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活動策略 > 低價策略營銷策略原因

低價策略營銷策略原因

發布時間:2021-06-21 01:15:28

㈠ 低價定價策略有哪些

一、定價的步驟及新產品定價策略

(一)定價的步驟

成功的定價並不是一個最終結果,而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它應經歷以下幾個步驟:

1.數據收集

定價策略常常因為沒有考慮到所有關鍵因素而失敗。由於市場人員忽視成本,其定價決策僅僅是市場份額最大化,而不是利潤最大;由於財務人員忽視消費者價值和購買動機,其定價忽略了分攤固定成本。沒有收集到足夠的有關競爭對手的信息而做出的定價決策,短期看起來不錯,一旦競爭者採取出乎意料的行動就不行了。好的定價決策需要成本、消費者和競爭者三方面的信息——這是定價成功與否的決定信息。因此,任何定價分析要從下面開始:

(1)成本核算:與特定的定價決策相關的增量成本和可避免成本是什麼?

——包括製造、顧客服務和技術支持在內的銷售增量變動成本(不是平均成本)是什麼?

——在什麼樣的產量水平下半固定成本將發生變化,這個改變值是多少?

——以某個價格銷售產品,什麼是可避免的固定成本?

(2)確認消費者:哪些是潛在的消費者,他們為什麼購買這個產品?

——對於消費者來講,產品或服務的經濟價值是什麼?

——其它因素 (比如:很難在替代品之間作比較,購買產品代表一種地位和財富,預算限制,全部或部分成本可以由他人分擔等)是如何影響消費者的價格敏感性的?

——顧客感受到的價值的差異以及非價值因素的差異是如何影響價格敏感性的?如何根據差異將消費者劃分成不同的市場?

——一個有效的營銷和定位戰略如何影響顧客的購買願望?

(3)確認競爭對手:目前或潛在的能夠影響該市場盈利能力的競爭對手是誰?

——誰是目前或潛在的關鍵競爭對手?

——目前市場上,競爭對手的實際交易價格(與目錄價格不同)是多少?

——從競爭對手以往的行為、風格和組織結構看,他們的定價目標是什麼?他們追求的是最大銷售量還是最大利潤率?

——與本公司相比,競爭者的優勢和劣勢是什麼?他們的貢獻毛益是高還是低?聲譽是好還是壞?產品是高檔還是低檔?產品線變化多還是少?

數據收集階段的三個步驟要分別獨立完成。否則,如果負責收集顧客信息(第二步)的人員相信增量成本相對於價值來講比較低(第一步),就會傾向於保守的估計經濟價值。如果計算成本(第一步)的人員相信消費者價值很高(第二步),就會傾向於將產品的成本定的較高。如果收集競爭信息的人員(第三步)知道消費者目前偏愛的產品是什麼(第二步),就會忽略那些尚未被廣泛接受的高新技術帶來的威脅。

2.戰略分析

戰略分析階段也包括成本、消費者和競爭三方面。不過此時各種信息開始相互關聯起來。財務分析通過價格、產品和目標市場的選擇來更好的滿足顧客需要或者創造競爭優勢。公司選擇目標市場要考慮為市場細分服務的增量成本以及公司比競爭者更有效的或者成本更低地服務於該市場的能力。競爭者分析一定程度上是為了預測競爭者對某個以深入到顧客細分為目的的價格變動的反映。將這些信息綜合起來需要三個步驟:

(1)財務分析:對於潛在的價格、產品或促銷變動,銷售量需要變化多少才能增加利潤?對於新產品或新市場,銷量應至少達到多少才能回收增量成本?

——在基準價格水平下,貢獻毛益是多少?

——為了從減價中獲取更多的貢獻毛益,銷售量應該增加多少?

——在提價變得無利可圖之前,可以允許銷量減少多少?

——為了覆蓋與決策相關的追加固定成本(如廣告、審批的費用),銷量需提高多少?

——已知與銷售水平相聯系的增量固定成本,銷售新產品或將老產品打入新市場需要達到什麼樣的銷售水平才是有利可圖的?

(2)市場細分:不同細分市場的顧客的價格敏感度不同,購買動機不同,為他們服務的增量成本也不同,如何給不同的細分市場定價?如何能夠最有效地向不同細分市場的顧客傳達產品的價值信息?

——如何在購買之前區分不同細分市場的顧客?

——如何在市場細分之間建立「隔離柵欄」,使低價市場不影響產品在高價市場的價值?

——公司如何避免違反有關價格細分(price segmentation)的一些法定規則?

(3)競爭分析:競爭者對公司將要採取的價格變動會做出什麼反應?他們最可能採取什麼行動?競爭者的行動和反應將如何影響公司的盈利和長期生存能力?

——已知競爭者的生產能力和意圖,公司在盈利的前提下能達到什麼樣的目標?

——公司如何利用競爭優勢選擇目標市場,以避開競爭對利潤的威脅?

——如果不能從無法避免的競爭對抗中獲取利潤,公司應該從什麼樣的市場上戰略性的撤回投資?

——公司如何利用信息來影響競爭者的行為,使公司的目標更具有可達到性和盈利性?

3.制定戰略:財務分析階段的最終結果是得到一個價格-價值戰略(a price-value strategy),一個指導未來業務的規劃。正像前面講過的一樣,沒有在任何期情況下都「正確」的策略。一些戰略錯誤正是由於將一個行業的策略強加於成本、消費者或競爭條件完全不同的另一個行業造成的。

決策過程不必像如上所說的那樣非常程序化。不過建議大公司將這一過程規范化。在大公司中,成本、顧客和競爭的信息分別由不同的人掌握,只有規范的決策過程才能使管理當局確信所有的信息都體現在定價決策中了。對於小公司來講,這個過程則往往採取不太正式的形式來完成。為了獲得成功,任何一個定價的管理者必須要知道它想要達到的目的是什麼,做出正確結論需要了解什麼信息,進行什麼分析。

(二)新產品定價策略

㈡ 低價競爭者該採取什麼樣的營銷策略

以品牌路線為生存,以品質路線為經營,只有這樣才可以長久,低價的發展思路是不長久的,也不利企業的發展。

㈢ 如何應對競爭對手的低價策略呢

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首先,我們需要去探究兩點。

第一,競爭對手低價的本質,比如說是產品質量下降?是滯銷產品?是附加值降低? 是售後服務縮水?

還是單純性的、因為年底沖刺匯款沖業績,在不損害任何質量前質量與服務前提下,做的折扣?

第二,我們需要探究,競爭對手這個折扣,針對的產品的量有多少?如果說產品量不多,那就不用過於關注。如果量非常大,足以分流走我們絕大部分客戶,我們就必須做出應對策略。

我是黎沛沛,8年房地產營銷策劃實戰,手百問答最專業的房地產策劃師。能深入淺出、清晰明了、精準直接地解答營銷知識。不說空話假話官話,不忽悠,不模稜兩可。想查看我的更多專業性回答,請點擊我的名字。‍‍

㈣ 中國產品走低價策略有人說這是中國本土企業的行之有效的營銷策略,也有人說這恰恰是中國企業競爭力所在

中國產品低價抄並不是什麼策略,主要原因是中國產品成本低,成本低在礦產資源,勞動力,環境破壞成本等方面,另中國產品主要集中低附加值產品無法高利銷售,同時國內企業相互價格競爭,沒有同業保護條款、這也就是近二年國家提出中國製造二次轉型升級中國創造的原因。所以這種不是營銷策略是嚴重透支的結果。這種競爭力是不能長期保持的。

㈤ 低價,低價,低價,真的是最好的營銷策略嗎

曾經有一個業務員問老闆:「市場上有一個小廠,價格很低,很難對付,怎麼辦?」老闆反問道:「既然這家廠這么厲害,為什麼一直是家小廠,而我們卻是大廠呢?」實際上,低價在市場上通常只是扮演著「攪局」的角色,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在對抗性競爭中,高價經常被低價攪得心煩意亂甚至膽戰心驚,但低價最終總是難敵高價,甚至在高價面前一敗塗地。

我們經常發現:市場上銷量最差的商品,通常也是價格最低的商品。除非有絕對的成本優勢和產品結構優勢,低價不再是常規競爭手段,而是戰略競爭手段。在常規的價格競爭中,低價經常被有經驗的營銷者視為絕望者的「救命稻草」,而且往往也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高價打敗低價是市場的常態,低價打敗高價是個案。我們經常看到,低價決定了營銷的核心要素只能是價格,因為低價無法支撐其他營銷活動。高價決定了它的營銷活動可以是豐富多樣的,這是由價格所產生的政策空間決定的。

很多人理解的是:高價是需要營銷活動來支撐的,而低價不需要,因為低價本身就是證明。我們經常看到,「裸價」上市基本上是失敗的。所謂「裸價」,就是價格到底,除此之外,沒有營銷費用。「裸價」上市的產品,除了上市之初可能在渠道引起一定影響之外,基本上很難在消費者中產生影響。

消費者的購買必須建立在他們對產品的認同基礎之上。這種認同源於包裝、價格、消費體驗、市場推廣、品牌傳播等。產品上市之後,除了包裝和價格的認同之外,其他認同方式都需要一定的營銷支持。而低價營銷舍棄了包裝、價格之外的所有環節,就等於放棄了品牌與消費者進一步關聯的渠道,造成品牌發展後勁不足。

活躍度比價格更容易引起消費者關注。低價產品往往是沉默的,高價產品往往是活躍的。在終端市場,有一個很特殊的現象:暢銷的產品往往並非價格最低的商品,也不是品牌知名度最高的商品,而是市場表現最活躍的商品。

在終端市場,電動車銷售商眾多,品類也非常豐富,品牌認同度整體很高,誰的表現活躍,誰就更容易引起消費者關注,消費者關注度才是消費者購買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品牌活躍度才是企業營銷的核心要素。

如愛瑪、雅迪、新日、綠源、立馬、台鈴這樣的頂尖品牌,及新大洲、凈原一類的品牌企業,在行業不景氣的情況下,依然會保持甚至是加強營銷層面的投入力度,從而提升自身品牌在終端市場的活躍度,為企業的逆勢發展奠定基礎。

低價營銷在企業前期拓張的過程中可以發揮事半功倍的效果,卻無法維持品牌企業的長期發展和消費者口碑的建立。

因此,「低價是最好的營銷」只是部分企業唯利是圖的謊言,對這樣的品牌和企業,筆者還是奉勸消費者和經銷商切莫靠近。

㈥ 企業主動降價的原因有哪些 在市場營銷活動中企業應如何科學運用降價策略

主動降價的原因有:
1.新產品即將上市,對舊產品有著替代作用,希望通過降價來迅速的將舊產品處理掉。不僅回籠資金,也會對新產品打開市場做出鋪墊,回籠的資金可用於新產品的市場推廣。
2.庫存積壓太多,需要通過降價達到迅速回籠資金的目的,降價如果能較快賣出的話,可以很快得到現金,讓資金鏈活起來。
3.該商家的知名度不夠高,需要通過降價促銷來積累人氣提高知名度
4.商家要轉行或者該賣其他的產品了,需要清理庫存,好進行他的下一步投資。
5.產品的有效期到了,不賣出,就過期報廢了。。。
6.企業要破產了,清算呢
7.產品本身有問題,但是不影響使用,當然問題只有企業自己會知道了。

在市場營銷活動中,企業最好不要輕易動用降價策略,雖然這是較快將產品賣出的好方法之一。如果一個信譽好的企業,突然將產品降價賣出,消費者會認為是不是你的企業出現了經營問題,是不是資金鏈或者現金流斷裂,導致運營不下去了,還是產品本身出現了問題,才要迅速處理掉。降價會使企業的形象等各方面收到質疑,消費者並不會聽說你降價就一窩蜂去買你的降價產品。
所以如果你要通過降價來處理你的產品,也需慎重。

㈦ 低價營銷策略的特點

1:產品的特性:產品技術含量不高,沒有升級的潛力和價值,行業存在版惡性競爭,需用底權價策略競爭.
2:階段性:為了在某一段時間內為達到目的(迅速佔領市場,快速擴大知名度,產品更新換代,清理庫存)而慣用此策略.
3:原材料優勢:企業擁有其他公司無法比擬的原材料優勢且想清洗市場競爭者,整合市場.底價策略乃必殺技.
先胡說幾句,想到了再回你。

㈧ 薄利多銷營銷策略的積極作用與消極作用。

薄利多銷有多種表現形式:
1、新品上市促銷活動可以進行薄利多銷,其積極作用是快版速打造權市場影響力,建立核心消費群,在把握好促銷節奏的情況下,幾乎沒有消極作用,需要警惕的是不能把新品促銷變成砸價促銷。
2、處理臨近過期產品,進行薄利多銷,此舉讓利於消費者的同時又保證產品被健康的消費掉,目前很多KA類超市都有臨近過期產品銷售區,此舉不宜銷售大量產品,否則會被認為產品滯銷,從而影響品牌形象。
3、節假日促銷,進行薄利多銷,電器、食品、酒類等,常用的促銷方法,在需求量大的季節,進行薄利多銷,是個非常棒的營銷手法,這時的周轉率提高,反而給企業帶來更高利潤。缺點是淡季銷量下滑明顯,會擾亂產品的正常銷售價格,所以最好是單獨設計節假日促銷產品,或是進行變相降價,如送促銷品。
4、成本定價策略中的薄利多銷,如格蘭仕微波爐穩坐銷量的頭把交椅,用的就是成本定價的策略,在保證品質的前提進行低價策略,無疑是插向市場的一把尖刀。但是也有失敗的案例,2008年左右有個手機工廠店,智能手機全部低價,低品質,2年的時間全部退市,所以啟用成本定價策略一定要在保證產品品質與基本服務的前提下進行。

閱讀全文

與低價策略營銷策略原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模聯活動的策劃方案 瀏覽:882
皮包市場營銷 瀏覽:4
市場營銷案例精品課程 瀏覽:238
04553體育市場營銷學 瀏覽:321
政府部門元旦晚會策劃方案 瀏覽:663
銀川市骨幹教師培訓方案 瀏覽:38
電子商務的稅種 瀏覽:151
七月兒童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703
給班級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899
2016團委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22
2013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瀏覽:984
市場營銷商品定價案例 瀏覽:300
市場營銷圖片大全會徽 瀏覽:450
應急培訓方案計劃表 瀏覽:118
遼寧眾贏電子商務是真的嗎 瀏覽:195
產品培訓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178
重視電子商務發展 瀏覽:132
國際電子商務示範法最新版 瀏覽:543
淺談電子商務對東莞企業的影響 瀏覽:727
消防培訓演練實施方案 瀏覽: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