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一份關於 商業銀行服務營銷 的書籍 的評注式讀書筆記,1000字就可以了~~先謝謝了~~
《銀行業法制年度報告(2006)》
作者: 張煒
isbn: 9787503670824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頁數: 459頁
定價: 45元
出版年: 2007年3月
⊙ 內容簡介
本書是《銀行業法制年度報告》第三卷,即2006年卷。
2006年,以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後5年過渡期結束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國有商業銀行成功改制上市為主要標志,我國銀行業在改革開放、金融創新、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與此同時相伴隨,我國銀行業法制建設繼續向前推進,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成果和收獲。銀行業的法律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從立法方面看,與銀行業密切相關的《企業破產法》、《反洗錢法》、《刑法修正案(六)》和《合夥企業法》等若乾重要法律獲得通過,《物權法》、《勞動合同法》、《反壟斷法》等有關法律草案的制定工作取得重要進展,《外資銀行管理條例》、《關於進一步做好國有企業政策性關閉破產工作意見的通知》、《關於信貸資產證券化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等有關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相繼出台。這些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制定、頒布和實施,對於進一步健全和完善銀行業法律體系,加強金融機構債權保護,打擊金融違法犯罪行為,維護金融管理秩序,促進中外資銀行公平競爭具有重要的意義。
從銀行業監管規章方面看,為適應我國銀行業改革開放、金融創新和風險管理的需要,銀行業監督管理部門相繼頒布了一系列的監管規章。在國有銀行改革方面,《國有商業銀行公司治理及相關監管指引》的出台,有助於加強對國有商業銀行改善公司治理的指導和監管。在銀行業對外開放方面,適時修訂了外資銀行管理規則,改善外資銀行經營和監管法制環境。在銀行業務監管方面,銀行業監管部門結合銀行業的發展趨勢和風險管控要求,從信貸業務、理財業務、電子銀行業務、信息系統、金融創新等方面進一步加強了對商業銀行相關經營管理行為的監督和指導。同時,銀行業監管部門著手對自身的監管行為進行規范,使銀行業監管行為步入規范化和法制化的軌道。
從司法方面看,最高人民法院先後發布了多項與銀行業經營管理有關的司法解釋,包括《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若干問題的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一)》、《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執行案件督辦工作的規定)等三項執行工作制度的通知》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有關期限問題的答復》等。這些司法解釋的制定和實施,對於促進人民法院正確審理涉及銀行業的有關糾紛案件,妥善解決銀行經營管理過程中的一些重點和難點法律問題,維護銀行業金融機構和客戶的合法權益,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從銀行業法制學術研究方面看,有關專家和學者從銀行經營管理實際出發,對商業銀行改制上市後面臨的法律問題以及新形勢下商業銀行金融創新、風險管理等有關法律問題進行研究探討,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一些專家學者緊密結合目前我國銀行業改革開放的實際,對金融安全法制建設、金融機構破產、商業銀行綜合經營、存款保險制度以及執行巴塞爾協議等問題進行了有益的學術探討,分別從不同的方面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意
2. 銀行業服務營銷的策略應用
市場營銷來,最早是一源般工商企業尤其是生產消費品的製造商在經營實踐中逐步摸索創造和運用的。作為經營管理的一種全新管理理念和方法,市場營銷在商業銀行越來越熱,應用也日漸擴大和普及。即便如此,在金融業內,很多人對市場營銷的認識仍模糊不清,理解也存在偏差,致使銀行經營發展難以取得新的、更高的突破。鑒於此,筆者結合多年的工作實踐經驗,略談幾點粗淺之法。
隨著社區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逐步建立與完善,金融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我國商業銀行業多元化的激烈競爭格局日益顯現出來。在這種大趨勢、大背景下,提高服務營銷水平、培育競爭優勢,業已成為我國各商業銀行生存與發展所面臨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現實性問題。
商業銀行基層網點是商業銀行的微觀基礎,是與顧客直接接觸並服務於顧客的銀行基層組織。商業銀行「以市場為導向,以顧客為中心」的經營理念,通過商業銀行基層網點為顧客所提供的服務體現出來。因此,商業銀行基層網點服務水平的高低、服務質量的優劣,不但影響商業銀行基層網點自身的經營行為,而且也必然在整體上影響商業銀行的生存與發展。
3. 什麼是商業銀行的金融服務營銷
銀行業務的市場營銷是一個由分析、計劃,控制組合成的系統工程,是我國金融行業發專展的必屬然選擇。只有適時分析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不斷變化的金融市場需求,捕捉市場發展機會,才能保持不斷發展的態勢。從事這一工作的員工,要有強烈的市場營銷觀念,注重顧客需要,不僅將客戶需求作為市場營銷的出發點,而且要貫穿銀行營銷的全過程。同時要堅持整體營銷策略,協調運用市場細分、產品定位、服務創新,廣告宣傳等手段,樹立銀行良好的艷體形象,謀求長遠利益。
具體而言:
一是認真調研,制定發展目標,確定營銷策略,制訂可行性行動方案並實施。
二是加強轉變經營觀念,深入市場調查,建立良好的客戶關系,在鞏固老客戶的基礎上。發展新客戶。
三是根盡最大可能減少風險,把損失降到最低點。
四是在根據客戶和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努力開發新的業務品種。
五是加強員工素質的培訓,培養業務全面、管理水平高的綜合型人才。
六是發揮「網上銀行』快捷便利優勢,發展一有潛力的客戶.
七是加大廣告、促銷、宣傳力度。
八是選准目標客戶,做好定位工作。
4. 我國商業銀行市場營銷策略(論文,有的幫幫忙)
市場營銷是商業銀行永恆的主題。要在真正轉變營銷觀念的基礎上,切實改進營銷策略,才能不斷開創營銷工作的新局面。本文重點對如何改進農業銀行營銷策略,談幾點看法。
一、從長遠發展出發,實施戰略化營銷
當前,隨著農業銀行扁平化改革的到位,經營層次的上移,省、市分行要在建立健全產業、行業、同業分析制度的基礎上,研究建立區域發展戰略,確定中遠期營銷目標。以此為導向,拓展高端客戶,優化資源配置。否則,如果戰略上失誤了,戰術也就無所謂對錯。
二、從客戶需求出發,深化客戶關系營銷
培育核心客戶的關鍵是增強客戶忠誠度。要增強客戶忠誠度,就必須把客戶關系管理擺上重要位置,在提升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的基礎上,獲取應有的回報。所以,這就要求我們在推出每項產品、每項服務時,在制定每項制度、流程時,要從以內部工作要求為標准,轉變為以客戶需求為標准。特別是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客戶,制定差異化的服務規范,為高端客戶制定並落實「一攬子」整體服務方案;要樹立「服務無小事」的觀念,建立經常性的客戶滿意度測試機制,不斷改進服務;要堅持拓展與維護並重,深度挖掘客戶價值。要通過強化客戶關系管理,積極促進營銷服務從單向服務向互動服務轉變,由粗略化服務向精細化服務轉變,由普遍性服務向個性化服務轉變,真正與客戶形成利益均沾、雙贏互利、唇齒相依的關系。
三、從整合內部營銷資源出發,實施全員營銷
商業銀行最核心的職能是營銷職能。整合內部各種資源,搭建營銷平台,實施全員營銷,是促進營銷目標實現的關鍵。一方面,要以管理者為主導,領導率先垂範,帶動全員參與。我們強調各級行行長和分管行長績效工資要與營銷成果掛鉤分配,就是為了推動這項工作。另一方面,要強化部門間的橫向聯動,形成內部合力。正如惠普公司服務的「217」模式提出的:「如果你不是直接為客戶服務的人,那你就要為直接為客戶服務的人提供服務。」這與我們要求的「前台為客戶服務,後台為前台服務」的觀念是吻合的。這一點做得還不夠好,後台為前台服務的評價考核機制還沒有建立起來,必須認真研究解決。
四、要緊跟同業競爭先進潮流,積極推進素質化營銷
素質化營銷代表著現代營銷的新方向,營銷人員(客戶經理)是實施素質營銷的主體。因此,全面提高客戶經理素質,是我行面臨的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西方營銷理論提出了優秀營銷人員應該具備「3H+1F」的素質,即學者的頭,要有智慧;藝術家的心,要有獨特視角;技術家的手,要有高技能;勞動者的腳,要有腳踏實地的敬業精神。這些要求雖然很高,不可能一步做到。但是,必須把這些要求作為努力方向,認真抓好客戶經理的素質培訓,為推進素質營銷逐步創造條件。
5. 我的論文題目是 以某某商業銀行為例談談銀行的服務或營銷 請問怎樣寫選題理由
這個題目其實很廣復,制給你一點參考吧
銀行業現在被歸納為服務業,相應的,銀行從業人員的態度也要有所改變。
因為各大銀行的產品都相差無幾,利息利率都是一樣的,(除了中行在國際業務方面的優勢和建行在房地產方面的優勢外)所以在競爭的時候就是一個服務的區別。
接下去你就慢慢想吧,當你作為客人時,什麼樣的服務讓你滿意,什麼樣的服務讓你還想和這個銀行合作?
6. 商業銀行服務營銷的核心是什麼
二、管理服務質量,發展優良客戶群體
突出的服務質量,能夠超出顧客期望的服務,提高顧客的滿意度,使顧客產生再次光臨的願望並主動地為銀行做正面口頭宣傳,從而給予銀行潛在的競爭優勢,使之獲得可觀的利潤效益。許多銀行的成功例證表明,管理服務質量是銀行服務營銷的核心內容。隨著顧客的需要和對服務質量的追求的不斷發展,優秀的服務質量,已不再是僅僅停留在設立投訴部門、微笑服務、統一著裝、規范用語和承諾服務上,而是包含著完全履行承諾的服務和提供滿足顧客潛在需求的超承諾服務的總合。顧客是服務質量的唯一判斷者。顧客往往將感受到的服務(即體驗服務)與期望的服務(即預期服務)作比較,其預期是基於過去經驗、口頭傳聞或銀行廣告。如果體驗服務符合或超過預期服務,他們可以再度光顧,反之,銀行則難以留住。因此,銀行營銷的基本操作模式的第二個步驟是:管理服務質量,即控制招致服務失敗的5個差距,以改善服務質量;分析服務質量的5大屬性,以評價服務質量;運用藍圖技巧,以提高服務質量,從而提高顧客滿意度,發展優良客戶群體。
(一)控制招致服務失敗的5個差距,改善銀行服務質量。
1.顧客的預期服務與銀行認知的顧客期望之間的差距。銀行不可能總是正確地認知顧客的需要,或者不可能正確認知顧客怎樣評價服務質量。例如儲蓄員可能認為儲戶會依據微笑服務和熱情待客來評價銀行的服務,而儲戶可能更加關心的是盡可能短的等候時間。
控制差距的方法:一是可以通過開展市場調查,了解和分析顧客對服務的真正需求;二是鼓勵員工將所感所知與管理者進行面對面的溝通,以推敲、改進服務方法,縮小差距。
2.銀行認知的顧客期望與其轉變為承諾服務之間的差距。銀行往往把認知顧客期望的服務制定為承諾服務,實際上,有許多項服務是超過承諾服務的范圍的,而且這些服務也是顧客渴望得到的服務。例如,有位儲戶把手提包忘在櫃台上,儲蓄員主動找到儲戶交還手提包。
控制方法:一是正確認知顧客期望可行性,在確定顧客的需求與期望重點之後設置正確的服務目標;二是結合銀行實際制定服務質量標准,對重復性的、非技術性的服務行為標准化。
3.承諾的服務與提供的服務之間的差距。員工可能缺乏培訓或業務技能差或不願意履行承諾的服務。或者,承諾服務的內容有時相互抵觸。如儲蓄員既要給儲戶耐心釋疑解難,又要服務快捷,以減少下個儲戶的等候時間。
控制方法:一是加強員工培訓,使員工在工作勝任性方面和相互之間的協作性方面得以勝任;二是建立有效的監督控制體系。
4.銀行提供的服務與廣告宣傳之間的差距。顧客的預期服務會受到銀行廣告宣傳所做的承諾的影響。如銀行宣傳其自動取款機如何方便、安全,當顧客使用其中一台時恰恰出現故障,不但取不出現金,而且信用卡也被「吃掉」,顧客自然會對該行大加指責。
控制方法:一是善用廣告宣傳,避免誇大其詞;二是防範服務風險,盡量減少「意外」。
5.顧客的體驗服務與預期服務之間的差距。顧客的預期服務可能超過親身體驗的服務,即使銀行完全履行自認為高標準的服務,也可能因達不到顧客的預期服務,而不為顧客所喜愛和接受。如果體驗的服務達不到預期的服務水平,顧客就會失去對銀行的興趣。
控制方法:一是加強銀行內橫向信息流動,以加強部門之間、人員之間的相互協作,從而實現銀行的全局目標;二是避免對銀行服務的誇大宣傳,可以避免顧客產生過高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