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南通大学三本有哪些专业
1、汉语言文学(高级文秘)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实际应用能力,适合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高级文秘、公关、宣传和行政管理等工作,到教育、文化、出版等部门从事教育、创作、评论、编辑、新闻采写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汉文字学、文学概论、写作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美学、社会学、修辞学、行政管理学、国际政治与经济、编辑学等。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2、汉语言文学(新闻传媒与文化创意)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能够胜任报纸、电台、电视台等主流新闻媒体,以及广告公司、电视节目制作公司、文化传播公司等企事业单位所需要的既具备现代新闻传播知识又有文化创意能力的复合型从业人才。
主要课程:广播电视概论、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广播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新闻写作学、电视摄像、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电视作品分析、公共关系学、计算机动画设计基础和视频动画、文化创意研究、动漫研究等。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3、统计学(金融统计)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统计学所需要的良好数学基础,并具有经济、金融、会计等相关学科的专门知识,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处理数据和分析数据,能在银行、保险、证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统计调查、信息管理、数据分析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常微分方程、概率论和数理统计、金融统计分析、计量经济学、保险学原理、投资决策分析、会计学原理、利息理论、、经济学原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统计软件等。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4、国际经¬济与贸易(辅修英语)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系统地掌握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科学研究和宣传策划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辅修英语专业,培养学生成为不仅具有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专业知识,而且具有较好英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法、国际经济学、进出口贸易实务、外贸函电、国际贸易、国际商法、国际经济合作、市场营销、组织行为学、计量经济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地理、外贸会计、统计学等。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5、市场营销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网络营销、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国际国内市场开拓、营销以及咨询、管理、调查与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国际市场营销、网络营销、国际商务谈判、跨国企业营销管理、市场调研与预测,供应链管理、CI理论与实务、电子商务、客户资源管理等。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6、市场营销(物流)
培养目标:本专业为物流企业、企事业单位的物流部门、各级政府机构经济管理部门以及学校、科研机构,培养具有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和供应链管理战略眼光的跨学科综合型的高素质、高水平的物流管理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学、经济法、运筹学、现代物流管理、电子商务、运输经济学、国际货运代理、供应链管理、配送技术与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等。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7、会计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系统地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现代财政、财务管理方法,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经营管理部门从事会计工作的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电算化会计、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财政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统计学、证券投资与期货市场、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8、行政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行政学原理、政治学原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比较政治制度、法学导论、社会学概论、政府经济学、行政组织学、地方政府学、市政学、公共政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信息管理概论、管理心理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等。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9、应用心理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升学与就业指导、心理辅导与干预、市场调查与预测、宣传与策划、人才评价、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潜能开发等相关机构从事教学、管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开发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心理测量、学习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辅导、心理治疗、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心理训练与人员培训等。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10、英语(商务英语)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丰富的国际商务知识以及国际经济、管理和法律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能在国际环境下用英语作为工作语言从事商务、经贸、管理、外事等工作的英语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包括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听说、英语读写、英汉互译、商务口译、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视听说、商务英语写作、商务翻译、电子商务、跨文化商务交际、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谈判、经济学原理、西方经济学入门、管理学原理、国际商法导论、社会统计学入门等。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11、英语(辅修日语)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及实际应用能力,掌握一定的国际商务知识以及国际经济、管理和法律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具有较高双语应用能力、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能适应教学、管理、经贸及外事、旅游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辅修日语专业,培养学生成为不仅具有英语知识,而且具有日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包括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听说、英语读写、英汉互译、综合日语、日语听说、商务日语阅读、商务日语写作、翻译、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谈判、进出口业务、经济学原理、涉外经济法等。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12、日语(辅修英语)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本功,熟练的日语听、说、读、写、译能力,能从事国际贸易、外事旅游、翻译、教学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辅修英语专业,培养学生成为不仅具有日语知识,而且具有英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包括综合日语、日语视听说、日语阅读、日语写作、日本概况、日语实用语法、翻译理论及技巧、日语口译、日本文学、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谈判、进出口业务、国际金融、国际经济法、市场营销学、日本商法、日本经营管理等。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13、日语(商务日语)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本功,熟练的日语听、说、读、写、译能力,能从事国际贸易、外事旅游、翻译、教学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包括综合日语、日语视听说、日语阅读、日语写作、日本概况、日语实用语法、翻译理论及技巧、日语口译、日本文学、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谈判、进出口业务、国际金融、国际经济法、市场营销学、日本商法、日本经营管理等。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14、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和加工成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聚合物流变学、聚合物成型工艺、聚合物加工原理、高技术纤维、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15、化学工程与工艺(辅修贸易)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方面的知识,能在化工、炼油、冶金、能源、轻工、医药、环保、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以及从事化学品贸易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辅修贸易专业,培养学生成为不仅具有化学工程与工艺的专业知识,而且具有贸易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传递过程、工业化学、工业催化、化工分离工程、精细有机合成、精细化学品化学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16、轻化工程(染整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在染整等轻纺化工领域从事工业生产、工艺设计、科学研究、技术管理和新产品开发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及物理、染料化学、化工原理、生物化学、染整工艺原理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17、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及技术分析方法,从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电工与电子技术、控制工程、测试技术、计算机系列课程、机械工程材料、制造技术基础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18、电子信息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信息系统和通信网络等方面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电子信息系统和现代通信网络系统的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等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数字通信技术、信息论与编码、数据压缩技术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19、电子信息工程(光伏与微电子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微电子学、信息技术领域内具备宽厚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光伏器件设计、制造所必须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光伏器件及组件的制造、封装与测试技术等基本能力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光电子物理、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器件、太阳能电池基础与应用、半导体工艺、光电子器件及组件、电力电子技术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20、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培养掌握集成电路基本理论、集成电路设计基本技能,掌握集成电路设计的EDA工具,熟悉电路、计算机、自动控制、信号处理、通信等相关系统知识,了解集成电路与电子系统领域中的新发展与新技术,既具有较坚实的专业知识又有较宽广的知识视野,能从事集成电路与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测试、管理及教学工作,具有良好的工程素养和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线路基础、数字电路与系统设计基础、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自动控制原理、通信原理、半导体器件电子学、集成电路设计基础、集成电路工艺技术、集成电路EDA技术、VLSI设计技术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21、自动化
培养目标:本专业的特点是强弱电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培养具备电工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机控制、自动控制理论、检测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系统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并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能从事运动控制、生产过程自动化、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装置、信息处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创造学、电路、电子技术、电机及拖动、自动控制理论、微机原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电气控制技术、运动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2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良好的工程素质,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计算机网络与通讯的实际问题,能在信息产业、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与维护,以及网络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集成和项目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离散数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通信原理、数据通信、计算机网络、网络工程设计、JAVA程序设计、密码学与网络安全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2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及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教育、企业、技术和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计算机应用和研究开发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数字逻辑设计及实验、计算机组成原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接口技术,管理信息系统与实践、嵌入式系统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2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具有软件设计能力、工程管理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软件技术的发展方向,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能从事软件的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维护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编译原理、JAVA程序设计、管理信息系统与实践、计算机网络、软件开发工具及环境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25、土木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和市政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从事土木工程的项目规划、设计、研究开发、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获得注册工程师基本训练,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土力学、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房屋建筑学、桥梁结构、地下结构、道路勘测设计与路基路面结构、土木工程施工、工程项目管理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26、工程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具备土木工程技术和经济、法律相关知识,了解国内外工程管理的发展动态,具有运用计算机辅助技术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获得注册工程师基本训练,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经济学、应用统计学、运筹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工程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市场学、计算机应用、经济法、工程项目管理、工程估价、合同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工程项目融资、土木工程概论、工程力学、工程结构、工程施工、建设法规等。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27、纺织工程(纺织品检验与贸易)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纺织科学与工程、纺织品检测与检验、纺织经¬济与贸易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较强的外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既能从事纺织贸易与经¬营、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纺织品测试与检验,又能从事纺织品开发、纺织工艺设计、纺织信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纺织材料学、纺纱学、织造学、针织学、非织造学、纺织品贸易实务、纺织品检验学、纺织品商法、电子商务、外贸函电、纺织品营销学、企业管理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28、服装设计与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服装设计、服装结构工艺及服装经营管理知识和实践能力,能从事服装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经营管理、服装理论研究及宣传评论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服装设计学、服装材料学、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与制作、服装CAD、服装生产与经营管理、服装工业制版、服装史、服装工效学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29、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艺术设计)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服装设计、服装结构工艺及服装经营管理知识和实践能力,适应服装生产和销售、服装研究、服装行业管理及新闻出版等部门需要,能从事服装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经营管理、服装理论研究及宣传评论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服装设计学、服装结构设计、服装材料学、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艺术概论、服装工效学、服装心理学、服饰美学、中外服装史、服装市场营销、服装工业制版、服装主题设计等。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30、临床医学(全科医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为农村和社区基层服务的技能型医学应用型人才。
根据江苏省卫生厅、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人事厅《关于城市卫生支援城乡基层卫生工作的意见》(苏卫办 [2006]90号)精神,临床医学(全科医学)毕业生应当面向农村和社区等基层卫生机构就业。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免疫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预防医学、社区医学、全科医学概论等。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31、临床医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并侧重于眼耳鼻喉科学或医学心理学等方面工作的医学应用型人才。
学生进校两年后,参考本人志愿,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和程序实施分流培养。按照儿科学、眼耳鼻喉科学、病理学、医学营养学和医学心理学培养方向开设相应课程。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病理学、免疫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中医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医学心理学及专业方向主干课程等。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32、医学检验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能力,能在各级医院、科研机构、血站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计算机原¬理、生理学、病理解剖学、生物化学及其检验技术、微生物学及其检验技术、免疫学及其检验技术、分子生物学及其检验技术、医学统计学等。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33、护理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人文社会科学、医学和预防保健基本知识,掌握护理学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在护理领域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和护理科研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药理学、伦理学、心理学、健康评估、基础护理学、护理管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急重症护理、预防医学等。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34、艺术设计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一定理论水平和较高实际动手制作能力,能够在艺术教育或设计领域从事教学研究工作或在企事业单位独立从事视觉传达设计、装饰艺术设计、装璜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染织家纺设计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设计史、设计美学、形态构成学、广告设计、CI设计、各专业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35、动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影、电视动画¬创作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及理论,能在电影、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制作岗位上,从事动画¬原¬画¬、动画¬创意设计和编导及三维电脑动画¬创作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动画¬概论、动画¬运动规律、视听语言、影视动画¬剧作、动画¬造型设计、动画场景设计、动作设计动画¬设计、后期编辑¬与数字合成等。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36、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科研、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管理等工作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国土规划、地图学、遥感应用、管理科学、环境科学、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环境保护、生态环境规划、城市生态学、地理信息系统、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等。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㈡ 南通大学电子商务怎样
它是商院工商管理大三分流后产生的。一般都选人力资源管理或市场营销,很少有人选电子商务。
㈢ 南通大学研究生怎么样
南通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综合实力非常的不错,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虽然不是学校的重点项目,但也很不错的,还是挺值得的,以上仅供参考。
南通大学(Nantong University)始建于1912年,源自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办的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和南通纺织专门学校。2004年,原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三校合并组建新的南通大学。
学校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交通运输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首批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培育支持高校。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1中国大学评价》中列第108位,ESI中国高校综合排名列第115位,2020软科中国大学造就杰出医学校友排名列第33位。
学校设有20个学院、1个独立学院(杏林学院)、1家直属大型综合三级甲等医院(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和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拥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信息与通信工程3个博士后流动站,基础医学、临床医学,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点。
临床医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工程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等5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拥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2个、江苏省重点学科8个、江苏省临床医学重点专科26个。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3367人(含杏林学院152人),其中高级职称以上1659人,博士、硕士生导师1550余人。共有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奥运会冠军、江苏省“333工程”高层次人才、江苏特聘教授等各类杰出人才。
以上参考:南通大学官网——学校简介
㈣ 南通大学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毕业证书是否经过国家认证
通大电商的毕业证应该是经过的。我是这个本专业的,没有听说过这个问题呀
㈤ 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院校有多少所
开设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大学有455所。
本科:
四川大学、贵州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东北大学、西南大学、福州大学、苏州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大学、东南大学、山东大学、石河子大学、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内蒙古大学、暨南大学、中山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武汉大学、郑州大学、云南大学、中南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哈尔滨工程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北京交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吉首大学、集美大学、北京联合大学、扬州大学、深圳大学
、湖北大学、南通大学、浙江万里学院、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西华大学、黄淮学院、湘潭大学、佳木斯大学、长江大学、巢湖学院、许昌学院、渤海大学、黑龙江大学、河北大学、闽江学院、济南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学院、广西民族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浙江农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独立学院、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辽宁科技大学信息技术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湘潭大学兴湘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广厦学院、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
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福州大学阳光学院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
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
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湖北师范学院文理学院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淮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贵州财经学院商务学院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孝感学院新技术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
沈阳工业大学工程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
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
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太原科技大学华科学院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
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
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
渤海大学文理学院
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安徽大学江淮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民办高校:
四川现代职业学院
郑州科技学院
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
炎黄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
南昌理工学院
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潮汕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服装学院
江西科技职业学院
江西蓝天学院
江西蓝天学院
西安翻译学院
大连艺术学院
大连艺术学院
西京学院
上海建桥学院
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赣西科技职业学院
西安欧亚学院
江西城市职业学院
江西城市职业学院
西安培华学院
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石家庄计算机职业学院
上海杉达学院
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
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高专: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
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
江西工程职业学院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怀化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
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经济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济南职业学院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
黑龙江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株洲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省直广播电视大学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江西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江西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㈥ 哪些大学有电子商务专业
电子商务专业(B2B)是融计算机科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和现代物流于一体的新型交叉学科。培养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管理、法律和现代物流的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具有利用网络开展商务活动的能力和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现代物流方法改善企业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能力的创新型复合型电子商务高级专门人才。
国内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院校总共有381所学校,名单如下:
序号 院校名称
1 北京交通大学
2 中国农业大学
3 北京师范大学
4 北京外国语大学
5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6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7 南开大学
8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9 天津财经大学
10 石家庄经济学院
11 河北师范大学
12 山西大学
13 太原理工大学
14 内蒙古大学
15 内蒙古农业大学
16 大连理工大学
17 沈阳理工大学
18 辽宁科技大学
19 大连海事大学
20 辽宁工业大学
21 渤海大学
22 长春工业大学
23 黑龙江大学
24 燕山大学
25 佳木斯大学
26 哈尔滨金融学院
27 上海海事大学
28 上海师范大学
29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30 苏州大学
3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32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
33 南京邮电大学
34 南京林业大学
35 南通大学
36 南京农业大学
37 南京财经大学
38 浙江理工大学
39 浙江师范大学
40 湖州师范学院
41 浙江工商大学
42 合肥工业大学
43 阜阳师范学院
44 安徽财经大学
45 巢湖学院
46 铜陵学院
47 华侨大学
48 集美大学
49 泉州师范学院
50 华东交通大学
51 江西理工大学
52 江西农业大学
53 江西财经大学
54 中国海洋大学
55 济南大学
56 山东建筑大学
57 山东师范大学
58 临沂大学
59 山东财经大学
60 郑州轻工业学院
61 河南科技大学
62 河南大学
63 洛阳师范学院
64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65 武汉大学
66 武汉工程大学
67 武汉理工大学
68 华中师范大学
69 中南民族大学
70 湘潭大学
71 湖南大学
72 湖南科技大学
73 湖南农业大学
74 湖南理工学院
75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76 南华大学
77 暨南大学
78 华南农业大学
79 华南师范大学
80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81 广东财经大学
82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83 玉林师范学院
84 四川大学
85 西南交通大学
86 西南石油大学
87 重庆邮电大学
88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89 西华大学
90 西昌学院
91 四川师范大学
92 四川外国语大学
93 贵州大学
94 贵州财经大学
95 云南大学
96 云南财经大学
97 西北工业大学
98 西安科技大学
99 长安大学
100 陕西师范大学
101 渭南师范学院
102 兰州交通大学
103 西北民族大学
104 青海民族大学
105 石河子大学
106 天津城建大学
107 齐鲁医药学院
108 青岛滨海学院
109 黄淮学院
110 贵阳学院
111 徐州工程学院
112 厦门理工学院
113 江汉大学
114 华北科技学院
115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116 南京审计学院
117 南昌工程学院
118 五邑大学
119 西安培华学院
120 北京联合大学
121 黑龙江东方学院
122 山东交通学院
123 湖南女子学院
124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125 西安财经学院
126 上海金融学院
127 海南师范大学
128 山东工商学院
129 重庆工商大学
130 河北经贸大学
131 浙江树人学院
13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133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134 广东培正学院
135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136 宁夏理工学院
137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138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139 成都东软学院
140 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
141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
142 西安欧亚学院
143 西京学院
144 南昌理工学院
145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146 武汉大学珞珈学院
147 沈阳工学院
148 大连科技学院
149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150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151 武汉工商学院
152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
153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154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
155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
156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157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158 宁夏大学新华学院
159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
160 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161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
162 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
163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
164 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
165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166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167 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
168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169 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170 辽宁科技大学信息技术学院
171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
172 太原科技大学华科学院
173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
174 安徽大学江淮学院
175 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
176 武汉学院
177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
178 贵州财经大学商务学院
179 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
180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181 广州商学院
182 四川传媒学院
183 四川工商学院
184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
185 燕京理工学院
186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187 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
188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
189 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190 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
191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192 北京邮电大学
193 北京林业大学
194 首都师范大学
195 中央财经大学
196 北京物资学院
197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198 天津大学
199 天津商业大学
200 河北大学
201 河北科技大学
202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3 太原科技大学
204 山西财经大学
205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6 内蒙古财经大学
207 沈阳工业大学
208 东北大学
209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10 大连工业大学
211 辽宁师范大学
212 东北财经大学
213 吉林财经大学
214 哈尔滨工业大学
215 哈尔滨工程大学
216 哈尔滨商业大学
217 上海理工大学
218 东华大学
219 上海财经大学
220 南京大学
221 东南大学
222 南京理工大学
223 南京工业大学
224 河海大学
225 江苏大学
226 盐城工学院
227 南京中医药大学
228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29 浙江农林大学
230 杭州师范大学
231 丽水学院
232 安徽大学
233 安徽理工大学
234 淮北师范大学
235 宿州学院
236 淮南师范学院
237 厦门大学
238 福州大学
239 闽江学院
240 南昌大学
241 南昌航空大学
242 景德镇陶瓷学院
243 江西师范大学
244 山东大学
245 山东科技大学
246 青岛理工大学
247 青岛农业大学
248 聊城大学
249 泰山学院
250 郑州大学
251 河南工业大学
252 新乡医学院
253 许昌学院
254 商丘师范学院
255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256 武汉科技大学
257 武汉纺织大学
258 湖北工业大学
25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60 湖北工程学院
261 吉首大学
262 中南大学
263 长沙理工大学
264 湖南师范大学
265 衡阳师范学院
266 湖南商学院
267 中山大学
268 华南理工大学
269 广东药学院
270 岭南师范学院
271 深圳大学
272 广西大学
273 桂林理工大学
274 广西民族大学
275 重庆大学
276 电子科技大学
277 成都理工大学
278 西南科技大学
279 四川理工学院
280 四川农业大学
281 西南大学
282 重庆师范大学
283 西南财经大学
284 贵州师范大学
285 贵州民族大学
286 云南农业大学
287 西安交通大学
28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89 西安石油大学
29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91 陕西理工学院
292 兰州大学
293 兰州财经大学
294 青海大学
295 宁夏大学
296 新疆财经大学
297 长沙医学院
298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299 浙江万里学院
300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
301 昌吉学院
302 常州工学院
303 青岛大学
304 广州大学
305 扬州大学
306 吉林工商学院
307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308 安阳工学院
309 梧州学院
310 北方民族大学
311 河北金融学院
312 浙江财经大学
313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314 广东金融学院
315 广西财经学院
316 湖北经济学院
317 武汉商学院
318 西安邮电大学
319 武汉东湖学院
320 汉口学院
321 上海杉达学院
322 广东工业大学
323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324 上海商学院
325 安徽新华学院
326 武昌理工学院
327 湘潭大学兴湘学院
328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
329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330 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
331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332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333 西安翻译学院
334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335 上海建桥学院
336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337 沈阳工业大学工程学院
338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
339 辽宁理工学院
340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341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
342 湖北商贸学院
343 文华学院
344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345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346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
347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
348 哈尔滨广厦学院
349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350 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
351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352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
353 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
354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355 阳光学院
356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357 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
358 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
359 新疆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360 新疆财经大学商务学院
361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362 石家庄经济学院华信学院
363 大连艺术学院
364 长春财经学院
365 淮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
366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367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368 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
369 贵州大学科技学院
370 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
371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
372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373 成都文理学院
374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375 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
376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377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378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379 青岛工学院
380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381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㈦ 南通大学是211大学还是985大学
南通大学不是211大学,也不是985大学,该校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交通运输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首批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培育支持高校,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南通大学(Nantong University)始建于1912年,源自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办的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和南通纺织专门学校。2004年,原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三校合并组建新的南通大学。学校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交通运输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首批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培育支持高校。
(7)南通大学电子商务研究院扩展阅读
学校设有20个学院、1个独立学院(杏林学院)、1家直属大型综合三级甲等医院(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和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拥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信息与通信工程3个博士后流动站,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信息与通信工程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点。临床医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工程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拥有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2个、江苏省重点学科8个、江苏省临床医学重点专科26个。
㈧ 南通大学有哪些专业
1、南通大学王牌专业名单
2019年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临床医学、护理学
2019年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前教育、体育教育、生物科学、机械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预防医学、美术学
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英语、汉语言文学、预防医学
省级品牌专业:汉语言文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临床医学、自动化、预防医学、生物科学
省级特色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自动化、体育教育、英语、生物科学、预防医学、电子信息工程、医学影像学、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学、物理学、通信工程
校级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
校级特色专业列表
序号 专业名称 类别 部门
1 汉语言文学 校级品牌专业 文学院
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校级品牌专业 电气工程学院
3 临床医学 校级品牌专业 医学院
4 电子信息工程 校级品牌专业 电子信息学院
5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校级品牌专业 机械工程学院
6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校级品牌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7 纺织工程 校级品牌专业 纺织服装学院
8 英语 校级品牌专业 外国语学院
9 自动化 校级品牌专业 电气工程学院
10 预防医学 校级品牌专业 公共卫生学院
11 体育教育 校级品牌专业 体育科学学院
12 生物科学 校级品牌专业 生命科学学院
13 美术学 校级品牌专业建设点 艺术学院
14 轻化工程 校级特色专业 化学化工学院
15 数学与应用数学 校级特色专业 理学院
16 物理学 校级特色专业 理学院
17 服装设计与工程 校级特色专业 纺织服装学院
18 思想政治教育 校级特色专业 法政与管理学院
19 公共事业管理 校级特色专业 法政与管理学院
20 教育学 校级特色专业 教育科学学院
21 美术学 校级特色专业 艺术学院
22 教育技术学 校级特色专业 教育科学学院
23 地理科学 校级特色专业 地理科学学院
24 历史学 校级特色专业 文学院
25 医学影像学 校级特色专业 医学院
26 信息与计算科学 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理学院
27 国际经济与贸易 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商学院
28 医学检验 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公共卫生学院
29 护理学 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护理学院
30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地理科学学院
2、南通大学专业排名
以下是南通大学学长学姐实名推荐的比较好的专业:
专业推荐人数Top10
1 临床医学 4.6 (250人)
2 土木工程 4.5 (139人)
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4.7 (131人)
4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4.5 (117人)
5 汉语言文学 4.6 (106人)
6 医学影像学 4.7 (79人)
7 学前教育 4.7 (61人)
8 预防医学 4.7 (57人)
9 自动化 4.8 (53人)
10 国际经济与贸易 4.3 (52人)
3、南通大学简介
南通大学(Nantong University)始建于1912年,源自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办的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和南通纺织专门学校。2004年,原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三校合并组建新的南通大学。学校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交通运输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首批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培育支持高校。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0中国大学评价》中列第114位,ESI中国高校综合排名列第113位,位列艾瑞深校友会2019世界十大权威大学排名(中国大学)第100名。
校设有20个学院、1个独立学院(杏林学院)、1家直属大型综合三级甲等医院(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和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拥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信息与通信工程3个博士后流动站,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信息与通信工程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点。临床医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工程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