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雪碧的推廣軟文,求解。
做軟文推廣重要的就是把內容推廣出去,那內容也是有要求的,今天媒介盒子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下軟文營銷對素材內容的要求。
有了吸引人的標題,但如果觀眾點進去發現標題與內容完全不符,那豈不是成了令人厭惡的「標題黨」了嗎?因此除了標題,我們文章的內容同樣需要考究。
1、素材符合大眾需求
(1)緊追熱點:新聞熱點是一個非常好的借勢推廣素材,比如在2018年的世界盃期間,「世界盃」儼然成了營銷界進行借勢營銷的「寵兒」,大部分商家都借用世界盃進行推廣,軟文更不少。
(2)名人效應:名人效應自古至今都是非常管用的推廣方式,當下請用名人來代言產品也是司空見慣,軟文當然也可以借用名人效應來提高閱讀量,而且根本無需支付任何代言費。
(3)故事趣聞:精彩的故事往往能夠吸引大部分的觀眾前來圍觀,不管是真實還是虛構,一個動人心弦、盪氣回腸、感人肺腑的故事總是能夠讓人忘記其中的營銷目的,潛移默化、自然而然地接收到文章中的廣告信息,因為他們完全沉迷在故事和故事傳達的情感中了。
(4)干貨知識,凸顯利益
一篇實用、干貨滿滿的文章,不僅能為觀眾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獲,還能把廣告植入得理所當然,讓人難以拒絕。
選擇適合的軟文素材,不僅要根據受眾的普遍需求,還要綜合推廣產品的性質和特點,讓素材與產品貼合更緊密與自然,令觀眾在接觸到產品信息時不感到突兀與排斥,反而對其產生印象和好感,達到最好的推廣效果。
在軟文營銷日漸成熟的今天,大部分問題也隨之出現,軟文泛濫與粗製濫造,都讓大眾感到審美疲勞與厭煩。
媒介盒子小編認為要避免這種問題,就必須要用心打造,在多個方面進行打磨,在合適的平台,用優質的內容將產品廣告帶到消費者面前,既讓他們從內容中獲益,也能毫不排斥地了解到產品信息。
以上就是媒介盒子小編給大家分享的,關於軟文營銷素材內容的要求,有幫助到你的話記得關注我
B. 可樂銷售好還是雪碧銷售好 高人指點下
1984年,可口可樂就把「Sprite」引入中國市場,並把其作為主要戰略品牌。「Sprite」的解釋是小妖精、調皮鬼,在進入中國市場時,融合中國傳統文化把它音譯成「雪碧」。雪碧進入中國市場以來,一貫奉行世界級明星代言策略。國際天後張惠妹、世界跳水皇後伏明霞等先後傾情演繹年輕、時尚的品牌內涵,廣告語「晶晶亮,透心亮」曾成為年輕一代爭相傳頌的「歌謠」。
2000年3月3日,「(雪碧)我的選擇·中國原創音樂流行榜」開榜,總受眾人數在百萬人以上。雪碧一改往日只專註明星代言的方式,進而轉戰音樂營銷。
雪碧選擇音樂營銷方式對於銷售的效果沒有具體的數字體現。但從全球銷量來講,目前為止,可口可樂的銷量在中國已經上升到全球的第四位。2008年雪碧全球新增銷量的60%都來自於中國。
綜上所述選擇雪碧比較好
C. 七喜、雪碧、檸檬汁的市場策略有何不同為什麼雪碧銷量比其他產品好
七喜初創時,是獨立於百事可樂的,而且還與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等美國 飲料巨頭展開過一場又一場飲料大戰。相對於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來說,七喜完 全是一個後起之秀。七喜公司將其生產的檸檬飲料與萊姆飲料定義為「非可樂」 飲料,從而從美國的可樂型飲料主流中撕開了一個突破性的缺口。將飲料定義成 可樂和非可樂是七喜的首創。 它無端創造出一種新的消費觀念來為它的汽水打開銷路。 按照七喜的分法,可口可樂、百事可樂是可樂型飲料的代表,而七喜汽水 則是非可樂飲料的代表。
事實上,1984年,可口可樂就把「Sprite」引入中國市場,並把其作為主要戰略品牌。「Sprite」的解釋是小妖精、調皮鬼,在進入中國市場時,融合中國傳統文化把它音譯成「雪碧」。雪碧進入中國市場以來,一貫奉行世界級明星代言策略。國際天後張惠妹、世界跳水皇後伏明霞等先後傾情演繹年輕、時尚的品牌內涵,廣告語「晶晶亮,透心亮」曾成為年輕一代爭相傳頌的「歌謠」。
2000年3月3日,「(雪碧)我的選擇·中國原創音樂流行榜」開榜,總受眾人數在百萬人以上。雪碧一改往日只專註明星代言的方式,進而轉戰音樂營銷。
雪碧選擇音樂營銷方式對於銷售的效果沒有具體的數字體現。但從全球銷量來講,目前為止,可口可樂的銷量在中國已經上升到全球的第四位。2008年雪碧全球新增銷量的60%都來自於中國。
D. 可口可樂網路營銷的成敗他與百事的優缺點!
可口可樂:作為外國品牌,而積極融合中國文化,實施廣告本土化策略的典範。
對於可口可樂,實在是一言難盡,它太富有傳奇色彩了。2001年《商業周刊》公布的全球100個最具價值品牌名單中,可口可樂以高達725億美元高居榜首。二十世紀調查顯示,全球最流行的三個詞分別是上帝(God),她(her)和可口可樂(Coca Cola)。可口可樂還是中國改革開放後第一個進入中國的外企,也是第一個在中國做廣告的。1984年英女王訪華,英國電視台BBC拍了一個紀錄片給中國中央電視台放。作為外交禮節,中央電視台必須播放,但苦於沒錢給BBC,於是找到可口可樂要贊助。可口可樂提出了一個贊助條件:在紀錄片播放之前加播一個可口可樂的廣告片。這成了新中國電視廣告歷史上的開篇之筆。此後很多企業寫報告問「可口可樂可以做電視廣告,我們行不行?」於是做電視廣告的口子打開了。
撇開可口可樂榮耀不論,可口可樂的廣告策略在全世界也是首屈一指的。可口可樂公司的前老闆伍德拉夫有一句名言:「可口可樂99.61%是碳酸、糖漿和水。如果不進行廣告宣傳,那還有誰會喝它呢?」從歷史上看,可口可樂公司機以廣告投入巨大而取勝的。如今可口可樂在全球每年廣告費超過6億美元。中國市場也不例外,可口可樂在中國每年廣告投入高達幾千萬元。
起初,可口可樂是以國際化形象出現在中國消費者面前的,憑最典型化的美國風格和美國個性來打動消費者,所用廣告也是美國亞特蘭大版本。臨近20世紀末時,可口可樂意識到,要當中國飲料市場的領導者,品牌融合中國文化才是長久之路。於是在1997年,可口可樂的廣告營銷策略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其在中國推出的電視廣告,第一次選擇在中國拍攝,第一次請中國廣告公司設計,第一次邀請中國演員拍廣告。可口可樂開始大踏步實施廣告本土化的策略。
可口可樂廣告本土化策略,首先體現在其廣告與中國文化的結合。中國人喜歡熱鬧,尤其是春節這個合家團聚的日子,而可口可樂廣告引人注目的手筆就是1997—2002一系列的春節賀歲片了。可口可樂賀歲片選擇了典型的中國情境拍攝,運用對聯、木偶、剪紙等中國傳統藝術,通過貼春聯、放煙花等民俗活動,來表現中國濃厚的鄉土味。可口可樂還就北京申奧成功、中國入世大打廣告宣傳,現在它又大力贊助中國足球隊,聲稱喝可口可樂,「分享世界盃精彩」。可口可樂儼然成了中國本地產品,而這種鄉土形象,確實達到了與中國消費者溝通的效果。
其次,可口可樂積極選擇華人新生代偶像做形象代言人。可口可樂一貫採用無差異市場涵蓋策略,目標客戶顯得比較廣泛。近來,可口可樂廣告策略把受眾集中到年輕人身上,廣告畫面以活力充沛的健康青年形象為主體。1999年,先是起用張惠妹,這個女歌手潑辣、野性、「妹」力四射,贏得了一大批青少年的喜愛,然後由新生代偶像謝霆鋒出任可口可樂數碼精英總動員。
2001年又推出當紅偶像張柏芝,作為可口可樂夏季市場推廣活動的形象代言人,緊接著就是跳水明星、三屆奧運冠軍得主、中國跳水皇後伏明霞與可口可樂簽約,成為新世紀「雪碧」品牌在中國的第一位廣告代言人。電視廣告中伏明霞從千米高空的飛機上騰空躍起,落在晶瑩剔透的冰雪中,暗示了雪碧的清新直爽。據稱,起用華人新生代偶像做宣傳之後,可口可樂在中國的銷售增長了24%。
可口可樂不愧為世界第一品牌,具有長期的戰略眼光。為了長期保持在中國軟飲料市場的霸主地位,它的廣告策略可以放棄美國思維,而主動融合中國本土觀念。這種本土化策略,受到了每一位中國民眾的歡迎。據中央電視台調查咨詢中心數據,可口可樂已連續7年在市場佔有率、最佳品牌認同比例和品牌知名度上名列第一,中國現在有90%的消費者認識可口可樂。可口可樂的廣告本土化策略值得欲進入中國市場的外國品牌借鑒,比如聯合利華的力士香皂的廣告代言人常是國際女明星,如今堅持聘請中國女明星如李嘉欣、張曼玉、舒淇。作為本土化策略的榜樣,可口可樂列為十佳廣告策略排行榜第二名當之無愧。
E. 尋求有創意的經典營銷案例
金六福的感情營銷牌
深入人心法則。
《22條商規》中有句話說得特別好:「某種觀念一旦在人們頭腦中形成,就極難改變。在市場營銷中最為徒勞的就是試圖改變人們的觀念。」
金六福自創立以來,一直堅持走中國傳統文化情感路線,提出了極具中國本土文化特色的「福文化」理念並進行市場營銷傳播。2004年底,金六福經深入市場調研之後,果斷的推出了「春節回家——金六福」大型傳播、行銷活動,並圍繞「春節回家」的概念,構建了一個全方位的傳播網,[(這是關鍵,全方位的傳播網,電視廣告(節目硬廣告,科普專題,黃金強檔廣告),戶外廣告(車體廣告,廣告牌,廣告燈箱),平面廣告(報紙,雜志),網路廣告(各種鏈接,博客主體驗廣告,頁面)]使億萬遊子完全籠罩在金六福「春節回家」的氛圍中;在零售終端,同樣發動了猛烈的攻勢;同時在全國推出 「發簡訊,贏機票」消費者互動活動。
與此類似的感情牌是可口可樂。它在2002年~2005年連續四年配合春節促銷分別推出了小阿福、小阿嬌拜年系列,2005年更是成功的搭乘奧運快車,以劉翔為主角,以劉翔回家為主題,傳遞一個更為深入人心的情懷——回家團圓,實現了國際化與本土春節民俗的完美結合。在特色包裝上,可口可樂均推出具有濃郁中國民俗特色的產品如以中國12生肖為設計元素的易拉罐新包裝等滿足中國消費者的情感需求。在產品組合上,大規模推廣符合節日家庭消費的特大容量包裝;在產品口味的組合上,將可樂與雪碧、芬達進行捆綁銷售,滿足家庭不同人群、不同口味的需求;在銷售情境營造上,可口可樂更是運用春節對聯、福到等極具中國風味的裝飾充斥賣場。
金六福和可口可樂之所以獲得空前的市場成功,就在於他們在整個春節營銷系統中的每一個步驟、每一個環節、每一項舉措都深深的打上了春節所特有的中國烙印。
蒙牛酸酸乳的「超女秀」
事件營銷法則。
蒙牛乳業大手筆地以2800萬買斷了《超級女聲》節目冠名權,並投資近8000萬元用於公交車、戶外燈箱和廣告牌、各類媒體廣告等,充分利用「超女」在國內日益瘋狂的影響力,以2004年「超女」季軍張含韻為代言,加上一首《酸酸甜甜就是我》,使得蒙牛酸酸乳活力四射。
同時,在《超級女聲》的主賽區長沙等地,蒙牛還策劃了多場大型義演活動。尤其在大型廣場及賣場的門口附近,蒙牛推出了「青春女生大比拼」、「品蒙牛酸酸乳,看超級女聲」等活動,有效的塑造了品牌的高端形象,使蒙牛酸酸乳和《超級女聲》一起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在《超級女聲》大賽謝幕以後,作為賽事的一次完美延續,蒙牛酸酸乳又策劃了「超女訓練營」,外包裝上同期更換內容,並配以廣告宣傳,以「有酸就有甜,有夢就能圓」為口號,凡購買酸酸乳的女孩就有機會親赴「超女訓練營」,接受專業老師的指導,並可能走上舞台成為明星。這種從「超女」延續下來的「平民造星運動」繼續著吸引年輕女孩的注意力。
蒙牛上億元的「超女」系列廣告,為其打開了南方乳品市場。「超女」的長沙、鄭州、杭州、成都和廣州五個賽區,正是蒙牛所看重的華中、華東、華南、西南四大銷售區域。
2005年,「蒙牛酸酸乳」和《超級女聲》手拉手一唱成名。蒙牛借「超女」之力成功打造了「酸酸乳」品牌。
但「蒙牛酸酸乳」營銷的成功是不可復制的。
F. 誰能提供關於雪碧營銷策略的論文啊
大連可口可樂雪碧冰薄荷市場營銷策略研究 1 引言 8-14 1.1 碳酸飲料介紹 8-9 1.2 公司及品牌背景介紹 9-11 1.2.1 可口可樂公司介紹 9 1.2.2 可口可樂公司在中國的業務發展 9-11 1.2.3 雪碧品牌的發展 11 1.3 雪碧冰薄荷新產品的推出 11-12 1.4 研究方法與路線 12-14 2 公司內部環境分析 14-20 2.1 公司介紹 14-15 2.2 公司組織結構分析 15-16 2.3 公司的營銷現狀分析 16-20 2.3.1 公司產品分析 16-17 2.3.2 產品價格分析 17-18 2.3.3 促銷活動分析 18 2.3.4 銷售渠道分析 18-20 3 公司外部環境分析 20-35 3.1 宏觀環境分析 20-21 3.1.1 人口環境 20-21 3.1.2 經濟環境 21 3.2 競爭環境分析 21-29 3.2.1 行業發展狀況分析 21-22 3.2.2 碳酸飲料市場競爭分析 22-26 3.2.3 非碳酸飲料市場競爭分析 26-29 3.3 顧客消費行為分析 29-32 3.3.1 消費者年齡構成 29-30 3.3.2 信息來源和購買渠道 30-31 3.3.3 消費者關注的因素 31 3.3.4 消費者的媒體消費習慣 31-32 3.4 市場預測 32-35 4 雪碧冰薄荷的市場營銷策略 35-47 4.1 SWOT分析 35-37 4.2 目標市場確定與市場定位 37-38 4.2.1 目標市場確定 37 4.2.2 市場定位 37-38 4.3 市場營銷組合策略 38-47 4.3.1 產品策略 38-40 4.3.2 價格策略 40-41 4.3.3 渠道策略 41 4.3.4 促銷策略 這個是大綱,如感興趣,與我索取全文
G. 誰知道哪些經典營銷案例
「雲南紅」葡萄酒市場營銷案例(三)
終端營銷
★2002年的昆明紅酒市場,正悄悄醞釀著一場葡萄酒「新消費運動」。當時,雲南時興起一種飲酒新法:用雪碧飲料兌葡萄酒。正是這一餐飲方式,使雲南人對葡萄酒產生濃厚的興趣。鍾愛白酒烈性的雲南人,喝乾紅葡萄酒卻喜歡「甜」一些。「雪碧」淹沒了葡萄酒的原汁原味,也淹沒了葡萄酒的名牌效應。名酒老總們啼笑皆非。面對巨大的壓力,紅酒廠家想出了一個新的促銷辦法———回收酒瓶上的橡木塞(當時被業內稱為「橡木塞之戰」)。餐廳每交回一隻橡木塞,廠家便支付5元、6元、8元、10元不等的回收費。這樣,酒店、餐廳服務員便殷勤向客人推薦橡木塞回收費高的葡萄酒。
在此「橡木塞之戰」猛烈的促銷攻勢,「雲南紅」把注意力對准了終端,占盡地利因素的雲南紅採取了買斷酒店和賣場,控死終端的作法,過年過節主動給酒店、賣場幾萬塊錢,但條件就是只能賣「雲南紅」,「雲南紅」封死了長城、王朝的終端,對此這些大企業也無可奈何。在此基礎上,通過開展開瓶有獎、送各種禮品、「雲南紅」之旅等形式新穎的一連串的「優惠」打動了消費者的心,使「雲南紅」的銷量直線上升。
潛在問題
★在「雲南紅」的發展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它的發展軌跡,步步為營,確切的說,在地方特色的品種中,「雲南紅」是比較突出的一個,但是在「雲南紅」的發展中也可以發現存在某些問題:
★「雲南紅」的風情之美雖然表達出來了,但在品牌傳播中,這種風情還不透徹,也就是說「雲南紅」的品牌內涵還沒有清晰和明確地呈現在消費者面前,和消費者之間缺乏內在的互動。做酒一定要倡導一種文化,而這種文化一定要演變成消費者的消費文化,只有這樣,才能在消費者內心深處品味品牌帶來的深刻感受,否則只聞雲南之聲,未體會到「雲南紅」之魂!老子雲,大象無形,真正能夠改變人們生活深處的,不是那些有形的事物,而是文化,文化是無形的,但他的影響力是強大而無孔不入的。加入WTO後,市場競爭已從單純的口感、質量、價格之爭升級到品牌、文化之爭的高層次競爭。營銷戰略也逐漸轉移到以人為本的文化營銷,在國內市場,實施文化營銷策略,首先要從研究消費者入手,深刻理解因歷史積淀而形成的傳統文化心理和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不同消費群體和消費慾望。以悠久厚重的歷史文化和絢麗多彩的現代文化為背景,把物質技術上的奇跡和人性的需要平衡起來,使葡萄酒具有文化上的感染力,目前,在文化營銷方面,國內企業已經開始了一股特色化潮流,如張裕和長城葡萄酒的深沉歷史感,藏酒則賦予其自身神秘的氣質,「雲南紅」在其品牌理念的傳播中,過度宣揚了「雲南的特色文化」,而忽略了對消費者消費心理的溝通,同時,隨著香格里拉拼牌對雲南文化更為精妙絕倫的演繹,「雲南紅」的文化也日顯平淡和後勁不足。另外,每個城市都會有其獨特的城市文化和消費心理,因此,產品推廣的上策應該是「一市一策」(即一個城市一個策略)甚至於「一店一策」,切不可「依葫蘆畫瓢」。這是市場細分的要求。如成都人講文化,餐飲文化,酒文化、民俗風情、山川地理、文化色彩特別濃烈,當葡萄酒營造氛圍時,成都人會很積極的參與,不可否認,「雲南紅」的城市策略尤其成功之處,但是,據來自各方面的信息表明,如今「雲南紅」的城市策略遍地開花,極易被競爭對手模仿。香格里拉在福建的策略就曾和「雲南紅」如出一轍。「雲南紅」為什麼在成都賣的那麼火,就是抓住了成都人的文化心理,他所宣傳的文化與成都人的文化嚮往融合了,產生了共鳴。
H. 有關於促銷方面成功的案例品牌,希望是有創意的
感情營銷牌
深入人心法則。
《22條商規》中有句話說得特別好:「某種觀念一旦在人們頭腦中形成,就極難改變。在市場營銷中最為徒勞的就是試圖改變人們的觀念。」
金六福自創立以來,一直堅持走中國傳統文化情感路線,提出了極具中國本土文化特色的「福文化」理念並進行市場營銷傳播。2004年底,金六福經深入市場調研之後,果斷的推出了「春節回家——金六福」大型傳播、行銷活動,並圍繞「春節回家」的概念,構建了一個全方位的傳播網,[(這是關鍵,全方位的傳播網,電視廣告(節目硬廣告,科普專題,黃金強檔廣告),戶外廣告(車體廣告,廣告牌,廣告燈箱),平面廣告(報紙,雜志),網路廣告(各種鏈接,博客主體驗廣告,頁面)]使億萬遊子完全籠罩在金六福「春節回家」的氛圍中;在零售終端,同樣發動了猛烈的攻勢;同時在全國推出 「發簡訊,贏機票」消費者互動活動。
與此類似的感情牌是可口可樂。它在2002年~2005年連續四年配合春節促銷分別推出了小阿福、小阿嬌拜年系列,2005年更是成功的搭乘奧運快車,以劉翔為主角,以劉翔回家為主題,傳遞一個更為深入人心的情懷——回家團圓,實現了國際化與本土春節民俗的完美結合。在特色包裝上,可口可樂均推出具有濃郁中國民俗特色的產品如以中國12生肖為設計元素的易拉罐新包裝等滿足中國消費者的情感需求。在產品組合上,大規模推廣符合節日家庭消費的特大容量包裝;在產品口味的組合上,將可樂與雪碧、芬達進行捆綁銷售,滿足家庭不同人群、不同口味的需求;在銷售情境營造上,可口可樂更是運用春節對聯、福到等極具中國風味的裝飾充斥賣場。
金六福和可口可樂之所以獲得空前的市場成功,就在於他們在整個春節營銷系統中的每一個步驟、每一個環節、每一項舉措都深深的打上了春節所特有的中國烙印。
蒙牛酸酸乳的「超女秀」
事件營銷法則。
蒙牛乳業大手筆地以2800萬買斷了《超級女聲》節目冠名權,並投資近8000萬元用於公交車、戶外燈箱和廣告牌、各類媒體廣告等,充分利用「超女」在國內日益瘋狂的影響力,以2004年「超女」季軍張含韻為代言,加上一首《酸酸甜甜就是我》,使得蒙牛酸酸乳活力四射。
同時,在《超級女聲》的主賽區長沙等地,蒙牛還策劃了多場大型義演活動。尤其在大型廣場及賣場的門口附近,蒙牛推出了「青春女生大比拼」、「品蒙牛酸酸乳,看超級女聲」等活動,有效的塑造了品牌的高端形象,使蒙牛酸酸乳和《超級女聲》一起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在《超級女聲》大賽謝幕以後,作為賽事的一次完美延續,蒙牛酸酸乳又策劃了「超女訓練營」,外包裝上同期更換內容,並配以廣告宣傳,以「有酸就有甜,有夢就能圓」為口號,凡購買酸酸乳的女孩就有機會親赴「超女訓練營」,接受專業老師的指導,並可能走上舞台成為明星。這種從「超女」延續下來的「平民造星運動」繼續著吸引年輕女孩的注意力。
蒙牛上億元的「超女」系列廣告,為其打開了南方乳品市場。「超女」的長沙、鄭州、杭州、成都和廣州五個賽區,正是蒙牛所看重的華中、華東、華南、西南四大銷售區域。
2005年,「蒙牛酸酸乳」和《超級女聲》手拉手一唱成名。蒙牛借「超女」之力成功打造了「酸酸乳」品牌。
但「蒙牛酸酸乳」營銷的成功是不可復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