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比較經典的體育營銷案例,最好是近期的~
說一下近期的體育營銷案例,近幾年不少品牌都開始體育贊助,通過運動會來增加品牌的曝光度。
8月26日至9月8日,勞力士以官方贊助商的身份,參與了美國網球公開賽(US Open)並為大會賽事提供指定時計。今年,曾在美國公開賽奪得五連勝的勞力士代言人羅傑·費德勒及其他勞力士代言人如盧卡斯·普伊、格里戈爾·迪米特洛夫、卡洛琳·沃茲尼亞奇等頂尖球員都會重返紐約,參與此次賽事。
觀察腕錶行業近年來的動向會發現,但凡大一些的高端品牌,都有自己支持的體育賽事項目。那麼他們為什麼那麼熱衷於贊助體育運動?真相只有一個,就是撬動品牌營銷。
一般概念里,體育營銷一是指將體育本身作為產品營銷,二是指運用營銷學的原量,以體育賽事為載體而進行的非體育產品的推廣和品牌傳播等營銷現象。
腕錶品牌贊助國際大型體育賽事,對其品牌資源的利用是非常綜合立體的——一方面,在這些體育賽事里,贊助商的產品露出往往會非常豐富、多元,且腕錶常常會因有趣、有用而令人產生較高的好感度;另一方面,腕錶品牌也會大力贊助一些在專業領域有較高知名度的運動員,甚至讓他們擔任代言人,以他們命名一些限量款產品,共享這些優秀運動者們在專業領域的高光時刻獲得的好感度、曝光度加權。
2. 16*19的網球線床和18*20的網球線床各有什麼特點和優勢
一、線床模式特點和優勢如下:
18×20:控制性能特別好,球線也會更耐用;
16×19:與16×18相比,旋轉性稍弱,但球線的耐用度更高。
二、實際案例:
在2009年4月,在美國索尼愛立信公開賽上,俄羅斯選手達維登科半決賽擊敗了本土球星羅迪克。賽後新聞發布會,有記者問達維登科為何突然在場上表現得這么好,達維登科回答:「因為我更換了球拍,雖然同樣是PRINCE的球拍,但是豎線變成了18條,比以前要稍微增加了一些,所以新球拍也給了我更多的控制。」在決賽中,達維登科最終戰勝了納達爾,獲得了冠軍。
達維登科實際上說的就是線床密度。這次換球拍,是從原來線床是16×18的Ozone Tour變成了線床更密的Ozone Pro Tour(線床密度為18×20)。
三、同時,線床密度其實能對選手的表現產品相當大的影響。比如以下這三個方面:
1.舒適度
球拍的舒適度與線床密度可以說是有一定關系的。假如你認為擊球時線床振動越小的球拍,越舒適,那麼你肯定會喜歡擁有開放式線床的球拍。線床越稀疏,那麼線床自然會越軟,而越軟的線床一般被認為能為手臂提供更大的保護。當擊球點不在甜區位置,或者靠近拍框時,這點表現得就更為明顯。
線床越稀疏,一般認為線床的容錯率也更高,這也是為什麼大家都覺得開放式線床能提供更大的力量。
澳大利亞雙打大師馬克·伍德福德在自己大部分的職業生涯中,使用的球拍都是經過特別改造的,線床模式是非同尋常的12×14,因為伍德福德喜歡用特別粗的球線(12G),所以為了仍能得到開放式線床的手感,球拍的線床密度就必須特別稀疏。
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開放式線床。很多選手覺得無法從開放式線床得到他們想要的控制。如果線床越密的話,很多線越緊密地編織在一起會產生更硬的線床,那麼在擊球時,就能提供更好的控制。因此,希望得到更多控制的選手,應該選擇線床更密的球拍。
2.旋轉性
線與線之間的空間越大,那麼線床就會允許球拍在擊球時「吃球」很深,而這能幫助選手擊打出更強烈的旋轉球。據球拍服務專家羅曼·波科斯介紹,很多職業選手在開始打紅土賽季後,都會把自己的球拍更換成開放式線床的,因為在紅土上,旋轉球能帶來更大的場上優勢。當然,線床越密,仍能打出強烈旋轉,但是卻會變得非常不容易。
「這就像足球運動員為何都會穿帶釘的球鞋,」美國穿線師協會理事長大衛·波恩這樣說道,「假如你穿著平底鞋去草地上踢足球,會很容易滑倒,但帶釘的球鞋卻不會,因為上面的鞋釘會鑽進草皮裡面去。」不過,密集的線床也有自己的優點,就像達維登科所發現的那樣,線床越密,雖然硬度會有所增加,但控制性能也會越好。這又是為什麼呢?因為線床越密越硬,它對球的反彈也會越規則,那麼控制性自然也就越好了。
3.耐用度
球線斷裂的最主要原因還是球線之間或者球線與拍框之間的摩擦。在擊球時,球線會發生移動,這時相互之間生產的摩擦會讓它們變得越來越脆弱,直到突然斷裂。如果球線越密集,那麼擊球時,允許球線移動的范圍就越小,產生的摩擦也相應地減小,那麼球線的使用壽命自然就會越長。
相反,開放式線床給了球線更大的移動空間,摩擦增多,球線也就會更容易斷。尤其是那些喜歡擊打強烈上旋球的選手,你會發現他們經常在校正球線(除非他們使用的是特別硬的球線,像力士浪之類的),並且去穿線的次數也比一般人多得多。
3. 急求 網球場館 營銷方案 謝謝
營銷方案都是要付錢的,怎麼可能網路知道就能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