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格力空調4P策略分析
1. 產品(Proct):注重開發的功能,要求產品有獨特的賣點,把產品的功能訴求放在第一位,主要包括產品的實體、服務、品牌、包裝。它是指企業提供給目標市場的貨物、服務的集合, 包括產品的效用、質量、外觀、式樣、品牌、包裝和規格, 還包括服務和保證等因素。
2. 價格 (Price):根據不同的市場定位,制定不同的價格策略,產品的定價依據是企業的品牌戰略,注重品牌的含金量。定價的組合,主要包括基本價格、折扣價格、付款時間、借貸條件等。它是指企業出售產品所追求的經濟回報。促銷組合是指企業利用各種信息載體與目標市場進行溝通的傳播活動, 包括廣告、人員推銷、營業推廣與公共關系等。
3. 分銷 (Place):企業並不直接面對消費者,而是注重經銷商的培育和銷售網路的建立,企業與消費者的聯系是通過分銷商來進行的。地點通常稱為分銷的組合, 它主要包括分銷渠道、儲存設施、運輸設施、存貨控制, 它代表企業為使其產品進入和達到目標市場所組織, 實施的各種活動, 包括途徑、環節、場所、倉儲和運輸等。
4. 促銷(Promotion):企業注重銷售行為的改變來刺激消費者,以短期的行為(如讓利,買一送一,營銷現場氣氛等等)促成消費的增長,吸引其他品牌的消費者或導致提前消費來促進銷售的增長。
2. 格力空調營銷策略的著作類有哪些
3. 分析格力、美的、海爾空調4P營銷策略的比較
按營銷策略都比不上格力:
1:廣告轟炸效果不錯,甚至於用想像數據欺騙消費者。專
2;套牢各個經銷商,使其難以屬脫身。
3;不惜代價抓工程形象, 大面積的工程機能吸引眼球。
4;降低一切可以降低的成本,給經銷商留下更大的利潤空間。
按質量要求都比不上海爾。
1:嚴抓質量關,以35無氟變頻機為例,每台成本要比格力的高出700左右。
2:完善的售後體系給用戶一個放心的服務。
3:減少廣告費用,以便把銷售價格降到最低,甚至於低到格力的銷售價格持平。
4. 格力集團的營銷模式
科技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源動力,營銷創新則是企業立足市場、棋行天下的銳利武器。格力營銷模式常變常新,經歷了市場和 時間的嚴峻考驗,它正煥發出越來越強大的生命力。
1994年,首創「淡季貼息返利」模式。
1996年,首創「年終返利」模式,被譽為「格力模式」,業內沿用至今。
1997年,獨創了以資產為紐帶、以品牌為旗幟的區域性銷售公司模式,被經濟界、理論界譽為「二十世紀經濟領域的全新革命」。
21世紀,格力「另類」營銷再次領跑世界:穩健發展渠道建設,在全球開設了2000多家格力專賣店。 創新的營銷模式奠定了格力電器在行業內的領導地位,保證了格力不斷跨越巔峰,從1995年開始產銷量、市場佔有率、銷售額連續10年居於行業前列。
格力獨創營銷模式 「單打冠軍」靠另類渠道制勝
格力與國美的較量中,格力公開叫板零售巨頭。
得渠道者得天下
2004年,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可謂「笑傲江湖」。格力電器數年來由小而大、由弱而強的輝煌,靠的是單一的產品――空調。正因為格力的專心專業,使之有綽號「單打冠軍」。在空調行業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行業洗牌進程大大提速的情況下,格力繼續保持著優勢地位,銷量、銷售額、利潤和市場佔有率均穩步提升。
渠道布局成為制勝關鍵
格力電器新聞發言人黃芳華在接受專訪時表示,2004年格力取得快速增長的源動力,即是格力獨創的營銷模式。「銷售公司貫徹落實了格力電器獨有的『三個代表』思想,經銷商對格力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強,有效避免了市場競爭的無序對格力市場的沖擊。其次,格力規模的不斷擴大、產能的擴張有效化解了原材料上漲帶來的各種不利影響。」
在家電業日趨白熱化的競爭當中,這位「單打冠軍」的殺手鐧就是「另類」渠道。1997年以來,格力獨創了「以經銷商大戶為中心」的核心銷售體制,並在此基礎上在各地推出了「區域性銷售公司」模式。被推崇者稱之為「21世紀全新營銷模式」。
股份制銷售公司是格力特有的市場模式,是建立在廠商之間的營銷聯盟,形成利益共同體。具體做法是:聯合某地區內幾家經銷大戶,由格力電器控股,以資本為紐帶,以品牌為旗幟,合資組建聯合股份銷售公司,代理整體某區域的格力銷售,即把當地原先各自分散的格力銷售和服務網路收在一起,統一價格對外批貨。這樣一來,在市場操作中,有效解決了價格混亂等令業內頭疼的難題,給商家和廠家都帶來了更為豐厚的回報。格力先後已經在30多個省、市、自治區成立了區域性銷售公司,並通過進一步增持「區域性銷售公司」的股份,達到了更加有效的掌控。
正是因為有了這顆渠道布局的定心丸,2004年伊始,在一場被業界高度關注的格力與國美的較量中,格力公開叫板流通巨頭。在國美單方面降價,二者在2004年度的空調銷售政策上未能達成共識的情況下,面對流通渠道的強權,格力電器總經理董明珠採取了與其他家電廠默默忍受截然不同的做法:全國范圍撤場。
勇氣的背後是謀略,是實力。「我們都在尋找共同的游戲規則,期待『正和博弈』――不是你吃掉我,也不是我吃掉你
凝聚經銷商
如果說專業化製造是格力電器取信於消費者的基礎,那麼專業化營銷則是其在市場上攻城略地的關鍵。
格力國美爭端後,格力渠道收窄的疑問懸了起來。2004年3月底,「格力空調園」作為格力在江蘇開設的第
一家品牌專賣店,在南京新街口亮相。雖然這家專賣店只有180多平方米,但格力電器董事長朱江洪親自出席了剪綵儀式。並以此舉來表達:「能很好地銷售格力空調的渠道就是好渠道。格力願意與任何經銷商共擔風險,共享利益。」 黃芳華進一步解釋了格力的渠道策略,「今後我們還是堅持和完善格力獨有的營銷模式,需要明確的是,我們不排斥任何堅持真誠平等互惠互利經營原則的銷售渠道。連鎖渠道也是格力經銷商的一部分,而且連鎖渠道也有很多合作夥伴可以供我們選擇去合作。但目前在我們的渠道中,專賣店和專營店是我們的主流,尤其是專賣店,目前全國已經有1000多家,今後仍然是我們大力發展的方向。」
在空調市場風起雲涌、競相廝殺、概念炒作、口水大戰層出不窮的環境下,格力的市場表現更像一個閉目打坐的武林高手,不聲不響中令業內同行無不感受到一股深厚的內力。這一點從格力與經銷商的關系中就可以看出一二。
經銷商關系一直是格力營銷模式的重心,所謂「代表經銷商的利益」,是主動代表,而非被動維護,因此格力對經銷商很有凝聚力。「對經銷商,不論大小,我們是一視同仁,真誠相待,政策一致,平等合作,互利互惠。另外,格力在處理與經銷商的關繫上,十分講究『誠信』,不欺騙經銷商,對經銷商說一不二,承諾就一定兌現,不承諾還會給經銷商驚喜。」
格力的經銷商之一四川內江卓越電器高德軍總經理的話頗具代表性:「格力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它說一不二和說到絕對做到的風格。格力的各種銷售政策、返利、獎勵辦法等憑業務員的一句口頭通知就生效。」
第一是誠信,第二是親情,第三是公平。靠這三招,格力在商界贏得了渠道的普遍尊敬,從而居於領先的主動地位。已經做到超過100億元銷售規模的格力電器有一個非常獨特的現象:從1995年起,沒有一分錢應收款,沒有一分錢銀行貸款,也不欠供應商一分錢。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格力電器深厚的市場價值。而對於一家有志於沖擊世界知名品牌的企業來說,這種市場價值遠勝於有形的產品。
格力營銷模式 模仿者請慎重
在家電領域,很多品牌在市場上躊躇不前,而格力卻是逆勢而發,不僅實現了銷售的大幅度增長,而且拉大了與其他一線品牌的距離。因而,不論是其他企業,還是行業輿論,都在尋找格力成功的原因。而多數企業以及媒體都把格力的成功歸結於格力模式的成功。
因此,一些企業據此就急急忙忙調整市場策略,把格力模式作為學習的樣板,也開始組建自己的各個區域銷售公司。一時間似乎有一種扎堆兒學格力的勢頭。
不可否認,格力在行業整體陷入調整之際,還能夠保持較高速度的成長,與其渠道模式不能說沒有一定的關系。正是格力在渠道上的優勢,敢在眾多廠家面對不平等敢怒不敢言之際站出來向國美叫板,從而堅定了傳統經銷商與格力合作的信心。
格力空調的銷售模式並不神秘,關鍵存在三點成功的因素,第一點,淡季貼息返利、年終返利,甚至不定期返利政策,能夠很好的穩住經銷商。第二點,是格力的「股份制區域銷售公司」模式,通過相對清晰的股份制產權關系,很好地解決了利益的創造和分享的問題。第三點則是一個以朱江洪、董明珠為主導的誠信踐諾、制度嚴謹、執行到位的企業文化的張力,能夠聚攏到一批大戶經銷商一起打拚市場。
既然實踐證明格力模式是一個很好的營銷模式,又有那麼多的企業表明要學格力模式,那麼是不是說只要學了格力模式,就能夠像格力一樣在市場上縱橫捭闔?回答是:不一定!格力模式不是一種包打天下的靈丹妙葯。
從本質上講,營銷模式不過是企業整體營銷戰略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們知道,企業的經營除了營銷模式,還受制於企業的發展戰略、產品規劃、品牌建設、企業文化建設等諸多方面,最主要的還是解決好發展戰略問題。格力穩定的發展戰略是最有特色的,很值得力圖趕上或者超越的企業學習。在發展戰略上,除了格力一貫塑造的專業形象外,最突出的一點莫過於對品牌建設的持之以恆,不像有些品牌那樣急功近利。另外與營銷模式相比較,產品似乎更為重要。格力之所以在國內市場上能夠持續處於強勢地位,領先同類競爭品牌,最基本的是產品的過硬。
其實,在國內這樣一個地緣廣大、層次多樣、消費能力差別明顯的市場上,營銷模式也應該是多樣性的,適合格力的未必適合其他企業。格力模式也未必能包打天下,切合自己的實際才是最好的。海爾的專賣店加大連鎖,美的的區域代理加直營,志高的兩條腿走路,格蘭仕「為你而變」的多種模式並存,都不失為有自己的特色。為什麼非要套搬格力的營銷模式呢?弄不好「畫虎不成反類犬」,得不償失更麻煩。
5. 格力電器與海爾電器在銷售策略上有什麼不同
簡單來講格力走專業化道路,海爾多元化發展,各有千秋,兩家企業都是倍受受尊敬的民族企業。我個人比較欣賞走專業化發展策略。
格力:多級的專業渠道掌控不同級別的市場,銷售策略上有高效的專賣店專業化經營空調業務。在製冷產品上有絕對競爭力,與連鎖大賣場有抗衡的資本。
海爾:冰箱、洗衣機是其長板的業務,銷售策略偏重分品類經營,統一品牌管理,也有專賣店模式,是多產品經營,海爾品牌影響力較大。
這兩家企業文化比民營企業的美的更具社會責任感,更堅持自己的品牌風格,不盲目追求名義上的「做大 做強」。
我的論文調查關注到這兩家企業,這幾年海外業績也不錯。
6. 如何加強格力電器銷售團隊建設和促銷策略
一、團隊籌建:如何招聘與篩選人才。
「巧婦難做無米之炊」,招兵買馬是團隊建設的前提,做好招聘工作,篩選適合崗位職責、具有挖掘潛能的人才是籌建優秀銷售團隊的第一步。
招聘人才的方式多種多樣,但是根據招聘職位的不同以及被招聘人才的素質及信息獲取習慣區分,我們應當選擇不同的招聘途徑,以確保獲取廣泛的人力資源。常見招聘人才的途徑包括以下幾種方式:1、人才市場招聘;2、網路招聘;3、獵頭推薦;4、挖同行牆角;5、朋友、員工推薦;6、刊登平面廣告招聘;7、內部提拔。
通過良好的招聘途徑,獲取人才以後,我們一項重要的管理工作就是,對招聘的人員進行初步篩選,以確保被培養及使用對象的素質達標及崗位勝任能力的達標。篩選人才應當通過以下幾種方式:1、簡歷審查及工作態度的考驗;2、工作經歷及相應銷售技能的考驗;3、團隊溝通協作能力的考驗;4、個人意識、工作熱情及市場拓展能力的考驗。只要我們能夠遵循以上幾種方式,設定相應的面試及復試環節,就可以初步在廣泛的面試者當中篩選出適應我們需求的備用人才。
二、團隊培訓:市場是磨練並檢驗團隊的最佳場所。
每一個公司在團隊招聘完畢以後,都為團隊成員設定了一段時期的集中培訓,集中培訓內容主要包括:企業文化、產品知識、銷售技能、公司戰略的培訓以及其他市場運做思想的灌輸;多數公司認為在這段培訓結束以後也就基本完成了其團隊的建設任務。其實,這僅僅完成了團隊培訓的第一步,是團隊籌建的一個開端而已,而市場才是磨練、檢驗與培訓團隊的真正場所,否則企業就沒必要設立「試用期」了。
要想獲取或者說培養出優秀的人才與營銷團隊,縮短室內培訓時間,將業務人員放入市場,並加強業務人員進入市場初期的指導跟進,實施市場實際操作、運營培訓,是提升團隊成員素質及團隊整體市場運做能力的有效途徑。
團隊成員進入市場後,我們所要強調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給團隊成員施加較大的市場壓力,考驗團隊成員的承受力、執行力與市場實際操控力;2、制定團隊市場運做項目,考驗團隊成員的協作力;3、加強指導,提升團隊成員市場運做的快速適應力;4、強化日常監督與銷售跟進,樹立良好的團隊市場運做風氣。
三、「優勝劣汰」:提升團隊素質最為有效方法之一。
通過良好的績效考核機制的建立,設立內部競爭機制,凈化團隊競爭環境,可以保證團隊質量的持續提升;而此項機制的建設中,「優勝劣汰」是提升團隊素質最為有效方法之一
經理人可以通過日常考核、月度考核、季度考核與單項工作任務考核相結合的考核機制的建立,設立團隊成員的考核評分標准,實施「末尾淘汰」制度,實現團隊成員的「優勝劣汰」(此項工作的實施必須保證考核標準的合理性,以及考核程序的透明度);同時,在你的銷售團隊中樹立起一個個銷售英雄,用英雄和你一道去鼓舞士氣,帶動、感染你的團隊,並有效激發團隊的銷售激情。
四、日常銷售跟進及管控:推動團隊建設的全面完善。
通過一系列的招聘、篩選、培訓及「優勝劣汰」等有效的措施建立起營銷團隊以後,同時加強團隊的日常銷售跟進及管控,就必然會推動團隊建設向優秀與卓越發展。
團隊日常銷售跟進及管控的有效措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日常銷售報表的實施;2、階段性工作匯報制度的建立;3、定期工作例會的開展;4、團隊人員場所管理的強化;5、合理銷售目標的設定與管理。
在以上幾項工作措施開展的的基礎上,保證團隊成員之間的良好溝通與相互協作,樹立團隊成員持續不減的工作熱情,建立團隊持續學習上進的風氣,同時做到處處以身作則,用「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格言嚴格要求自己「事事以己為先,事事以己為范」,優秀的銷售團隊已經離我們近在咫尺了!
7. 寫格力空調營銷戰略研究思路如何寫,老師說有血有肉,抓住中心寫,請高手幫忙輔導下蘇州地區最好。有酬金,
親,格力的空調以前的壓縮機也是用三菱重工和其他進口企業的壓縮機,至於服務質量嗎?所有的空調行業都是保修都是一樣,為什麼格力的好,就在於空調的心臟就是壓縮機,只要壓縮機不壞怎麼維修都不費錢。見解的空調質量就好。現在格力試圖用自己的變頻壓縮機來佔領市場,廣告過大的宣傳耗電量活誤導消費的。所以是危險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