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遷西板栗功效與作用
栗子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和多種維生素,對高血壓、冠心病和動脈硬化等疾病,有較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老年人如常食栗子,可達到抗衰老、延年益壽的目的。
⑵ 作文:我為遷西的板栗代言500字
我愛家鄉的板栗我的家鄉在大姚。我最喜歡家鄉的特產板栗。我的家鄉有許許多多的特產,比如說,百草嶺的野壩子蜂蜜、三台的核桃、石羊的小土、涼粉……其中我最喜愛板栗。白露過後,正是板栗成熟的季節。如果這時候,你到我的家鄉大姚地區去跑一趟,就能看到山上山下,村千村後的板栗樹上,都掛著一顆顆刺栗子,像一個個全身長滿刺的球,又像一隻淡綠色的刺蝟,蜷縮成一團掛在樹上,有趣極了!此時,栗樹的主人舉起長竿,對著栗子敲打,把它們全打下來後,一個個撿起來裝進籮筐,並細細地挑揀。外殼裂開成十字形縫的,是老熟的栗子,只要用腳輕輕地在上面踩踏,栗子就會脫殼而出。嫩的毛栗子,主人就用一把彎刀,把它剖開,一顆顆油亮光滑的淡淡黃色嫩栗子就「嗒啪嗒啪」地落在腳下,撿起一個,剝去殼,放到嘴裡一咬;一股新鮮可口的桂圓香味立刻灌滿口中,直溜肺腑。難怪行家們從皮色、香味的特點,為板栗取了兩個頗為雅緻的名字「珍珠栗」和「桂圓栗」。板栗吃法可多啦。生吃、熟吃皆可以,炒吃、煮吃都行。村子裡哪家新炒了栗子,便會滿巷滿村飄香。大人小孩,你抓一把,他咬幾顆,香氣滿嘴跑,彷彿令人聞到了那濃郁的香味!夜晚,舌頭尖上還留著栗香呢!清代,炒栗子被叫做「灌香糖」,還有一首詠「灌香糖」的詩歌,把當時的風情寫的很傳神:堆盤栗子炒深黃,客到長談索酒嘗。寒火三更燈半地,門前高喊「灌香糖」。板栗燒雞或燒肉,用板栗、冰糖,糯米做成甜食,都是人們最喜愛吃的。它營養豐富,含有澱粉、蛋白質,一直為盛銷不衰的綠色食品。你要是想品嘗板栗,那就請到我的家鄉來。
⑶ 遷西板栗哪裡好
遷西板栗土壤礦物質多,長出的板栗口感甜
適合做糖炒等
本人在當地做了多年板栗收..購,點圖查看
⑷ 遷西板栗的品質特徵
遷西板栗外形美觀,底座小;果形端正均勻,平均每公斤栗果120—140粒,大的每公斤80粒;顏色呈紅褐色,鮮艷有光澤,有淺薄蠟質層,皮薄,較其它地區的板栗硬、實,故有東方「珍珠」和「紫玉」之美稱,宋代詩人晁公溯曾有「風隕栗房開紫玉」之詩句;果仁呈米黃色,易剝、不粘內皮;經科學測定,遷西板栗果仁含水52%以下,蛋白質4%左右,碳水化合物38%以上,膳食纖維2%以上,維生素E40mg/kg以上,鈣150mg/kg以上,鐵4.5mg/kg以上,維生素C230mg/kg以上,還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及對人體有益的多種微量元素和氨基酸。主要有利於人體的指標均居全國各地板栗之首。
⑸ 遷西板栗該如何炒 怎樣更好吃
首先,材料准備好,很簡單的,栗子,鹽,兩者的比例為重量1:1,另外再一勺糖
做法:
1,首先把栗子洗凈,然後用利器把栗子pp割開,深度大概為5mm,長度要超過pp。注意這點很重要哦,千萬不要偷懶
2,鐵鍋燒干,將鹽倒入,同時倒入已經瀝乾的栗子,千萬注意要在鹽冷的時候放栗子!
3,徐徐翻炒之,注意要使栗子受熱均勻,否則生熟會不一致,有些栗子還會焦。
4,過了幾分鍾後,你可以看見栗子慢慢漲開來,於是加快翻炒的頻率,使先前粘在栗子殼上的鹽粒慢慢脫離,同時鹽色漸漸轉深
5,這個時候,就加一勺白糖下去,注意要慢慢加入,要撒得均勻些
6,糖加進入以後,鹽粒開始發粘,漸漸變成黑色,同時糖分焦化,焦香四溢,很有路邊糖炒栗子的感覺吧?這個時候,需要不斷快速翻炒,並使鏟子從鍋底插入泛起,以保證焦糖不粘鍋底
7,待炒到鹽粒不再發粘,即關火,蓋上蓋子悶一會,以保證栗子熟透並使焦糖香氣滲入栗子里,然後用漏勺將栗子瀝出即可。
8,栗子的殼很容易就剝開了(知道為什麼要切那麼長的刀口了吧),栗子肉上沾了一點點鹽,吃起來反而覺得香甜
糖炒粟子時要注意的:
1、首先聲明,栗子是會爆炸的,應該也算是危險品。
2、栗子一定要在尾部皮厚處切開,深度不小於5mm,長度要超過整個厚皮,這樣可以有效防止爆炸,並可以使栗子殼更容易剝開。
3、栗子在炒前請用水浸泡一會,這樣可以有效防止水分流失,避免肉質干硬。
4、栗子在鹽冷的時候下鍋,逐漸加熱,整個過程請不停翻炒,使栗子受熱均勻。局部受熱會使栗子燒焦,並可能引起爆炸。
5、糖可以不放,當然,放了會更香,更有糖炒栗子的感覺。
6、鹽炒完冷卻後收集保存起來,下次可以再用,若受潮結塊,加些新鹽並加熱即散開。
7、炒制過程中,溫度很高,注意燙傷。
⑹ 怎麼區分山東板栗和遷西板栗,求高手詳細解答…………
山東板栗,即泰山板栗,與遷西板栗的主要區別如下:
一、口味特點不同
1、泰山板栗:肉質細膩,糯性好,甘甜芳香,口感佳。
2、遷西板栗:內皮易剝,肉質細膩,糯性粘軟,甘甜芳香,營養豐富。
二、產地不同
1、泰山板栗:產於山東省泰安市。
2、遷西板栗:產於河北省唐山市遷西縣一帶,是河北省傳統特色農產品,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
三、品質特徵不同
1、泰山板栗:產品外形玲瓏,果實中等大小,單果重9克左右,果實均勻整齊,堅果棕褐色。
2、遷西板栗:遷西板栗外形美觀,底座小;果形端正均勻,平均每公斤栗果120—140粒,大的每公斤80粒;顏色呈紅褐色,鮮艷有光澤,有淺薄蠟質層,皮薄,較其它地區的板栗硬、實,故有東方「珍珠」和「紫玉」之美稱。
⑺ 遷西板栗的介紹
遷西板栗產於河北省唐山市遷西縣,是河北省傳統特色農產品,至今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遷西板栗外形玲瓏,呈紅褐色,有淺薄蠟質層,鮮艷而富有光澤;果仁呈米黃色,內皮易剝,肉質細膩,糯性粘軟,甘甜芳香,營養豐富。2008年3月,遷西板栗被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⑻ 分析遷西板栗生長的氣候條件
遷西縣向南靠近渤海灣,是燕山山前平原,向北是冀北燕山山地,灤河在境內自西北南下到縣城北折向東流入遷安,所以遷西縣的地形是南北高、中間低。由於境內河流眾多,形成了以中低山、高丘為主的侵蝕地貌,山地主要由片麻岩組成。
遷西縣的片麻岩節理、片理、裂隙發育,具有疏鬆易風化的特點,而且含有鉀、鈉、鋁、磷、鎂、鐵、鈣、硅、錳等植物特別是板栗生長所需的營養元素,磷、鈣、鎂、錳等養分含量均高於其它岩石,鐵遠高於肉紅色偉晶岩,所以由其特殊的結構和發育形成的土壤養分含量高於其他地區,極適板栗生長。遷西板栗相比較「野生板栗第一鄉 」的四川板栗來說,遷西板栗的主要是經過黃河地段,平原地形,土壤中有大量來自黃河的營養物質,和山區中的野生板栗差別比較大。 遷西縣地處北緯39°57′15″~40°27′48″、東經118°6′49′~118°37′19″,屬東部季風區暖溫帶半濕潤地區,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少雪;春季乾燥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晴朗,晝暖夜涼,這種氣候為栗樹栽培和發展提供了優越的條件,主要表現為氣溫適宜,日照時間長,熱量充足,降水豐富。
遷西縣歷年(1985年以前)平均氣溫為10.1 攝氏度。7月氣溫平均最高25.0攝氏度,極端最高氣溫39.9攝氏度,1月氣溫最低,平均—7.8攝氏度,極端最低氣溫為—25.0攝氏度,山地氣溫隨著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並且晝夜溫差大,白天氣溫高,夜間溫度低,這種氣溫條件有利於光合作用,適宜板栗生長,有利於糖分向栗實中積累。
板栗是喜光的陽性樹種,生育期間要求充足的光照:遷西縣的年太陽輻射量為每平方米5200~5400兆焦,年日照時數為2800小時以上,平均日照7.4小時,年日照百分率在60%以上。光照比較充足,為栗樹生長、栗果發育、栗果內部有機質的轉化,栗果糖分、脂肪和各種有機酸含量的提高以及果實著色等提供了重要保障。
遷西縣由於水熱同季,氣候較為溫和,無霜期為183天,初霜期一般在10月17日左右,與栗樹落葉進入休眠期的時間大體相遇;終霜期一般在4月16日,栗樹進入芽期後,霜期已經結束,十分有利於栗樹的展葉、開花,栗蓬膨大,栗果發育。
⑼ 遷西板栗怎麼樣
板栗營養價值很高,甘甜芳香,含澱粉51~60%,蛋白質5.7-10.7%,脂肪2-7.4%,糖、澱粉、粗纖維、胡蘿卜素、維生素A、B,、B:、C及鈣、磷、鉀等礦物質,可供人體吸收和利用的養分高達98%。以十粒計算,熱量為204卡路里,脂肪含量則少於1克,是有殼類果實中脂肪含量最低的。普遍用於食品加工,烹調宴席和副食。板栗生食、炒食皆宜,糖炒板栗、拌燒子雞,噴香味美,可磨粉,亦可製成多種菜餚、糕點、罐頭食品等。板栗易貯藏保鮮,可延長市場供應時間。板栗多產於山坡地,國外稱之為「健康食品」,屬於健胃補腎、延年益壽的上等果品。板栗全身是寶,可以加工製做栗干、栗粉、栗醬、栗漿、糕點、罐頭等食品,栗子羹則是老幼皆宜,營養豐富的糖果。板栗樹材質堅硬,紋理通直,防腐耐濕,是製造軍工、車船、傢具等良好材料;枝葉、樹皮、刺苞富含單寧,可提取烤膠;花是很好的蜜源。板栗各部分均可入葯,板栗能健脾益氣、消除濕熱,果殼治反胃稱做收斂劑,樹皮煎湯洗丹毒,根可治偏腎氣等症。不過板栗不宜食用太多,生吃太多不易消化,熟吃太多容易滯氣,糖尿病患者應少吃或者不吃,因為板栗的含糖量是非常高的。板栗的食療功效板栗性味甘寒,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的功用。唐代孫思邈說:「栗,腎之果也,腎病宜食之。」《本草綱目》中指出:「栗治腎虛,腰腿無力,能通腎益氣,厚腸胃也。」蘇東坡的弟弟蘇子由曾寫詩稱頌栗子的食療功效,「老去自添腰腳病, 山翁舊傳方。客來為說晨興晚,三咽徐收白玉漿。」吃食板栗可以益氣血、養胃、補腎、健肝脾;生食還有治療腰腿酸疼、舒筋活絡的功效。栗子所含高澱粉質可提供高熱量,而鉀有助維持正常心跳規律,纖維素則能強化腸道,保持排泄系統正常運作。栗子對輔助治療腎虛有益,故又稱「腎之果」。由於栗子富含柔軟的膳食纖維,糖尿病患者也可適量品嘗。但栗子生吃難消化,熟食又易滯氣,所以,一次不宜多食。最好在兩餐之間把栗子當成零食,或做在飯菜里吃,而不是飯後大量吃,以免攝入過多的熱量,不利於保持體重。新鮮栗子容易發霉變質,吃了發霉的栗子會引起中毒,所以,變質的栗子不能吃。中醫學認為,栗性甘溫,無毒,有健脾補肝,身壯骨的醫療作用。經常生食可治腰腿無力,果殼和樹皮有收斂作用;鮮葉外用可治皮膚炎症;花能治療瘰瘍和腹瀉,根治疝氣。民間驗方多用栗子,每日早晚各生食一至二枚,可治老年腎虧,小便弱頻;生栗搗爛如泥,敷於患處,可治跌打損傷,筋骨腫痛,而且有止痛止血,吸收膿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