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網路直播營銷中為什麼可以做內容營銷
直播本身就是在傳播內容,如果你直播的內容更加專業、經典,那起到的營銷效果更好
② 直播營銷常見的有哪幾種模式
1.品牌+直播+明星
“品牌+直播+明星”在企業直播營銷的所有方式中,屬於相對成熟、方便執行、容易成功的一種方式。明星往往擁有龐大的粉絲圈,產生的效應可以迅速抓住觀眾的注意力,進而產生巨大的流量。所以在大多數情況下,企業想要通過直播塑造品牌形象時,一般都會優先考慮擁有固定形象的明星。
不過需要考慮的是,這種方式雖然見效快,但也有一定的缺陷。大部分明星很難留下影響較為深遠的話題,而且明星直播已經被大量企業利用,觀眾對明星的好奇心被大量消磨之後,其產生的效益也會大量減少。因此,企業在利用這種直播方式進行營銷活動的時候,要學會把握時機、適當利用。
2.品牌+直播+企業日常
在直播的時代,個人吃飯、購物等日常活動都可以作為宣傳個人IP的直播內容,那麼企業的日常同樣也可以作為直播內容進行品牌宣傳。
所謂的“企業日常”,指的是企業制定、研發、生產產品的過程等,甚至企業開會的狀態、員工的工作餐都可以。這些對於企業來說稀鬆平常,甚至還有點瑣碎的小事,對於消費者來說卻是掩蓋產品光環下的“機密”。因此,將“企業日常”挖掘出來,搬上直播平台也是一種可以吸引觀眾注意力的直播營銷方式。
3.品牌+直播+深互動
現在業界對於直播營銷的探索還在進行中,但是有一點已經形成共識:直播最大的優勢在於帶給用戶更直接更親近的使用體驗,甚至可以做到零距離互動。
但這點實際上是最難以創新的一種直播營銷玩法。因為直播本身就具有高效的互動性,所以企業想要讓品牌通過直播平台與消費者進一步“深互動”則需要極大的創新思維。但是,一旦企業對“品牌+直播+深互動”有了正確的創新思路,就會獲得相當可觀的成果。
關於直播營銷常見的有哪幾種模式,環球青藤小編就先和您分享到這里了。如若您對互聯網營銷有濃厚的興趣,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為您提供幫助。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於文案優化、廣告營銷文案寫作的方法及素材等內容,可以點擊本站的其他文章進行學習。
③ 網紅+內容營銷+直播營銷效果怎麼樣
可以的,網紅本身就自帶大的IP,目的就是要將IP變現。網紅變現通常都是內容營銷,直播營銷也是既是一種形式,也算是一種內容。從直播角度來說,通過直播垂直領域進行營銷,這樣更有利於變現。
④ 如何利用直播做營銷
1、滿足用戶的好奇心 面對一些較為復雜、抽象的產品服務類別,比如B2B和醫療,消費者或多或少有點好奇:產品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內容營銷可以解惑,但若只用文字描述,難免有點冰冷;圖片再美,畢竟只是一個定格瞬間,視頻倒是形象不少,不過與直播的身臨其境感相比還是缺了些鮮活。為了激發和滿足消費者對產品的興趣和好奇心,何不嘗試一下直播? 2、降低產品的距離感 Hermes,心中永恆的夢?很多高端品牌,就比如奢侈品吧,對還沒接觸到的用戶或尚在培養中的用戶來說,給人的感覺總是神秘而陌生,遠在天邊,不在眼前。神一般的品牌,你們可否走下高冷的神壇,拉近與潛在購買者的距離?額,直播everything? 3、製造用戶沉浸感 當今世界,體驗經濟大行其道!面對虛擬電商的沖擊,企業要創造非凡實體體驗的追求和願望,比過去更為迫切!君不見,茫茫沙漠中,迪拜建起了世界上最大的室內高山滑雪場,爽歪歪!但是,不管迪拜酋長多麼土豪,實體體驗的范圍畢竟受限於物理空間,想要擴大體驗的輻射范圍嗎?那就製造沉浸感,讓體驗空間之外的消費者也能感官移情,共襄盛舉! 4、品味產品中的故事 內容營銷,故事王道,老先生,老太太都這么說!一張老照片(如泰安尼克號劇照),一個品牌符號(如NikeSwoosh)都是一個個濃縮的故事。又比如,不少品牌常利用節日跟風,做應景海報之類。這些內容營銷舉措固然不錯,不過,若故事復雜委婉,需要多些鋪墊,得慢慢品味,那故事的表達能更豐富些嗎? 5、發出轉型信號 行業歷史悠久,有深厚的傳統,好事!但也可能是了無新意的包袱。說你呢,Cruise郵輪業!也許是好萊塢電影看多了,郵輪業的刻板場景不外乎是委婉的的爵士樂,慢舞的大爺大媽,游泳池裡喧鬧的熊孩子。千禧一代年輕人對老派的游輪業說:謝謝,我們不約! 哎,要改變對產品的刻板印象,沒點新意,看樣子不行了!怎樣才能表現出品牌告別陳舊,擁抱新生呢?那就用新媒體直播做內容營銷,發出變革信號吧。
⑤ 怎麼利用直播平台實現企業內容營銷
1、滿足用戶的好奇心
面對一些較為復雜、抽象的產品服務類別,比如B2B和醫療,消費者或多或少有點好奇:產品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內容營銷可以解惑,但若只用文字描述,難免有點冰冷;圖片再美,畢竟只是一個定格瞬間,視頻倒是形象不少,不過與直播的身臨其境感相比還是缺了些鮮活。為了激發和滿足消費者對產品的興趣和好奇心,何不嘗試一下直播?
2、降低產品的距離感
Hermes,心中永恆的夢?很多高端品牌,就比如奢侈品吧,對還沒接觸到的用戶或尚在培養中的用戶來說,給人的感覺總是神秘而陌生,遠在天邊,不在眼前。神一般的品牌,你們可否走下高冷的神壇,拉近與潛在購買者的距離?額,直播everything?
3、製造用戶沉浸感
當今世界,體驗經濟大行其道!面對虛擬電商的沖擊,企業要創造非凡實體體驗的追求和願望,比過去更為迫切!君不見,茫茫沙漠中,迪拜建起了世界上最大的室內高山滑雪場,爽歪歪!但是,不管迪拜酋長多麼土豪,實體體驗的范圍畢竟受限於物理空間,想要擴大體驗的輻射范圍嗎?那就製造沉浸感,讓體驗空間之外的消費者也能感官移情,共襄盛舉!
4、品味產品中的故事
內容營銷,故事王道,老先生,老太太都這么說!一張老照片(如泰安尼克號劇照),一個品牌符號(如NikeSwoosh)都是一個個濃縮的故事。又比如,不少品牌常利用節日跟風,做應景海報之類。這些內容營銷舉措固然不錯,不過,若故事復雜委婉,需要多些鋪墊,得慢慢品味,那故事的表達能更豐富些嗎?
5、發出轉型信號
行業歷史悠久,有深厚的傳統,好事!但也可能是了無新意的包袱。說你呢,Cruise郵輪業!也許是好萊塢電影看多了,郵輪業的刻板場景不外乎是委婉的的爵士樂,慢舞的大爺大媽,游泳池裡喧鬧的熊孩子。千禧一代年輕人對老派的游輪業說:謝謝,我們不約!
哎,要改變對產品的刻板印象,沒點新意,看樣子不行了!怎樣才能表現出品牌告別陳舊,擁抱新生呢?那就用新媒體直播做內容營銷,發出變革信號吧。
⑥ 直播營銷:下一個風口我們該如何把握
賺小錢容易,賺大錢難,相信這句話大家都認同。
賺大錢往往需要經歷賺小錢,積累第一桶金。同時還需要有團隊,持續的努力和堅持,再加上運氣,才有可能逐步開始賺大錢。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一輩子都沒有機會接觸賺大錢的機會,只能先賺小錢,慢慢積累,增加多種收入,比如買理財,投資一些股票,小戶型房子,和靠譜的朋友投資開店。然而這些,都是建立在你有一定的積蓄,人脈,還有時間的基礎上。所以你必須先找到一些賺小錢的機會,積蓄金錢,人脈,結余時間。
1、與品質生活,愛美的賺錢機會
去年我接觸個92年的男生,他只做紫菜包飯外賣,就一個微信訂閱號,微信下單,只支持北京地區,送貨上門。客單價平均在200左右,復購率不錯。利潤極高,30萬月流水,能做到十幾萬的利潤,工作人員就四個。相比傳統的門店,省卻了昂貴的門面租金,而利用微信公眾號獲取客戶,傳播快,成本低,管理粉絲也容易,非常符合年輕人的消費習慣。
近年來,微整非常流行,也深受年輕男女的喜愛。你走在大街上,看到一個美女,她有沒有微整,你其實很難分辨得出。有人嗅到了商機,業余花錢去學紋綉,紋身,紋眉,種睫毛等兼職給需要微整的朋友做,一個月能賺幾萬。
可以預見,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不管行業怎麼變,經濟怎麼差,人們對品質生活和美的追求不會變,這裡面就有一些賺錢機會。
2、內容消費帶來的賺錢機會
2015和2016,內容消費的崛起已經讓很多人賺到了大錢。尤其是早期一批做微信公眾號的,採用站長的模式,招一批人每天加工整理文章,由於處於紅利期,粉絲增長很快,接廣告接到手軟。隨著紅利期消失,單純的內容聚合已經很難做,但優質的原創內容正越來越受歡迎。
像這種基於內容創作賺錢的例子還很多,典型的就是快手上一些三觀不正的段子手。最近很火的一個段子,講的是一個男的擔心女友出軌了,結果女生為了給錢男友玩游戲,獨自在寒夜裡擺攤,結局反轉為男的炒雞渣男。這個段子很可能是博主為了賺錢故意炒作,請人拍的假視頻,劇情是假的。但他的目的達到了,數百位的傳播量,夠他賺得了。
純文字圖片的內容創造已經慢慢過時,下一個機會肯定是短視頻和直播。對於個人來說,要麼你就搞內容,做直播或短視頻,要麼你就賣直播或短視頻的資源給有需求的企業和機構,做中介代理,這裡面變現的機會很多。
像一些90後的小男孩和小姑娘,會玩的,會穿衣服的,會化妝的,去做短視頻和直播嘛,會找到一些賺錢的機會。另外微博現在真的好火,大家可以關注一下,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年輕人幾乎都在玩微博,比微信有趣多了,只是微信更剛需,畢竟是即時通訊嘛。
3、社交直播電商帶來的機會
直播行業 2015 年整體營收規模約為 92 億,預計2017年將增長至247億人民幣,CAGR高達64%。其中,移動直播實現了「從無到有」的快速發展。根據 QuestMobile 報告,國內移動視頻總用戶數量從 2015 年 1 月的 5.1 億增長至 2016 年 1 月的 7.1 億。由於移動直播行業營收與總用戶數成高度相關性,加之基數較低,可以預計其市場規模將呈指數型增長勢態,預計 2017 年將達到 80 億元 ,2020 年有望達到 200-300 億元。
基於如此大的市場規模下衍生出各種直播平台,傳統直播平台以斗魚 映客為主,用網紅籠絡了一大批宅男的心,而隨著消費升級宅男們不再滿足傳統直播只能與主播互動的模式,他們更多的需求來自不但要與主播互動還要與直播間的每個人互動,這也是直播平台下一步應該考慮的問題。
最近比較火的哥倫布直播就很好的解決了傳統直播平台目前面臨的問題,去APP化成為一大特點,微信8.6億流量為基礎,進入微信隨時觀看直播可以實施分享,實時互動,讓朋友圈每個人都能成為網紅,相信哥倫布直播的出現會對傳統直播平台產生很大的影響。
說了這么多賺錢機會,來分析一下2017年企業營銷方向
4、2017年營銷趨勢
首先,增量用戶放緩。使得在獲取用戶上,難度日益加大。我完全不看好過度依賴諸如網路,信息流,應用市場,今日頭條,以及各類純流量型廣告來獲取用戶。即便是說在用戶規模增長壓力的情況下,也不是一定要用這些流量型廣告才能馬上獲客,單是微信公眾號的營銷價值,就基本可以滿足企業的效果獲客需求。而且你還可以依賴從線下到線上的各類品牌資源,諸如地鐵公交,影院機場,分眾樓宇,電視,視頻,APP開屏等。
內容營銷應該充分受到重視,不僅僅體現在依託於社交平台的流量紅利,以更低的成本獲取大面積的曝光和連接,更重要的體現在依靠持續的內容溝通,逐步讓用戶對品牌形成認知和偏好。
所以基於這一點,2017年的市場部門應該以內容營銷為主導,逐步利用直播、短視頻等渠道創造新的內容,深入挖掘具有內容影響力的各類KOL與博主,在傳播策略上,盡可能採用密集式單點突破。
品牌亦應受到同等重視,但從效果的速度上來看,內容營銷應該先行。
當然,常規的收口,如SEO,ASO,品牌專區都值得一定的投入。另外長尾的流量窪地,一直值得不斷嘗試,速度越快,找到的窪地越多。
新用戶獲取越來越難,而老用戶正變得謹慎。比如一些用戶已經形成了固定的使用某一個品類的幾款APP,想要殺入這個品牌的新產品,就非常困難。早先通過降低門檻,有趣嘗鮮的方式,已經開始失效,用戶並不買單。這對產品的品質和口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要求產品和品牌進行在升級和改造,每一丁點的產品提升,都會節省大量的廣告費。
在運營方面,由於存量用戶是競爭的核心,如何維護好存量用戶顯得越發關鍵。消費升級的情況下,用戶越來越在意品質,越來越在意節省時間,對價格反而不那麼敏感,會員普及率會進一步攀升。所以基於老用戶的會員精細化運營,會是下一個重心。與此同時,進一步挖掘老用戶的消費潛力,提升用戶的ARPU值也是下一個重心,而不是一味的擴大用戶規模。
要實現這些,強大的數據分析,精細化的用戶運營,有創意的活動策劃,人性化的客服體系,都缺一不可。
另外從流量的角度而言,基於微信端的吸粉,依然是接下來幾年裡,從事營銷工作者最重要的事情。微信端有源源不斷的低價流量,如何抓取這些流量?值得探索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