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蒙牛的事件營銷
功的成長,離不開成功的營銷! 僅僅是短短的幾年,蒙牛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竟然屹立於奶製品的華山之巔,憑什麼? 研究蒙牛的營銷之道,能夠帶給我們很多關於營銷和企業成長的有益思考。 蒙牛營銷,至少有兩個成功的基礎:
第一, 是好產品
好產品製造強大的營銷力!
今天的營銷理論,五光十色,紛繁復雜,但是,身處企業,面對眾多經營要求,使用眾多營銷手法,其出發點,首先要有一個好產品。
我很認同國內一位資深營銷人的觀點,那就是,中國市場營銷成功的首要因素,是產品。蒙牛的成功,正是首先推出了一個好產品。
以廣州市場為例,2000年的廣州,並沒有太強的喝奶習慣,本地也有燕塘、晨光等品牌,伊利、光明、達能等也早已進入。但是,在蒙牛之前,推廣「鮮奶」、「酸奶」的很多,沒有哪一個品牌強勢推廣「純牛奶」!「純牛奶」雖然只是一個概念,但是,它讓消費者認為這種牛奶更有營養,比鮮奶更好。一個好的概念,使產品成功了一半,作為食品和日常消費品,如何實現反復購買,也是關鍵。蒙牛的純牛奶,恰恰是口感特別香,濃濃的,不甜不膩,那種香濃的感覺,很容易讓消費者認為這是好東西。正是有了這個好產品,蒙牛才能迅速征服消費者,侵略其他品牌。
而今,很多品牌只是醉心於產品概念的攫取,卻不去關注產品質量,導致嘗試性購買很多,反復購買很少,企業難於長久,很難做大。蒙牛在營銷中,既重視概念,又重視產品質量,值得眾多以為炒作概念的品牌思考。
純牛奶成功之後,蒙牛進軍冰淇淋市場,也是首先從好產品出發,一舉成功。例如,其開發的「隨變」冰淇淋,就是從大家經常說的口頭禪尋找概念,「隨變」這個名稱,很容易記憶,很容易對話,如,吃什麼冰淇淋?隨便(隨變)!通俗、幽默易傳播。
第二, 是從企業能力和產品優勢出發,執行切實可行的推廣
蒙牛第一次把自己推廣給消費者,靠的是有效推廣!
記得,第一次看到蒙牛,是幾年前。在廣州我居住的小區附近,幾個女孩子,在做液態奶的促銷。她們穿著有點不倫不類的蒙古族傳統服裝,請人們品嘗「蒙牛」這個新品牌,並打出了優惠的POP。純粹是出於職業習慣,我去品嘗了,並從方便的角度,買了一箱。
那是2000年的秋天,當時的廣州,並不流行喝奶。但是,當我喝了蒙牛之後,頓覺這個新生品牌的牛奶,「味道好極了」,又濃又香,口感遠勝於我曾經習慣的品牌。於是,我認定,如果這個品牌能堅持下去不死掉,堅持推廣,一定能贏得市場的認同。
於是,我成了蒙牛的消費者。慢慢的,我發現越來越多的同事,他們的早餐牛奶也開始喝蒙牛了(原來很多人早上不喝牛奶的),而且,大家會相互交流,共同贊賞這個新品牌「真的味道很香啊!」
沒有太多廣告,蒙牛通過推廣,走出了「贏」銷第一部。
根據經濟學的觀點,資源總是稀缺的!蒙牛起步之初,雖然有所家底,但是,肯定不寬裕。一個剛剛起步的企業,如何踏出市場推廣的第一步,如何利用有限而寶貴的資源,去贏取第一場勝利?蒙牛提供了很好的案例。那就是,堅決根據企業的資源能力,從踏實的點對點的推廣開始!
但是,堅實、艱苦的點對點的推廣,並不是無可奈何之舉,而是相對合理的資源發揮。想想蒙牛當年,沒有品牌號召力,如果僅僅是做拉動營銷,比較困難,投入大,風險大。但是,蒙牛好在哪裡呢?如前文所述,蒙牛是一個好產品,是一個概念超前、口味香濃的好牛奶!作為一個好喝的牛奶,你反復通過廣告說,不如讓消費者嘗一嘗!所以,從營銷的角度,從節省資源推廣的角度,實地推廣,推進市場對新品牌的接受,是蒙牛經濟而有效的舉措。
而市場上,太多奢望一喊成名的品牌,迷信廣告一喊,市場開花。其實,每一個成功的品牌,每一個拉動市場的廣告,都有其背後的基礎,廣告不過是其中的催化劑。每一個投廣告的老闆,在產品和營銷政策都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每一個企圖通過廣告一喊成功的品牌,都要慎重。
在切入市場成功之後,蒙牛開始大踏步前進,開始更強的侵略和超越。
近年,中國奶製品市場,風起雲涌,先是光明在全國自得其樂,各地都有自己的土品牌,突然,從內蒙古冒出一個「伊利」,攪得全國的奶品牌都豎起耳朵,警覺地看著市場;再突然,從內蒙古,從伊利卧榻之旁,又冒出個蒙牛,呼呼剌剌地侵略著大家的領地,甚至把伊利都甩在後邊,成長為液態奶領先者。於是,液態奶市場,競爭空前激烈!
在競爭和成長中,我們依然看到蒙牛的睿智和犀利!
首先,還是產品。
蒙牛的產品概念開始寬泛,開始圍繞生活需求,開發純牛奶之外的眾多產品。特濃奶、酸牛奶、甜牛奶、鮮奶干吃片等層出不窮。
在產品規格上,蒙牛敏銳地捕捉著消費者的心態,不斷推出250ml、500ml和1L的單支裝。
更令人欣賞的是,為了擴大超市的整箱銷售,蒙牛很早就推出了12盒裝的小箱包裝。這樣,就解決了很多家庭婦女采購時搬不動大箱的難題,在超市裡大受歡迎。
其次,是終端的推廣
當蒙牛發展起來後,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蒙牛幾乎沒有停頓過促銷活動!每逢周末或節假日,總能看到大堆大堆的蒙牛堆頭促銷,極具聲勢,贏得了很多的隨機購買機會。
蒙牛的這種經常到幾乎是常態的促銷,甚至令我懷疑,蒙牛的定價策略很高明。那就是促銷價就是其實際期望的零售價,但是,當他在商場報高了零售價之後,為自己經常性的促銷贏得了條件,可以經常搞促銷,經常帶給消費者心動和驚喜。如果是這樣,蒙牛的終端銷售,棋高一著
第三,是陳列
蒙牛在終端,毫無疑問是推崇整箱陳列。除了單支陳列外,蒙牛藉助其促銷,大量進行貨架上的整箱陳列。對於很多家庭來說,整箱購買,習以為常,而蒙牛的這種陳列方式,恰恰擴大了單次購買量,自身銷量無疑增加很多。
第四、是有效的廣告和推廣
當蒙牛成為領先品牌時,我們可以看到,蒙牛開始設立品牌區隔,開始強化廣告拉動,開始重視事件營銷,而不是保守。我們看到,近期,蒙牛的廣告量很大,而且重視中央台的投放,藉助中央台,樹立領先品牌的權威形象。藉助中國載人航天的壯舉,蒙牛投巨資贊助,投巨資推廣,從電視廣告、路牌到終端,統一傳播,形成了極大的品牌沖擊和提升。
當品牌領先時,不保守,充滿銳氣,是蒙牛帶給我們的重要借鑒。
以上,是從純粹營銷的角度,考察了蒙牛成功的原因。從企業經營和成長的角度,蒙牛的成功還有以下原因:
第一是人。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要忽略,蒙牛背後的團隊。蒙牛的經營團隊,曾經是天下第一的伊利的「當家花旦」,蒙牛的策劃人,曾經是成功的伊利的策劃人。這個團隊,就像當初的步步高一樣,決不是簡單的幾個人,而是經營精英的集合,是智慧、經驗的集合,是社會資源的爆發點。
第二是蒙牛所處地方政府的支持
第三是蒙牛的戰略夥伴。據悉,利樂公司,對蒙牛的發展至關重要
第四是蒙牛的成功融資。在企業高速發展過程中,蒙牛得到了各方資金的支持,包括股市融資。
第五是蒙牛的機制。好的機制,能締造強大的生產力。從各方披露的信息來看,蒙牛建立一個能夠有效發揮人力資源能力的良好機制,企業運行在高效、積極、主動的狀態下。
第六是區位優勢。蒙牛做牛奶生意,有一個天然優勢,就是能蒙古大草原。大草原、無污染、奶源好、口味香、營養好,這很容易讓人接受。
成功自有道!
蒙牛的成功,是智慧和勤奮的結果,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也是同行遲鈍、缺乏作為的結果。
從營銷的角度,祝願大家都從蒙牛的成功中汲取營養。
從國民健康和我自己健康的角度,期望蒙牛做一個對社會負責任的企業,香濃的牛奶里,不要進行太多的增稠劑和香味劑的添加。
對社會負責,奉獻健康的產品,才能建設長久健康的企業。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30427929.html?si=5
㈡ 現場推銷蒙牛牛奶的營銷方案與過程
【蒙牛純牛奶被檢出強致癌物】國家質檢總局周末公告稱,蒙牛公司四川眉山工廠生產的利樂包純牛奶,黃麴黴素M1檢測結果超標。黃麴黴素是劇毒物和強致癌物質,牛奶中M1最大允許量為0.5μg/kg。
㈢ 如何促銷蒙牛牛奶
促銷的方式有很多種,你這個促銷預算是多少,目標銷售額都不寫,呵呵,有點沒辦專法下屬手了.
不過可以試試:
1、如樓上所說,免費試嘗。
2、降價。降多少就看你預算了。
3、買送。買5送1之類。
4、低價捆綁銷售。
等等等等,方式太多了......
㈣ 求校園內銷售牛奶的營銷計劃書
團隊名稱; 健康新一代
營銷計劃書;
作為中國比較有影響力的乳液集團回--蒙牛,你在銷售本產品答時具備的優勢;蒙牛這個品牌是知名品牌,公眾知名度高。有感召力。無需自己再去打廣告。弱勢分析;由於去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導致該品牌的牛奶公眾信任度急劇下降。
1.產品定位;飲料型,
2.銷售對象;學生,
3.銷售地區;校園,
在銷售前應在校園大作廣告,向各班級發放廣告傳單,宣傳你們的服務,(質量問題普遍已知曉)
可以和同學們簽訂每日訂奶合同。僱人送奶,把服務做好。 可適當做一個促銷。招收校內學生代理。
在校園各顯要位置張貼』蒙牛牛奶是不含三聚氰胺』的官方公告。 公告可向蒙牛公司索取。
其目的是承托 健康新一代 的內涵。
其次六人的分工要明細。
㈤ 蒙牛牛奶適合哪一種銷售方式
蒙牛的廣告已經做的很好了
基本上蒙牛很適合線下銷售 線上做得好也是可以的
不過的話現在的市場空缺就是各大早餐店的牛奶還是比較魚龍混雜的
希望採納一下
㈥ 市場營銷案例分析:問蒙牛使用了哪些促銷溝通手段
蒙牛的成功是市場營銷中的典範。不管是「借雞下蛋」還是「廣告牌事件」,「申奧」「超級女聲」,「航天員」----處處都是經典之作。
蒙牛IMC的策略和分析
1、系列特色產品的推出——准確的市場細分和定位市場細分,就是要讓消費者感到營銷者對的「特別關注」;定位是為了適應消費者心智中的特定位置而設計的產品與營銷組合的行為。蒙牛品牌副產品酸酸乳選定12~24歲的年輕女性作為目標消費者。她們消費各種飲料,同時追求時尚,享受青春、自我、張揚也有點點羞澀,「酸酸甜甜」正符合其心理,可以充分調動她們的購買慾望,並使她們成為堅定的追隨者、參與者。2005年,蒙牛針對消費者早晚飲奶的不同,分別推出了「早上好」早餐奶和「晚上好」晚安奶,成功開拓了早晚飲奶這兩個市場,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此外,蒙牛還推出了蛋白質高於普通牛奶的特侖蘇「0MP牛奶」。它是蒙牛推出的世界上第一款造骨牛奶蛋白產品,是蒙牛在2006年3月成功完成國家營養中心委託的「0MP造骨牛奶」科研課題的基礎上研製而成。0MP造骨牛奶蛋白對肌體骨密度提高和促進骨量增加具有獨特作用。根據這樣的特性,蒙牛將其定位於高端品牌,以產品差異化避開低水平價格戰,全力進軍高端液體奶市場,充分挖掘了市場的細分潛能。
2、事件營銷塑造品牌形象1999年成立之初的蒙牛在呼和浩特市一夜之間就推出500多塊戶外廣告牌,上寫「發展乳品行業,振興內蒙古經濟」,「千里草原騰起伊利集團、興發集團、蒙牛乳業……我們為內蒙古喝彩,讓內蒙古騰飛」;在產品包裝上又打出了「為民族企業爭氣,向伊力學習」的口號……蒙牛利用伊立的知名度,巧妙地攀龍附鳳,一舉提高了品牌知名度。而且,蒙牛這種「謙遜的態度」,獲得了各方贊譽的口碑。2001年炎熱的夏季,眾人的目光都聚集在「申奧」事件上,奧運會歷來是商機無限,剛剛起步僅兩年的蒙牛瞄準了這一千載難逢的時機,打算藉助「申奧」的東風為「奧組委」捐助1000萬,打響在全國市場的第一炮。 2003年「神舟五號」飛船載人航天,這在我國發展史上是開天闢地的大事,是中國期盼已久的事情,國內外的媒體都在競相關注著「神五」。如果將「神五」與營銷進行捆綁,並且將其壟斷,無疑是一次空前絕後的機會。蒙牛又抓住了這次機會,讓蒙牛成為楊利偉在太空的專用牛奶。伴隨著神州五號的發射成功,蒙牛也一飛沖天,「蒙牛——舉起你的右手,為中國航天喝彩」的口號,通過電視、平面、戶外等各種廣告出現在全國人民的面前。這個廣告傳達的信息是,蒙牛不再是一包普通的牛奶,他肩負著中國人健康的使命,背負中華民族興旺的責任……蒙牛代表著健康、代表著責任、代表著中國…… 2005年夏天,蒙牛乳業集團酸酸乳與《超級女聲》的完美合作引發了強烈的公共關注,其創造的「注意力經濟」成為業界的熱點。 「酸酸乳」是蒙牛的一個副品牌,屬中高檔奶產品系列。但在蒙牛進入乳酸菌飲料市場之前,伊利和太子奶已經在此市場上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想要在此分得一杯羹存在很多困難,直到蒙牛酸酸乳遇上「超級女聲」。根據蒙牛的市場分析,酸酸乳的主力消費群體定位為年輕女孩,這恰好與「超女」的內在女性底蘊和受眾群體重合,二者一拍即合。於是,蒙牛大手筆地以2800萬買斷了《超級女聲》節目冠名權,並投資近8000萬元用於公交車、戶外燈箱和廣告牌、各類媒體廣告等,充分利用「超女」在國內日益瘋狂的影響力。同時,在《超級女聲》的主賽區長沙等地,蒙牛還策劃了多場大型義演活動。尤其在大型廣場及賣場的門口附近,蒙牛推出了「青春女生大比拼」、「品蒙牛酸酸乳,看超級女聲」等活動,有效的塑造了品牌的高端形象,使蒙牛酸酸乳和《超級女聲》一起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蒙牛上億元的「超女」系列廣告,為其旗下的酸酸乳系列產品2005年1到6月在全國的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倍。更為重要的是,伴隨著超級女聲的熱播,酸酸乳已經成為了「蒙牛」又一個響亮招牌,提升了蒙牛乳業集團的整體企業形象、品牌認知度和影響力。
3、迅速對市場做出反應非典初期,面對全社會的搶購風潮,蒙牛嚴禁分公司與經銷商漲價,同時加大重疫區牛奶供給量,避免出現斷貨現象。非典中後期,根據乳品市場蕭條狀況,蒙牛走出超市,送貨上門,同時加大廣告播出密度,伴隨消費者共度難關。同時,蒙牛還及時推出適銷商品,由於當時水果進京受阻,蒙牛加大了果粒杯酸奶的投放力度,作為替代商品,蒙牛果粒杯酸奶銷量大增。針對當時消費者的恐慌心理。蒙牛重視提高產品品質可信度,確保產品安全,強化產品安全生產措施,工業園區實行全封閉管理,業務人員加強自我防護,確保了蒙牛員工「無感染、無疑似」。2004年底,有媒體文章報道,經采訪 Snap檢測儀器及試劑盒 中國代理公司得知,各乳製品企業購進 Snap系統 (抗生素檢測設備之一)的情況如下:光明購進32套,伊利購進18套⋯⋯蒙牛購進2套。該新聞對蒙牛影響較大。事實上。國內乳業企業使用的抗生素檢測設備多種多樣,Snap系統只是其中的一種,蒙牛的抗生素檢測系統有幾百套。危機時刻,蒙牛及時做出反應,邀請了1O多家媒體的記者見證了蒙牛從奶源到工廠的無抗奶控制系統,有效遏止了這一新聞的負面影響。
4、營造長期客戶關系蒙牛深知「如果廠商沒有與顧客達成雙向的溝通,消費者就會拂袖而去,而一旦關系成立,雙方的持續溝通便會水到渠成」。真正的營銷是企業與顧客互動溝通,並達到雙贏的境界。蒙牛在企業的每一次戰略指定與傳播活動中,都考慮到消費者的回應,並從中尋找有用的信息,再根據受眾的需求與潛在的慾望及時修正調整溝通計劃,以實現信息的有效表達。蒙牛酸酸乳的推廣中,蒙牛通過超級女生這次營銷活動,利用網路的互動性與場外觀眾進行時時的溝通,及時的將信息進行反饋,體現了觀眾的意願,觀眾感覺節目有互動性,有親和力。蒙牛酸酸乳冠名後產生暈輪效應,很容易使廣告的受眾對產品產生親切感。在宣傳創新方面,蒙牛推出互動游戲「蒙牛連連看和 超級FANS 。這兩款小游戲在蒙牛網站及相關活動網站都提供下載。它們不僅使消費者在娛樂中感受到休閑的滋味,同時還加深了對蒙牛酸酸乳的好感。蒙牛酸酸乳超級女生評選活動成功化解了冠名宣傳的生硬性,營造了一個與消費者友好關系的氛圍,還實現了企業與顧客的雙向溝通,建立了與顧客的長期的鏈接,使顧客開始積極關注蒙牛的相關的信息,形成了企業與顧客之間的良性溝通循環.成功的企業產品要成為培訓消費者的載體,成功的營銷活動要通過對消費者的培訓來引導消費者的購買行為。產品質量。產品包裝,產品說明書,乃至放在產品箱里的贈品及溝通信件,都可以加強消費者對產品的認識。為了做大市場,蒙牛人提出:「提倡全民喝奶,你不一定喝蒙牛奶,只要喝奶就行。為了引導消費者飲奶,蒙牛在奶箱里贈送草原歌碟。歌碟中包括幾分鍾的牛奶生產線及牛奶知識的介紹。當然,提倡全民喝奶對消費者是有利的,而這個觀點對蒙牛更加有利,形成雙贏。
蒙牛IMC策略的啟示
1、加大產品創新保持企業核心競爭力企業的營銷計劃需要優秀產品的支持,產品是企業獲得消費者青睞的基礎,離開了卓越的產品,企業再完美的營銷計劃也只能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企業應加大產品創新力度,用創新的觀念引領創新的思維,再用創新的思維創造出創新的產品,從而努力培育自己的核心能力,以實現企業資源的最優化。
2 、借勢謀勢提高品牌知名度借勢指的是企業及時抓住廣受關注的事件,如社會新聞、明星、體育事件等,進行相關營銷策劃,將自己的品牌、產品或服務與熱門事件聯系起來,達到借力發力的傳播效果,使自己的產品或服務被廣為傳播,從而迅速提高知名度。謀勢指的是企業有計劃地策劃、組織和實施具有新聞價值的事件來吸引媒體,公眾和消費者的興趣與關注,擴大自身影響。企業利用借勢、謀勢的手法,來吸引媒體、社會團體和消費者的興趣與關注,以求提升企業或產品的知名度、美譽度,樹立良好品牌形象,並最終促成產品或服務。這種方式不但成本低、影響大、見效快,還可以「花小錢辦大事」,甚至能夠產生轟動效應,為提高品牌知名度做出巨大的貢獻。
3、建立良好的公共關系企業要運用關系營銷,搞好與消費者、政府、社區、投資者、媒體等等的關系,注重營銷的各關系方利益,在營銷活動中重視公共關系,政治權力,忠誠地履行自己對各關系方的諾言,使企業形成穩定的顧客群,培養顧客滿意度,為企業提供穩定的收入,夯實企業發展的基礎。這樣不但有利於企業不斷提高競爭力,使企業能夠跟隨市場變化,不斷開發新產品,滿足顧客需求,還能使企業樹立良好的形象,培養顧客和關系各方的忠誠與信賴,有利於企業的長期發展。
4、創造持久的整合優勢一個企業的長期成功取決於持久的競爭優勢,它可以在產品、服務、技術和市場方面具有領先競爭對手的優勢,但要保持這種優勢並不是容易的事情,因為這種優勢會因競爭對手的模仿而減弱。企業要把優勢持久地保持下去,就需要對其加以整合。整合優勢能否持久取決於兩個方面:一是企業有能力以低成本將其保持下去;二是消費者願意並樂於接受這些優勢所帶來的利益。因此要做到優勢的持久化,企業必須將優勢整合以防止資源的浪費,獲得成本的最低化。另外,企業要樹立這樣一種觀點,那就是創造顧客比開發產品更重要,消費者的「接受」價格比廠商的「指示」價格更能推進市場的發展,給消費者提供便利比營銷渠道更讓消費者滿意。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創造持久性的整合優勢。如前面所討論的,蒙牛之所以能在奶產品行業以迅猛的速度發展壯大,最值得一提地就是它很清楚自己的優勢所在,也很明智地在保持這些優勢的同時不斷加以創新和改革,提升這些優勢的力度,讓競爭對手可以模仿但無法超越。
希望對你有幫助
㈦ 推銷比賽,推銷蒙牛純牛奶
比賽有沒有比賽的規則?
是在固定的場地或者其他要求呢?
這個要看怎麼賣。
如果沒有任何限制的話,可以直接去聯系附近的小超市去(最小的單位)。做上門批發 這個做一個的效益高得多
如果有限制的話,就在限制的規則里去創造一個活動。
人氣有了,才有效益。
打個比方。
你可以去找個人流比較大的超市,然後去聯系其負責人或者超市裡負責蒙牛牛奶銷售的人員。和他配合,利用他在超市可以合理銷售的資源,你去超市外面做推廣活動,你在把貨拿過去,他在拿一部分出來。然後你們分配銷量和收入的比例,然後創造一個活動 進行銷售。(這個情況下必須要一個活動,而且你自己和你的團隊一樣要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不然對方不會答應。)
如果你本身就是一線的銷售人員的話,那麼可以在你所在的地方做促銷。(要以活動為主題,不要單純的促銷。)
關於具體的流程方面的,要根據你目前的資源和條件和規則來確定的。
蒙牛最近更換了其品牌好包裝的形象,可以從這方面入手。
爭對你銷售的產品,做活動。
小孩就是,關愛兒童成長
年輕人的,享受健康生活
利用蒙牛在電視上的廣告,很快就知道你產品的定位人群。然後把廣告語搬到活動上,組織些活動。(收集1萬個小孩的愛心簽名?然後簽名的小孩可以以多少折扣去購買?只能是小孩出錢購買,因為賣的利潤將全部拿去為貧困地區的孩子們買書籍和學慣用品(如果你的比賽僅僅是為了賺錢,那麼這條不適合你。記得把一部分的利潤拿去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不然你按照這樣做了,我和你都是罪人了。)這樣,你賣的就是愛心,在把愛心灌輸給那些孩子,家長看到之後會鼓勵孩子有愛心,他不會教自己的孩子不要有任何的愛心,而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大部分的會有愛心的意識。因此不會遭到反感)
在實際的操作的時候注意把握臨場的氣氛和控場能力。
銷量不會少的。但前期需要道具和資源的支持。
在網路搜索一下《贏在中國第二季 商業實戰(2)-竇大海PK夏霓 蒙牛牛奶義賣 》
這是一個例子。
㈧ 蒙牛,伊利牛奶的終端促銷活動是怎麼外包的
涼性食物涼性與寒性在性質上是一致的,蒙牛,伊利牛奶的終但程度有所不同。涼性食物有橙版子、草權莓、獼猴桃、橘子、梨、甘蔗、桑葚、銀耳、甲魚、烏龜、鴨、田雞、 海蜇、田螺、螃蟹、蝸牛、綠豆、苦瓜、海帶、萵藍、蘿卜、百合、黃 瓜、芹菜、苦菜、馬齒莧、空心菜、冬瓜,一般味苦的性則涼。大部分海產品(火頭魚、鯰魚除外)屬涼性。 終端促銷活動是
㈨ 關於蒙牛牛奶的廣告策劃
每一家成功的企業都會推出自己的官方企業史,蒙牛也不例外。最近上市的由蒙牛副總裁和總裁新聞助理合著的《蒙牛內幕》一書,正是這個企業的一部編年史。盡管這個企業只有短短6年的歷史,卻成就了一段中國工業史上空前絕後的成長奇跡。
作為「正史」的《蒙牛內幕》不可避免地摻雜了作者自己對企業的感情或者是他們在自己職位所必須表明的價值觀。但必須看到,蒙牛也並非是那些需要粉飾的企業,它的各項業績指標都非常透明,甚至企業總裁牛根生的各種言論、思想、行為也非常透明。惟一不同的地方在於,蒙牛是一家競爭對手難以模仿的卓越企業,因為成就它的絕非一兩個特殊的優點,而是已經逐漸成為系統的一種核心競爭優勢。
善於造勢
善於造勢是蒙牛的制勝法寶之一,事實上靠小打小鬧的做法也絕對不可能成就這家成長冠軍企業。蒙牛最近讓人感覺「善於造勢」的市場策劃活動無疑是「蒙牛酸酸乳超級女聲」了。這個活動似乎在一夜之間紅遍了大江南北,從10歲到70歲一竿子打進。一時間,「涼粉」、「盒飯」、「筆迷」、「玉米」充斥全國,甚至還演變成了一場全民運動。
作為超級女聲的冠名贊助商,蒙牛無疑是成功的。「酸酸甜甜就是我」和「想唱就唱」這兩首歌曲把蒙牛酸酸乳的品牌定位很好地和超級女聲的流行時尚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而超級女聲的最終冠軍李宇春的「玉米」Fans們也正是蒙牛酸酸乳的目標消費群。這其中固然有運氣的成份存在,但是誰也不能否認,蒙牛這種善於捕捉新聞事件和製造流行時尚的能力,在中國是很少有企業能比得上的。
蒙牛的成長歷史也是一部策劃史。它的歷史上最著名的幾個策劃:「『非典』時期的非常營銷」、「中國乳都」、「航天員專用牛奶」,策劃地一個比一個成熟,也一個比一個更具有爆炸性。非典是一場災難,那時候我們看到的蒙牛,更多的是一種企圖心的表露,盡管我們知道,蒙牛想發出一些聲音,但這些聲音在事件之後也許只有他們自己才能記得,並不能給消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蒙牛策劃水平大幅提升的轉折點應該是在航天員專用牛奶上。這場借勢造勢的「秀」的確計劃得十分周詳,從《蒙牛內幕》一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從2003年4月蒙牛被確定為「中國航天員專用牛奶」到同年10月神舟5號發射成功,就算不算前期的准備工作,蒙牛也至少花了半年的時間做這個項目的策劃和實施。成功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在神舟5號發射成功後那些舉國狂歡的日子裡,我們總是能在各種媒體上看到蒙牛的身影,蒙牛也藉助這場精彩的策劃得到了大幅度的品牌提升和業績成長。
而蒙牛酸酸乳的策劃,又顯然比以上幾個案例更高一籌。因為事件營銷本身是需要事件的,捕捉事件的能力甚至比策劃本身更重要。但是酸酸乳卻是直接對著消費者去的,它本身就是流行的製造者。在2年前,有誰會認定超級女聲會紅透中國?有誰會知道湖南衛視這個節目的收視率會比央視的春節晚會還要高?蒙牛的成功絕不是偶然的,我們看到的是它背後敏銳的市場感覺、對消費者的認知以及製造流行的能力。
高者在腹
做策劃如此,蒙牛做市場也是如此。與普通中國企業採取「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不同的是,蒙牛是從一線市場做起來的。「一線插旗,二線飄紅」是蒙牛的經典市場策略之一,他們認為,在一線市場成為第一品牌的時候,在二線、三線市場也會成為第一品牌。
本土企業的思維往往囿於「農村包圍城市」的解放戰爭思維。卻忘記了戰爭和市場營銷畢竟是兩回事情,況且中心城市本身就是市場營銷中最重要的戰略地形,不搶占這些戰略地形,品牌就不會成為主流,就註定了被邊緣化。
娃哈哈是和蒙牛業績差不多的企業,做的也都是快速消費品,它成就的100億元業績,不會比蒙牛來的更有價值。因為娃哈哈採取的策略也是「先易後難」的「農村包圍城市」的傳統策略,不管業績再大,它的產品還是得不到主流消費群的認同。在蒙牛成為香港第一品牌的時候,娃哈哈卻還在為進攻上海市場而大傷腦筋。
市場營銷專家在很多年前就發現了品牌至上而下傳播——蒙牛稱之為「梯度轉移」的特質,「消費領袖」一定是在中心城市而不是鄉鎮。大多數本土企業並不是不想做中心城市,原因在於兩點,一是
不敢做,二是不會做。
蒙牛在市場營銷上的成功,要歸功於創業初期就高瞻遠矚的戰略。北京、深圳、上海、廣州、香港,這些市場是一般的本土企業想都不敢想的高端市場,它們意味著高昂的分銷和推廣費用,也很容易讓平庸的企業產生自卑心理。
蒙牛是那種喜歡畢其功於一役的企業。在進攻香港市場的時候,居然打破了「香港自有人造食品以來人員推廣的最高紀錄」,個做免費品嘗的導購員。這種氣概是不得不讓人佩服的。蒙牛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他們所認為的一個觀點:如果你能做到競爭對手做不到的事,那你就是NO.1。
蒙牛把市場營銷中的「集中優勢兵力原則」在進攻一線市場時發揮地淋漓盡致。他們既不是單純地靠地面促銷取勝,也不是單純地靠廣告轟炸取勝,而是兩者合成的立體作戰。「畢其功於一役」是一句易說難行的話,因為這背後的隱喻是需要更多的錢,牛根生敢於在只有1000萬元募集資金的情況下打300萬元廣告,這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決心天下有幾人能有?
蒙牛在創業初期,就表現出了高於普通企業的氣概,媒體,它成功地和央視組成了聯盟;工廠,它建成了全球樣板工廠,還有國際示範工廠;市場,也是從最難打的中心城市開始進攻。這些都是以往矇混在「中國特色」這面幌子下的普通企業所不具備的,它既運用了跨國公司的品牌戰略,又在具體戰術上體現了中國式的靈活。
先易後難的另一面是越來越難,而先難後易的另一面是順勢而為。蒙牛的市場操作手段,用一句圍棋術語來表達就是「高者在腹」。
㈩ 蒙牛牛奶的生產工藝流程
消毒鮮奶:消復毒鮮奶制是採用巴氏消毒(63℃,30min.或75~90℃,15~16sec.)製成的液態奶製品,需要冷藏保存。
滅菌奶:超高溫奶是經過高溫瞬時滅菌(120~140℃,1~2sec.)而成,可在常溫下儲藏30~40天。傳統滅菌奶是長時間高溫殺菌製成的液態奶製品,可以在常溫下保存6個月以上。
(10)蒙牛牛奶的營銷活動程序擴展閱讀:
喝牛奶的最佳時間:
吃同樣的一餐,如果在餐前30分鍾喝牛奶,然後再吃飯,能有效降低餐後血糖反應。如果在吃飯的同時喝牛奶,雖然也有效,但不如餐前30分鍾效果明顯。
所以,如果餐前喝奶的時間合適,比餐後喝能更有效地控制餐後血糖上升,而餐後血糖上升延緩,意味著餐後飽腹感能持續更長時間,餐後合成脂肪的風險也會明顯下降,這對於預防肥肉上身是非常有好處的。
除了牛奶,研究還發現,餐前30分鍾喝豆漿、湯等液體,都能降低進餐時的自主能量攝入。也就是說,在餐前半小時先喝點湯水,就能在用餐時自動減小胃口,從而發揮控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