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少年中国说》的原文是什么
《少年中国说》是清末梁启超所做的散文,是其再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所写,具有强烈的鼓励性和进取精神。寄托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原文如下;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梁启超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
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惟多忧也,故灰心;惟行乐也,故盛气。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气也,故豪壮。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壮也,故冒险。
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惟冒险也,故能造世界。老年人常厌事,少年人常喜事。惟厌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可为者;惟喜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者。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侠。老年人如字典,少年人如戏文。
老年人如鸦片烟,少年人如泼兰地酒。老年人如别行星之陨石,少年人如大洋海之珊瑚岛。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之金字塔,少年人如西比利亚之铁路;老年人如秋后之柳,少年人如春前之草。老年人如死海之潴为泽,少年人如长江之初发源。此老年与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任公曰:人固有之,国亦宜然。
梁启超曰:伤哉,老大也!浔阳江头琵琶妇,当明月绕船,枫叶瑟瑟,衾寒于铁,似梦非梦之时,追想洛阳尘中春花秋月之佳趣。西宫南内,白发宫娥,一灯如穗,三五对坐,谈开元、天宝间遗事,谱《霓裳羽衣曲》。青门种瓜人,左对孺人,顾弄孺子,忆侯门似海珠履杂遝之盛事。
拿破仑之流于厄蔑,阿剌飞之幽于锡兰,与三两监守吏,或过访之好事者,道当年短刀匹马驰骋中原,席卷欧洲,血战海楼,一声叱咤,万国震恐之丰功伟烈,初而拍案,继而抚髀,终而揽镜。呜呼,面皴齿尽,白发盈把,颓然老矣!
若是者,舍幽郁之外无心事,舍悲惨之外无天地,舍颓唐之外无日月,舍叹息之外无音声,舍待死之外无事业。美人豪杰且然,而况寻常碌碌者耶?生平亲友,皆在墟墓;起居饮食,待命于人。今日且过,遑知他日?今年且过,遑恤明年?普天下灰心短气之事,未有甚于老大者。
于此人也,而欲望以拏云之手段,回天之事功,挟山超海之意气,能乎不能?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立乎今日以指畴昔,唐虞三代,若何之郅治;秦皇汉武,若何之雄杰;汉唐来之文学,若何之隆盛;康乾间之武功,若何之烜赫。
历史家所铺叙,词章家所讴歌,何一非我国民少年时代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之陈迹哉!而今颓然老矣!昨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处处雀鼠尽,夜夜鸡犬惊。十八省之土地财产,已为人怀中之肉;四百兆之父兄子弟,已为人注籍之奴,岂所谓“老大嫁作商人妇”者耶?
呜呼!凭君莫话当年事,憔悴韶光不忍看!楚囚相对,岌岌顾影,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国为待死之国,一国之民为待死之民。万事付之奈何,一切凭人作弄,亦何足怪!任公曰: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是今日全地球之一大问题也。
如其老大也,则是中国为过去之国,即地球上昔本有此国,而今渐澌灭,他日之命运殆将尽也。如其非老大也,则是中国为未来之国,即地球上昔未现此国,而今渐发达,他日之前程且方长也。欲断今日之中国为老大耶?为少年耶?则不可不先明“国”字之意义。
夫国也者,何物也?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于其土地之人民,而治其所居之土地之事,自制法律而自守之;有主权,有服从,人人皆主权者,人人皆服从者。夫如是,斯谓之完全成立之国,地球上之有完全成立之国也,自百年以来也。
完全成立者,壮年之事也。未能完全成立而渐进于完全成立者,少年之事也。故吾得一言以断之曰:欧洲列邦在今日为壮年国,而我中国在今日为少年国。夫古昔之中国者,虽有国之名,而未成国之形也。或为家族之国,或为酋长之国,或为诸侯封建之国,或为一王专制之国。
虽种类不一,要之,其于国家之体质也,有其一部而缺其一部。正如婴儿自胚胎以迄成童,其身体之一二官支,先行长成,此外则全体虽粗具,然未能得其用也。故唐虞以前为胚胎时代,殷周之际为乳哺时代,由孔子而来至于今为童子时代。逐渐发达,而今乃始将入成童以上少年之界焉。
其长成所以若是之迟者,则历代之民贼有窒其生机者也。譬犹童年多病,转类老态,或且疑其死期之将至焉,而不知皆由未完成未成立也。非过去之谓,而未来之谓也。且我中国畴昔,岂尝有国家哉?不过有朝廷耳!
我黄帝子孙,聚族而居,立于此地球之上者既数千年,而问其国之为何名,则无有也。夫所谓唐、虞、夏、商、周、秦、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宋、元、明、清者,则皆朝名耳。朝也者,一家之私产也。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朝有朝之老少,国有国之老少。
朝与国既异物,则不能以朝之老少而指为国之老少明矣。文、武、成、康,周朝之少年时代也。幽、厉、桓、赧,则其老年时代也。高、文、景、武,汉朝之少年时代也。元、平、桓、灵,则其老年时代也。自余历朝,莫不有之。凡此者谓为一朝廷之老也则可,谓为一国之老也则不可。
一朝廷之老旦死,犹一人之老且死也,于吾所谓中国者何与焉。然则,吾中国者,前此尚未出现于世界,而今乃始萌芽云尔。天地大矣,前途辽矣。美哉我少年中国乎!玛志尼者,意大利三杰之魁也。以国事被罪,逃窜异邦。乃创立一会,名曰“少年意大利”。
举国志士,云涌雾集以应之。卒乃光复旧物,使意大利为欧洲之一雄邦。夫意大利者,欧洲之第一老大国也。自罗马亡后,土地隶于教皇,政权归于奥国,殆所谓老而濒于死者矣。而得一玛志尼,且能举全国而少年之,况我中国之实为少年时代者耶!
堂堂四百余州之国土,凛凛四百余兆之国民,岂遂无一玛志尼其人者!龚自珍氏之集有诗一章,题曰《能令公少年行》。吾尝爱读之,而有味乎其用意之所存。我国民而自谓其国之老大也,斯果老大矣;我国民而自知其国之少年也,斯乃少年矣。
西谚有之曰:“有三岁之翁,有百岁之童。”然则,国之老少,又无定形,而实随国民之心力以为消长者也。吾见乎玛志尼之能令国少年也,吾又见乎我国之官吏士民能令国老大也。吾为此惧!夫以如此壮丽浓郁翩翩绝世之少年中国,而使欧西日本人谓我为老大者,何也?
则以握国权者皆老朽之人也。非哦几十年八股,非写几十年白折,非当几十年差,非捱几十年俸,非递几十年手本,非唱几十年喏,非磕几十年头,非请几十年安,则必不能得一官、进一职。其内任卿贰以上,外任监司以上者,百人之中,其五官不备者,殆九十六七人也。
非眼盲则耳聋,非手颤则足跛,否则半身不遂也。彼其一身饮食步履视听言语,尚且不能自了,须三四人左右扶之捉之,乃能度日,于此而乃欲责之以国事,是何异立无数木偶而使治天下也!且彼辈者,自其少壮之时既已不知亚细亚、欧罗巴为何处地方。
汉祖唐宗是那朝皇帝,犹嫌其顽钝腐败之未臻其极,又必搓磨之,陶冶之,待其脑髓已涸,血管已塞,气息奄奄,与鬼为邻之时,然后将我二万里山河,四万万人命,一举而界于其手。呜呼!老大帝国,诚哉其老大也!
而彼辈者,积其数十年之八股、白折、当差、捱俸、手本、唱喏、磕头、请安,千辛万苦,千苦万辛,乃始得此红顶花翎之服色,中堂大人之名号,乃出其全副精神,竭其毕生力量,以保持之。如彼乞儿拾金一锭,虽轰雷盘旋顶上,而两手犹紧抱其荷包,他事非所顾也,非所知也,非所闻也。
于此而告之以亡国也,瓜分也,彼乌从而听之,乌从而信之!即使果亡矣,果分矣,而吾今年七十矣,八十矣,但求其一两年内,洋人不来,强盗不起,我已快活过了一世矣!若不得已,则割三头两省之土地奉申贺敬,以换我几个衙门;卖三几百万之人民作仆为奴,以赎我一条老命。
有何不可?有何难办?呜呼!今之所谓老后、老臣、老将、老吏者,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手段,皆具于是矣。西风一夜催人老,凋尽朱颜白尽头。使走无常当医生,携催命符以祝寿,嗟乎痛哉!以此为国,是安得不老且死,且吾恐其未及岁而殇也。
任公曰: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彼老朽者何足道,彼与此世界作别之日不远矣,而我少年乃新来而与世界为缘。如僦屋者然,彼明日将迁居他方,而我今日始入此室处。
将迁居者,不爱护其窗栊,不洁治其庭庑,俗人恒情,亦何足怪!若我少年者,前程浩浩,后顾茫茫。中国而为牛为马为奴为隶,则烹脔鞭棰之惨酷,惟我少年当之。中国如称霸宇内,主盟地球,则指挥顾盼之尊荣,惟我少年享之。
于彼气息奄奄与鬼为邻者何与焉?彼而漠然置之,犹可言也。我而漠然置之,不可言也。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1)暗潮电子商务扩展阅读: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维新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
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与黄遵宪一起办《时务报》,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主讲,并著《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戊戌变法失败后,与康有为一起流亡日本,政治思想上逐渐走向保守,但是他是近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理论倡导者。
逃亡日本后,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夏威夷游记》中继续推广“诗界革命”,批判了以往那种诗中运用新名词以表新意的做法。在海外推动君主立宪。辛亥革命之后一度入袁世凯政府,担任司法总长;之后对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严词抨击,并加入段祺瑞政府。
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梁启超被公认为是清末优秀的学者,中国历史上一位网络全书式人物,而且是一位能在退出政治舞台后仍在学术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少有人物。
辛亥革命前,他在与革命派论战中发明了一种新文体,介乎于古文与白话文之间,使得士子们和普通百姓都乐意接受。同时,梁启超还是中国第一个在文章中使用“中华民族”一词的人,他还从日文汉字中吸收了非常多的新词,“经济”,“组织”,“干部”等,皆始于梁启超先生。
《少年中国说》译文:日本人称呼我们中国,一张口就叫老大帝国,再张口还是叫老大帝国。这种言论,大概是沿袭着西洋人的说法翻译过来的。唉!我们中国难道果真是老了吗?我梁启超说:不!这是什么话,这是什么话!在我的心目中只有一个少年中国存在。
要想谈论国家的老少,请先让我谈谈人的老少。老年人经常怀念往事,年青人常常思索未来。正因为怀念往事,所以产生了一种留恋的心情;正因为展望未来,所以产生了一种希望的信心;正因为留恋过去,所以思想保守,正因为希望着未来,所以勇于进取。
正因为保守,所以永远守旧,正因为进取,所以日日求得更新。正因为思念往事,而每件事都是自己已经经历过的,所以只知道墨守陈规;正因为思索未来,而每件事都是自己从没有经历过的,所以常常敢于打破常规。老年人常常多忧多虑,年轻人常常喜欢游戏娱乐。
正因为多忧多虑,所以就心灰意冷,正因为娱乐欢欣,所以就精神旺盛;正因为心灰意冷,所以胆怯懦弱,正因为精神旺盛,所以豪迈雄壮;正因为胆怯懦弱,所以得过且过,正因为豪迈雄壮,所以敢于冒险;正因为苟且求存,所以使世界毁灭,正因为敢于冒险,所以能创造世界。
老年人经常厌弃做事,年轻人经常喜好开拓新的事业。正因为厌弃做事,所以常常感觉任何事情没有什么可做的;正因为喜好开拓新事业,所以常常觉得没有什么不可以做的。老年人好象夕阳晚照,年轻人好象初升的朝阳;老年人精力疲惫好象瘦弱的牛,年轻人朝气蓬勃好象初生的虎。
这些就是老年人和年轻人性格不同的大致情形,我梁启超认为:人本来就有这种区别,一个国家也应该这样。我认为造成现在这样的老大中国的情形,是中国老朽官僚的冤孽罪恶,创建将来的少年中国,是中国年轻人的责任。
那些老朽腐败的官僚还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呢?他们跟这个世界作别的日子不远了,然而我们年轻人却是新到这个世界,从而跟它结下缘份的。如果全国的年轻人果真都是青春年少,那么我们中国将成为新兴的国家,它的发展进步是不可估量的。
如果全国的少年也成了老朽,那么我们中国就象过去一样仍然是落后的国家,它的灭亡也就指日可待了。所以今天的责任,不在于他人,全在我们年轻人的肩上,年轻人聪明智慧,国家就聪明智慧;年轻人富有,国家就富有;年轻人强盛,国家就强盛;年轻人独立,国家就独立。
年轻人自由,国家就自由;年轻人进步,国家就进步;年轻人胜过欧洲人,国家就胜过欧洲;年轻人在世界上称雄,国家就在世界上称雄。旭日东升,前程光明;黄河从地下流出,一泻千里,势不可挡;潜藏的巨龙在深渊腾跃而起,各种水中生物纷纷散逃。
幼虎在山谷吼叫,各种野兽无不震惊惶恐;雄鹰展翅试飞,掀起狂风,飞沙走石;珍奇的鲜花含苞待放,万木逢春,生机勃勃;宝剑在磨刀石上磨出,发着耀眼的光芒。我们青年头顶着青天,脚踏着黄土大地。
从纵的时间上看有着千年万载的历史,从横的空间看可通达四面八方,前途就象大海一样宽广,未来的岁月正长。美好啊,我们年轻的中国,跟青天一样不会衰老!壮丽啊,我们年轻的中国,同国土一样万寿无疆!
『贰』 互联网加及应用有哪些
互联网
因特网
学习、工作以及生活方式,甚至影响着整个社会进程。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突破5亿,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
网络经济得到快速增长。根据iResearch统计,2011年网络经济市场规模突破2300亿元,到2013年将达到5400亿元。在细分市场结构中,2011年移动互联网和网络广告的占比均有小幅提升,电子商务的占比仍维持着40%以上的占比。其中,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增长,主要源于传统电商企业快速拓展移动业务以及移动支付的快速推进;电子商务市场稳定态势的保持,主要源于网络购物和旅行预订市场的持续增长;广告主网络广告投放比重持续增加,助推整体网络广告市场保持稳定上扬态势;而网络游戏市场,由于网游用户付费市场接近饱和,网络游戏市场规模增长逐步趋向平缓。
在互联网产业及中国经济发展向好的预期下,互联网企业再现上市潮。2010年以来,中国互联网公司频频赴海外上市,其中以美国IPO居多,这批上市公司占到了美国IPO公司总数的1/4强,成为2000年北京新浪互联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北京搜狐互联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广州网易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等网络公司上市后的第二波集体上市浪潮。与上一波相同的是,这批上市网络企业市盈率普遍偏高。2011年5月,4只中国网络股先后上市,但后市表现让人失望。人人网虽首日大涨30%,但第二天就走跌,第5个交易日跌破每股14美元的发行价。而网秦天下首日即破发,最终以近20%的跌幅结束当天交易。
专业人士称,许多美国投资者只是冲着中国的经济增长,根本不了解公司基本面,其追捧中有明显的投机成分。此外,各种中国企业所谓的业绩造假、违规操作消息不绝于耳,这导致中国概念股遭遇到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第二次互联网泡沫为之不远。在互联网繁荣的外表下,实则暗潮汹涌。在此背景下,互联网企业更应该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动态,抓住机遇,抵御风险。
『叁』 车企与互联网公司纷纷入局网约车,滴滴要如何保住“老大”位置
网约车市场又开始热闹起来。9月17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汽集团”)旗下出行平台旗妙出行正式上线,该平台已面向北上广深等57个城市开通服务。
与此同时,丰田汽车公司、滴滴出行(以下简称“滴滴”)也于近日正式组建合资公司,命名为丰桔出行。传统汽车企业与互联网公司纷纷加码,滴滴也在寻求技术突破来稳固头把交椅的位置,网约车市场的竞争有了新“剧情”。
按照计划,滴滴将于2020年初在上海落地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并在特定公开道路上投入30辆L4+级别的自动驾驶车辆。一位从事汽车研发的业内人士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动驾驶的高运力不仅可以满足更多乘客需求,还将给公司节约成本、提升利润空间、稳定公司市场份额。
『肆』 当当网阿里巴巴的经营特色业务流程
行业网站应该具备的技术指标
行业网站的崛起已经成为中国电子商务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根据一项调查预计07年增长率将接近50%。对于很多行业网站,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抢占了先机,赢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同时,又将面临很多新入者的挑战,市场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相对于那些有VC支撑的互联网公司来讲,行业网站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技术问题。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并没有革命性的突破,但是也在某些细微的地方逐渐发展,这些细微的变化属于技术范畴,除了极少数行业网站外,几乎大部分行业网站在技术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果不掌握这些细微的变化并跟进发展,将会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因此撰写本文的目的,就是探讨行业网站应该具备的一些基本指标,文中将会引用大量例证和通俗的语言来支持我的观点,同时不仅限于技术层面,更多的来探讨由于技术模式带来的成本和竞争优势。
一、科学性——跟进主流互联网应用技术!
所谓科学性是指网站本身的技术是否科学高效。是否采用了很多必要的互联网技术,例如,最新的W3C标准xhtml、模版分离技术、RSS技术、生成静态页面等。
我现在来举其中几个例子来说明:
1.W3C最新标准xhtml
随着各种浏览器版本、终端设备的变化,网页的标准就非常有必要了。网页代码也是有标准的,例如:有多生产机械零件的企业,这些企业为欧美国家提供产品,这些产品都有统一的标准才能组装成一个完整的产品;再例如我们面前的PC键盘,基本上在任何一台机器上都能通用。
随着个性化的需求,目前已经有很多品牌的浏览器产品,甚至IE本身不同版本之间也是有差别的,此外,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还存在语言编码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的行业网站必须要遵循最新的标准来适应这一变化。
从早期的html转化为xhtml的知名网站有那些呢?雅虎、新浪、网易、搜狐、阿里巴巴、TOM、当当……几乎国内所有的知名网站都转换为xhtml了,国外的知名那就更早了。从html转化为xhtml有一个专有的名词,也就是两年前一本来自美国的数叫书名《网站重构》,书中有个令人惊讶的说法是“99.9%的网站不合格”,时隔两年多中国大部分知名网站已经进行了重构,但是仅就技术层面这句话仍然适用于行业网站,那就是“99.9%的行业网站不合格”。
当然,网站重构除了适应不同浏览器外,还有诸如降低服务器负担,加快网页浏览速度,提高搜索引擎友好度,降低改版成本等诸多优势。总之,跟随战略是行业网站重要的战略之一,那么就跟进,开始准备重构吧!
2.选择适合自己的开发语言和环境
目前在技术领域一个流行的说法是对于一个优秀的科学的系统来讲开发语言反倒是次要的,通俗一点讲就是当技术水平到一定程度后大多数技术人员认为asp,php,jsp,asp.net等等这些语言区别不大。但是对于行业网站来讲只有少数的行业网站有自己的技术团队,绝大多数行业网站还是委托网络公司来开发。选择什么样的语言环境来开发是首先面对的困惑:
在技术领域有很多的争论,这里我们并不探讨太多,我们只是简单的介绍一下。并举例说明知名网站采用的技术,毕竟这些知名网站有强大的资金支持,有最高水准的技术人员,跟随他们的脚步至少要更有把握。
目前常用的语言就是asp、php、jsp、asp.net,其他的cgi等其他语言不做讨论,常用的数据库是Access、SQL server、Mysql、Oracle。
1.选择语言
Asp是最常用的语言,它是微软公司的产品,目前已经逐渐被同是微软公司产品的asp.net取代;
php是另一种较为常用的语言,也是应用非常广泛的语言,由于运行环境等各个环境都是开源的,因此发展很快。
jsp和asp.net在互联网领域是比较高端的语言,jsp比较早也比较成熟,很多大型网站都采用这一语言;
asp.net是微软推出的作为和jsp竞争的有力武器,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一个有意思的趣闻是拥有asp.net的微软公司和拥有jsp的SUN公司,为了对比技术,各自选拔优秀的技术人员推出了一个商店程序叫宠物商店,最后比赛的结果据说是不分伯仲。(相关的源代码可以在免费下载)
2.选择数据库
Access是微软的产品,是小型的数据库产品,对数据量较大的行业网站来讲无论从数据存储量,处理能力,安全性等各个角度,都不适合。
SQL server作为微软的主打产品目前已经有多个版本,是目前互联网上运行最多的数据库之一,随着微软在互联网方面的技术投入,我们有理由相信它会越来越强大。
Mysql也是应用非常广泛的数据库,由于其主要的管理程序和运行环境都是开源的,因此发展非常迅速,跟PHP的结合已经越来越成熟。
Oracle全世界范围内来讲是比较高端的数据库,主要用于很多超大型的系统,在互联网领域只有大型的网站才使用该数据库。但是,我们看到作为微软公司和甲骨文公司的竞争逐渐升级,SQLserver已经开始越来越成熟,包括美国的消防系统等国家机构已经采用了SQLserver,这给Oracle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3.结论
如果看了我唠唠叨叨的一堆话,感觉有点晕,那么你大可以忘掉它。其中很多关系仍然被很多技术人员喋喋不休的争论,我们只分析对行业网站来讲如何选择。
最终的结论是推荐采用Asp.net+SQL server或PHP+Mysql,我想这也是大多数人的观点。相对来讲asp已经逐渐开始被asp.net取代,jsp+oracle的模式成本太大,对行业网站来讲不推荐使用。
asp.net和php两种语言各有优势,对行业网站来讲都比较适合。从成本以及将来的扩展性各方面来讲,asp.net相对来说更适合,同时目前在人才市场上asp.net的技术人员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招到。
目前使用asp.net的网站有那些呢,当然最知名的毫无疑问是微软公司,大家常用的hotmail现在已经转移为.net平台了,另外微软的live.com都采用了asp.net语言了。目前行业网站中有很大一部分仍然采用asp,不过有些知名的网站已经从最初的asp转换为asp.net,这其中有大家熟知的当当网、携程网、中华英才网、泡泡网(PCPOP)等,中国最大的技术社区csdn.net也采用的是asp.net.
不管争论的结果如何,没有必要深究其中的技术细节,作为行业网站从业者来讲选择开发语言,首先可以借鉴一些成功的知名站点,其次需要考虑开发成本和是否可以快速找到合适的开发人员。
二、扩展性——适应市场的瞬息变化!
所谓扩展性,就是指网站能迅速适应变化,是否具有足够的灵活性。市场瞬息万变,随着用户体验、视觉体验、业务流程的变化,要求程序具备灵活的扩展功能,以适应熟悉变化的市场需求。
1.变脸
阿里巴巴做为中国电子商务的领航者,成为众多行业网站模仿的对象,至今大家仍然看到很早期的仿阿里巴巴的行业网站程序。可是近期阿里巴巴中文站在短短的时间内进行了数次变脸,这让很多模仿阿里巴巴的行业网站应接不暇,阿里巴巴如此快速的调整自己的业务流程和用户体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阿里巴巴有快速的变脸功能,即它采用了模版与程序分离的技术。
阿里巴巴拥有国内最先进的UCD团队,负责用户体验和UI设计。这些新的名称和操作模式对大多数行业网站来讲闻所未闻,虽然行业网站的发展已成为大趋势,阿里巴巴会遭受的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这也是它先后推出什么所谓的“服装网”、“化工网”等频道,又进行数次眼花缭乱的变脸的原因之一;但是阿里巴巴仍然是一家伟大的公司,其先进的技术和前瞻的眼光,仍然是行业网站学习的对象。马云对技术层面一窍不通,却拥有最先进的技术团队,这是成功的重要原因。
除了阿里巴巴包括网易、搜狐、新浪等众多的知名网站都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变脸,其中大部分都采用了模版分离的技术。对于行业网站必须跟进潮流,从更长远来讲,最大的好处就是降低了改版的成本。
2.变活
当然阿里巴巴的变脸不仅仅是换了一个皮肤,同时它也能迅速的建立行的业务模式,来适应电子商务的变化,这就是功能的扩展性,我叫它变活。程序的扩展性,主要体现在功能的扩展性上,看你能玩出什么新活来。
对于行业网站来讲,要发挥自身的优势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无论是纵向(行业网站内)还是横向(综合网站)的竞争,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并且适应行业本身的变化,创新出独特的业务模式或者是功能。举例来讲,一家钢材网站中不锈钢和碳钢的参数是不一样的;对医药网站中成药和西药应该填写的表单也不一样。能不能让用户在添加不同产品的时候填写不同的参数?这就是最简单的变活。
还是举例来说明:来看阿里巴巴,当我们选择mp3的时候会有品牌、型号、内存、屏幕等参数,选择某款机械产品的时候会让用户填写电机功率、主轴转速、工作精度等参数。这仅仅是扩展性一个很小的例子,但是对用户来讲实用性不言而喻。
3.结论
对大多数行业网站来讲,每一次改版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其风险性是非常大的,甚至对很多扩展性能较差又没有自己核心技术团队的行业网站,改版就意味着重做。但是我们从阿里巴巴的例子可以看到,市场的瞬息万变就要求业务流程和用户体验能跟上的上,只有捕捉变化,跟上变化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
对于很多在行业网站中发展了很多年,并且拥有一定市场规模,收入也不错的公司来讲,一些新兴的行业网站在技术方面带来的冲击是非常大的,因为新兴的网站没有改版带来的负担,可以采用一些新的技术和业务模式来提供更好的服务。
因此,对行业网站来讲,如果想在未来的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拥有一席之地,必须在技术上多下功夫,毕竟随便挂一个简单的程序就等着收广告和会员费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很多拥有长期经验和技术的互联网公司已经注意到这一蕴藏巨大商机的市场。
三、前瞻性——放眼未来的电子商务发展趋势!
所谓前瞻性,就是指必须拥有超前的眼光,以适应未来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对互联网公司来讲,抢得先机就等于获得了制胜的竞争优势。但是先机往往被那些具有超前眼光的人率先获得,因此对行业网站来讲,能不能适应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一个重要的考量标准。
1.电子支付
电子支付目前仅限于b2c和c2c,在B2B领域应用的比较少,但是B2B领域的电子支付是必然趋势。作为行业网站来讲,必须要有足够的前瞻性,来适应电子支付。
2.电子签章
目前很多工商管理部门,要求公司对公章进行备案,在传统领域中公章是一个公司的信用保证。在电子商务领域国家也大力提倡电子签章的应用,目前电子签章技术仍然在发展,作为整个电子商务信用体系中最重要,最具有法律效力的一环,电子签章、数字认证、电子合同,随着国家对电子商务的管理力度的加大,一定会得到进一步推行。目前已经有少数电子商务网站(其中大部分为行业网站)采用了电子签章,对行业网站来讲也应该看到这一趋势,并做出适应的策略。
3.电子商务标准
电子商务行业亟待产生统一的电子商务标准,我想国家相关部门以及从一些电子商务技术公司已经开始探索,希望寻求一个统一的电子商务标准。电子商务标准的产生可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这一趋势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共识。
同时越来越多的一些新的电子商务技术公司,会促进统一的电子商务标准,这一标准也许会被阿里巴巴这样的行业领航者拒绝。就像即时通讯工具QQ拒绝跟MSN,雅虎通等互通一样,但是不妨碍行业网站与第三方电子商务技术公司合纵连横,共同参与竞争。
对于行业网站来讲,做好准备形成统一的标准,更有利于将来与各种第三方技术公司合作,比如电子商务搜索引擎,即时通讯服务商,电子商务支付公司,甚至包括CRM系统等新的所谓SAAS软件的应用。举个通俗的例子来讲:未来的电子商务不一定是故有的模式,对行业网站来讲有可能成为整个电子商务中的内容供应商和交易平台,但是很多功能比如支付、客户管理、即时通讯由第三方提供,这就类似于W3C标准一样,要求行业网站输出的零件能无缝的对接到整个电子商务业务流程中。
四、总述
也许看似平静的波浪下涌动着翻滚的暗潮,只有注意到这些细微的变化,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只有少数的行业网站拥有自己的技术团队,大部分行业网站都是委托开发自己的产品,或者直接购买简单的修改后直接使用。
对于选择委托开发或者直接购买的行业网站来讲,必须回答以下问题:
1.是否采用了必要的新技术:如生成静态页面,符合xhtml标准等?
2.是否具备模版和程序分离的功能?
3.是否具备一定的扩展性和必要的数据接口?
4.是否采用了适合自己的语言程序?
5.是否有足够的前瞻性和升级服务?
6.是否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做售后服务?
7.是否能适应电子签章、数字认证等更先进的技术?
8.是否有更高端的用户体验和视觉设计?
『伍』 3g时代移动互联网将重点发展的业务包括什么
随时、随身、永远在线,移动互联网以其特有的优势和强大的发展潜力,正在加速向各行各业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e代驾以低廉的价格、便捷的服务完胜代驾公司,打车软件让移动互联网普及到千百万出租车司机和乘客中,订购机票、火车票,预订宾馆、旅游线路,读书、K歌、听音乐、购物、付款、医院挂号……都可通过移动终端,利用碎片化时间办妥。2013年以来,不同行业、不同性质大企业的领航人不约而同地吹响了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号角。
①马云内部喊话:阿里All In移动电商,从云端入手建设移动电商的生态;
②俞洪敏认为“必须更换我本人的基因,同时更换整个新东方的发展基因”,将移动互联与培训教育结合起来;
③复星集团CEO梁信军提出积极应用移动互联网改造复星集团;
④中国移动总裁李跃提出了以“三新”(新通话、新消息、新联系)为主要内容的向互联网转型的战略……
⑤网络信息平台正在从桌面端向移动端迁移,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与使用习惯也正在向移动智能终端转移。手机和平板电脑成为最受欢迎的移动媒体;
⑥移动互联网覆盖了越来越多三四线以下城市及城镇中不便于使用PC或笔记本电脑上网的人群,移动游戏、购物、阅读、社交成为人们的刚性需求和强有力的市场增长点。2013年,移动互联网金融交易笔数和交易金额分别为16.77亿笔和10.27万亿元,为2012年的5.3倍;
⑦支付宝、微信、余额宝等引领移动金融时代的到来,4G商用、可穿戴设备成为移动互联网下一个爆发点,中国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变革更加深入,影响更加深远。
一、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概况
中国移动互联网在2013年的发展既是快速稳健的,又是有具突破和创新的。用户规模、智能终端销量、移动应用的增长都达到了新的量级,移动网络和可穿戴设备等方面的发展有长足的进步和突破性跨越。
1、用户规模持续快速增长
根据CNNIC报告,截至2013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较2012年底增长19.1%,占总网民数的81.0%,台式电脑上网比例69.7%(4.3亿),笔记本上网比例44.1%(2.73亿),手机继续保持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⑧另据工信部公布2014年1月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2014年1月份,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8.38亿户,在移动电话用户中的渗透率达到67.8%。⑨CNNIC的数据是根据抽样调查获得的,工信部的数据是基于移动通信网络接入情况统计的,包括移动上网卡用户和手机上网用户。两个数据统计的对象不一样,虽有差别,但都反映了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快速增长的客观实际。移动上网用户规模的持续增长,促进了智能终端各类应用的发展,这成为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一大亮点。
2、智能终端普及提速
随着台式电脑与笔记本电脑出货量的持续减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增长进入繁荣期。2013年1-10月,我国智能手机终端出货量达3.48亿部,同比增长178%。⑩2013年上半年中国平板电脑(含在线市场)零售量为758万台,同比增长65%。(11)移动终端的普及不仅有量的提升,更有质的飞越。三四线城镇的移动终端普及率大幅上升,用户的移动终端使用时长大幅增加,从2012年到2013年,PC端的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小时)略有下降,从2.73小时下降到2.71小时;而移动端使用时长则大幅增加,从0.96小时增加到1.65小时。(12)
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是,继千元智能机之后,智能手机逐渐步入迈入百元时代,硬件价格不断下探,推动三四线城市及乡镇移动互联网的发展。2013年8月12日,小米公司以799元超低价正式销售红米手机,酷派、华为、中兴等国内厂商也都推出600-800元价格的智能手机,并在网络商城开始热卖。
4G牌照的发放,将加速移动设备的更新换代。有专家认为,网速提升带来的换机潮,将产生上千亿元的终端手机市场,整个产业链加上对移动互联网应用市场的投资预期,数年内带动的投资将达上万亿元。(13)
3、信息内容的流量消费G时代开启
2013年,国内3G网络进一步普及,网络质量不断提升,3G用户总规模突破4亿,比重突破30%,占到32.7%,同比提高11.8个百分点,呈现出不断上升态势,继续挤压2G网络的市场份额。(14)相比较而言,3G用户信息内容消费的流量花费是2G用户的3倍左右,这表明3G在支撑移动互联网应用拓展和收入提升方面具有更强的延展性和更大的潜力。
2013年是移动互联网用户上网流量大幅增长的一年。据工信部统计,2014年1月我国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1.33亿G,同比增长46.9%,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165.1M,同比增长38.6%,其中手机上网流量占比提升至80.8%,月户均手机上网流量达到139.3M。(15)这并不包括通过WIFI使用的流量。中国移动2013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前三季度用户无线上网业务流量同比增长近1.2倍。
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颁发了三张TD-LTE制式的4G牌照,这意味着中国4G网络、终端、业务将正式从实验转为商用,中国移动互联网进入4G时代。4G手机市场的厂商数量由年初的9家增加到14家,在售机型由45款增加到64款,(16)中国移动也已经向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6个城市提供4G网络服务。预计4G手机的增长将迎来爆发期,带动流量消费G时代的到来,LTE发展将进入快速增长期。
4、移动应用分发渠道竞争激烈
2013年,中国移动应用(App)数量已达百万量级规模,其中在App Store各国应用下载量排行榜上,中国排名第2,位次与2012年持平;在应用营收排行榜上排名第4,较2012年上升4位。(17)应用商店仍是移动应用分发的主渠道,达到整体分发量的80%以上。第三季度中国移动应用分发量达180亿次,(18)中国市场虽然拥有成百上千家Android应用商店,但在整个移动应用生态系统内唱主角的只有约20家应用商店,其中网络(收购91助手后)的应用分发能力最强,份额占比达40.6%,360手机助手占比24.8%,豌豆荚占比12.4%。
手机应用逐渐从通讯、碎片化阅读等相对简单的应用,向粘度较大、时长较长的视频、商务类应用发展。截至2013年12月,我国手机端在线收看或下载视频的用户数为2.47亿,与2012年底相比增加了1.12亿人,增长率高达83.8%,(19)在所有应用类型中增长最快,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的第五大应用。手机网络购物发展迅速,用户规模达到1.44亿,使用率从2012年的13.2%提高到28.9%,增幅达到119%。2013年手机在线支付快速增长,用户规模达到1.25亿,使用率为25.1%,较2012年底提升了11.9个百分点。
5、移动互联网投资并购火热
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领域频现巨头身影,并购火热,大额投资突出。传统PC互联网企业巨头争抢移动互联网“入口”,并购大戏不断上演。
2013年网络、腾讯、阿里巴巴三大巨头在移动互联网投资上动作频频,一方面投资并购的次数增多,一方面投资并购的金额增大。网络18.5亿美元收购91无线,使得网络在应用分发市场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补齐了自身“短板”。阿里在移动互联网的各个环节进行重点布局,投资新浪微博、高德地图、快的打车、UC浏览器、友盟,投资数额较大。腾讯围绕O2O、垂直应用等持续布局,先后投资嘀嘀打车、e家洁、365日历、安管佳科技、泰捷软件、“阅后即焚”照片分享应用Snapchat、基于开源Android系统的CyanogenMod。
6、技术创新领跑互联网行业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离不开技术驱动,2013年,引领或应用于移动互联网的技术更新应接不暇。
终端技术方面,可穿戴智能设备技术不断成熟,Google在2012年公布的谷歌眼镜(Google Project Glass)概念于2013年终成现实。国内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设备从概念走向产品,网络眼镜正在内测,盛大果壳电子推出智能手表,奇虎360发布主打儿童安全的智能手环。人机交互技术方面,语音指令、面部识别、手势控制技术进入应用高峰,将人们全面带入“知觉时代”,不仅在智能手机、智能电视中流行,而且在智能家居中也开始渗透。2013年科大讯飞智能语音技术已经在电视、空调、风扇、微波炉、智能手表等家电领域和可穿戴设备中实现应用。网络技术方面,作为移动互联网的下一代技术,4G标志着更快的速度和更大范围的覆盖,它的商用将真正实现人们的沟通自由,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社会形态。此外,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当前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热点和动向,与移动互联网产业紧密集合,催生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技术结合起来的“车联网”,更是远程智能互动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移动大数据也已经在移动社交、智能交通、精准营销、电子政务、移动金融等领域得到了应用。
2014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期间,工信部尚冰副部长在出席GTI国际峰会时表示,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呈现3个“70%”,即智能手机占全部手机销量的比例超过70%,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增长超过70%,移动互联网对行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无论国际、国内,无论新兴、传统行业,移动互联网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得到了社会认同,人们已经由原来的不知、畏惧、无所适从,逐渐适应了移动互联网快节奏的变革。
二、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分析
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保持快速增长,市场规模极速扩大。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1059.8亿元,尽管增长率比2012年有所下降,但增长速度仍然达到81.2%。(20)购物、游戏、营销等领域是移动端最主要的盈利来源,并且仍将稳定增长,而移动金融、移动支付、移动广告、移动营销、移动旅游市场将会有所突破,市场份额将有所增长。
1、移动电子商务增势迅猛,入口争夺暗流涌动
2013年中国移动购物市场交易规模1676.4亿元,同比增长165.4%,在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中占比为38.9%,居于首位。(21)这一年,马云宣布“退居二线”,刘强东出人意料地低调静默,移动电子商务市场却暗潮汹涌,各大电商巨头竞争激烈,争抢移动流量的入口。2013年上半年,手机淘宝客户端新增激活用户数达到1.02亿,京东移动端下载超一亿,流量达到京东总流量约30%。
目前,阿里巴巴、京东、当当网、亚马逊中国、易迅网在移动端加速“跑马圈地”,网络、苏宁、360、小米等企业都看到了移动电商的大机会,正在加紧布局,在应用、营销上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力争多分一杯羹。
“双十一”是电商,更是移动电商的“节日”。当天,手机淘宝在支付宝的成交金额达到53.5亿元,是2012年的5.6倍。易迅微信卖场下单量突破8万单,占易迅全站订单总量的13%。在京东680万订单中,移动端订单量占比15%。(22)
2、移动游戏呈现井喷,市场前景广阔
2013年,中国的移动游戏市场可谓是百花争艳。腾讯、银汉科技、广州谷得、蓝港在线、玩蟹科技等移动游戏开发商之间你争我夺,游戏产品迭代加快,游戏用户增长迅猛,付费意愿提高,中国移动游戏产品收入高速增长,估计国产手游产品达到“月收入破千万”标准的超过60款。(23)
据中国版协游戏工委(GPC)、中新游戏研究(CNG)、国际数据公司(IDC)联合发布的《2013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移动游戏的市场规模达到了112.4亿元,同比增长246.9%,占全国游戏出版市场的13.5%,较2012年的5.4%增长了8.1个百分点,移动游戏市场给人以巨大的想像空间。
移动游戏是游戏产业细分行业中市场份额增幅最为明显的一个分支。2013年中国移动游戏用户数量突破3亿,智能终端快速普及使移动游戏在画质、操作体验、创新创意等环节大幅提升,付费方式更为灵活。移动游戏正为越来越多人所认可和接受,用户的付费意愿增强,市场发展健康而稳定。
3、移动广告平台趋于分化,强者衡强
2013年,中国移动广告市场品牌客户接受度、点击量等都取得明显突破,移动广告平台的盈利水平提升,市场规模保持较高增长速率。艾媒咨询统计,2013年我国移动广告平台市场规模为25.9亿元,同比增长144.3%,2014年则有望增至50.1亿元。(24)经过2012年的“跑马圈地”,2013年中国移动广告市场竞争格局趋向分化,小型和相对落后的平台难以继续生存,优势资源向大平台集中倾斜,开始从粗放型发展转向精准化发展,具有强大资源渠道和媒体整合能力的新型移动广告平台更具有竞争力。
从移动广告投放行业上看,2013年汽车行业的投入最大,占比达18.6%;快消品次之,占比达15.3%;日化、娱乐、电商的投入也居于前列。从广告类型上看,移动应用内置广告发展成为完整的产业链,移动视频广告在2013年的市场规模为8.3亿元,占整个中国网络视频广告市场规模的6.8%,(25)爱奇艺2013年第四季度的移动视频广告已占其广告总收入的20%以上。
4、移动支付数额暴涨,市场集中度高
2013年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型移动支付如手机钱包客户端、应用内支付、手机刷卡器、二维码支付、NFC近场支付等新型的移动支付方式发展迅猛,移动支付市场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易观智库发布的《2013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总体交易规模突破13010亿元,同比增长率高达800.3%,远远超过PC互联网支付增长率。(26)
受移动购物、信用卡还款和转账业务驱动,加之余额宝、微信理财等理财应用的推出,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硝烟弥漫。根据易观智库数据,2013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中,移动支付业务交易额的市场格局变化非常大,支付宝、拉卡拉、财付通分别以69.6%,17.8%和3.3%位居市场前三位,占据了超过90%的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非常高。未来,随着O2O线上线下渠道打通,消费引导的用户支付习惯的养成,银行、运营商和第三方支付企业将携手促进移动支付产业的快速发展。
5、移动金融破局,线上线下开始贯通
在余额宝、微信银行等非银行理财应用的带动下,移动互联网金融已经从过去的小规模、零散型,开始进入到规模化、与传统线下金融服务互补、融合发展的新阶段。2013年6月13日,支付宝推出余额宝,上线仅4个月,余额宝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管理资产规模突破1000亿。(27)截至2014年2月26日,余额宝的开户数已经突破了8100万人,余额宝规模突破4000亿。(28)
各大银行在推出手机银行、微信银行服务的基础上,纷纷试水移动金融理财投资产品,开始了新时代的金融革新;支付宝已经成为国内首个综合性移动金融理财和管理平台;三大运营商全面向移动金融领域进军,获得支付牌照后均开始涉足手机金融业务;手机余额宝的资金规模和用户规模大幅超过PC端;国内移动金融服务移动支付可信平台(TSM)2013年6月上线,移动金融前景广阔。
6、在线旅游向移动端发力,深度竞争才刚开始
2013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2204.6亿元,(29)虽然移动端比例还不到20%(国外旅游预订业务,互联网占70%-80%,手机占到20%左右),(30)但是增长速度快,旅游预定尤为明显:截至2013年10月份,携程移动端酒店预订占比的峰值超过40%,艺龙来自移动端的业务贡献也超过25%,而去哪儿第三季度来自移动端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已接近15%。(31)在线旅游中,移动端的分量越来越重,正在成为巨头们争夺的新战场。
除了正在向移动端转型的在线旅游巨头外,移动APP创业公司纷纷涌现,分享类APP如面包旅行、在路上、布拉旅行,工具类APP如飞常准、航班管家等等移动应用也在快速积累了人气。旅游业有可能成为绕开PC端,真正实现移动化的行业。
2013年多家旅游APP获得投资。4月,“今夜酒店特价”移动预定平台获IDG资本约3000万元投资;5月,航班管家旗下快捷酒店管家,获得携程旅行网约4000万元战略投资;11月,面包旅行宣布获得宽带资本领投的近千万美元;同程网于10月与中信银行合作,获得授信额度用来扩张无线市场。移动互联网改变了用户的旅行预订行为,碎片化时间被大量运用,个性化旅游的需求日益强烈。2014年有可能成为移动旅游的产品化元年,由跑马圈地逐渐向为用户提供更具体验度和价值度的产品方向迈进。
三、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特征
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超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网络观念、经营方式、赢利模式,技术创新、产品迭代迅速,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各方的竞争和合作全面铺开,行业内、不同行业间的界限被打破。
1、移动互联网影响力空前扩大,监管开始补位
从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长率、市场规模增长率、智能手机销量增长率来说,2013年并不是最高的,但是论到移动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震动程度、在媒体的曝光度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力,2013年却是空前的。在这一年,地铁、公共汽车上,机场、站台上,甚至在会议室、餐桌上,到处都是低头刷屏一族;不仅报刊发行量、广告额下降,电视收视率下降,手机短信发送量、PC端的流量也下降,快速增长的是移动端流量,门户网站、视频网站、购物网站都是如此,以至于互联网巨头们、电商们、新闻网站们,甚至某些传统行业,都言必称移动互联网了。与此同时,监管部门也把目光聚集于移动互联网,原来缺位的监管,开始补位。
2013年,主管部门明显加强了对过去不太被重视的移动互联网的监管。一方面,加大了对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指导、管理,另一方面,加强了监督、监管、治理。国家“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推动了移动网络全面覆盖和产业化发展。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重点加强4G网络建设和产业化发展。10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组织实施2013年移动互联网及第四代移动通信(TD-LTE)产业化专项的通知》,将“向移动互联网的可穿戴设备研发及产业化”列为专项支持重点范围,为推动可穿戴设备行业发展,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升级打下了政策基础。
同时,更加严格的管理措施出台,安全监管补位,对PC端和移动端提出相同的要求,用相同的尺度进行监管。《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关于加强移动智能终端进网管理的通知》的出台,旨在加强对个人信息安全和合法权益的保护。11月1日,工信部《关于加强移动智能终端管理的通知》开始实施。随着“嘀嘀”、“打的”两款打车软件的恶性竞争,深圳、北京、上海等城市甚至专门出台了针对打车软件的政策。
2、巨头争“入口”,中小企业抢“船票”
互联网的重要特点之一是互联互通,通过输入网址、关键词检索、超链接……有许多方式可以找到想找的内容,而因为拥有某种应用而汇聚大量人气,进而能够非常便捷地到达其他页面的网站便被称为“门户”、“入口”。“门户”、“入口”是用户寻找信息、解决问题最便易的通道。传统互联网时代,浏览器、搜索引擎是典型的互联网入口,人气旺盛的导航网站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入口。控制了入口,等于拿到了商业利润的金钥匙。
2013年,中国三大互联网巨头BAT(网络、阿里、腾讯)对于移动互联网入口的争夺达到白热化程度。腾讯拥有注册用户达6亿的微信,被认为占据了一大优质的移动互联网入口。电商大佬阿里,为改变没有移动互联网入口的被动局面,花5.86亿美元购入注册用户达数亿、60%流量来自移动端的新浪微博18%的股权;随后又重金收购拥有O2O高期望的高德地图——2013年5月,以2.94亿美元收购高德28%的股份,2014年2月又宣布拟以11亿美元全资收购高德。被认为在移动互联网方面出手较晚、没有大动作的网络,2013年重拳出击,斥资18.5亿美元收购91无线,谱写出中国互联网有史以来最大的收购案。“得入口者得天下”,为得“天下”不惜血拼,BAT在2013年正是这么做的。
绝大多数互联网公司、传统媒体、传统企业不像BAT那样财大气粗、出手阔绰,但是它们也都在想尽办法挤上移动互联网这趟车,想办法争取拿到移动互联网的“船票”。2013年底,360手机卫士开始捆绑手机助手,在移动安全和移动应用分发领域占据了显著位置,手机卫士用户量为4亿,控制了七成的市场份额,手机游戏分发能力不俗。搜狐张朝阳制定了“以媒体为中心布局移动互联网入口”的战略,2012年首创订阅模式,2013年入驻媒体和自媒体超过3000家,搜狐新闻客户端装机量1.85亿,活跃用户超过7000万,被认为是中国最大的移动媒体平台。
3、碎片式泛在化,渗透颠覆行业和生活
移动互联网最重要、最具魅力的特征是:贴身、网随人走,随时可用、无处不在、永远在线。随着移动网络的广泛覆盖,3G提速,智能手机旺销,2013年移动互联网在中国可以说无孔不入,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第三方应用商店中的移动应用应有尽有,报刊杂志电视台新闻网站都有一个或多个新闻客户端,医院、银行、航空、火车都有客户端,读书学习、儿童教育、旅行购物、娱乐美食、摄影录像……只要有需求、想得到的,差不多都能找到移动客户端,而且免费者众多,任君选择!下载了客户端,大大小小的碎片化时间都被用来刷屏:3秒钟能读一条微信;1分钟,能看一段微视频、读一篇微型小说;3分钟,能完成一次网购……移动互联网在传统行业和社会生活中的渗透,正在产生颠覆性作用、震撼式的效果。“嘀嘀”和“打的”两款打车软件在腾讯和阿里的巨额补贴中拼抢出租车和乘客,顿时成为全社会的热点话题。
有人把移动金融比作互联网金融“皇冠上的明珠”,它与互联网尤其移动互联网的结合,提升了金融服务效率,模糊了金融业边界,极大地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碎片化、长尾式的金融理财需求,其发展模式具有颠覆性,它甚至能够到达银行所到不了的“最后一公里”。从这个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的下一个爆发点在移动领域。如余额宝、理财通等移动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风生水起,改变了普通百姓的金融消费习惯和理念,让指尖金融在年青人中广泛流传。
4、移动互联网驱动创新,引领产业融合发展
2013年,移动互联网驱动产业融合、创新,开启了一扇扇创新的大门。可穿戴设备、4G、云计算、大数据,以及语音识别技术等等都给相关行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想像空间。
在谷歌眼镜的影响下,2013年可穿戴设备在中国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3月,小米宣布研发智能鞋,4月,网络智能眼镜开始内测,6月,盛大果壳电子发布智能手表、智能戒指,10月,360发布儿童卫士手环……涉足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还有橡果信息、东软集团、映趣科技、奥雷德光电等科技企业。移动互联网与服装配饰、医疗保健等等的融合,无疑是又一座金矿。
8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起成立“车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盟成员涵盖汽车制造商、移动通信运营商、硬件设备制造商、软件服务提供商及相关科研院所。联盟重点推进Telematics车载应用服务,通过移动互联网将车与车、车与人、人与人、人与物连接起来,建立一个围绕车辆的数据汇聚、计算、调度、监控、管理与应用的复合智能体系。这将是一个生活在2013年的普通人难以想像的复杂的智能系统。
12月,阿里巴巴集团与海尔集团达成合作协议,阿里以约22.1亿元人民币投资海尔集团子公司海尔电器。此次合作看上去是海尔电器日日顺物流与阿里天猫的结合,但两大巨头的合作无疑留下了“智能家电”的想像空间。2014年初,阿里宣布联手新奥特、华通云数据,打造中国最大的全媒体云计算平台“ONAIR(在云上)”,年内,将全国200家电视台接入云计算平台,这又是一个媒体融合的大手笔。
『陆』 中国互联网和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势
中国互联网和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势如下:
互联网:
简介:互联网(英语:Internet),又称网际网络,或音译因特网(Internet)、英特网,互联网始于1969年美国的阿帕网。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巨大国际网络。通常internet泛指互联网,而Internet则特指因特网。这种将计算机网络互相联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称作“网络互联”,在这基础上发展出覆盖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联网络称互联网,即是互相连接一起的网络结构。互联网并不等同万维网,万维网只是一建基于超文本相互链接而成的全球性系统,且是互联网所能提供的服务其中之一。
发展:
中国互联网已经形成规模,互联网应用走向多元化。互联网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
学习、工作以及生活方式,甚至影响着整个社会进程。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突破5亿,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
网络经济得到快速增长。根据iResearch统计,2011年网络经济市场规模突破2300亿元,到2013年将达到5400亿元。在细分市场结构中,2011年移动互联网和网络广告的占比均有小幅提升,电子商务的占比仍维持着40%以上的占比。其中,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增长,主要源于传统电商企业快速拓展移动业务以及移动支付的快速推进;电子商务市场稳定态势的保持,主要源于网络购物和旅行预订市场的持续增长;广告主网络广告投放比重持续增加,助推整体网络广告市场保持稳定上扬态势;而网络游戏市场,由于网游用户付费市场接近饱和,网络游戏市场规模增长逐步趋向平缓。
在互联网产业及中国经济发展向好的预期下,互联网企业再现上市潮。2010年以来,中国互联网公司频频赴海外上市,其中以美国IPO居多,这批上市公司占到了美国IPO公司总数的1/4强,成为2000年北京新浪互联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北京搜狐互联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广州网易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等网络公司上市后的第二波集体上市浪潮。与上一波相同的是,这批上市网络企业市盈率普遍偏高。2011年5月,4只中国网络股先后上市,但后市表现让人失望。人人网虽首日大涨30%,但第二天就走跌,第5个交易日跌破每股14美元的发行价。而网秦天下首日即破发,最终以近20%的跌幅结束当天交易。
专业人士称,许多美国投资者只是冲着中国的经济增长,根本不了解公司基本面,其追捧中有明显的投机成分。此外,各种中国企业所谓的业绩造假、违规操作消息不绝于耳,这导致中国概念股遭遇到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第二次互联网泡沫为之不远。在互联网繁荣的外表下,实则暗潮汹涌。在此背景下,互联网企业更应该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动态,抓住机遇,抵御风险。
发展规模:
中国网民规模继续呈显持续快速发展的趋势。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人,2007年底美国网民数为2.18亿人,按照美国的网民增长速度估算,美国网民人数在2008年6月底不会超过2.3亿人,因此中国网民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位。同期增长了9100万人,在2008年上半年,中国网民数量净增量为4300万人。越来越多的居民认识到互联网的便捷作用,随着网民规模与结构特征上网设备成本的下降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互联网正逐步走进千家万户。全球互联网普及率最高的国家是冰岛,已经有85.4%的居民是网民。中国的邻国韩国、日本的普及率分别为71.2%和68.4%。与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有相似性的俄罗斯互联网普及率则是20.8%。一方面,中国互联网与互联网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发展差距,中国整体经济水平、居民文化水平再上一个台阶,才能够更快地促进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另一方面,这种互联网普及状况说明,中国的互联网处在发展的上升阶段,发展潜力较大。
不同接入方式网民规模,业界和网民非常关注宽带接入速度。享受宽带接入服务的网民越多,中国的互联网接入情况就越好。中国网民中接入宽带比例为84.7%,宽带网民数已达到2.14亿人。中国的手机上网网民数已达到7305万人。2.53亿网民中,半年内有过手机接入互联网行为的网民比例达到28.9%。手机上网以其特有的便捷性,在中国发展迅速。手机上网的发展,使得网民的上网选择更加丰富,手机上网情况的变化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网民上网条件的变化。
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3.8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28.9%,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按照该速度发展,未来2-3年中国的网民数量预计将超过5亿。
根据2012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 年12 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 亿,达到5.13 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 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 个百分点,达到38.3%。
2016年1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内容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过半数中国人已经接入互联网。
用户情况:
随着宽带中国2013年专项行动稳步推进,2013年1~6月,我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较上年末净增1109.4万户,较上年同期净增量减少293.7万户,总数达1.81亿户,占互联网接入用户的比例达97.0%。高速率宽带接入用户占比提高明显,2M以上、4M以上和8M以上宽带接入用户占宽带用户总数的比重分别达到95.1%、72.3%、17.2%,比上年末分别提高0.8个、6.5个、1.2个百分点。光纤入户工作稳步推进,FTTH/0用户新增931.1万户,每月净增超过150万户,达到2969.2万户,在宽带用户总数的比重由上年末的11.6%提升至16.4%。截至6月末,我国xDSL用户占宽带接入用户的比例降至62.3%,低于上年同期10.6个百分点,较上年末下降5.6个百分点。
1~6月,移动互联网用户净增4011.5万户,用户规模已达8.04亿户,同比增长13.8%,对移动电话用户的渗透由上年同期的67.2%上升至68.4%。
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4.64亿人,较上年末增加了2931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占比由上年末的74.5%提升至84.2%。
下面是全球的发展趋势:
全球互联网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进入商用以来迅速拓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经过短短十几年的发展,截止2007年1月,全球互联网已经覆盖五大洲的233个国家和地区,网民达到10.93亿,用户普及率为16.6%,宽带接入已成为主要的上网方式。同时,互联网迅速渗透到经济与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推动了全球信息化进程。全球互联网内容和服务市场发展活跃,众多的ISP参与到国际互联网服务的产业链中。由此带来了互联网服务的产业发展活跃,推动形成了一批ISP,如Google、Yahoo、eBAY等,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企业。2006年10月Google公司的市值已达1450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三大IT公司。
中国的互联网发展虽然起步比国际互联网发展晚,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同样快速发展。据CNNIC公布的最新互联网发展调查报告显示,截至到2006年12月,中国互联网网民数达到1.37亿,同1997年10月第一次调查的62万网民人数相比,网民人数已是当初的221倍。宽带上网人数达到9070万,位居全球第二位,手机上网网民数1700万。中国网站数为843000个,全国网页数为44.7亿个。这些数字都是非常惊人的。
一.互联网ISP提供的主要业务以及业务收入情况
随着宽带的发展,以及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互联网的业务应用同国际主流的业务应用发展基本一致,中国ISP在业务提供能力方面也同世界先进国家的ISP站在同一起点。国际主流的互联网业务在中国都有应用。表1中列出中国ISP/ICP提供的主要互联网应用。
但是,中国本土的ISP主营的互联网应用还是具有中国特色。比如在中国网络游戏业务和即时通信业务发展明显优于全球平均水平。
中国ISP 2005年总体行业收入大概在300亿人民币左右。总体行业收入增长快速态势明显,2004年到2005年的增长率约为40%。表2是中国典型的ISP的收入情况,ISP的业务收入增长率相差较大,平均增长率在30%以上。
互联网原有的免费提供业务的方式,曾经作为互联网的特点和优势,推动了互联网的发展。但是,如果一切都以免费方式提供,互联网的业务提供能力将难以快速提升,互联网在各种专业的服务,比如金融业、出版业等的应用和发展将受限,因此全球的ISP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也积极地探索业务提供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
ISP公司发展情况千差万别,从中国的ISP公司运营商业模式看,有以下三种基本的商业模式:
●第一种是大而全的商业模式,ISP提供广泛的互联网业务。比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雅虎是这种方式的代表。
●第二种是专注于主营业务的模式。比如,腾讯专注于即时通信业务;刚在Nasdaq上市的“如家”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酒店业的ISP。
●第三种是综合经营型的商业模式。比如,新浪这类大门户,在主营新闻信息服务的同时,经营网络游戏、提供网络广告服务等多种互联网业务,并从这些非主营业务中获利。
中国ISP大多采用综合经营信息服务的模式,在关注核心业务的同时,兼顾提供其他互联网信息服务。通过这种经营模式,ISP得以扩展自身的业务运营领域,扩展盈利来源,丰富运营模式,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ISP采用的商业模式同中国互联网应用市场的竞争格局相关。由于各互联网业务领域的竞争都非常激烈,竞争格局随时都有可能变化,因而造成了中国ISP大多注重全面巩固和提升自身核心业务能力,提高业务服务进入门槛,ISP通过这种发展模式,确保自身垄断、主导或者优势地位,为自身的发展创造机会。
另外,中国ISP大多同国内电信运营商合作。中国电信推出互联星空合作平台,成为众多ISP寻求同中国电信合作共赢的良好土壤,各ISP在中国电信的网络平台上提供互联网业务服务,不仅推动了宽带产业链发展,也保障了自身用户和业务发展,促进了自身良好的运营。中国移动构架的移动梦网平台,是众多提供移动互联网业务的ISP同中国移动合作的良好平台。一般而言,传统电信运营商会同ISP采用业务收入分成来共享收益。这种合作模式带来了通信产业链的发展和延伸,价值分配逐步走向合理均衡。虽然这种模式在国内外都比较成功,但是在整个商业活动过程中,传统电信运营商还是占据了主要的控制地位,中国的电信运营商正在对这种分成模式进行调整,“50 50”新模式的出现预示着中国ISP新一轮的运营模式调整已经开始。来看,虽然内容为王已经逐渐成为中国互联网业务市场的重要特征,但是ISP在内容上具有的明显优势并没有根本改变产业链的主导力量,网络资源和用户资源仍然是决定互联网业务产业链上谁是主角的重要因素。
二、典型ICP运营模式分析
按照主营的业务划分,中国ISP主要有以下几类。
1.搜索引擎ICP
到2005年底,使用过搜索引擎业务的互联网用户达89.1%。中国搜索引擎市场中国内ISP,比如网络,已经超过以Google为首的海外ISP,成为主要的市场占有者。提供的搜索服务也越来越丰富,包括地图搜索、论坛搜索、博客搜索等越来越多的细分服务。有数据表明,2005年,中国搜索引擎ISP的收入中,雅虎系收入达到2.8亿元,排在第一,网络达到2.7亿元,排在第二,Google收入达到1.5亿元,收入排名第三。
(1)经营模式
国内外的搜索引擎ISP缺乏赢利模式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困惑,越来越多的搜索引擎ISP从其他方向去寻找出路,依靠提供网络广告服务、电子商务等方式获利。
(2)典型案例——网络公司。
网络公司是中国搜索引擎业务提供商中的领头羊,在推动自身运营发展的过程中,网络广告业务是主要的收入来源。网络推出了一系列旨在提升用户粘稠度,扩展主业服务范围的举措,包括将网络搜索工具条同HP商用电脑捆绑,拓展搜索业务到Web2.0上,提供博客搜索等。2006年第三季度财报中,网络总收入达3030万美元,运营利润达960万美元,运营利润率32%。广告收入规模历史最高,达3010万美元,环比增长18%~28%。
2.即时通信ICP
即时通信ISP主要提供基于互联网和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即时通信业务。由于即时通信的ISP自己掌握用户资源,因此在即时通信的业务价值链中,即时通信ISP能起到主导作用。这在同运营商合作的商业模式中非常少见。
(1)经营模式
参与提供移动即时通信服务的ISP越来越多。即时通信业务由两种,移动即时通信和互联网即时通信,两者的运营模式存在较大差异。互联网即时通信业务出现较早,因其沿袭了互联网的免费模式造成了蓬勃发展,随着该业务在互联网用户中渗透率和用户忠诚度的提高,即时通信服务商开始收费。但是,互联网即时通信ISP的主要收入来源来自于即时通信客户端的广告收入。与此不同,移动即时通信业务出现相对较晚,一般采用SMS和WAP等业务接入方式,部分运营商采用内置即时通信客户端方式提供服务。大多移动即时通信服务是付费业务,移动即时通信ISP对移动运营商的依赖性更强,很多移动运营商自身就是移动即时通信业务的ISP。移动即时通信业务采用包月计费(比如短信方式)或者按使用计费(比如WAP方式)两种方式。
(2)典型案例——中国联通和腾讯公司合作开展移动即时通信业务
出于提高用户ARPU,增加用户黏性的目的,中国联通开展了移动IM业务。中国联通的策略是和国内外最著名的即时通信ISP合作,优势互补,做大市场。腾讯公司正是在中国开展即时通信业务最早、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本土即时通信ISP。从2003年开始,中国联通和腾讯合作,在中国联通提供的CDMA网络中,提供了基于BREW平台的“腾讯QQ”即时通信服务。
3.移动互联网业务ICP
移动互联网业务ISP主要提供移动互联网服务,包括:WAP上网服务、移动即时通信服务、信息下载服务等。
(1)经营模式
提供移动互联网业务的ISP,主要采用了同移动电信运营商合作的业务开展模式。以收益分成和利益共享的形式,共同提供互联网业务。比如新浪、TOM和空中网,这些ISP同中国移动合作,将自己丰富的内容进行加工,实现中国移动的要求,并获得业务收益。这种模式下,ISP受运营商政策变化的影响比较大。
(2)典型案例——空中网公司
空中网作为无线增值服务提供商和无线互联网门户运营商,2006年的第三季度总收入2501万美元,同比增长24%。空中网来自无线互联网门户的总广告收入为5.9万美元,比上一季度的2.2万美元增长了168%(见表3)。随着无线互联网门户业务的稳步发展,空中网来自无线互联网门户的广告收入已经呈现增长趋势。但是受到中国移动针对移动增值服务新政策的影响,空中网各项服务收入变化较大。
通讯行业:
发展状况
总体
随着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不断加快,加上政府公共安全投资不断增加,专网通信市场规模近年来不断扩大,2012年达到68.2亿元。
公安系统
按照我国2900个局级以上公安部门测算,需要移动基站2900个;按我国在编警察人数170万人,需要无线通信终端170万个;按10名警察配1辆警车测算,需要17万车载无线通信设备。目前摩托罗拉的数字移动基站价格80万元左右,手持终端价格4000元左右,车载终端价格1.5万元左右,根据数量测算,我国公安系统专网通信容量为116.7亿元。
消防系统
按一个中队8辆消防车测算,共有23200辆消防车。根据测算我国消防员需要无线通信终端145000台,车载台或移动中继站23200台,终端设备按照4000元计算,车载台或移动中继站按照1.5万元计算,消防系统专网通信容量约为10亿元。
『柒』 寺右新马路军区4号大院到寺佑新马路81号怎么走
公交线路:975路 → 地铁2号线 → 地铁5号线,全程约12.7公里
1、从暗潮电子商务步行约110米,到达三元里大道中站
2、乘坐975路,经过4站, 到达地铁三元里站(c2出口)站
3、步行约380米,到达三元里站
4、乘坐地铁2号线,经过1站, 到达广州火车站
5、步行约130米,换乘地铁5号线
6、乘坐地铁5号线,经过6站, 到达五羊邨站
7、步行约890米,到达新马路81号
『捌』 国内互联网是什么
中国互联网已经形成规模,互联网应用走向多元化。互联网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
因特网
学习、工作以及生活方式,甚至影响着整个社会进程。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突破5亿,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
网络经济得到快速增长。根据iResearch统计,2011年网络经济市场规模突破2300亿元,到2013年将达到5400亿元。在细分市场结构中,2011年移动互联网和网络广告的占比均有小幅提升,电子商务的占比仍维持着40%以上的占比。其中,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增长,主要源于传统电商企业快速拓展移动业务以及移动支付的快速推进;电子商务市场稳定态势的保持,主要源于网络购物和旅行预订市场的持续增长;广告主网络广告投放比重持续增加,助推整体网络广告市场保持稳定上扬态势;而网络游戏市场,由于网游用户付费市场接近饱和,网络游戏市场规模增长逐步趋向平缓。
在互联网产业及中国经济发展向好的预期下,互联网企业再现上市潮。2010年以来,中国互联网公司频频赴海外上市,其中以美国IPO居多,这批上市公司占到了美国IPO公司总数的1/4强,成为2000年北京新浪互联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北京搜狐互联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广州网易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等网络公司上市后的第二波集体上市浪潮。与上一波相同的是,这批上市网络企业市盈率普遍偏高。2011年5月,4只中国网络股先后上市,但后市表现让人失望。人人网虽首日大涨30%,但第二天就走跌,第5个交易日跌破每股14美元的发行价。而网秦天下首日即破发,最终以近20%的跌幅结束当天交易。
专业人士称,许多美国投资者只是冲着中国的经济增长,根本不了解公司基本面,其追捧中有明显的投机成分。此外,各种中国企业所谓的业绩造假、违规操作消息不绝于耳,这导致中国概念股遭遇到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第二次互联网泡沫为之不远。在互联网繁荣的外表下,实则暗潮汹涌。在此背景下,互联网企业更应该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动态,抓住机遇,抵御风险。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