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移動互聯網營銷模式有哪些
移動互聯網的營銷模式很普通的網路營銷模式差不多!
Ⅱ 移動互聯網領域知名講師有哪些
,翻譯出版《移動營銷的魔力》(2012.6月)《決戰第三屏-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商業與營銷新規則》
diamarketing,searchenginemarketing,affiliatemarketing,andonlineadvertising.ebmarketing,socialmediamarketing,,.
研究觀點
近期研究:
社交網路傳播;微博營銷;電子商務運營;政府網路輿情傳播;移動互聯網運營;(中國企業海外的運營,營銷:Twittermarketing,Facebookmarketing等)
關注話題:
socialmediamarketing/web2.0/onlinemarketing/E-PR/SNS
buzzmarketing/wordofmouth/digitalmarketing/interactivemarketing
HowtouseTwitter,Facebook,
3G,mobileAD,mobileapplicationdevelopment
商業經驗
服務過或培訓過的有:
中央電視台賓士中國阿里巴巴集團麥當勞中國中國電信
長江商學院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上海戲劇學院
上海強生制葯有限公司盛大游戲有限公司中國平安保險集團
中信銀行,浦發銀行,華泰證券,國泰君安,南方基金,富國基金
用友軟體股份有限公司第九城市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上海群碩軟體公司
箭牌糖類有限公司電子工業出版社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
李老師咨詢熱線:
助理小張:18680322649
Ⅲ 創新營銷大趨勢下,如何與創新節奏合拍
內容創新經濟時代,創新越多,收獲越多。面對信息爆炸、內容過剩的媒體環境,只有超出預期體驗的內容才能引爆參與者的自發傳播。技術、數據、創意、平台成為可突破營銷內容固有形態的決定因素。
在國內手機廠商中一直扮演領跑者角色的小米公司,對內容的重視程度自然極高。6月6日由小米營銷主辦、亨利嘉業和品眾互動承辦的以「MI聚力,智匯未來」為主題的MIMO移動營銷分享會(金融&電商聯合專場)在北京奧體中心國粹館成功舉辦。小米公司MIUI廣告銷售部全國渠道總監於濤,運營中心總監劉勇軍,行業效果廣告高級總監趙子雙出席了會議,與兩家代理商高層及現場上百位行業大咖共議小米營銷新升級,共創MIMO 智能營銷新時代。
一場熱鬧有趣的京劇表演成為該場會議有力的開場白。同時,也為到場的所有小夥伴帶來了不一樣的會議體驗。
亨利嘉業總經理 | 虞晗青:
小米公司自組建營銷平台以來,潛心致力於在移動互聯網中連接商業與服務,並作為手機廠商的首家代表開創了手機與商業結合的營銷新模式。小米營銷從很普世的資源覆蓋到資源精準化的摸索,以及到資源創新性的摸索,在這個過程中,小米營銷團隊一直秉持不滿足的態度,渴望做得更好,也是因為這個態度,小米營銷給我們的廣告主和小米營銷代理公司帶來了持續不斷的驚喜。
虞晗青強調小米營銷、廣告主、廣告公司三方聯動及合作共贏的重要性。同時,表達了亨利嘉業作為新生代廣告公司,將繼續協同媒體,深挖客戶需求,不斷堅持創新與整合,實現「好質量、好服務、好價值」的「三好」營銷,為大家帶來真正有價值的營銷服務。
Ⅳ 培訓機構要如何在網上做營銷推廣
學習的途徑太多了,資金充裕點建議線下大機構,有限的話就線上機構了
培訓機構要如何內在網容上做營銷推廣?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現在線下獲取客戶的渠道是越來越難了,特別是教育類的培訓機構,獲客成本也是高的可怕。
那麼如何通過網上做推廣獲客呢?
我想有幾種方法:
這是前期獲客最好的方法,當然需要你花很多的時間去維護,精準度較高。需要將已有的客戶進行分類,打標簽劃分,進行互動,維系,從而激活這類客戶,引導消費。
一般的培訓機構前期應該都有積累一群種子用戶,而這類種子用戶的質量就決定了裂變活動的規模和新客的精準度。裂變是增長的一個很好的方法。
這個說白了就是砸錢買客戶,其實我覺得這個渠道也是不錯的,傳統的競價廣告,移動互聯網時代興起的信息流廣告,新媒體廣告投放等,都是可以通過互聯網獲取客戶。
這個短期內就很難產生效果了,需要長期一點點積累,對公司長期品牌口碑都是有保障的
短期內如果花了大量的錢沒效果,我建議去報個培訓機構學習一些可能會更好,可以了解一下我們哦~
Ⅳ 學習移動互聯網營銷應該從哪方面開始學習比較容易
首先要知道網路營銷具體是幹嘛的,學了之後能有什麼效果。還有你自己的目專標。可以針對性的去學習屬相關知識。
一、網路基本常識。
1、域名、網站的相關知識。
2、簡單的圖片處理。
3、網站後台的相關操作。
二、網路系列。
1、SEO網路網站排名技巧
2、網路知道。
3、網路貼吧。
4、網路文庫及其它網路產品。
三、阿里系列。
1、阿里巴巴簡介及開店。
2、淘寶開店及簡單裝修。
四、騰訊系列。
1、QQ營銷。
2、微信營銷。
五、論壇、黃頁、分類信息、微博。
1、論壇營銷。
2、網路黃頁營銷。
3、58同城等分類信息營銷。
4、微博營銷。
了解完這些基礎的,你就算入門了。
Ⅵ 移動互聯網的營銷方式有那些
1、即時通訊營銷
即時通訊營銷又叫IM營銷,是企業通過即時工具IM幫助企業推廣產品和品牌的一種手段,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兩種
情況:第一種是網路在線交流,像一般中小企業都會建立了網店或者企業網站時一般會有即時通訊在線,這樣潛在的客戶如果對產品或者服務感興趣自然會主動和在
線的商家聯系。
第二種,廣告,中小企業可以通過IM營銷通訊工具,發布一些產品信息、促銷信息,或者可以通過發布一些圖文並茂或者喜聞樂見的東西來吸引網友的眼球,當然
要加上企業的要宣傳的標志從而達到營銷的目的。
2、聊天群組營銷
聊天群組營銷算是即時通訊工具的一種延伸,具體是
利用各種即時通訊軟體中的群功能來展開營銷,目前有msn群、qq群、旺旺群、米聊群等等之類。
聊天群組營銷時借用即時通訊工具具有即時效果和互動效果強、成本低的特點,廣為企業採用。他是通過發布一些圖片、文字等方式來進行企業品牌、產品的傳播信
息和服務,從而讓目標客戶更加深刻地了解企業的產品和服務,最終達到宣傳企業產品、品牌和服務的效果,加深對市場認知度的網路營銷活動。
3、搜索引擎營銷
搜索引擎營銷是當下最主要的網站推廣營銷手段之一,因為是免費,因此受到眾多中小網站的重視,搜索引擎營銷方法已成為網路營銷方法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
分類目錄登錄、競價排名、付費搜索引擎廣告、搜索引擎登錄、搜索引擎優化、關鍵詞廣告、網站鏈接策略、地址欄搜索等是 一些搜索引擎營銷的主要幾種方法。
4、BBS營銷
BBS營銷又稱論壇營銷,就是「利用論壇這個交流平台,通過圖文、視頻等方式傳播企業產品、品牌和服務信息,從而讓客戶更加深刻地了解企業的產品和服
務,而達到宣傳企業產品、品牌和服務的效果、加深對市場認知度的網路營銷活動。
BBS營銷就是利用論壇的高人氣,通過專業的論壇帖子策劃、撰寫、發放、監測、匯報流程,在論壇空間提供高效傳播。包括各種普通帖、多圖帖、連環帖、視頻
帖、論戰帖、置頂帖等,然後利用論壇強大的聚眾能力,利用論壇作為平台舉辦各類灌水、踩樓、帖圖、視頻等活動,調動網友與品牌之間的互動來達到企業品牌傳
播和產品銷售的目的。
5、病毒式營銷
所謂的病毒式營銷,其實是一種較常用的網路營銷方法,一般用於進行網站推廣、品牌推
廣等;病毒式營銷利用的是用戶口碑傳播的原理,在互聯網上,這種「口碑傳播」更為方便,可以像病毒一樣迅速蔓延,因此病毒式營銷成為一種高效的信息傳播方
式,而且,由於這種傳播是用戶之間自發進行的,因此幾乎是不需要費用的網路營銷手段。2008年的上半年,可口可樂公司推出了火炬在線傳遞。而這個活動堪
稱經典的病毒式營銷案例。如果你爭取到了火炬在線傳遞的資格,將獲得「火炬大使」的稱號,頭像處將出現一枚未點亮的圖標,之後就可以向你的一個好友發送邀
請。
6、網路事件營銷
網路事件營銷是組織、企業主要以互聯網為傳播平台,通過精心策劃、實施可以讓公眾直接參與並享受樂趣的事件,並通過這樣的事件達到吸引或轉移公眾注意力,增進、改善與公眾的關系,塑造組織、企業的良好形象,以謀求企業更大效果的營銷傳播活動。
7、網路圖片營銷
網路圖片營銷就是組織或企業把設計好的富有創意的圖片,在各大論壇、博客、空間、和即時聊天等工具上進行傳播或通過搜索引擎的自動獲取,從而達到傳播企業產品、品牌、服務等信息,來達到營銷的目的。
8、網路視頻營銷
網路視頻營銷指的是組織或企業將各種製作好的視頻短片放到互聯網,達到宣傳企業產品、品牌以及服務信息的營銷手段。網路視頻的形式類似於電視廣告短片,
它具有電視廣告的種種特徵,形式內容多樣、肆意創意等等,同時又具有互聯網營銷的優勢,比如互動性、主動傳播性、傳播速度快、所需成本低等等;可以說,網
絡視頻營銷,是將電視廣告與互聯網營銷兩者優點集於一身。
9、網路軟文營銷
網路軟文營銷,又叫網路新聞營銷,一般
是藉助網路上的門戶網站、地方或行業網站等一些平台來傳播一些具有新聞性、闡述性和宣傳性的文章,包括一些深度報道、網路新聞通稿、案例分析等,把人物、
企業、產品、品牌、服務、活動項目等相關信息以新聞的方式,及時、有效、全面、經濟地向社會廣泛傳播的新型營銷方式。
Ⅶ 移動互聯網背景下,傳統企業如何調整營銷策略
多重視新媒體,自媒體,先吸粉在轉換。
Ⅷ 如何利用移動互聯網開展營銷
如何做好移動互聯網整合營銷?
1、不管是做移動互聯網營銷和pc端營版銷,都涉及權到利用別人的平台和自己搭建平台。利用這些平台,進行規劃,結合企業、個人的線下資源進行整合營銷,以達到推廣的作用,讓更多地人知道我們的產品,使用我們的產品,花錢買我們的產品等等。這個產品涉及到實物、知識、app、網站等等。因此,做移動互聯網營銷,要知己知彼,還要知道有哪些平台可以藉助。
2、知己。這個階段,就是要結合企業、個人自身的定位、產品的目標人群,只有做到專業性,然後再由專業領域,進行延伸或者擴展。因此,需要結合自身的定位,進行優劣勢的分析,自己擁有哪些資源可以利用。且要分析自己的目標人群的特點,年齡、性別、工作、地位、喜好、獲取網路信息的渠道,在我們的行業,他們關心的問題有哪些。在移動互聯網,他們用哪些移動設備,通過哪些網站、app等渠道獲取網路信息。
3、知彼。針對所在的企業,找出前十名的競爭對手,去分析他們在移動互聯網的投入。他們的團隊組成,移動互聯網營銷布局的平台和內容等。還要多了解下,所在行業的發展現狀和發展的趨勢。
Ⅸ 如何在大趨勢互聯網時代早就自己
互聯網未來發展趨勢!!!
從現狀來看,「互聯網+」處於初級階段,是個都在熱談但是沒有落實的理論階段。各領域針對「互聯網+」都會做一定的論證
與探索,但是大部分商家仍舊會處於觀望的階段。從探索與實踐的層面上,互聯網商家會比傳統企業主動,畢竟這些商家從誕生開始就不斷用「互聯網+」去改變更
多的行業,他們有足夠的經驗可循,可以復制改造經驗的模式去探索另外的區域,繼而不斷的融合更多的領域,持續擴大自己的生態。
互聯網+真正難以改造的是那些非常傳統的行業,但是這不意味著傳統企業不做互聯網化的嘗試。很多傳統企業都在過去幾年就
開始嘗試營銷的互聯網化,多是藉助B2B、B2C等電商平台來實現網路渠道的擴建。更多的線下企業還停留在信息推廣與宣傳的階段,甚至不會、不敢或者不能
嘗試網路交易方面的營銷,因為他們找不到合適的方案來解決線下渠道與線上渠道的沖突問題。還有一些商家自搭商城,但是成功的不是太多。但是自創品牌,通過
電商平台銷售經營的服裝及零食等商家已經摸索出了一條電商之路。
與傳統企業相反的是,當前「全民創業」時代的常態下,與互聯網相結合的項目越來越多,這些項目從誕生開始就是「互聯
網+」的形態,因此它們不需要再像傳統企業一樣轉型與升級。「互聯網+」正是要促進更多的互聯網創業項目的誕生,從而無需再耗費人力、物力及財力去研究與
實施行業轉型。可以說,每一個社會及商業階段都有一個常態以及發展趨勢,「互聯網+」提出之前的常態是千萬企業需要轉型升級的大背景,後面的發展趨勢則是
大量「互聯網+」模式的爆發以及傳統企業的「破與立」。
本文嘗試結合互聯網線上線下的常態,做一個「互聯網+」發展趨勢的預測,希望對正在關注「互聯網+」的朋友有所啟發。
趨勢一:政府推動「互聯網+」落實
「互聯網+」是全國性的,就如「三個代表」一樣,各地政府都會提出建設主方案,然後招標或者外包給能夠幫助企業做轉型的服務型企業去具體執行。在今後長期的「互聯網+」實施過程中,政府將扮演的是一個引領者與推動者的角色。
一是發現那些符合政策並且做的好的企業並立為標桿,起到模範帶頭作用。
二是挖掘那些有潛力的企業,在將來能夠發展成為「互聯網+」型企業,算是案例。
三是結合各地實際情況,建立更新更接地氣的「互聯網+」產業園及孵化器,融合當地資源打造一批具備互聯網思維的企業。
四是引進「互聯網+」技術,包括定期邀請相關人員為當地企業培訓互聯網常識,以及對在職員工的再培訓等。
五是資源對接,與各大互聯網企業建立長期的資訊、幫扶、人才交流等關系,在交流中讓互聯網企業與傳統企業相互交流,便於進一步合作。
趨勢二:「互聯網+」服務商崛起
接下來會出現一大批在政府與企業之間的第三方服務企業,這些企業可能會以互聯網企業為主,但不排除部分傳統企業也會逆襲成為「互聯網+」服務商。其實從服務角度來看,傳統企業轉型為「互聯網+」服務商也是一種轉型。這是一種類似於中介的角色,他們本身不會從事互聯網+傳統企業的生產、製造及運營工作,但是他們會幫助線上及線下雙方的協作。更多的是做雙方的對接工作,盈利方式則是雙方對接成功後的服務費用及各種增值服務費用。
這些增值服務可能會是培訓、招聘、資源尋找、方案設計、設備引進、車間改造等。初期的「互聯網+」服務商是單體經營,後期則會發展成為復合體,不排除後期會發展成為純互聯網模式的平台型企業。第三方服務的涉及的領域有大數據、雲系統、電商平台、O2O服務商、CRM等軟體服務商、智能設備商、機器人、3D列印等。
趨勢三:第一個熱門職業是「互聯網+」技術
「轉型紅利」期的第一個熱門職業會是「互聯網+」技術。由於社會及行業的需要,會催生大量的專業技術從業者。這個職業群體的構成會是成熟的技術人員及運營人員,更多的通過培訓上崗的人員。從事「互聯網+」服務商的工作,要求每一個人都有整體規劃性思路,他們能夠根據「互聯網+整體解決方案」做事,然後再有一個具體而擅長的領域,譬如運營及技術等,通過不斷的向下延伸而匹配到線下的傳統企業中。甚至,「互聯網+」服務商要為每一個企業配備數個服務代表,工作人員「駐商」或者「駐崗」,為企業提供一對一的服務。
趨勢四:「互聯網+」職業培訓興起
政府及企業也需要更多懂「互聯網+」的人才,關於「互聯網+」的培訓及特訓的職業線上線下教育會爆發。在線教育領域,職業教育一直是很火的教育類型,同時市場份額也占的比較大,每年都會有很大的進步。在「互聯網+」這一輪熱潮中,針對互聯網+職業教育會興起,可以具體細分到每個工作崗位的具體工作。其實這些培訓還是互聯網企業的職位,傳統企業想改變企業架構,需要配備更多的專業技能職工。「互聯網+」職業培訓面向兩個群體,一是對傳統企業在職員工的培訓,二是對想從事該行業的人員的培訓。
趨勢五:平台(生態)型電商再受熱捧
在電商方面,平台型電商及生態型電商會廣受關注,包括大型平台及地方平台,無論是淘寶、京東還是某地的小型商城,將會有更多的傳統企業與其接洽。甚至這些平台會專門成立獨立的「互聯網+」服務公司,更深入到企業內部。對
於傳統企業而言,在初期的轉型實操上,更多企業會選擇加入一個平台或者生態。一來可以從平台或者生態上積累部分資源並學習其運營模式,二來可以避免自搭平
台運營失敗的情況出現。加上平台或生態,也能更好的認知自身的資源優勢與不足,通過與其他商家合作,了解整體產業鏈布局,建立格局觀。
這有利於傳統企業找到轉型突破點,以後才能以點代面,企業自身也有可能發展成為一個生態。當然,平台或生態不只是線上的,線下的資源整合的一定程度,也能催生出平台。更多的平台或者生態出現以後,「互聯網+」要做的只是生態與平台的連接,更有利於行業的整體升級。
趨勢六:供應鏈平台更受重視
供應鏈平台會成為重中之重,專門設計和研究供應鏈的商家會成為構成傳統企業新商業模式主架構部分的服務者,這是每一個接受「互聯網+」的企業應該遵循的。企業及行業轉型的根本是供應鏈的互聯網化,也是供應鏈的優化與升級。對於一個傳統企業來講,人員架構可以變的像傳統企業一樣扁平,技術人員也都可以配齊,考核制度也可以效仿互聯網企業,但是更底層的供應鏈改造是個非常困難的問題。
供應鏈涉及物流、現金流等各種維持企業運營的重要因素,很多傳統企業在現在看來根本是無法改造的。傳統供應鏈模式相對效
率低下,互聯網化以後的傳統企業必定會受其拖累。因此,「互聯網+」要求有一部分專門研究供應鏈設計及改造的專業人才站出來,為廣大需要轉型升級的企業服
務。
趨勢七:O2O會成為「互聯網+」企業首選
O2O將會大受重視,O2O已經成為當前商業都在探討的話題,只是O2O不算商業模式,只是一種形式,廣大傳統企業可以
借用這種方式而進一步改造原有的商業模式。同時,作為連接線上及線下的新商業形式,會成為當前廣大傳統企業的首選,O2O相關的資訊公司及研究單位會受重
視及熱捧。在「互聯網+」被提出以後,很多認為在線上線下產業相融合的大趨勢下,O2O已經沒有位置了,這個看法是偉哥不認同的。
作為專業研究線上線下相連接的一種商業形式,目前很多傳統的企業尤其是手工業已經從中找到了適合企業發展的模式,這種模式正是「互聯網+」模式需要借鑒的。大量O2O企業的案例可以為傳統企業轉向提供經驗,也可以為互聯網企業融合傳統企業提供思路。接下來,O2O會是每個傳統企業的必修課,也是線上企業必須研究的課題。同時,偉哥認為「互聯網+」之所以被政府推出,各種基於O2O的商業模式是其參考,也算是一種變向的推動。
趨勢八:創業生態及孵化器深耕「互聯網+」
目前,全國的孵化器已經超過1200個,2015年會是孵化器的整合元年。同時,孵化器在接下來的發展中,將主推「互聯網+」,傳統企業融合「互聯網+」的新模式企業將會與高新產業一樣受到孵化器的重視。「互聯網+」被作為政策推出來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當前全面創業是時代,大部分創業項目或多或少都與移動互聯網相關。智能硬體、在線教育、O2O等領域創業項目的火熱,間接推動了新材料、感測器、集成電路、軟體服務等行業的興起,這些領域同樣也出現了足夠多的創業項目。
當前,圍繞互聯網的創業項目已經形成了一個生態,創業項目的關聯性是一條脈絡,這條脈絡可以梳理與整合某些行業的全產業鏈;物聯網是另一條脈絡,這條線把智能硬體、可穿戴、生物醫療等領域連接起來。整個創業生態都是圍繞移動互聯網的,政府牽頭推出「互聯網+」政策,正是為了推動更多的互聯網創業項目的產生。在政策的激勵下,會有更多的互聯網創業項目出現,傳統的創業項目也就越來越好,以此來解決行業的升級。所以,接下來各地的孵化器將會主推「互聯網+」項目。
趨勢九:加速傳統企業的並購與收購
互聯網企業投資持股傳統企業已經屢見不鮮,事實上傳統企業投資或者收購互聯網企業的案例也不在少數。在以往的傳統企業轉型研究中,偉哥認為入股與並購是傳統企業互聯網化最簡單快捷的方式。這
比傳統企業高薪挖電商運營團隊或者引入高科技人才更直接有效,引進團隊和人才還需要很長的時間與企業原有結構及運營模式磨合,也不是所有企業都適合直接轉
變運維模式的。直接收購互聯網企業,企業的全部業務打包性的與傳統企業對接,相當於互聯網業務外包但又是內部的公司,雙方的業務及職工又不受沖突,可謂一
舉多得。
不要看互聯網企業價值多少億美元,市值500億美元以上的互聯網公司也就那麼多,線下的資本要比線上多很多。大量的民間
資本長期累積,過去這些資本都投銀行、能源等傳統行業,近幾年來隨著實體行業的蕭條與不景氣,這些手握大量資本的企業開始著眼互聯網,很多專注互聯網投資
的基金都有傳統企業的身影。線下資本投入線上,有利於民間資本的優化及再分配,「錢生錢」的投資模式如今已經走向病態,以P2P等巧立名目的民進非法集資還在與日俱增,如果這部分錢能夠轉投創業項目,將會更好的促進社會的整體轉型。
趨勢十:促進部分互聯網企業快速落地
「互聯網+」雖然更多的是互聯網與傳統企業的融合,其實很多互聯網企業也在尋求切入傳統市場,這些企業也需要轉型。最鮮
明的例子是當前數以萬計的手機應用,這些APP肢解了PC互聯網的市場,短時間內積累了超過千萬甚至上億的用戶,但是缺乏更好的商業模式,簡單的說就是找
不到掙錢的來路。可能用戶很多,活躍度也很高,但就是無法直接變現,或者用戶的消費能力太差。基本上每一個APP都是某個行業或者其細分領域的代表,在線
上無法解決的盈利問題的時候,這些商家都有落地線下的趨勢。如唱吧在嘗試自己做KTV以及與線下KTV合作,墨跡天氣開始做硬體商家合作空氣檢測及空氣凈
化的硬體。
如果說過去是互聯網企業主動找傳統企業,談及的條件等方面會非常被動,「互聯網+」則會讓傳統企業主動找互聯網企業。譬如在「治霾」這個問題上,污染嚴重的製造業以及傳統檢測設備的商家肯可能都會找到互聯網企業,以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及產品合作方案。「互聯網+」政策能夠促成過去這些商家做不到或者不敢想的事情,這也算是將來一個趨勢。
本文與大家探討的「互聯網+」未來趨勢,基本是政策、產業連接、創業及資本方面的,也是比較宏觀的。在每一個行業以及細分領域可能還會有更多的趨勢,但大體上都離不開社會及產業的大環境。其實無論大家身處哪個行業,在參考偉哥所述及的這些趨勢之外,更要與自身行業相結合,可能會對企業將來發展有一個更好的預判。
其實不管有什麼樣的趨勢與政策,最終要推進與落實「互聯網+」還是要靠企業自身。至於要走哪個路線,選擇哪種方式,就看企業對產業、企業、互聯網、以及商業模式的理解了。