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師造的小罐茶突然火了起來,小罐茶真的可以承載茶文化嗎
我認為小罐茶不可以承載茶文化,因為這是虛假宣傳,迎合了消費者的「虛假文化」。
所以說,現在茶品銷售,是以編故事為主,反復炒作新概念,剩下的一切都交給消費者了。即使消費者不懂茶,也會以知道多少故事為榮,講述給別人聽,偽裝自己成一個懂茶的人、
小罐茶背後的老闆是杜國楹,人不是很有名氣,但是旗下產品絕對是家喻戶曉型的,比如背背佳、好記星、8848手機等,這些產品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曾經陷入了虛假宣傳的風波,編故事來哄騙消費者。
由此可見,真正的根源還是在於消費者的「假文化」心態,願意聽那些神乎其神的故事,來滿足自己的獵奇心理。小罐茶並不能承載茶文化,充其量也就是一個棋子。
B. 小罐茶那麼成功,為什麼還推出多泡裝哪
我有看到新聞報道過,大概意思是,首先,小罐茶的經典小金罐產品定位於高專端人群,而多泡屬裝更多的是針對數量龐大的茶葉自飲人群而研發出的產品。
第二,金罐側重於待客,而多泡裝是基於主流喝茶人群自飲,一罐多泡、大容量,飲用起來自由度大
第三是價格上,多泡裝150元一罐的價格 可以滿足大部分普通消費者的需求,性價比高。
C. 小罐茶營銷觀念
小罐茶 是個品牌名字吧
就是強勢出場,閃亮登場的意思吧,廣告語吧
D. 小罐茶是如何在競爭激烈的茶葉市場中尋找到生機的
首先小罐茶的概念非常好,環保有機。避免了大罐的浪費和不好儲存等問題。更多的還是比較新穎吧,賣一個概念。
E. 看那個小罐茶廣告,牛逼太大,忍不住搜了下。說什麼神原秀夫設計師,
神原秀夫擔抄任過TOTO、電通公司設計總監的日本新銳設計師。
在小罐茶這一領域中,神原秀夫設計的是小罐茶鋁罐,設計方案耗時兩年,歷經十三稿,使小鋁罐的審美更具國際化視角,凸顯時尚與尊貴。小鋁罐的包裝設計具有審美價值的同時,也注重實用價值,兩者並重,提升消費者的使用體驗。
(5)小罐茶營銷案例來看未來營銷擴展閱讀:
小罐茶營銷方式:
一、產品匠心製作,建立好茶標准
1、不走量,走奢侈品路線,包裝要量少而精。
2、針對不同時間、季節、體制細分化、專門化,配上特別的說明。
3、從細節處著手,不斷顯示你家茶與一般的茶不一樣。
二、設計融合美學理念,順應消費升級
1、小鋁罐設計:審美價值與實用價值。
2、體驗店設計:開創中國茶新體驗。
3、創新設計:順應消費升級。
三、優化媒介營銷策略,實現產品銷售
1、央視廣告投放,打響新品牌知名度
2、合作電商平台,利用輿論領袖影響力
3、品類中開創品牌,獲得品牌利益
F. 小罐茶營銷中介環境分析
小罐茶顛覆了以往的傳統賣茶思路,平時按斤賣的茶葉,在它這里都是按克賣,內價格高到嚇人:一罐容一律4克,售價50元,每個小罐也就比乒乓球略大一些。旗下所有的茶品種都是這個重量這個價格,統一包裝、統一規格,沒有高低之分。小禮盒裝10小罐,共40克,售價500元;大禮盒裝20小罐,80克茶,賣1000元。
G. 小罐茶是騙局
只能算營銷手段吧
吹噓大師做而已,99%的茶都不會是大師做,而且那八個「大師」有幾個不是往臉上貼金的?除了那個普洱的,其他不過老評茶師而已
然後小罐茶的茶葉質量不到價格的十分之一,舉個例子:別的論壇看到某網友的4克50塊「古樹全芽熟普洱」就想笑,古樹就那麼多產量也少,誰給你的資格全采芽頭了?而且小罐茶是茶廠,茶廠都會遠離古樹茶以台地茶為主(不然怎麼批量生產?),古樹茶都是上供一部分,剩下的茶農帶走給私人老闆的,再說普洱並不是按芽多就好,那是綠茶的標准,好的普洱葉子很細長的,古樹因為稀少和成本問題很多茶農都是做成生茶而非熟普,你想一個茶廠自稱古樹全芽熟普那不是在哄外行?
還有個論壇看到一個4克50塊的西湖龍井,泡開後那茶葉明顯不是西湖區的,西湖龍井可是很難買的,哪怕在本地都是99%的幾率交學費(核心產區量少上供,一級二級產區多點但幾乎都被固定的茶商和老闆帶走了,一個茶廠哪來的本事批量西湖龍井?
所以說只能吹噓糊弄不懂茶的人,小罐茶和8848手機可是同宗同源,8848手機虛假宣傳資材不規范的黑歷史可不少,當時雇水軍瘋狂吹噓可是坑蒙拐騙偷太多所以垮了
那個騙子推手現在開始搞小罐茶,那八個「大師」可能會晚節不保呢
H. 小罐茶變大了,看廣告他們新出了一罐多泡的新產品「多泡裝」,大家覺得怎麼樣
關注了他們家的復微博,這制款新品確實很有看點,50g的容量,原產地原料和大師監制工藝,還有雙重保鮮的加持,怎麼看都覺得性價比很高吶!我准備等天貓上架多泡裝,再看看評論里是不是真的這么好,如果品質好可以考慮購買。
I. 小罐茶的成功,背後有什麼原因
可以用金錢買來的精神追求品,有如高價香煙、高價名酒,或更高價的毒品;有別於書籍中的名著、樂器中的精品,或腦中貯存更多的愛與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