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加多寶涼茶的營銷策略與以前有何異同
炎熱躁動的夏季來臨,飲料市場也隨之動盪不安,各大品牌打響夏季營銷戰,而對於在營銷界久負盛名的加多寶來說,今年是其金罐包裝在市場的第一次試水。在「移動互聯網+」的戰略支撐下,包括「金彩生活圈」、「有你更金彩」、「金彩星期五」等一系列以「金彩」為主題的營銷活動亦貫穿始終,成為其今年夏季營銷的最大亮點之一。
互聯網創意營銷人陳格雷表示,在傳統行業中,快消業擁有聯結「移動互聯網+」的天然優勢:覆蓋度夠廣、渠道夠深、接觸頻率夠密。作為率先開啟「移動互聯網+」戰略的傳統快消企業,加多寶如何鎖定年輕族群、如何通過O2O模式以及借勢互聯網+娛樂營銷引爆夏季消費,或許可以近期加多寶所做的系列「金彩營銷」活動來一窺究竟。
平台合作:牽手騰訊優酷 推動品牌年輕化
有業內人士認為,從某種角度上講,當我們在說「移動互聯網+」的時候,其實很大程度上是在說「微信+」。或許這種說法有些誇張,但不得不承認的是,龐大的移動用戶群和活躍的互動頻率讓微信成為「移動互聯網+」戰略實施不可或缺的平台。
作為「有你更金彩」的系列活動之一,此次加多寶「點亮金彩」活動正是藉助擁有全球6億用戶的移動互聯平台——微信,利用其龐大的移動用戶群體和開放的分享平台,通過結合年輕人最喜聞樂見的星座、父親節等熱門話題,讓「金彩生活圈」以輕松娛樂的方式地融入到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中,再一次擴大「金彩生活圈」的受眾范圍,以點帶面,在強化加多寶金罐升級的同時,讓活動參與量和覆蓋量實現幾何級的增長。
❷ 王老吉營銷案例分析
紅色王老吉 ---防火讓自己火起來分析流程: 1、引言-- 2、紅色王老吉--歷史及概況簡介 3、公司簡介--加多保以及王老吉葯業公司 4、案例的理論分析--定位戰略、文化營銷 5、展望--王老吉路在何方 6、總結 1、案例基本情況分析 人們都習慣了一種說法: 怕上火,喝王老吉。2003年是飲料王老吉的旺年。 "這一年王老吉突然火了起來,飛身上了超市、飯店、飲料機的寵兒榜。延續至今,仍是勢不可擋。2005年,王老吉銷量超過25億,是2002年銷量1.8億的14倍,成就了一個不可思議的故事。 2、歷史及概況介紹 王老吉涼茶? 老老實實王老吉,清熱解毒祛暑濕。在眾多老字型大小涼茶中,又以王老吉最為著名,堪稱涼茶始祖。何謂「涼茶」 涼茶,從字義理解,涼即寒涼,茶即茶葉,合起來講,涼茶乃用茶葉製成具有寒涼清熱,生津止渴作用的一種飲料。 " 涼茶起源於廣東,因為廣東地區屬於典型的亞熱帶氣候,夏季炎熱,水質偏於燥熱,再加上廣東人喜歡吃煎炒燥熱的食物,並習慣晚睡,很容易生「熱氣」 ,即北方人所說的「上火」。每到夏天,涼茶是廣東人必不可少的飲料。 王老吉最早是在1828年由王澤幫(乳名阿吉)所創,在廣州市十三行路靖遠街開設了一間王老吉涼茶鋪,專營水碗涼茶。
王老吉涼茶由於配方獨特、價格公道,因而遠近聞名,門庭若市,供不應求。
在1840年,王老吉涼茶鋪便開始以前店後廠的形式,生產王老吉涼茶包。 解放後,王老吉葯號分為兩支,一支歸入國有企業,發展為今天的王老吉葯業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產王老吉牌沖劑產品(國葯准字)。另一支由王氏家族的後人帶到香港。
在中國大陸,王老吉的品牌歸王老吉葯業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在中國大陸以外有涼茶市場的國家和地區,王老吉的品牌基本為王氏後人所注冊。而目前生產紅色王老吉的加多寶公司則是通過品牌租賃形式向王老吉葯業租賃了20年的品牌使用權。 發展的困境
加多寶的紅色王老吉只在兩廣、浙南一帶,由於過於濃厚的地域色彩,從1998年到2004年,王老吉飲料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中,默默無聞地固守著一方區域市場。
羊城葯業發展不盡人意 成為廣州第一批股份制改革的企業,走上了包括房地產投資在內的多元化的道路。隨之而來的卻是連續幾年的巨額虧損,最終資不抵債、負債經營。現實中的解決之道 為了求得更大的突破,盡管面臨著這樣那樣的困境,在不到5年的時間里,攜手加多寶公司,依託紅色王老吉,王老吉葯業走出了困境,讓一個享有170餘年歷史品牌的老字型大小企業重新煥發了春光。3、公司簡介:王老吉的組成
加多寶-------------------廣東加多寶飲料食品有限公司是香港加多寶集團在大陸地區設立的獨家投資公司。公司主導產品是紅色罐裝王老吉飲料。
廣州王老吉葯業-------廣州王老吉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始創於 1828年,歷經百多年的發展,現已成為我國中成葯生產企業50強之一
主要產品有王老吉系列、保濟丸、保濟口服液、小兒七星茶、清熱暗瘡片、克感利咽口服液、痰咳凈、藿膽丸等。 2004年8月,東莞加多寶的「王老吉」紅罐涼茶銷售額突破了10億元人民幣,是2002年全年銷售總額的5倍
廣州王老吉葯業於2004年開始推出利樂包的綠罐包裝,全年銷售收入達到8,000萬元。
廣葯王老吉和加多寶現在已開始廣告時間上的互相配合,產品定位也有區別:紅罐是高檔,綠罐則定位中低檔市場,主要針對中小城市以及腹地更廣的農村地區。
轉自一網友的博客,僅供借鑒
❸ 加多寶的營銷策略是什麼
加多寶整個運作的核心就是重新塑造一個涼茶品牌——加多寶。乍一看,加多寶似乎一切都從零開始,可是其很巧妙地利用各種各樣的營銷策略,展開了精彩絕倫的商戰——將原來十餘年紅罐涼茶王老吉寶貴的「怕上火」的心智資源,移植到更改的新品牌名稱「加多寶」的身上,從而搶占涼茶品牌的領導地位。
改名的廣告宣傳:
首先,廣告宣傳告訴消費者「怕上火,現在喝加多寶。」先將十多年建立在王老吉身上的心智資源移植到新品牌名稱加多寶身上。
其次,傳遞「全國銷量第一的紅罐涼茶,現改名加多寶。」利用原來的銷量領先(紅罐涼茶確實連續銷量在全國第一,消費者比較認可的。)樹立領導地位,告訴消費者原來紅罐涼茶改名加多寶的信息,從而印證前面講到的「現在喝加多寶」。
最後,在消費者接受改名的事實後,消費者可能擔心涼茶的配方與口味有改變,加多寶馬上在廣告宣傳中消除消費者的疑慮:「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達到「名改質不改」的目標,讓原來支持王老吉的消費者一樣支持加多寶。
在廣告宣傳策略正確的情況下,加多寶馬上開展大規模的宣傳攻勢。除了在覆蓋面及影響力最大的央視媒體上投放廣告,而且選擇重點區域的媒體,如消費者對涼茶認知比較深厚的地區浙江的衛視、廣東的南方衛視、體育頻道等,進行那種狂轟濫炸般的廣告投放。
整個廣告宣傳策略及投放,就是通過改名「加多寶」,讓所有的消費者都知道王老吉真的改名了,然後將王老吉原來建立「怕上火」的心智資源移植到加多寶新改名的品牌上。想想假如加多寶移植成功,節省的不僅僅是十餘年宣傳的龐大的營銷費用,而是搶佔了涼茶品牌的領導地位,這才是最重要的,才是更有戰略眼光的。因為,涼茶的品類,會像可樂品類一樣前景無限,看看可口可樂的價值,就知道涼茶領導品牌價值了。
滲透的終端執行
終端執行力的強弱,關繫到重新塑造品牌的成敗。雖然終端不為加多寶所控制,但是其通過自身那種滲透的終端執行,將涼茶終端爭奪戰發揮得淋漓盡致。
加多寶基本上控制了KA賣場、批發、學校等渠道終端,並選擇重點的餐館終端,特別是火鍋店、湘菜館、燒烤店等,加強滲透性,做到短時間內鋪上改名的紅罐包裝,以及改名加多寶的品牌形象,配合到廣告宣傳的改名,達到「步調」的一致。
拿涼茶的大本營廣州來說,有5萬多個士多店,加多寶的業務團隊類似開始了二次創業,不斷加大人員的投入,拚命地去這些士多店貼海報、搞終端陳列、包裝終端形象等,而為了鼓勵終端多進貨,又搞包裝箱回收、買贈等活動,目的就是將滲透的終端執行到底。
用無孔不入來形容加多寶這種的終端執行,那是最恰當不過的。加多寶之所以如此重視終端執行,目的就是在王老吉還沒有鋪貨到渠道時,讓消費者方便買得到。這是最直接的也是最有效的移植心智資源的方式。當消費者在一定階段里不斷重復購買某一品牌,就會形成相對固定的消費習慣。等到王老吉上架時,消費者已經形成了消費加多寶的購買習慣,這種加多寶重新塑造涼茶品牌就會水到渠成。
❹ 加多寶與王老吉的涼茶營銷之戰,誰將是最後贏家
國家統計局中國行業企業信息發布中心舉行「2012年我國飲料行業1-3季度運行狀況分析報告」發布會,公布了前三季度飲料行業調研數據。數據顯示,中國飲料行業整體穩步增長,相對去年同比增長10%,涼茶行業更是一枝獨秀,市場增幅超過30%,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今年全球整體經濟萎靡不振,作為全球經濟中心之一的中國受到一定程度的波及,而作為中國消費經濟「晴雨表」的飲料行業卻逆勢上漲,發展速度十分樂觀,其中有幾家民族飲料企業發展勢頭更是如此,尤其是民族涼茶品牌的翹楚王老吉,在穩步實現2012年60億元的銷售目標後,正在為來年銷售突破百億未雨綢繆。
現在正是涼茶行業一個爆發期,在這場王老吉PK加多寶的背後,是中國民族飲料涼茶行業的迅猛發展。從長遠來看,涼茶行業的市場增長潛力也是非常巨大的。目前涼茶的全球銷量已經突破2500萬噸,成為世界第一大飲料品類。
假設在市場保持穩定發展的前提下,紅罐涼茶競爭的白熱化,對整個涼茶行業乃至中國飲料產業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幸事。放眼全球,曾經後起之秀的百事可樂與可口可樂之間也曾有過一場激烈交鋒,但最終在良性競爭下,一同將可樂這個品類推成了全球最主流飲料,同樣的例子還有麥當勞與肯德基。這些都與眼下這場涼茶飲料的王者角逐有著相似的歷程,如果紅罐涼茶的競爭能夠收獲雙贏的結局,那麼中國的涼茶行業必然會做大做強,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涼茶品牌也會如願誕生。
❺ 就是從加多寶中得到什麼營銷策略
加多寶整個運作的核心就是重新塑造一個涼茶品牌——加多寶。乍一看,加多寶似乎一切都從零開始,可是其很巧妙地利用各種各樣的營銷策略,展開了精彩絕倫的商戰——將原來十餘年紅罐涼茶王老吉寶貴的「怕上火」的心智資源,移植到更改的新品牌名稱「加多寶」的身上,從而搶占涼茶品牌的領導地位。
改名的廣告宣傳:
首先,廣告宣傳告訴消費者「怕上火,現在喝加多寶。」先將十多年建立在王老吉身上的心智資源移植到新品牌名稱加多寶身上。
其次,傳遞「全國銷量第一的紅罐涼茶,現改名加多寶。」利用原來的銷量領先(紅罐涼茶確實連續銷量在全國第一,消費者比較認可的。)樹立領導地位,告訴消費者原來紅罐涼茶改名加多寶的信息,從而印證前面講到的「現在喝加多寶」。
最後,在消費者接受改名的事實後,消費者可能擔心涼茶的配方與口味有改變,加多寶馬上在廣告宣傳中消除消費者的疑慮:「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達到「名改質不改」的目標,讓原來支持王老吉的消費者一樣支持加多寶。
在廣告宣傳策略正確的情況下,加多寶馬上開展大規模的宣傳攻勢。除了在覆蓋面及影響力最大的央視媒體上投放廣告,而且選擇重點區域的媒體,如消費者對涼茶認知比較深厚的地區浙江的衛視、廣東的南方衛視、體育頻道等,進行那種狂轟濫炸般的廣告投放。
整個廣告宣傳策略及投放,就是通過改名「加多寶」,讓所有的消費者都知道王老吉真的改名了,然後將王老吉原來建立「怕上火」的心智資源移植到加多寶新改名的品牌上。想想假如加多寶移植成功,節省的不僅僅是十餘年宣傳的龐大的營銷費用,而是搶佔了涼茶品牌的領導地位,這才是最重要的,才是更有戰略眼光的。因為,涼茶的品類,會像可樂品類一樣前景無限,看看可口可樂的價值,就知道涼茶領導品牌價值了。
滲透的終端執行
終端執行力的強弱,關繫到重新塑造品牌的成敗。雖然終端不為加多寶所控制,但是其通過自身那種滲透的終端執行,將涼茶終端爭奪戰發揮得淋漓盡致。
加多寶基本上控制了KA賣場、批發、學校等渠道終端,並選擇重點的餐館終端,特別是火鍋店、湘菜館、燒烤店等,加強滲透性,做到短時間內鋪上改名的紅罐包裝,以及改名加多寶的品牌形象,配合到廣告宣傳的改名,達到「步調」的一致。
拿涼茶的大本營廣州來說,有5萬多個士多店,加多寶的業務團隊類似開始了二次創業,不斷加大人員的投入,拚命地去這些士多店貼海報、搞終端陳列、包裝終端形象等,而為了鼓勵終端多進貨,又搞包裝箱回收、買贈等活動,目的就是將滲透的終端執行到底。
用無孔不入來形容加多寶這種的終端執行,那是最恰當不過的。加多寶之所以如此重視終端執行,目的就是在王老吉還沒有鋪貨到渠道時,讓消費者方便買得到。這是最直接的也是最有效的移植心智資源的方式。當消費者在一定階段里不斷重復購買某一品牌,就會形成相對固定的消費習慣。等到王老吉上架時,消費者已經形成了消費加多寶的購買習慣,這種加多寶重新塑造涼茶品牌就會水到渠成。
❻ 加多寶涼茶廣告詞是什麼
1、正宗好涼茶,正宗好聲音
2、怕上火,現在,喝加多寶,全國銷量領先的紅罐涼茶,改名加多寶,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怕上火,喝加多寶!
❼ 求關於王老吉營銷的畢業論文
其實,王老吉的營銷策略是從文化,健康為切入點的! 1 寫它的發展史 如今的市場份額!(可不必詳寫) 2 寫它與眾不同的營銷方式,可從文化入手,當然也要寫些它以前的營銷方式,最好在這里採用對比的方式寫出來!(本大段可寫它銷售的不只是產品而是企業文化,健康等,以此為基點達到佔領市場)【這點上可分細點,可分幾個段落,這里是整篇論文的重點】 3 寫它所面臨的危機及出來危機的方式!最好寫出它的管理方式!4 結尾.【寫一些贊歌,及自己要學習借鑒的方面】 下面是一些這方面的資料你可以參考一些!如果你想要與眾不同的!建議將下面的範文改一下!照上面的幾點寫出來!應該可以拿高分!呵呵... 涼茶史話歷史和文化是產品潛在的最大賣點。涼茶是廣東、廣西地區的一種由中草葯熬制、具有清熱祛濕等功效的「葯茶」。在眾多老字型大小涼茶中,又以王老吉最為著名。王老吉涼茶發明於清道光年間,至今已有175年,被公認為涼茶始祖,有「葯茶王」之稱。到了近代,王老吉涼茶更隨著華人的足跡遍及世界各地。上世紀50年代初,王老吉葯號分成兩支:一支歸入國有企業,發展為今天的王老吉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原羊城葯業),主要生產王老吉牌沖劑產品(國葯准字);另一支由王氏家族的後人帶到香港。在中國大陸,王老吉的品牌歸王老吉葯業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在中國大陸以外有涼茶市場的國家和地區,王老吉的品牌基本上為王氏後人所注冊。加多寶是位於東莞的一家港資公司,由香港王氏後人提供配方,經王老吉葯業特許在大陸獨家生產、經營紅色罐裝王老吉(食健字型大小)。2003年,來自廣東的紅色罐裝王老吉(以下簡稱紅色王老吉),突然成為央視廣告的座上常客,銷售一片紅火。但實際上,廣東加多寶飲料有限公司在取得「王老吉」的品牌經營權之後,其紅色王老吉飲料的銷售業績連續六七年都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當中。直到2003年,紅色王老吉的銷量才突然激增,年銷售額增長近400%,從1億多元猛增至6億元,04年則一舉突破10億元!究竟紅色王老吉是如何實現對銷售臨界點的突破?讓我們把鏡頭拉回2002年。割據一方紅色王老吉擁有涼茶始祖王老吉的品牌,卻長著一副飲料化的面孔,讓消費者覺得「它好像是涼茶,又好像是飲料」——這種認知混亂,是阻礙消費者進一步接受的心理屏障。而解決方案是,明確告知它的定義、功能和價值。在2002年以前,從表面看,紅色王老吉是一個活得很不錯的品牌,銷量穩定,盈利狀況良好,有比較固定的消費群。但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以後,加多寶的管理層發現,要把企業做大,要走向全國,他們就必須克服一連串的問題,甚至連原本的一些優勢,也成為困擾企業繼續成長的原因。而這些所有困擾中,關鍵有以下幾個問題:一、當「涼茶」賣,還是當「飲料」賣在廣東,傳統涼茶(如沖劑、自家煲制、涼茶鋪等)因下火功效顯著,消費者普遍當成「葯」服用,無需也不能經常飲用。而「王老吉」這個具有上百年歷史的品牌就是涼茶的代稱,可謂說起涼茶就想到王老吉,說起王老吉就想到涼茶。因此,紅色王老吉受品牌名所累,並不能很順利地讓廣東人接受它作為一種可以經常飲用的飲料,銷量大大受限。另一方面,紅色王老吉口感偏甜,按中國「良葯苦口」的傳統觀念,廣東消費者自然感覺其「降火」葯力不足,當產生「祛火」需求時,不如到涼茶鋪,或自家煎煮。而在加多寶的另一個主要銷售區域浙南,主要是溫州、台州、麗水三地,消費者將「紅色王老吉」與康師傅茶、旺仔牛奶等飲料相提並論,沒有不適合長期飲用的禁忌。加之當地在外華人眾多,經他們的引導帶動,紅色王老吉很快成為當地最暢銷的產品。企業擔心,紅色王老吉可能會成為來去匆匆的時尚,如同當年在浙南紅極一時的椰樹椰汁,很快又被新的時髦產品替代,一夜之間在大街小巷消失得乾乾凈凈。二、無法走出廣東、浙南在兩廣以外,人們並沒有涼茶的概念,甚至調查中消費者說「涼茶就是涼白開吧?」,「我們不喝涼的茶水,泡熱茶」。教育涼茶概念顯然費用驚人。而且,內地的消費者「降火」的需求已經被填補,大多是吃牛黃解毒片之類的葯物。作為涼茶困難重重,作為飲料同樣危機四伏。如果放眼到整個飲料行業,以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為代表的碳酸飲料,以康師傅、統一為代表的茶飲料、果汁飲料更是處在難以撼動的市場領先地位。而且紅色王老吉以「金銀花、甘草、菊花等」草本植物熬制,有淡淡中葯味,對口味至上的飲料而言,的確存在不小障礙,加之3.5元/罐的零售價,如果加多寶不能使紅色王老吉和競爭對手區分開來,它就永遠走不出飲料行業列強的陰影。這就使紅色王老吉面臨一個極為尷尬的境地:既不能固守兩地,也無法在全國范圍推廣。三、企業宣傳概念模糊加多寶公司不願意以「涼茶」推廣,限制其銷量,但作為「飲料」推廣又沒有找到合適的區隔,因此,在廣告宣傳上也不得不模稜兩可。很多人都見過這樣一條廣告:一個非常可愛的小男孩為了打開冰箱拿一罐王老吉,用屁股不斷蹭冰箱門。廣告語是「健康家庭,永遠相伴」,顯然這個廣告並不能夠體現紅色王老吉的獨特價值。重新定位再次定位的關鍵詞是:傳承、揚棄、突破、創新。品牌定位,主要是通過了解消費者的認知(而非需求),提出與競爭者不同的主張。加多寶並不了解消費者的認知、購買動機等——如企業曾一度認為浙南消費者的購買主要是因為高檔、有「吉」字喜慶。為了了解消費者的認知,成美研究人員在進行二手資料收集的同時,對加多寶內部、兩地的經銷商進行了訪談。研究中發現,廣東的消費者飲用紅色王老吉的場合為燒烤、登山等活動,原因不外乎「吃燒烤時喝一罐,心理安慰」、「上火不是太嚴重,沒有必要喝黃振龍」(黃振龍是涼茶鋪的代表,其代表產品功效強勁,有祛濕降火之效)。而在浙南,飲用場合主要集中在「外出就餐、聚會、家庭」,在對於當地飲食文化的了解過程中,研究人員發現該地的消費者對於「上火」的擔憂比廣東有過之而無不及,座談會桌上的話梅蜜餞、可口可樂無人問津,被說成了「會上火」的危險品。(後面的跟進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發現可樂在溫州等地銷售始終低落,最後兩樂幾乎放棄了該市場,一般都不進行廣告投放)。而他們評價紅色王老吉時經常談到「不會上火」,「健康,小孩老人都能喝,不會引起上火」。可能這些觀念並沒有科學依據,但這就是浙南消費者頭腦中的觀念,這也是研究需要關注的「惟一的事實」。這些消費者的認知和購買消費行為均表明,消費者對紅色王老吉並無「治療」要求,而是作為一個功能飲料購買,購買紅色王老吉真實動機是用於「預防上火」,如希望在品嘗燒烤時減少上火情況的發生等,真正上火以後可能會採用葯物,如牛黃解毒片、傳統涼茶類治療。再進一步研究消費者對競爭對手的看法,則發現紅色王老吉的直接競爭對手,如菊花茶、清涼茶等由於缺乏品牌推廣,僅僅是低價滲透市場,並未占據「預防上火」的飲料的定位。而可樂、茶飲料、果汁飲料、水等明顯不具備「預防上火」的功能,僅僅是間接的競爭者。同時,任何一個品牌定位的成立,都必須是該品牌最有能力占據的,即有據可依,如可口可樂說「正宗的可樂」,是因為它就是可樂的發明者。研究人員對於企業、產品自身在消費者心智中的認知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紅色王老吉的「涼茶始祖」身份、神秘中草葯配方、175年的歷史等,顯然是有能力占據「預防上火的飲料」的。這樣定位益處有四:一、利於紅色王老吉走出廣東、浙南由於「上火」是一個全國普遍性的中醫概念,而不再像「涼茶」那樣局限於兩廣地區,這就為紅色王老吉走向全國徹底掃除了障礙。二、利於形成獨特區隔。同時,王老吉的「涼茶始祖」身份也是「正宗」的保證,是對未來跟進品牌的有力防禦,而在後面的推廣中也證明了這一點。肯德基已將王老吉作為中國的特色產品,確定為其餐廳現場銷售的飲品,這是中國大陸目前惟一進入肯德基連鎖的中國品牌。三、將產品的劣勢轉化為優勢⒈淡淡的中葯味,成功轉變為「預防上火」的有力支撐;⒉3.5元的零售價格,因為「預防上火的功能」,不再「高不可攀」;⒊「王老吉」的品牌名、悠久的歷史,成為預防上火「正宗」的最好的證明。四、利於加多寶企業與國內王老吉葯業合作正由於紅色王老吉定位在功能飲料,區別於王老吉葯業的「葯品」、「涼茶」,因此能更好促成兩家合作共建「王老吉」品牌。目前兩家企業已共同出資拍攝一部講述創始人王老吉行醫的電視連續劇——《葯俠王老吉》。廣告公司在提交的報告中還明確提出,為了和王老吉葯業的產品相區別,鑒於加多寶是國內惟一可以生產紅色王老吉產品的企業,宣傳中盡可能多地展示包裝,多出現全名「紅色罐裝王老吉飲料」。由於在消費者的認知中,飲食是上火的一個重要原因,特別是「辛辣」、「煎炸」食品,因此廣告公司在提交的報告中還建議在維護原有的銷售渠道的基礎上,加大力度開拓餐飲場所,在一批酒樓打造旗艦店的形象。重點選擇在湘菜館、川菜館、火鍋店、燒烤場等。希望使品牌佔領消費者的情感,就需要在洞察其心理需求的基礎上,運用各種傳播手段把產品的價值點無失真地傳遞到消費者的心智中。明確了品牌要在消費者心智中占據什麼定位,接下來的重要工作就是要推廣品牌,讓它真正地進入人心,讓大家都知道品牌的定位,從而持久、有力地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決策。成美為紅色王老吉制定了推廣主題「怕上火,喝王老吉」,在傳播上盡量凸現紅色王老吉作為飲料的性質。在第一階段的廣告宣傳中,紅色王老吉都以輕松、歡快、健康的形象出現,強調正面宣傳,避免出現對症下葯式的負面訴求,從而把紅色王老吉和「傳統涼茶」區分開來。為更好地喚起消費者的需求,電視廣告選用了消費者認為日常生活中最易上火的五個場景:吃火鍋、通宵看球賽、吃油炸食品薯條、燒烤和夏日陽光浴,畫面中人們在開心地享受上述活動的同時,紛紛暢飲紅色王老吉。結合時尚、動感十足的廣告歌反復吟唱「不用害怕什麼,盡情享受生活,怕上火,喝王老吉」,促使消費者在吃火鍋、燒烤時,自然聯想到紅色王老吉,從而購買。紅色王老吉的電視媒體選擇從一開始就主要鎖定覆蓋全國的中央電視台,並結合原有銷售區域(廣東、浙南)的強勢地方媒體,在2003年短短幾個月,一舉投入4000多萬元,銷量迅速提升。同年11月,企業乘勝追擊,再斥巨資購買了中央電視台2004年黃金廣告時段。正是這種急風暴雨式的投放方式保證了紅色王老吉在短期內迅速進入人們的頭腦,給人們一個深刻的印象,並迅速紅遍了全國大江南北。在頻頻的促銷活動中,同樣注意了圍繞「怕上火,喝王老吉」這一主題進行。如最近一次促銷活動,加多寶公司舉行了「炎夏消暑王老吉,綠水青山任我行」刮刮卡活動。消費者刮中「炎夏消暑王老吉」字樣,可獲得當地避暑勝地門票兩張,並可在當地度假村免費住宿2天。這樣的促銷,既達到了即時促銷的目的,又有力地支持鞏固了紅色王老吉「預防上火的飲料」的品牌定位。同時,在針對中間商的促銷活動中,加多寶除了繼續鞏固傳統渠道的「加多寶銷售精英俱樂部」外,還充分考慮了如何加強餐飲渠道的開拓與控制,推行「火鍋店鋪市」與「合作酒店」的計劃,選擇主要的火鍋店、酒樓作為「王老吉誠意合作店」,投入資金與他們共同進行節假日的促銷活動。由於給商家提供了實惠,紅色王老吉迅速進入餐飲渠道,成為主要推薦飲品,同時加多寶可以根據現場的特點布置多種實用、有效的終端物料。在提升銷量的同時,餐飲渠道業已成為廣告傳播的重要場所。這種大張旗鼓、訴求直觀明確的廣告運動,直擊消費者需求,及時迅速地拉動了銷售;同時,隨著品牌推廣進行下去,一步步加強消費者的認知,逐漸為品牌建立起獨特而長期的定位——真正建立起品牌。紅色王老吉的巨大成功,根本原因在於企業藉助了行銷廣告公司的力量,發現了紅色王老吉自身產品的特性,尋找到了一個有價值的特性階梯,從而成功地完成了王老吉的品牌定位。對中國企業而言,沒有什麼比建立品牌更重要的了。而要建立一個品牌,首要任務就是品牌的定位,它是一個品牌能否長久生存和騰飛的基石。
❽ 加多寶涼茶的真正配方是什麼
三花三草一葉~~~
金銀花、菊花、雞蛋花
甘草、仙草、夏枯草
布渣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