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活動策略 > 屬於低碳營銷模式的是

屬於低碳營銷模式的是

發布時間:2021-07-11 15:04:04

A. 哪些經濟屬於低碳經濟

所謂低碳經濟,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盡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發展低碳經濟,一方面是積極承擔環境保護責任,完成國家節能降耗指標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調整經濟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益,發展新興工業,建設生態文明。這是摒棄以往先污染後治理、先低端後高端、先粗放後集約的發展模式的現實途徑,是實現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保護雙贏的必然選擇。「低碳經濟」的理想形態是充分發展「陽光經濟」、「風能經濟」、「氫能經濟」、「生物質能經濟」。但現階段太陽能發電的成本是煤電水電的5-10倍,一些地區風能發電價格高於煤電水電;作為二次能源的氫能,目前離利用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提取的商業化目標還很遠;以大量消耗糧食和油料作物為代價的生物燃料開發,一定程度上引發了糧食、肉類、食用油價格的上漲。從世界范圍看,預計到2030年太陽能發電也只達到世界電力供應的10%,而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炭儲量將分別在今後40、60和100年左右耗盡。因此,在「碳素燃料文明時代」向「太陽能文明時代」(風能、生物質能都是太陽能的轉換形態)過渡的未來幾十年裡,「低碳經濟」、「低碳生活」的重要含義之一,就是節約化石能源的消耗,為新能源的普及利用提供時間保障。特別從中國能源結構看,低碳意味節能,低碳經濟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的經濟。
「戒除嗜好!面向低碳經濟」的環境日主題提示人們,「低碳經濟」不僅意味著製造業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後生產能力,推進節能減排的科技創新,而且意味著引導公眾反思哪些習以為常的消費模式和生活方式是浪費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從而充分發掘服務業和消費生活領域節能減排的巨大潛力。
轉向低碳經濟、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徑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為代價的「便利消費」嗜好。「便利」是現代商業營銷和消費生活中流行的價值觀。不少便利消費方式在人們不經意中浪費著巨大的能源。比如,據製冷技術專家估算,超市電耗70%用於冷櫃,而敞開式冷櫃電耗比玻璃門冰櫃高出20%。由此推算,一家中型超市敞開式冷櫃一年多耗約4。8萬度電,相當於多耗約19噸標煤,多排放約48噸二氧化碳,多耗約19萬升凈水。上海約有大中型超市近800家,超市便利店6000家。如果大中型超市普遍採用玻璃門冰櫃,顧客購物時只需舉手之勞,一年可節電約4521萬度,相當於節省約1。8萬噸標煤,減排約4。5萬噸二氧化碳。
轉向低碳經濟、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徑之二,是以「關聯型節能環保意識」戒除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費嗜好。今年6月全國開始實施「限塑令」。無節制地使用塑料袋,是多年來人們盛行便利消費最典型的嗜好之一。要使戒除這一嗜好成為人們的自覺行為,單讓公眾理解「限塑」意義在於遏制白色污染,這只是「單維型」環保科普意識。其實「限塑」的意義還在於節約塑料的來源——石油資源、減排二氧化碳。這是一種「關聯型」節能環保意識。據中國科技部《全民節能減排手冊》計算,全國減少10%的塑料袋,可節省生產塑料袋的能耗約1。2萬噸標煤,減排31萬噸二氧化碳。關聯型環保意識不僅能引導公眾明白「限塑就是節油節能」,也引導公眾覺悟到「節水也是節能」(即節約城市制水、供水的電能耗),覺悟到改變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費嗜好與節能、減少碳排放、應對氣候變化的關系。
轉向低碳經濟、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徑之三,是戒除以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溫室氣體為代價的「面子消費」、「奢侈消費」的嗜好。今年第一季度全國車市銷量增長最快的是豪華車,其中高檔大排量的寶馬進口車同比增長82%以上,大排量的多功能運動車SUV同比增長48。8%。與此相對照,不少發達國家都願意使用小型汽車、小排量汽車。提倡低碳生活方式,並不一概反對小汽車進入家庭,而是提倡有節制地使用私家車。日本私家車普及率達80%,但出行並不完全依賴私家車。在東京地區私家車一般年行使3000至5000公里,而上海私家車一般年行使1。8萬公里。國內人們無節制地使用私家車成了炫耀型消費生活的嗜好。有些城市的重點學校門口,接送孩子的一二百輛私家車將周圍道路堵得水泄不通。由於人們將「現代化生活方式」含義片面理解為「更多地享受電氣化、自動化提供的便利」,導致了日常生活越來越依賴於高能耗的動力技術系統,往往幾百米的短程或幾層樓的階梯,都要靠機動車和電梯代步。另方面,人們的膳食越來越多地消費以多耗能源、多排溫室氣體為代價生產的畜禽肉類、油脂等高熱量食物,肥胖發病率也隨之升高。而城市中一些減肥群體又嗜好在耗費電力的人工環境,如空調健身房、電動跑步機等進行瘦身消費,其環境代價是增排溫室氣體。
轉向低碳經濟、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徑之四,是全面加強以低碳飲食為主導的科學膳食平衡。低碳飲食,就是低碳水化合物,主要注重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消耗量,增加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入量。目前我國國民的日常飲食,是以大米小麥等糧食作物為主的生產形式和「南米北面」的飲食結構。而低碳飲食可以控制人體血糖的劇烈變化,從而提高人體的抗氧化能力,抑制自由基的產生,長期還會有保持體型、強健體魄、預防疾病、減緩衰老等益處。但由於目前國民的認識能力和接受程度有限,不能立即轉變。因此,低碳飲食將會是一個長期的、艱巨的工作。不過相信隨著人民大眾普遍認識水平的提高,低碳飲食將會改變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
人們要實現宏大的節能降耗戰略,或許要取決於很多細微之處。人們應看到,這「細微之處」不只是製造業、建築業中許多節能技術改進的細節,也包括日常生活習慣中許多節能細節。對於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來說,每個人生活習慣中浪費能源和碳排放的數量看似微小,一旦以眾多人口乘數計算,就是巨大的數量。科技工作者和社會科學工作者都有責任從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向公眾開展低碳經濟、低碳生活的創意活動和普及工作,使黨的十七大提出的「節能減排」,「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設,為保護全球氣候做出新貢獻」的科學發展決策,變為全民的實際行動。發展低碳經濟,是中國的「世界公民」責任擔當,也是中國可持續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模式的難得機遇。推行低碳經濟,需要政府主導,包括制定指導長遠戰略,出台鼓勵科技創新、節能減排、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減免稅收、財政補貼、政府采購、綠色信貸等措施,來引領和助推低碳經濟發展;但也需要企業認清方向自覺跟進,促進低碳經濟發展的「集體行動」。只有更多企業改變目前的被動狀態,自覺跟進低碳經濟的發展步伐時,中國向低碳經濟轉換才有現實的基礎和未來的希望。

B. 低碳營銷的企業低碳營銷的方式方法

「低碳營銷」也叫「綠色營銷」,是指社會和企業在充分意識到消費者日版益提高的環保意識權和由此產生的對清潔型無公害產品需要的基礎上,發現、創造並選擇市場機會,通過一系列理性化的營銷手段來滿足消費者以及社會生態環境發展的需要,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過程。綠色營銷不是一種誘導顧客消費的手段,也不是企業塑造公眾形象的「美容法」,它是一個導向持續發展、永續經營的過程,其最終目的是在化解環境危機的過程中獲得商業機會,在實現企業利潤和消費者滿意的同時,達成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共存共榮。

C. 綠色營銷,低碳營銷,生態營銷三者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這是一群扯到蛋痛的概念。
這些更多是企業管理和社會管理更關注的,營銷活動無力也無需從這樣的角度去看問題。

D. 低碳營銷的低碳營銷的提出及內涵

低碳營銷正是在環境保護形勢日益嚴峻的狀況和低碳經濟逐漸形成的驅動下產生的。而由此回催生的答低碳營銷必然會日益深化正成為21世紀的主流營銷模式——綠色營銷。
低碳經濟時代,企業主動實施低碳營銷是企業在營銷實踐中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的積極反映,也是企業可以保持長久競爭優勢的一個重要籌碼。

E. 什麼是低碳經濟什麼叫低碳經濟低碳經濟的模式是什麼低碳經濟是什麼

何謂低碳經濟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後的又一次重大進步。低碳經濟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的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創新、產業結構和制度創新以及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
「低碳經濟」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氣候變暖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嚴峻挑戰。隨著全球人口和經濟規模的不斷增長,能源使用帶來的環境問題及其誘因不斷地為人們所認識,不止是煙霧、光化學煙霧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氣中二氧化碳(CO2)濃度升高帶來的全球氣候變化業已被確認為不爭的事實。
在此背景下,「碳足跡」、「低碳經濟」、「低碳技術」、「低碳發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會」、「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應運而生。而能源與經濟以至價值觀實行大變革的結果,可能將為逐步邁向生態文明走出一條新路,即,擯棄20世紀的傳統增長模式,直接應用新世紀的創新技術與創新機制,通過低碳經濟模式與低碳生活方式,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
作為具有廣泛社會性的前沿經濟理念,低碳經濟其實沒有約定俗成的定義。低碳經濟也涉及廣泛的產業領域和管理領域。
二、低碳經濟概念的發展
「低碳經濟」最早見諸於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國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作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先驅和資源並不豐富的島國,英國充分意識到了能源安全和氣候變化的威脅,它正從自給自足的能源供應走向主要依靠進口的時代,按目前的消費模式,預計2020年英國80%的能源都必須進口。同時,氣候變化的影響已經迫在眉睫。
2006年,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牽頭做出的《斯特恩報告》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將來每年GDP5%—20%的損失,呼籲全球向低碳經濟轉型。
2007年7月,美國參議院提出了《低碳經濟法案》,表明低碳經濟的發展道路有望成為美國未來的重要戰略選擇。
2007年12月3日,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印尼巴厘島舉行,15日正式通過一項決議,決定在2009年前就應對氣候變化問題新的安排舉行談判,制訂了世人關注的應對氣候變化的「巴厘島路線圖」。該「路線圖」為2009年前應對氣候變化談判的關鍵議題確立了明確議程,要求發達國家在2020年前將溫室氣體減排25%至40%。「巴厘島路線圖」為全球進一步邁向低碳經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確定2008年「世界環境日」(6月5日)的主題為「轉變傳統觀念,推行低碳經濟」。
2008年7月,G8峰會上八國表示將尋求與《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其他簽約方一道共同達成到2050年把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減少50%的長期目標。
系統地談論低碳經濟,還應追溯至1992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1997年的《京都協議書》。
國內部分專家學者對低碳經濟的觀點

張坤民:採用低碳經濟的戰略應對氣候變化,如果能在中國付諸實施,許多環境與發展問題都可能迎刃而解。
牛文元:建設低碳城市,需要加快以集群經濟為核心,推進產業結構創新;以循環經濟為核心,推進節能減排創新;以知識經濟為核心,推進內涵發展創新。
李暘:作為一個高能耗國家,我們需要從節能減排、低碳發展的內在規律出發,找到中國巨大社會浪費和環境污染的本源。必須摒棄只關注諸如建築節能、煤的高效利用等「用」的層面的具體技術問題,而忽視「體」的層面存在的痼疾,比如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理論的負面影響,城鄉空間布局、國民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巨大浪費等。因此,創新思維、改變觀念,堅持體用結合,從全局觀、系統論的角度出發,才能正確認識並加快低碳經濟發展。
葉文虎:中國文化中,可持續發展的觀念由來已久,即所謂「前人種樹,後人乘涼」。企業經營,應當遵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古訓,肩負起社會責任。
陳佳貴:保護氣候已經刻不容緩。我們所面臨的問題不在於是否應當,而在於誰和如何採取行動。實現低碳經濟要求人類行為方式上的轉變,以避免奢侈和浪費的碳排放。
何建坤:低碳經濟時代的到來不可逆轉,低碳經濟將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它將與全球化、信息技術一樣,成為重塑世界經濟版圖的強大力量。
夏堃堡:低碳經濟主要是兩種:一種是低碳生產,一種是低碳消費,低碳生產是一種可持續的生產方式。
潘家華:中國正處於工業化進程中的關鍵時期,不可能在減排方面「唱高調」,應強調節能優先,從節能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一致性上,強調低排放發展。
胡鞍鋼:中國有可能成為世界最大的碳交易市場,最大的環保節能市場,最大的低碳商品生產基地和最大的低碳製品出口國。
張世秋:發展低碳經濟是一種經濟發展模式的選擇,它意味著能源結構的調整、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及技術的革新,是中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重要途徑。
庄貴陽:低碳經濟區將成為中國下一次工業革命的示範區、未來中國大規模經濟轉型的實驗地。低碳經濟區的建立與否及如何建立,考驗著各級政府的政治遠見和政策水平。
張世鋼:轉變生產和消費方式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各利益悠關方應當 建立創新型夥伴關系,並發揮積極的作用。
林輝:低碳經濟是「生態文明」、「和諧社會」、「科學發展觀」戰略思想的要求,也是中華傳統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仁信禮德」與當代社會經濟發展的價值通道。
鮑健強等:我們既要從產業結構、能源結構調整入手,轉變高碳經濟發展模式;也要從產業鏈的各個環節上,產品設計、生產、消費的全過程中尋求節能途徑,推廣節能技術;大力開發可再生能源,大力發展低碳產業、低碳技術、低碳農業、低碳工業、低碳建築、低碳交通等,把低碳經濟的理念滲透到社會各個領域,形成良好的發展低碳經濟的社會氛圍和輿論環境。

F. 當今低碳經濟體現了什麼營銷觀念

低碳營銷的提出及內涵

產生背景
低碳經濟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盡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低碳經濟已經成為現階段各國正在實行或將要實行的經濟發展模式。目前在全球范圍內,「低碳經濟」已經從概念走向現實,對實體經濟影響正在逐漸加大,同時給人類帶來的將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價值觀念、發展模式、生活方式的革命。

低碳營銷內涵
低碳營銷正是在環境保護形勢日益嚴峻的狀況和低碳經濟逐漸形成的驅動下產生的。而由此催生的低碳營銷必然會日益深化正成為21世紀的主流營銷模式——綠色營銷。
低碳經濟時代,企業主動實施低碳營銷是企業在營銷實踐中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的積極反映,也是企業可以保持長久競爭優勢的一個重要籌碼。

低碳營銷實施的有機構成

低碳營銷的有效實施應該是以下有機構成的協調進行:
低碳理念是低碳營銷的指導思想。低碳營銷以滿足低碳需求為出發點,只有將低碳理念引入營銷體系,比如引入設計規范中,自然會為消費者提供能夠有效降低環境污染的、防止資源浪費、有效提高效率的產品,力求實現人類行為與自然環境的融合發展。
低碳消費是實施低碳營銷的決定性驅動力。營銷活動的進行必須有消費者這一角色積極參與,否則會成為空中樓閣,低碳營銷更是如此,缺少了消費者的興趣,最終會影響低碳營銷快速有序地進行。
技術創新的持續穩妥為低碳營銷的實施搭建堅實的平台。低碳時代的競爭,說到底是低碳技術和技術應用的競爭。只有以低碳技術促進低碳產品的發展,促進能源節約和資源可再生及高效能低碳產品的開發,才是低碳營銷實施的基本物質保證。
與低碳經濟相關的法律法規完善是低碳營銷的體制保障。走低碳發展之路,除了技術創新是關鍵因素之外,還需要特別地配合制度完善和創新。世界各國都在積極進行相關條例、法規的陸續出台。因此,我國也開展「應對氣候變化法」立法的可行性研究。在相關法規修訂中,增加應對氣候變化的有關條款,可以在規劃、項目批准、戰略環評的技術導則中加入氣候影響評價的相關規定,逐步建立應對氣候變化的法規體系!

企業低碳經濟下的綠色營銷策略

低碳經濟要求企業各個部門實施低碳管理戰略,要建立一系列的節能減排制度,制定一套有效的低碳評價體系和激勵政策,用制度來保證和制約低碳環保措施的實行,強化各級管理人員和員工的低碳意識,將低碳管理和經濟效益密切掛鉤,企業要樹立綠色營銷組合策略,對企業營銷組合策略進行創新,在企業營銷過程中,企業應以滿足低碳需求為出發點,將低碳理念貫穿於整個營銷活動之中。

企業低碳營銷的方式方法

「低碳營銷」也叫「綠色營銷」,是指社會和企業在充分意識到消費者日益提高的環保意識和由此產生的對清潔型無公害產品需要的基礎上,發現、創造並選擇市場機會,通過一系列理性化的營銷手段來滿足消費者以及社會生態環境發展的需要,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過程。
綠色營銷不是一種誘導顧客消費的手段,也不是企業塑造公眾形象的「美容法」,它是一個導向持續發展、永續經營的過程,其最終目的是在化解環境危機的過程中獲得商業機會,在實現企業利潤和消費者滿意的同時,達成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共存共榮。

G. 「低碳營銷」是什麼啊誰能解釋一下。。。急求啊!!!

由於全球氣溫變暖,所以現在全球人們都在大力提倡低碳生活,減低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保護環境,低碳營銷正是在環境保護形勢日益嚴峻的狀況和低碳經濟逐漸形成的驅動下產生的。而由此催生的低碳營銷必然會日益深化正成為21世紀的主流營銷模式——綠色營銷。

閱讀全文

與屬於低碳營銷模式的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樓房營銷方案 瀏覽:492
購麗電子商務 瀏覽:61
教育局暑假教師培訓方案 瀏覽:294
電子商務師鑒定考試軟體 瀏覽:369
全國一線城市哪個大學市場營銷專業比較好 瀏覽:971
華強電子商務發展有限公司 瀏覽:336
迎新促銷活動廣告語 瀏覽:831
早教中心父親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13
電子商務公司工作計劃 瀏覽:117
全國黨員信息管理系統培訓方案 瀏覽:299
銀行培訓方案ppt 瀏覽:552
市場營銷專業職務發展路徑 瀏覽:922
網路營銷如何賺錢 瀏覽:648
直通車飾品推廣方案 瀏覽:879
北京促銷優惠活動 瀏覽:630
315電子商務創意活動 瀏覽:19
哈爾濱對俄電子商務 瀏覽:302
xx村農業科技推廣實施方案 瀏覽:446
綿陽市11月7日電器促銷活動 瀏覽:73
營銷品牌發布會 瀏覽: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