲折有味。「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是写她藉酒浇愁,而又忧愁难遣。「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透过北雁南飞,曲写家破夫亡、漂泊南方的悲苦。下阕「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菊花的枯槁憔悴,愁损容颜,正是李清照不幸遭遇的现实写照。「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是愁苦已极,度日如年的反映。「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梧桐叶落,细雨黄昏,更添愁思。用「兼」字、「细」字,细腻道出愁人的苦闷:「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诉诸听觉,象征诸般苦难对作者的摧残。「点点滴滴」四迭字的运用,活现了细雨的连密不断,愁苦的络绎不绝。总之,全词藉景抒情,运景入情:透过冷冷清清,乍暖还寒,晚来风急、雁过、满地黄花、梧桐细雨诸景象,以表现孤寂、凄凉、悲伤、哀愁的心境。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读之使人动容。
(四)以声摹情,展现乐章之美
词调取名《声声慢》,声调上也因此特别讲究,用了不少双声叠韵字,如将息,伤心,黄花,憔悴,更兼,黄昏,点滴,都是双声;冷清,暖还寒,盏淡,得黑,都是叠韵。
夏承焘《唐宋词欣赏》曾称:「《声声慢》是李清照词中特别讲究声调的一首名作。」李清照作词主张分辨五音。夏先生曾提出全词多用齿声字(齿音)及舌声字(舌音):《声声慢》用舌声的共十六字:淡、敌他、地、堆、独、得、桐、到、点点滴滴、第、得。用齿声的四十一字:寻寻、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时、最、将、息、三、盏、酒、怎、正、伤、心、是、时、相、识、积、憔悴损、谁、守、窗、自、怎生、细、这次、怎、愁、字。全调九十七字,而这两声却多至五十七字,占半数以上;尤其是末了几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二十多字里舌齿两声交加重叠,这应是有意用啮齿叮咛的口吻,来表达自己忧郁苦闷的心情。不但读来明白如话,听来也有明显的声调美,充分表现乐章的特色。这可见她艺术手法的高强,也可见她创作的大胆。宋人只惊奇她开头敢用十四个重叠字,还不曾注意到它全首声调的美妙。(夏承焘《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另外,还以双声迭韵字的运用,来增强抒情效果。双声字如将息、伤心、黄花、憔悴、更兼、黄昏、点滴;迭韵字如冷清、暖还寒、盏淡、得黑。将词之为音乐文学的特质,发挥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