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活動策略 > Nikon和佳能的營銷策略

Nikon和佳能的營銷策略

發布時間:2021-06-19 13:35:42

㈠ 佳能為什麼比尼康佔有率高

說實話,佳能與尼康在產品性能上差別並不大
但是,佳能的營銷策略更勝一籌,大眾接受程度更高,所以佔有率就更高了

㈡ 為啥用佳能的多,尼康的少,是質量問題還是,營銷,還是各有各的短板

攝影吳師自通
一師是個女子學木交
這是個很好玩的話題。有一個著名的歷史事件「雞屁股與塑料拖鞋」
雞屁股的稱謂源自Nikon粉絲對canon EOS 1系列身材描述,塑料拖鞋是canon粉絲對NikonF80構成材料的諷刺。好一個熱鬧了得。龍爭虎鬥的七十年,輪流坐莊的canon和Nikon競爭頗為好玩。這些都是很不錯的攝影圈內人飯後的談資。歷史愛好者們總是能從中找到圖騰,商家的競爭很快讓這些粉絲們急於尋找立場。一場本只有口水的戰爭因為網路的出現變的熱鬧而無聲。
這類爭辯中充滿了有理有據的論點,當你被一大堆從沒見過的術語、從沒聽過的故事震懾到以後,你就迷茫了。於是一個群體變得越來越多,那就是急於尋找組織和立場的……….。對自然和常識的無知是圖騰產生的基礎,辭海說的不管我的事兒。
很多時候爭論的話語過於片面,或論點過於獨立。不同級別、用途的機身無絲毫的可比性,所謂的「canon柔、Nikon銳」也必須要放在其特定的語境中(canon不過是放棄了低端鏡頭的精細研發,想銳只能屈尊於紅圈)。而對於高光度ISO的區間擴展,快門相應速度Nikon比canon快近50毫秒,我想知道你要這些優勢干嗎?
還有人拿Nikon的CMOS需要Sony提供,經濟全球化的時代里,干嗎要每個人都去種糧。(我知道這個比喻很不合適)
作為數字攝影時代機的雙雄,雙方誰更勝一籌都是歷史的往事,且呈現交替的周期性。現代很大程度上,他們的產品呈現檔次的互補性(體育級、頂端旗艦級除外),如從500D到D90再到50D再到D300S,選擇哪款的決定因素主要在於口袋裡的銀兩。你都為這對曾今頭破血流的倒霉哥倆的現狀感到詭異。
當然我無法忽視Nikon的入門機型亦有點測光與對焦點聯動的厚道行徑的存在。(特別注釋:對未形成操作習慣的初學者,本條無明顯優勢,非廣告)

㈢ 尼康和佳能從傳統相機

佳能,因為鏡頭細節多,所以拍人像的首選。拍出的美女白白的細細的。
尼康,因為鏡頭銳利反差大,所以拍風景安靜物首選,色彩鮮亮干凈利索。
尼康追本溯源是日本光學公司,專業廠商,且他屬於三菱重工旗下品牌。
一直生產軍工產品,所以因為某些因素,他的做工一直很好。
在膠片時代無疑是霸主,但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尼康鏡頭比較銳,在非電子排版的過去是比較占優勢的。
佳能是一個純民用企業,但在電子時代在技術上下了大力氣,
尤其到單反時代掌握了感測器的製造技術,所以後來者居上。
但是佳能的經營策略:優質優價,廉價的東西做得很不厚道。
尼康則在任何一款鏡頭都下了力氣,例如18-55
至於幾十年以後,究竟是佳能好呢,還是尼康占優呢?
我選擇了尼康,因為我父親的50手動鏡頭我還在用,色彩焦外還是那麼迷人做工還是那麼好。
雖然時代在進步,但如果按照摩爾定律,當感測器技術不再那麼高不可攀,尼康的地位。。。

㈣ 單反相機尼康和佳能的優劣性

一:現在這么多款機器比較而言,佳能跟尼康其實最大的不同在於他們兩個器材廠商的個性。佳能是更喜歡去做時尚的外觀,更擅於去做廣告的營銷,而尼康這個企業本身更保守,它更願意把一些東西,成熟的功能用在它老的機器,好的機器裡面。佳能會嘗試一些新的技術,比如說超聲波馬達,而尼康會在超聲波馬達技術非常成熟之後再運用到它的機身。所以通常尼康會比佳能慢一拍,但是慢不了多少。
二:對於手小的人來說,其實非常適合於尼康,因為抓起來會相對舒服,它的手柄比較纖細,佳能的比較粗獷。
三:兩者的raw特性不同。佳能適合向右曝光,尼康適合向左曝光。僅僅這一點,就把兩個牌子前期和後期的習慣給區別開來了。還有佳能的閃光系統非常好破解。支持很多國產良心閃光配件。尼康的貌似比較悲劇。一些物美價廉的配件上比如ttl的無線引閃,因為信號頻道的關系,部分功能會被閹割。

㈤ 佳能廣告語,及佳能和索尼,尼康在營銷渠道,營銷策略方面的區別

佳能:讓你感動
索尼:炫,科技,時尚
尼康:名人代言+時尚機身

㈥ 請分析佳能 尼康 索尼 單反相機的廣告策略

索尼原先也不做廣告的,象「日立才是一大奇」「新時代的脫西吧」等廣告漫天時候,誰版聽說過索權尼的廣告?但再怎麼說,黑電老大的椅子,在可預見的將來,無人可撼動。
尼康屬於專心致志做一件事情的典型企業,正如在專業影像領域索尼的地位,在數碼單反和民用鏡頭領域,無人能取代尼康。尼康對照相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雖然於電子技術方面明顯薄弱,但不乏其綜合實力。
佳能屬於大眾化的親民企業,沒有突出在前的闖勁,沒有刀口浪尖的正面交鋒,一切平平實實,消化別人的東西,改良工藝,降低成本,做出產品,價格也平易近人。感覺里,佳能和松下有些類似。
還有一個前面廣告詞里的東芝,以前確實風光過,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輝煌的過去。這個公司總是有些獸性,有些不服老,但畢竟思維陳舊,又兼最近與索尼的幾次交鋒皆敗陣,江河日下。

㈦ 尼康和佳能的單反各自的優勢在哪

首先,這兩個廠家都是光學大廠,都有幾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光學底蘊,都不差勁。但是攝影界向來喜歡把這兩個品牌對比,畢竟沒有對比和競爭就沒有進步。競爭和較勁才能讓消費者受益,下面從四個方面說說雙方優缺點。

1.性價比
Nikon與Canon兩個廠商都是數碼單反的老字型大小,當前市場價格非常透明,一分價錢一分貨,貴有貴的道理。根據個人的經濟能力,量力而行,要相信市場時間是對質量的一種考驗,一樣數碼單反投放到市場中通過一段時間市場的考驗,有的會跌,有的很堅挺,從這點也可以證明些道理。佳能性價比沒有尼康高。

2.鏡頭優勢
買了機身沒有鏡頭是不能用的。NIKON是多年研究光學產品的專家,鏡頭的價格也是相對便宜點(不包刮07年10月反布的5款新鏡頭);Canon具有高科技的產品手法,L頭更是現在專業攝影屆必不可少的利器,價格當然也是很高。平民級鏡頭,尼康更好,有1.8軍團。佳能l頂級鏡頭也有很強的性價比,比如135l,200l。

3.色調的區別
每個人對攝影的偏好不一樣,所以買相機前要對自己的用途有個定位。比如有的喜歡旅遊,愛好風光攝影;有的喜歡人像,喜歡給家人拍照,有了定位我們來說下特點:佳能的色調偏暖,就是出來的片子會偏紅;尼康的色調偏冷,片子出來後會偏青。也就是拍風光用尼康拍的更山清水秀,愛拍人像的用佳能白里透紅。以前常說,尼康黃,佳能媚,確實如此。

4.成像的區別
佳能的成像柔點,尼康的成像銳點。比如同時拍一張人像,佳能的拍出來臉部皮膚看著可能很光滑,尼康就會把斑點、發絲都給拍出來,這樣就看自己的喜好了,要是不PS 估計很多MM接受不了尼康給自己拍臉了,也有可能需要的就是發絲的這個銳度。

無論是佳能和尼康相機對於一個攝影愛好者,一個好的攝影作品不單單是相機能決定,還必須結合攝影技術才能拍攝出滿意的作品,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喜好決定相機品牌的選擇。

㈧ 尼康和佳能的單反相機各有什麼優缺點/特色

尼康和佳能的單反相機優缺點和特色:

1.佳能全部數碼鏡頭都帶馬達,機身不帶馬達,能完成自動對焦。

2.尼康入門鏡頭不帶馬達,入門相機也不到馬達,兩者搭配無法自動對焦。

3.尼康直出相片色彩鮮艷銳度高,但是色域較窄,不適合做後期處理,佳能則相反。

4.尼康更適合拍風光片,成像對比高,銳度也大。佳能適合拍人像,成像柔和漂亮。

5.如果是開影樓或者攝影愛好者,還是佳能相機比較適合。一般使用,建議購買尼康入門級以上的相機(也就是相機頂端帶一塊小顯示屏的相機)。

6.佳能的成像肉點,尼康的成像銳點。同時拍一張人像,佳能拍出來的臉部皮膚看著可能很光滑,尼康就會把斑點,發絲都給拍出來。

(8)Nikon和佳能的營銷策略擴展閱讀:

1937年,憑借光學技術起家、並以製造世界一流相機作為目標的佳能公司成立。此後,佳能不斷研發新技術,並在20世紀70年代初研製出日本第一台普通紙復印機。

80年代,佳能首次開發成功氣泡噴墨列印技術,並且將其產品推向全世界。對技術研發的重視和投入,使佳能能夠數十年不斷發展壯大,並且成為同行業的領導者。佳能在美國專利商標局公布的2012年在美國專利注冊數量排名中名列第三。

尼康映像儀器銷售(中國)有限公司是由日本尼康株式會社全額出資的銷售公司,於2005年4月在上海設立,主要從事光學儀器及其相關產品的進出口,批發,售後服務及其相關配套業務。

2006年4月於北京、成都、廣州設立了分公司;2011年10月於西安、沈陽設立了分公司;2012年4月於南京、濟南、長沙設立了辦事處;2012年10月於鄭州、哈爾濱、福州設立了辦事處;2012年12月於杭州設立了辦事處。

閱讀全文

與Nikon和佳能的營銷策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香港中文大學市場營銷offer 瀏覽:226
市場營銷策劃費用合同 瀏覽:757
手工編織大賽策劃方案 瀏覽:251
拼多多網路營銷目的 瀏覽:40
什麼是移動的電子商務平台 瀏覽:686
關於方便麵的推廣方案 瀏覽:47
鄉鎮組織紀檢員培訓方案 瀏覽:137
市場營銷服務合同 瀏覽:386
電大電子商務概論期末試卷 瀏覽:884
區別電子商務的2次浪潮 瀏覽:434
廈門閔臨電子商務 瀏覽:299
房地產全年推廣方案 瀏覽:913
宣貫培訓方案 瀏覽:286
大學思政教師培訓方案 瀏覽:682
廠家與醫葯連鎖好的促銷方案 瀏覽:199
煙草網上結算推廣方案 瀏覽:477
市場營銷沙盤游戲 瀏覽:763
市場營銷技能考核 瀏覽:334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教師培訓方案 瀏覽:954
國外環保公益的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