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信用卡推廣的基本策略有哪一些呢
(1)發卡行內部關系營銷 在目前我國信用卡市場中有一顆「毒瘤」,無效卡、睡眠卡太多。為了搶占市場,各大銀行紛紛給一線客戶經理加大任務。激烈的市場環境,沉重的任務壓力,缺乏有效的監督,使得信用卡市場中機會主義行為泛濫,無效卡、睡眠卡充斥整個市場。發一張卡的成本少則幾十元,多則上百元。大量的睡眠卡、無效卡,導致整個銀行卡產業因為機會主義行為浪費了巨大的資源。如何提高客戶質量,降低發卡成本是每個銀行面臨的重大課題。這就牽涉到了一個指令發出方和指令的接收方之間能否形成一個良好互動關系的問題。 營銷渠道就是一系列相互依賴的組織,他們致力於促使一項產品或服務能夠被使用或消費。我們經常把營銷渠道比喻成一個鏈條,由製造商,渠道中介和終端客戶組成。我們想像一根自行車鏈條。如果這根鏈條只是兩個環節加一個鉚釘,那麼想弄斷這根鏈條就比較困難。但是如果這根鏈條很長,由多個鉚釘聯系在一起,想弄斷這根鏈條就容易得多。因為每個環節都可能斷開,環節越多,斷開的概率就越大。營銷渠道就好比一根自行車的鏈條一樣,每個合約關系就好像鏈條中的鉚釘一樣把兩個環節聯系在一起。這樣的環節越多,可能導致的目標偏差越大,營銷效率就越低。 傳統的信用卡營銷渠道鏈條普遍比較長,從總行到一級分行,再到二級分行,再到支行,到網點,最後一級是一線客戶經理。如此長的渠道鏈,導致渠道成員目標偏差可能性就很大,營銷效率可能會降低。 總行希望營銷效率提高,具體而言就是希望信用卡凈增量要大,總的消費交易額要高。這是我們集體的目標,也是渠道鏈條最上段一級的目標。我們把這種目標定了一個總量,每年要信用卡凈增量達到一個數量,總的消費交易額達到一個數量,接著我們把這個數量分解到一級分行。這種關系看來還沒什麼問題。讓我們再看看渠道鏈最底層最後一個環節的目標。假如我是一個網點的客戶經理,我每年要接到一個任務,假定為要發100張卡。這就是我的目標。我的目標是新增卡100 張。在總行這一層的目標還是凈增量,還是交易額,到了一線員工就只有新增量了(新增量減去每年的銷卡量為凈增量)。新增量與凈增量不是同一個目標,有個偏差在裡面,而交易額這樣一個對於總行如此重要的目標在一線客戶經理考核時完全得不到體現。我們至少可以看到總行與一線客戶經理的目標不一致。這種目標不一致,會導致營銷渠道效率的降低。同樣,因為目標不一致,缺乏有效的監督,會使得機會主義行為出現。 (2)發卡行與客戶關系營銷 按照關系營銷的含義,發卡行和客戶之間就必須積極開展有益的互動和交流,營銷將不再是簡單的辦卡、發卡的行為了。 與客戶之間的關系營銷應該說是我國信用卡關系營銷當中,做的最為出色的了,本身這也是一個比較容易產生效果的環節,一般而言,都是按照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的。 首先,廣泛布局,這主要是指五大國有銀行,網點多,分布廣,和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本身這些網點的存在,就使得與客戶之間的溝通非常容易和必須,而其他的股份制銀行,則往往會利用自己的價格上的優勢,在經濟發達地區去構建自己的客戶關系網路,也取得的有益的成果。 其次,滿足客戶的特殊需求,比如說交通銀行的蘇寧電器聯名卡,在滿足顧客透支消費的同時,還可以和聯名商家共同推出一些特色服務項目,通常都會以積分的形式兌換成顧客喜好的商品再回贈給客戶,這樣便可以說是增進發卡行和顧客之間的經濟往來,而經濟上往來的頻繁則增進了情感的溝通。 第三,對於優質客戶的培養,雖然用戶基數規模是發卡行獲利的前提,但隨著競爭的加劇,規模已不再是未來獲利的保障。於是。開發更多新客戶的想法逐步被提供客戶更為優質的產品與服務的觀念所取代。像交通銀行的沃德財富(OTO),更是採用了客戶經理與客戶之間一對一的服務形式,增加了客戶的忠誠度,使得優質客戶與發卡行之間建立了穩定的互信關系。 第四,開展一定程度的交叉營銷,目前比較常見的形式是銀保合作或者是銀證合作,讓客戶可以切身體會到與發卡行建立良好的關系之後,不僅僅可以解決銀行方面的業務,更是可以為證券和保險領域的投資打下很好的基礎。另外,五大國有行還代理著大量的代收代繳業務,雖然這些業務盈利微薄,但是也從另外一個方面提高了銀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使得客戶願意與這樣的銀行進行更深入的合作。 (3)發卡行外部關系營銷 所謂外部關系營銷,就是主要指發卡行和特約商戶之間的營銷問題,加強雙方的信任和了解,使得更多的商戶支持信用卡的使用,同時也可以通過信用卡給商戶帶去利益。然而,在我國,外部營銷又有其特殊性,由於中國銀聯的介入,不同於萬事達和維薩這樣的非盈利組織,使得我國的信用卡外部關系營銷更加復雜。 中國銀聯首席研究員林采宜博士透露,截至2005年7月底,我國受理銀行卡的特約商戶34萬家左右,僅佔全部商戶的3%。至2006年這一比例有所提升,但仍不足 10%。發達國家則普遍高達90%。 當前很多言論都指責說特約商戶(POS) 數量、整體素質和服務水平嚴重影響了我國銀行卡營銷業務的發展。本文認為,我們應該透過現象看本質。如果刷卡消費可以給商戶帶來較之現金交易更大的利潤,相信不用任何輿論,所有商家都會爭相成為優秀的特約商戶。問題的關鍵是成為特約商戶是否可以增加商家的盈利呢?不能,由於銀行和特約商戶之間還夾著銀聯的自然壟斷,形成了銀商之爭、商戶罷刷的根本原因。 《銀行卡管理辦法》規定,商業銀行辦理銀行卡收單業務應當按照下列標准向商戶收取結算手續費:賓館、餐飲、娛樂、旅遊等行業不得低於交易額的2%,其它行業不得低於交易額的1%。從特約商戶角度看,由於市場競爭激烈,商業服務企業的一般毛利水平在5%左右,如用銀行卡結算,必然會刷去其營業收入的1%—2%,難免會遭致商戶的抵制和拒絕。而發卡銀行無法對特約商戶的收銀員任何不利於刷卡消費的行為進行約束。如果說發卡行和持卡人組成信用卡的一級市場(即發行市場)的話,那麼持卡人和特約商戶組成信用卡的二級市場(即消費市場)。只有這三者之間協調有序,信用卡市場才能健康發展。而目前的狀況是發卡行、持卡人、特約商戶和中國銀聯都對於既得利益不願放棄,相互之間無法建立合作關系,更不要談什麼互信互利了。
2. 銀行卡營銷策劃方案
這是每間銀行系統內部運作問題,每間銀行營銷計劃方案都是不同的,如果對於消費者有吸引力就要把優惠政策或者以其它物品捆邦一起搞個促銷
3. 香港銀行信用卡業務的營銷策略
你學的是這個裝業的吧
4. 信用卡營銷--向黃進夫及網友請教
我一向喜歡自己寫,不過這次給你做個轉貼吧。
先給你提幾點我的想法,
1。信用卡比借記卡有面子,先進
2。和借記卡關聯,無還款之憂
3。信用卡積分獨特
4。辦信用卡,有助於作個人信用的累積,方便以後貸款等業務的進行。
5。信用卡有特惠商會折扣
6。別忘了你們交行信用卡的背景----匯豐,有多少人是沖著匯豐這個牌子才辦得你們交行卡
7。交行卡卡面漂亮,設計獨到。也有很多人是沖著卡面才辦的。
以下為轉貼:
信用卡營銷策略:這是招行的一位信用卡營銷人員的總結
做為辦卡業務員首先就是找客戶:我總結了幾個找客戶的方法.
1.掃樓.這個是最基本的方法,估計做過直銷的朋友都會.就是找一撞商務樓,一家一家公司問!但目前碰到的問題就是:大多數辦公室都是在門口帖張告示,謝絕推銷.很多新業務員看到這個就怕拉,直接就離開拉.這是非常可惜的.也許裡面就有好多人要辦卡,而為找不到業務員而煩惱呢.此時我們可以用一些小技巧.在不影響他們工作的情況下面,可以先留宣傳單或名片給他們.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宣傳自己!
2.掃街:同掃樓一樣,是做一些商戶,道理相同.
3.大清早在商務樓下面發宣傳單.有些高檔商務樓是很難掃的.用這個方法.我敢保證,早上七點發到九點,到九點後業務員的電話會被樓裡面想辦卡的人打暴,你的生意可就來拉.
4.拿這書寫板在繁華大街上直接做客戶,如同做市場調查一樣.這個方法需要臉皮厚.缺點是不被人信任.而且一般是材料無法一次收齊全.下面我還會有辦法的.
5.可以到地鐵里發名片,傳單.但一定要遵守公共秩序,對有興趣的朋友給宣傳單或名片,對沒有興趣的人千萬不要硬塞,以免影響環境衛生.
6.電話營銷(電話推銷).這個方法現在是世面上做業務員用的最多的.效果也是最好的.但對信用卡營銷來說可能有點累.不能一步到為.但這個方法的確是個好方法,可以先在電話里找准方向,在上門辦卡,基本上可以帶動客戶辦公室的一批人辦卡.而且這個方法對業務員來說跑的目標是最明確的,因為電話早聯系好拉!
7.擺攤.這個是做卡業務員人人都會的.也是銀行市場部經常組織的活動.
當然還有其他非常細的方法分類.比如傳真,電子郵件,論壇發帖子,甚至可以發信,邀請對信用卡有興趣的人聽講座,上課,等等.有些是要市場部組織的,不是業務員幾個人能搞起來的活動.當然在電視,網路,報紙做廣告也必須是銀行出面才能做的,對業務員來說以上七點我認為比較實用.
所有的營銷方法都萬變不離其中,就是誇大宣傳.讓更多的人知道要辦信用卡就找你.這個是精髓.知道的人多.找你的人多,你的業務自然就做的大.
這是我自己總結出來的一點經驗,希望能給銷售員一點啟發!
交行的發卡任務挺重的,很辛苦的,別忘了發動你的親朋好友們,祝你好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