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簡述文化產業市場的定位策略
市場細分的目的是為制定市場策略服務,市場細分是對文化產品和服務進行准確市場定版位的依據。文化權企業策劃者在進行文化市場細分的基礎上,應充分了解市場資源、正確評估市場容量、辨明市場方向、從而確立市場定位。也就是選擇有足夠利潤吸引力或市場潛力的特定消費群,將其聚合為企業的目標市場,針對目標市場進行營銷策劃。具體而言其市場定位策略包括:
1、確立目標市場
2、確立市場切入點
3、整合優勢資源
4、把握發展勢頭
『貳』 文化產業園區如何發展
我來回答!
1、南京市文化產業發展現狀
南京文化產業的集群化、集團化、規模化發展,使其逐漸成長為有著強大生命力的支柱產業。躋身全國四大書市、聚集百餘家書商的南京長三角出版物市場,2007年銷售碼洋5億多元,成為華東地區最大的圖書集散地。已形成40多家企業集群的南京動漫產業,2007年實現產值2.5億元,帶動文化、體育、廣告、教育、旅遊、商貿等相關產業收入50億元。
民營資本和社會資本活躍於南京文化產業,2008年南京文化創意產業協會108個會員單位中有83家民營企業,占會員總數的76.8%;南京動漫行業協會72個會員單位中的52家動漫企業都是民營企業,占會員總數的72.2%,其中注冊資本在300萬元以上的骨幹企業16家。民營資本和各類社會資本成為南京文化產業發展的主力軍。
2、文化產業園區建設情況
在中國的文化產業園區建設中,已形成了三種典型的文化產業園區,即藝術家自發形成的「798」型、文化商人牽頭下形成的「大芬村」型以及政府主導下形成的「中關村」型。目前,南京的文化產業園區建設則以「中關村」型為主。2006、2007兩年,南京市圍繞壯大文化創意主導產業和提高產業集聚效應,扎實推進文化創意產業載體建設,夯實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平台。截至2007年12月,全市正在建設或開園開街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已有42個。
「十一五」期間,南京市每年安排「南京市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1500萬元,用於扶持和引導文化產業發展。2009年南京市正醞釀成立一個全市文化產業招商中心。該中心將為南京市文化企業提供項目展示、推薦平台,為文化企業和銀行等投融資機構牽線搭橋。
到2010年,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將成為全市文化產業增量的主體部分,成為全市經濟結構優化的重要推動力,成為南京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實現文化資源大市向文化產業強市跨越,構建中國東部地區「文化智慧創意中心」。
中國投資資訊網 2009-2012年南京文化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叄』 產業園區營銷推廣策劃有哪些
所謂產業園區抄,實際襲上是由於生產行為和交易行為帶來的一種空間聚集模式,初期的聚集所帶來的相關功能需求和衍生經濟行為,造成了園區不同發展階段的聚集方式和空間特徵,也成為我們定義發展階段特徵的主要依據;以上內容來自園區捷徑網。
『肆』 如何把文化創意產業園方案落地實施
XX市創意產業園區認定管理辦法
一、定義
創意產業是以創意為核心,以城市獨特的信息流、人才流、現代物流、資金流等社會資源為依託,為工業、文化等服務的智能創造業。
創意產業園區是依託我市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發展基礎,利用城鎮中心區工業建築為主要改造和開發載體,以創意產業鏈為聚合,所形成的以都市型工業、創意產業、生產性服務業等為發展重點,並經市經貿局會相關部門共同審核認定的功能區域。
二、創意產業園區的認定標准
(一)新建創意產業園區認定標准
1.園區注冊地和經營地要位於XX市轄區內。
2.園區要有明確的招商規劃和產業定位。園區建設要符合全市城建規劃總體要求,並逐步按照產業定位形成區域特色,園內80%以上的入駐企業為從事都市型工業、創意產業、生產性服務業等經營活動。
3.園區可以在原有已形成一定規模集聚的區域或街道基礎上進一步加以整合,具備一定的建築規模,一般應在1萬平方米以上,入園或已簽訂入駐協議的企業在20家以上或出租建築面積率經核定超過50%以上。
4.園區的建築外型應與城鎮建築形態、周邊環境相和諧,園區的房屋建築結構應符合本市相關建築標准。園區入駐企業不得擅自改變建築結構和使用性質,入駐企業的二次裝修應按規定上報有關部門批准。
5.園區消防、安全、衛生、環保等應符合相關規定。園區入駐企業的一切活動不得干擾周邊居民、企事業單位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
6.園區管理制度健全,設立專門的管理機構、配備專職管理人員。園區管理機構負責園區的統籌協調、對外招商、物業管理和提供配套服務,管理人員分工明確,職責到位。
7.園區能提供適合創意企業發展的工作環境、配套設施和服務功能。園區內水、電、通信、道路等公共設施完善,能根據客戶需求和自身條件提供寬頻網路、會務、展示等配套設施及服務功能。園區應設有為創意企業、設計人員提供交流、互動、集聚和各種創意作品展示的場所。園區內的配套服務設施佔用面積原則上不超過園區總面積的25%。
8.園區應建立入駐企業檔案,配合相關政府職能部門做好園區統計,並配合所在鎮(街)相關職能部門對入駐企業開展管理與服務。
(二)改建創意產業園區認定標准
1.所謂改建創意產業園區是指符合各鎮(街)實施產業結構調整要求,並納入各鎮(街)「退二進三」規劃內,利用各鎮(街)中心區的舊工業區、舊廠房、舊大樓等「三舊」建築物作為建設載體的創意產業園區。
2.改建創意產業園區應有明確的投資建設和經營管理主體,明確的總體規劃和功能定位,以及階段性工作目標和計劃進度安排等。
3.對改建創意產業園區的認定標准要求可適當放寬,按照「三個不變」的原則,即:房屋產權關系不變、房屋建築結構不變、土地性質不變,予以提前認定並給予園區兩年籌備期,籌備期內只發文認定並不進行授牌。
三、創意產業園區的行業范圍
結合我市產業發展實際,我市創意產業園區建設應重點發展與工業八大支柱產業相關的創意產業,重點涵蓋了研發設計創意、咨詢策劃創意、文化傳媒創意和時尚消費創意等四大領域。
四、創意產業園區的認定和管理
(一)管理部門
根據《關於促進創意產業園區發展的實施意見》,市創意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要統籌全市創意產業園區的布局規劃、產業導向、政策協調,市經貿局負責牽頭制定創意產業園區認定管理辦法等扶持政策,並具體負責有關扶持政策的組織實施、檢查和監督。
(二)認定程序
1.由相關園區的管理主體向所在鎮(街)經貿部門提交創意產業園區認定申請報告。
2.根據認定標准,由相關園區管理主體提供以下證明材料:
(1)創意產業園區建設和招商規劃;
(2)創意產業園區房產、土地權屬證明;
(3)園區管理主體營業執照及有關管理制度;
(4)所在鎮(街)國土、規劃、環保、安監等部門出具的國土、規劃、環保、安全證明;
(5)園區內入園注冊的創意產業企業名單及其營業執照和相關資質證明復印件;
(6)園區內入園注冊的創意產業企業上年度財務指標完成情況(當年入園注冊企業提供當期財務指標完成情況)。
3.由園區所在鎮(街)經貿部門根據認定標准對園區申報資料進行初審,審核批准後推薦上報市經貿局。
4.經市經貿局組織對申報園區審核合格後,報市政府核准認定,市政府委託市經貿局授予其「XX市創意產業園區」的牌匾。
5.改建創意產業園區在籌備期結束後由市經貿局按照新建創意產業園區認定標准進行復審,復審合格者繼續予以支持,正式授予牌匾。在籌備期內已達到要求的,可提前申請授牌。
6.各類經國家和省認定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經市經貿局局和文廣新局共同審核後,符合條件的報市政府核准認定,授予其「XX市創意產業園區」的牌匾。
7.所有經認定的創意產業園區實行動態管理,有效期為三年,有效期滿後由市經貿局進行復審,復審合格者繼續予以支持,不合格者,撤銷其資格,收回牌匾。
以上條款自公布日起施行,並由XX市經貿局負責修訂和解釋。
『伍』 企業如何開展文化營銷戰略
1、進行准確的文化定位
企業進行准確的文化定位應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①要對企業的文化營銷進行詳細的調查研究。以企業發展、企業生產經營為中心,對文化營銷的情況進行考察,為文化營銷的改進和創新提供參考信息。企業的內部環境是文化營銷生長的土壤,任何企業文化營銷都和自身的歷史文化、經濟狀況、運行特色、企業素質等內在因素有關。因此,在制定文化營銷策略之前,必須對構成企業內部環境的因素,從不同的方位和角度加以透視和剖析,弄清他們和文化營銷之間的關系。同時還要考慮到員工的素質、企業的實力、經濟政策,以及社會環境。②認真做好市場細分工作。市場細分是文化營銷尋求目標市場的一種有效科學的方法,是尋求目標市場的前提和基礎,是為了更好的發現市場機會,制定相應的文化營銷戰略。企業要根據消費者的特徵細分市場,常常使用大量不同的地理、人文和心理特徵作為市場細分的依據,然後再看看這些顧客對產品的不同反映。往往需要選擇對顧客需求有較大影響的因素作為細分的標准。③確定目標市場,進行合理的文化定位。深圳地產之所以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引領中國地產之風騷,除了引領潮流的開發模式、出色的產品創新能力,文化營銷同樣為深圳地產贏得了不少驕傲。他們認為:文化因人而存在,只在於時間和地點的不同而造成的內涵和形式的不同而已。他們把銷售房子,作為推行一種生活方式來做。
2、在文化營銷中設計企業的核心價值
打造品牌核心價值、彰顯企業文化底蘊。品牌核心價值是品牌資產的主要部分,他讓消費者明確、清晰的識別品牌的利益與個性。一個品牌如果具有了觸動消費者的內心世界的核心價值,就能引發消費者的共鳴。核心價值的提煉,要研究自身的品牌資產、品牌與消費者關系和品牌之間的競爭關系。做到和其他產品的差異性和消費者之間能達到共鳴。品牌的核心價值不是「無源之水」,不是我們憑空就能提煉出來的,而是沉澱在企業文化的歷史里。在開展文化營銷的過程中,要給核心價值中注入文化要素。
3、創造文化產品。產品是文化營銷的載體
文化產品是根據文化環境的不同,進行有差異的設計,使之符合消費者的消費個性和消費價值,從而成為以物質消費為依託,以文化消費為目的的產品。作為文化或精神的一種現實體現的文化產品,與人的情感世界有多種結合點。他可以是觀念上的、形體上的。也可以是美學上的、知識上的,還可以是習慣上的、品位上的等等。而文化產品的「文化因子」不是附加在產品上,而是滲透在產品中,與產品是有機統一的。文化產品不是文化因子的簡單堆砌,而是從產品的角度挖掘文化,從文化的角度拓寬產品的系統創造。其標志是消費者能從產品中體會到文化的韻味,從而吸引顧客,開拓市場。
4、宣傳文化營銷理念
企業利用廣告、公共關系、營業推廣或人員推銷等手段的目的不僅在於向目標顧客傳播具有說服力的產品信息或企業信息,引導和說服顧客購買本企業的產品,還要把企業文化,產品文化,經營理念等灌輸給消費者,從而達到引導的目的,甚至改變消費者的消費習慣。也就是說,文化營銷實質上是企業與外部環境中的顧客或社會公眾的說服性的溝通過程。隨著社會的全面進步、人們消費觀念、水平和層次的提高,促銷過程中的文化感召力也在不斷的提升,文化越來越成為營銷的利器。為了達到文化營銷的目的,要大力的開展一些行之有效的宣傳活動。
5、提高文化應變能力
應變能力是文化營銷的基礎。何為應變能力?它是指企業適應消費者消費個性和消費價值變化的反映能力。在知識經濟條件下,企業和社會以創新為主導,故市場環境呈現快速變化的趨勢,顧客的需求變化速度也明顯的加快。因此,企業必須提高快速應變能力,它主要包括組織應變能力、設計應變能力、生產應變能力、營銷應變能力等。具體的說,其一,當原材料出現短缺或有了新產品時,企業能及時的調整生產系統,變困難為機遇,使產品更上一層樓;同時能相應的調整營銷系統,重新理順與顧客的關系,使顧客充分的了解產品,並不斷的增加忠誠度。其二,當市場需求發生變化,即使非常微小的,但是顧客的需求的時候,企業能按照顧客的希望,適時做出響應,或是改進產品,或是加強服務,或是進行產品的創新,或是實行服務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