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谁能为中国最有钱的私人收藏家排个顺序。
用“没有什么不可以收藏的”来形容时下收藏的种类,实在不为过;说“各业人士都有涉足收藏者”一点也不夸张。国泰民安乐,盛世兴收藏,最近几年,民间收藏队伍和收藏领域不断扩展,干部、职工、教师、商人、艺术工作者中都有收藏爱好者。收藏品种的范围包含书画、瓷器、邮品、钱币、磁卡、玉器、铜器、宝石、奇石、名人印章、文房四宝、明清家具、创刊号报纸和期刊、门券、烟标、火花、图书、名酒、像章、藏书票、唱片、请柬、菜谱等等,可以说五花八门,包罗万象。
渐渐地,收藏者的思想、理念也越来越明确。“藏得珍品方为成功”,这一信条如今已得到收藏家的共识,越来越多的收藏者,开始想方设法提升自己的收藏品位和收藏档次。随着“珍品”意识逐渐深入人心,完成一个从不精到精的转变的收藏者大有人在。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藏家开始注重藏品的经济价值,他们为了盘活收藏资金,将某些藏品推向拍卖、交易市场,在市场上获得必要的经济效益,然后再从市场上觅取新的更喜欢的藏品,有计划地使藏品保值、升值。他们发现,“以藏养藏”的好处是可以资金集中,容易使自己的收藏上规模、上档次。
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收藏家,决不能忽视对自己藏品的研究。时下,就有人将自己的藏品上升到理论学术审视的高度,完成一种美的升华。如我省著名的瓦当收藏家吴磬军先生就根据自己所藏的500多面瓦当,写出了《燕下都瓦当研究》一书,在藏界引起震动。而牛双跃、李小晟等越来越多的藏家也纷纷在自己的藏斋里做起了学问,他们或出书、或在报刊杂志发表一些研究、评论的文章,完成了从玩藏到研究的质的飞跃。收藏者玩藏兴致和素质的提高,带来了艺术市场的红火。然而,这并不代表每一位藏家身在其中便可得心应手,你至少要具备一些基本技能,方能在收藏领域一显身手。
具备一定的文物知识,这是迈进艺术品市场必须要练的基本功。收藏是一门科学,它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其内涵是相当丰富与广泛的。比如说中国古代书画,在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众多的绘画鉴藏家编篡了成百部的画史、画品和著录书籍,这些著作对于今天的书画收藏、鉴赏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有助于了解掌握中国古代书画发展的历史沿革,熟悉重要的画家、画派和作品情况,为作品的收藏与投资做好基础工作,使其更具针对性和准确性。
收藏与投资针对性和准确性的捷径,是从自己最为熟悉的门类入手。书画、瓷器、杂项,收藏与投资者不可能一一涉足其中,选择自己熟悉并且具有升值空间的领域尤为必要。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来选择收藏与投资的对象。无论是收藏还是投资,都有一定的风险性,所以要量力而为,千万不能做出超出自己经济承受能力范围以外的事情。现在的艺术品市场不论是高达上千万元的瓷器,还是几百元的票证,都存在着投机炒作行为,在进行收藏与投资的时候,一定不要盲目追高,要冷静对待市场中的非理性行为,做到冷与热相结合,既要跟踪热门品种,也要善于挖掘具有潜力的冷门品种,走在热点形成之前。
㈡ 广东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就业率怎么样如题 谢谢了
只有华师等院校合办的二级民办大学,如: 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 学院简介 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由“211”工程院校华南师范大学与康大公司联合创办于1998年;学院从2002年开始招收本科生––这也是广东省内独立学院最早开办本科教育。学院在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为本科独立学院。2005年1月,教育部专家组对学院进行评估后,认为我院办学思路清晰,培养目标定位准确,教学质量有保证。 在十年的办学过程中,学院依托华南师范大学优厚的教学资源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办学,凭着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在广东省内外获得社会广泛的认可。 增城学院始终把质量和信誉放在第一位,坚持诚信办学,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曾荣获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授予的“教书育人先进集体”称号,办学事迹先后受到各大媒体的报道。 学院稳健踏实的办学作风,使教育教学取得了比较显著成绩。在历年的全省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和全国高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中,增城学院学生的平均通过率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在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04年学院首次组织英语专业本科二年级全体学生参加全国英语专业四级考试,通过率达91%,比全国平均通过率高出28个百分点。2007年,学院2006级非计算机专业学生首次参加大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一次通过率达93.8%,比全省平均通过率高出26个百分点。 学生专业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富于创新精神。2005年,学院首次组织学生参加广东省“高校杯”软件设计大赛,在含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22所参赛本科院校中,华师增城学院是唯一一所民办高校。计算机系严滔、罗启宇同学在本科组比赛中,分获答辩演示组“优胜奖”和自由演示组“二等奖”的优异成绩;于雷同学更是以最高分获得高职高专组一等奖。 2007年3月,我院学生参加 “2007全国大学生条码自动识别知识竞赛”,全国151所高校共2709名大学生参加本次竞赛,我院综合成绩和人数名列第二名,共有128名同学获奖,学院以骄人成绩被授予了“中国条码推进工程示范高校”荣誉称号(全国共三所高校)。 2007年5月,我院参加广东省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终审决赛,获得三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的优异成绩。 毕业生就业率屡创新高。学院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重视学生四种能力的培养,毕业生素质好,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在全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低迷的情况下,增城学院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历届毕业生均有几十人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务员考试”或出国深造。2006年我院毕业生就业率达97%,在华南师范大学各学院中名列前茅,被评为“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奖”一等奖。 学院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英语、日语、旅游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计学、电子商务、艺术设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11个本科专业共26个专业方向,招收广东省及全国部分省市普通高考的考生。所有专业均非师范类专业,学制四年。学生毕业时成绩合格,获颁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毕业证书,符合条件的授予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学士学位证书。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简介: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于2001年4月成为广东工业大学的二级学院;2004年4月,经广东工业大学申办、国家教育部批准,成为广东省首批本科独立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工、经、管、文和外语等多科性协调发展的本科高等学校。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坐落在广州市增城广州华立科技园,依山傍水,风光秀丽。学院现有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生7800多人,设有18个本科专业。校园占地总面积915亩,校舍面积20万平方米,实验实习楼、多媒体教学楼、图书馆、运动场、学生公寓等硬件设施十分完善,现代化图书馆大楼3.4万平方米,馆藏图书60余万册,规模在同类院校首屈一指;用于教学、科研、管理的计算机2000余台,电机和电力托动实验室、电力电子和自动控制实验室、数控加工中心、数控铣床等实验室居于国内先进水平,为学院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实习基地。 漫步荔林山麓下花园式的无烟校园,莲峰郁秀,滋兰树蕙,园林小憩,青春放歌;畅游于书林浩海,徜徉在清幽小径,感受和谐的人文氛围,是莘莘学子陶冶情操、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教学管理 广东工业大学作为申办者,全面负责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的教学工作,委派广东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张焜教授出任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院长,主持重要事务;选派广东工业大学院系领导、专家教授担任学院本科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加强学科建设,注重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尤其重视对学生创业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传承广东工业大学教育教学优秀品质和传统,把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建设成广东省优质本科学校。 几年来,广东工业大学充分发挥办学综合优势,向学院输送了多名富有经验的教授、副教授、管理干部,专职担任学院党委、行政、人事、教学等重要岗位的领导,在优化教学计划、师资队伍建设、基本条件建设、教学文件建设、教风学风建设和教学管理等方面均按照或参照广东工业大学模式进行工作,全方位负责学院的教学和管理。 -------------------------------------------------------------------------------- 教师队伍 学院把师资建设作为学院发展的关键,坚持“引进、培养、使用”并举的方针,着力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专任教师五百余人,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教师占30%以上,并每年引进一定比例全国名牌大学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青年教师充实师资队伍,现已形成了一支学历、年龄结构较为合理、专业综合素质较高、有较强实力的师资队伍和学术梯队。学院规定教授、副教授必须站在教学第一线,承担本科生课程,开设面向学生的高水平学术讲座,确保优良的教学质量。 -------------------------------------------------------------------------------- 人才培养 学院把加强本科教育作为立校之本,提出了“打造百年名校”的建设目标。学院面向当代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构造“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重视学生创业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教育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 简介: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始建于2000年9月,属广州大学的二级学院。2004年4月,由广州大学申请,经教育部批准为独立学院。2005年1月,学院顺利通过了教育部专项检查,并获得好评。学院系面向全国统一招生的普通本科院校,招生层次为全日制普通本科,学制四年。学生完成学业后,由学院颁发“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具印的、教育部统一电子注册的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院学士学位授予规定者,授予相应学士学位。 学院座落在美丽富饶的荔枝之乡----广州市增城,学院毗邻324国道(广汕公路),距广州市中心50公里。学院校园占地面积829亩,建筑面积12多万平方米;目前设有7系1部,即计算机科学系、管理学系、经济学系、法学系、电子信息工程系、外语系、艺术系、基础课部,15个本科专业;现有专任教师326人,其中正副教授106人,研究生以上学历层次教师144人。在校学生6200余名。 学院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按照“扬长避短、办出特色;远近结合、立足长远;加强内涵、质量立校”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联动发展”,力创办学特色。同时,遵循“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应用性、复合型的人才为目标,按“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培养要求,强调适应市场需要,制定并实施了“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方案,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强化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训练。学院注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完善学生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水平,营造全方位的“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学生成长氛围。 学院根据生源的基础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状况,将学生的素质教育放在首要位置。2003年、2004年,学院先后成功地举办了艺术系师生书画作品远赴新加坡和法国巴黎的展出。近年来,学院先后有11人获得国家级奖学金;100余人次先后在国家级、省级竞赛中获奖;90余人次获得广州市优秀学生称号;2000余人次获得广州大学优秀学生称号;有34名学生应征入伍,15人立功(三等以上)。学院曾多次获得“广州大学二级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增城教书育人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校园绿化荣获“广州市花园式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