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ofo與摩拜,在營銷和運營策略上,都有哪些心得
1.營銷策略:摩拜公關媒體,ofo猛打廣告?
羅輯思維羅振宇曾說過類似的話:這是一個網紅的時代,企業CEO要打破頭奮力成為網紅,這能省很多廣告費。與ofo創始人戴威相比,媒體人出身的摩拜創始人胡瑋煒,似乎更深諳「網紅之道」,80後美女CEO,從0到100億,失敗了就當做公益,這些「勵志」的標簽和「感人」的故事,每每見諸於媒體端和社交圈,這給很多人留下摩拜很會搞公關的印象。
所以,當3月7日一篇《為什麼ofo投廣告,而摩拜卻做公關?》的文章橫空出生,迅速傳遍了公關營銷圈,再次引發廣告效果幾何與公關是否有用的大討論,不少人津津樂道ofo和摩拜從營銷之道上講到底誰更勝一籌?
當3月21日蘋果CEO庫克拜訪ofo的照片刷爆朋友圈,3月23日摩拜緊接著召開發布會宣布啟動頗有噱頭的「紅包單車」活動,摩拜與ofo的公關大戰似乎隨時隨地都如影相隨。以007粉絲們的聰明程度,肯定知道這世界上不可能有公司完全不打廣告,也幾乎沒有公司不做公關。區別只是在於每家公司的側重點會有所不同。
每個想用傳統廣告的形式打動消費者的互聯網新興行業,總是免不了要對消費者和市場進行一番教育。ofo是共享單車領域第一家大規模投放線下廣告的公司,自2016年11月起就啟動了大規模的廣告營銷戰役,宣傳共享經濟和騎車出行的環保生活理念。公交站、地鐵站台、寫字樓電梯間……似乎哪裡有騎車人的需要,哪裡就有小黃車的廣告,確實砸了不少錢。
至於摩拜單車,大家千萬別因為創始人胡瑋煒和CEO王曉峰頻繁上節目、接受各種采訪,便誤以為摩拜只做公關。實際上,摩拜有在跟進ofo的廣告策略,一直都有推廣告,包括微博和客戶端的信息流廣告。不僅如此,不知道是不是感受到了ofo在投放廣告後強勁的上升勢頭,摩拜的大規模廣告也在線下全面出街。
至於兩家公司還用了哪些營銷手段來拉攏消費者,007同時搜索了ofo和摩拜兩家公司的微博和微信,可以看到雙方都發起了周末免費騎、充值返現等優惠活動,可見無論是重廣告還是重公關,增加用戶利益,優化用戶體驗都是一大殺器。然而,007仔細翻看了兩家公司的官方微信賬號,發現「周末免費騎」和「充值返現」這兩大活動都是ofo率先推出之後,摩拜隨後大規模跟進。而摩拜簡單的跟隨策略甚至可以追溯到去年11月份緊隨ofo在5月份推出的「給用戶買保險」政策上。可見摩拜的跟隨策略並不止於廣告投放,在營銷活動上同樣似乎拜了ofo為師?
連文案都要照搬,難道說「模仿」會上癮嗎?
廣告和公關,絕不是非黑即白、不可共存的,ofo和摩拜兩家公司的戰場也從馬路和用戶們的手機,擴大到了廣告和公關上。只是相比之下。摩拜更喜歡讓高層出來講故事創造公關影響力,而ofo的廣告規模打得更大、時間打得更早。
分析了那麼多,讀者們肯定會問了:到底哪種策略更好?
剛召開完發布會的摩拜並沒有宣布希么特別利好的消息,而ofo則在庫克到訪公司的同一天對外宣布日訂單已突破1000萬,成為繼淘寶、滴滴、美團之後,中國第四家日訂單過千萬的互聯網平台。從目前的戰果來看,摩拜過度依仗公關做法暫時略輸一籌,大打廣告的ofo更受消費者的青睞。
在這一場戰役上,為何公關輸給了廣告?幾位資深業內人士這樣回答:
資深媒體人營銷人郭先生表示:摩拜的公關營銷是以CEO形象及故事為核心,從標題到內容,公關的對象更多的是媒體、投資人;實則對普通騎行者而言,他們不太關心什麼情懷和故事,羅永浩的情懷高不高?故事講的好不好?為什麼他的錘子手機賣的並不理想?而且,講故事講情懷,一開始大家會覺得新鮮,但時間久了非常容易審美疲勞,同時媒體曝光越多,越容易出錯。
88後新媒體小兵駿先生表示:我們這樣的年輕消費者非常個性化、以自我為中心,我們要的是自己的騎行感覺是否爽?摩拜雖然技術含量很高但比較重不好騎,《為什麼ofo投廣告,而摩拜卻做公關?》一文也曾推測,摩拜之所以主做公關,其背後的原因可能在於產品體驗不佳,所以轉而打CEO情懷故事來提升品牌情感,但從長期來看,摩拜的公關對終端用戶而言,似乎並不那麼奏效。
原GE通用電氣中國公關總監李國威表示:企業迅速擴張時期如果有資本支持,大量投廣告是合算的,有人說摩拜公關佔先,ofo廣告猛烈。其實胡瑋煒並非像馬雲那樣妙語連珠,聽她演講反而有點著急,真心難為她了...
2.產品用戶:摩拜首要考慮自行車本身,ofo以騎行體驗為核心。
ofo和摩拜營銷策略不同,背後是雙方公司理念的迥異,這充分體現在產品和用戶層面。
摩拜創始人胡瑋煒在接受采訪中說:摩拜首先考慮的是車輛的經久耐用,其次才是騎行的體驗。也就是說,為了4年的長使用周期(節省後期運營維護成本),犧牲掉了部分用戶的騎行體驗。從智能鎖,到GPS定位,摩拜單車噱頭十足,
但沉重的車身、不好騎,智能鎖不時失靈,也讓用戶體驗變得不那麼美好。摩拜對用戶的不夠重視,還體現在3月19日早上開始很多用戶反饋出現充值bug,但截止當天晚上24點,摩拜官方都沒有給出具體回應和具體的解決方案。這時候摩拜的公關怎麼突然隱身,令人狐疑!充值出現這么大的bug,押金和支付會不會出現安全問題?甚至有評論認為「這是摩拜犧牲用戶體驗搞的bug營銷」。
從兩方官方社交媒體開始運營的時間點及創始人提出「共享單車模式」的記載,ofo其實是中國無樁共享單車領域的原創者,其創始人代戴威一直強調,共享單車是為了解決用戶出行的問題,也正因為用戶而來,小黃車首先考慮的是用戶體驗,車輛好騎、舒適度才是最重要的。這從小黃車輕便、座椅高度可調節,三角把手的設計可見一斑。不過此前ofo單車的耐用性一直飽受詬病,最近投放的小黃車越來越多,但是損壞的數量也是同步上升,這一情況也嚴重影響了用戶體驗。也許是意識到了產品本身的不足之處,其3月9日最新發布的ofo與700Bike共同研發的新車Curve,強調工匠精神極致體驗,甚至承諾不受天氣影響,永不爆胎。
截止目前,到底誰是共享單車市場的NO.1?
ofo宣稱以52%的市場佔有率一直是行業的引領者和老大,而摩拜則宣稱自己的APP用戶注冊量和月活是第一,雙方的數據公關戰不絕於耳。
然而,到底誰家好,用戶有話說!為此007於3月18日發起了關於「ofo與摩拜,你對哪家公司的品牌印象更好?」的行業調查投票,截止3月23日投票結果顯示:摩拜與ofo的支持率基本持平,ofo略有高出。
可以看出,從產品到用戶,ofo和摩拜展開了近乎「肉搏」,但從總的市場佔有率和用戶體驗來看, 似乎ofo略勝一籌。
3.商業盈利:摩拜暫時還沒有考慮盈利,ofo宣布已有盈利20%
據第三方數據預測,未來中國50個城市的共享單車市場容量高達5000萬輛,這還不包括廣闊的農村市場,這塊巨大的蛋糕市場規模超過幾百億,這也吸引大量的國內外資本湧入,截止2017年3月,ofo與摩拜兩家披露的總融資額達到70億,其中ofo完成D輪融資4.5億美金,而摩拜宣布E輪融資1億美金以上。
對於各界最為關注的商業盈利,摩拜單車CEO王曉峰曾說過「如果我們的盈利模式都清晰了,還需要投資者干什麼」,震驚整個互聯網創投圈;而其最近在接受知名財經作家葉檀的采訪時,再一次明確表示:盈利不是目前重點聚焦的方向,目前談論盈利還太早,現在主要進行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市場擴張,同時對於20億押金去向遮遮掩掩避而不談。
而對於商業盈利,ofo創始人兼CEO戴威曾表示:
目前ofo已經找到了清晰地盈利模式,已經有了20%的凈利潤,表現最好的城市是已經達到了40%的凈利潤,今年很有可能實現全面盈利。雖然ofo沒有給出具體的計劃,但CEO面對媒體的發言已經給出了明確目標。台灣經營之神王永慶老先生曾說:經營管理,成本分析,要追根究底,分析到最後一點。
值得提及的是:自信找到了清晰盈利模式的ofo已經快人一步在上海地區推出「免押金」政策,只要芝麻信用分在650分以上便可無需交納押金使用小黃車。這意味著ofo已經開始從「押金模式」轉向推行「信用模式」。此舉不禁讓人想像摩拜將作何應對。當然,摩拜創始人胡瑋煒一句「失敗了就當做公益」,無疑會讓無數人開始懷疑摩拜在公益道路上是否捎上了押金這一部分?那麼,免押金是否會有些困難?
2. ofo共享單車怎麼盈利
押金200,平均有6-10個人把押金留在APP里(你不會每次用車都把押金拿進拿出的,對嗎?這是利用你的懶惰),那麼就有1200-2000元停留在這輛車上。這輛車的購入單價,我不太清楚,但目測估計不會超過200元。而富士康工廠化生產大規模介入後,可能只需要100元。
於是,每一輛共享單車,要生生從市場上拿走至少1000元。如果投放1000萬輛車,那麼就是100億元的存款。奶奶個熊,這不是一個農村信用社嗎?
100億的現金,可以派生出500億的借款(你腦子可別想著100億元去投資國債,每年3%的回報喲),這是金融基本的套路。500億投資市場上,每年是35億的穩妥收入,刨去利息、運營等費用,10-20億利潤,是有的。
一年掙10-20億純利潤的生意。中國有幾家上市公司能做到?怪不得能估值上百億!
3. ofo上線新套路:想拿回99元押金需先消費1500元,還用戶錢就這么難
ofo上線新套路:想拿回99元押金需先消費1500元,想還用戶的錢可是真難。的確是,ofo之前已經面臨破產,雖然從來沒准備宣布破產,但是現在那麼大的窟窿是需要去補的。
ofo為了退還押金也真是變著法地想招了,之前推出過用押金變理財的政策,現在又想購物返現。想盡辦法只是因為ofo到現在還有1500多萬的用戶沒有拿回押金,壓力肯定相當大的,而且像現在的每天還3500人來說,還得要還上十年才能還完押金,這還不說欠別的錢。就目前而言,ofo還是一直在努力的,雖然方法人們不能認可,但是在積極地尋找解決辦法,也是值得一聲稱贊的。
4. 摩拜單車和ofo等共享單車的盈利模式和可持續利潤來源什麼
註:以下均為個人觀點,或網路數據收集,有所猜測。不代表權威。
自2015,2016年開始,以摩拜單車,ofo為首的共享單車快速在城市以各種方式崛起,而今,中國市場上的共享單車品牌大概已經有15到20家。與此同時,共享單車也在尋求融資,畢竟互聯網行業共享經濟思維都是要以「燒錢」為基礎。2017年1月4日,摩拜單車宣布獲得2.15億美元D輪融資,2017年3月1日,OFO也宣布完成4.5億美元D輪融資。為什麼共享單車經濟這么火,又或者說為什麼現在的天使投資人都看準它們?其實互聯網公司都只是看準未來,所以大部分對於當下的「燒錢」並不是很在意,同時馬雲也提出過「世界是最貴的東西就是免費」。這些創業人沒有一個不是高智商,對於未來的嗅覺也是相當靈敏。
押金
各種共享單車舉辦免費出行活動從而爭取過用戶,但於此同時用戶在免費騎行之前必須要繳納一部分的押金,按照摩拜單車每一輛299押金粗略按照300來算,如果有摩拜單車的1000萬用戶就是30億的押金,30億的押金就算是存銀行一年產出的利息也是不菲,何況共享單車都還是互聯網公司,至於押金去哪了我們就不了了之,雖然各大共享單車公司退款速度也是挺快的,但因為使用一次以後你就有了一定的用戶粘性,下次使用單車的時候還是需要充值,而且用戶多車卻少,一輛車的投放可能有十幾個用戶押金,與此同時押金就為它所用了。
廣告
共享單車公司通過各種活動增加的用戶對於APP的粘性,啟動首頁及其他附加廣告頁都是廣告盈利的重要來源。而且與其他互聯網公司的合作,使得APP作為一個入口進行合作盈利。也就是一個平台的建設。
基礎業務
經過不專業測算,一輛共享單車拋除維護成本等,一天只依靠出行收費,一輛車最快大約兩三年回本,也就是說,未來的時間,都是賺錢的,就算不賺錢也算是賺到了一定的用戶,對於以後的布局也是極有幫助。
與政府合作及大數據的挖掘
有業內人士表示,未來的共享單車營運必須依靠政府的資助資金才能有真正的利潤空間,例如永安行,早在2010年永安行就承接了浙江台州,蘇州,上海松江的公共單車項目,並成功運營。同時共享單車公司通過單車運行的軌跡,記錄出行的大數據,通過大數據分析,也是盈利的一個很大方向。
(圖片來源於網路)
當然最終這些共享單車公司最終的發展模式是什麼呢?我個人認為就是上市!前期通過融資,中間擴張市場,其次蠶食市場,最後上市,通過股價回饋投資人,從而創始人名利雙收
其實以共享單車為代表的共享經濟的發展潛力是巨大的,共享經濟公司的基礎在於平台的構建和維護,重點在於數據的統計和匹配,金融支付和權利保護是重要環節。共享經濟的表現在有效的利用社會剩餘的可重復的資源,高效的傳達信息。
共享經濟的發展一切皆因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互聯網+實質就是通過互聯網為工具及中介把傳統工業經濟模式進行整合。共享經濟本質是資源的再度整合及分配,有效的提高了資源的效率,在共享經濟模式下,的共享模式已快速滲透到人們「衣食住行」。「產品、技能、服務、時間等」在特定條件下均可以形成共享模式,共享經濟對傳統經濟模式的影響已越來越大,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信用及法律體系的完善使得共享經濟未來若干年內必將快速發展!我們也期待共享單車的發展更進一步,真正的為我們服務。
5. ofo共享單車的營銷方式有哪些
用戶們都知道ofo單車app並沒有給大家提供具體的位置,這個主要是ofo的單車並沒有配備gps系統。 專1:往主幹屬道方向找,主幹道是大家停車的主要地方。 2:往車樁方向找,在很多地方都有政府的自行車車樁。這也是ofo停車概率很大的地方。 3:往小區、工業區、軟體園、校園方向找。ofo單車是以校園起家的,對於各種園區ofo投入的單車數量比較多。
6. ofo共享單車App怎麼操作
1要騎車的話,得先認證。
2APP界面有一些黃色的圓圈,就代表你所在位置周圍的OFO單車,點離你最近的一個就會出現估計時間和路程
共享單車發展設想
一、身份安全問題:保密人證一致性驗證,是數字化必經之路。
(1)實行保密人證一致性驗證,防止用戶的身份信息被車企知曉從而不法分子利用,就算行車的路線被知曉也不用擔心。
(2)這不止針對共享單車,還有其它的物聯設備的陸續使用,所有人都將毫無秘密可言,保密認證一致性驗證一定一定要盡快,大力度強制實行,這對於一個走在數字化道路上的國家而言,至關重要。
故障車標示:用戶報故障時,對應車翻牌子顯示故障標示,同時該車變成不可用狀態,維護時若故障屬實給予信用分和優惠券獎勵,否則扣一半獎勵。以防止其他用戶找到的是故障車,也方便運維人員尋找故障車。
二、藍牙開鎖:以防二維碼被置換和車牌被破壞。
三、加鎖防盜:
(1)加個連在車上的機械鎖,和之前的智能鎖構成雙重保障。
(2)機械鎖跟周圍物體連在一起,藍牙開鎖時同時發來機械鎖密碼。
(3)共享單車停車處得有單車鎖車架,一可讓單車鎖連上防盜,二可整齊停車。
四、停車原則:獎勵停在電子圍欄,懲罰停在禁停區,促使停在易共享區。
五、截留押金防盜:
(1)改變現有押金方案,押金改為單車成本價,每次用車都收押金,用完即時退一半押金,等到車被再次使用時才退還剩餘押金。這樣用戶就不想偷車和破壞車,也會上好兩個鎖防止車被偷,會盡量把車放在顯眼位置以讓單車被下位用戶使用。
(2)但這樣做的前提是上面的【加鎖防盜】措施做好,不然車隨隨便便就能被搬走,誰敢同意這樣的方案?
六、扣取佔用費防佔用:分兩種情況
(1)電子圍欄不普及時,鎖好車後,按小時記錄下少量佔用費,若是12小時內車被使用就不收取記錄的費用,否則就按時收取。若還是自己使用則適當提高押金和費用。這樣可防止用戶佔用,會盡量讓單車在顯眼位置方便其他用戶使用。
(2)電子圍欄普及時,
①停在電子圍欄內,加信用分;
②一定范圍內沒有空位,導致不停在圍欄內按照(1)處理;一定范圍內有空位卻不停在圍欄內,按照(1)處理,並扣信用分;這個范圍設置應該根據車位需求來定,車位需求大的地方,范圍大,反之則小。
七、電子圍欄:
(1)政府和平台根據各種信息在先期建設電子圍欄,兩方都要出資,因為不止是共享單車用,其它車也會用。
(2)同時平台鼓勵用戶發布單車目的地對電子圍欄的需求(一定時間,一定范圍內只允許同時發一個需求,不同范圍最多同時發兩個建設需求),政府、平台和物業根據用戶需求數據協商處理,電子圍欄建成將對用戶加公益成就分。
(3)單車目的地電子圍欄沒空位,用戶根據是否電子圍欄有擴大范圍的餘地,向平台發布需求(一定時間,一定范圍內只允許同時發一個需求,不同范圍最多同時發兩個擴大需求),該圍欄范圍擴大後將給予公益成就分。
八、單車調控:
(1)第一次騎車,設置一個范圍為始點,到達目的地,設置一個范圍為終點,始終點路線可保存。
(2)車位需求大的地點范圍就大,反則小。
(3)一定時間內能從終點返回始點,就加信用分,否則減信用分。這段時間最多騎行5個始終點路線。始終點相同則自動抵消。
(4)平台收集數據控制范圍內起終點的數量。
(5)不可在禁停區設置始終點。
(6)始終點抵消玩法:若因各種原因,用戶不能按時完成從終點范圍B返回始點范圍A的承諾,可在平台發布抵消需求,在時間未到之前,若也有其他用戶不能A返回B而發布抵消需求,這時平台會自動抵消兩者的需求。按發布需求的前後順序抵消。
九、榮耀活動:由政府或平台發布任務,參與運營維護或打擊破壞共享單車的不法行為,完成任務即可獲得平台相應任務的充值。平台余額可以交易。同時可增加公益成就積分或見義勇為積分。(個人榮耀行為可細分為個人信用、個人環保、公益成就、科技成就、學業成就、職業成就、見義勇為等.)
7. ofo採用的是什麼策略讓新產品上市
食品行業新產品上市的營銷策略研究 食品行業:food bussiness 新產品內 : New procts 上市: Stock Market 營銷策略容: Marketing strategys Research on the marketing strategys of new procts stock market in food buss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